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是什么 > 导航 >

哥窑和弟窑瓷器的区别是什么

哥窑和弟窑瓷器的区别是什么

瓷砖是什么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瓷砖区别

2020-06-13

瓷砖是什么。

哥窑和弟窑瓷器的区别就在于哥窑有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这也是鉴别哥窑瓷器的主要方法。

哥窑的窑址在哪儿,到目前为止还不大清楚。但是民间有一种说法,哥窑相对来说应该有个弟弟,即弟窑。弟窑指的就是龙泉窑。龙泉窑是宋代南方第一大青瓷,颜色青翠欲滴,釉色非常厚。哥窑的特点就是它的开片。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哥哥叫章生一,弟弟叫章生二,兄弟俩各烧一窑。哥哥那口窑生意特别好,弟弟多少有点羡慕嫉妒恨,就趁哥哥窑快出窑的时候,往里泼冷水,导致瓷器开片了。开片是一个缺陷,不是一个好事,但中国文人把这种缺陷上升到美学高度,变成了缺陷美,哥哥的窑反而变得更为值钱。哥窑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金丝铁线,一个是紫口铁足。由于它的胎是黑色的,所以在口部和足部露胎处呈现了紫口铁足的特征。紫口铁足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官窑的一个特征,它在主观上向官窑靠拢,但是也有哥窑仿造官窑之说。

官窑葵花式洗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是什么?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是什么?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和陶器的区别是什么?


瓷器和陶器的区别是什么?一般来说陶和瓷的区别有三点。

一、陶是低温烧的,1000度以下,瓷是高温,1100度以上。1000--1100度这个范围烧的叫炻器,日本人搞出来的。

二、陶器原料是普通粘土,瓷器原料是高岭土和瓷石。

三、瓷器通体上釉,陶器不上釉或者部分上釉。

四、陶体疏松,吸水,瓷体细密,不吸水。这一点是比较本质的区别,瓷的玻璃相要比陶高许多。瓷因为高温,基本是完全融化后重新凝固的。而陶只是很少一部分融化。

以上只是古典的分法,现在陶和瓷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比如现在有的瓷器不上釉,标新立异。有的陶器完全按瓷器的方法工艺做等等。现在技术先进,长石、骨粉、蒙脱石、硅藻土等等,基本上硅酸盐原料都能做成瓷器,当然陶器更不在话下。

也例如紫砂器,传统定义的陶烧成温度在1000度以下,但现在品质好一些的紫砂烧成温度普遍在1100度以上,甚至有烧到1200度以上的。但烧成温度再高,紫砂还是陶,不是瓷。再比如,市面上的很多的乳浊釉“仿汝”、各类色釉,烧成温度都在1000度以下,但它们是瓷,不是陶。

评判瓷器的基础指标,是胎、釉两个方面。釉在外,很直观。釉,首先是看质感和光泽,不是颜色。要看是宝光还是贼光,是肥润还是枯瘠。胎在内,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上手的感觉,判断瓷胎的密度。一般来说,瓷器无论大小,在手中的感觉以“压手”为佳。值得一提的是,“压手”和“重”是两个概念,要分清。

一件胎釉皆佳的瓷器,置之案头或手中把玩,都能感受到一种高贵的气质。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去评判青花的青料选用、分水技巧、画面布局,或者去评判器型的巧拙高下,或是色釉的发色等。

张潮《幽梦影》里有一段话:“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拿着这句话去欣赏瓷器,是字字皆准的。

定窑和邢窑的区别是什么


定窑在唐后期受邢窑的影响烧制白瓷,制瓷生产经历了晚唐、五代、北宋的发展,逐步成为北方最著名的瓷窑。在邢窑窑址未被发现以前,对邢窑白瓷的研究主要依据文献记载,把定窑出土的器物误定为邢窑的。在邢窑窑址发现后,邢、定不分,把本来是定窑的器物却说成是邢窑的,把刑窑的器物又说成是定窑的。这种情况下,对定窑的烧制以及和邢窑的关系进行区分还是有必要的。定窑和邢窑的区别是什么呢?

在宋代的瓷器中,历来有均、官、汝、哥、定“五大名窑”之称。而“五大名窑”除定窑外,都属于“官窑性质”。

定窑和邢窑的区别是什么

邢窑是唐代最著名的瓷窑之一。它是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开创了白瓷的制作道路,是我国白瓷之父,也是世界白瓷之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定窑在唐代后期受邢窑的影响烧制白瓷,制瓷技术经过五代、北宋的发展,定窑逐渐成为北方(即邢窑后)最著名的瓷窑。定窑不见于唐人记载,也没有发现早于唐代的遗物留存,因此定窑烧制白瓷的年代应晚于邢窑。

从早期定窑烧制器物的特征来看,大体和邢窑相同,在拉坯成型以及烧窑技术上,定窑虽然比较精细,但不如邢窑。由于两窑相距较近,所以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是很自然的。晚唐到五代时期,定窑白瓷的生产在数量上已超过邢窑。因此,许多被发现的这一时期的白瓷,有些曾被认为是邢窑的,实际是定窑的器物。为了能够区分两窑的异同点,我们还是以两窑产量大、最具代表性的玉壁底碗为例,来加以区分。

玉壁底碗系浅式碗,敞口,碗壁直斜,底足矮形似玉壁。邢、定窑所产的玉壁底碗,造型基本相同,釉色均白中闪青,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也是定窑极力模仿邢窑的结果。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造型上,虽然他们都是浅式敞口,底为玉壁底,而邢窑口沿只是凸起一道较细的边沿,没有将口翻折过来,所以邢窑不见有宽边和留孔现象(但到宋代中期,邢窑的工匠师傅反过来又学习定窑的工艺,也有将口沿翻折过来的,但较少)。而定窑碗的口边沿有多种变化,有的在成型时将口沿翻折过来再沾合,形成唇口的宽边,因而中间有空隙,随着卷边的宽窄往往留有大小不同的圆孔。

2、邢窑器物内外壁加工精细,表面平滑,不见轮旋痕迹。而定窑的内壁精细光滑,外壁则往往留有明显的轮旋刀痕,抚摸时有高低突凹之感。

3、邢窑瓷施釉满而均匀,底部中心也施釉。定窑则不同,有的碗内外施釉,底中心也施釉;有的碗外壁施满釉、底中心不施釉;还有的碗外壁施半截釉、近底部无釉三种。

4、邢窑瓷施釉均匀,定窑施釉不均,往往高低水平有流釉现象,既通常说的“泪痕”。

5、邢窑施釉厚但均匀。定窑碗底中心施釉不均,往往有漏釉现象。

总之,邢窑器物无论是在成形、加工、施釉,还是烧窑等工艺中,均一丝不苟,器形规整、釉色光润。定窑制品虽然也比较精细,但与邢窑制品相比,仍不免有些逊色。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定窑和邢窑的区别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陶器茶具和瓷器茶具的区别是什么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陶瓷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茶具材料多种多样,造型千姿百态,纹饰百花齐放。究竟如何选用,这要根据各地的饮茶风俗习惯和饮茶者对茶具的审美情趣,以及品饮的茶类和环境而定。下面我们来说说陶器茶具和瓷器茶具的区别是什么?

人们通常所说的陶瓷茶具其实是“陶器”与“瓷器”茶具的总称。用陶土烧制的茶具叫陶器茶具,用瓷土烧制的茶具叫瓷器茶具。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茶具都可以叫陶瓷茶具。瓷器茶具和陶器茶具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是两者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制陶术的发明及陶器制作技术不断改进所取得的经验,瓷器是不可能单独发明的。瓷器的发明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制陶过程中,不断认识原材料的性能,总结烧成技术,积累丰富经验,从而产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下面是陶器茶具与瓷器茶具的区别

一、使用原料不同。陶器茶具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茶具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二、烧制温度不同。陶器茶具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茶具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三、釉料不同。陶器茶具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茶具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四、坚硬度不同。陶器茶具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茶具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五、透明度不同。陶器茶具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茶具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陶器茶具和瓷器茶具的区别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郎红和祭红的区别是什么?


郎红,即郎窑红,完全按照明朝永乐、宣德的红釉来制作的,即追求红宝石般艳丽温润格调。郎红和祭红的区别是什么?

1、郎红釉面玻璃光泽强烈,清澈透明;祭红的釉面凝厚莹润,浓郁呈失透状。

2、郎红釉流动性大,口沿下因此显露出白色胎体,此“脱口”为郎红典型特征,再则,底足有一环深褐色的积釉,称“垂釉”,但流釉一般不过足,故郎红瓷独具“脱口垂足郎不流”之风貌;祭红基本是色不脱口,釉不垂足(即使底足略微有积釉较薄、规整,亦明显有别于郎红),器口与足根处均有醒目而地道的“灯草边”。

3、郎红的釉色鲜红艳丽,由于流动性大,通体上下甚至前后釉色的变化活泼,灵动,釉色浓处好似牛血初凝,而红釉稍薄便会出现如鸡血一般鲜红,其近底足处又常因积釉过厚呈按红色或黑褐色;祭红则釉色通体匀净,少见变化,相对而言,典型永宣祭红釉呈鲜红色,口或底边的“灯草边”较宽,在3-5毫米之间,清代红釉大多色泽凝厚深沉,口或底边的“灯草边”较窄,约1-2毫米。

4、永放大镜可见到郎红的釉内气泡分布介于两者之间,不太稠密,然而气泡个大,大的凭肉眼就能一目了然。

5、郎红的釉层内开大纹片,祭红无纹。

6、郎红的釉面光爽,釉面上的橘皮纹现象偶尔会有之;祭红大部分有橘釉现象,明代橘皮纹较清代大,而清雍正橘皮皱纹则较乾隆大。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郎红和祭红的区别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哥窑瓷器和弟窑瓷器收藏价值比较


大家如果有看到充满了裂纹的瓷器,会不会觉得这是残次品然后马上丢了呢?其实这可能是大名鼎鼎的哥窑瓷器,哥窑瓷器正是以这样的裂纹闻名于世。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有时候不完美反而才更有收藏价值。那么到底是充满裂纹的哥窑瓷器收藏价值高,还是胎骨厚实没有裂纹的弟窑瓷器更胜一筹呢?

传说宋代龙泉县,有一个姓章的很出名的制作陶瓷的工匠。他的两个儿子都跟着父亲学艺。父亲死后两个儿子各自开窑,老大的即为哥窑,老二的即为弟窑。都很有名气,但是老大烧的略胜一筹,有次烧出了“紫口铁足”的瓷器,连皇帝都龙颜大悦,要大大褒奖他。弟弟心胸狭窄,于是心生妒忌,有次在哥哥配釉时抓了把灰,增加了膨胀系数,于是一开窑的时候就釉面全都开裂了。老大欲哭无泪,但是还是得拿去市场上卖,结果因为裂纹形状各异,反而更为有趣,深受人们欢迎,还卖得了好价钱。据说他还把茶水涂在瓷器上,又把墨汁涂上去,形成“金丝铁线”。当然从这个有趣的传说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更喜欢哥窑瓷器。

其实分辨哥窑和弟窑的瓷器很简单,就是看有没有开片,有的话就是哥窑瓷器,没有就是弟窑瓷器。除去这点它们的差别也有很多。哥窑瓷器釉属于无光釉,表面有一层光泽,宛若“酥油”一般,颜色相对来说也更加丰富一点。还有就是由于皇上喜欢“紫口铁足”的缘故,哥窑瓷器的胚体大多数都是紫黑色或者棕黄色。瓷器口部或者边缘一点釉少的地方是黄褐色,因为露出了胎色。底部因为没有涂釉所以是铁黑色。弟窑瓷器则是正好相反,以没有纹路的瓷器值钱,而且市面上流传的粉青色最多也是上品。而且弟窑瓷器往往在转折处釉较为少,薄,所以露出白色的胎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筋”。

所以总的来说哥窑瓷器变化创新更多一些,自己的特色更为鲜明,在当时那个时代也更受百姓和皇上喜爱。弟窑瓷器也是很不错,但相对来说比较循规蹈矩一点,更多的是传承之前的技艺并加以完善,相比较哥窑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和创新。在瓷器的市场上,自然是没有特色鲜明的哥窑的瓷器的收藏价值高。而且流传至今的哥窑的瓷器的量非常非常少,比弟窑的少很多,物以稀为贵,所以自然价格又要高一些了。

所以说,哥窑瓷器的收藏价值更高一些。而且现在市场上哥窑瓷器的价格也确实比弟窑的要高上一个台阶。

建盏和天目盏的区别是什么?


建盏和天目盏的区别是什么?

建盏:用福建南平地区一带含铁量较高的红土为胎底,含铁量高的釉料为着色剂,经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黑釉系茶碗。

天目:而天目釉系列茶碗,则氧化烧和还原烧并存,且含铁量也较低,从胎低能明显看出与建盏含铁量的区别。

一般建盏唇边露锈色,而天目盏唇边较圆润。

1)建盏: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着名的古窑之一,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

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施半釉,而器物唇边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

因胎土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

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2)天目盏:早在宋代,留学中国浙江天目山一带的日本禅僧们,就把当时的黑釉系茶碗(其中也有来自建阳窑的建盏)当作宝贝带回国,他们把这类黑釉茶碗称为天目碗。

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类茶盏的国际通用名,日本和台湾有许多陶艺家,都有烧制天目釉茶碗,不仅釉色变化丰富,且胎质较细腻。

如今,在日本和台湾一般都通称“天目盏”,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三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

建盏是天目釉系中的一个品种,也是最高端的品种,产自福建南平地区的黑釉茶碗,才能称之“建盏”,它与其它窑口所产的天目有着本质的区别,除了产地不同,胎和釉料也不同。

宋钧窑与元钧窑的区别是什么


钧窑瓷器作为宋名瓷之一,一向是收藏界的热门。但也正是因为其发现时间早,所以历朝历代钧窑瓷器都各有不同,尤其是元代以后更多,并且具有时代特色。那么,从收藏鉴赏的角度上来说,宋钧窑和元钧窑的区别是什么呢?

首先,宋钧窑瓷器的经典,使得后世钧窑瓷器多带其影子,元代钧窑瓷器的烧造也不例外。例如,宋钧窑瓷器非常注重造型,优美贵气,同时釉色丰富,除了名满天下的天青色,还有月白、葱青等,釉面平滑,颜色明丽,而元钧窑瓷器则承其特点,且多出釉色,造型也精美秀逸。但元钧瓷更具时代与民族特色,虽然也袭承了宋钧窑的部分器型,但是更偏大,也更为丰富,这是因为元钧窑瓷器更重视器物的实用性,不再过分追求瓷器的精致度。

同时宋代官窑较之民窑瓷器,还多一种“窑变”之色,“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正是窑变的功劳,让钧窑瓷器更具风韵,颇为独特,色彩纷呈而加以融合,观之赏心悦目,这样窑变呈现出的色彩,在宋钧窑瓷瓷胎细密的基础之上表现得极为出彩,且基本不会出现脱釉或流釉的情况,釉面极为完整。但元钧窑瓷器则略逊色,虽也有窑变发色,且由于技术进步更多了几种颜色,但因为更注重实用性,对釉面的精细度要求不高,也有脱釉或流釉的情况出现。

另外,也正是因为如此,元代钧窑瓷器多是出自民窑,所以没有宋钧窑精细微妙的气度,更轻描淡写,宛如写意,既有对钧窑瓷器窑变色等特性的传承,又有符合时代特色创新。例如宋钧窑瓷器有"棕房"、"笔触"等独特的装饰手法与特征,但元代的钧窑瓷器同样在釉色上呈现出了弥漫悠然之状态,与同时期的青花瓷,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的来说,宋代钧窑瓷器有官窑与民窑之别,质量极为精美,尤其是官窑瓷器,釉面平整光滑,有“窑变”发色之秀逸独特,无脱釉、流釉之态。而元钧窑瓷器虽也有“窑变”发色,且釉色多而美,但因为多是民窑所烧造,所以没有宋钧窑瓷器的精致,且器型较之宋钧瓷偏大,更注重实用性,脱釉与流釉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宋钧窑与元钧窑瓷器精品图片及成交价格对比:

1:北宋/金钧窑天蓝釉紫斑小碗,尺寸:直径8.6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6,400,000 ,成交时间:2015-12-02,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秋季拍卖会。

此件钧窑小碗造型隽秀,盈盈可握。其萤润光亮的天蓝釉面之中饰有不规则的玫瑰紫色斑块,观之如晚霞变幻又如山水氤氲,引人入胜。钧窑的铜红釉装饰始于十一世纪末的北宋晚期。

2:宋至金钧窑月白釉梅瓶,尺寸:29.1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5,935,000 ,成交时间:2019-04-02,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

3:宋-元钧窑天蓝釉鼓钉式三足洗,尺寸:直径19.7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2,500,000,成交价: RMB 5,488,000 ,成交时间:2010-12-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5周年秋季拍卖会。

“七”款。本品别致古雅,腹形如鼓,平底,下承如意云头形三足。口沿、腹壁各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枚,下部十八枚。胎骨厚重,端庄古朴,通体罩施月白色浓釉,色泽乳浊而质地厚润。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存支烧痕十七枚,支点粗大,排列紧密,足内壁刻“七”字。

4:北宋/金钧窑天蓝釉紫斑盌,尺寸:8.7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5,440,000 ,成交时间:2014-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本品乃北宋之经典,釉色多富变幻, 由青到紫,亦浓亦淡,雅韵幽现。色浓烈,釉光亮,器形丰圆,似皂泡,遂得洋名「bubble bowl」。Rose Kerr于书中记,钧瓷紫斑器,取铜料,着笔几抹入窑,火去时,青紫交融,现斑斓,五光十色,每窑绝无同者。

5:北宋/金钧窑天青釉紫斑大钵,尺寸:直径23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4,860,0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6:元/明初钧窑天蓝「四」字仰钟式花盆,尺寸:宽25.4厘米,估价:HKD 30,000,000 ~ 50,000,000,成交价: HKD 33,700,000 ,成交时间:2018-11-26,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拍卖会。

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口略呈椭圆,口沿外敞,深弧壁,厚圈足,底挖五渗水孔。形如仰置的挂钟,故名「仰钟式花盆」。通体罩天蓝釉,局部釉面蓝紫相间,釉色变化如梦如幻。足缘、口沿呈褐色。底部涂上酱色护胎釉,刻「四」字。

7:元/明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尺寸:直径19.8厘米,估价:HKD 12,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HKD 14,525,000 ,成交时间:2019-05-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四」字款。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饰鼓钉纹两周;上缘十八枚,下缘十五枚。胎骨厚重,通体施釉,里釉色天青,外为玫瑰紫,边棱呈褐色。施釉至足底,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有支烧痕。底刻数目字「四」。外底有两处打磨痕迹,可能为了移除款记。附日本双层木盒。

8:元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洗,尺寸:直径25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8,165,000 ,成交时间:2014-06-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钧瓷绚烂奇妙之色彩,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心思所能及,因其色其形皆为天成,所现窑变尤象,妙景竟生,引人遐思无穷,观其漫无崖际之变化,皆自以为独有心领神会之境界,陶然自乐,情悦性怡,斯则观赏钧瓷之独特乐趣也。本品诚为钧瓷之佳美者,形制为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器身、圈足皆随形而生,婉转而不失刚健。釉色厚润,色泽依器型的转折而丰富多变,口沿与外壁釉色幻化为玫瑰紫,灿若晚霞,绚丽夺目而变化无穷,内壁则是天蓝色,静穆湉谧,与外壁的炽烈瑰丽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此冷暖色泽的搭配符合美学的原则,折射出工匠们的巧思和皇家审美的品味。内壁的每一处转折均见釉色浅淡,以致黑褐坚硬的胎骨若隐若现,使得造型轮廓鲜明,釉质的温柔婉约和器型的刚健硬朗合二为一,别见一番古朴典雅之风韵。平底,敷涂褐色护胎釉,周缘存支烧痕,口径为25cm,此器为已知同类器中尺寸较大者;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类似式洗,唯本件釉色更加红蕴,且体型皆比故宫所藏略大。乾隆皇帝有喜欢铭刻堂名款的习惯,由此可以推知,凡是带有清宫诸处堂名款的官钧花器必定为内府旧藏,并深得乾隆皇帝喜爱而被选用,检视目前公私典藏,此类官钧花器底部铭刻堂名款者不足20例,综合考察其品质皆属同类之精华者,可鉴乾隆皇帝当时对此曾经严格挑选过。

9:元钧窑月白釉公道杯,尺寸:10.3厘米,估价:HKD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HKD 4,900,000 ,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此类公道杯, 杯内见拱形结构, 并有孔隙供水流入, 杯中注水,孔内小人便随之浮现, 精巧奇趣。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哥窑和弟窑瓷器的区别是什么》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哥窑和弟窑瓷器的区别是什么》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