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导航 >

陶瓷艺术家必须具备美学观念

陶瓷艺术家必须具备美学观念

陶瓷艺术 陶瓷知识 艺术瓷砖

2020-02-07

陶瓷艺术。

作为陶瓷领域的画者,首先得提高自身的艺术理论修养,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画意创作。成熟的艺术修养能自如地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的艺术作品,从而能提高作品的格调与品味。当然,要想到达“成熟”二字是不容易的,它需要画者对“艺术”作品有更深层的认识。

一、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作品是由内容与形式两个要素构成的。在艺术理论中,长期以来把“内容决定形式”看作是一个现实主义创作必须遵循的规律。这种说法似乎经过时间的检验,毋庸置疑。20世纪初, 形式主义倾向在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中崭露头角,在造型艺术领域内,陶瓷粉彩艺术的精髓全在于形式结构之中,它的精髓似乎透入出中国画内容。而内容、情节都无关紧要。内容与形式问题,在我国80年代以来艺术理论界的争论有增无减。理论面临着实践的挑战。随着陶瓷艺术品在艺术市场上的兴起,陶瓷界似乎进入了一个艺术创作过程的自觉状态,淡忘了艺术创作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一些陶瓷艺术作品以取悦部分富裕人的审美情趣为能事,以华丽的形式脱离实际,表现苍白的内容与情节。

陶瓷绘画艺术是由可触、可视、形体、色彩等构成的。反映的是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定的社会生活首先造就了属于特定时代的陶瓷艺术家,而且,不管艺术家自身怎样离群索居,他仍然是属于社会的人,是属于社会生活这个有机体上一个活生生的细胞。人们常说: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既然是精神产品,就不得不反映这个特定的社会、时代。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形式,也只能反应这个社会的真实面貌。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生活对艺术的先决地位不能模糊,并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为它们不是同一事物,不是统一体内的两个方面。我们肯定生活与艺术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是因为它们之间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而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此,生活本身不等于艺术的内容。艺术内容不是客观存在着的生活,而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反映,它仅仅是一种意识、一种审美意识,它来自客观而不是客观自身。因此,在艺术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能被误认为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进而推演出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作为一种意识的艺术内容,在没有形成艺术作品之前当然还是假定的、非现实的,当它需要回转到客观时,那就必须借助于物质材料来加以体现。而这种体现的方式,就是所谓艺术的形式。正如艺术的内容来自客观一样,艺术的形式也同样来自于客观,而非内容产生出来,从中足见客观存在既是艺术内容的源泉,也是艺术形式的源泉。

二、观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陶瓷绘画创作素材需要在生活中积累,经常画生活速写的习惯是提高观察能力和艺术创作的基础,不少创作题材都是在速写中萌生的。因此,要经常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搜集素材,多画速写,以捕捉生动感人的形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观察能力是与创作能力同步发展起来的,没有观察也就难以更好地想象,有人说:观察是学习与创作的基础。这话我很赞同,如创作花与鸟的作品时,就得事先仔细观察各类鸟的灵动和生活习惯,各类花开的季节及植物科本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能产生最能表达自己心愿的那一面,由此激发灵感。观察有益于分析、体会事物,加之在具体构图时的情绪和想象,就会产生有明显个性差异的作品。观察到位,会使创作充满自信,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

生活中的琐事往往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不管是丑还是美,会因创作者对生活观察的角度不同而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观念。比如有的作者喜好花鸟画,往往利用花鸟来反映世俗,还如有感觉社会某些地方不公,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了压抑,往往会应用乌鸦来表达情感,渗透天下乌鸦一般黑之意。有时会因好事连连,心中有难以表达的喜悦,就会利用喜鹊来愉悦自己的心情,抒发欢乐喜庆之意。有的作家还会形成一定的偏爱,当然偏爱并不仅仅是观念的反应,还有其他因素。除了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外,画家的情感和各种修养形成的感受能力也是重要因素。喜好和表现方式也因人而异,这与观察的深度和广度有关。

三、粉彩花鸟的艺术感悟

陶瓷粉彩花鸟艺术的创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水准、学术含量,作品中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再现大自然和禽鸟的灵性,而是要经过主观提炼、酿造、让陶瓷载体具有浑厚、宁静、优雅、高贵的品相,把一切都融进清沁而温馨的色调中,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让欣赏者体会到一种潜在的诗意以及来自东方的艺术修养。这还需要创作者不断地修习,细心品赏名家名作,从名家名作中细致分析,感悟名作里的思想动态、艺术风格,提炼出“精神性”的审美意蕴,有助日后创作。纵观程意亭的花鸟作品《柳堤春晓》,是典型的富有创意性的花鸟代表作。感悟此作构思完整,布局讲究,其特点:一是以小写意笔法画花鸟,用尖细的枯笔丝羽法画羽毛,工细入微,严瑾精致,小鸟清新灵动,意趣高华。二是花鸟勾勒讲究骨法用笔,线条细润劲挺,工整圆润,柳叶行笔有简有繁,有粗有细。布局以十字交叉法构图,平稳均衡,三是色泽简单,却很莹润,风格鲜明,个性突出,禽鸟不娇媚,不飘浮,不苍白无神。整个画面突出柳枝上的报喜鸟在欢聚中歌唱,再现了春天的气息。从这幅作品中透入出了作者的心境及文化涵养和技艺造诣。感悟作品是为了吸收养料,而不是为了模仿,模仿是形成风格的大忌。

不同的绘画语言会体现不同的绘画格调和风格。风格更多地体现在艺术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和艺术气质之中。一个成功的陶瓷艺术家,必须具备美学观念、独立思考、勤于学习、细心观察。只有这样才能让欣赏者发现你,记住你,属于你。

编辑推荐

80后艺术家玩转 陶瓷“动物世界”


80后艺术家玩转陶瓷“动物世界”

本报讯(记者钟磬如)说起陶瓷,人们很容易想起各式瓶瓶罐罐。但陶瓷做成各种可爱动物的造型不仅另类,而且绝对吸引人们的眼球,如青花瓷的毛毛虫、清亮光滑的甲壳虫、浑身开满鲜花的蚕宝宝、张着大嘴的花斑鱼……前天,80后青年艺术家尤占平的陶瓷艺术个展在汉口黎黄陂路一家画廊展出。

尤占平1981年生于河北,本科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硕士就读于雕塑系陶艺专业,毕业后就一直生活工作在武汉。

“北方少水,我自小就对虫鱼这样微小的生命有着强烈的兴趣。”尤占平将这些童年记忆变成了手中一个个造型可爱的陶瓷作品。绿色珍珠鱼张着大嘴,口吐泡泡,取名为“呐喊”;一只甲壳虫背朝地、足朝天的作品,取名为“让我休息一下”;展厅四周的白墙也爬满了大大小小漆黑光亮的Q版甲壳虫,这件作品叫“微观世界”,每只甲壳虫腹部都有一个小洞,在墙上钉上钉子,将甲壳虫挂上就可以。现场有观众表示,弄几只甲壳虫回家当背景墙特别好。

展览将持续至4月11日,市民可免费观展。

中国陶瓷艺术家宁钢 浅谈陶瓷艺术发展创新


“陶瓷文化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族的先民们就已发明了陶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陶瓷种类轮番登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陶瓷文化。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今天,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这几十年,各大瓷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近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景德镇陶瓷 大学副校长宁钢带领众多陶瓷专家、学者和大师来到禹州,启动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艺术设计 大展。

作为长期以来兼顾陶瓷艺术创作和陶瓷学术教学的知名教授,宁钢致力于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弘扬,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陶瓷艺术走向世界。近日,就当前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景德镇、禹州神垕为代表的不同瓷区如何发展及如何传承、创新发展中国陶瓷文化等问题,宁钢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宁校长您好,您长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创作了《岁岁和合》《岁岁平安》等一系列享誉国内外的陶瓷作品,也一直工作在陶瓷学术教学一线,培养了众多陶瓷人才。您对于中国陶瓷艺术的现状和发展有哪些思考?

宁钢:总的来说,艺术的发展与时代是紧密结合的。这一点,我们从不同朝代创造出的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就可以看出来。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中国的陶瓷文化百花齐放,不同瓷区根据自身的不同特色,走出了既有共通之处,又不尽相同的道路。因为长期工作、生活在景德镇,我就举景德镇的例子。

我们常说景德镇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成独树一帜之风格,是享誉国内外的瓷都。改革开放以后,景德镇原有的国有、集体陶瓷企业相继出现经营困难、工人下岗等情况,我们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一位校友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逝去的小镇》,描写了按照计划经济惯性运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景德镇陶瓷产业经历的巨大冲击和阵痛。这一点,我相信禹州神垕也经历过。

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谷、阵痛和转型发展,景德镇重新确立了自己在中国陶瓷之林的地位。景德镇在陶瓷教育、人才培养、产业化、制瓷工艺、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均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同样在浙江龙泉,在湖南醴陵,在政府的重视之下,这些瓷区有自己的国家级大师,有政府的不同政策支持,有引人注目的陶瓷艺术博物馆,也有着蓬勃发展的陶瓷产业。中国的大师们创作的作品不断走向世界舞台,可以说,中国的陶瓷艺术正在进入一个平稳发展阶段。

记者:您刚才提到景德镇陶瓷产业在经历了转型之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您觉得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在发展中,有哪些好的经验?

宁钢:清代有一首诗这样描写景德镇: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陶民十七八,土著二三分。这说明在历史上,景德镇就是一座开放的工业化的城市。如今,在景德镇,每年都有数万名来自祖国各地,甚至来自异国他乡的艺术家实现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他们被称为“漂”。“景漂”已经成为千年瓷都的重要创作力量。景德镇就像一个大磁场吸引着有艺术梦想的人们。这些人除了交流、学习,还能够很好地生存下去。可以说,景德镇是开放的、包容的。正是这样一种气质,使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们都能在景德镇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将自己擅长的艺术形式与陶瓷艺术紧密结合起来,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

在开放、包容的气质之外,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也有着深厚的艺术根基。景德镇拥有全国唯一一所陶瓷综合类大学——景德镇陶瓷学,为景德镇乃至全国的陶瓷行业培养了大批陶瓷美术人才。景德镇的千年陶瓷文化也催生了大量的陶瓷艺术大师。如今,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工作者队伍非常庞大。此外,景德镇还拥有各级陶瓷研究所、画院、研究院等。这些都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记者:您曾多次来到禹州、来到神垕,也结识了很多钧瓷行业的大师和从业者。这一次,您更是推动将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展引入禹州。对于禹州、对于神垕以及对于钧瓷产业,您有哪些体会?又有哪些建议?

宁钢: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河南人民也朴实、好客,这一点,我在禹州神垕的钧瓷艺人身上有很深的体会。没有去神垕之前,我就一直很想去,去了之后,我喜欢上了那里。可以说搞艺术特别是搞陶瓷艺术的很都很向往神垕。

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我们常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有着独特的窑变艺术魅力。神垕本地的大师们很愿意接待外地艺术家,我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我想景德镇有几方面经验值得神垕的钧瓷同行们借鉴。景德镇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关键因素。与景德镇不同,由于神垕缺乏专业的高校,人才队伍稍显薄弱,技艺更多的是依靠师徒家族式的传承,导致更先进的创作理念相对缺乏。这就需要我们钧瓷艺人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人才,另一方面要引导神垕本地的钧瓷从业者多走出去,多交流,多学习。2016年,禹州市政府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签订了协议,输送钧瓷人才到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大学签订了协议,输送钧瓷人才到景德镇陶瓷大学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此外,由于钧瓷特有的窑变艺术魅力,需要型与釉的完美结合。在景德镇,一个画家可以将自己的艺术才能完美展现,但在钧瓷上,由于釉色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钧瓷从业者对钧釉有一定的保密,使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有一定的难度。

在传承与创新中,我个人感觉钧瓷艺人对技艺的掌握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但在创新上还稍显不足,在与时代审美的结合中,步子稍慢。钧瓷行业要有更加庞大和高水准的设计人才队伍,在钧瓷造型上有所突破,将钧瓷的釉色之美更好地表达出来。

钧瓷的潜力是无限的,因为它能够展现的釉色是千变万化的。钧瓷艺人既要参加更多国际性比赛和展览 ,开阔眼界,寻找差距,学习新理念,也要引进更多设计人才。造型和釉色是钧瓷的两条腿、两张皮,缺一不可。我听说神垕正在打造国家级特色小镇,相信在政策的引领下,会有更多的人才走进神垕,繁荣钧瓷行业。

记者:作为长期致力于推广中国陶瓷艺术的先行者,您对中国陶瓷艺术的未来有哪些见解?

宁钢:在我看来,陶瓷是一种世界语言,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对话的绝佳方式。“China”既是中国的英语表达,又是陶瓷的英文;中国的陶瓷艺术,既是古老的、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发展的。中国的艺术陶瓷,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技艺精湛的艺术,应当在世界上取得更大的影响力。中国不同瓷区的多样性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景观 以及丰富的陶瓷资源和深厚的陶瓷技艺传承,吸引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陶艺家。

但在建筑陶瓷 方面,我们依旧缺乏世界性的品牌。现代日用瓷 设计的理念和标准很多来自西方,这与我们在这方面发展历史短、技术相对落后、科技和设计含量低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希望通过陶瓷行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尽快补上这一“短板”。

陶瓷艺术家要打造自己的风格


黄景锋 青花釉里红瓷瓶《喜讯》

中国陶瓷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陶瓷艺术不断创新的历史。

然而,漫步我国主要陶瓷店铺和主要艺术陶瓷市场,那些毫无新意,放之万代而皆准的翎毛,山水、花卉、走兽几乎充斥着所有陶艺画面;似曾相识,题材雷同的作品比比皆是;陶艺装饰的人物画、人物雕塑,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就是西施浣纱、昭君出塞、古典仕女,无新意可言;有些陶艺家太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把现代陶艺当成工艺品,没有表现出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没有运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把陶艺视觉化,还没有把“器”转化为“艺”,还是把实用放在第一位上。对于陶瓷的材质、工艺手段、形式语言等方面没有更好地把握,创新性不足,尤其缺乏当代(时代)元素。

从这可以反映出,我国陶瓷艺术家缺乏的不仅仅是“文化”、是“知识”、是“理论”、是“思想性”,更缺乏的是艺术家与社会存在的接触、参与、责任和考察、感悟、体验。

之所以出现如此现状,笔者调查研究表明,一是,创新需要冒险,创新成本高、代价大、时间长,而模仿和抄袭,时间短、成本低、风险小、赚钱快,所以,当某一个新画面或某个题材受到市场追捧时,仿佛一夜之间,市场上就会出现雷同的画面或题材,不仅伤害了创新者,还打击了创新者的积极性,导致创新者不多;二是,部分陶瓷艺术家,甚至大师、教授,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只要作品卖得出高价,就顾不了许多,自己画不蠃,就叫学生或子女代笔,自己仅签个名字,导致作品水平不高;三是,部分艺术家成了名人、成了大家后,就成了社会活动家、交际家,在艺术上不思进取,不愿创新,吃老本或借鉴国画图册,或借鉴当代艺术,导致作品或千画一面,或题材雷同,或似曾相识;四是,目前我国一些陶瓷设计者,相当一部分只有中专或初中文化水平,其技艺大多通过拜师学来。他们无法吃透中西文化的精髓以及传统和现代的涵义,以至于中国的传统风格继承不足,西方的现代流派又学不到家,使得设计(绘画)的产品难登大雅之堂。

艺术贵在原创,艺术贵在风格。

在过去,历代陶瓷先辈们,不仅创作了许多美轮美奂的陶瓷艺术精品,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旗帜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色。综观古代陶瓷,那流光溢彩的陶瓷古彩、粉彩、青花、青花釉里红、颜色釉窑变、雕塑、玲珑、薄胎乃至陶瓷形态造型与绘画技法等的屡屡创新,为中国陶瓷原文转载于华夏陶瓷网文化的衍进与发展奠定了重重历史丰碑,彰显出不同历史年代的个性特色。

在现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张松茂等老一辈艺术家,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原创精神和个性风格,同样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王锡良先生长期深入生活体察真山真水实景实物,有条件时便去游览名山大川,但更多的是利用节假休息日,到田头、村舍、山林、旷野,去捕捉自然美和人情美,并将它师法自然,长期写生的成果融汇到陶瓷艺术上,健笔凌云,姿意纵横,形成了一种气魄,一种神韵,一种风格,终成一代大师。

在陶瓷艺术创作上,张松茂先生认为陶瓷美术要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和特色,要用自已的语言再现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抒发陶瓷艺家自己的情感和意识。为此,他60 多年如一日,整个生命甚至每个细胞都和陶瓷、粉彩、颜色融为一体,被人称为 “画呆子”。他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绘制作品极为认真细致,哪怕一根线条、一笔色彩,都要自己满意,从不马虎了事。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对瓷都景德镇负责,对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

可以说,王锡良、张松茂等大师用自己的原创艺术,打造了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陶瓷艺术一代宗师和金字招牌。

在当代,艺术以纯粹“模仿”为途径的年代早已远去,21世纪是人类历史的崭新时代,新的时代理应有新时代的艺术。正是由于每一个陶艺家的观念与思考的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其间风格的多元化,于是我们感受到了种种生命状态的鲜活律动。因此,当代陶瓷艺术家必须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语言和时代特色,不仅要博古通今、纵贯中西,还要深入生活、熟悉题材、刻苦钻研,练就扎实的绘画功底,更要打破常规,打造自己的艺术风格。正如知名陶瓷评论家绍继梅先生所言:陶瓷美术的语言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不是单薄、粗糙、丑陋、庸俗,而是本色的淳朴与真率。陶瓷艺术家要忠于自己的天性、才能和幻想,忠于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感受,无论工笔、写意、工兼写,或者抽象、异化,都应有陶瓷的特色,有艺术家自己的风格,要充满生机和朝气,才能使陶瓷美术产生永久性的魅力和活力。

当前,我国艺术陶瓷要实现再飞跃,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如何创作出把民族工艺、民族精神、民族工艺和时代精神、消费时尚、前卫意识有机融合起来的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突破性的艺术陶瓷种类,并引导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市场的潮流。

而这当中,陶瓷艺术家的原创精神和艺术风格起着关键作用。

真正的陶瓷艺术家多多益善


陶瓷艺术是景德镇的文化产业,陶瓷是这座城市的名片,在景德镇放眼望去都是陶瓷,陶瓷赋予这个160万人口的小城市一种魔力,吸引着全世界的文化人士、艺术家、学者和游客来到这里学习、参观、游览。然而笔者认为,景德镇这座城市当今出现了陶瓷文化的空前繁荣,也存在着他的矛盾,即看似多如牛毛的陶瓷艺术家,但少得很的是真正的陶瓷艺术家,大部分不合格甚至是伪艺术家与小部分优秀的真正的艺术家之间这种不协调的比例关系让很多人对景德镇陶瓷的未来忧心忡忡。陶瓷文化的繁荣对于景德镇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幸事,如果有科学、合理、有序的规则来加以规范就更加好了,很多人认为大势如此,很是悲观,然而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不是一个死结,迟早会有解开的一天。

每一次大师评选必是这座城市沸沸扬扬的大事,笔者认为,评选大师这件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大师是多是少也没有根本的意义,大师的优劣才对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大师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物以稀为贵,真正的大师才是多多益善,倍加令人珍惜,大师是一个令人尊敬和学习的榜样,在景德镇,很多从事与陶瓷相关工作的人都披着“大师”的外衣,他们为名忙,为利忙,唯独不为艺术忙。当然,同样是在景德镇,笔者也被很多优秀的艺术家所感染,他们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之情,对陶瓷艺术的执着态度,对陶瓷艺术的由衷赞美,对陶瓷艺术的关切之爱都让人感动,这种专注和投入是工作中最美的姿态,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位居何处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信仰和职业精神。笔者从这些优秀的陶瓷艺术家身上学到了对待工作的认真、对待生活的感恩和对待社会的善意等美好精神,这些有益的养分也丰富了笔者的内心。所谓见贤思齐大概就是如此吧!

生于斯长于斯,在瓷都生长的每个人对陶瓷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更何况是陶瓷艺术家,作为代表这座城市陶瓷文化的先锋人物,笔者希望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壮大这支队伍,为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和陶瓷文化的繁荣作出积极的努力。我们每个瓷都人都有责任为这座城市更美好而努力,无所谓能力大小,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一个人在规则的范围内规范自己,这座城市定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陶瓷雕塑艺术家刘远长谈陶瓷艺术与绘画的关系


陶瓷艺术与绘画,无论是从艺术本质、特征,还是从表现手段来看,都有共通之外。绘画艺术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讲究“骨法用笔”、“画龙点晴”,着重形象的刻划和意境美的追求,讲究兼工带写,以浑然天成、本色自然、含蓄蕴藉为品位,遵循“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创作原则,强调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创作营养,并反映生活。绘画艺术所要求的这一切,陶瓷艺术无一例外地要遵循。传统派是如此,学院派也毫不例外。

绘画性的彩绘作品是这样,即使是陶瓷雕塑作品也和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著名陶瓷雕塑艺术家刘远长,对中国绘画与陶瓷雕塑之间的关系深有体会。他在《学习瓷雕古装人物的体会》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物画特别是工笔重彩人物画,对意境、形象、动态、衣纹都有严格的要求。既写实又夸张;既要求逼真,又讲究装饰性。传统人物瓷雕受中国画的影响很深,它们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因此,学习中国人物画对于古装人物瓷雕有着直接的影响。应该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它们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古装人物瓷雕也是如此,石湾‘公仔’的传神、古朴和苍劲,德化瓷塑观音的慈祥端庄、衣纹流畅婉转,以及景德镇瓷塑色彩斑斓、富丽堂皇、造型简练、富于装饰性等等,都是传统的中国画中吸取了营养”。他还结合其创作,具体谈了他从国画中汲取了哪些营养,“我创作的《文成公主》瓷雕,文静典雅,脸型圆润(成鸭蛋形),发饰细腻,衣纹简练而又流畅,都吸收了中国人物画的营养。而瓷雕诸葛亮,又类似国画中兼工带写,着重了形象刻划,前额开阔,仪态自然,眉宇间表现出思虑远谋,而衣纹都是寥寥几下,借用了国画的‘钉头鼠尾描’”。

我们知道,线条、无论是对于国画,还是陶瓷雕塑以及书法,都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著名陶瓷雕塑家、周国桢先生对泥条盘筑工艺作了生动而深刻的论述。他在《本土意识的崛起――谈泥条盘筑陶艺》一文中写道:“近来,我运用古老的盘筑工艺创作动物雕塑作品,深有体会:泥条盘筑不仅可以作为成型手段,而且它的立体线条比绘画艺术中的平面线条有更广阔的表现余地。因此,我在成型中非但舍不得抹去那凸现的线条,反而要设法发掘它潜在的表现力。这是我自然要综合借鉴中国画等门类中的线条的表现力”、“盘筑工艺的基本语汇是以线造型,但表现对象的形体上不能满足整齐划一的线条排列。要讲究线条的对比变化,例如粗细、长短、疏密、虚实、浓淡、穿插、扭结,从而产生线条的节奏韵律。有的线条可以淡化,形成块面。这样形成了线面的二层对比,互为映衬,互为突出,犹如水墨画中的黑白关系,有时还要在线与线之间、线与面之间的适当位置上,加上一些圆点,以示提神或补缺,或者产生装饰性的效果(有的还同时起到加强外壁的支撑点的作用),这样,又形成了点线面的三层对比关系,交相辉映。”

青年陶瓷艺术家黄有彬观音系列鉴赏


黄有彬,广东广宁人,2005入读学院,主修陶瓷艺术设计,2009年获学士学位;2013年获硕士学位,主攻绘画与陶艺。现居景德镇,职业画家、陶艺家。

2009年成立太一造陶艺工作室;

2010年全国第九届陶瓷艺术创新评比大赛优秀奖(佛山)

2011年江西省研究生美展(景德镇)

2012年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铜奖(景德镇)

2012年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杭州)

2012年“中国风”学院派陶瓷艺术品专场拍卖(景德镇)

2012年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艺术陶瓷拍卖(景德镇)

2012年“中国风”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专场拍卖(杭州)

2012年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专场拍卖(北京)

2013年“大爱瓷魂。情系雅安”大型赈灾作品捐赠拍卖(南昌)

2013年“养玉承瓷”—2013当代陶瓷艺术精锐作品展(北京798)

2013年上海2013百位新锐陶瓷艺术家作品展(上海)

2013年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最佳艺术奖(景德镇)

2013年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专场拍卖(北京)

2013年江西省美术双年展(南昌)

美国当代艺术家手中的东方气息艺术品:陶瓷和服


提及含有东方元素的服饰,你会想到什么呢?旗袍、汉服、唐装、乃至和服……许多丝绸和缎面质感的东西都会跃然于脑海之中。不过,我们现在要讲的这些由美国当代艺术家带来的东方服饰可并非丝绸、布料所作,而是陶瓷。

这些陶瓷和服的作者名为MarciaJestaedt。从未去过东方的她,创作这些作品,仅是凭借自己对东方艺术、民族服饰以及礼服的兴趣。Jestaedt收集了许多有关这一主题的书籍,也参观了很多博物馆。经过多年,无数的图像在她脑中积淀了下来。不过,和服艺术品却是凭借她的想像臆造而成的,它们是无数图像融汇出的结晶。

Jestaedt设计的东西都很有异国情调,也相对较为繁杂。而她创作这些的初衷,却是做一件无法看出设计来源的蟒袍。

1970年起,她就开始使用粘土进行创作;1972年,她在创作中加入了陶艺乐烧。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极具光泽的釉料,有时候还可以看到23克拉的金箔装饰。这些艺术品上面的花卉和几何纹饰,多为Jestaedt亲手绘制而成,整个创作过程漫长且艰巨。

除了这些漂亮的和服陶瓷艺术品外,Jestaedt还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扇面作品,同样也颇具东方艺术气息。在我们感叹这位美国艺术家对东方艺术的热爱之余,也不禁赞同,原来陶瓷也可以做出这么美丽的服饰,尽管无法穿在身上,却也是很好的视觉享受。

如何选择有潜力的钧瓷艺术家


如何选择有潜力的钧瓷艺术家

如何选择有潜力的钧瓷艺术家首先要具有艺术的独创性。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独创性总是艺术生命之所在。不重复他人的作品。能独辟蹊径,有自己的特点、风格。

要有精品意识。艺术家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不要为了获利什么作品都拿到市场上出售,有些艺术家习惯将精品自己收藏,把不太满意的作品拿出来出售,这就是缺乏精品意识的表现。

要有荣誉意识。艺术家要出售自己的作品,同类作品价格要统一,要珍惜自己的声誉。

要有长远观点。钧瓷艺术家应做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功夫才能出好作品。长远观点表现在市场交易中,就是诚实无欺,不做一锤子买卖。

要有知名度和潜在知名度。钧瓷艺术家的学历、职称、师承、艺术经历、艺术成就、著述,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的次数、在行业内的影响等。这些都构成了艺术家的知名度和潜在知名度。

从钧瓷艺术家的年龄层面来看、前辈艺术家或者以成名的前辈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已被世人所认可,作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保值、增值功能。但知名度高的“婉儿”往往身价高,作品价格高,投资者在需要资金周转的情况下应谨防为艺术家名其所累。

投资年轻为出名的艺术家花钱少,但风险大,因为不可预料将来他是否继续创作,是否会出名。投资此类艺术家要有巨大的超前性,如果投资眼光准,投资此类艺术家无疑会获得巨大的投资回报率。

根据有关艺术品投资的资料和经验,知名度和潜在知名度高的五六十岁左右的中坚辈钧瓷艺术家,其作品价格又比较低的,是最理想的投资对象。

购买渠道

购买钧瓷艺术品的俱到非常中,它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其一,购买渠道必须保险,不会让购藏者购入假冒伪劣的钧瓷艺术品;其二,购买必须节省费用、即购买钧瓷艺术品的价格低,手续费多少。通常购买渠道有以下几种:

有信誉度的专卖店

钧瓷艺术品专卖店很多,关键是要从有信誉的专卖店购买。有信誉的专卖店必须有以下服务。

提供作品工艺特点、艺术特点的说明,提供该件钧瓷艺术品的真实情况,包括有关档案资料,作品证书,作者简介、作品说明、有关这件作品的评论、画册、包装,保存该件作品的注意事项,等等。

保证购藏者的利益,专卖店必须提供作品的真伪鉴定证书,最好带上保证卡,如果作者在世,最好让作者在保证卡上签名,以重逢证明该件作品的真实性。不管何种原因,如果购藏者发现作品不真实,专卖店必须包退。

分期付款的通融,对于大件高价位的作品,能够融分期付款的专卖店最有吸引力。

有条件回收原作的服务,可选择能够回收原作的专卖店。有时候投资者急用钱,所存藏品不能变现,这就需要已开始购买藏品时,选择有条件回收原作的专卖店,这样就更加可靠。

从大专院校、博物馆、展览馆等国家事业单位以正规手续购买

不少专家、艺术家在大专院校工作,有些专家、艺术家还带有学生、研究生,他们经常举办一些作品展览,同时也举办一些非正规的艺术品出售活动。在这些地方,作品的真实性是最可靠的,至于艺术品味和将来是否升值,那就看购藏者的眼光了。综合博物馆和专业博物馆以及展览馆都收藏钧瓷艺术品,由于多种原因他们也会出售一些藏品,这些藏品大都是经过专家鉴定的作品,同时这些部门都是国家事业单位,比较信得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