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研究 > 导航 >

民国时期时装人物画瓷器研究

民国时期时装人物画瓷器研究

古代瓷器研究 民国瓷器鉴别 怎么鉴别民国瓷器

2020-06-05

古代瓷器研究。

1917年至1921年,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新时尚的迅速发展,时装人物画瓷器也臻于鼎盛,新女性形象跃然出现在瓷器画面上,她们以时髦为荣,有的演奏手风琴,有的对镜剪短发,有的持望远镜远眺,有的推儿童车出游。全然改去了旧式的妇女的行为举止和装扮模样,她们头戴蝶结,胸佩鲜花,臂挎坤包,腕戴手表,脚穿丝袜、皮鞋,衣着样式不断翻新。

时装人物画瓷器约衰退于1928年以后。自1922年至1928年间的瓷器上的时装人物画,以表现别墅花园中的女性的闲适生活为主,或花园聚会,或结伴出游,或赏玩雀鸟,或嬉耍孩童。短发、短领、短袖、短裤、短裙成了女性的时兴装束,展示出现代女性开放的仪态风貌,鲜活地体现了中国女性服饰由清末古典服装向民国早期现代服装的转变。

民国早期时装人物画瓷器上,描绘了当时五光十色的时尚风俗。忠实地画出民国初期的各种旗帜,有五色旗、十八角星旗、万国旗等样式。特意地表现各种时髦事物,如画着持国旗戴贝雷帽的孩子、挎着手杖的女魔术师、摇头摆尾的西洋哈巴狗,儿童电动玩具。还形象地记录了民国初期富有特色的洋楼和室内陈设,画中的水泥电线杆、铜杆白砂玻璃罩电灯、镂花铁门额、细巧的百叶窗、五彩玻璃花格窗等建筑物件,都透射出民国早期建筑的时代气息。民国早期瓷器上的时装人物画从多方面提供了当时风俗的珍贵形象资料。

民国早期瓷器上的时装人物画与以往的瓷器人物画的画法不同,不仅运用了新粉彩工艺技法,并且吸收了西洋的水彩画法,有着丰富的明暗层次,微细地显出立体感。面面色彩艳丽而透明,仕女身穿洋红、橙黄、翠绿等明艳的彩色服饰,十分鲜艳夺目,迥然有别于清朝同治年以来瓷器浅绎彩绘的淡雅色调。

民国早期瓷器时装人物画有着新的绘画技艺要求,首先要具备写实人物画要求的写生能力,由于没有现成的稿样粉本可以照搬,而要如实地描绘眼前新出现的时髦人物的风尚和服饰,创作出新的画稿样式。过去瓷器上的古装人物画,很少绘出具体的写实的环境背景,而民国早期的瓷器画面中的时装人物多置身于洋楼。厅房、庭院、花园等满而密的实景中。有的大型瓷瓶上绘着十几个人物,众多的人物还依照各自不同的身份,按主次分布在场景中的不同位置,人物和背景有机地配置在一起,这显然受到西洋画构图的影响,已具有现代绘画的构成样式,因此从题材内容和绘画技艺来看,民国早期时装人物画瓷器最能体现出民国瓷器的特色。

对民国早期时装人物画瓷器的文化价值的认识仅是开始,因为这只是限于我在10年中所搜集的近百件这类藏品中得到的认识。我的大部分的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藏品编于《瓷绘霓裳》一书,已由文物出版杜出版。据我的统计,在1911年至1928年期间,在江西景德镇至少有20余人从事绘制时装人物画瓷器,其中有洪步余、夏鼎臣、毛子荣等卓有成就的专门绘制时装人物画的瓷画家,他们在当时日益衰退的瓷业生产中,革故图新,制作了数以万计的时装人物画瓷器,虽然时经80余年,所存已十不及一,但仍应有一定数量的遗存,其中必有许多未知的新的绘画内容和图样,是值得有识者加以注意和收藏的。

我近来又收集了几件时装人物画瓷器,其中亦有可记述之处。有位友人从西安购得一件时装人物画瓷器,特地带到苏州送给我。这件笔筒的一面绘一站立的年轻女子。上衣的领部甚高,可达耳垂,犹如直筒。这是清末民初时期女服的特征。在女子身后有一张苏式方桌,桌上置一厚匣线装书、种有草卉的瓷盆和放掸子等杂物的筒瓶。这件时装人物画瓷笔筒的器底,有红影印章式“同治年制”篆书款,应是后仿的年款。但这件瓷笔筒上所绘的女子服饰,显著具有清末民初女服的特点,可以认为是时装人物画瓷器中年代较早的一件。

毛子荣在庚申年(1920年)绘制的一对时装人物画大瓶,描绘一群女子在庭廊轩前休憩闲耍的情景。画面正中为一位站立的女子,额前梳刘海式短发,胸前佩粉红色大花,左手戴着手表,脚穿黑色低跟皮鞋,是当时摩登女郎的真实写照。在画面人群的旁边,有一个脑后束长发的女子,手持望远镜眺望,身上背着盛望远镜的皮匣。脚穿草绿色长袜。在画面中间站立的女子的身后,有一武装打扮的女子,脚上缠着草绿色的军用裹腿,生动地反映出当时上层社会女子的时尚。

绘有《豪门欢聚图》的大瓷瓶为洪步余在辛酉年(1921年)所作,瓶腹共绘妇女儿童10余人,相聚在豪宅门口,欢洽喧谈。图中宅门和院墙的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安有卷曲铁花饰门楣的欧式大门和攒尖顶的水泥门柱是民国早期洋式建筑特有的样式。

松林阁所作的一件戊辰年(1928年)题记的时装人物画将军罐瓷器,是时装人物画瓷器最晚的纪年款。图中的妇女梳着短发和脑后挽成双圈的辫发,身穿低领短衣和刚过膝的多褶短裙,足登皮鞋。图中人物的服饰可作为判别这一时期时装人物画的标尺。

有“余茂生写生·题款的时装人物画大瓷瓶,从妇女的低领。短裙。短裤、饰有花纹的套装和彩色高跟鞋等穿着来看,应是1928年左右的作品,描绘了一群装扮入时的淑女在私家园林中嬉游的场景。

我们将以上列举的不同年代的瓷器的时装人物的服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民国早期妇女服饰演变的过程。因此,通过对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的不断收集和发表,对这一门类瓷器的文化价值会增添许多新的认识。收藏天地是十分广阔的,我对民国早期时装人物画瓷器的收藏。是为了存留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我在收藏、整理,研究和出版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的过程中,认识丁一些海内外收藏民国早期文物和服饰的朋友,并且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民国早期的文化。文化是一条河。收藏者就会是一座水库,用它蓄满了水。可以发电照明,闪放光辉,映出一方不寻常的天地。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民国时期瓷器价格


民国瓷器价格受器物精细程度、成本等左右。精细程度包括烧造工艺、装饰工艺,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

烧造工艺是指器物在成型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其精细程度对成本有极大的影响,并直接决定一件器物的价格,即使同为白胎的碗类器物,因成型工艺的不同,其价格略有差异。如正德顶大碗,60年前景德镇每桶发货价3元,而汉顶大碗则为2.8元。又如同为百件瓶,普通器60年前景德镇发货价为一对O.9元,而工艺要求极高的同样百件薄胎瓶则为8元,其价格相差几近9倍。即使是同一种器物亦因质量的高下价格有异,仍以正德顶大碗为例,质量上乘者3元一桶,次之2.4元,再次之1.92元,最次之l元。

装饰工艺亦对价格影响巨大,这里仍以百件瓶为例,普通的斗彩器60年前一对2.3元,色地粉彩2.8元,钧红釉器1.2元,粉彩加金器为9.6元,而名人之作则价格更昂,如王大凡70年前所绘百件瓶售价24元。

瓷器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及其他费用。它直接决定了瓷器质量的高下,同时又决定了瓷器价格的高下。一般来讲,器物体型高大,所用材料较高,故价格较高。如千件大瓶,不仅所用泥料、釉料、彩料甚多,而且成型与装饰的人工成本亦较高,故60年前景德镇发货价为一对110元,而80件为75元,500件为22元,300件为3.5元,150件为l.75元,100件为O.9元,80件为O.65元,50件为O.5元,30件为O.3元,l0件为O.15元。同时也受装饰精细程度左右,如70年前王大凡之作为500元。但同时器物所用泥料、彩料的多寡亦非决定价格的惟一因素,同样器物还取决于人工成本,如80件薄胎瓶60年前一对景德镇发货价6元,50件4元,30件3元,l0件O.2元。盖因其成型之不易,人工成本较高。

通过上述价格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精致之器价格昂贵,一般之器价格一般,低下之器价格低廉。这也对今日民国瓷器市场价格起着指导意义,即上述原则适用于今日市场价格原则,但今日市场价格还受完整程度左右制约。这里所说的完整程度有两种,一为器物是否有烧造之后所产生的破损,另一为是否完整的成套器物。前者如有崩冲,市场价格肯定受影响。后者如民国时的九子盘,只存八子,其价格绝非完整器物的九分之八,极有可能是九分之一。故在具体收藏过程中,应以精、整、美为主,而那些粗、残、陋之器不仅遗存太多,艺术价值不高,经济价值亦不高,日后升值的空间亦极为有限。

民国瓷器虽距今年代不远,其不可再生性一如明清瓷器。虽无价值连城之器,但日益走高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故一般收藏者应将目光锁定在民国瓷器上,待日后眼力、财力均有提高之后转向明清瓷器是最佳的选择。

需要提及的是本文所用历史价格皆为银元,均来自当年商会档案,故真实性不容置疑。

民国时期瓷器款识


民国瓷器款识庞杂,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大体见有年号款、纪年款、仿古款、堂名款、厂店款、人名款及其他款。

年号款始于明永乐,终于民国。款式几经变化,延续了500余年。民国时期的年号款仅见有“洪宪年制”、“洪宪御制”两种。此年号正式使用于1916年元月1日至3月23日,总计83天,若从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以次年为“洪宪”元年来讲,此年号存在了110天。但此款识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谜团。有学者认为均为仿款,有学者认为“洪宪年制”有少数真款。“洪宪御制”均为仿款。但至今仍无一件极具说服力的洪宪瓷器。而从大量此款识的器物来看,民国时期不论高中低档瓷器,均以书此款为时尚,故真假难辨亦在情理之中。

民国纪年款器物极为普遍,或为干支,或为公元,或为民国纪年。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干支加作者姓名,如“乙丑元月,翥山野亭”。民国纪年加作者姓名,如“民国十六年元旦北平氏制”。民国全称,如“中华民国十二年”。公元纪年加作者名称,如“西历一千九百四十一年四月一日”。民国加干支加作者姓名,如“民国丙辰年制”。题款位置多在器的外壁,款前多有长题。

民国仿古款极为流行,年代久远,上迄宋元,下至宣统洪宪,时间跨度近900年,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仿古瓷题仿古款,如仿清康熙器物,下落“大清康熙年制”楷款。第二种,不论器物是否有古意,均任意书写前朝年号款,如龙泉釉器物下刻“宣和”二字北宋年号款。第三种,不论前朝是否有此器物或此款识,均大胆书写,如东青釉炉,上书“大宋建炎三年”款识。

民国堂名款明显不及清代丰富,具有以下特征:一为达官贵人订烧之器,如徐世昌的“静远堂制”器物。这类堂名款多以印章形式出现在器物底部。一为文人雅士之器,如“碧云山房”、“澄怀园”等,多以印章形式出现在器物底部。一为彩瓷名家之画室名,如潘匋宇之“古欢”、程意亭之“佩古斋”,或书在器物底部,或出现在器壁,以后者最为常见,多为书法款识并与长题相结合。

厂店款始于宋代的作坊款,民国时极为流行,且繁杂程度超过年号、人名等所有款识,其特点有四:厂家众多,据史料记载,民国l7年景德镇从事彩瓷业的就有l452户之多,为了有别于其他业者,这些厂店均有自己的款识。其次,厂店名号极不规范,或公司画室,或瓷庄、美术社,林林总总。其三,店号极似人名,有的干脆就是人名,外人极难弄懂此号耶,名耶。其四,此器书号,彼器书轩,看似两家,实为一家。更有甚者,外壁书此,器底书彼。其五,多为印章打款。

民国人名款的典型特征是内容繁杂,人物众多,大致情况同于厂店款,但长篇题款大量出现,除人名外多加年(干支)、籍贯、别号等,极少见有书在器底的人名款识。

民国时另见有少量的吉语款识,如“江西珍品”、“永庆长春”等。亦有少量图记款、外文款。

民国时期陈设瓷器型


陈设瓷是陈列、摆放的瓷器。关于陈设,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王文正清德》:“一日御宴、陈设鲜华……意色不悦”。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既而入室,陈设尤华美”。说明陈设器物多无具体的使用功能。陈设瓷的特点之一是多由实用器发展演变而来,如名噪瓷坛的梅瓶,在宋元之际是作为酒器而大量生产的;又如将军罐在明末清初是以盛物为世人所知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用功能逐渐让位给陈设功能。特点之二是兼具观赏与使用两种功能,如香炉在焚香之时具有使用功能,平时则具有观赏陈设功能。又如鱼缸、花盆,作为盛器具有使用功能,但器物本身又兼具陈设功能。特点之三是由实用器转变为陈设器,如清中晚期开始流行的帽筒,随着清代的灭亡,服饰发生革命性变化,其使用功能消失,但陈设功能凸显。特点之四是独具陈设功能,这部分器物包括瓷板、瓷塑等。

民国陈设瓷品种繁多,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祭祀用瓷、观赏用瓷、休闲用瓷。

民国祭祀用瓷以香炉为大宗产品,因所做器物的不同而分属于琢器行大件业和粉定业。大件业的香炉古朴典雅,为高档的陈设瓷品种之一。淡描业生产的香炉因以青花轻描淡写而名。一般来讲,香炉的成型工艺不难。但如系特殊器型,如圆形鼎式炉,主体需经拉坯制成,足、耳、盖则需人工雕削后,加以粘接成型,操作难度较大。民国香炉见有桶式、三足式、鼎式、四足式、钵式等。桶式为民国最为常见的炉式之一,为明清以来传统造型,器有大小之别,分别称之为l00、80、50、30、20及l0件。三足炉亦为民国常见炉式,直口,折沿无耳,亦有大小之别,以颜色釉器居多。鼎式炉为民国承袭明清传统的炉式,见有方腹与球腹两式,方腹为四足,球腹有三足亦有四足,器高在20-10厘米之间。为当时较为高档的祭祀用瓷,亦有一些为文房陈设用瓷。钵式炉是民国时与桶式炉一样广为流行的炉式,因造型如钵而名,器有大小之别。民国时祭祀用器中另见有套器,类似于清代的五供器。时称小与云香炉花瓶,为较高档的祭祀用瓷。

民国观赏用瓷器器型极为丰富,大体可分为瓶、罐、缸、盆等品种。如前文所述,这些器型多由实用瓷演变而来,有的仍兼具实用与观赏两种功能。

瓶是民国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器物,不仅有传统器型,也有创新器型。传统器型有梅瓶、葫芦瓶、天球瓶、观音瓶、棒槌瓶、萝卜瓶、橄榄瓶、转心瓶、玉壶春瓶等50种以上。创新器型则有30余种,大者千件,小者l0件。在这些瓶式中最具时代特征,流传最为广泛的首推掸瓶,因北方多以此瓶插鸡毛掸子而得名,又因多为陪嫁的必备之器而俗称嫁妆瓶。多为撇口,溜肩,弧腹,圈足。颈部均有双耳,耳的造型极为丰富。以粉彩装饰居多,青花次之,亦有浅绛彩。器有大中小之分,时称之为300、150、100、80、50。器高分别为60厘米左右、45厘米左右、28厘米左右、22厘米左右。近年升值空间较大。60年前景德镇一对300件粉彩器发货价2.25元,20世纪80年代一只仅为15元人民币,基本上谈不到升值,90年代初文物部门收购价不过60元人民币,略有升值。如今已在2000元左右,有的达到6000—7000元,甚至过万。

罐也是民国时的大宗产品,器型多有变化,以天字罐、冬瓜罐、将军罐最为常见。天字罐为传统器型,民国时景德镇亦称之为天字坛,有18、16、14、12、l0、8、6之分。基本造型为直口,短颈,溜肩,弧腹,平底,上有平面直壁盖。冬瓜罐为晚清传统器型,时称为冬瓜坛,北方多称之为茶叶坛。有18、16、14、12、l0、8、6之分。基本造型为收口,丰肩,弧腹,平底,宝珠钮盖。另见有瓜棱腹一式。将军罐亦为民国时常见罐式,大者300件,小者50件,多仿雍正、乾隆时风格。民国时另见有壮罐、大口罐、鼓式罐等,与前朝差别不大。

缸是民国时较为流行的陈设用瓷,虽成型工艺并不复杂,但因器物较大,故烧造成型较难。民国时的缸按功能可分为鱼缸、画缸。虽式样不多,见有收口、直口两式,但规格较多,大者以件称之,有千件、800、500、300、大150、小150之别,小者以寸称之,有10、9、8、7、6、5、4之别。60年前景德镇一对千件青花大缸发货价105元,5寸缸O.37元。

花盆在民国时属琢器行粉定业,式样较多,且大器较为常见,从整体造型看,有四方、八方、圆形、桶形、四方倭角形、海棠形、梅花形、折腰等。从口沿的变化看,有板沿口、撇口、直口、花口等,一般多有盆托。有100、80、50、30、20之别。80年前外埠一对粉彩仕女图花盆的售价分别为3.2元、2.6元、1.8元、1.5元、l元。

瓷塑亦是民国观赏用瓷中的大宗产品,品种丰富,人物题材见有站(坐)观音,尺寸有18、15、14、12、10、9、8、7、6。八仙,尺寸有10、9、8、7、6、5。三星人,尺寸有10、8、6。罗汉,尺寸有大、二、三、四、五、六之别。五子罗汉,尺寸有大、中、小之别。麻姑献寿,尺寸有12、l0、8、6。8寸半身佛像、8寸半身观音像。渔樵耕读,尺寸有10、8、6。骑马关公,尺寸有12、l0、8、6。美女,尺寸有l0、8、6、4。四爱人物,尺寸有l0、8、6、4。祖孙三代,尺寸有10、8、6。动物有狮子,尺寸有1 8、16、14、12、10、8、6、5。鸡,有16、14、12、10、8、7、6、5、4、3。鸭子,有12、l0、9、8、4、3、2、l。孔雀,有14、12、10、8、6。凤凰,有14、12、l0、8、6。锦鸡,有12、10、9、8、7、6、5、4。马,有9、8、7、6、5、4。象,有7、6、5、4、3。鹦鹉,有12、10、8、6。另见有鹅、鸳鸯、喜鹊、螃蟹、乌龟、麻雀、狗、兔子、麒麟等。工艺精细程度不工。瓷板画亦是民国时常见的陈设瓷品种之一,尺寸有2.4尺、2尺、18、16、14、12、9、7、5、3寸,价格视绘画工细程度及作者名气而定。如1933年王大凡2.4尺瓷板画一幅120元、2尺80元、18寸60元、16寸40元、14寸30元、12寸20元。而当时白胎瓷板的发货价每块为3元、1.53元、1.25元、0.8元、0.6元、0.4元。

民国休闲类瓷器品种不甚丰富,以蟋蟀罐、过笼、围棋罐、象棋、鸟食罐、如意及烟具等较为常见,规格亦较丰富,做工精巧。

总之,民国时期生产的陈设用瓷极为丰富,与日常生活用瓷一样代表了当时瓷器生产的工艺水平。

浅绛人物画盘


清末民初出现的浅绛彩瓷是源于元代黄公望的浅绛山水画法,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和少许淡绿、淡蓝等彩料,经低温烧制,构成一幅淡雅和纸绢上的浅绛画相似的绘画效果,特别在亮丽肥厚的白瓷上画出的山水画,低温烧成后,墨色浓淡相宜,配上淡淡的薄薄的绿、蓝、赭色,色调清新,再题上款和年代,极具中国文人水墨画效果,和当时盛行浓艳色彩的粉质感瓷画形成强烈对比,颇受社会各界欢迎,成为当时瓷画的一个亮点。由于早期浅绛彩绘仍有颜色不耐久,易脱釉现象,又一度衰落,后文人画家加盟,以瓷当纸将宋元以来的工笔或兼工带写的绘画略加增减,其在瓷器上的成功表现,给浅绛彩绘带来新的生机。新的浅绛彩瓷和传统粉彩相比,更接近绘画,无论在造型、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都可以和画家在纸上的作品媲美。

民国二十年前后,相应出现了以景德镇“珠山八友”王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彩绘名家。他们以画瓷板、瓷瓶为主,在瓷画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将浅绛彩瓷画推向了高潮,在民国瓷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该画盘直径22厘米,底径12厘米,画一长者穿一身长衫,长长的胡须,正教两个学童认字,周围放置了教桌、书本、笔纸、石凳、竹几和一盆盛开的荷花,窗外一棵高大的泡桐树,只见一段树干和浓厚的树叶,环境很美,画面很有意趣。技法上墨色浓淡相宜,涂上红绿蓝赭,十分雅致。用玻璃白涂凳饰,有浮雕感。画上方配以墨书:“志欲光前,诗喜教子,甲辰秋,汪庆云作”。背面印有红色方款。

汪庆云,光绪时期人,擅长人物花卉,中国历代画家名录中有条目介绍。这只瓷盘,专为观赏用,为早期浅绛瓷画作品,现已不多见,不失为一件浅绛瓷画中之佳品,值得珍藏。

民国时期瓷器低价吸引新手


下图为汪野亭绘粉彩山水方笔筒,成交价达253000元。作品创作于民国十九年仲夏(1930年)。图中所画草亭、树木、江岸、远山等,用色鲜明,用笔古拙,笔法健劲,色彩绚丽。两侧分别写有陈侯敦、右邑尊的铭文。

通常藏家都知道,元清花、明永宣以及清三代这几个时期的官窑作品,目前的市场价格非常高,非一般藏家可以接受,尤其对于刚入行的瓷器收藏爱好者更不好把握。但作为新入行的藏者可以关注民国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作品尽管在艺术价值上相对逊色,但目前的市场价格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上手比较容易。

保持低价位运行

3月17日,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第1期“瓷器、佛像、玉器、工艺品”专场中,推出了60余件民国瓷器。从估价来看,这60余件作品,低的从3000多元起,高的可到10多万元,最集中的价格在1万到5万元之间。从近年成交价来看,民国瓷器的市场价格水平都比较低,但是真正大家认为优秀的作品仍然超过之前官窑瓷器。在这次嘉德拍卖中,其中一件民国时期汪野亭的绘粉彩山水方笔筒,估价35000元到55000元,最后成交价竟达到253000元。

在民国精品瓷中,以汪友棠等为代表的浅绛彩瓷、以及王琦、汪野亭等为代表的“珠山八友”新粉彩瓷,一直是这一板块的佼佼者。

由于民国瓷器相对价格比较低,所以是不少月、季度小拍卖会上的常客及有意向者值得留意。

仿造品易出现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陶瓷收藏委员会主任荆治中,17日在潘家园举办的中国瓷器收藏讲座时介绍,尽管民国时期这部分作品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和之前瓷器鼎盛时期比,但是在民国初期还是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作品。

他介绍说,袁世凯称帝,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派郭世五监督窑务,他本人是古代传统瓷器的爱好者,但是因为时间短,烧制的数量不多。在这个时期,由于选料精细,瓷器胎骨很薄,当时烧制水彩和软彩瓷器,有的落“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蓝料或红料款。

荆治中介绍说,民国时期,除了生产日用陶瓷外,还出现了大量仿古瓷器,这一时期的仿古瓷器的特点,范围广,数量多,不仅仿制历代名窑陶瓷,还有民国后期仿前期的瓷器,常见的仿制古瓷器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元时期官、汝、钧、哥、定五大名窑瓷器,仿明、清的也有很多,所以应该掌握各个时期瓷器的特点,多加鉴别。

粉彩和贴花是特色

民国瓷器主要是指1911年到1949年制造的瓷器作品。民国时期,贴花瓷器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种,通常有一部分是贴花,有一部分是绘画水彩,两者融为一体。民国日用瓷以青花、粉彩为主。另外,民国瓷器上的题名、书法功底都比较扎实。

荆治中介绍,民国时期,绘画精细的渐少,草率的渐多。其中,水彩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特点。水彩是光绪末年出现的一种瓷器颜色,多数为江西景德镇、天津、唐山等瓷厂烧制,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全彩比较好。

新粉彩瓷是民国瓷中的一大亮点,尤其是代表人物的第二代新粉彩画师“珠山八友”。1928年瓷板画开始流行,为了便于接受订货,在王琦倡导下8位画师成立月圆会,称为“珠山八友”,前后共10位画师参加,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之前还有第一代和第三代,都留下一批艺术个性非常强烈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就已超过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

民国时装仕女画瓷器烧造工艺


1915年民国初期由于新文化运动的促进,时装人物画瓷器开始出现在瓷器画面上,画师们在瓷器上采用了艳丽而丰富的新粉彩技艺,表现现实生活的新题材,描绘了当时五光十色的时尚风俗和沸沸扬扬的民国初期场景使中国瓷器人物画展现了新时代的新面貌。

瓷器上画身穿时装的摩登女性,在中国陶瓷史上前所未有的,改去了古代传统式妇女的行为举止和装扮,她们有的带着小孩,小孩手里握着五色旗、十八星旗、万国旗,她们聚集在洋楼边,有的牵着洋狗,手执洋伞,有的轻摇圆扇,戴手表,穿丝袜、皮鞋,

头戴蝴蝶结,她们衣着短袖、短裤、短裙成了时代的现代装束,展示出当代女性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的仪态风貌,体现了中国女性服饰由清末古典服装向民国早期现代时装的转变。

而且只有在民国初期这段时间里才集中地制作生产时装画瓷器,这类大多数是有题跋诗词、纪年、作者名的,当时的画师们有洪步余、周筱松、潘肇唐、夏鼎臣、毛子荣、余钊、是比较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所署堂名款有松林阁、桐华居、西轩等等,粉彩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主要作为婚礼嫁妆和喜迁新居的陈设品,这类瓷器的使用者大多是青年人,他们最易接受新事物,也崇尚新事物,成了购买时装人物画瓷器的主要顾客群,在瓷器上绘制了形形色色的时尚人物的生活和活动场景,迎合了民国早期城市青年的审美意趣。

主要的器形有成双成对的双耳大瓶,也被称作掸瓶。观音瓶、花觚、盖罐、帽筒。这些瓷器绘着图像相同的时装人物画,成对配置这是传统艺术中寓意和合成双的富有特色的

表现手法。还有文房四宝的笔筒、水缸、水盂、笔插、笔添等等。还有镶于屏风、木床上的彩画瓷片,瓷片的形状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四方形、花瓶形、六角形、叶形、心形、菱形等。还有烟灰缸、提梁茶壶、杯、肥皂盒、粉盒等。

民国早期瓷器上的时装人物画,吸收了西洋水彩工艺画法,画面色彩艳丽而透明,人物与布景巧妙精到地配置在一起,十分鲜艳夺目,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产生于1915年,衰退于1928年。在悠悠的中国陶瓷史上,它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却标志着中国现代瓷器艺术的诞生。

细说民国时期粉彩瓷器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后,为皇室专烧制的御窑厂停办,全国瓷业进行改良,成立了不少瓷业公司,此时为了维持中国瓷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民国初期涌现了大量仿古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唐、五代、宋的名窑名品以及明清御窑典型器几乎无不仿制,而且惟妙惟肖。时至今日,大量的民国仿品仍然混迹人间,甚至不少也流往海外。因此,民国时期的仿品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粉彩瓷器也是当时生产的主流。

民国时期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制的雍、乾粉彩和带有斋堂款识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间收藏的无款或书写清朝各代伪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谓洪宪瓷等。

郭世五仿雍正、仿乾隆的粉彩瓷最为精细,具有雍、乾时彩瓷的风韵。据《景德镇史稿》、《明清瓷器鉴定》、《古玩旧闻》等著作介绍,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曾派郭世五(原名郭葆昌)在景德镇担任陶务监督,是我国陶瓷史上最后一个督陶官。此人在担任督陶官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发展仿古瓷。由于他常驻景德镇,对窑工熟悉,也有条件用重金聘用制瓷能手。郭氏仿雍正、乾隆的珐琅彩和粉彩瓷,胎质纯白、画工精细、色彩瑰丽。

1949年郭氏亲属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瓷器中,就有多件类似的器物,以瓶为主,瓶体多为撇口灯笼式,器表纹饰主要以人物为主,有婴戏图,麻姑献寿图,高士图以及古代文人喜爱的琴、棋、书、画图案。继承乾隆时的施彩方法,以珐琅彩为主,部分纹饰加施粉彩,画面纹饰精美,生动活泼。基款识均为红彩篆书或楷书“居仁堂制”、“觯斋主人”、“陶务监督郭葆昌谨制”等。这种精品有当时古董界称为“洪宪”瓷或称民国珐琅彩。民国早期“洪宪”瓷已成为郭氏仿品的代称。由于制作水平高,当时“洪宪”瓷名躁一时,不少古董商因此牟取高利。

故宫藏品中还有郭世五专为他自己烧制的仿雍正粉彩瓶,瓶高30厘米左右,洗口、细颈、溜肩、圆腹、圈足,瓶身以下部装饰为主,绘盛开的花卉和草虫、蝴蝶,如海棠菊蝶瓶、百合花草虫蝶瓶、兰花灵芝瓶、牡丹瓶、月季花瓶、梅竹瓶等。瓶底有两种款识,一种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之字款,一种红彩篆书“郭世五”三字款。仿雍正粉彩瓶通体白釉泛青,色彩的的艳丽,有的淡雅,远效果较为漂亮,具有雍正粉彩的韵味。仔细观赏,足内面有较大鬃眼,蓝色彩料偏黑灰调,彩料表面不光润,与雍正粉彩真品相比则相形见拙。

民国时斋堂款的粉彩瓷器民间收藏很多,绘画也很精细,可与雍正粉彩媲美。民国初期重要的堂名款如下:

“颐寿堂”。此款器物有折枝桃花小碗、人物纹灯笼式尊、花卉提梁壶等,它们造型秀美,色彩淡雅,每件瓷画宛如一幅工笔画。与雍正粉彩相比,桃花使用的粉红公过于浓艳,绿色花叶加入粉质,整个画面立体感差。

“静远堂制”。此款为北洋军阀徐世昌专用品。有各种粉彩花鸟纹瓶、黄花碧桃碗、花卉式杯、梅花式提梁壶等,均摹仿雍正粉彩精细的艺术风格。

“延庆楼制”为北洋军阀曹锟专用品。目前见到的资料,“延庆楼制”款的瓷器都是大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高达100厘米的粉彩锦地开光人物纹大瓶,在瓶口的里部红彩书写“延庆楼制”四字楷款。此器高大、造型规整、纹饰线条流畅。“千件”大瓶也是民国瓷器的一大特色,有青花、颜色釉、粉彩等品种。笔者在泰国文物店里见到高达1米高的黄地粉彩开光人物大瓶,人物绘画十分精细,粉彩加施料彩,具有乾隆粉彩的韵味,充分反映了民国早期的制瓷水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居仁堂制”款的粉彩瓷器是郭世五为袁世凯特制的。真品都具有清代御窑粉彩的风格。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藏一件红彩篆书“居仁堂制”款粉彩云蝠纹赏瓶,此瓶造型、纹饰、色彩均与光绪御窑粉彩赏瓶一样,其特征为口微撇、长颈、圆腹、圈足。颈部绘粉彩云蝠纹,腹部绘红彩二龙戏珠加饰粉彩朵云纹,通体加饰金彩边线,显得金碧辉煌。故宫珍藏一套青花篆书款“居仁堂制”粉彩餐具,其装饰仿乾隆粉彩轧道工艺。器里绘青花云鹤,器心青花绘一组牛郎织女图。器外壁为胭脂紫地轧道四开光,光内分绘粉彩牛郎和织女各二图。此套餐具据传是袁世凯的亲戚婚庆用品。以上两例“居仁堂制”款粉彩瓷器都具有清代宫廷用瓷的风格,应是郭世五为袁世凯制的。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不少民国时期民间使用的粉彩瓷器,以餐具、茶具的数量最多,有的胎体轻薄,多绘花卉或山水人物,色彩较浓艳,器底款识用青花或红彩仿写清代各朝款识,或红彩乾隆图章式伪款,或红彩楷书“乾隆年制”四字伪款。但是在这款器物中有的瓷画较精美,是可以收藏的,因为这毕竟是近百年前代表瓷器最高水平的工艺珍品。

当代民间流传的“洪宪年制”款的粉彩瓷器,都是很粗糙的赝品。民国时有一种红彩“洪宪年制”款的粉彩商品瓷。当时由于袁世凯称帝仅八十三天,袁倒台后一些古董商人为招揽生意,将袁世凯的“洪宪”作为瓷器的款识,制作了许多“洪宪年制”款的粉彩瓷器,绘画花卉、花鸟人物纹饰。这些伪款的民间粉彩瓷器风靡一时,国内外流传甚广。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有一对粉彩兰花撇口瓶、洞石花卉书诗句撇口瓶,器底均用红彩书写“洪宪年制”四字,字体规整,纹饰绘画粗犷靓美,色彩稍厚,彩面光泽柔和。类似这样“洪宪年制”款的彩瓷有一定历史和艺术价值,是可以收藏的。目前社会上出现一些很粗糙的“洪宪年制”款粉彩瓷器,盘、碗之类较多,根本不是真正的“洪宪”瓷,毫无收藏价值。

现在社会上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使用的粉彩人物大瓶、大罐,一般称作“嫁妆”瓶,一面绘粉彩仕女婴戏,一面书墨彩诗句,有的还带干支年款及作者姓名,这类粉彩瓷器多为20年代时的作品,有的画面也很生动,也是值得收藏的。当前文物市场上除仿清代各朝粉彩瓷器,也仿制民国彩瓷。高仿中主要仿制郭世五那批所谓“洪宪瓷”,以撇口灯笼式瓶为主,瓶身绘花鸟或仕女婴戏图、瓶底红彩书写“居仁堂制”或“洪宪年制”款。这种赝品在民国瓷热的气氛中也很迷惑人。它的胎体过于轻薄,地釉过于粉白光亮,从纹饰绘画上看,画花鸟者仿佛现代花鸟画,仕女、婴戏图人物的面孔宛如现代人物。红彩款识也不能达标。

在当今仿品泛滥,仿技日高的情况下,无论是收藏爱好者,还是博物馆工作者,都应该不断提高自己鉴别文物的水平,不然稍一不慎即难免失误。正如《收藏》2000年2期《论古瓷收藏误导》一文所言:“不看懂真品,就辨不清真伪;不看懂伪品,也辨不清真伪。”这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理。

开光人物画瓷器是什么意思


在瓷器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即开光瓷器,很多人在听到这个名称的时候都会感到不解,疑惑为什么瓷器还需要开光。实际上,瓷器开光与我们想象中的开光是不一样的。那么,瓷器开光是什么意思?开光人物画瓷器又有什么特点,值多少钱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开光,是我国瓷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图饰效果非常好,而且能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突出重点的感觉。通过开光能表达出艺术家们更为突出的思想和审美,也更容易给人带来乐趣。开光人物画瓷器则是指开光之后采用的图案是人物,这样的瓷器在我国传统瓷器中非常常见。

开光在景德镇老艺人口中也被称为是开堂子,即在瓷器上勾勒出圆形、方形、菱形、扇形等不同的形状,然后填充不同的图案,开光人物画瓷器就是以人物图案为主。这种瓷器烧制方式,有很强烈的对比效果,而且能够以静衬动,让整个瓷器看起来更加漂亮。

开光人物画瓷器的来源,迄今没有具体的说法,但从考古资料来分析,至少能追溯到宋代,据说最早的开光人物画瓷器就是宋代磁州窑和吉州窑出品的,这是当时非常有名气的两大瓷窑,规模大不说,产量也多,工匠人数多,艺术家更是不少,因而能熟练绘图鞋子,对瓷器进行更好的装饰。也因此,开光瓷器成为一种流行瓷器。

开光人物画瓷器要比其他的瓷器更贵一些。因为与动物、花卉不同的是,人物更难描绘。尤其是对一个人的神态、情绪表达,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老练的手段,是很难做到惟妙惟肖的。因此,开光人物画瓷器数量很少,但价值都很高。

开光人物画瓷器的价格,可以从其他开光瓷器中了解一二。比如清乾隆年间的珐琅彩开光春燕图碗,以1.5123亿港元价格拍出,这样的高价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实际上,开光人物画瓷器拍出高价的案例并不少,尤其是明清时期,开光人物画瓷器制作更加精美,有很多都是皇家御用,价格更高。

不过,开光人物画瓷器的烧制难度是很大的,再加上外国人对中国瓷器的喜爱和掠夺,导致目前可见到的开光人物画瓷器很少,十分珍罕。

温馨提示:近几年来,对开光人物画瓷器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而鉴定真假成为入手开光人物画瓷器之前,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另外,无论是购买还是出售,都建议找专业的鉴宝平台,他们有专业鉴宝人士,还有更广阔的人脉,平台安全可靠。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民国时期时装人物画瓷器研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民国时期时装人物画瓷器研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