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导航 >

三彩胡人骑驼陶俑(唐开元)

三彩胡人骑驼陶俑(唐开元)

瓷器鉴别 瓷砖 陶瓷文化

2020-01-20

瓷器鉴别。

唐三彩胡人骑驼陶俑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三彩胡人骑驼陶俑,约盛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高74厘米,长55厘米。

双峰骆驼站立在菱形托板上,昂首引颈,作嘶鸣状,四腿肌肉起伏,如有弹性,四足前后错落,似欲起步。驼背上坐一胡人,深目高鼻,络腮胡。头扎幞头,身着翻领、窄袖、开胯、过膝的胡服,下着袴子,脚蹬高靴。手扶骆驼前肉峰。肩上站立一猴,猴一爪扶俑头部,一爪托腮,一副顽皮之相。除胡人面部敷白粉,五官、胡须等墨绘外,其余部分均施三彩釉。胡人和骆驼分别以深、浅的赭黄色为主色调,骆驼的头、颈、四腿及驼峰的绒毛均施以浅黄色釉,驼背的披垫施以绿、赭、黄三色釉。

此件唐三彩作品出土于河南洛阳。人、驼、猴刻画生动,三彩釉施釉匀净无瑕疵,配色自然,清丽而不浮华,塑造艺术和三彩釉的烧制技术都达到了极其娴熟的高度,显示了我国唐三彩技艺之精湛。

此件作品中的胡人为西域康国人形象。唐代强盛,于西域(新疆)各地置都护府,使汉代开拓的自京都长安经河西走廊、直至中亚各国到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康国人善商贾,骑驼陶俑塑造了盛唐时西域康国人东来华夏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在我国经商之暇,戏猴、骑驼漫游之情趣。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三彩马


收藏机构: 首都博物馆

大小尺寸: 高54厘米,长50厘米

生产时代: 唐代

生产窑口或产地: 长沙窑瓷器

品种: 唐三彩

陶瓷造型: 雕塑

说 明: 唐(618-907)

首都博物馆藏。明器。马立于长方形扁平托板上,马头左偏略下垂,表现瞬间动态,极为自然生动。鬃毛饰绿彩,自然下垂。身体呈枣红色,鲜丽明快,膘肥体壮,四肢健硕,腿部肌肉表现写实,自然,应为捏制。鞍鞯齐备:头有当卢、络头、镳、衔,颈佩攀胸、杏叶,背负鞍鞯、障泥、马镫,尻饰秋、杏叶、束尾。鞍为后桥倾斜鞍,鞍后垂有鞘。鞍鞯、障泥皆无釉,但装饰华美、立体感很强,是主人身份高贵的象征。从其未罩鞍袱来看,应是一匹正在骑用的良马。唐三彩是对唐代三彩铅釉陶的简称,以白色粘土为胎,用铜、铁、钴、锰等金属为釉料的着色剂,使釉在烧制过程中粘度小,流动性大,易垂流、晕散并可降低烧制的温度。其烧制工艺是两次烧成,先在1100℃左右高温下烧素坯,然后在已素烧过的胎体上施釉,再经900℃低温烧成。一般有黄、绿、蓝、白等多种色彩,以黄、绿、白色为主。唐三彩工艺始创于唐高宗时期,至玄宗时达到鼎盛,主要用于陪葬。

唐三彩以及高仿唐三彩辨别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的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故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著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历史】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唐代是我国封建朝代的鼎盛时期,所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这种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就是黄色和绿色的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那么到了唐代以后,就是说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有的就是从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讲,这和唐代当时的审美观点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关系。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吧,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容了外来的好多文化,那么就是说这个时候从绘画也好,从陶瓷也好,从金银器的制作也好,它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这么一个特点。

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规定之列,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明文有明文的规定,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制作工艺】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摄氏度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摄氏度。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特点】

唐三彩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造型。从造型方面来讲,它的造型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出土的马也不同。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出土的唐三彩,从现在分类来看主要也是分为动物、器皿和人物三类,尤其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也是需要马,农民耕田也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那么人们经商可能就是从东往西,从西往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有关。

马的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不大相同,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唐马的造型特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你们看到这是一匹静立的马。但是它通过马的眼部的刻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它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

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唐三彩这一种工艺品的特点,它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特点在里面,这个造型是鸡头器皿,从现在的考证它当时是西域国家甚至中东国家的一种盛酒用的器皿,但是作为中原地区把它作为一种工艺品来制作,并且人们的使用可以看到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产地】

唐三彩的产地西安、洛阳、扬州是陆上和海上丝绸古道的联接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可以想见,在沙漠中,人和骆驼艰难跋涉,相依为命,所以人和骆驼有一种亲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态和坚毅负重的神情,似乎还带着丝绸古道的万里风尘。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艺术魅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复制和仿制工艺的不断提高,唐三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洛阳人在传统唐三彩造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平面唐三彩,他们还将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唐三彩作品。

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得要的作用。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据考古界的挖掘,在丝绸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亚的一些国家都曾经挖掘出来过唐代三彩的器物碎片。那么这种文化传流到国外也对他们的陶瓷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包括在日本和朝鲜。日本奈良时期曾经仿制中国的三彩制作出来过三彩器物,当时被称为奈良三彩,朝鲜的新罗时期也仿造中国的三彩制作过三彩的器物,叫新罗三彩。

正因为唐三彩有如此的魅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国内市场的开放,喜爱收藏唐三彩的人越来越多。

【辨别高仿唐三彩】

自上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便受到中国以及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热,不少专家纷纷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随着唐三彩仿品的出现,辨别真假唐三彩的文章也一篇篇见诸报端,这些文章繁荣了文化园地的同时,其研究成果也被仿造者所利用,并仿造出一批批真假难辨的三彩器。经过作旧之后便在城乡不断露面,道行不深的收藏者屡屡上当中诏。究其原因,一方面它们在胎、釉、色彩、造型乃至内在的精神风格等方面,都几乎达到了完美境界,另一方面它们又具备了常见论及唐三彩文章中所列举的真品三彩的全部特征。可见高仿三彩确实仿到了相当的水平,没有火眼金睛则难辨真假。

唐三彩烧成温度最高约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制作原料随处可见,胎釉配方早已公开,仿造高手人才辈出,有的还是唐三彩研究的专家。试想,行家运用现代技术“克隆”出来的仿品与真品还会有什么差别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三彩的基本特征,高仿三彩都具备了。可以说,相同点已经达到了99%以上,余下还不到1%的较为特殊的特征,目前是无法仿造的,因为这特殊之处惟有千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人力暂无力为之。

胎的区别

胎釉造型、色彩风格等基本常识,是所有论述唐三彩辨伪文章都重点涉及的问题。但从目前见到的高仿三彩来看,这几个方面是没有根本差别的,就连胎釉的各种化学元素和物理特征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什么“光龄”、“釉的老化程度”等等,仿造高手照样信手拈来。所以,在高仿三彩器面前,再谈什么基本的胎釉特征、造型风格、“光龄釉龄”已毫无意义。故本文把重点放在说明目前高仿者还无法仿出或无法仿得逼真的几个特殊点上面。

1、苍老的千年陈旧感。真品出土前或置于潮湿的墓室,或埋于泥土中,受千年地气、水分、泥土的侵蚀,有的出土后长期置于室内,受空气和冷暖变化的影响,其胎表已毫无新意,陈旧自然。真品的旧感极其自然,富有层次并深入肌里,用硬物轻划,可见旧感渗入胎里,如有可能可在不显眼处轻轻敲击一两处胎表就可发现旧感是由胎表向里渗透的。高仿三彩的胎,经作旧处理虽有陈旧感,但绝无真品胎经岁月侵蚀而显露出来累累沧桑的自然感,旧仅在胎表不入肌里,新的感觉依稀可辨,不会出现旧感渗入胎里的现象。轻击胎表就见“旧”仅是胎表的一层,是胎的“衣服”,不像真品旧感与胎互为一体,不可分割。

2. 遇空气即变颜色的胎土新断面。真品三彩由于时间久远,部分胎土新断面遇空气后,胎土颜色会由白渐变到黑,这一过程一般约100天左右,有一部分真品三彩洗净后的胎表也会出现这一现象。笔者曾多次敲开几个真品罐的盖子进行观察,其结果都一致。高仿三彩胎的新断面或胎表就是三五年,其白色的胎土也不会有什么明显变化。这一现象还有待于专家的进一步研究。关于真假唐三彩胎的微妙之处,程进奎老师在《唐三彩辨伪新知》(见《中国收藏》总第13期)一文中还有这样的陈述:“把真品露胎部分放进水中,取出后会出现中度粉红状,仿品的露胎处放进水中则呈现土白色”,笔者曾多次试之,结果亦然。不过,这种中度粉红状是和仿品胎那种死灰白相比较而言,微微呈现的粉红色,而且似乎单就河南胎而言更为合适,陕西古胎和现胎有一种胎色微呈粉红,入水则更明显。如洛阳等地复制的仿品胎色是略呈粉红色的,放入水中呈现较醒目的粉红色。

3.部分真品三彩露胎处会生出极细小的如针尖大的暗红、浅褐、黑等色的土锈。或密或疏,或多或少地出现于露胎处的表面,有的出现在口沿,有的出现在踏板上,有的出现在器物内。土锈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生成的,千百年时光的孕育使得胎体内的某些元素分子由胎内溢于胎表,成为胎表的一个组成部分。高仿三彩的胎表绝不会出现土绣,仿造的土锈极不自然,仿品出窑之后再往露胎处“种”上的土锈和自然生长出来的真土锈颜色差别很大,生长出来的和强加上去的,一个自然,一个僵硬不自然。

土锈看似简单,却极难仿造,故大多数高仿三彩为了尽量减少人为的破绽,干脆就不做土锈。说到土锈,不少人把土锈理解成胎土表面用水可冲洗掉的脏土层。其实所谓锈,是物质化学变化的产物,如铁锈、铜锈等,它和原物不可分割,真品三彩的土锈不但洗不掉而且越洗越清楚。

釉光的区别

唐三彩的釉本质上是一种亮釉,刚烧成时光亮刺目,光泽灿烂,百年之后光泽渐退,温润晶莹,釉光逐渐变得柔和自然,精光内蕴,宝光四溢。唐三彩的釉光根据目前所见墓室出土的器物看,其釉光总是柔和温润的,除了釉面腐蚀严重,否则三彩真品不会失去柔润的光泽。

大多数唐三彩釉面由于时代久远都会出现只哈利光,它是千年风月留在唐三彩器表的影子,任何仿造者都无法让自己的仿品穿越千年时光。哈利光不管在什么颜色的釉面上都呈现出五颜六色,也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光线下其颜色也都如此。真品三彩器物通体的宝光,恍惚不定,如梦幻漂浮在绚丽多彩的釉面上,所有的高仿者对这梦幻之光都会感到无奈。

高仿三彩釉面的光泽虽也柔和温润,但柔和之中露出灿烂,温润之中隐含贼光,其通体一致的釉光毫无内涵,绝不会出现哈利光。唐三彩的釉虽属低温釉,但仍经800度左右的温度烧成,釉面仍有相当硬度,没有百年以上的时间,釉质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而哈利光是釉质老化后釉面分子发生质变,经光折射之后产生的特异之光。高仿三彩釉表在光的照射下,虽偶尔也可以见到淡红、浅绿等色,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仿品中的颜色是固定在釉里的,而真正的哈利光是漂浮于釉表的,并且是五颜色六色的,而仿品的颜色通常是一两种。

真品的哈利光用一般的照相机可拍摄到,而仿品的光则拍摄不到。所以,有无哈利光是鉴别真假唐三彩的一个过硬的标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唐三彩都有哈利光,所以不排除没有哈利光的三彩器也属真品。

上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曾有大量的三彩仿制品,它们到现在也已近百年,釉面火光已褪,柔和温润,不排除个别器物会有微弱的哈利光,但绝不会有真品三彩那种从釉里面涌溢而出的宝光。只要你认真观察民国早期的低温釉就会发现,此时期绝大部分的低温釉是没有哈利光的,上观至乾隆时期的低温釉,迎光侧视仔细观察才会隐约发现哈利光。所以,有无明显的哈利光仍可作为区别民国三彩的硬件之一。

釉面的区别

岁月无情,唐三彩釉面经受千年时光的洗礼会留下一些不容易发现却很特别的痕迹。它们分别是:

1.泥土的腐蚀痕迹。目前还未见唐三彩传世品的报道,几乎都是出土物,其釉面一般均见泥土腐蚀的痕迹,不同的只是腐蚀的程度和方式。一般情况下是见土咬的细孔随意自然地出现于釉表,或通体或局部出现,细孔大小、深浅不一,有的密密麻麻,有的寥若晨星。腐蚀的程度不一,有的要仔细观察才可发现。在放大镜下观察部分土咬细孔,其边缘的釉面有轻微的腐蚀过渡。经药水处理土埋之后釉表会出现酸咬的小孔,但很有规律,僵硬不自然,腐蚀程度较一致,没有腐蚀的过渡现象。实际上高仿者目前在釉表的处理上很矛盾,如果用药水处理,釉表的光泽又不自然,很容易被识破;不用药水处理釉面又太光洁新颖,加入其他元素降低釉光的亮度,一经检测马脚又露。在观察腐蚀细孔时要注意把它与釉面在窑中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棕眼区别开来,棕眼仅出现在釉表,深度约为釉厚的三分之一,腐蚀细孔则深入釉里,有的腐蚀至胎表。

2.过渡自然的腐蚀斑块。部分唐三彩真品釉面还有一种特殊的腐蚀形式也是高仿唐三彩目前无法仿造的。那就是光润的釉表极薄的一层釉水被腐蚀了,留下粗糙的釉面,形成大小不一的腐蚀斑块。它们出现在釉面上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唐三彩出土后腐蚀不再发展,过程停在了釉面上,给了我们辨别的依据。

先说由浅到深:腐蚀出现时,开始是釉面上出现隐约可见的微孔。微孔刚出现时可以是几个也可以是几十个、上百上千个,刚出现时太渺小还不足以改变其釉面的光泽和颜色,乍看上去釉面正常,不用放大镜观察也可看清;随着微孔的增多增大,其釉面的颜色慢慢变成浅褐色;随着腐蚀的日趋严重,腐蚀面积逐渐增大,就出现了粗糙的斑块,用手摸之有刺手感,用指甲轻轻一划可划出痕迹。

再说由深到浅:腐蚀较严重的釉面向未腐蚀的釉面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由深至浅的渐进侵蚀过程。首先是最严重之处釉表釉光全无,只见粗糙的面目全非的釉,用手指可抹出痕迹,再接着是稍微严重的地方釉表极薄的一层尚存,但却有极细的孔隙且釉光暗淡,有的釉光几乎不存在了,用指甲可掐进去,再过渡下去,受轻微腐蚀的釉表乍看上去釉面尚好,釉光也还自然,但仔细观察釉面就隐约可见腐蚀细孔,用小刀轻划可划出痕迹。这种由浅至深又从深至浅的交替腐蚀过程,在釉表的表现是以毫米为单位的,但在时间上要形成这一过程却是要以百年为单位的。整个器物易仿,细微之处难仿。所以,吃透了真品唐三彩的釉面,再回过头来看仿品的釉面,其浅薄之处也就一清二楚了。

3.返铅现象——百年时间浓缩而成的精灵。部分唐三彩真品釉面的返铅现象,即人们常说的“银斑”,是唐三彩后天生成的典型物质。返铅现象的出现除了需要一定的环境,还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是时间留在唐三彩器物上的特殊的印记。从笔者珍藏的几件有返铅现象的唐三彩来看,返铅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整件唐三彩器物的釉面通体有一层薄薄的银光,如秋月之色浮于物面,如薄霜依稀可见。

(2)一件器物釉面的局部有银白色的返铅现象,而大部分釉面则没有。值得一提的是返铅现象出现于任何颜色的釉面,蓝色的釉面的返铅现象往往更为突出,颜色更加自然。并不像有的文章所说的蓝釉不会出现返铅现象,要知道唐三彩的釉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其中铅的成分达25%左右。既然釉有那么高的铅含量,只要条件合适,什么颜色的釉面铅分子还不是照样跑出来,蓝釉亦釉,没有例外。

(3)以细小的银白色斑点出现在釉面上。“银斑”是真品唐三彩器返铅现象的重要表现方式,其表现形式仍为不同时间先后出现的动态过程。首先是酝酿阶段,表现形式为釉面出现隐约可见的浅黑色斑点,有的略呈爆裂状,再发展是在浅黑色的斑点中间出现针尖大的白点,再往下发展便是白点逐渐长大成为白色的斑点。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发展,釉面上的银白色斑点也就越来越多,大小不一呈色自然。“银斑”从酝酿到发展成为银片,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唐三彩器出土后,离开了出现“银斑”的环境,动态的生长过程便凝固在唐三彩器物上,给我们观察它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过程,几百年的光阴便凝固在我们眼前。

真品“银斑”,由分子构成,薄如纸张的1%.高仿唐三彩的“银斑”,有的是在窑中烧成与生俱来的,似故意加铅使之和釉一起熔化,“银斑”深入釉里,和真品“银斑”浮于釉表刚好相反;有的“银斑”是仿品出窑后“种”上去的,厚重笨拙,毫无自然感,与自然的铅金属的光泽差别甚远。尽管“种”上去的“银斑”仿造者也用一定的温度使之熔于釉表,可人为痕迹很浓,糊弄门外汉尚可,在行家面前绝难过关。用第一种方法造“银斑”,又无法用药水处理埋于地下,因为这样“银斑”就发黑无光了;用第二种方法造“银斑”不仅造不出极薄的真“银斑”,还留下迹痕。就算挖空心思用尽手段仿出稍微像样的“银斑”,可真品“银斑”那种先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生长过程,仿者又没辙了。所以说,“银斑”是目前高仿者还无法解开的死结。

关于“银斑”的形成,程庸老师在《晋唐宋元瓷器真赝对比鉴定》一书的前言中是这样评说的:“前些年,唐三彩鱼子纹开片难以仿出,现在这个问题也已解决。眼下就剩下最后一个重要特征难以仿造,那就是‘开银片’。‘开银片’的形成,是因为铅的原因,它是化学元素中较活跃的一种,时间长了会自然跑出来,就形成了‘开银片’现象。”可见,“银斑”是时间的沉淀物。

釉里的区别

目前高仿唐三彩的釉里开片虽也浅淡细密,状若鱼子,甚至少量高仿品的开片亦似乎有一种微微上翘的感觉,但比起真品唐三彩,仿品唐三彩的开片密密麻麻,极为细小,细碎爆裂,而且不同的釉色开片也有差异:黄色釉开片最为细小;深黄色釉开片最为细密,更像民间所说的“芝麻釉”、“翘皮纹”;褐色釉类似烧焦状的釉面开片则多呈爆裂状,与胎体分离似乎更明显;绿色釉开片则没有黄色釉开片细;白色釉开片与红色釉开片大致相同;蓝色釉和墨绿釉则多数开冰裂纹,走纹虽也细密,但纹片很少有上翘现象;真品唐三彩器的开片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就是同一器物釉面的开片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地方开片均匀极细碎,而釉薄之处开片细而不碎纹路稍长。

总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真品唐三彩与高仿唐三彩釉里的不同,那就是高仿品开片细小,真品开片极为细小,差别就在一个“极”字,其中奥妙不是比较着看很难说明谁细、谁更细。

时光历经百年可以渗透釉面,把一些褐、黑等色的杂质带入釉里,凝结在釉下胎表,部分真品的釉下会出现这一情况。釉的开片虽不是很细,但纹路是非常紧密的,绝无向两边分开的现象,可杂质竟穿透纹路渗入釉里慢慢积累形成黑褐色的沉积物,沉积在釉下的杂质越多,釉下的胎表就越黑,反之就越淡,在透明的釉下清晰可见。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只要有足够长久的时间就可。高仿品釉下胎表之所以没有这一现象,就是因为它没有百年以上的时间,短时间的“速成”是毫无结果的,即使有杂质侵入,也不会透入肌理。

汉代陶俑鉴别


汉代的四川,是当时全国农业最富庶的地区,所以,制作的陶俑普遍都有一种“喜乐”的神情。

那种质朴、纯真的微笑,无忧无虑的神情,有心灵感应者,都会一见钟情。四川汉俑,表现得都是一瞬间定格的微笑,表现手法如删繁就简的朴素,如雾里看花的朦胧。无论是舞蹈俑、听琴俑、厨俑、牵狗俑,在“喜乐”之间还流露出一种乡间儒生般的那种儒雅的神态,内心世界平静安详。

因土埋千年,一般眼睛表面均风化模糊了,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无欲之光、无邪之声。纵然是说唱俑,在夸张的眉宇间,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朴实的滑稽、和善的滑稽、幽默的滑稽,神态气韵非常生动,不是那种尖嘴猴脑般狡猾的滑稽、油滑的滑稽,尤其令美术界人士喜爱。看神态鉴定汉俑,一般画家收藏者一点就通。

而新仿的四川汉俑,或神态怪异,或神情狡诘、面部生硬,目光里总掩饰不住一种当代心术不正者的邪气。举例最常见的新仿说唱俑,笑出来的也是一种油滑带有邪气的滑稽。仔细分辨,会一目了然。鉴定四川汉俑,如先能掌握“看神态”这一关键,其他鉴定方法均能迎刃而解了。

看工艺汉代陶俑看完神态后可看工艺。早期汉俑靠手捏成型,洗尽土锈后,在耳朵处,用放大镜看,偶尔还会看到大拇指的指纹。真品汉俑大都是通过合模加捏、刻画、堆塑等多种表现方法而成。特别重要的是真品汉俑整体是由两个以上部分构成。尤其是头颈部分都留有间缝,即头都是套上去的。有时,腿部及前后身体等也是拼接而成的。纵然经过竹片修刮,但仍会留有削刮痕迹。

而新仿汉俑大都是用真品翻模,一次成型,没有经过合范工艺,没有留下合范后用竹片等工具削刮的遗痕。况且用真品翻模克隆后的汉俑,细微的衣饰、眉宇纹饰大都模糊不清,或重新加工阴刻的线条迟疑、柔弱无力,这是一切包括书画、瓷器、玉器仿品的通病,真赝对比,很容易分辨出来。

看土锈看无釉的陶器的土锈远远比看有釉的瓷器重要得多。除非瓷釉风化,一般瓷器的土锈都能洗干净,仅在露胎处遗有火石红及土锈痕迹。而汉俑陶器的表面,几乎布满了被风化(笔者此处发明一个词也可叫土化)腐蚀的彩绘、陶衣、土锈。表层很酥。风化严重的,土锈与陶体也浑然一体,用手指甲轻轻一刮,土锈与陶体表层如粉末状落下;如风化不严重的,土锈相对就比较硬。

以上说的是土墓出土的陶俑。假如是崖墓出土的陶俑,表面局部常沾上、带有一些很牢固的白色状岩崖浆,这是由崖墓中的碳酸钙自然形成的,厚薄不匀、分布散乱,呈片状、块状,如陶胎本身般坚硬,又像海底下的贝壳牢牢依附于沉船遗落的瓷器,用常规的清洁剂很难清洗。这里还想说明一下,新出土的陶俑没有传世古玉的那种包浆,“包浆”在此处属于用词不当,只能称为“土锈”。

而新仿的陶俑土锈,最差的是直接用水沾墓土刷上去,再经过太阳暴晒等,但这种假土锈多清洗几遍即掉落。其次是水掺胶水再沾墓土、黄土粉、汉砖粉末扑打上陶俑表面。如用布使劲试擦,有胶水的假土锈会出现胶水凝固后的亮光及流动的状态,不难分辨。还有一个最简便的鉴定方法,即看陶俑外层与内壁的土锈状态,土锈色泽、硬度里外相似浑然一体的,真土锈可能性大;如土锈里外不一样,外旧内新,外硬内松,用手一抠,很容易块状般脱落的,这就是赝品。

看陶胎鉴定瓷器最后要把关的程序是看底足看瓷胎,造型、釉水、纹饰仿造得再神似,如胎质不对,就能一票否决。而看陶俑就不一样,除了彩绘覆盖部分,其余部分都属于裸胎、露胎部分,故尤其是新出土的陶俑的底足,露胎概念比较模糊,并不明显。笔者的经验是:胎体轻总比胎体重可靠些,因为前者问世一二千年,在千年土层里水分都风干了;后者刚出窑,还含有较多的水分。胎体松总比胎体硬可靠些,因为前者经历了岁月的风化,土蚀过了;后者刚出窑,刚凝结,还有火气,本身坚硬。当然,由于陶俑产地不同,胎轻与胎重,胎松与胎硬,不能一概而论。

金代陶俑


金代(1115~1234年)制作的陶俑。金代社会流行墓室墙壁上画出壁画,将墓主人生前所做所为和死后希望都生动描绘出来,所以陶俑陪葬很少。很多墓葬用质地精良的灰砖雕出俑人形象,有人称为砖雕陶俑,这些陶俑附着于砖体,镶嵌在墓壁上。最为典型的是河南焦作西冯封村金墓出土的18件砖雕俑。其中侍吏俑,高38~40厘米、头戴幞头,有的幞头前部为方形,穿圆领宽袍大袖袍服,腰系带,下微露双足,双手捧物,似执圭,作端立姿态;有的头戴卷脚幞头,前额高而圆肥,后面尖翘,身穿圆领窄袖短袍,腰系带及护围,足穿靴,作行走状;有的头戴圆形毡帽,脑后梳长辫,身穿束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靴。男侍俑、高49厘米,头梳螺状发髻,身穿窄袖长袍,腰扎带,袍下微露双足,双手抱—长颈带柄执壶。女侍俑,高46.5厘米,头梳双髻,外罩窄袖开襟衫,内衬袄,下着裙,微露脚尖,双手捧八瓣形果盒。持排箫俑,高38厘米,头两侧梳长辫,身穿窄袖上衣,下着宽管短套裤,内穿长裤,腰系围裙,足穿尖靴,眉目清秀,昂首作吹奏状。持三弦俑,高38厘米,头绾发,服装同待排箫俑,坐姿,一腿下垂,一腿盘屈高抬,一手上扬扶住三弦,一手作弹拨状。吹笛俑,高38.5厘米,头戴多边尖顶帽,头发结成双辫,垂于胸前,腰系带,两侧挂如意形饰物,脚穿靴、头微侧作吹笛状。吹哨俑,高37厘米,头戴软帽,身穿圆领窄袖长抱,腰束带、足登靴,左手持板,右手作吹哨状。舞蹈俑,一类高43厘米,头发梳于头顶,身穿窄袖长衫、下摆宽肥如裙,腰系带,两手上扬作跳跃状;一类高42厘米,头发盘结于顶,着圆领长衫,内露花边短裤,足穿靴,一脚着地,一脚抬起作舞蹈状。还有—类头戴尖顶帽,身穿方领窄袖长袍,胸腹扎护胸,以4条带相结于前,右臂上举,左臂后甩。其他还有说唱俑、持节板俑、侍童俑等,高度在42~43厘米之间,表现的是官僚地主的生活情况。

如何区分唐三彩是陶还是瓷-唐三彩


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6500多年前,甘肃马家窑和齐家文化中,均发现了大量精美彩陶。

在唐代,厚葬的风俗使作为冥器的唐三彩发展迅速,成为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陶瓷业到宋代得到了蓬勃发展,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日趋丰富,明朝青花瓷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您知道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的唐三彩不是瓷而是陶吗?它属于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

陶和瓷经常并称,但是您知道陶和瓷之间的区别吗?让我们为您一一道来。

一、陶和瓷的吸水率不同

国标中,陶和瓷是按它们的吸水率来区分的,吸水率小于0.5%的为瓷,大于10%的为陶,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瓷。

二、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三、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四、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土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五、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六、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瓷器和陶器虽然不同,但是两者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制陶术的发明及陶器制作技术不断改进所取得的经验,瓷器是不可能单独发明的。瓷器的发明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制陶过程中,不断认识原材料的性能,总结烧成技术,积累丰富经验,从而产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唐三彩器


x 简称唐三彩,唐代(618~907年)生产的用高岭土作胎,施黄、绿、蓝、褐等多种色釉烧制而成的低温釉陶器物。唐三彩是利用矿物质中的金属氧化物的呈色机理烧制而成的,以氧化铅为助熔剂,在釉科中适量加入铜、铁、钴、锰等物质作着色剂,在900℃温度中铜的氧化物呈现绿色,铁的氧化物呈黄或黄褐色,钴的氧化物呈现蓝色,锰的氧化物呈现紫黑色。在这些釉色的基础上又成功地烧制出橙黄、深绿、赭色、茄紫等色彩,反映出唐代多彩陶器是在单彩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唐三彩始烧于唐高宗时期,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三彩器发展的顶峰时期,这时三彩种类繁多。造型生动优美,釉色绚丽多彩、在长安、洛阳的唐墓中出土最多,江苏扬州、山西、河南、甘肃也有出土。天宝之后三彩器逐渐减少,唐晚期三彩器几乎被瓷器所取代。唐三彩的制作工序如下;一、选料,三彩器很注重造型和釉色,因此对胎料选择不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杂质。二、成型,用模制或轮制及捏塑粘接的方法成型、为掩盖胎质精糙,突出釉色,往往成型后再罩化妆土。三、素烧,将阴干的坯胎用1000℃左右的温度烧坚。四、挂釉,按事前所设计的图案调配釉料上釉。五、低温烧釉,各色釉药在900℃温度烧造过程中,釉汁熔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六、开相,在不着釉的陶俑头部以朱涂唇、以墨画出眉毛、眼睛、头发,增强陶俑形态的神韵。唐代盛行厚葬,大小唐墓中出土三彩器甚多,反映出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已发表考古资料分析,唐三彩的器物类别,如生活用品,主要有瓶、壶、罐、钵、杯、盘、盂、烛台、砚、枕等;模型,有亭台楼榭、仿木箱柜、住房、仓库、厕所、牛、马车等;俑,有各种人物与动物,如贵妇、达官、男女侍、武士、天王、胡人及马、骆驼、猪、羊、鸡、狗等。唐代陶塑艺术成功之作也多表现于三彩作品中。如西安郊区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舞俑,是唐三彩中的佼佼者,造型独特,釉色绚丽,人物形态逼真,是难得的稀世珍宝。公元8世纪,唐三彩作为—种商品与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一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亚非各国,在印度尼西亚、朝鲜、日本、埃及等国家都出土有唐三彩。9~10世纪朝鲜、日本、埃及等国也在唐三彩的启发下成功地烧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精美低温彩釉陶器如新罗三彩、奈良三彩等。(见下图)

三彩骆驼(唐)


三彩骆驼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三彩骆驼,唐,高87厘米,长82厘米。

此为双峰驼,两峰之间的驮囊上搭挂丝绸、水壶等物。

驮囊上所饰脸谱图案,过去通常称作虎面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四云:“突厥事祆神,无寺庙,刻氈为形,盛于皮袋,行动之处,以脂苏涂之。”姜伯勤先生认为“盛于皮袋”当与驮囊上的图案有关,故此图案不应称作虎面纹而应当称为火祆神。

由长安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交通纽带,具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既是往来商客的坐骑,又是商品物资的运载工具。三彩骆驼引颈张口,四肢作行走状,生动地再现了丝绸之路上驼队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的真实景况。此骆驼形体高大,神情刻画准确,釉色明亮,堪称唐代大型动物雕塑的佳品。

这件三彩骆驼由郑振铎先生捐赠故宫博物院。当年,郑先生对它爱不释手,然而卖家12两黄金的要价令只有10两黄金的郑先生只能欠债购买。1952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由国家代还欠债,才使得这件国宝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生动而神秘的四川宋三彩陶俑


四川制陶历史非常悠久,成都周边的营盘山文化(公元前3500—前3000年)、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前1800年)的陶器都十分丰富。从夏前到商周,从宝敦文化到三星堆、金沙文化,再到丰富无比的汉代陶器……直到生动而神秘的宋三彩陶俑,四川陶器源远流长。

四川的彩色釉陶器,可追溯到汉代,四川汉墓出土过许多绿釉或黄釉陶马、摇钱树座、匜、炉、壶等,釉面均匀光亮,工艺技术已很娴熟,这时四川还出现了绿釉彩绘黄釉陶壶。汉代陶器上所施的绿釉和黄釉都是低温铅釉。唐代,四川邛窑烧造出许多精美的高温唐三彩,所饰之釉为无铅高温釉,器物多为实用器。到了宋代,四川各地窑口(包括砖瓦窑)纷纷烧制宋三彩陶俑,主要用作冥器。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宋三彩陶俑作冥器?这跟宋代的社会变迁和丧葬习俗的演化是密不可分的。宋代多战事,尤其是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迁,使长江流域以南发生很大变化。土地私有加剧,佛教进入民间,各宗教思想和各民族习惯的相互吸收加大,火葬盛行,堪舆术流行,“世俗化、现实化、实效化”之风成为宋代社会民俗文化的主流。当时民俗有天曹、冥府、鬼神之说。《永乐大典》卷八一九九、十九庚、陵字内,收录了金(南宋)元时期张景文著的《大汉原陵秘藏经》,在这部讲述唐宋时期墓葬形制和埋葬习俗的书中说:“大凡葬后墓内不立盟器神,亡灵不安,天曹不管,地府不收,恍惚不定,生人不吉,大殃咎也。”为防妖魔鬼魅对幽宫的滋扰和侵害,也即为了生者的吉祥,故在墓中放置许多镇墓辟邪的陶俑冥器。

一对匍匐俑守护在墓主人近旁。以往有人把匍匐俑称为跪拜俑、伏拜俑、卧伏俑等。其实这对匍匐俑并不是在“拜”墓主人,而是驱妖逐魔、镇墓辟邪的仰观俑和伏听俑。其中一个举头仰观,观察“天曹”,它是专司感应天意的仰观俑;另一个则匍匐在地,全神贯注,伏耳静听,它是专司“地府”动静的伏听俑。它们忠心耿耿地守卫着墓主人的魂魄,以保风水永在,使生者永遇好运、永享安宁。

卧犬,幽宫的犬又称为玉犬。犬陪伴人类已有几千年历史,其嗅觉灵敏度是人的1000倍。犬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幽宫里也少不了它来看宅护院。这只金黄釉卧犬,抬头远眺,注视着地面的动静。图7的绿釉大神龟仰首张目,口吐瑞气,生动而神秘。其神态跟金代画家张硅所画《神龟图》中的龟几乎一模一样。龟是长寿的两栖动物,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视其为保护神,殷商时期则把龟甲作为决定重大事项的卜具。宋代冥器中的龟,担负着驱赶山邪海魔的重任,代表着长生不老和基业的稳固。图8是一组伏龙,在我国古代文化中,龙能跑能飞,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能呼风唤雨、吞云吐雾,龙是独特的灵异神物,龙图形出现在墓葬中已有8000年的历史了。在四川汉代画像墓砖中,有墓主人乘龙车升天的画面。这两对蛰伏的龙弓身远眺,蓄势待发,随时准备腾空而起,显得格外生动而神秘。

在幽宫里,各路镇墓大神组成了天、地、海、空等全方位的防卫体系,它们默默无声地尽着自己的职责,守护着墓主人的魂魄和那里的风水,那里应该是十分安静的。但是,有的墓里设置了呐喊俑的职位。图中的呐喊者跪姿,身着长袍,手握竹木质或纸质传声筒(已腐),竭尽全力大吼或高歌,以吓走邪魔,这在墓俑中是十分少见的。图10的枕形连体俑则显得格外缠绵,给阴寒的幽宫增添了几分温馨。成都一带宋墓的连体俑呈人首蛇身缠绞状,起源于伏羲、女娲。这种枕形连体俑出自遂宁市射洪县一带。雅安市一带的连体俑更有意思,中间卷成被窝状,两端各露出一人头,合眼酣睡,很是安逸。它们象征着繁衍昌盛,多子多孙。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不同地方的墓俑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一般说来成都地区比较规范,跟其他省份较为接近。遂宁地区的陶俑中持物俑较多,如持镜俑、持箱俑、持布匹俑等,体现出“事死如事生”的汉唐遗风犹存。雅安地区的陶俑更具特色,除了常见的文武俑外,更多的是商旅和南亚胡人。这些颇具特色的宋三彩陶俑,体现出另一种神秘,让人们的思路从阴森的幽境中走出来,去探寻阳光照耀下的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看看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是何等的繁荣。

透过这些精美、生动、艳丽的宋三彩陶俑,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工匠的艺术创作才能是多么令人惊叹。这些寓意深奥的古代艺术珍品很值得人们给力保护、收藏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