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修复瓷砖 > 导航 >

古陶瓷的修复—配补

古陶瓷的修复—配补

修复瓷砖 瓷砖修复 瓷砖补缝

2020-06-12

修复瓷砖。

在古陶瓷修复中,经常会出瓷器收藏品破损的部位短缺不存的现象,这就需要通过配补来复原短缺部位的原貌。如何选择和调制配补材料,可根据修复需要而定。它可以是单一的物质组成,也可以是几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一)、常用配补材料的配方

配方一:石膏配补法

石膏粉加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此为传统的配补材料,在研究修复中广泛使用。其特点是:可塑性好、施工工艺简单、固化时间短、收缩率低、不易出现裂缝、便于着色。缺点是:固化物的机械强度低、质地脆弱、受潮后容易粉化。不适宜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

配方二:复合材料配补法

首先选择成品粘合剂,如AB强力胶、AAA超能胶等。填料选择滑石粉或牙粉(牙科医疗所用)等。将选择好的粘合剂和填料混合调成膏状,软硬度视修补需要而定。如:模补用料需软,那么调料时粘合剂的比例要多于填料。塑补用料需硬,则填料比例多于粘合剂。此配方特点是:粘接力强牢固可靠、固化后质地坚硬、机械强度高、收缩率低、不易产生裂缝。缺点是:材料固化前流动性大,在其固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流动变形。配方二:适合各种陶瓷(器)修复,目前在古陶瓷修复中广泛使用。

(二)、配补方法

1、填补法:是选用配补材料直接把器物上残缺部位填平补齐。方法简便,应用广泛。凡属下述破损情况的均可用此方法进行修补:即器物上各类宽缝隙;没有胎装饰花纹的凹缺部位;无胎装饰花纹的小面积短缺部位。

2、模补法:是采用范模翻制的方法进行配补。凡属于下列破损情况的器物均可应用模补法进行修补。即器物某部位大面积残缺;器物立体部位残缺,如琢器上的耳、足等部位;器物残缺部位形状较复杂或压印有胎装饰纹饰。模补法具体有如下两种:

(1)、打样配补法:适用于无胎装饰纹饰或有简单胎装饰纹饰器物较大面积残缺的修补。其方法是取开水倒入盆状容器内,盆底铺上纱布或毛巾以防打样膏粘底,然后将打样膏放入开水中使其软化,取出后用手揉搓均匀,捏成五毫米左右片状,按压在器物完整部位取样,拓出所需局部范模。经检查无误后,即可用配补材料进行修补,修补方法与填补法一致。待配补材料基本固化后,用热吹风机吹软范模将其取下,最后用刀具和砂纸进行修整。

(2)、范模翻制法:根据瓷器(物)残缺部位先制出内范,再用内范翻制外范,使用外范翻制出器物缺损的部位,然后再将其粘接到残缺部位上。此方法多用于器物的耳、足、首等立体部位残缺的配补。

3、塑补法:采用各种雕塑技法进行修补的一种方法。塑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配补材料直接粘贴在器物残缺部位,待其固化到便于雕塑的硬度后,再进行雕塑成形,二是把配补材料先雕塑成形,再粘接到器物上。塑补法主要适合有较复杂装饰纹饰的小面积残缺部位的修复,以及器物立体部位缺损的修复。

4、其它配补方法

陶补、瓷补和插接这三种方法一般在商品修复中采用的较多。陶补和瓷补就是用陶土或瓷土做原料,按照器物的残缺部位制作出坯胎,再烧成所需的陶瓷片,然后直接粘接到器物上。插接是种二合一的修复方法。就是把两件或多件品种、纹饰相同的器物,各取其完整的部位,采用各种手法将它们拼成一件完整的器物。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陶瓷文化】古陶瓷的修复


古陶瓷的修复可分为研究修复、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研究修复是为考古学研究提供实物资料,损坏程度不严重的器物如剥釉、土蚀等只需清理表面污垢。损坏严重的器物要在清理干净的基础上把断裂部分连接起来,缺损处用石膏补平,对风化严重的进行适当加固处理。展览修复的目的是为了让大众参观欣赏。这种修复的技术要求比商品修复的要求略低一点,只要隔着玻璃看不出大面积损伤就可以了,有时还要有意留下残缺部位。文物在长期暴光和氧化过程中容易继续损伤,所以需要重复修复。陶瓷的修复应遵循以下原则:修复前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其胎质、造型、色彩和损坏程度。修复过程中的所有方法和材料都必须已被证明有效,新的工艺和材料必须先在仿制品上试验,证实不会继续损坏文物后方可采用。实施修复时,要遵循器物原貌,不可任意改变。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清洁、粘接、配补、如固、作色、仿釉和作旧七项工艺。

古陶瓷修复的方法


古陶瓷修复的方法。

修复古陶瓷方法,主要步骤无外乎先将所有的碎片与器物的关系用纸头描好,再剪下拼接成图,看各碎片之间的关系做好记号。再找出碎片接口哪有斜面,必须属于先粘接的第一块。有些部位异物沉积而产生黑斑线,需特别清洗。可用双氧水或者“84消液”先将主器物上的裂纹缺口清净。尽可能地将缝里的色差减弱,这样粘接后的吻合面就没有痕迹。再对碎片处用棉花条吸双氧水或者“84消液”敷在黑斑线上,将黑色物质“钓”出来,一般半小时即可。如遇黑色深沉,多换上几次棉花条,反复进行清洗,直至黑色彻底洗尽为止。注意每块残片及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要用双氧水清洗擦净。粘接前,要等待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干燥了,再用适合于陶瓷器的环氧树脂或者502胶粘接。瓷片间的结合处尽量少涂胶,以防空隙过大,合拢时走形错位。

如果遇上有缺口需补缺的。可用瓷粉、石膏粉或者家用祛污粉等矿物长石材料研磨出的石粉,加白色环氧树脂拌合成软泥片。再按缺口的图形压制缺片供补缺用。或者用牛角刮刀随型补缺。固化后的多余坚硬部分,用软轴雕刻机轻松自如地就能将其修补平整。补缺后用木砂纸打磨平整,缝隙处用瓷器腻子填平,最后用细质水磨砂纸磨平作色。过去使用的粘接剂多为天然植物胶,修复后的瓷器接缝有易变色缺憾,一眼就能辨出做过“手脚”。现在粘接时,多使用无色透明的环氧树脂和高分子合成材料,不容易变色,手感,观感均跟原来的器物没什么两样。而且后补的材料敲击时,也有瓷化很好的金属声。

对修补过的地方上釉,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首先得配制好瓷釉,一般是将硝基漆与三倍乙酸乙酯调匀,如果原物件釉子泛青或者泛土黄,就需要加点丙烯漆颜料,在小玻璃杯中调匀。色要准,上釉动作要干净。一般用精制不掉毛的毛笔剪掉笔尖,舔成平锋。运笔要快要匀称,一笔到位,尽可能不重笔。要补青花的,先上一层薄釉,在釉上画青花。接着再上—遍釉子。上釉需根据原瓷釉面的厚薄,反复进行,直到与原器一样。对瓷化程度高、收藏价值好的青花白釉瓷,最好用补牙的光敏固化复合树脂和牙粉,其色泽稳定,粘结性强、瓷化效果好。用这种树脂材料,可不能采用马弗炉加温复烧固化,因为胎和釉容易受热炸裂。所以只能采取牙医用局部冷光固化的方法。

修补瓷器的行活“瓷配瓷、陶配陶”。这样的补缺方法一般用在价值较高的精品上。即烧制一块和原器相同的瓷片,选好花纹色泽基本是一致的,切割打磨成型后补缺上去。不过,自古“瓷配瓷”补缺的方法都是一竿子到底。从清洗、拼接,到补缺、打底、做旧,烧制都由一个人揽下。因此,求人难不如求自己。论补缺方法的效果简洁方便、成本低廉的话,还是用石膏补缺的好。尽管强度不够,釉面缺乏瓷质感,但经济实惠是一大特点。所以民间对低档陶瓷的修复补缺,不妨自己动手修补一试。

古瓷修复


中国古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古代先民创造了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保存至今完好无损者数量很少。无论是出土器还是传世品,由于受自然界或人为等因素的作用,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修复古陶瓷是一项传统技艺,它产生的年代已难以考证,可以肯定,当古陶瓷品类成为鉴藏家和古董商们角逐的目标时,古陶瓷修复技艺就应运而生了。到本世纪四十年代,这些艺人中的佼佼者,其修复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损坏的器物经他们之手修复后,连收藏者本人也不能自辨其损坏部份。

根据不同修复目的和修复要求,可以把古陶瓷修复工作划分成三类——研究修复、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

1.研究修复:目的是为考古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工作提供较好的实物资料。因此,此类修复对损坏不严重的器物比如:剥釉、冲口、土蚀、非完全性断折及少量缺损等情况,一般只需清理干净表面污垢,而无需进行其它方面的修理工作。对损坏严重的器物,也只需在清理干净表面污垢的基础上,把断裂的各部位重新粘接在一起,必要时可把短缺严重的部位用石膏填平补齐,对风化严重的陶器进行适当加固处理就可以。

2.商品修复:是把修复好的器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为了能使商品取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并获得较高的商业利润,对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极高。它不仅要做到把坏损的器物恢复到原有形状,而且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使其表面的色彩、纹饰、质感、自然旧貌等,呈现出完好无损的视觉效果。

3.展览修复:是为博物馆、展览馆提供理想的实物展品,以供广大观众参观鉴赏。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与商品修复基本相同。其不同的是,对修复部位表面的视觉效果的要求可以比商品修复销差一点。因为普通观众是不可能把展品拿在手里进行观察、鉴赏。只要隔着展柜的保护玻璃看不出大面积的损坏痕迹就可以了,有时还要有意留下少量损坏部位不去修复以供鉴赏。

古陶瓷修复技术指南


古陶瓷修复根据不同修复目的和修复要求,可以划分成三类——研究修复、展览修复和商品修复。

1. 研究修复:目的是为考古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工作提供较好的实物资料。因此,此类修复对损坏不严重的器物比如:剥釉、冲口、土蚀、非完全性断折及少量缺损等情况,一般只需清理干净表面污垢,而无需进行其它方面的修理工作。对损坏严重的器物,也只需在清理干净表面污垢的基础上,把断裂的各部位重新粘接在一起,必要时可把短缺严重的部位用石膏填平补齐,对风化严重的陶器进行适当加固处理就可以。

2. 展览修复:是为博物馆、展览馆提供理想的实物展品,以供广大观众参观鉴赏。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与商品修复基本相同。其不同的是,对修复部位表面的视觉效果的要求可以比商品修复稍差一点。因为普通观众是不可能把展品拿在手里进行观察、鉴赏。只要隔着展柜的保护玻璃看不出大面积的损坏痕迹就可以了,有时还要有意留下少量损坏部位不去修复以供鉴赏。

3. 商品修复:是把修复好的器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为了能使商品取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并获得较高的商业利润,对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极高。它不仅要做到把坏损的器物恢复到原有形状,而且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使其表面的色彩、纹饰、质感、自然旧貌等,呈现出完好无损的视觉效果。

古瓷修复之谜


有机会造访上海博物馆的人们,可能会因为凝神注视玻璃罩内那些古代艺术品而被其流淌出的精美绝伦所窒息。特别是当他们被告知,这些积聚了中国历代工匠们毕生心血烧制出来的绝世名瓷,曾经是那么的脆弱不堪,要么粉身碎骨,要么残缺不全,不免让人弃之可惜,视之心痛。

这一切,没有比古瓷修复大师蒋道银先生再了然于胸的了。

“基于对时间和空间玄学的沉思,中国陶瓷的绘画、造型和釉彩无不充满了出世的空灵感,尽管那些画面的内容是在描绘尘世的生活。”当我和蒋先生面对面地坐在他那间并不宽阔的工作室里,兴趣盎然地聊起摆满工作台的那些残片时,他告诉我说,“中国的窑工们总是力求能创造出超越王朝兴衰的永恒艺术品,但他们无法与时间抗衡,只能一任亲手创制的旷代精品一再经历人世间的沧海桑田,留下太多的遗憾。”

相貌普通的蒋道银先生迄今为止已经修复了500多件曾经残破的——但目前有些已经价值连城——古代陶瓷,从良渚文化扁足陶鼎到南宋官窑,从元青花玉壶春瓶到明青花龙云大缸,从唐彩绘陶仕女俑到徐秀堂紫砂艺雕螃蟹。有人说,他修复了古代窑工们的心血和智慧,但我以为,如果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讲,他修复的应该是曾经缺失的中国古代陶瓷史。

事实上,正是因为资料的严重匮乏,使我们接下来的故事无法从神奇的陶瓷器修复技术的起源开始说起了。不过,还是有人做出了比较大胆的推测,说既然早期的陶瓷器修复工艺曾流传于民间社会,那么这种绝技就应该象许多神奇的传说一样,其历史必然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以前,比如秦汉时期。在仅仅二三十年以前的西部农村地区,仍然可以在乡村间或见到一种古老的锯接技艺——一种用铜、铁等制成的两头带钩的锔子将破碎的陶瓷片相拼合的方法——和用虫胶、糯米等天然黏接剂黏合的“老法子”。有意思的是,张艺谋还曾经在他的名作《我的父亲母亲》里用这种技艺修补好了女主人公破碎了的碗(当然还有她伤透了的心)。

瓷器仿古在宋、清两代一度掀起过高潮。但当时的仿造,是出于对前朝器物的崇敬,是光明磊落的仿造,让人一眼看出来路,或者在底足上写明“大清仿明成化”等字样,这样的“仿”,不失为一种再创造,可以推动这个时期的工艺发展。而以攫取暴利为目的的瓷器作伪则是对“规矩”的破坏,是对艺术收藏的破坏。1930至1940年代,许多古董商都暗中聘请修复艺人用化学材料修复陶瓷,使修复后的瓷器几可乱真,从而以某朝某代的“珍品”为名寻找附庸风雅却不识货的买家。据说当年在上海滩活跃的以此为业者有些至今还健在。

瓷器的修复方法一般有两种:博物馆修复法和隐藏修复法。博物馆修复法不完全掩盖损伤痕迹,是严肃收藏家们最理想的方法。隐藏修复法则试图完全消除任何损伤的痕迹。亚洲的收藏家通常用截然相反的材料进行修复,比如,他们会用金色的漆来填补破裂线,这样修复的痕迹就成为这件瓷器本身的一个特征。

根据我的了解,目前中国从事古陶瓷修复的高手不过200多人,而在中国文物收藏占半壁江山的上海,真正从事古陶瓷修复的仅二、三十人,其中被称为古陶瓷修复“大家”的也就区区几个而已。这其中,又公推蒋道银为“第一人”。据他的朋友介绍说,早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舞美设计时积累下来的绘画、造型经验使蒋道银在几十年的古陶瓷修复生涯中获益良多。

古瓷修复概述


古代中国人瓷器残损后,为了节省可以用下去,用各种办法修补:

1、用各种铁、铜等材质的锔子来修补瓷器,这种修补方法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2、瓷器残缺部分损伤过于粉碎,无法锔钉的,采用铜、锡薄板,仿成原状,套装上去。

3、瓷器口沿有小伤的,往往将口沿扣上铜镶口。

4、器体上小块残缺无法拼对时,用鸡蛋清调石灰粉粘堵上。

清末以后古瓷收藏成风,出现为了牟利对古瓷进行修复的现象。古董商们将一些残缺损伤的古代瓷器进行修复加工,使收藏者误以为是完好的瓷器。办法有口沿有冲、磕小伤加金属包扣,对口和底足有伤者接口换底,对彩瓷釉面纹饰磨损者二次入窑复烧,有的则把皇宫瓷器库中官窑白胎瓷器请工匠重新按图施彩二次入窑复烧后成为老胎新彩古瓷。修复的古瓷多系宋元时期的五大名窑,明和清康、雍、乾三代的各类古瓷及清珐琅彩瓷。

现在中国古代陶瓷精品几百上千万,古瓷的修复也有发展。方法除了沿袭前人外,利用现代化的切割工具、粘合材料进行修复。简单的将残缺处用石膏粉调胶修复成原状后涂上调好颜色的油漆,再粘上泥土,冒充出土物。复杂的用现代小型切割机将口沿整体锯下,再将同类瓶口处锯下粘合在一起。将两个不完整的拼凑成为一件完整的瓷器。但是如果用手摸接合处,往往能感觉出毛刺,特别是瓶口内部,无法用机械进行打磨抛光,容易能摸出痕迹。

现在也有人对赝器人为损坏后进行修复,使一件新仿瓷器变成一件经过修补的古瓷,借用人们对有残缺瓷器缺乏警惕进行瞒哄。古代中国人瓷器残损后,为了节省可以用下去,用各种办法修补:

1、用各种铁、铜等材质的锔子来修补瓷器,这种修补方法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2、瓷器残缺部分损伤过于粉碎,无法锔钉的,采用铜、锡薄板,仿成原状,套装上去。

3、瓷器口沿有小伤的,往往将口沿扣上铜镶口。

4、器体上小块残缺无法拼对时,用鸡蛋清调石灰粉粘堵上。

清末以后古瓷收藏成风,出现为了牟利对古瓷进行修复的现象。古董商们将一些残缺损伤的古代瓷器进行修复加工,使收藏者误以为是完好的瓷器。办法有口沿有冲、磕小伤加金属包扣,对口和底足有伤者接口换底,对彩瓷釉面纹饰磨损者二次入窑复烧,有的则把皇宫瓷器库中官窑白胎瓷器请工匠重新按图施彩二次入窑复烧后成为老胎新彩古瓷。修复的古瓷多系宋元时期的五大名窑,明和清康、雍、乾三代的各类古瓷及清珐琅彩瓷。

现在中国古代陶瓷精品几百上千万,古瓷的修复也有发展。方法除了沿袭前人外,利用现代化的切割工具、粘合材料进行修复。简单的将残缺处用石膏粉调胶修复成原状后涂上调好颜色的油漆,再粘上泥土,冒充出土物。复杂的用现代小型切割机将口沿整体锯下,再将同类瓶口处锯下粘合在一起。将两个不完整的拼凑成为一件完整的瓷器。但是如果用手摸接合处,往往能感觉出毛刺,特别是瓶口内部,无法用机械进行打磨抛光,容易能摸出痕迹。

现在也有人对赝器人为损坏后进行修复,使一件新仿瓷器变成一件经过修补的古瓷,借用人们对有残缺瓷器缺乏警惕进行瞒哄。

陶瓷修复保养——古陶器病害的去除方法


古陶器是收藏品中的一大项,比瓷器产生的年代更早,大多数陶质古玩不需清洗和修复,只需在保管方面注意,避免磕碰,不要互相叠压,不要放在潮湿的房间里保管。有些陶器由于长期埋在地下,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及其它杂质深入到器物内部并积聚起来,使得器物含盐分很高。另外,土壤中的部分钙类、硅类化合物也牢固地吸附在器物表面,形成难溶的履盖层;还有一些彩绘俑仕,表面彩绘剥落、起翘,陶质松脆等等。

陶质古玩病害可溶性盐类去除方法:

陶器中所含可溶性盐类与土壤、水有关。主要为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镁及这些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可溶性盐类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情况下有一定的溶解度,当温度和湿度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发生溶解重结晶现象,使器物表面泛白,并且被盐结晶撑出无数小花点,造成器物表面粗糙,釉陶的釉面剥落,器物内部松脆,容易碎裂。可溶性盐类是陶质古玩最主要的病害,一般采用水洗的方法去除。在洗涤含盐分高的陶质文物之前,先要断定其火候,即烧成温度,可以从声音上来判断。火候越高,敲它时声音就越响。其次要看器物表面装饰物(如彩绘)能否经受得住清洗,否则就要先进行加固保护,然后才能清洗。

素陶表面没有其它装饰的器物。这种陶制类收藏品的器物除盐较简单,一般用洗涤法。把器物放入流动的水中,洗涤一二天,除去大量的可溶性盐后,再换用蒸馏水浸泡洗涤,可用2%的硝酸银溶液测定洗涤液中氯离子浓度,来判断除盐程度。

彩陶彩料绘于器物表面和器物结合很牢固。对于这类器物可直接用洗涤法去除盐类。但还有一类彩陶,颜料图纹高于器物表面,云南彩陶有很多这种作品,这种彩陶图纹很松散,如果直接用洗涤法除盐,则会使颜料酥松脱落,因而要对其表面进行加固。加固剂一般常用的有2%的硝基纤维素丙酮溶液,2%的可溶性尼龙酒精溶液,3%的乙基纤维素酒精溶液。采用喷涂或者刷涂的方法对器物进行加固时,器物应处于干燥状态,加固后的器物可用洗涤法除盐,除盐完毕后可用溶剂除去高分子材料。也可不除,因高分子材料能起到保护加固器物的作用。

古代保留下来的彩绘陶器由于地下潮湿作用,颜料中的胶结材料已老化失去作用,出土后在干燥状况下彩色颜料脱落。对于这类器物应先修整,进行表面加固后视其强度选择洗涤法或纸浆包裹法除盐。

釉陶釉陶烧成温度较高,其表面覆盖有一层玻璃质石灰釉或铅釉层,故其稳定性比一般器物要好得多。如果釉层不完整,盐类也会渗入陶体内部,盐类的结晶作用会造成釉层剥落。如釉层和器物结合牢固,可直接用洗涤法除盐;如釉层和器物结合很松散,应先用高分子材料加固,视其强度选用洗涤法或纸浆包裹法除盐。

古陶瓷修复工艺与工序


在民间流传的瓷器,收藏时都需经过洗刷清洁,使古瓷器神采焕发。同时对于受损瓷器而言,正确地修复和保养对古瓷而言是同样的重要。根据不同修复目的和修复要求,可以把古陶瓷修复工作划分为三类——研究修复、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今天作为一名古玩收藏爱好者就与大家聊聊古陶瓷修复工艺与工序。

古陶瓷修复工艺与工序一:清洗

瓷器清洗的方法有很多,基本上与青铜器清洗一致。1.首先用清水粗洗灰尘、泥巴,再用水加洗洁别精洗油腻、污垢及.断裂碴口。用刷子、竹签、小刀等手工清洗。2.机械去污,即对有些坚硬的附着物用小型超声波清洗机或电动刻字笔等清洗。3.化学去污。瓷器上的碳酸钙、镁等用稀释的盐酸或甲酸清除。4.对于“冲口”和“炸底”的清洗,可先用棉花搓成条状,蘸水固定两端,覆在“冲口”、 ‘炸底”上,用滴管将浓硝酸滴到棉花条上,饱浸度为80%—90%即可,再用塑料膜封上,隔日开封即可,一次不行可重复几次。有些带冲口的瓷器可用“84消毒液”、漂白粉等溶液浸抱,使冲口内的黄浸泡出来。

注意:对于曾修复过的瓷器窃进行拆洗重修者.处理的方法是加温或浸入热水中,加少许碱,即能软化拆洗。另外釉上彩绝对忌用强酸、强碱清洗,以免脱彩。

在洗刷和整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和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第一,一般的污渍、土锈可以用碱性的稀释后的溶液浸泡,视污渍的情况确定浓度和时间。浸泡以后再用猪鬃或尼龙刷蘸肥皂或皂粉洗刷,再以温水冲洗,知道污渍退尽为止。第二,冬季洗刷薄胎瓷时,要控制水温,以防冷冻和遇热爆裂。第三,有的瓷器的表里,因水浸太久,水锈黏附其上,可用上述酸性液体浸数日,若水锈很厚,可用竹签剔去。第四,粉彩瓷器,有的因彩色中铅的成分多,出现泛铅现象,可用药棉蘸稀硝酸擦之自去,再用清水冲洗。第五,如瓷器有开片或裂纹之类,可用棉质蘸稀硝酸修复。第六,洗刷瓷器最好用木盆和塑料盆,不宜用瓷盆和水泥盆,以避免瓷器碰伤。

古陶瓷修复工艺与工序二:拼对

根据器物的形状、纹饰、颜色进行试拼编排,用笔写上记号,并计划好粘接的顺序。

古陶瓷修复工艺与工序三:粘接

修复瓷器粘接剂的选择是关键。由于有些瓷器破损严重,对粘接剂的性能要求就高,只有选用粘接强度高、耐老化力强,而且固化时间适中的粘接剂才能够修复出质量高的瓷器。一般选用国产的环氧树脂粘合剂.环氧树脂粘接剂种类很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多种胶可用于修复瓷器,但选择时要考虑到既无色透明又粘结强度高,而且耐老化,在室温条件下便于操作的树脂胶。目前粘接瓷器大多用浙江黄岩光华胶粘剂厂生产的AAA超能胶,这种胶的优点无色透明,固化速度快,即在AAA胶中加入与釉色相同 的颜料涂在断裂处,进行对接。 粘接是修复瓷器中难度较高的工序,操作时要按照事前定的方案照顾到上下左右,碎的较多的可以从底部开始拈,有些可从口沿开始粘,必须做到每粘一块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如果一块错位,最后将无法合严。粘接时还要注意不要涂胶太多,要将胶涂在瓷片中心,合对时一定要加压,并用白布带捆绑好,流出的胶马上用丙酮擦净。

古陶瓷修复工艺与工序四:补配

对瓷器残缺的部位可采用石膏补配、树脂补配、瓷配瓷修配、环氧树脂补配、瓷片补配、软陶补配、烧瓷牙材料补配等等,按陶瓷损坏的程度选择适用的方法。瓷配瓷的方法:比如壶的嘴或把,可重按原样复原新烧一个,并做出与原瓷一样的包浆,做旧后在粘接在古陶瓷上。有些瓷器有缺损,修复时要进行补配、补配可用石粉、补牙粉、瓷粉等与AAA胶调合,可加入与釉色相同的颜料。有些残缺部位用软陶,捏塑成型后加热烧成陶质后刮腻子即可。

古陶瓷修复工艺与工序五:打底子

经过粘接的瓷器会留有一条条粘接细缝,.要用颜色填平,即为打底于,也叫刮腻子。要选择附着力强的涂料并加上适量的填充料,调制成填补料,然后用小牛角刮刀一层层地刮涂上去,每刮涂一层要等待其干燥后用细水磨砂纸打磨一次直刮涂到细缝填平为止。最好用细砂纸慢慢打磨,打磨到以手触摸接缝处感觉光滑无阻挡即可。

古陶瓷修复工艺与工序六:作色

经过粘接、配补和加固等工艺修复后的古代陶瓷(器)物,其修复部位的颜色与原器物颜色存在很大差距,需按照器物表面原有的色彩或纹饰,对修复部位进行作色处理,并且不留修复痕迹。

作色是古陶瓷修复中最难的一道工艺,修复水平高低主要看所作之色是否与原物一致。它要求修复者必需掌握一定的绘画和色彩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观,这样才能修复出高质量的收藏品。目前香港、日本等地生产的化工涂料效果较佳,国产涂料主要以丙稀酸快干色涂料为主,掺与其他颜料一起使用,这种涂料有附着力好,耐老化强度高、光色鲜明等优点;但瓷器的颜色大都很丰富,必须调配,只有调配的颜色与原物一致修复出来的瓷器才能逼真。

古陶瓷修复工艺与工序中作色技法有多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技法。

1.喷涂法:即使用空气压缩机及喷笔,把涂料喷涂在修复部位的一种作色方法。

2.涂刷法:即使用毛笔蘸取已调制好的涂料,在被涂物表面涂敷作色。这是一种传统而又最普遍的作色方法。涂刷法使用的工具以各型号羊毫毛笔为主,有时也需要用羊毫板刷或排笔。

3.蹾拍法:即用硬毛刷或小拓包等工具,蘸取涂料液扑打蹾拍的上色方法,以求产生各种不规则的色块或色斑。

操作方法:把涂料液用毛笔平涂在调色板上,用蹾拍工具蘸取少量涂液,然后往着色部位均匀地蹾拍,操作时要利用手腕上下运动进行蹾拍,手与着色面呈上下垂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顺序进行蹾拍。

喷笔特点:作色均匀、细腻、不留接痕、施工速度快、表现技法多样。普通喷笔可用来上底色、仿釉等,特殊型号喷笔如涡轮AB喷笔和消色喷笔可用来绘制图案纹饰,并可消减过多色层、消除修复痕迹等。

4.擦涂法:是用棉球做工具,蘸取色浆或涂料擦涂在器物表面的一种施工方法。

操作方法:首先选择细绸布料或细麻布料,把棉花或绒线包裹成大小不一的棉球。具体擦法可先在表面往返平涂几下,然后采用圈涂法,即手拿棉球在器物表面作圆圈状地移动抹擦。

5.掸拨法:是使用硬毛笔或毛刷,蘸取稀薄的涂料液,然后用调色刀拨动笔毛,利用笔毛反掸作用把涂料液弹成雾状小点落于着色部位的一种作色方法。

6.点染法:即用毛笔蘸取涂料液在着色部位随意点染,以求获得分布不均匀和形状不规则的色斑或色点。

7.粘贴法:即使用粘合剂粘贴金箔和银箔于器物表面。此方法用于描金彩绘器的金银纹饰的制作。

8.渲染法:即使用稀释剂把点染在着色部位的涂料晕开。渲染法常用在明清彩绘瓷器图案纹饰的绘制,另外还常使用在消除着色接痕和色彩推移变化制作中。

古陶瓷修复工艺与工序主要有清洗、拼对、粘接、补配、打底子、作色。古陶瓷的修复中的作色技法主要有涂刷法、喷涂法、擦涂法、蹾拍法、点染法、掸拨法、渲染法、粘贴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古陶瓷的修复—配补》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古陶瓷的修复—配补》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修复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