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五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浅谈釉下五彩的历史发展

浅谈釉下五彩的历史发展

五彩瓷器鉴别 五彩瓷器新老鉴别 宣德五彩瓷器鉴别

2020-02-07

【www.taoci52.com - 五彩瓷器鉴别】

陶瓷釉下彩的发展史也是源远流长的,早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黄釉下彩盘口壶。此壶是在坯胎上用毛笔通体绘褐黑色纹饰,之后罩上青黄面釉一次烧成。它证明了当时已有烧制釉下彩绘画的工艺,开创了釉下彩绘画之先河,到了唐代,在四川的邛崃和湖南的长沙窑中,釉下彩绘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用彩以多色为主,以含有铜、铁、钴、猛等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绘出所需纹样,罩上透明釉一次烧成,呈现出褐红、褐黑、兰、绿、黄、紫等色彩。装饰纹样有人物、动物、植物、花卉、云气山水和图案画等。另外从杨州唐城遗址和浙江龙泉金沙塔基、绍兴翠环塔基中出土的青花瓷片中,证明我国在唐、五代、宋已烧制出釉下青花瓷。

所谓釉下五彩瓷,按古代陶瓷辞典解释为色彩繁多、色泽浓艳、五彩缤纷者。其主要特征:

第一。无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它的这一特点是烧造工艺和颜料性能两个因素所决定的。釉下五彩的基础颜料,是用各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盐类为着色剂,掺合一定量的硅酸盐原料所制成。这种颜料不像釉上颜料那样需要采用含铅的熔剂来帮助发色和降低焙烧温度。也不需要用低温熔剂为结合剂而使彩料固着在制品上。釉下彩料之所以能牢固地附着在瓷器釉层的下面,是因为在高温烧成的过程中,彩料中的熔融物与已熔融的坯釉互相粘合着,同时也是釉层覆盖的作用。这样不仅不存在铅毒和其它毒性物对人体的危害,而且由于釉层的保护作用,还能抵抗自然酸碱的侵蚀,同时在使用中又能耐磨损。只要瓷器听釉层不受到强力破坏,花色就能永保清晰、鲜艳和明亮。故釉下彩瓷是一种理想的日用瓷器。TaOCi52.com

第二。画面平滑光亮、晶莹润泽、清雅明快,具有饱满的水份感;亮晶晶、水灵灵,能给人一种美感享受。这种富于韵味的装饰效果,除彩饰技巧外,也是釉层的作用。覆盖在纹饰上的这层釉,通过高温烧成后,变成了一种玻璃质薄层。由于这个薄层具有莹润、光洁、透明的特点,色彩缤纷的画面就能通过它而显现出来。所以纹样平坦光滑,有玉一般的润泽和光彩。

第三。纹样五彩缤纷,艳而不俗,淡而有神,色彩变化丰富。这个特点是釉下五彩瓷器在色彩效果上的独特性,也是这种瓷器适应性最为广泛的主要因素。广大人民群众对装饰的色彩各有所好,随着不同的客观要求和造型、纹饰的需要、它既可以清雅明快、也可以古朴深沉;它可绘制色彩斑斓的纹样,又能表现各种效果;既瑰丽,又淡雅;淡妆浓抹,无不相宜。作为家庭选用,它能适用人们的不同爱好;进入高级餐厅、宾馆,又能适用各种气氛所需要的色彩要求。构成这一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色料品种繁多,构图不拘一格,装饰方法各不相同,装饰效果就必然多彩多姿;而各种颜料的组成和釉层的覆盖,则是“艳而不俗,淡而有神”的主要因素。正如上述,釉下五彩颜料(尤其是复合色料)的组成,除着色金属化合物外,还掺有大量的无色氧化物(如石英、长石等),这就提高了彩料的明亮度,降低了它的饱和艳度,经釉层覆盖和高温烧成,其色彩就显得格外柔和、雅致、温柔。因此即使用红与绿等量相配,也不会产生强烈的刺激;运用淡彩或多色的装饰,以容易获得清雅、富丽、和谐的艺术效果。

以上是釉下五彩瓷器三个最突出的特点,正由于有这些特点,这种瓷器才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另外,瓷质的美也是人们喜爱釉下彩瓷的原因之一。传统的釉下彩瓷,采用石灰釉和“三烧制”的制作工艺,因此釉面莹润光洁,显得质朴古艳。建国以后一些较高级的釉下彩瓷,用精选的高岭土、石英、长石作为原料,因而胎质坚细,透明洁白,釉面光润,衬托着各种彩料更加艳丽鲜明。两种不同的质地,虽白度不同,但在色调上各有千秋,这对于提高釉下五彩瓷的欣赏价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扩展阅读

五彩瓷器之青花 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


·青花五彩

五彩瓷器,产生于北宋晚期,产地,只留下汉语拼音hong,jiang.的实据线索。在对汝窑进行改进时,成功地在卵白色汝窑上创烧了五彩。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以釉上彩的装饰方法。它的存世器物珍稀。

·青花五彩

青花

青花五彩的称谓,应该从其彩绘工艺的方法进行判定。“五彩”是针对以红、黄、绿、紫和青花等五种主要色彩而言,如果以这五种颜色分别在瓷坯和瓷胎上画彩,就是我们前章所述的釉上五彩。而青花五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其工艺与斗彩异曲同工。那么何为“青花五彩”,何为“斗彩”,区别主要是在青花的使用方面。斗彩是采用青花料勾勒纹样的轮廓线,烧成后再在轮廓线内填釉上彩,青花在斗彩中所占位置很重要。青花五彩不用青花勾线,青花只作一种颜料来点缀图案,如有勾线也是极少的。五彩只是将青花料作一种颜色来用,青花起辅助作用。因此青花使用的量就是判断两种不同工艺的标准。

中国陶瓷工艺制作涉及范围很广,技法各异,明代彩瓷品种很多,长久以来,文献只以“五彩”统称,到乾隆年间《南窑笔记》才提出“五彩”、“斗彩”、“填彩”等新说。因此,鉴赏时要注意器物以哪种工艺为主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

·青花五彩

青花五彩瓷是宣德窑所开创的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彩瓷,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明代文献记载:“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品最贵。”青花五彩的特征是以白中泛青的瓷胎,配以一定的青花,再以丰富的釉上彩来装饰图案,具有玉质般感觉的瓷器显得非常精美。景德镇考古研究所收藏的明宣德款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盘,充分展示了青花五彩的工艺特点,装饰纹样采用了青花色彩平涂、青花勾线填彩几种手法,是典型的早期青花五彩器。青花五彩器 自明宣德创烧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历经了二百多年,烧造了许多精美佳作。明嘉靖、万历是青花五彩发展最盛的时期,开创了彩瓷制作的新局面。嘉靖青花五彩多为官窑生产,由于青花色料改用回青料或加石青,所以色调表现为蓝中泛紫,十分浓艳,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矾红彩料的大量制作和使用,也使五彩更加显得色彩亮丽,带有枣皮红色的矾红与蓝中泛紫的青花料,搭配起来很协调,具有新颖的风格。这种色调,持续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

万历青花五彩的制作数量很大,质量很高,在明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有其明显的特征。一是器物形制大,追求造型高大奇巧的特点。二是装饰华丽,绘瓷所使用的青花不仅作局部色彩点缀,而且还和红彩、绿彩共同当作主色调用。同时还将镂空工艺和彩绘结合。装饰内容广泛,常用的装饰纹样达几十种之多,最常见的是龙凤纹,还有蟠螭纹、花鸟纹等。

·青花五彩

明代天启年的青花五彩也有其特征。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具有传统风格的,一类是具有日本风格的。这类具有日本风格的青花五彩瓷器是在何种背景下生产的,尚无定论,通常说法有二:一是中国工匠按照日本订货要求生产的,二是日本的陶瓷艺术家在中国学习时所制。清康熙时青花五彩,显著的成就是对青花的运用。由于康熙中晚期青花成就显著,对青花五彩亦产生影响。

康熙青花五彩,早期作品胎体较为厚重,瓷质坚硬;中晚期则变得胎体轻薄,装饰纹样绘制精细,色彩明快艳丽;所用青料青翠明亮,彩绘工艺上运用了“分水皴”的技法,使得画面效果更加鲜亮。尽管康熙朝釉上五彩发展极快,并发明了釉上蓝彩,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并没有影响青花五彩的继续发展。清代青花五彩保持着独有的特色,一直烧造至晚清。

从《雅韵》谈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的意境


从对作品《雅韵》意境的分析可知形意相生、情景交融是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意境主要特点,当代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应在传统基础上营造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意境。

釉下五彩花鸟瓷画由于当代复兴以来,由单一的工笔风格逐渐步入到工笔与写意并盛阶段,而写意风格显然更代表釉下五彩花鸟瓷画的发展方向。意境是釉下五彩花鸟瓷画的核心审美特质,本文试从作品《雅韵》切入谈一谈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的意境。

一、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雅韵》赏析

传统釉下五彩花鸟瓷画采取的是勾线分水的工笔技法,写意技法直到上世纪末才开始得到普遍运用。这件花鸟瓷盘《雅韵》即是当代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的典型作品。

该作品以池塘为景,水低石平、游鱼嬉戏,石苔浮萍烘托中,水气淋漓、墨色华滋,给人一种浓浓的夏日感觉。朵朵水仙集簇,亭亭玉立,迎风绽放,白玉般的花蕊秀逸动人,如闻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在岩上花旁,一只水鹬正悠然觅食,眼神直盯池中游弋的小鱼,全神聚注中,清新宁静的画面顿觉鲜活。此图虽画面构图简洁,但相互呼应,动静结合,以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绘出迷人的夏塘小景,匠心独具、巧妙布置,笔法古拙、色泽雅致,文人手笔毕现。

作品融入了作者醇厚的对大自然生命的感悟和情趣,融情于景,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融书、画、印的文人修养为一炉,在似于不似之间走出了一条新的花鸟写意之路,谱写出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工写兼备、彩墨相宜的艺术境界新篇章。

二、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审美标准,也同样适用于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当中,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对于自然物象的处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一方面应物象形,尊重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则对形进行主观化的意象处理,使形意融合相生,力求以简洁的画面景象表现尽量多的意趣感情,情景交融间给人以空灵、洁净的感受,营造一种野逸自然的意境。

首先,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在色彩处理上采取独特形式,尽情抒发创作者情感与真趣,以营造一种想象意境。如在作品《雅韵》中,用色颇为大胆,山石、鸟羽以墨色表现,而鸟头部以朱红点缀,红与墨色产生强烈的撞色对比,水仙叶片鲜亮的绿色则从整体上打破了暗色为主的色调,相互映衬下突出了釉下五彩的特质肌理美感,体现出在用色上的意象处理方式。

其次,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在笔墨处理上注重苍劲而拙朴,笔简意到,意在形外。如作品《雅韵》中的笔墨,笔法抑扬顿挫,充满节奏,墨色与极具韵致的线条相结合,在浓淡干湿的巧施中体现出醇厚的意蕴。而在强烈而明快的用线用料中,又别有一番单纯简朴的民间装饰之美。

最后,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在构图章法的处理上,注重将数种物象以巧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无论是主体之物象还是衬托之背景,都被置于同等地位,以小观大,折射大千世界。如作品《雅韵》中,鸟、石、花、鱼巧妙地错落布陈于一体,而左上部却大量留白,给观者以深远的想象空间。每一物象均带有创作者自我的精神观照,意与象达到完美结合。

三、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意境的现代性思考

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是工艺技巧与意境神韵的完美统一,是釉下五彩花鸟瓷画现代变革的产物。釉下五彩花鸟瓷画在清末萌生后即逐渐失传,在当代得到复兴后长期保持工笔为主的传统风格,而釉下五彩花鸟写意风格的出现则将釉下五彩花鸟画由对物象客观具象的描绘提升到抽象层面,从而表现出与传统工笔风格所完全不同的方法与观念。

进入新世纪以后,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达到其发展的鼎盛,釉下五彩花鸟艺术家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写意精神和深远意境的优秀作品。不过,仅仅达到这一点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在新世纪实现其现代性表达,反映出鲜活的时代精神是当前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的现代性必须建立在深厚的传统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础之上,割裂了与传统写意花鸟画的血脉而模仿西方抽象画形式显然是不可取的,既丧失了自身的文化认知基础,也无法获得本土认同,从而陷入到文化身份迷惘的尴尬境地。

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意境要实现现代化,只能是在不脱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既不复制传统,也不西方化,而是走自身的发展道路,创造出既具有釉下五彩特色的,又符合现代民众审美观的新的艺术意境。因此,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家要坚守自身文化立场和艺术精神,以自我深入体验和感悟来表现与时代相契合的意境。

陶瓷釉下五彩的综合装饰


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系釉下五彩与其他装饰类型的综合运用,其在当代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风格多样、类型丰富,在形式、意象和工艺等各方面均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色,成为当代陶瓷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

一、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类型与运用

釉下五彩综合装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釉下五彩与其他彩绘形式的结合。其他彩绘形式主要有青花陶瓷、粉彩陶瓷、新彩陶瓷。其特色是设色注重釉下五彩与其他彩绘形式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讲究构图,具有浓烈的装饰意味,各彩绘之间错落分布,相互协调,主次分明。其搭配形式非常丰富,二者之间可以是工笔与工笔的搭配,也可以是工写兼备,还可以均为写意表现,不同的风格结合能够产生迥异的艺术效果。

第二类是釉下五彩与颜色釉装饰的结合。色釉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与雅致沉着的釉下五彩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强烈反差。颜色釉通常具有变幻莫测的色彩与随机出现的肌理,很具有泼彩效果,因而釉下五彩宜采用传统工笔技法,从而达到工写兼备、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三类为釉下五彩与雕刻装饰的结合。雕刻装饰是在陶瓷坯体上以雕塑和刻划的方式进行装饰,釉下五彩与雕刻装饰的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展示陶瓷器物的工艺之美,并具有多层次的美感。

釉下五彩陶瓷瓶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釉下五彩综合装饰,都要以体现釉下五彩独特的工艺美和艺术美为目的,因而在其运用中必须要注意:

首先,釉下五彩综合装饰中的釉下五彩或作为主导,或作为辅助,要主次分明,而无论主次都必须要充分展示釉下五彩之美,可有可无则失去了釉下五彩综合装饰之意味。其次,注重釉下五彩与其他装饰形式的工艺性差别。其他装饰形式在工艺上与釉下五彩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因而在创作前必须认真考虑二者的工艺差别,避免因工艺操作的失误而导致作品的失败。最后,广泛地采用陶瓷装饰的新工艺与新技法表现。陶瓷工艺与技法日新月异,因而釉下五彩绘合装饰的创作者必须关注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动向,不断加强学习,也使作品紧跟时代步伐。

二、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的审美特征

釉下五彩综合装饰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与运用,充分展现着其独具的艺术与工艺之美,成为陶瓷装饰园地中的一朵奇葩。首先,在形式语言上,釉下五彩综合装饰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釉下五彩本身具有多彩的艺术表现,特别是当代釉下五彩的色彩相当丰富。其他装饰形式亦各具特色,两者之间形成统一的作品气势,形成一种艺术震撼力,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其次,釉下五彩综合装饰具有浓郁的意象之美。一方面,这种意象之美通过写意的表现来取得。当代釉下五彩写意技法已颇为风行,而色釉、写意青花等的结合运用,其意象之美表现地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即使是工笔表现亦同样具有意象性,通过将情感充分注入色彩与线条来加以实现。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的意象之美寓于形式而高于形式,充分将作品的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呈现出来,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最后,釉下五彩综合装饰还具有强烈的工艺之美。釉下五彩综合装饰无论是创作还是烧造,在工艺难度上都要明显高于其他普通装饰类型,是多种装饰工艺的结合,将釉下、釉上、色釉和雕刻等多种工艺融汇一体,相互之间既有明显的工艺差异,又互相融合,从而在材料、质感、发色等各方面都尽展其特有的工艺美感。

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的形式之美、意象之美与工艺之美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切不可片面地追求某类风格、技法与工艺的运用,都必须考虑到作品的整体效果。因此,在探寻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的发展之路时,必须随时注意工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当代釉下五彩综合装饰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新风格、新理念、新技法的不断创新运用,其发展已呈现出日益丰富多样的繁荣趋势。在审美观念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釉下五彩综合装饰与时俱进,从而也使其在整个陶瓷装饰领域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正逐渐成为当代陶瓷艺术的主流装饰形式之一,也推动釉下五彩本身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陶瓷:釉下五彩瓷的独特魅力


釉下五彩是湖南省醴陵市首创于清末的传统名瓷。醴陵为湖南省县级市,醴陵地处湖南省东部。那里有著名的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又称“中国瓷谷”。由醴陵市人民政府与华泽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27亿元,2014年全面竣工。艺术城以陶瓷器皿作为建筑外观,由意大利阿克雅事务所设计,集中展示醴陵陶瓷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产业时代新成就,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质陶瓷产业园。项目结合展览、住宿、绿化和生产等功能,建成陶瓷艺术创作中心、陶瓷艺术体验中心、陶瓷博物馆、五彩广场、李铎艺术馆、图兰朵酒店和大型雕塑广场等主体工程。

首创于清代的釉下五彩瓷如同流星,一闪而逝,但其窑火釉光的瑰丽奇迹,则照亮了中国制瓷历史的天空。好比春日的樱花,花期短促,而灿烂炽烈,让人惊叹生命最炫最美的迸放。对釉下五彩影响大的就是文俊铎了,光绪三十年冬,文俊铎同科举人熊希龄赴日考察教育与实业。次年4月来醴,遂陪同赴东乡沩山、王仙等粗瓷产区和县城考察瓷业。他看到了醴陵进一步发展瓷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消费市场广阔,瓷土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随即提出了“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得到了湖南官府的大力支持。当年,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次年,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文俊铎任学堂监督。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釉下五彩是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釉层下五彩缤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釉下五彩瓷在经历了短短的一、二十年发展期后,二十年代末,受多次战争影响,生产开始下滑,醴陵百余家瓷厂停产,最早生产釉下五彩瓷的湖南瓷业制造公司也于1930年倒闭,釉下五彩瓷生产中断。改革开放的早期1979至1986年间,醴陵瓷业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醴陵瓷器产品共有45种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釉下五彩的毛瓷碗,是毛泽东专用瓷碗,是在毛泽东81岁生日时订制,一共有十套。1974年湖南省委特别委托湖南醴陵群力瓷厂为毛泽东81岁生日特别定制的一批生活用瓷,其中包括春夏秋冬及蓝菊边五个碗,其瓷质晶莹如玉,壁厚不足毫米,品相精美,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追捧。毛瓷碗以720万底价起拍,最终以800万人民币成交,成为2013年湘绣湘瓷艺术精品拍卖会价格最高的拍品。

那么,釉下五彩瓷又是怎么制作的呢?我来简单和大家说说。

1、选泥。选的是高岭土,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其矿物成分主要由高岭石、埃洛石、水云母、伊利石、蒙脱石以及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用其烧制出的瓷器,强度高,色泽明亮,且无有害物质。

2、做坯。把泥放在做坯的模具里,通过机器自动成型,当然啦,也可以自己手工拉坯。

3、修坯。把其边角料修整好,使其精制、工整。

4、风干。让湿润的泥坯通过自然风吹干,这样才能更好地把釉吸进去。

5、精洗。精洗是把风干后的泥坯表面的灰尘洗掉,避免烧制之后瓷器上出现“小气泡”。

6、素烧。通过近900℃的温度进行素烧,把泥土里面的水分彻底烘干。

7、上底釉。这一步的作用是保证泥土里面的矿物质不流失。

8、进行第二次素烧。第二次素烧后的泥坯还没成瓷,但是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在上面进行绘画。

9、画坯。先用铅笔在素烧后的泥坯上画好模型,再用毛笔以墨勾线。

10、分水。分水是釉下五彩的精华之处,通过毛笔把不同的颜色填在开始画好的泥坯模型上面,让泥坯把颜色吸入其中,这样烧制好的瓷器,其图案仿佛天然生长在瓷器之中,与瓷器融为一体。让人感觉看得见,摸不着。

11、再次风干。第二次风干,让颜色和泥胎更加完美地融合。

12、喷釉。在画好的泥坯上再喷上一层薄薄的釉,这样不仅可以隔离颜色里含有的化学物质,还可以保证瓷器永不退色、无铅毒、环保。喷釉工艺还可以让烧制好的瓷器表面色泽明亮、光滑,像镜子一样。

13、煅烧。最后一次煅烧是在1380℃的高温下烧制,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耐酸碱、耐腐蚀、耐高温。

釉下五彩有釉下手绘和釉下贴花,那么怎么分辨他们呢?最简单的办法是,二个同样的瓷器放在一起,看是不是完全一样,如果完全一样,没有任何细微的区别那可能是贴花的,因为那是电脑制版。只是要手绘的,画得再怎么相同也会有不同的。还可以看看是否有网纹,电脑制作的贴花纸都会有网纹的,手绘的没网纹。釉下贴花的色彩也没那么丰富,目前釉下贴花主要是能表现黑色、褐色,主要表现的形式是图案形的,很难表现人物的画面。还有专业的办法是,用您的艺术细胞去看,釉下手绘的花纹看上去流畅、细腻、色彩生动、水份饱满、立体感强;釉下贴花的看上去死板些、平面些,简单的办法是您可以去找手绘花纹的暇疵,釉下五彩手绘分水的工艺都有收水点,如果分水时阴阳掌握不好,收水时间和方位掌握不好,就会出现有收水点落在花面上,感觉没画好一样。无暇不成瓷,有个收水点暇疪也正好可以分辨醴陵釉下五彩瓷是否手绘。

景德镇把釉下五彩和釉中彩统称为窑彩,意思是颜色是在窑内发色出来的,也就是说是经过高温烧之后,颜色才出来。从制作工艺和烧成过程中彩釉层次变化来看,釉中彩并不是单一方法制作烧成的,而是由两种方式形成的,因此也应分为两个小类。一种釉中彩可以称之为“制作性釉中彩”。这种釉中彩是在彩瓷烧制前的制作中就按照由外到内“釉——彩——釉——胎”的釉、彩层次关系进行施釉和绘彩,器物烧成后仍然保持由外到内“釉——彩——釉——胎”的釉彩层次关系。这是传统工艺釉中彩技术,清代康熙“豇豆红”的施釉方法即是先上底釉,再施色料,再施面釉然后烧制,这一品种当为“制作性釉中彩”的杰作。

另一种釉中彩可称之为“烧成性釉中彩”。这种釉中彩就是釉上彩绘,烧制中彩料沉入釉中所形成的釉中彩。这种釉中彩的晕散效果更加显著,制作“瓷上国画”十分理想,多为现代陶艺家创作艺术陈设品所应用。可是现在叫法也区分开来了,不然不知道会有多少当代人会搞乱。这与我在上文提到的釉下五彩的制作方法还是很像的。还有人会把釉上五彩和釉下五彩弄混,其实很简单,釉上五彩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表面略有凸出的。釉下五彩属于釉下瓷,表面平整光滑,是高温烧成,安全无毒。

我画釉下五彩,喜欢运用乡情的主题,因为乡土是一个人一生的情结。年岁愈久,情至深处愈浓。如果说人的生命是一条河流,关于乡土的记忆则是散布于河畔的熟悉风景,我们可能从每一处似曾相识的场景里,都会生出一种深深的归属感,我讲述的不仅是一种生命体验,传达的更是一种普及于人内心的淳朴情感。

釉下五彩瓷人物画的融合与创新


在陶瓷的发展史上,釉下五彩瓷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而且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装饰手法,展现着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而釉下五彩中人物画创作的探索和实现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它的创作和发展离不开我国人物画,它时刻体现着中国画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使得陶瓷绘画更加精彩。除了釉下五彩瓷自身精湛的技术、突出的特点以及绘画广泛题材和丰富内容外,更多的是陶瓷工作者能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陶瓷绘画的习性以及大胆的创新。正因为有了这些努力,才使得我国的陶瓷作品更加美丽动人,更加耀眼夺目,所以对釉下五彩瓷的探讨和研究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

要研究釉下五彩瓷中人物画,首先得了解一下釉下五彩瓷的历史以及它与我国人物画的关系。釉下五彩瓷发展经过了一段很漫长的时间,可谓源远流长。而所谓的釉下五彩瓷,按古代陶瓷辞典解释为色泽浓艳、色彩繁多、五彩缤纷者。但真正的釉下五彩瓷,是清末宣统年间由湖南醴陵窑创烧成功的新式瓷器,它是将多种着色剂绘画在瓷胎上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高温烧成。它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它的问世也受到了许多国内外人士的欢迎。而且在1907-1912年间,曾两次参加过世界博览会,均获得一等金牌奖章。釉下五彩瓷的装饰纹样繁多,有人物、动物、植物、花卉、云气山水和图案画等,但人物这一装饰纹样备受人们的追捧。究其原因,可以从我国人物画的发展来说。

釉下五彩瓷中人物画是作为陶瓷上的一种装饰纹样,与我国的人物绘画艺术有着莫大的关联,它在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与创新,不仅展示我国人物画的风格和特点,而且也使陶瓷绘画更精彩。我国人物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我国国画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它的构图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地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我国国画就不一定是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它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末,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敷色方法多为平涂,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变化。以上谈的中国画的特点,主要是指传统的中国画而言。但这些特点,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内容和形式也随之更新,并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中国画以自己宽阔的胸怀,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丰富了国画的表现力,体现着我们中国画的风格和特色。

陶瓷上的人物画,也是国画艺术的一种,只是它限制了作画的范围和大小,仅在陶瓷器皿上,这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一大进步。不同器型的陶瓷上作画,需要更加精湛的技术和更多的耐心。要在陶瓷上作画,首先要有很好的绘画功底,而在我国绘画大师也不少,古代我们暂且不说,说说现当代的吧。他们对绘画的贡献,对陶瓷作品的贡献也是很大的。如画家王凤年,他是山东济南人,擅长中国画。1937年毕业于北平嘉华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历任济南南华学院艺术系教授、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画师、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师。代表作品有《李清照南渡图》、《抄检大观园》、《李清照》等。他们对我国的绘画技术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也更好地展现了我国国画的风格和特色,也使得陶瓷绘画更加精彩,这些精彩主要表现在它的特点上。

釉下五彩在画家和陶瓷技艺者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突出的特色。釉下五彩瓷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保护纹饰不被外界磨损、防止和减少彩料中铅的毒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彩绘瓷器。主要特征有:第一,无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所以说釉下彩瓷是一种理想的日用瓷器。而它的这一特点是烧造工艺和颜料性能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其次,纹样五彩缤纷,艳而不俗,淡而有神,色彩变化丰富。随着不同的客观要求和纹饰、造型的需要、它既可以清雅明快、也可以古朴深沉;它可绘制色彩斑斓的纹样,又能表现各种效果;既淡雅,又瑰丽;淡妆浓抹,无不相宜。最后就是表面平滑光亮、晶莹润泽、清雅明快,具有饱满的水份感,亮晶晶、水灵灵,能给人一种美感享受。正因为釉下五彩瓷有这样一些特点,所以说它的出现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创作,而发展到现在,它在各类陶瓷产品中也占据了重要的的地位。突出特点的形成,少不了绘画者和陶瓷技艺者的努力,但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要把釉下五彩中的人物画发展得更好,需要更多地融合与创新。

要创造出不仅外观美,而且还很有内在价值的陶瓷作品,需要我们创作者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绘画者要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因为广泛题材和丰富内容是创作人物画的优势所在。所以要寻找更多的题材和更丰富内容,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灵感,创作出更精美的作品。其次,要协调好陶瓷绘画与陶瓷器型的关系。在进行陶瓷人物绘画时要注意器型的选择、掌握和应用以及画与器型面积的比例搭配等等。而这一点也是画好陶瓷釉下人物画创作的关键所在。最后就是创新,也是陶瓷人物绘画的重中之重。

随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仿冒产品,很难有特色突出的。所以要独树一帜,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点也是陶瓷作品获得更好更高价值的关键所在。要有创新就要有好奇心、追求创新的欲望、求异的观念以及冒险精神。只有具备了以上几点要求,陶瓷技艺者才能够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价值不菲的陶瓷作品。

陶瓷的美,在于新旧技艺的融合与创新。釉下五彩中的人物画要靠我们陶瓷技艺者不断吸取我国国画的精妙手法,还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做到了融合与创新,才能更好地展示我国人物画的风格和特点,才能使得陶瓷绘画更精彩,使得陶瓷作品更受人们的喜爱。

浅谈釉下青花瓷的魅力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朝代,在不断变换的时代当中,陶瓷的发展也经历了由萌芽期到成熟期,再到高峰期,最后至萎靡期。作为一名陶瓷研究者,我有着自己的追求,我最喜欢的就是釉下青花瓷。我希望有一天能在世界陶瓷博览会上看见自己的作品。

在下面文字中,我将会详细介绍釉下青花瓷的涵义,并描述本人对发展釉下青花瓷市场前景的观察,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

一、 釉下青花混水之欣赏

1、釉下彩的来源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在众多的瓷器装饰手段中,釉下彩是首当其冲,它主要是陶瓷工艺者们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再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随后就用高温(1280-1350℃)烧制,一般而言是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而颜料主要就是赫色颜料器。

釉下彩的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这是它的主要特点。烧成后釉下彩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其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其中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这些都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

2、我眼中的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青花瓷的主要特征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主要原料,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烧成后,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原始的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发展了青花瓷。而在明代,青花瓷已随处可见。

明代,最为突出的就是使用了回青。

据了解,回青是正德时期出现的,它属于进口青料。氧化锰含量很高,而氧化铁的含量很低,“散而不收”就是它的最大特点,但是它必须与石子青配合使用。而石子青的特点是花色“沉而不亮”,不散。把它们混合起来,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平衡作用,从而达到另一种效果。虽然史书上对这些颜料都有所记载,但是据我观察,配料比率是不同的,它分为上青、中青、下青三个等级。上青主要用于混水,颜色清亮;中青用于设色,则笔路分明。这是一种新的瓷器绘画技法,叫“双沟填色”, 它是成化时期出现的,就是先画两条线,颜色较重,再在两条线间添上较浅的颜色。到了景德镇就叫“混水”。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线条非常流利自如,轮廓线与填色的色调非常协调,修胎也很规整。釉色是白泛微青,釉层微厚,釉面细润,光洁平整。这就是著名的釉下青花混水。

二、釉下青花混水的成长

1、釉下青花混水瓷器的走向

早在唐代,釉下青花混水就已经初见端倪。宋代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到了元代,釉下青花混水的瓷器有了很大的发展,可能跟当时元代的政治经济相对较稳定有关,元代的釉下青花混水的坯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使用的青料不仅仅只是国产料,还有进口料,这极大的提高了元代釉下青花混水瓷的品质,而它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可以说,元代的釉下青花混水瓷已经达到了瓷器的成熟期。

在明清时期,釉下青花混水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釉下青花混水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但是在清乾隆以后,可能是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经济都相对薄弱,这一时期的釉下青花混水瓷器的市场变得十分萎靡。但是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总的说釉下青花混水瓷器还是在不断的发展当中。

2、釉下青花混水瓷器的原料的改变

釉下青花混水瓷器最主要的青料就是采用了石子青和回青,在苏麻离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化学青料等众多青料中,石子青和回青并不是最好的青料,但是把它们相结合以后,可以产生利弊互补的效果,所以说,古代的陶瓷工艺学者们真是把青料的用途发挥得淋漓尽致。

据我所知,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回青,则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对于这些学者也无从考证,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三、 釉下青花混水瓷的市场开拓

作为一名陶瓷工艺研究者,我认为目前景德镇,乃至世界的瓷器已经出现了饱和状态,如何开拓出瓷器的另一片新天地,这是目前我们学者最为迫切的任务,据我这些年对市场经济的观察,我认为釉下青花混水瓷最有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去开发这个市场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应创立专门的釉下青花混水瓷研究机构,不断引进、吸收各类人才。

虽然景德镇,乃至全国都有瓷器的研究组织,但据我所知,专门研究某一类瓷器的组织从未有过,因此导致瓷器市场出现的品种杂而乱。所以,我觉得应该设立专门组织,而且应该不断引进、吸收新型人才,只有这样,釉下青花混水瓷的市场发展才有其自身的基础。

第二,应该不断改进和创新青料。

青料是制作瓷器的必经程序,想要成功制作一件完美的作品,必须要上好的青料。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青料杂而多,而且价格昂贵,这无疑给我们制造出上好的瓷器带来困难,加之釉下青花混水瓷器的青料是需要按比例配合的,比例并不容易拿捏,所以我认为需要创新和改进我们目前所使用的青料,只有这样,才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好的瓷器。

第三,还应该不断扩大创作思路,挖掘新型的釉下青花混水瓷器。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釉下青花混水瓷器非常多,而且款式一成不变,“物以稀为贵”,想要让消费者觉得这物品有价值,就必须不断的创新思路,不断地改进釉下青花混水瓷器。只有这样,釉下青花混水瓷器的市场才能越来越广。

总之,我认为釉下青花混水瓷器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因为它带着我们这些陶瓷研究学者辛勤的汗水和殷切的期望。

王华民 1954年6月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江西丰城人。少年时,受祖父王步老先生(青花大王)教诲,高中毕业后随王步长子陶瓷艺术家王声怀学艺。从事陶瓷青花工艺美术40年,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08年,江西省文化厅命名其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作品青花分水《雄鸡图》《芦雁图》等,运用王步典型的青花分水画法绘制而成,作品构图简洁清丽、色调清雅、别具风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