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古代笔筒艺术赏析

古代笔筒艺术赏析

陶瓷艺术 艺术瓷砖 真假瓷器笔筒鉴别

2020-02-08

陶瓷艺术。

笔、墨、纸、砚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房四宝,笔为之首,装笔的笔筒也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文房辅助用具。明代朱彝尊对笔筒赞誉有加,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尤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笔筒的前身为唐代的笔船、笔床、笔格,最早大约出现于宋代,《中国古陶瓷图典》中称“笔筒,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始见于宋,流行于清,器型似筒状”。因小巧精致、使用方便,很快便风靡一时,至明末清初时盛行,成为文人墨客书房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长盛不衰。笔筒材质多样,有瓷、木、竹、漆、铜、水晶、端石、玉、象牙、料器、紫砂、翡翠和镏金等,以竹木笔筒居多。对其古制,明代文震亨在编撰的艺术鉴赏典籍《长物志》中称之“古样,中有孔插笔及墨者”。另载:“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笔筒传世很多,其身上精美的绘画图案,精湛的雕刻艺术,美不胜收,令人赏心悦目。武汉博物馆珍藏有不同材质的文房笔筒,笔者选取其中精品及个人收藏珍玩,略加赏析,以飨读者。

竹笔筒:竹是中国有着特殊文化意蕴的植物,与“梅、兰、菊”一起被称为“四君子”,和“松、梅”一起则被称为“岁寒三友”,其象征的高雅品格和坚贞精神,历来为国人所尊崇。竹雕也称竹刻,是以竹为材质雕刻而成的工艺品,清末古玩收藏家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写道:“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明代中叶以后,在竹雕文化极其发达的江南地区,逐渐形成了金陵(今南京市)和嘉定(今属上海)两个竹雕艺术中心,清代乾嘉文人金元钰所著《竹人录》记载:“雕琢有二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嘉定朱松邻。”中国文人士大夫大多钟爱竹子,北宋苏东坡诗云:“无肉让人瘦,无竹让人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文房之中,用竹子加工成的臂搁、镇纸、墨床、水盂、砚屏、笔觇、笔山等比比皆是,文人尤其崇尚使用竹雕笔筒。明代晚期的著名文人屠隆就对竹木笔筒情有独钟,在《文房器具笺》之笔筒条中写道:“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坐为雅,余不入品。”清代扬州竹雕大家潘西凤也曾在笔筒上以隶书刻款曰:“虚其心,坚其节,供我文房,与共朝夕。”由此可见竹雕笔筒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明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高17.2厘米,口径16.1×15厘米。竹质,略呈椭圆形。用一节楠竹作筒身,精雕细刻而成,色似栗皮,色泽光润。笔筒口和底部用红木镶嵌,底边鼎立三小足,底面刻“其节高其气融贞坚自矢俦与而同三松制”隶书词款。款下篆刻一阳文“朱”字小印。朱三松活跃于明末,字稚征,克乘家学,不仅会雕刻立体圆雕,而且更精于浮雕,使嘉定派的竹雕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此笔筒构思巧妙,运用深浮雕技法,用笔如刀,线条流畅,剔透玲珑,筒身上刻魏晋“竹林七贤”优游情景:竹林深处有一老翁持书沉思,山石下二翁对弈,一翁持杖站在旁边观棋;另一丛林中有一人抚琴,旁坐二人,一人举杯欲饮,一人静坐聆听;另一侧,一翁立于山溪桥上,后随一背着铲子的小童。下方案侧有二童,一持扇烹茶,一欲行。纵观笔筒,器身人物众多,神态各异,茂林修竹,小桥流水,景致生动传神,且刀法简练而多变,布局巧妙,层次感很强,集镂雕、浮雕、阳刻于一炉,深得嘉定派竹刻之灵韵,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力和造诣。

精选阅读

建盏赏析 古代瓷器知识


福建建窑是我国宋代八大著名窑系之一,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最受大家青睐,在历史上被称为我国瓷坛的黑牡丹。

建窑黑釉盏的特征:胎含铁量高,一向有铁胎之称,胎体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质粗糙坚硬,露胎处色沉而无光。建窑出产的黑釉瓷产品主要有曜变,金兔毫、银兔毫、油滴、鹧鸪斑纹为主,这些斑纹,人工无法控制,它既依靠釉料配方的变化,又依托窑内烧成温度与气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纹理,往往产生意外的效果,因此具有无穷的艺术魄力,似为鬼斧神工之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其中曜变斑纹由于纹斑光彩夺目,异常绚丽,在建盏中最为珍贵。目前日本所藏的几件闻名世界国宝级的曜变天目盏,就是我国建窑的产品。

两宋时期,朝野上下兴盛斗茶之风,黑釉器形制以碗为主的建盏倍受垂青,建盏的特点最适合斗茶。首先建盏的外观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变幻莫测、绚烂多彩的窑变釉给人以奇特的美感。建盏造型别致,口大腹深,沿薄底厚,胎质粗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当时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为此争宠趋雅。

建盏的特点是,制作难度大,烧成几率低,成本高,每件成品都是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

宋代鹧鸪斑建盏,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建盏是我国陶瓷艺术的产物。日本作为国宝收藏的八件古代陶瓷艺术品中,有四件是建盏。

建盏斑纹形状千变万化,斑纹有立体感和层次感,金属感,色彩随光线的强弱而突变。简单粗扑的茶碗却能透露出深邃的神秘。饱含中国文化精神,也与茶的品质相符。

建盏器型也很简单,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茶碗,简朴,但大巧若拙。

建盏那种自然、脱俗、静谧、简素、幽玄的美是通过质感展现出来的,这种审美标准正是宋代茶家的审美意向,这个审美观又根植于儒释道思想,追求的是脱俗的、深层次的、有内涵意蕴的美,和中国的诗歌一样,注重的是意境,而非单纯的外在形体。

古代瓷器:“何来观音”赏析


观音,是佛教艺术中一个为人们熟悉的形象。何来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一位技艺超群的瓷塑专家。由于他塑的观音,既是神,又是人们理想中善与美的化身,产生了极强的艺术魅力,故后人有何来观音的美誉。何朝宗创作的观音,超凡脱俗,圆润饱满,圆融一切,慈悲祥和。难怪世人有云: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何来是瓷雕观音名家何朝宗的别号。何朝宗,生于福建省德化县,早年曾为寺院制作各种泥塑的佛像。他的瓷塑作品继承了泥塑的传统,结合瓷器材料的特性,形成了造型精美,釉色白中泛黄、柔嫩滋润的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祥云观音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藏

自在观音厦门南普陀寺藏

坐蒲团观音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披坐观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如意观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坐莲观音背部钤方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印

观音立像背部钤方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印方章

渡海观音背部钤方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印泉州海交馆藏

渡海观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祥云观音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披坐观音泉州海交馆藏

祥云观音背部钤葫芦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德化陶瓷博物馆藏

坐岩观音背部钤方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印

坐蒲团观音大英博物馆藏

坐蒲团观音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

坐蒲团观音背部钤葫芦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刘益谦龙美术馆收藏

思惟菩萨背部钤方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印

送子观音背部钤方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印泉州门里博物馆藏

披坐观音泉州私人收藏

持经观音香港艺术馆藏

天启年款披坐观音河南新乡市博物馆藏

披坐观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披坐观音大英博物馆藏

送子观音背部钤两枚方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印,其中有一枚是反刻

坐莲观音美国约翰梅博博物馆藏

坐莲观音美国俄勒冈波特兰克卢美术馆藏

坐莲观音何朝宗印方章、己未年手刻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