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永乐早期瓷器鉴别 > 导航 >

永乐时期的瓷器令人叹为观止

永乐时期的瓷器令人叹为观止

永乐早期瓷器鉴别 永乐瓷器气泡鉴别 永乐年制瓷器特征鉴别

2020-06-08

永乐早期瓷器鉴别。

世人都觉得陶瓷,瓷器,好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很多人都会进行收藏。但是却不知道这件瓷器是否为真品。

永乐时期瓷器纹饰特征:

1、饰层大量减少,层内布局由密变疏,有大量留白,显得舒展大方。

2、首次出现海水龙纹,摆脱了前朝细颈、长身的蛇形。龙身变肥,龙爪有力,龙发出现平直披发和竖发。

3、波动的线条造成推涌式浪潮,浪潮之间绘出拔白的浪花。

4、复式莲瓣纹,既有元代的分隔式,又有洪武的借线式。

5、器物的主题图案往往以缠枝四季花为主(梅花、牡丹、莲花、菊花)。

永乐时期瓷器工艺特点

1、釉面肥厚、光润、细腻、干净,绝无桔皮纹,有肥亮感。釉色多数为白中泛青,但较之元代,清白度有所减弱。

2、青花有铁锈斑和晕散现象,后者宣德少见。

3、绘画多为双勾填色,由于填色工具是用小笔,色料往往填涂不匀,出现浓淡参差,深浅不同的色变现象。

4、除少数大器外,多数器物的底部均已施釉,有的底釉呈波浪纹。

5、器底削足的处理,彻底改变元代斜削的方法,一般为底足平削。

6、盘类等器物,出现极白的细砂底,抚摸时有极细腻的如糯米粉的感觉。

7、白釉器的口边和底角,釉薄处多白色和黄色,釉厚处呈水绿色。

8、器底的白釉,一般匀净,少有厚薄不匀现象,薄处泛黄,厚处呈浆白色或稍闪青色,有的器开有细片纹。

9、外足根,开始出现一两道弦纹作为装饰,而洪武器绝无。

10、盘碗类的敞口器口沿极薄,以手抚摸有锋利感,而后仿器口沿则多圆润,不见棱角。这种器口特点是断定年代和区分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

11、民窑碗盘类器物的底足处理有三种:施釉、刷釉、无釉。

了解到永乐时期瓷器的工艺特点和修饰特点,很多的收藏家想去陶瓷市场“捡漏”了。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永乐时期瓷器地位特殊 广泛影响后世


永乐时期瓷器地位特殊广泛影响后世

永乐时期瓷器的概况

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当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大大推动了制瓷工艺的进步,使其在继承元瓷工艺的基础上,又不断有所创新。在我国的陶瓷工艺史上,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的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并广泛影响于后世。

明初,随着手工业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达,对外贸易也日益繁荣。至永乐三年(1405年)始,三宝太监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足迹速涉地中海、东非一带,既向外推销了精美的瓷器,又带回制瓷所需”苏尼勃青”色料(波斯语音为”拉古瓦德”------LAJIWARD,释为如青金蓝色料,产于古波斯雷伊城,今伊朗德黑兰城以南约40公里处),为景德镇烧制独具特色的青花器皿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频繁的中外文化和贸易交流,这一时期的瓷器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受到西亚地区文化的影响。如永乐青花水注、无挡樽、花浇、卧壶及天球瓶等,就与古代波斯陶器的造型、纹饰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通商的影响不独瓷器为然,在铜器、金银器上也有表现。这一时期出现的部分异国造型和纹饰,反映了我国陶瓷史上中外交流的盛况。

小碗----有两种尺寸,一种口径为7.9厘米,另一种略大,其中的白釉器印有暗花双龙.双凤、缠枝莲八宝等,碗心饰三朵如意云纹或暗刻篆书款,胎体轻薄.清代康熙时多有仿制.永乐时制作的薄胎器不仅限于甜白釉品种;于同时期的青花器中,也有胎体极薄的大碗,外壁绘青花海水龙纹,圈足内以青花绘细身龙纹代替署款.

小盏----葵花口脱胎小盏,口径约7厘米,腹壁较浅,胎薄如纸,釉面肥厚.刻印缠枝莲花纹和“永乐年制”篆书款.

高足碗----造型优美,撇口线条流畅,器足的高度略弱于全器的一半。常见的冬青釉、白釉及红釉器,青花器少见.红釉器有两种:一种为开片的釉面,釉色不鲜亮;另一种为不开片之釉面,釉色很鲜亮.内壁多印云龙、云凤、双龙、五龙、团龙、缠枝莲八宝纹饰或光素无纹.宣德时器型腹部下垂,较永乐器略丰.

收口大盘----大者口径达67.6厘米,盘心画园景图案,青花色泽明快。过去此类均被看作是宣德器物,后经细致比较,发现永乐大盘纹饰的线条较之宣德的纤细柔和,有眉清目秀之感。

撇日盘----线条优美,比例协调,胎体轻薄,口沿锋利。盘的内壁根部划刻旋纹一周,次为元代至明代宣德盘类器特点之一。

折沿盘----造型像元代盏托,其折沿分两种:哄口或菱花形口,但盘心均无脐.仅有青花和白釉暗花两种品种.永乐器的青花色调清晰明快,相比之下,宣德器的青花色泽浓深或灰暗,并有流散现象。

陶瓷文化:明代各时期瓷器文化特点及鉴定小常识之永乐时期


1、在我国的陶瓷工艺史上,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

2、永乐瓷器的造型清芳、圆润、灵巧。

3、永乐时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细腻而著称。

4、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臼釉器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归白色或黄色,和l汁!手聚处闪浅谈和虾青色。

5、青花器造型工整精致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体态优美俊秀,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呈凸凹不平状。

6、圆器中的口沿,以手试之有锋利感。而后仿的口沿多圆润,不见棱角。这种器口特点,是我们断定年代初区分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

7、琢器胎体接痕微露,不及元代与明初时期明显。

8、常见器足有:里直外收式圈足、齐平式圈足、高深外撇式圈足,圈足露胎处多泛火石红斑。盘碗类,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状。

9、永乐时,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四字篆书。

明代永乐瓷器的特点


明代永乐皇帝朱棣执政时间长达二十二年,他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明代建文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政权。登记之后将首都迁到了北京,而原来的首都南京成为了陪都。为了顾全大局,安抚宗亲贵族,即使南京不再是首都,但是此地仍然保持南京朝廷机构的规模。北京皇宫修建好了之后,两处宫廷用瓷的数量大大增加。除了日常用瓷之外,永乐皇帝朱棣还需要很多瓷器作为御赐品,在当时景德镇御窑是御用瓷器的主要生产地。

明代永乐年间,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形式一片大好。这个阶段创制出了很多构思巧妙的新器型,譬如天球瓶天球瓶、单面扁壶、抱月瓶扁、花浇、尖底莲子碗、多棱烛台、简形器座、波斯型执壶、带盖瓷豆、高足盏托、鸡心扁瓶......有不少新器型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中东伊斯兰文化。

明代永乐官窑主要生产白瓷,当然青花和红釉也非常有名。明代文人王世懋著书《窥天外乘》,里面写道“宋时窑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我朝则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最近几年来,考古专家们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处发掘了一些明代永乐官窑器碎片。釉色品种非常丰富,包括青花、酱色釉、淡青釉以及白瓷。纵览当前存世的明代永乐官窑瓷器,我们可以得知明代永乐时期烧造品种有青花瓷器、甜白瓷器、红釉瓷器、酱色瓷器、翠青瓷器、影青釉瓷器等等。在当时青花瓷器的生产量最大,其次是甜白瓷器,而其余品种较为罕见。

明代永乐青花瓷器纹饰主要采用双勾填色手法,使用小笔细腻地描绘图案,而不是使用大笔粗枝大叶地进行描绘,因此笔触有浓有淡,这是辨识明代永乐青花瓷器的一个要点。

明代永乐白瓷胎质细致,釉色晶莹,观之一种清甜气息扑面而来,因此人们称之为“甜白瓷”。一些人觉得只要在表面施色,甜白瓷摇身一变就成了彩瓷。明代永乐甜白瓷兼有厚薄,薄胎的明代永乐甜白瓷多是小器,厚胎的多是大器。

怎么鉴定永乐瓷器?


怎么鉴定永乐瓷器?明代是我国历史上瓷器的铸造年代最鼎盛的时期之一,永乐年代的瓷器最出名的是甜白釉瓷器,抱月壶,天球瓶等等器物。这类瓷器可谓是独树一帜,在我国的瓷器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器形:明代时期的红釉瓷、甜白釉瓷器、和明青花瓷器都是当时年代的典型。永乐年间制造出显赫明器的瓷器很多,类似压手杯、将军盖罐等。

敞口:相比于宋元时期的瓷器特征,永乐年间所制造的瓷器例如盘、碗类器物的敞口十分的轻薄,边沿外翻。然而撇口类瓷器的特点则是用手触摸尖凸的地方,不圆润,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敞口的锋利,而且有很明显胎体连接的痕迹。

胎底:这个时期胎土的制作十分的复杂精纯,胎体的大小轻重厚薄适中,给人很温和的感觉。一般都是以白沙底为胎。这种胎的胎质十分的细致,摸起来类似面粉。

釉面:永乐年间的瓷器釉面也是鉴定的方法之一,这个时期瓷器的釉面大多有光滑,厚重,温润的特点,而且底部施釉的地方,很均匀。底部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淡青色。一般小型瓷器的底足为平底,有开片纹。

器足:永乐年间由于所铸造的瓷器较多,所以器足也可以作为我们的鉴定参考之一,正品永乐瓷器的器足有外撇、内撇、平底三种。这类底部在露胎的地方,一般有显红斑,补胎的混迹明显。胎质透亮,釉面浑厚。

纹饰:装饰物鉴定的方法也是众多藏友所使用的。那么这个年代的瓷器,通常用的绘画装饰为海水、卷草、缠枝莲、竹子、芭蕉、枇杷、莲花瓣、莲花、龙等。天球瓶和盖罐上多见缠枝莲纹花和折枝瓜果为主的装饰纹饰图案。

永乐瓷——明代瓷器的经典


永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前后共二十二年。永乐年间,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修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期间,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稳固和开展,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开展和稳固。永乐年间,明朝国力到达鼎盛,大众安泰。朱棣注重农业开展,勤政亲贤,重用人才,后世将朱棣尊称为永乐大帝。

明永乐青花波澜龙纹爵杯、爵托盘

永乐年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闻名的种类有青花、红釉和甜白瓷。

永乐时有所谓“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其成就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永乐时铜红单色釉鲜红器烧制成功,这种红釉具有艳丽的赤色,故称“鲜红”。又因为这种红釉像闪闪发光的红宝石一样美丽,因而又称为“宝石红”。红釉瓷还常被用作祭器,故又有“祭红”之称。

永乐时还在元代白瓷的基础上烧制成闻名的“甜白瓷”,给人以一种“甜”的感觉,故称“甜白”。“甜白瓷”制造精深,其轻盈俊美之态,是前代白瓷无法比拟的。

明永乐青花海水纹香炉-北京故宫

明初,跟着手工业和城市经济的敏捷兴旺,对外贸易也日益昌盛。自永乐三年(1405年)开端,三宝宦官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足迹远涉地中海、东非一带,既向外推销了精巧的瓷器,又带回制瓷所需“苏勃泥青”色料(波斯语音译为“拉吉瓦德”--LAJIWARD,译为如青金蓝色料,产于古波斯雷伊城,今伊朗德黑兰城以南约40公里处),为景德镇烧制独具特色的青花瓷提供了物质基础。

明永乐青花海水龙纹扁壶-日本大阪市立东瀛陶瓷美术馆

造型特征

明永乐瓷器的造型造型圆润、灵活、娟秀,不光承继了前朝器形,还吸收了大量外来的元素,制造出了许多立异器物。

明代永乐青花釉里红龙纹高足把杯

永乐时期立异的器形有大型天球瓶、尖底莲子碗以及双系、三系或四系盖罐或多系把壶、带盖瓷豆、高足盏托、鸡心碗、卧足碗、卧足碗洗、筒形器座等。双系小罐,线条圆润,附盖,并有双圆形小系,造型亦很特别。

压手杯,是永乐时期的名品,杯小而胎厚,圈足较宽,置于手中,有厚重感,明清历代有拷贝。

明永乐甜白三系竹节把壶

此刻瓷器种类繁复,仅从釉面特色来看,一改宋元时期的釉色单一而富于颜色。如有些相同的器型却具有不同的釉色,有些不同的器型却具有相同的釉色等等。

曩昔,因永乐和宣德青花瓷的器型、釉面、纹饰都很附近。人们往往不加区别,总称之为“宣青”,故有“永宣不分”的说法,跟着对永乐、宣德瓷器风格的深入研究,现在现已根本摸清其各自的相貌特征,完全能够把两者区别开来。

明永乐青花折枝莲纹折沿盘-北京故宫

一般说来,永乐时大件器皿较少,圈足矮浅;盘、碗底心略微内凹外凸;大盘砂底细密,足墙外直内坡,偶见火石红斑。相同的器型,永乐的胎体比宣德的要轻浮,修胎工整;琢器腹部的胎体联接痕迹不明显。

较为杰出的,是那些受外来影响的器型,如无挡樽、执壶、花浇、僧帽壶、鱼篓樽、八方烛台、折沿盆、大盘等,有的上面还写有阿拉伯文、波斯文或许藏文。

明永乐 青花花卉阿拉伯文无挡尊

这些器物是明初专用为西亚人烧制的外销瓷,大盘与西亚人的饮食起居风俗有关,花浇、执壶等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举办礼拜活动的用器;除此之外,这些器型也受到了元蒙文化的影响。

明永乐翠青釉三系盖罐

乐青花图像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纹饰疏朗秀美、笔意天然,无论是粗笔适意仍是细笔描绘,均给人以娟秀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北京故宫

画面多留白地,图像斑纹多为双勾填色,一改前朝大笔涂改的笔法,绘笔用小笔触,往往呈现深浅纷歧的颜色。圆器内外加花,并广泛采用器心绘画的装饰办法。青斑纹饰的线条中常有钴铁的结晶斑,这是因为钴料研磨不细所造成的。明永乐瓷器的装饰纹样除用青花制作以外,还有少数用金彩描绘及刻划办法体现的。

明永乐描金青花荷花缠枝莲纹碗

永乐时期,瓷器上的装饰办法日益繁复,不仅有划、刻、印、锥拱即里印外刻,而且还有青花画花、青花加金彩画花、釉上彩绘、雕塑、活环等。有的器裏印花,器外为青花画花,这种装饰,是秉承了元代枢府窑的传统办法。

明永乐青花内府梅瓶-日本大阪市立东瀛陶瓷美术馆

元代青花装饰烦琐,永乐时期风格一变,大都疏朗秀美,笔意天然。因为“苏勃泥青”料呈色不稳定,易于晕散,纹饰中较少画人物,一起,内外加花、器心绘画的装饰办法得到广泛运用。元代器上常见的卷草、海水、回纹、点子花、变形莲瓣等边饰纹样,明初依旧沿袭,至宣德时仍然可见,成为永乐宣德两朝共有的边饰。

明永乐青花喜上眉梢抱月瓶

永乐时缠枝莲叶和元代不同,花大而叶小。蔓叶娟秀,运笔流畅,形象生动,常绘织细齿状的叶纹,而有别于宣德同类器上的画法,有目共睹。

永乐时期瓷器上所印暗花,线条圆润,似隐似现,生动天然;清代康熙、雍正时期仿品上的暗花则用白粉状的线条凸出釉面,纹饰浅露。

明永乐白釉暗花双龙纹碗

种类分类

永乐时期釉色种类许多,如分门别类归纳,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及一色釉三大类。一色釉即单色釉,并非都无纹饰。永乐时期的单色釉,一改元代和明初青白单调的色泽,烧制出极负盛名的甜白、影青、翠青、冬青、鲜红、蓝釉、黑釉等各具特色的新种类。

明永乐霁红暗龙纹高足碗

举例:青花瓷----永乐青花承继前代传统工艺并有所立异,以青花绘画的纹饰多带西亚颜色;线条有粗有细,或粗细兼用,借以体现青斑纹饰的浓淡层次;不管上色深浅,青花色泽都极为艳丽艳丽,明晰明快;线条的纹理中常有钴铁的结晶斑,呈星状点滴晕散,浅淡处结晶斑驳较少,浓重处则凝集成黑青色、藏青色或许呈现金属锡光。

这种现象是研磨不细的钴料在窑火中构成的天然晕散,绝不同于清代雍正仿品那样有意重涂点染,着意摹仿,这一特殊现象能够作为我们判定时代的有力依据。

胎体特征

永乐时期留意淘炼瓷土,因而,胎质细腻润滑,胎色皎白,较之后来的宣德瓷器胎薄体轻,器型规整;大器的细纱底,有润滑温润之感。永乐胎体有四种状况,分述如下:

① 厚胎:细润而坚致,但较之后来的宣德及清代康熙的胎质,则是莹润有余而坚固缺乏。厚胎多见于琢器类,圆器类也有,多为墩式大碗。因胎釉结合严密,故釉面皎白,晶亮如玉。

明永乐青花缠枝斑纹折沿洗-北京故宫

② 薄胎:器体小巧、规整。圆器中以大小盘、碗居多,琢器较少见。如白釉、影青双声小罐等,胎体都很细腻轻浮。

明代永乐红釉刻花云龙纹梨形壶

③ 松质浆胎:胎色微黄,若得剖视其足部断面,则可发现胎质有烧结缺乏的现象。釉面片纹也呈黄色,一般开片纹较小,也有片纹较大的;底部开片较器身为重,乃至有的胎体底足裂有很深的纹理,釉面也随纹理开裂,以指弹之,胎声沙哑。

明永乐白釉编钟

④ 脱胎:永乐的脱胎器名传于世,胎体薄如蛋壳,极为轻盈,俗称做“卵幕”。其胎体虽薄,器型却很规整,还能在器上印、刻斑纹和款识,技艺可谓精深绝伦。

⑤ 釉面:永乐时期釉面以肥厚、细腻、润滑、平净为主要特征,绝无后来宣德时普遍存在的那种桔皮纹。而就青花瓷的釉面而论,永乐瓷器釉面的青白程度较元代有所削弱。一起,不行忽略永乐瓷器中也偶有不泛青而显皎白的釉面。

永乐红釉盘

明永乐青花缠枝天球瓶部分

判定关键

1、 永乐瓷的器型娟秀、圆润、灵活,含外来颜色,如天球瓶、抱月瓶、鸡心碗等等。

明永乐青花龙纹扁壶

2、 永乐时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以白砂底之温润细腻而著称。

明永乐青花海水龙纹扁壶底

3、 永乐器的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

明永乐青花花鸟玉壶春瓶部分

4、此刻的官窑与民窑常用的装饰,有海水、卷草、缠枝莲等,青斑纹饰线条详尽明晰,风格洒脱,所用金彩呈色足赤,红彩色鲜。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小碗

5、青花器的色彩凝重古雅,艳丽艳丽,有天然晕散,构成浓重凝集的结晶斑驳,呈凹凸不平状。

6、常见器足:深邃外撇式圈足、内墙外撇式浅圈足、里直外收式圈足、齐平式圈足等,圈足露胎处多泛火石红斑。

明永乐翠青釉三系盖罐底

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底

明永乐青花缠枝斑纹罐底部分

7、于官窑器上书写帝王年号款识,始于明代永乐,多为四字篆书,笔法折角处浑圆,起落笔处尖细,字体结构紧凑。

明永乐青花缠枝纹压手杯内年款

永乐红釉瓷器的工艺特征


永乐红釉瓷器指的是在明永乐年间烧制出来的一种瓷器,永乐时期,对于红釉烧制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数量众多的红柚瓷器,其中最为常见的有瓶、盘、碗等造型,胎薄体轻,在造型方面十分的规整,大多数都是纯色的,上面没有任何的纹饰,比较少数会印有云龙纹。

红釉瓷器的制作基本上全部被皇家所垄断,在进行制作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如果是寻常老百姓的话根本就无力负担,同时由于皇室对红色、黄色等釉色的垄断,使得永乐红的瓷器精品基本上都是在御窑中出现。

明朝君主权力的强化也通过红釉瓷器展现出来,这个时期在进行红釉瓷器制作的时候有着十分严格的生产制度,包括完整的制作、管理以及使用制度。在制作的时候要分工明确,在不同的制作环节都是会有专人进行把控,这样的话就做到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永乐红釉瓷器的生产数量。而在管理方面,采用的是严格的匠籍制度,这两种生产、管理方式,使得红釉瓷器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红釉瓷器耗费了皇室数量巨大的人力、物力,使得所制作出来的成品更加的精致,同时对于制作工艺上也是精益求精。对于所制作出来的红釉瓷器采用的是“优胜劣汰”的制度,只要是稍微有瑕疵的红釉瓷器都是会被打碎掩埋的。

从景德镇后期出土的大量的碎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红釉瓷器的制作难度之高,同时在成品率上也是比较低的,所以虽然是曾经大量的进行过生产,但是存世量并不多,“物以稀为贵”也是红釉瓷器的价格为何如此之高的原因。

决定红釉瓷器到底是不是精品瓷器,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瓷器的成色,红釉瓷器在进行烧制的时候所付出的劳力和成本会比同时期其他瓷器高很多,在制作工艺上也更难,极为复杂,同时由于严格的挑选制度,使得红釉瓷器精品实在难得。

永乐红釉瓷器烧造出来的釉色十分的均匀,多为鲜亮的颜色,虽然说明朝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进行红釉瓷器烧制的朝代,但是确实红釉瓷器得到了最为广泛发展的辉煌时期,所烧制出来的红釉瓷器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永乐红釉瓷器鉴赏及价格参考:

1:明永乐红釉高足杯,尺寸:15.1厘米,估价: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 9,620,000 ,成交时间:2011.10.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拍卖会。

明初釉红瓷器,釉色艳丽夺目,却殊为珍罕。自元末伊始,景德镇御窑厂研制釉裹红,然铜红烧造困难,接近一个世纪的反复试验,自永乐时,才偶得如本品发色殷红亮丽之作品。明御窑厂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因烧制失败而刻意损坏的残片,足见佳品之难求,成功之可贵,见《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北京,2009年,页14,图10。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清宫旧藏永乐年款高足杯,外施铜红,内留素白,另有高足杯,无款,通体施红釉,饰以描金,见于《中国陶瓷全集》,上海,1999-2000年,卷13,图版12-17。东京出光美术馆又藏一例红釉暗花龙纹高足杯,书永乐四字年款,刊于《中国陶瓷:出光美术馆图录》,东京,1987年图版159,后售于伦敦苏富比1980年4月15日,编号265。景德镇明御窑出土相类似的永乐署款红釉高足杯,宣德地曾红釉圆器堆中则发现无款红釉高足杯,另有宣德款外红内白高足杯,见《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图版24及46;图3则载于《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鸿禧美术馆,台北,1998年,编号52-1。出土明初高足杯的外观比例各异,永宣之分并不明确,但刘新图在鸿禧美术馆图录中的文章中,附永宣瓷器线描对比图(页154),显示宣德高足杯口足外撇较永乐器略为明显。

2:明永乐釉里红暗刻云龙纹罐,尺寸:高21.5厘米,估价:RMB 3,200,000 ~ 5,200,000,成交价: RMB 4,025,000 ,成交时间:2019.12.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明代沿用景德镇为御窑厂窑址烧造瓷器,但其何时开始为宫廷服务烧制御瓷,一直尚未有定论,以文献来看有洪武二年说,洪武三十五年说、洪武末年说及宣德初年说,但洪武二年说显然与《大明会典》所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之记载相左。如据《大明会典》所载,则洪武二十六年以前,景德镇仅为同磁州、处州一样的官府窑厂,而尚未成为独有的御窑厂。此一时期的珠山窑厂仍全面继承元代官府窑厂制度及特征,沿用元代瓷局管理之生产旧法,于正德年间的《饶州府志》也可见此类记载:“景德镇,即陶器之所,肇于唐而备于宋,国朝设局以司之。”故而洪武瓷器大多尚有元代之遗风。本罐即为此例,罐敞口,圆肩圆腹,内凹圈足。与洪武朝胎底无釉,显现火石红色不同,本品于器底罩施白釉。且釉色白润匀净,十分难得。通体以釉里红为饰,口沿、颈部以弦纹为饰,底部环饰仰莲纹,腹部主体纹样为奔腾的行龙,呈争珠之姿。龙首修长,如意云鼻上卷,龙角顺贴于首后,龙爪锋锐有力,龙身姿态遒劲,背鳍分明,四肢矫健,且于关节后方缀饰龙髯,姿态跋扈,动势鲜活。龙鳞描绘精准而清晰,背部、腹部、爪部、颈部过度自然,详尽而写实。周围折带云缭绕。此纹样之蓝本即可追溯至元代,尤以四肢于关节后描绘的龙髯最为典型,其例可参见赫赫有名的大维德瓶,现藏大英博物馆,因其颈部有明确祭祀铭文而可确定为元代至正年间产物。

釉里红为洪武一朝瓷器的主色,但由于烧造技术不成熟,发色多偏暗沉。如本品发色浓妍纯正者,实属难得。与元代繁杂满布的纹饰相比,本品之纹样布局更为疏朗简单,可谓既承袭于元,又有别于前元,其造型与纹样诚如景德镇御器厂石碑所载:“高皇帝以纯朴开基,敦大贻训,土硎可啜,奇巧不尚,有古帝王风度。”

3:明永乐釉里红暗刻海水龙纹梅瓶,尺寸:高33.5厘米,估价:RMB 1,800,000 ,成交价: RMB 2,464,000 ,成交时间:2013.07.07,拍卖公司: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嗣臻艺术品拍卖会第一期。

瓶唇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通体施红釉,釉不及底,瓶身暗刻龙纹,下面暗刻山和海,肩部暗刻云纹。龙身较瘦长,但比元之龙则要胖些。龙五爪。鬃毛上扬,做腾飞状,海水波涛汹涌,山势险恶。 釉面肥厚处闪虾青色,唇口釉薄处呈白色。瓶底为细砂,无釉,白中泛黄。

4:明永乐釉里红暗刻海水龙纹梅瓶,尺寸:高33.5厘米,估价:RMB 1,800,000 ,成交价: RMB 2,100,000 ,成交时间:2013.12.01,拍卖公司: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嗣臻艺术品拍卖会第三期。

瓶唇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通体施红釉,釉不及底,瓶身暗刻龙纹,下面暗刻山和海,肩部暗刻云纹。龙身较瘦长,但比元之龙则要胖些。龙五爪。鬃毛上扬,做腾飞状,海水波涛汹涌,山势险恶。 釉面肥厚处闪虾青色,唇口釉薄处呈白色。瓶底为细砂,无釉,白中泛黄。

5:明正德白地红彩折枝花果纹碗,尺寸:直径17.5厘米,估价:RMB 800,000 ~ 900,000,成交价: RMB 1,897,500 ,成交时间:2012.06.05,拍卖公司: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白釉匀净细腻,红彩纯净,为此时期典型特征。外壁以红彩绘四组折枝花卉纹,胫部绘莲瓣图案,自口沿至外圈足,分别以三组双弦纹与一组单弦纹将图案进行分隔,主题鲜明。底部红彩双圈内楷书「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6: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双龙纹梅瓶,尺寸:高22.5厘米,估价:RMB 800,000 ~ 900,000,成交价: RMB 897,000 ,成交时间:2012.06.05,拍卖公司: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釉里红品种,创烧于元代,因以在高温烧制环境下易于变色的含铜颜料绘制,而发色鲜艳,殊为不易,故自明早期后即鲜有烧制,直到康熙时期方才恢复,而如本拍品颜色纯正者,则极为少见。胎质细腻,白釉温润,釉光如玉。唇口,束颈,溜肩,梅瓶形器身,造型端庄。瓶身以白釉为地,釉下绘两条鲜红五爪龙纹为主题图案,青花双点龙睛,龙身腾跃,火云高飞,红白两色交相辉映,格外醒目。

7:明永乐釉里红缠枝花卉纹果盘,尺寸:高4.5厘米;口21.5厘米;底12.3厘米,估价:HKD 280,000 ,成交价: HKD 528,000 ,成交时间:2012.01.08,拍卖公司:澳门龙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新年艺术品拍卖会。

此盘敞口,浅腹,葵花形盘口,通体以白釉为底,壁内外以釉里红绘以缠枝花卉纹,釉面光洁明亮,釉色莹润,釉质滋润透亮,胎体细腻。底落“永乐年制”四字款。

8:清乾隆仿永乐红釉高足碗,尺寸:直径15.2厘米,估价:RMB 220,000 ~ 280,000,成交价: RMB 345,000 ,成交时间:2018.06.20,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本品敞口,深腹,腹部下收,下作梯形高足,通体施祭红釉料,釉料色泽深沈凝厚,呈现静谧雅致气韵,器表质感光滑莹润,流露含蓄内敛之美。整器外表未琢丝毫纹饰,碗身造型简约有力,雍容大度,既富柔美华丽之质,又具端庄雅正之姿。高足内壁施纯净白釉,其上落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本品造型简约瑰丽,实为个中上,外壁霁红流釉明显,故有仿永乐、宣德红釉之意。相类器传世亦不多见,可见日本长尾美术馆旧藏一例;南京博物院藏一例,录于《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南京博物院编著,页197。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8日售出一例,编号3022。此三例为与本品一致造型,余见乾隆红釉高足碗皆为浅口,高足弦纹者,故本品于同时期作品烧造更为稀有。

明永乐瓷器的款识介绍


近期打算主要聊一聊瓷器的款识,单张发不完。因为各个时期的款识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不相信一章就能说完明代的瓷器款识的文章。咱们既然聊了,那就细致的聊。

网上找的图,下款不对,上款标准

既然说到了明代的瓷器款识,为啥不聊聊洪武和建文时期的款识呢?首先吧!洪武时期有没有官窑款还是个问题呢,这个争议比较大,所以不说没有把握的事情,有兴趣的可以聊聊,建文时期确定了没有官窑款。明清时期官窑上写年号款这个习惯最开始就是起于永乐时期的,从永乐之后才逐渐形成了必须的规格。但是永乐的官窑器署款的并不多见,目前知道的仅仅几个品种有官窑款,主要是青花、釉里红、白釉、红釉等。

这个存疑

这里要着重的说一下青花器里的款,青花的款只有在永乐最出名的压手杯里见过,并且款都写在里面的底上,四周有图案和花纹围绕着款字。目前知道的形状只有三种,一是中间有四个字的篆书,四周是双鸳鸯围绕着。二是中间是双狮耍绣球,年款写在球上的。三是单线圈内画的团花,花心的位置写着款识的。目前确定的只有这三种。这个是在《博物要览》里有记载的,故宫里有两种永乐的款识和记载相符,说明这个款识是对的。

这个也存疑

单色釉的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刻款,一种是印款,刻款也是大多在器心的位置,写有“永乐年制”的篆款。外围有单线圈的也有双线圈的,但是因为釉比较厚,而且器心都容易积釉,所以特别不容易看清。这个需要测光仔细的看一下,还是能隐约看清款识的。印款的现象跟刻款差不多,但是需要用光照一下才能看清款识,唯一的区别就是高足碗的印款位置有的是在碗的内壁上印着的。

就问你服不服!!

最后聊聊永乐年款的特点吧!永乐的款在起笔和落笔的点上呈现出尖状,折角的位置一般都是圆角,字体的解构非常的严谨。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永乐款的四字外围是有一种单线圈,然后加火焰纹或莲瓣纹装饰的。永乐的款识字体只有四个字的篆书,文献记载也有六个字的,但是从来没见过,这个不好说。凡是写楷书的或者六个字的篆书的都要留神了,因为永乐后期仿制的太多了,这个还是要多加小心的。

永乐瓷器鉴定方法


明代永乐朝跨越了二十二年,永乐瓷是明清最重要的青花瓷产品。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永乐瓷以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瓷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接下来本文将重点讲述鉴定永乐瓷器的五种方法。

一:永乐瓷鉴定之胎釉,永乐瓷胎质洁白釉面细润

永乐瓷器胎体变薄,胎质干涩有空隙,胎色趋于洁白,生烧现象已不常见,这主要是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前朝有了进步。

青花瓷器釉面较厚,釉质细腻平滑,釉色多白中泛青,个别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

白釉瓷器釉质肥润细腻,器物上可见缩釉点。

红釉瓷器釉面均匀,口沿一圈白釉,俗称“灯草口”,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二:永乐瓷鉴定之纹饰,永乐瓷纹饰疏朗,线条纤细流畅

永乐官窑与民窑常用的装饰,有海水、卷草、缠枝莲、竹石芭蕉、折枝枇杷、莲瓣、洋莲、暗龙等。青花纹饰线条纤细、清晰,所用金彩成色足赤,红彩色鲜。多见缠枝四季花和折枝瓜果为主的装饰纹饰图案。永乐时期纹饰装饰布局大多比较疏朗,瓷器装饰线条一般比较纤细流畅。常见绘锯齿状叶纹,有别于宣德时期。莲瓣纹绘画大多勾线填色,回纹一改洪武时期两个一组的画法,大多连续不断。青花弦纹线,线条不十分均匀,给人一种古拙之感。龙纹很雄壮,龙头有竖发的处理,龙颈、龙身较元代雄壮,但少了几分矫健,龙爪依然很有力度,除五爪外,也有三爪、四爪。青花瓷器纹饰用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即不用勾线填色,一笔点画而成。有些纹饰填色使用小笔填绘,形成深淡的笔触。

三:永乐瓷鉴定之工艺,砂底细白,抚摸如糯米粉的感觉

永乐时期器物底足有釉底和砂底两种,釉底釉质细腻、光滑,积釉处泛青,呈湖水绿色。砂底细白,抚摸极为细腻,如糯米粉的感觉。由于胎土中含微量杂质,偶见褐色星点。器物底足采用平削的手法,足墙较宽。圈足露胎处泛橙色火石红,足迹露胎处可见护胎釉。除盘碗类小件器物,由于当时工具所限,大件器物底足修足并不十分规整,盘碗类内底面器壁与器底相接处有一周下凹,俗称“月亮底”,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永乐时期工艺较好,接胎痕不十分明显。器物里釉依然平滑细腻,并可见白色绞丝纹,甜白釉薄胎器也称“半脱胎器”,迎光透视,并不全透亮,由于器物底部胎质较厚,透光度较差,器物棱角处如有青花线,线条发黑,铁锈斑凝结现象严重。永乐青花在阳光下看,泛雪青色,青花纹饰线条上铁锈斑自然分布,像墨点在生宣纸上,自然晕散的感觉,呈放射状,有毛边现象,用刻划、模印装饰的器物,纹饰不明显,有时需借助灯光才可发现。

四:永乐瓷鉴定之款识,永乐时期瓷器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

于官窑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款当始于本朝,在器物上模印、锥拱或以青花书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如压手杯内底心书青花“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永乐篆书年款的特征编成口诀“永乐年款却领先,印刻暗款凸凹全。压杯青篆在内心,不是确知不胡言。”但永乐朝瓷器绝大多数不落款。永乐瓷器的底款在起笔和落笔的点上呈现出尖状,折角的位置一般都是圆角,字体的结构非常的严谨。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永乐款的四字外围是有一种单线圈,然后加火焰纹或莲瓣纹装饰的。

五:永乐瓷鉴定之底足,永乐民窑瓷器底足施釉稀薄

永乐民窑瓷器遗存较多,但仍以盘碗高足杯常见,造型较前朝圆润、灵巧。洪武时期常见的折腰盘已不见。永乐民窑瓷的胎土淘炼粗糙,胎质干涩,间有空隙,釉面光洁,釉色灰青,底足施釉稀薄,足墙较厚,平削足,也有底足无釉,但中心已无明显鸡心状突起;此时纹饰常见碗心书写“福”、“寿”字,也有绘月映梅、兰草。碗外壁装饰较洪武时丰富,见有缠枝莲、结带绣球等。底足外足墙无青花圈线。画法用笔简练、朴实无华,俗称“一笔点画”,即在绘画中没有勾、勒、点、染,直接绘画使纹饰一气呵成。青花用料为国产的“土青”,色调普遍晦暗,常见有蓝中泛灰黑和蓝中泛灰两种青花发色,凝聚出黑褐色斑点、但无晕散现象。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永乐时期的瓷器令人叹为观止》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永乐时期的瓷器令人叹为观止》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永乐早期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