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四川合江古代瓷器 > 导航 >

如何鉴别四川汉陶

如何鉴别四川汉陶

四川合江古代瓷器 四川古代邛窑瓷器 陶意瓷砖

2020-06-13

四川合江古代瓷器。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慧眼如炬辨真伪。鉴别汉陶并不难,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出处:世间万物皆有渊源,传承有序,首先是器物的产地出处,这是比较关键的一项。川俑只在蜀地特有,有它的特质,我们可以首先从它的来历佐证断定它。

神态:汉陶最主要的就是它的神态鉴定。一般经验丰富的藏家“火眼金睛”的第一眼最关键,行家一眼就能分辨出陶俑的真假,谓之为一眼货。汉代的四川,是当时全国农业最富庶的地区,天府之国物产丰饶,所以,制作出的陶俑普遍都有一种“喜乐富足”的神情。那种质朴、纯真的微笑,无忧无虑的神情,有心灵感应者,都会一见而心领神会。川俑表现出的都是一瞬间定格的微笑,雕塑手法删繁就简,简练朴素。无论是舞俑、听琴俑、庖厨俑、吹萧俑,在“喜乐无忧”之间还流露出一种乡儒般的儒雅神态,显示着内心世界的平静安详。虽经土埋千年,历经千年光阴的打磨,一般脸部眼睛表面均已风化模糊,但观之仍能感受到人物所表现的淡泊无邪。以农夫俑为例,安逸的表情是心灵的最好表现,充分表现出农夫丰收后的心情状态。即使是说唱俑,在眉飞色舞间,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朴实和善的幽默滑稽,神韵虽生动,但绝无油滑之态,此物尤令美术界、艺术界人士喜爱。鉴定四川汉俑,如首先能掌握“观神态”这一关键点,其他问题均可迎刃而解。

工艺:早期汉陶靠手捏成形,刷去浮土后,还会看到表面或腔体内大拇指的指纹。真品汉俑大都是通过合模加捏、刻画、堆塑等多种表现方法而成。大部分为掏空雕塑,特别重要的是大型汉俑真品往往整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构成。尤其是头颈部分都留有间缝,头部有的是套上去的。有时,马腿部及前后身体、兽尾等部皆由分段插接而烧制。有些陶塑成后,表层经竹片修刮打平,留有削刮痕迹。其中有些高温陶已有瓷化特征,扣之铿锵有声。

土沁:一般表层酥化,风化严重,土沁均匀与陶体浑然一体,粘固在一起,比较坚硬。有些因地质原因留有蜀地盐晶体在土沁上,此点极难作假。但也有崖墓出土的陶,只有表层有少许土沁,状极新,要用心去揣摩判断辨认。如是崖墓出土的陶,表面局部常沾带有一些很牢固的白色状岩崖浆,这是由崖墓中的碳酸钙自然形成的,厚薄不匀、分布散乱,呈片状、块状。而新仿的陶俑土沁,有的是直接用水蘸墓土刷上去,再经过太阳暴晒等,但这种假土锈多清洗几遍即掉落。其次是水搀胶水再将墓土、黄土粉、汉砖粉末扑打上陶表面。如用布使劲试擦拭,有胶水的假土锈会出现胶水凝固后的亮光及流动的状态,不难分辨。还有一个简便的鉴定方法,即看陶俑外层与内壁的土锈状态,土锈色泽、硬度里外相似浑然一体的,真土沁可能性大;如土沁里外不一样,外旧内新,外硬内松,用手一抠,很容易块状般脱落的,这就是赝品。

土味:陶器大多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深埋于地下,土沁深入肌理,闻之土腥味深重,新做的器物则无此特征。

观真:多看真品,如到博物馆观摩,多看实物及图册,用心揣摩,即可万物存于一心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民国四川德昌瓷器初探


在清末民初时期,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各地先后创办股份公司制的陶瓷生产企业,四川也不例外。其中,“德昌陶瓷”是很值得广大陶瓷爱好者关注的。

鉴于此,这次来到美国后,根据前几次的经验,笔者就重点关注了住地附近的一个二手货商店。这个商店的二手货商品,都是由基督教家庭捐赠的,有旧的,有新的,品种也繁多。

以往,我是一两个星期才去逛逛的,也收到过一些不错的藏品。这次到美国,笔者便利用每天走步锻炼的机会,几乎是一两天就去一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前几天,我终归看到了一套四只的青花壁瓶,品相较为完美,表面看去像是新货。

但见那“翠毛蓝”般艳丽而层次分明的四季花卉,在白中约带青色的底釉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明亮、妩媚,与景德镇康熙时期使用云南“珠明料”烧制的“青花五彩”瓷器,几乎相差无几。显然,这是使用化学钴料所不能企及的。

仔细鉴定这四只瓶子,胎质细腻洁白光滑,用电筒照射,胎体匀薄而透光,高岭土配方含量达标;每一只瓶子,口部各异,造型有别,以镶嵌拼接而成,全身以四季大朵花卉为主题,辅以蕉叶纹、小花纹、藤须纹等装饰,画工集工笔与小写意为一体,当浓则浓,当淡则淡,浓淡结合,相得益彰。放大镜下,釉下气泡密集而有大小之分,应该是使用当地盛产的松树木柴烧成的。

四只壁瓶的品相极其完美,笔者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腹部多少留下一些摩擦和灰垢痕迹,有两件瓶子的口内竟还保留着蜘蛛网般的历史痕迹。

以花卉代表季节,因为是以春夏秋冬壁瓶四只为一套,所以,只有“冬瓶”即最后一只壁瓶底部印有“德昌瓷器”方形楷书款,其他三只瓶子的底部只是留下一两个青花小点。

据资料记载:德昌瓷器的生产制造始于民国初期,分别为1914年德昌人曾硕安创办的德瓷公司和张百禄创办的昌瓷公司。两家公司高薪聘请江西景德镇的技师,采用当地高品质的高岭土和附近云南产的高质量钴料,专门生产日用精细瓷器。由于产品质量高档,故而深受社会欢迎。

当时的《康导月刊》曾有“德昌瓷业,土质优良,堪与景德镇成品媲美”的报道。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资金短缺和技师流失,这两家公司在1917至1918年间便先后倒闭了。

到了1939年,为开发财源,宁属屯垦委员会又将德昌瓷列入开发项目。

1940年,宁属屯委会与地方商人合资10万元,成立德昌瓷业有限责任公司,于土门子设厂,在四川延聘技师。通过小型烧制试验,1941年底首窑成功。

该厂所产器皿胎薄,色白,质地轻盈细嫩。接着小批量生产,成品除本地销售外,还在西昌西街设一门市,由屯委会教育组长周星五家代销。

所销售的产品品种以碗、盘、杯、碟、茶壶为大宗,又增加了花瓶、笔架、瓷盒、观音、罗汉等工艺品。因为造型美观,质地非常好,被誉为川瓷上品。据了解,瓷业公司也生产一些精美的东西,如有一种睡佛肚里能装水,即当茶又供摆设,很受欢迎。还有一种裸体美人立像,造型优美,如东方维纳斯,一出窑便被抢购一空。

该公司还为客户订制铭文瓷品,可按客户要求在瓷器上题字作画,作馈赠礼品。

张汉壁是当时德昌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西昌市文管所如今所藏的有“汉壁”字样的瓷器,应该是他当年向公司订制的铭文瓷品。

其中有两只一般人难得一见的盖碗茶杯。盖碗茶杯外表普通,“松鹤延龄”“可以清心”字也寻常,不过盖上印有“德昌公司”,和杯身上的“乙酉春汉壁制于德昌公司”表明了其产于德昌,时间是1945年,主人就是德昌当时的名人张汉壁。

还有两件金瓜茶壶,上面写有“西康”“汉壁”等字样。其瓜形造型精致,上有柳扬燕飞图。仔细端详茶杯,可发现瓷质非常好,透明、油润。

西昌市文管所负责人介绍说:“德昌陶瓷胎薄,是精品。” 德昌所产瓷土品质高,故有“德瓷”之称。

再往后,由于德昌地处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偏僻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投资环境差,加之政局动荡,最终导致了“德昌瓷器”的沉寂。而不多的“德瓷”成品也随之流散,西昌市文管所所藏的几件茶具、碗盏也更显珍贵。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资讯的短缺,至今,即使是四川陶瓷收藏家也多数对“德昌陶瓷”不熟悉,更不用说省外的陶瓷爱好者了。

前些年,笔者还记得《四川日报》曾报道过,四川德昌县计划要建一个陶瓷厂。当地有志之士认为:德昌有陶瓷生产的基础,且当地原材料非常好,加上现代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德瓷”有望再现辉煌。

若该计划能实现,该是多好的事情。笔者企盼德昌人心想事成,重现“德昌陶瓷”辉煌!

生动而神秘的四川宋三彩陶俑


四川制陶历史非常悠久,成都周边的营盘山文化(公元前3500—前3000年)、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前1800年)的陶器都十分丰富。从夏前到商周,从宝敦文化到三星堆、金沙文化,再到丰富无比的汉代陶器……直到生动而神秘的宋三彩陶俑,四川陶器源远流长。

四川的彩色釉陶器,可追溯到汉代,四川汉墓出土过许多绿釉或黄釉陶马、摇钱树座、匜、炉、壶等,釉面均匀光亮,工艺技术已很娴熟,这时四川还出现了绿釉彩绘黄釉陶壶。汉代陶器上所施的绿釉和黄釉都是低温铅釉。唐代,四川邛窑烧造出许多精美的高温唐三彩,所饰之釉为无铅高温釉,器物多为实用器。到了宋代,四川各地窑口(包括砖瓦窑)纷纷烧制宋三彩陶俑,主要用作冥器。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宋三彩陶俑作冥器?这跟宋代的社会变迁和丧葬习俗的演化是密不可分的。宋代多战事,尤其是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迁,使长江流域以南发生很大变化。土地私有加剧,佛教进入民间,各宗教思想和各民族习惯的相互吸收加大,火葬盛行,堪舆术流行,“世俗化、现实化、实效化”之风成为宋代社会民俗文化的主流。当时民俗有天曹、冥府、鬼神之说。《永乐大典》卷八一九九、十九庚、陵字内,收录了金(南宋)元时期张景文著的《大汉原陵秘藏经》,在这部讲述唐宋时期墓葬形制和埋葬习俗的书中说:“大凡葬后墓内不立盟器神,亡灵不安,天曹不管,地府不收,恍惚不定,生人不吉,大殃咎也。”为防妖魔鬼魅对幽宫的滋扰和侵害,也即为了生者的吉祥,故在墓中放置许多镇墓辟邪的陶俑冥器。

一对匍匐俑守护在墓主人近旁。以往有人把匍匐俑称为跪拜俑、伏拜俑、卧伏俑等。其实这对匍匐俑并不是在“拜”墓主人,而是驱妖逐魔、镇墓辟邪的仰观俑和伏听俑。其中一个举头仰观,观察“天曹”,它是专司感应天意的仰观俑;另一个则匍匐在地,全神贯注,伏耳静听,它是专司“地府”动静的伏听俑。它们忠心耿耿地守卫着墓主人的魂魄,以保风水永在,使生者永遇好运、永享安宁。

卧犬,幽宫的犬又称为玉犬。犬陪伴人类已有几千年历史,其嗅觉灵敏度是人的1000倍。犬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幽宫里也少不了它来看宅护院。这只金黄釉卧犬,抬头远眺,注视着地面的动静。图7的绿釉大神龟仰首张目,口吐瑞气,生动而神秘。其神态跟金代画家张硅所画《神龟图》中的龟几乎一模一样。龟是长寿的两栖动物,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视其为保护神,殷商时期则把龟甲作为决定重大事项的卜具。宋代冥器中的龟,担负着驱赶山邪海魔的重任,代表着长生不老和基业的稳固。图8是一组伏龙,在我国古代文化中,龙能跑能飞,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能呼风唤雨、吞云吐雾,龙是独特的灵异神物,龙图形出现在墓葬中已有8000年的历史了。在四川汉代画像墓砖中,有墓主人乘龙车升天的画面。这两对蛰伏的龙弓身远眺,蓄势待发,随时准备腾空而起,显得格外生动而神秘。

在幽宫里,各路镇墓大神组成了天、地、海、空等全方位的防卫体系,它们默默无声地尽着自己的职责,守护着墓主人的魂魄和那里的风水,那里应该是十分安静的。但是,有的墓里设置了呐喊俑的职位。图中的呐喊者跪姿,身着长袍,手握竹木质或纸质传声筒(已腐),竭尽全力大吼或高歌,以吓走邪魔,这在墓俑中是十分少见的。图10的枕形连体俑则显得格外缠绵,给阴寒的幽宫增添了几分温馨。成都一带宋墓的连体俑呈人首蛇身缠绞状,起源于伏羲、女娲。这种枕形连体俑出自遂宁市射洪县一带。雅安市一带的连体俑更有意思,中间卷成被窝状,两端各露出一人头,合眼酣睡,很是安逸。它们象征着繁衍昌盛,多子多孙。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不同地方的墓俑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一般说来成都地区比较规范,跟其他省份较为接近。遂宁地区的陶俑中持物俑较多,如持镜俑、持箱俑、持布匹俑等,体现出“事死如事生”的汉唐遗风犹存。雅安地区的陶俑更具特色,除了常见的文武俑外,更多的是商旅和南亚胡人。这些颇具特色的宋三彩陶俑,体现出另一种神秘,让人们的思路从阴森的幽境中走出来,去探寻阳光照耀下的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看看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是何等的繁荣。

透过这些精美、生动、艳丽的宋三彩陶俑,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工匠的艺术创作才能是多么令人惊叹。这些寓意深奥的古代艺术珍品很值得人们给力保护、收藏与研究。

四川遂宁市出土南宋龙泉瓷青白影青瓷342件


1991年9月,四川省遂宁市南强乡金鱼村农民在挖土时发现瓷器、铜器,后经市文物、文化部门发掘清理,共发现瓷器近千件,铜器百余件及青石雕琼式瓶两件。据四川省专家鉴定,出土瓷器以南宋后期龙泉青瓷一共342件,如今在四川遂宁市已经建立成宋朝青瓷博物馆。

景德镇青瓷为主,并有少量其他窑口的精品。完整器物较多,出土的龙泉青瓷,釉质“如玉似冰”,釉色“千峰翠色”,青翠欲滴,薄胎碗厚仅2一3毫米,其白度与透光度已接近现代细瓷水平,釉色白中闪青,似青白玉器。是目前所知四川最大一宗窖藏宋瓷。出土的龙泉瓷器类型有青釉荷叶形盖瓷罐、褐绿彩绘盘口瓷、青白釉刻划缠枝、青白釉刻划缠枝、青白釉刻划缠枝、青白釉刻划卷草、青白釉刻划卷草、青白釉刻划卷草、青釉琮式瓷瓶青釉琮式瓷瓶、青釉大贯耳瓷瓶、青釉小贯耳瓷瓶、青釉小贯耳瓷瓶、青釉盘口弦纹瓷瓶、青釉盘口弦纹瓷瓶、青釉菱口瓜棱瓷瓶、青釉三足鬲式瓷炉、青釉三足鬲式瓷炉、青釉五管瓷器、青釉刻花莲瓣敛、青白釉素面兽足、青白釉凸雕花卉、青白釉大口蟾蜍、青白釉小口蟾蜍、青白釉印花缠枝、青白釉凤首流瓷、青釉大贯耳瓷瓶白釉印花大雁荷、白釉印花大雁荷、黑釉玳瑁纹敞口、青白釉凸雕莲荷、青白釉八棱鼎式、青釉龙耳簋式瓷炉青釉弦纹三足瓷樽、青釉莲瓣纹瓷盘、青白釉云龙纹梨、青白釉印花双凤、青白釉印花双凤、青白釉印花莲荷、青白釉刻划花婴、青白釉芒口铜扣、白釉印花缠枝牡、青釉折沿弦纹瓷瓶、青釉弦纹扁鼓腹、青釉直口扁鼓腹、青釉敞口贯耳长、青釉葫芦形注子青釉莲瓣纹深腹、青釉刻花莲瓣纹、青釉兽耳衔环直、青釉斜直腹斗笠、青釉大圆瓷洗、青釉圆瓷洗、青釉小圆瓷洗、青釉刻花莲瓣纹、青白釉刻花双鱼、青釉菊瓣纹瓷盘等。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双凤纹芒口深腹瓷碗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双凤纹芒口深腹瓷碗是轮制。敞口略外侈,略呈方唇,口沿无釉,斜弧腹,深腹,浅圈足,足圈较宽口径18.6,足径6.6,高6.4。施青白釉,釉面光洁明亮,釉面散布少量蓝色、褐色的小斑点。未施釉的口沿呈浅橙色釉色略淡。足底施釉,但往往施釉不完整,有刮除的痕迹。内壁装饰模印花纹,布局相同,盘的内底一圈弦纹内为一对相向飞舞的双凤穿花图案,内壁以六出筋分隔出六组花纹图案,瓶插花和盆栽花想间隔;其上为一周连续回纹。双凤图案位于凸弦纹内,略显模糊,插花图案清晰、立体感强。依次为弦纹胆式瓶插两支牡丹、连续花瓣纹盆栽荷花、菊花、胆式花瓶插两支牡丹、菱形花纹盆栽两支萱草、菊花纹胆式瓶插两支菊花、莲瓣纹花盆栽五瓣花。此碗一大特点是出现了宋瓷中少见的盆花和瓶花装饰。盆花与瓶花交错颁布,与主纹相配,使得整器纹饰更加繁缛,细部刻划更富神韵。

酒文化与旅游业联系第一人 四川酒瓶藏家王庆松


酒瓶藏家王庆松展示收藏的酒瓶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24日讯“宝塔、古亭、李白像,镀金的、包铜的、陶瓷的、玻璃的、木的竹的......造型千姿百态,颜色各色俱全、琳琅满目。”看到这些,千万别以为自己来到了艺术品的展示世界,其实它们都是酒瓶,而收藏这些酒瓶的正是把个人酒器具收藏与四川酒文化、旅游业发展紧密联系的第一人,更是给省长写信、建议成立四川省酒文化博物馆的先行者——王庆松。

在距成都40公里的双流县永安镇,有条紧邻水库200米长20米宽的小街。每到夜晚,几十万只燕子,或在空中盘旋,或在电线上站立,密密麻麻,形成一道天下奇观,无不让人感叹!

走进位于成都市永安镇燕子街上的中外酒器博物馆,几百坪大小的馆内上下散发出阵阵酒香之味,准确地说,是酒瓶的味道。镀金的、包铜的、陶瓷的、玻璃的、木的、竹的,大到装十多斤,小到一两,或是分门别类,或是随意搭配,在目不暇接之后,王庆松告诉记者,目前馆内有藏品2万余件,酒具500余套,书籍、杂志、宣传册2000余本,品种多,内容丰富,在四川唯此一家。

用王庆松的话说,收藏酒瓶的人必定也对酒本身有着深厚的情感,“品”的感觉会在酒与酒瓶之间自然流露。王庆松的酒瓶收藏由来的有些偶然,起初只是帮别人收藏,后来兴趣便转移到自己身上了。

产生兴趣之后,王庆松说自己就变成了十足的“收荒匠”。在几年前的一次酒席上,王庆松盯着喝剩的酒瓶,发现瓶子实在漂亮,于是“厚着脸皮将酒瓶带走”。多年收藏至今,王庆松能拥有今天这么多的“宝贝”可谓来之不易,有次王庆松去北京出差,因为想着曾经会见一位老友时见过的那只酒壶,便专门拎了两瓶家乡酒,二度串门。

本约好同乡在家等,谁知他临时有事一时回不来。王庆松便与老乡的夫人在家闲聊,并有意把话题转到酒壶上。老乡夫人听出了他的话音,就说:“你喜欢就拿去”。王庆松如获至宝,立即装进手提包,又索要了纸笔,写道:两瓶老酒换把壶,家乡情重。老乡夫人要留他吃饭,因怕夜长梦多,他忙说有事下次,写完条子,提着包就走。两个月后老乡才发现王庆松的字条,原来夫人怕挨骂,一直没说。

造型千姿百态,颜色各色俱全、琳琅满目的酒瓶

现在,经过几年的酒瓶收藏,王庆松发现,具有收藏价值的酒瓶不仅要颜色、造型漂亮,还有一些瓶上有书法、绘画、诗词等艺术作品。同时酒瓶上还记载着酒的历史、典故、产地、性质等诸多信息,由此看来酒瓶不单是盛酒的工具,也是有丰富内涵的酒文化载体。

在王庆松的眼中,川酒最牛,瓶子也最好看,但是四川酒瓶文化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于是随着收集的酒瓶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他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我想继续收集下去,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有全国最丰富的酒文化资源,受到全世界酒文化热衷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白酒和酒具收藏飙升到了鼎盛期,有广泛的开发价值和前景。但颇感遗憾的是四川还没有一家有影响的酒文化博物馆。以四川酒瓶文化为代表的酒文化远远落后于四川名酒的发展,这是很不和谐的。”王庆松向记者谈到了他建博物馆的初衷。

俗话说的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真正落实比想象的要困难许多,没有几十万的投资,博物馆是打造不好的。我一个公务员,私家车都买不起,从哪里拿钱?我先后跑了两三年,眼看都要放弃了,不经意就遇到了好人。”

“周祖文,1976年出生,他说,他是个‘闷逗’,按四川话说,就是没脑子,没心计的人。通过朋友介绍,他知道了我的故事,第一次和他见面那天,他什么问题都没问我,就答应把一套房子给我免费使用,说着便立刻带我去现场‘验货’,由于是套老商铺店内装潢有点旧,不太适合做博物馆,正当我一脸为难不知怎么向他开口时,他好像读懂了我脸上的表情,立马又开车带我去他正住着的新房子,他的新房子好像是专门为我设计建造的,就是一个最佳的博物馆场地,提供场地不说,他还出钱按照酒瓶陈列方便观赏而重新装修房子了。”

王庆松颇有感叹地向记者讲到:“当博物馆竣工建成那天,各界领导,亲朋好友亲临现场送来吉言、关爱,我被每一位光临者,深深感动,万滴雨水,汇成大河,千万人的关爱让我建立了博物馆,他们都是我的‘恩人’。”

如今,为了回报社会,把四川酒文化传扬出去,王庆松决定文明中外酒器博物馆将免费向社会大众开放,同时,他也希望博物馆能为四川旅游事业及永安镇带来观光亮点。

瓷器鉴别要“四看”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火爆的交易市场和较高的投资回报。于是大量的古瓷器赝晶便充斥古玩交易市场,专家们为此不断撰文著书,揭露伪品的特征,传授鉴赏经验。关于古瓷器辨伪识真的方法,很多业内人士都有不少真知灼见,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看”。

鸡头壶

一看造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风俗面貌和技术条件,因此,生产出的瓷器也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鉴定古瓷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产物;假如是“宫式碗”,则应该知道这是明朝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是“观音尊”、“棒槌瓶”、“太白缸”、“柳叶瓶”等,这些应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器物。熟知各朝典型品种的各种器形,对于帮助我们鉴别真伪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们头脑中有了准确的器形概念,对那些貌似的伪品,就能看出差别之处。这就好比手里拿了一把尺子,有了准确的尺寸,就不致出现“失之千里”的现象,将明代器物看成了唐代产品。

康熙瓷器

二看胎釉

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的烧制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其质地与釉色各不相同。因此,细致地观察胎体和釉面,亦为判断年代、识别真伪的重要环节。例如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当时采用洒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再以明清两代瓷器为例,明朝永乐、宣德时,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白腻、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仔细观察,釉中可见大小不等的釉泡;而明朝末年生产的青花瓷,釉色迥然不同,薄而清亮,不可同日而语。明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而清康熙、雍正的仿宣德瓷器,却无此特征。此外,明朝胎体瓷泥陶炼的纯净度及烧结密度则远逊于清朝。如清代康熙瓷器胎质清纯、细腻、坚硬,居明清两代之首,有“似玉”之誉,而且与各代同一器皿相比,其胎体最重。

元鬼谷子将军罐

三看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无论是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它好像是一个人的衣冠,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我们鉴定古代瓷器千万不要忽视这一点。譬如元代青花瓷的纹饰,布局繁密、层次较多,少则两三层,多则七八层,但到了明永乐年间,则趋于疏朗。

纹饰的内容,各个时代也不尽相同。明代正德瓷器多回文箴言及仙人朝圣、八宝图等图案,因为那时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清代康熙瓷器常有各种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的图案,以及用诗词文字作为装饰的图案,这是由于皇帝吸取明亡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就是同一种常用的装饰,各个时期亦各有变化,如龙纹,有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软疲沓;有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这些都是鉴定古瓷的参考因素。

瓷器款识

四看款识

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瓷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或使用者等等。款识以纪年款居多,此外还有堂名款(如“正和堂制”)、陶人款(如“某某造”)、赞颂款(如“美玉雅观”)、吉言款(如“寿山福海”)、花样款(如双鱼、白兔等纹样图案)等。纪年款一般是在瓷器的中央,书写某某皇帝的年号。纪年款在明代以前较少,自明代开国至清末,共500多年,换了27个皇帝,这一时期的瓷器,大多书写皇帝的年号。对于这些款识,我们在鉴定时,要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和特殊性。明清的款识很多,但也有不少是托伪假款。因此,在鉴定时应多加比较,掌握每个朝代的字体、风格及每一笔划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真伪。例如,从明宣德至清康熙间的年号款,都是六字楷书款;但雍正一朝,则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大清雍正年制)和四字款(雍正年制)。乾隆时款识,篆书盛行,楷书渐少。嘉、道两朝以篆书款为主,但自咸丰至宣统三年,又回复到了楷书写款,篆书款已不使用。这是明清款识的基本规律。另外,历朝年款的字体和风格及色泽深浅等也各有特点。把握了这些要素,便能逐步提高鉴别能力。比如,同治时的写款应是楷书,而当发现一件同治瓷器的写款是篆书,那就应该对这件瓷器的真伪打个问号。又如清末民初有多款仿清代康熙民窑的瓷器,器底书“大清康熙制”款,但字体、笔法与康熙时不同,一看就知道这是后代的仿制品。

造型、胎釉、纹饰和款识,是鉴定古瓷的基本要素。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鉴赏者不可仅据局部或偶然巧合而轻率地作出判断。我国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对这四个要素各自的作用及相互联系,作了精辟的概括,这就是“造型为根本,胎釉是关键,纹饰辨时代,款识察真伪”。只有耳、目、手并用,细致观察,全面分析、慎重定论,才是正确的方法。当然,一个有志于古瓷器收藏的爱好者,除了掌握以上“四看”外, 重要的是多看真品,从真品人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多与同好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不要轻信那些商贩保真的诺言,凭借对他们的信任决定取舍。要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秩序渐进,逐步提高。

鉴别青白瓷要“四看”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地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在众多的产地中,景德镇的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窑口所产青白瓷最佳,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备受青睐。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制瓷重镇,千年窑火不息,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难以计数的个体制瓷作坊中,有不少都可以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许多收藏同好不可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的仿制品,更无缘能经常到这些作坊去仔细观察,有的人在收藏过程中,按图索骥,“打眼”屡有发生。笔者得地理之便,有空常去作坊集中的地方浏览探访,窥到几许“猫腻”,现不避絮叨之嫌,作些介绍,供藏友们参考。

一、看表釉。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画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二、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它与现今瓷器胎质的洁白坚致细腻和瓷化程度相比较,不能类同。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这些只要稍具常识,即可“捉襟见肘”。

三、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三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四、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中的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演变规律与特征。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一藏友购得一只青白瓷塔式盖罐,晶莹透亮的色泽、冰裂如砌石般的开片(深埋土层形成的典型特征)、白中微黄的胎质、罐内壁粗拙的胎泥连接条疤、平底垫烧的褐黄色饼痕、外壁刻花低凹处积釉呈淡淡的湖青色,都不是现代仿品所能企及的,这些均为“开门”的宋代青白瓷特征。然而,此罐却是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这是因为:在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浙江的龙泉窑和陕西的耀州窑等,都曾经生产过塔式盖罐,从出土和存世的器物看,塔式盖罐的罐身一般都为长体形,配上高高的塔盖,比例十分协调;圆体的罐子,其盖一般为扁圆形,有齐边的,有花边的(如荷叶形);有的有钮,有的无钮。而藏友的这只罐,罐身高9cm,腹径10cm,基本上呈圆形;而塔盖高7.5cm,差不多与罐身的高度相接近,上下比例不适当,看起来很别扭。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罐身和罐盖的青釉虽然都有开片,但开片的纹路并不相同,而一器物深埋于同一土层中,却形成两种不同纹片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将作何解释呢?我认为,这应该是同一地点出土的两件器物张冠李戴了:圆罐身存盖破,塔盖罐身碎盖存,它们重见天日后,被人为地搭配在一起了,因此,此罐应算作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

当然,除了上述四个方面,还有宋代与元代、湖田窑与其他窑口、装饰技法以及窑艺等方面,需要比较区别的地方还很多,古瓷收藏爱好者要努力通过实践加以掌握。比如宋代青白瓷的胎壁,普遍比元代的要薄,佳器几近脱胎。如宋代青白瓷刻折枝莲纹碗,器高6.5cm,口径17cm,口沿厚只有1毫米强,圈足厚只有2毫米。纹饰刀法恣肆,线条流畅,疏朗空灵,迎光照之,两朵折枝莲花透亮美奂。器口包银,由于年代久远,包银已氧蚀发黑剥落,多处有灰白或绿色锈斑。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刀刻纹饰,刻轻纹饰不显,刻重则坯破胎废,可用宋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所言:“宋瓷之佚丽者,莫如粉定,粉定雕花者,穷研极丽,几于鬼斧神工。”而仿制的薄胎青白瓷,虽然胎体也薄,有的甚至可以薄到半毫米,但采用的是现代制模灌浆法,与宋时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物截然两样,显得规整、匠气、呆板,缺乏灵性与韵致。同时,仿制薄胎青白瓷,其装饰只能是印花或划花,绝无刻花,因为能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刻花者,实在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瓷工岂能望其项背?

如何鉴别作伪陶瓷


现在,收藏古陶瓷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鉴赏水平也越来越高。一件器物到手,老道的收藏者决不轻易作出判断,从造型、胎釉、装饰、款式、分量乃至叩击以后发出的声音,无不一一审视,甚至还对照文献著录、博物馆的展陈品进行鉴别,真可谓万无一失。但在交易中,有些人还是免不了上当受骗。什么原因呢?手段高明的作伪者同样谙熟此道,他们为利所驱,作伪的器物大小、质材、工艺等都以原物为母本,与原物只是新旧的区别,最后加上一道做旧的工序,完全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这里披露几种常见的陶瓷做旧方法,供热衷古陶瓷收藏的朋友作鉴定时的参考。

一是用化学药品浸蚀。作伪者将新仿的陶瓷浸入化学药品中,在较短的时间里使陶瓷表面失去光泽,从而获得一种“旧”的效果。对于这类瓷器,鉴赏者只能凭经验和感觉,因为传世的瓷器经过岁月的磨蚀,光泽在若有若无之间,釉相是自然生动的,而经化学药品浸蚀的瓷器就没有这种感觉,它们无光泽也无灵气,显得木然而呆板。还有一种是把瓷器浸入粪便之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腐蚀,器表也自然失去了光泽,但这种瓷器一上手便可嗅出一股恶心的臭臊味。

二是打磨。具体的方法是用兽皮、丝绸之类的工具在器物表面反复磨擦,使之失去光泽。肉眼一般看不出与旧的瓷器有什么两样。但是如果借助放大镜和手电筒仔细观察,便可以看到釉面上有打磨时留下的擦痕。

三是土埋。把瓷器埋入泥土中,经过一段时间使其产生土锈,看上去像出土文物一样。碰到有土锈的瓷器,你不妨用手轻轻地敲击,如果土锈很容易掉下来,而且呈块状,说明是伪品。如果土锈不易脱落,即使有些往下掉也呈粉状,则为真品。

四是烟薰火燎。把瓷器悬挂在炉灶上方,经过熊烟烈火,新出炉的瓷器失去了刺眼的“光头”,如同旧物一般。但仔细察看,薰过燎过以后,瓷器釉面发黄,斑驳不均匀,而且有油质感。

如何鉴别元青花


元青花的特点体现在造型、胎釉、款识、工艺技法等多方面,这些时代特点是经过几代人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但是,目前古玩市场上出现的赝品多将传世品中许多“开门”的特点通过作伪的手法一一表现出来。那么,在科学仪器还不能完全解决古陶瓷鉴定问题的今天,该如何鉴别元青花的真与假呢?

在胎釉上找差别

真品元青花总的观感为青白色,但青白的程度不一致,有的白中泛点儿青,有的较白,有的偏青,更重要的是釉面坚实感强。新品元青花胎釉很复杂,以青白釉为主,但呈色上有的偏白,有的青灰,有的经打磨后釉面无光泽。

在原料上巧辨别

真品元青花使用两种青花料,一种为大型漂亮的青花瓷器所使用,多为进口原料,色调蓝艳,有宝石蓝的感觉,带有黑褐色的斑点,有的微微带点儿锡光,手感微微下凹。这种斑点是自然形成的,斑点中心为深褐色,外围蓝黑色晕散到釉中。另一种为国内墓葬出土或外销到东南亚的小件青花瓷,多使用国产料,色调蓝灰。这类仿品比较少见。新仿制的元青花使用的是现代配制的青花料,呈现出的黑褐色斑点比较密集,斑点颜色较浓重,侧看斑点处,釉上仿佛浮有一层薄薄的银灰色金属片。

在纹饰上找不足

真品元青花纹饰紧凑和谐,笔线有力,具有一种壮美之感。新制品笔线拘谨无力,有的画面纹饰较稀松,器表给人的感觉过于工细漂亮。

从釉斑上辨真假

真品底部都有釉斑,可能当时工匠在施满釉后需将底部釉很快擦掉,但又没有彻底擦干净,只要使其在窑内不粘连就可以了。釉斑有大有小,或宽或窄,釉斑周围有的还有浅淡的火石红色。现在的新产品,釉斑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随便抹成的,釉面扁平,光亮不自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