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釉光鉴别新老瓷器 > 导航 >

釉光鉴别瓷器

釉光鉴别瓷器

釉光鉴别新老瓷器 瓷器消光剂鉴别 黑釉瓷器鉴别

2020-06-13

釉光鉴别新老瓷器。

瓷器出窑久了,经过多年的老化,其表面的釉面光泽、釉层质感就会和刚出窑时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岁月痕迹。这种痕迹,是通过釉内和釉表面的物质分子析出而形成的反射光、折射光变异,以及历年以来摩挲使用而形成的皮壳包浆等各种因素组成形成的,行里称之为“釉光”。这种釉光,润而不燥,光从内发,釉面光泽蕴润如玉,与新瓷上耀眼的浮光不同。即使是新出土的老窑,其釉内略变土色,而釉表仍是光洁莹润的,与伪作的土锈水冲即净不同。这种釉光,亮而不火,是一种带有深度感的亮反光,决不像新瓷那样仅止于器表很亮的“火光”,没有深入釉层的折射光,即行里人所谓的“贼光”。就算是出窑后历经数百年都未开过封的“库货”,虽光泽灿烂如新,但釉面还是有一层深厚如玉的润光,断无刺目之感。这种釉光,用手抚摸,润滑不涩,新瓷则总有涩手和毛刺的感觉,摸起来有轻微的“沙沙”声,感到有灰尘一样。

釉光是瓷器“质”的表现。现代的作伪者,无论采取高压蒸煮或用浆砣、布轮磨擦去光,或用氢氟酸涂蚀釉面再用烟尘染旧等等,都是仅可改变其“形”而难变其质,无法做到真正的以假乱真。这些伪制措施,在实施抽时,即留下了诸如釉面缺乏层次、干涩呆板、手感生涩,在放大镜下可见酸咬微孔或规则划痕等等鉴别证据。所以说,只要学会鉴识釉光,就算在未完全掌握器物断代的知识的情况下,也可准确判定是新瓷还是旧瓷,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市场上留住手边的好瓷。

近来,由于民国粉彩瓷器身价急升,成为市场俏货,一些不法之徒已开始大量仿制民国精品,甚至连大路货的桃花病态人嫁妆瓶都在仿制之列。尽管民国瓷器烧制年代并不久远,但器物表面亦有釉光存在。这些出现于市的仿品,器形、纹饰、釉形、釉色无一不肖,稍有疏忽即致“中招”。笔者通过观察彩釉的析出层(色彩浅淡的纹饰周围釉彩析出层很少,肉眼难以观测得到,但用湿手一抹,在薄薄的清水层上立即便浮现出来。新瓷没有这种特点),以及眼观手摸细辨釉光,从而不至于买假上当。正是由于这种鉴识釉光的“独门秘术”,才使得自己在各式“高仿”之前捂住了腰包,免遭无谓的损失。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道光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特点


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青花釉里红瓷器到了清代雍正时期技术发展最为成熟,但是到了道光时期青花釉里红技艺都大不如前了。道光瓷器承袭乾嘉时期瓷器的艺术遗风,烧造品种和造型创新少,胎体有薄有厚,器壁常薄厚不匀,有粗笨感;道光瓷的釉面,除少数泛青色外,大都粉白松弛,呈现出起伏不平的水波纹,被称为“波浪釉”(俗称“浪荡釉”)。

清道光青花釉里红荷花蝴蝶纹瓶

时代:清道光(公元1821年—1850年)清道光青花釉里红荷花蝴蝶纹瓶折沿,长直颈,弧坡肩,弧腹,下腹渐收,平底圈足。颈部纹饰为两层青花同心圆,腹部纹饰为青花釉里红荷花蝴蝶纹。瓷器尺寸:高7.90厘米、口径5.80厘米、底径6.50厘米

清道光青花釉里红双龙牡丹纹葫芦瓶

清道光青花釉里红双龙牡丹纹葫芦瓶状如葫芦,平底,圈足。器身青花釉里红绘绘画折枝牡丹双龙纹。底落矾红彩款叶脉纹。

清道光款青花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天球瓶

清道光款青花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天球瓶口微侈,直颈,球形腹,平底,圈足。胎体厚重,施青白釉。以青花釉里红绘画纹饰,口边,颈部、肩部、胫部纹饰分别为:回纹、柱纹、蕉叶纹、缠枝莲花纹,回纹;腹部纹饰为缠枝牡丹纹。底落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竖行款。清道光款青花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天球瓶尺寸:高55.0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21.0厘米。

明清釉里红瓷器的区别和鉴别


釉里红是中国瓷器重要的釉色种类之一,釉里红起源于元代,发展于明清时期,明代釉里红与清代釉里红让釉里红瓷器走上巅峰,由于元代釉里红创造,但是没有太大发展,所以介绍一下明代釉里红与清代釉里红瓷器区别和明清釉里红瓷器鉴别。

釉里红属于釉下彩品种之一,系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胎上彩绘,然后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因其在釉下彩绘,故称釉里红。釉里红的白地红花,色彩鲜艳,给人以热烈喜庆的感受,自元代创烧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铜对窑室内的气氛要求严格,高温下易挥发,因此烧成难度大。元与明初的制品有些呈色不稳定。明、清时烧制的釉里红色彩稳定,且更加艳丽,尤其是清雍正朝的釉里红,不仅色泽鲜红,而且成品率高。

明代釉里红瓷器特点

明朝洪武年间,釉里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釉里红瓷器的造型纹饰上颇有元代遗风,瓷器颜色浅红浅灰,很少有纯正的,尤其是洪武早期的釉里红制品大多呈黑红色,不够鲜艳,有些甚至烧成了“釉里黑”。直到宣德年间,因为对铜红釉烧造技术掌握较好,所以出现了较纯正的红色,纹饰浓淡自如。值得注意的是,宣德釉里红瓷器主要采用涂抹法,而洪武朝盛行的细线描绘图案的釉里红瓷器却并不多见。

清代釉里红瓷器特点

清三代时,官窑很注重釉里红技术的恢复,这三朝官窑中都有上乘的釉里红瓷器。清代釉里红瓷器和明代相比,清代釉里红呈色有了改进,呈色红中透紫,既无元明釉里红的红艳,也无因烧制不好而出现的灰黑或烧飞。同时,清代的釉里红呈色已能分出浓淡色阶,这是又一个重要进步。这时的官窑釉里红大多采用白描的方法,和同期青花复杂而多样的绘画方法相比,在表现能力上还有有一定差距这是明清釉里红瓷器鉴别方法之一。采用青花和釉里红合绘一体,是最多的装饰手段,如雍正官窑的八仙过海青花釉里红碗上,以青花画八仙人物、釉里红画海水,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乾隆时的云蝠纹以青花画灵芝云,以釉里红画蝙蝠,也是很成功的创作。这些成熟作品在清中后期的官民窑中被不断仿制,但无论从青花、釉里红的呈色和绘画技巧来看,都相距甚远,讥以效颦并不为过。

清代中后期民窑的釉里红生产一直没有停止过。

诞生于民窑的釉里红在明代被官窑袭断,到清代官民窑并举的盛况又被民窑独秀的局面替代。到了清末民初,釉里红经过数百年发展,至此也许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定与鉴别技巧


釉里红(underglazered)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

但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复杂。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

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装饰简单,有缠枝莲、缠枝牡丹、草叶纹等

明洪武年釉里红较为盛行,呈色浅红而带灰色。当时的器物釉面有的有纹片。除了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及口径在20厘米的大碗为釉底外,其它均为糙底。装饰以线描为主,纹饰有缠枝菊纹、缠枝牡丹、缠枝莲等,与元代的人物故事、动物、鱼藻等图案相比,就显得简单了。器型除了瓶、壶外,还有盘、碗、罐等。

清雍正时的釉里红呈色鲜红且有层次,烧造得极为成功,可谓历史高峰。当时器型有盘、碗、瓶等,纹饰以三鱼、五蝠为多见。

那么釉里红该如何鉴定呢?

第一:看其窑口,是官窑、名窑还是民窑;

第二:看其年代,是高古瓷还是宋元瓷还是明清瓷;

第三:看其制造工艺,除了本质上的工艺之外,是否有为了美观而加工的工艺;

第四:看其文化底薪及其传承历史;

第五:目前市场对其的认知程度,以及近期的一些市场走向。

陶瓷的“贼光”与“宝光”


一些藏友经常问我:“究竟如何来辨别陶瓷‘贼光’与‘宝光’的不同?”在一些书本上,或者专家在电视上都曾侃侃而谈:“宝光”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像玉一样温润的、内潋的、养眼的;而“贼光”呢,是表面的、张扬的、刺眼的浮光……对于尚未入门,或者初入古陶瓷收藏之门的人来说,这些论述还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譬如,说“宝光”如玉一般的温润,而玉有和田、俄罗斯、阿富汗……还有新玉、老玉、高古玉、岫玉、出土的、传世的、生坑的、盘熟的……究竟指的是哪一种?正因为所述不明确,故让初学者无所适从,云里雾里。再譬如说“贼光”是浮在表面的光,而且亮得有些刺眼,像玻璃似的光泽,但是,千年的高古瓷如果放置环境良好,没受到酸碱的土浸,同样会呈玻璃似的光泽,这又使初学者懵了!

再加上瓷器种类繁多,同一窑囗有单色釉、青花、彩绘等不同,反映出来的光泽也不一样,即使同一窑口,同一时代,同一品种的瓷,因收藏放置环境的不同也会散发出不一样的光泽。我以前在给初入门的朋友解释古陶瓷釉面包浆的光泽时也会讲到以上的理论,最多加上“‘宝光’给人的感觉是釉面肥厚的,像有油脂从釉内微微渗溢似的……但很多闻者还是想象不出它的特点,一到实践看具体东西时又把握不准了。原因何在呢?我的理解是:与实物上手比,再优美的用词都是贫乏无力的。这便是单单依赖于理论的不足!

我曾和几位古陶瓷鉴定专家一起探讨过对“宝光”和“贼光”的解释,他们除了谈到我前面叙述的概念外,一位说:“老瓷的釉面一定留下磨擦的痕迹,像金属的亚光,也像毛玻璃的表面,没有刺眼的亮光,特别是那些没有丝毫磨损痕迹的,便是新的。”另一位说:“那些造假的故意将新瓷弄得脏兮兮的,所以见到特别脏的要注意,往往是新的。”这些都有一定的实例佐证,但仍都没有完全将“贼光”与“宝光”解释清楚。

的确,掌握釉面的光泽的新老区别非常重要,其间的区别也是造假者最难逾越的鸿沟。我认为,要想真正理解“贼光”和“宝光”的区别,唯一的正确途径是要多看精、尖、稀的真东西,同时也要多看一些新仿品,将两者作详细的对比,看多了,脑子里自然留下了深深烙印:哪些光泽必老无疑,哪种光亮一定是新仿品。当然,釉面泛出的光泽只能昭示该器物的新老,至于要确定何朝何代,还得结合纹饰、造型、圈足、胎体等诸多元素综合考量,才能得出精准的结论。

其实,最容易产生异议的,是一些精、尖、稀的如新官窑佳器,这些物品所泛出的“宝光”往往会被没有经验的人所否定。我接触过几位眼力独特的大家,如刘新园,他在一丈开外几乎就能断朝代,而且基本不会出差错。像毕宗陶博士,站在玻璃柜外,也能识别新老及年份,可见“贼光”与“宝光”的区别在他们眼里已一目了然了,若一定要让他们讲出原因,恐怕也只能如我本文开头叙述的那样来形容。同样的形容在不同人听来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是由各人不同的修养、学识和理解能力决定的。

宣徳瓷器~~~鉴别


宣德瓷器~~~鉴别

1、永乐为明代瓷器的开创和发展时期,而宣德则为鼎盛时期。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以其胎土精细,釉汁均净,造型工整,凝重浑厚,胎质细腻,多细砂底,器形多样,青花浓艳,纹样优美而久负盛名。琢器接口少见,胎体比永乐时厚重、坚致。

2、釉面特点为桔皮纹。青花器釉面,呈亮青,前期与后期釉面稍白,中期为青白色,釉面均很细润。

3、青花用三种色料;①进口苏泥勃青料,②国产料,③进口和国产混合料。青花自然晕散,形成浓重的凝聚结晶斑,深入胎骨。宣德青花可谓青花之冠。

4、矶红彩始于宣德,瓷釉为宣德创新品种之一,仿哥釉也是从宣德时开始的,黄釉是宣德时烧制成功的,青金兰釉又称“雪花兰”或“洒兰”,为宣德时景德镇能工巧匠又一杰作。

5、纹饰一改永乐时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尤以龙纹狰狞凶猛之状,可为明、清两代之最。

6、宣德瓷器署有年款的,较永乐时显著增多。一般为六字楷书款,亦有四字的,书写部位不定,全身均可书写,亦采用篆书。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

7、彩瓷楷书写“德”字无“心”上一横,篆书写“德”字,“心”上都有一横。

8、器足、琢器多细砂底,无釉、无旋痕,泛有火石红斑。盘心微有下凹。雍正仿斜坡盘底,于足脊处滚圆如“泥锹背”状。

永乐宣德青花之别

根据有关资料,综合诸多专家论述,领悟探求永宣青花器二者之间微妙不同之处,我最后归纳试得出以下结论:

一、宣德时期瓷土选料,是景德镇附近麻仓山所产“麻仓土”。同类器物相比,永乐稍轻薄,宣德显厚重。此碗“露胎部位瓷质润白,呈现浅淡火石红,无旋纹痕。”

二、宣德青花瓷“釉面一般都能见到像橘子皮似的橘皮纹。”检验青花碗,确实从釉面上看到这种和永乐器截然不同的差异。器物表面显示出的细微现象,为我们鉴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用放大境观察,此碗釉面“可见大中小不同、间距的气泡群”。这也正是鉴断宣德青花瓷的有力佐证。皆因“凡气泡密集而整齐者,大多非宣德瓷”。

四、宣德青花瓷不及永乐器细致,坯接胎痕比较明显。此碗底足相连处,则呈现出一线浅短的接胎痕。“圈足断面呈倒梯形,无法用手抓起,足背有棱角感”。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局部特征。

我国许多古瓷鉴定家,根据实鉴经验还认为:明清瓷器鉴定纹饰的意义大于造型意义。纵观永宣缠枝花卉纹样,虽然花叶均富写实趣味,蔓草逶迤婉转轻盈,展现出古朴飘逸的风彩。但是,宣德青花瓷一改永乐隽永秀丽的画意,笔力苍劲雄健、恣肆纵横、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从此碗心描画花卉纹便能看出两种瓷绘风格各具其异。壁外图饰时代特征更为明显。永乐青花线条纤细,不像宣德粗犷繁密,所以很少呈现如此深沉浓紧、浑融成片黑褐色的铁结晶斑。

收藏夹按钮

从元、明、清瓷的制胎用料看圈足的表相

——对元、明、清瓷器圈足的认识

怎样看待元代、明代直到清代时期瓷器的圈足都有滑润感?虽然有的瓷器圈足并不滑润,但是在白瓷和青花瓷器上大部分底足是滑润的,应该说元代到清代六七百年的时间里虽然瓷器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底足滑润现象上一直是存在的,这也是后人鉴定瓷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应该说这个奇特的现象和当时的制瓷工艺、用料有关。

元代瓷器在圈足上的削刀并不正规,但是不管是支钉烧还是垫圈烧的瓷器都给人圈足滑润的感觉,即使是垫砂烧的也给人以滑润感,只是沾砂的凸起部分有砂粒挡手罢了。

到清代,圈足的滑润感在元、明代的基础上,经过创新,使圈足修整得更正规、更完美,出现了糯米汁感。

瓷器底足胎部位滑润是鉴定古瓷器的标准条件这是谁都知道的,要问为什么,业内人士常常用一句话:“和胎釉制瓷工艺有关”。这句话简单,也有道理,但是有些太简单以致于不具体。

从元代、明代直到清代有大部分瓷器的底足是滑润的,只是滑润程度有所不同,而这只是在官窑器上出现的多,民窑瓷器的底足就不那么滑润了,这在于整个制瓷工艺过程的不同。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原因应是胎料的应用,也就是说是高岭土的应用。在元代从全国各窑应用高岭土的情况来比较,景德镇的麻仓土为最佳,其他窑口产的土就差得多,所以烧制的瓷器也就不能和景德镇瓷相比了。

后来因麻仓土减少,景德镇瓷就用尚高山的高岭土,这样人们就常常称瓷器用土为高岭土。而高岭土也是以景德镇产的为全国最好,因此在各窑中都以能不能用上景德镇产的高岭土为荣,而高岭土的采用在明清时期也受到了官方的保护和限制,因为它影响着制瓷的好坏。高岭土的内部含有很多元素,如在制瓷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氧化铝,而氧化铝又是起到对制胎成型好坏和圈足滑润的主要成分。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第四届(1997年)优秀科技成果评奖论文集中的获奖作品《论康、雍、乾瓷器造型艺术》一文中是这样阐述的:“的‘元代采用了‘二元配方法’改变了过去以单一的瓷石为原料’的制瓷方法,在元代‘二元配方法’可以减少烧制瓷器的变形弊病。二元配方是一种进步合理的方法,早在明代二元配方就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元、明两代瓷器的制胎原料的配方中只采用极少量的高岭土。”

历史进入17世纪70年代以后,清初对制胎原料配方有了一定的要求,在清初,瓷器已接近现代的硬瓷,高岭土的用量已达到配方中的一半。“胎土中的成分,由于高岭土的提高,烧成温度也必然随之增高,变形也随之减少。”这使瓷器的烧制产生了飞跃,烧造的瓷器形体变化非常复杂,线条转折极其多变,在造型上如转心瓶,镂空熏炉、寿字壶、大件、小巧娇贵的物器也可以保证完成了。这都是用高岭土的结果,不单高岭土在制胎中应用量上占50%,而且在清代制胎的原

料也更加精细,淘洗得更好,使瓷器白而致密,坚硬纯净。

总之,在什么朝代用景德镇的高岭土,瓷器的圈足就滑润,因为元代和明代以前用的高岭土低于50%,在20%~30%之间。所以这时瓷器的圈足即使再滑润,也不会像清朝老三代康、雍、乾瓷器的圈足如“糯米汁”,这是因为清代用的高岭土为50%,这个标准再加上淘洗和修足的先进,才出现清代底足润滑如“糯米汁”。

其实,我们可以从很多历史书籍和有关瓷器发展的书籍中得到关于制瓷的资料,这些资料足以证明胎料对瓷器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元代成功地创造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的方法,使瓷胎内氧化铝的含量增高,这有利于提高烧成的温度并减少变形,使成品率提高,也使器物的釉面达到硬度的标准。

在《简明陶瓷词典》一书中关于麻仓土的解释是这样说的:“元代早期到明代万历之际用于制瓷的胎料是麻仓土,在万历以后用高岭山的粘土,称高岭土。”这两种土的基本成分差不多,但又不是完全一样的,这说明制胎原料是有时代差别的,制瓷工艺和制造出的瓷器也会有差别。这在瓷器的露胎和接口处都有反映,这两种土在制瓷上都是好土,但仔细看胎的露出部分就会发现含高岭土的瓷器硬度高,细润。而万历以前的瓷器多滑润不细。这显然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和制胎的淘洗精度有关”来解释,因为在烧制中胎土的成分有微量变化时烧成的瓷器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万历以后的火石红底和万历以前的火石红底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含铁成分不一样引起的,在这一点上如果注意露胎处和接口处就会发现因胎土的不同,表现也不同,如万历之前的瓷器在接口处有火石红的很少。这说明鉴别古瓷要从根本入手,区分制胎用料和制瓷工艺的不同。只有这样在鉴别和判断瓷器年代和窑口时,才更有说服力,也才更科学。

综上所述,瓷器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瓷器的露胎部分滑润是如下原因造成的:

1.元代用麻仓土,明代万历以前也用麻仓土,但元代的制坯、修足不如明代的水平高,因此元代的瓷器底足看起来粗糙,摸起来滑,到明代瓷器圈足和制坯都得到提高,就达到了看着好,摸着也滑润(但垫砂烧的如果砂粗,没有将砂磨掉时,手摸到砂粒时有挡手感。这时要注意别因为垫砂的砂粒误认为是假的。在明代万历前后的瓷器,底足的滑润也是不同的,这是用麻仓土改高岭土造成的)。

2.从明代的万历以后因没有麻仓土,从万历后到清代用高岭土,在景德镇产的高岭土也是最好的瓷器用土,但到清代改变了元、明两代对高岭土的用量,即:由原来的20%~30%左右,改为50%,是一个由大概数发展到一个标准数的细化过程,这是一个由粗略到标准的量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将胎料的淘洗加以精细,这就是清代的瓷器为什么细腻又滑润的原因。

从元、明早期到明中期,又从明中期到清代,瓷器在胎土上的变化是由麻仓土的用量少,逐步发展到高岭土,又由高岭土的量不到一半发展到高岭土的用量占一半,这个过程经历了两个朝代六七百年的时间,这才是从元代到清代瓷器的胎、足变化的真实过程。

可见,利用制胎用料和制瓷工艺可以很好地对元、明、清的古瓷进行断代、断窑口。对高岭土的应用情况、制胎、削足、胎料的淘洗过程的了解,是对古瓷断代和断窑口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也是判断瓷器圈足滑润的根本原因。

微信号ID:shjrsc←长按可复制(每天推送最新古玩咨询免费鉴定评估)

浅谈蛤蜊光


古瓷的“蛤蜊光”在古玩界,对一些古瓷彩釉上以及釉边出现的类似蚌壳内侧的珠光样的光晕,称做“蛤蜊光”。

含铅的釉上彩瓷、低温铅釉瓷,受外界物理、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本身发生的变化,会在瓷器表面产生一种膜状物。日复一日,随着“瓷龄”增加,这种膜状物也会慢慢地增加、增厚,达到一定厚度时,就会产生类似蛤蜊壳里面那种闪烁的“光”,故人们称它为“蛤蜊光”。再增厚到一定程度,还会出现“银色釉”,但“银色釉”遇水即会褪色。据我们从祖传的数十件官窑釉上彩瓷器中得出:大致要150年的“瓷龄”,才会出现“蛤蜊光”现象。 “蛤蜊光”对“瓷彩”不同等,快慢亦有异,如蓝彩出现“蛤蜊光”现象就较快;瓷器所处的外界环境情况不同,亦有快慢。尤其是明万历年间的“红、黄、绿三色的“大明彩”,不仅在彩釉上能见到这种光彩夺目的“蛤蜊光”,有时连牙白色的底釉上,也有这种令人目迷神移的光晕闪现。由于这种光晕显得珠光宝气,因此也有人把它称做“蛤蜊珠光”。

人们原来认为“蛤蜊光”人工不能仿制,故把“蛤蜊光”作为鉴定古陶瓷的重要标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造赝者,用“电光水”、真空镀膜法制造“蛤蜊光”;景德镇的仿古瓷厂,改进工艺配方,使一出窑的五彩、粉彩瓷就有“蛤蜊光”现象。高仿釉上彩的清代官窑瓷器,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但是,根据“蛤蜊光”来判别古瓷真伪,在目前来看,还算是个比较重要比较可靠的手段之一。尽管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仿古者以某种药水浸泡等手法,制造假“蛤蜊光”来仿造古瓷。但和别的制假手段同样难以避免地产生缺陷:

假“蛤蜊光”也和假“包浆”、假“火石红”一样,不够自然,缺少灵气。假“蛤蜊光”显得呆板生硬,而真“蛤蜊光”在侧光下若隐若现,如虹似霞,像是具有生命一样,闪闪烁烁,显得十分灵动。说得通俗一点,假“蛤蜊光”和假“火石红”、假“包浆”一样,是死的;而真“蛤蜊光”是活的。

现在作旧人工“蛤蜊光”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因其通体“蛤蜊光”均匀,蓝彩周围“蛤蜊光”尤甚;二、自然旧貌划痕、光泽不自然;三、人物面部画得端正;四、底无明显的旋纹痕和“黑疵点”;五、瓶内壁“包浆”不对头。

当然,要识别“死”和“活”,说难也不难,只要经过几次比较,就能具有“火眼金睛”,学会识别真假“蛤蜊光“的本领了。

初学收藏者的手头如果没有,可以从藏友处借一件或数件具有“蛤蜊光”的真古瓷,平时多看看,多捉摸捉摸,那么以后看到那种假古瓷上的假“蛤蜊光”,立即会觉得像是老妪脸上硬涂的脂粉,和真古瓷上的真“蛤蜊光”相比,简直可以说是相形见绌,真假就可以立判了。

古陶瓷鉴定不是件容易的事,从事收藏离不开鉴定。古陶瓷鉴定,不但要了解历代真品的诸多工艺特征和出现的真正自然旧貌外,还要时时掌握现代仿制技术发展情况。要真正地了解和熟悉古陶瓷真品和现代仿品之间微小差异,以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鉴定是件严肃的事。为人鉴定,“鉴”不出的,忌说模棱两可的话;“鉴”出的,更忌为谋私说假话!

明清之际的红绿彩瓷器,古玩行称之为“大明彩”,不仅红绿彩中能见到蛤蜊光,牙白色的底釉亦有闪现,称为珠光釉。较为珍贵,未见新仿品。日本有珠光青瓷,那是两回事。

明致清代的黄釉、蓝釉、白釉等,有些也具有这样的光晕,为古瓷的特征之一。有些蛤蜊光正视不见,侧视分明,迎光显现,避光消退。

现代仿古工匠,深知个中原委,千方百计的仿造这种蛤蜊光,但人为的显得呆板,与年久自然生发的、如虹如霞的、若隐若现的蛤蜊光相比,相形见拙。新器也能造出蛤蜊光的效果,但光泽呆板,缺少一种若隐若现的侧视显现,正视不见的灵活光晕。

近发现一只荷花画缸,主人以为是光绪早期之物,而作者以为是高仿品,蛤蜊光十分的漂亮,但矾红处没有蛤蜊光,这是高仿品无法仿造的,作者亦对清中晚期的传世品矾红作过观察也都没见到蛤蜊光,只有清初期大明彩的矾红,才出现这种光晕,可见已成了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的祭蓝器,甚至白釉,也往往出现蛤蜊光。

另外大伙要区别“蛤蜊光”、“光晕”和“油光”的不同:

“蛤蜊光”,是指明清五彩、粉彩瓷器彩料周围轮廓线在”白釉上“的一圈1~2mm的五彩光;或是没有彩料,仅仅是在白釉上形成的不规则圆形五彩光。其主要形成原因是因为彩料里含有“铅”,经过近百年的时光,铅被氧化所造成。蛤蜊光一般在明末(指天启往后,嘉、万五彩基本不见)、顺治五彩,老康五彩、斗彩,雍正斗彩、粉彩(官窑的比民窑多见)和乾隆的粉彩等等上都可看到。晚清的五彩、粉彩上也看看到,但出现频率不如三代。民国一些日用粉彩瓷器上亦十分常见。

“光晕”,在许多陶瓷著作上指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彩料“本身上”产生的一层彩光,不是在白釉上的。这类现象主要产生在明代五彩上(以“枣皮红”为明显)和清代、民国的五彩、斗彩和粉彩上。

“油光”其实是油污之类在瓷器上的物理呈状,或在白釉上,或在彩料上。理论上讲在历代瓷器上都可以形成。

第二,谈谈三者在鉴定瓷器真伪时的作用:

“蛤蜊光”,按照晚辈的经验和了解,目前景德镇还不能仿造蛤蜊光。但有蛤蜊光并不能绝对推断彩瓷为真!只能说“有蛤蜊光,极大多数的彩瓷都是老物”。真的蛤蜊光紧紧围绕在彩的周围,很细小很均匀的光圈,彩浓厚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明显,彩薄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淡。而假的蛤蜊光圈比较粗大、片状的、不自然,而且浓厚彩四周的光圈和淡彩四周的光圈是一样明显的,没有真的那么自然。现在造赝者,用“电光水”、真空镀膜法制造“蛤蜊光”;景德镇的仿古瓷厂,改进工艺配方,使一出窑的五彩。

“光晕”,不是鉴定真伪的依据。据笔者所知,现代景德镇所烧粉彩瓷器都有光晕。是因为烧造温度的关系。但若能细心比较、甄别和体会,能对老的光晕和新的光晕的物理表现有所区别的话,它亦不失为鉴定彩瓷真假的好依据,尤其是明代五彩。

“油光”完全不是签定真伪的依据。其形成原理与瓷器本身无关。在此提及油光,主要是不要误把它当作蛤蜊光或光晕。

“蛤蜊光”,是指明清五彩、粉彩瓷器彩料周围轮廓线在”白釉上“的一圈1~2mm的五彩光;或是没有彩料,仅仅是在白釉上形成的不规则圆形五彩光。其主要形成原因是因为彩料里含有“铅”,经过近百年的时光,铅被氧化所造成。蛤蜊光一般在明末(指天启往后,嘉、万五彩基本不见)、顺治五彩,老康五彩、斗彩,雍正斗彩、粉彩(官窑的比民窑多见)和乾隆的粉彩等等上都可看到。晚清的五彩、粉彩上也看看到,但出现频率不如三代。民国一些日用粉彩瓷器上亦十分常见。

“光晕”,在许多陶瓷著作上指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彩料“本身上”产生的一层彩光,不是在白釉上的。这类现象主要产生在明代五彩上(以“枣皮红”为明显)和清代、民国的五彩、斗彩和粉彩上。

“油光”其实是油污之类在瓷器上的物理呈状,或在白釉上,或在彩料上。理论上讲在历代瓷器上都可以形成。第二,谈谈三者在鉴定瓷器真伪时的作用:

“蛤蜊光”,按照我的经验和了解,目前景德镇还不能仿造蛤蜊光。但有蛤蜊光并不能绝对推断彩瓷为真!只能说“有蛤蜊光,极大多数的彩瓷都是老物”。

如何鉴别民国瓷器


民国瓷器是1911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内烧制的瓷器的总称。在这38年内,江西景德镇仍然是中国的制瓷中心。民国建立后,专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厂停办,为了生计,一些制作瓷器的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间,在百业萧条、唯有古玩行业兴旺的背景下,为中国的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民国虽不足40年,但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器生产几乎遍及全国,烧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瓷器,其中比较精致的有洪宪瓷、新粉彩瓷、仿古瓷以及一些书堂款的瓷器。

民国初年景德镇所制瓷器中不乏精品,而洪宪瓷更是光彩夺目,堪称这一时期的官窑瓷。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活动的需要,命郭葆昌为陶务署监督,赴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郭葆昌到景德镇时袁世 凯尚未称帝,最初即按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寓所居仁堂的称谓先烧“居仁堂制”款瓷器。居仁堂即清代慈禧太后修建的海晏堂。“居仁堂制”款瓷器是郭葆昌邀集了清朝御窑厂的各路高手,由著名陶瓷家鄢儒珍负责,以雍正、乾隆朝最优秀的粉彩、珐琅彩为蓝本,制作的一批高质瓷器。同时郭葆昌在景德镇利用职权也为自己烧制了一些同类器,这些瓷器和“居仁堂制”款作品统称为“洪宪瓷”,其胎质白润,绘画细腻,色彩清淡,玲珑轻巧。

目前所能见到的传世洪宪瓷中有书“洪宪年制”和“洪宪御制”款的器物,它们都是民国时期古董市场泛滥,为迎合收藏者猎奇的心理,一些瓷商、高匠烧造出来的,主要是粉彩、珐琅彩碗、盘、瓶一类作品,有的很精美,有的水平很差。因为据郭葆昌本人透露,未曾烧过带“洪宪”款的瓷器。当时袁世凯称帝总共只有83天,全国反袁之势日盛,郭葆昌在遥远的景德镇根本来不及烧制署款为“洪宪”的瓷器,帝制政权就已被声势浩大的革命洪流冲垮了。

新粉彩瓷是民国瓷中的一大亮点。其画师都出身艺匠,以工见长,作品浓艳俏丽,更符合市民的欣赏习惯。新粉彩在传统的基础上,把书、画、诗、文发挥到了极致,与传统粉彩相比,在造型、线条、色彩、光彩、意境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技法,实现了“瓷”与“画”的完美结合。新粉彩的全盛时期是在1912年至1940年间,其代表为第一代新粉彩画师潘匋宇和汪晓棠。潘匋宇民国初年曾任江西省立甲种窑业学校图画教员。汪晓棠曾为袁世凯画过洪宪瓷,与潘匋宇同为民国初年的新粉彩大师。第二代新粉彩画师是“珠山八友”。

龙泉青瓷|官窑珍珠扁瓶

珠山系景德镇市中心的一个小丘,是前清御窑厂所在地。1928年瓷板画开始流行,为了便于接受订货,在王琦倡导下8位画师成立月圆会,称为“珠山八友”,前后共10位画师参加,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第三代新粉彩画师活跃于30年代以后,有的到五六十年代仍在创作,大多师承珠山八友,有方云峰、刘希任、万云岩、汪小亭、张沛轩、王锡良等人。这几代画师以瓷当纸,作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等,笔法、墨韵、色彩极为精妙,加上题款、印章,构成了完整的绘画作品,恰好当时流行绘瓷名家个人用印,因而留下一批艺术个性非常强烈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就已超过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

各种仿古瓷是这一时期的又一看点。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景德镇的仿古瓷红极一时,所仿古瓷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从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隋、唐、五代的白瓷,到宋代汝、官、哥、定、钧窑瓷,以及元、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瓷等等,其中清雍正、乾隆两朝的彩绘瓷器是最为热门的仿制对象。因为没有了官方限制,民国仿古瓷中随意书写明清两代纪年款的瓷器大量出现,而且有的款识仿写得惟妙惟肖,不仔细分辨,一般是看不出来的。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把这些民国仿品看作清代官窑瓷,这在无意中抬高了民国瓷的档次。此外,署“静远堂制”款的瓷器,为徐世昌所定制,专门摹仿清代雍正瓷器釉面精细的特点,其风格大体与“居仁堂”款器物相同。署“延庆楼”款的,为曹锟定烧的瓷器,以北京中南海延庆楼为名,品种较少。

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一路走高,民国瓷在近几年的拍卖会上也表现出强势,日益受到国内藏家重视,甚至超过了晚清官窑精品瓷。民国瓷器精品之所以被逐渐看好,是因为无论从烧造技术上,还是图案设计、绘画技法上,它都不亚于晚清官窑瓷器,加之民国距今也不过百年,有不少仿品也完全可以和清三代官窑媲美,这些都为民国瓷的收藏和升值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雍正瓷器的鉴别


雍正一朝虽然只有十三年,但制瓷工艺成就却是清代官窑的顶峰。其制品以造型规整、纹饰精细、秀丽典雅著称于世,有些产品的工艺水平甚至超过了康熙、乾隆瓷。粉彩虽始创于康熙晚期,但成功于雍正朝。五彩与粉彩虽有“硬”、“软”之别,但都是继承明代五彩而继续发展的彩瓷,是清代瓷器的一个新成就。由于粉彩(将五彩的各种色彩加入一种白色彩料玻璃白)的出现,改变了色料的性能,因而绘瓷工人利用渲染手法,绘出比五彩更为精确、真实,色彩更加丰富的画面,因此粉彩堪称我国传统彩瓷中瑰丽的晚霞。

雍正瓷器的胎土淘炼精细,胎体坚硬、细腻洁白,但是没有康熙时的胎紧密。器物底部处理十分讲究,特别是官窑器的圈足部位,抚之有细腻柔润感,呈滚圆的“泥鳅背”。民国年间仿的雍正器胎薄,可以由此识别。

雍正时的瓷器釉色滋润,多为纯釉,白度较高,仿宣德青花器的釉面白中闪青。雍正大件器,粉白釉厚而不平,如水浪状,俗称“水浪釉”,这是一个特征。

雍正时瓷器的造型一改康熙时的浑厚古拙,而呈秀丽多姿。赏瓶是雍正时的新器形。此外还有三孔连身葫芦瓶、四联瓶、如意尊、双螭尊、花插、方药瓶等品种。

雍正瓷的纹饰总的来说是华丽趋向纤柔精细。装饰仍以绘画为主,也用刻、印、雕塑等艺术手法。官窑绘画选题严格,布局疏朗,绘画工整细腻、主题突出,画面中题诗风气流行。过枝花卉的装饰方法,使器物内外纹饰浑然一体,整体效果别有风趣。民窑装饰内容比官窑丰富,画面线条流畅、自然,不受拘束,但不及官窑精细。

炉钧釉器为雍正时所创制,釉似窑变,流动很快,颜色流消中有红点者为佳色,红泛紫为雍正时特征(俗称“高粱红”),青点次之。月白釉多满釉(也有黑底的),蓝色釉呈水波纹状。有款的都是刻款;均为厚胎;器无超过40厘米的;釉上有橘皮纹,似片状,反光呈五彩色。

雍正时仿钧(窑变)较乾隆多,釉色红、蓝诸色交错,自然流畅。釉面比宋钧釉光润,有“火焰红”等不同名称。但真钧瓷为呆釉,雍正仿钧为亮釉,有玻璃光;真钧釉泡大而多,雍正仿釉泡较少;真钧釉较厚,雍正仿釉较薄;雍正仿钧颜色紫红;雍正仿钧器的底和里仿不像,月白里仿不出,底的芝麻酱釉仿不好。官窑器多为阴刻篆书四字等款。

雍正仿官、哥窑器,多带本朝官款,釉色纹片也都仿得极好。但较之宋代,色泽无温润肥厚感,无酥光,气泡较小,足釉齐(此处多加紫金釉),支钉痕小而规矩,排列整齐,在支痕外釉上多有隐约闪出的蓝色一圈,细看可以辨出。雍正时有蜜蜡黄加绿彩的瓷器,黄、绿色均匀,绿花边上黄色晕散很少,用放大镜看,绿彩中有气泡。官窑有黄地绘绿色婴孩纹器,婴孩多画八个,称“绿八子”。

雍正仿成化斗彩器亦为不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