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瓷片 > 导航 >

古瓷片也珍贵

古瓷片也珍贵

瓷砖瓷片 古代珍贵瓷器 古瓷器鉴别

2020-06-18

瓷砖瓷片。

20多年来,金州有个“民间考古家”,在拆迁地、垃圾堆里开始拣瓷片,如今他创下了瓷片收藏的全国之最

三万古瓷片记述金州沧桑

凝神端坐在一摞摞码放整齐的古瓷片中间,老董的表情平和而愉悦:这是元青花,这是清粉彩,这是象牙白,这是大王碗……而金州古城的兴衰荣辱、世事沧桑,也仿佛从一块块残破的陶片、碗碴古拙的花色里鲜活和流动起来……

垃圾堆里拣回3万古瓷片

金州区北门口永安小区董文清的家像间古色古香的文物店,三面墙壁的博古架上摆满高矮错落、形态各异的古瓷瓶,使本来就很狭窄的空间显得越发拥挤。细一看,这些古瓷大多布满裂痕或残缺破损了。老董打开博古架下的壁柜,里面摆着一摞摞古瓷片,揭开床边一条床单,下面竟并排摆着3个大木箱,一箱陶片、一箱民窑瓷片,另一箱是相对珍贵的官窑。

记者被眼前如此丰富的古文明断片所惊愕,而老董说,这只是一部分,在他和三哥、六弟家楼下的小仓房里,还码放着几麻袋沾着泥土的“原汁原味的”古瓷片,加起来有3万多片,这些都是他23年来从拆迁改造的古城里、从倾倒在海边的建筑垃圾堆里拣回来的宝贝。

董文清小的时候,家就住在古城的孔庙附近,那一栋栋青砖灰瓦的老宅,那民风纯朴的街坊邻居,还有八仙桌上擦得锃亮的掸瓶、茶盏,甚至家里吃饭用的砂钵、瓦盆,现在想来都有一种古拙的美。一位老邻居搬家走了,小文清在那间空荡荡的老宅里拣回一只掉了“耳朵”的瓷瓶,捧回家收藏在柴草垛里,后来,它碎掉了,但瓷片上精美的花纹却让他怎么也割舍不下,那种残缺的美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似乎愈加可人。

1983年,金州古城陆续开始了拆迁改造,那些扒倒的老宅、那些从地下挖出的陶陶罐罐,变成了一车车垃圾被运去填海或掩埋。一次路过工地时,董文清拣到一把石斧,他把它带回家,把玩了好多天,多么久远的古城啊,这些早年的东西、这些老祖宗用过的物件可能再也见不到了,董文清心里再次燃起了对老城的眷恋。

“这是汉代的灰陶碗,这就是汉瓦,这是汉唐时期的瓦当,你看它做工多讲究。”老董拿起两块“土疙瘩”说,两块瓦当上各有一幅美丽的纹饰,都是手工捏出来的,一块是菊花,老董说那是装饰在一般富裕人家房檐上的,象征着美满幸福;另一块是狮头,是官宦人家镇邪用的。

屡遭白眼的“拾荒人”

1983年,董文清29岁,是陶瓷厂的装卸工,每天下了班,他就抓起钉耙、镐头一头拱进工地,把那些人家看来一钱不值的“破烂”拣回家。

老董说,收集瓷片是个累人的活儿,尽管有时也能在搬空的屋子里拣到“一半个儿”破损的瓷瓶、杯碗,但那些大多是近代、民国的东西,稀奇的都在地下:一两米深是明清的,三四米深是元明的,汉唐、宋、辽金的都在五六米、七八米深的地下。而且要赶在工地的围墙盖起来之前快挖,否则,工人们进来,工地就封闭不让外人进了。多年来,在这种“抢救式的挖掘”中,老董也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验:“一般盖小黑瓦的是古宅,地下可能有更久远的陶瓷碎片,大黑瓦的多是民国时期的房子;二是看土层,如果是生土,就不动镐了,熟土发黑,说明有人生活过,那里面才可能有被丢弃的瓷器碎片。”说起一套套的经验,老董倒真像个“民间考古学家”了。

家里的瓷片越多,董文清就越为之着迷,他上瘾了、痴了,从“小董”一直挖成了“老董”。工地封了,老董就一天天死守在铁门外看着挖掘机施工,后来工头们都认识他了,有时挖出一两块瓷片就随手送给他。等翻斗车一出工地,他就跟着跑,骑自行车跟不上他就打车追。建筑垃圾排放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金州西海、毛茔子、大房身……一车“黄翻”拉20多吨垃圾,他得倒腾四五天,像小时候“翻地瓜漏儿”一样仔细,也就能找到五六块碗碴。雨下得越大,老董越在家里坐不住,他仿佛看到一块碗碴被冲出了地面,冬天,瓷片冻在土块上,怕碎,他不敢往下撬,连同土疙瘩一起抱回家,放在暖气旁烤……

很多人以为老董是个拾荒的,工地、垃圾场上的拾荒人却同样嘲笑他:“拣点废铜烂铁还能卖钱呢,你拣那玩意干啥?”不客气的老人们干脆骂他不务正业:“你拣个破碗要饭去啊?”可怎么嘲讽也改不了老董的痴心了。

拣片钧瓷险赔上命

“家有金银元宝,不如钧瓷一片。”老董对手里的一块钧瓷格外珍视,那是他拼了老命拣回来的。那是1999年秋天,老董正在西海填海的垃圾堆下耙土,忽然看见一小块透出蓝绿色玉光的釉片,他不顾一切向前扑去,连上面喊“来车了”都没听见。抓出来一看,半个钧瓷碗!这时上面一车垃圾倒下来,土直埋到他胸口,他挣扎了好一会才爬出来,鞋丢了,海水涌上来,下半身沾满了污泥,他却“乐彪了”似的跑回家,一连把半个碗搂在被窝里稀罕了好几宿。接下来的半个多月,老董在被埋的地方不停地刨,果然又找到几块钧瓷碎片,遗憾的是,最终他也没能把它拼成一个整碗。

老董的经验是,找到一块碎片,它周围常常会出现“另几半”。那个布满裂纹的乾隆天蓝砂马蹄笔洗是他在卢大臣旧居的院子草窝里拣到的,回到家拿放大镜粘到最后,就差一小片,后来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把四大院整个“筛”了一遍,连火柴杆大小的草棍都不放过,终于在一小片纸壳下面,找到了粘在油污上的残片。而那盏明青花油灯上残缺的地方,他花了4天才找到,这些年他也养成个习惯:发现好瓷片的地方,过了一两年走过时也要再蹲下来瞅瞅,他觉得说不准什么时候,那些残缺的瓷片就被他找到了。字串7

练成“半个鉴宝专家”

老董最爱看考古、鉴宝的电视节目,爱人、兄弟没少给他买收藏类的书刊,老董一本本“啃”,愣是练成了“半个鉴宝专家”。

每拣到一块瓷片,老董都习惯性地先搓搓底,看落款,清乾隆之后,为避“江山破碎”的讳,瓷器底儿上不再落皇帝的年号,代之以窑号,没有落款、窑号,就看釉、看胎、看画、看烧碗时碗之间摞起来的垫点,哪个年代的,是钧窑、哥窑,还是龙泉,定窑……心里就有了个大概。有时老董也逛古玩市场,只是很少发现真品,在他看来,那些古董花瓶大都抵不上他的一块碎片。

大连东北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白文宏看了他的收藏振奋不已,白文宏说,目前个人收集瓷片最多的只有万余片,老董收藏类别之广、数量之大创下了新的个人收藏瓷片之最。而且其中不乏精品,如宋辽金元时期的钧窑、元代的红绿彩、宋代的影清瓷、金元时期的磁州窑、明代宣德字款青花、康熙单色釉等,都极为珍贵,有的在博物馆里也很少见。尽管因为破碎,它的市场价值远没有整瓷那么高,但有些好的残片,价格也在万元左右;它上面的彩绘,往往都是工匠们手绘的,有的可能是大师的遗作,只此一件,因此有着极高的艺术、美学价值,比如晚明时期的青花彩绘就很写意,代表了那一时期的画风。特别是瓷片上残留的器型、画面和文字,承载着两汉以来金州人民2000多年的用瓷、生活的文明史,另外,这些古瓷片也是学习鉴定瓷器的实物教材。

目前,白文宏已邀请董文清加入收藏协会,并准备为老董收藏的瓷片出本讲述金州古城用瓷历史的书。

扩展阅读

古瓷片华丽转身的低调内涵


古瓷片华丽转身的低调内涵

一般收藏瓷器,多追求完整器,通常将老瓷片作为学习和研究的标本。但随着瓷器收藏的逐渐火爆,古瓷片也华丽变身为各式各样的精美装饰品,不甘寂寞,在瓷器收藏市场上呈现出了另一番繁荣景象。

当老瓷片遇上建筑

古瓷片镶嵌在墙上,不仅将古瓷片的装饰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还能打造独特风格,体现特色的陶瓷文化,进一步推广和展示不同的文化。

残缺美,也入画

部分古瓷片的盘底上,通常绘有人物故事,往往画工精细,颇具美感,配以实木画框,挂在墙上就像老画似的,因而古瓷片也能“入画”。

2005年的北京华辰拍卖会上,就出现过一套嵌有宋代钧瓷碎片的楠木四条屏,估价为12万至22万元。专家介绍,将钧瓷老瓷片镶嵌在木质屏风上收藏,从明清时期就有,也是钧瓷的一个特色,因为宋代钧瓷很少有完整器,因而瓷片也不多,俗话说“钧瓷一片值千金”。同样其它古瓷片也可以入画。

瓷片饰品的人文之美

古瓷片也以做成摆件、画作、屏风装饰家居环境外,还能做成项链、胸针、戒指、耳坠等饰品,增添古典美。

据了解这些老瓷片饰品价位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由瓷片的年代、画工、完整度、内容题材、官窑或民窑等来决定。目前瓷片饰品以景德镇为主,因其画工、题材较好;此外也有河南的钧瓷、汝瓷、绞胎瓷等,钧瓷釉色变幻莫测,汝瓷则清雅如玉。

宝石蕴含的是天地精华,瓷片则体现人文之美。古瓷片饰品与黄金、珠宝相比更具内涵。古瓷片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因而不仅具有装饰和点缀的作用,更能体现人的修养和灵气。

古瓷片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陶瓷收藏爱好者在收藏过程中,千万不要只重整器,而放过对珍贵古瓷片的收藏,特别是那些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特殊古瓷片。

珍稀古瓷片往往成为填补科学空白的实证和古瓷窑考古重大发现的先导。因而能够拥有典型的珍贵瓷片,已成为玩瓷者引以自豪的财富和收藏水平的标志。

耿宝昌先生主编《邛窑古陶瓷研究》59页,张福康先生撰文《早期铜红和钴蓝的出现》云:“长沙窑产品中带有铜红彩的并不多见,邛崃窑带有铜红彩的更属罕见……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邛窑和长沙窑的陶工们首先发现了铜红,有意识地进行了试验,并传之于后世,所以铜红釉彩的起源应归功于他们”。李知宴先生曾说:“邛窑彩绘瓷上有很多用毛笔蘸彩书写的文字,如‘蜀’、‘临’、‘邛’、‘供’等,笔力雄劲,很有书法韵味……”。

笔者收藏的一批古瓷片,纹饰均是用毛笔蘸“铜”料在釉下着彩,再罩上一层青釉,在高温还原焰或氧化焰中一次烧成。这些残片的器型有杯、高足杯、罐、四系罐、碗、钵等,瓷片上所绘纹饰多为云纹、草叶纹等。

据实物考察,这些古瓷片从造型、纹饰、胎釉、烧制工艺、时代特征等方面,均与唐代邛窑产品相同,这些古瓷片应为唐代邛窑烧制的釉里红和高温釉里红绿彩。其中还有一件更珍奇,瓷片上有釉里红“临”字款铭文。这件瓷片约7厘米×5厘米,“临”字款的写法独具一格,写得随意挥洒,草书之体势连绵,一笔而成,气脉通连,笔简意炼,泼辣豪放。据此,我们不难看出,唐代邛窑窑工们的超前意识与无拘无束的个性、社会习惯及审美观念,表现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勇于革新精神。

“邛窑”在历史上无文字记载,邛崃古称“临邛”,釉里红“临”字款则是邛窑窑口的绝对铭文。“临”字款釉里红瓷片是历史留下来的实证,铭文印证了专家们“邛瓷的釉下多彩技术是我国最早,当时最先进的釉彩技术”的正确论断。

釉里红创烧于何时?何地?有元代景德镇说、唐代长沙窑说、唐代邛窑说等三种说法。这片其貌不扬的釉里红“临”字款瓷片掀开了唐代邛窑的面纱,破译了釉里红起源之谜。(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周佐玉)

独具魅力的景德镇民窑古瓷片


在浩瀚漫长的中华陶瓷历史中,景德镇民窑古瓷堪称华彩乐章,举足轻重。近年北京出土的大量实物残片更证明,景德镇瓷器自明代以后,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而其中绝大部分是民窑青花瓷。这些城市的地下文化遗存,近年来受到藏家、研究者以及瓷器爱好者的青睐。收藏界喻古瓷片为“文明的碎片”,一些行家更是将其当作古书来慢慢细读,咀嚼品味。

民窑瓷器独具魅力

历史上,景德镇瓷器以能够集历代陶瓷、绘画、工艺之大成而著称于世。清雍正(1723-1735)前后,是景德镇民窑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据民窑古瓷鉴藏家曲永建先生介绍,就瓷胎来说,这一时期民窑精品瓷器决不逊色于后来的官窑,甚至高于有些官窑。胎质坚硬、细腻、洁白,釉面有玉质感,普遍薄润、透明、匀净。其中的精品可与官窑媲美。

瓷器又是一个集制造工艺、民俗、文字、诗歌、绘画等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载体。“题材丰富,构思洒脱”,构成民窑古瓷器的独特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与官窑瓷器相比,它在纹饰构思上更显得无拘无束,自由洒脱,且题材生动丰富,从人物、动物到植物,无不栩栩如生,能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举元末明初时期的作品为例:这一时期,一些失意文人才子沦为匠人,混迹市井民间,他们显然入了“绘瓷画”这一行当。这一时期民窑瓷器上的“文人画”就反映出此类瓷画创作者的艺术水准。他们的作品往往笔锋练达,抒发个人感受,意境独特,也因此“较难仿,因现代人的笔墨功夫上不去”。民窑瓷器还可令今人一窥古人的风貌民情,文化习俗,感受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兴衰的历史。民窑瓷画上的一个常见题材是“童子嬉戏图”。明末时期,民众困苦潦倒,从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民窑瓷画中便可一窥。瓷画中,玩耍的幼童,表情往往欠生动,显呆板,所着衣衫也多拖沓不合体。透过此种精神面貌,现代人似乎可以嗅到一个王朝“大势已去”的无奈气息。

民窑瓷器所折射的宗教风俗,亦十分有助于理解同一时期宗教发展的客观状况,景德镇瓷器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与宗教文化休戚相关,宗教是构成民风、民俗的要素和源泉。浩如沧海的民窑瓷器纹饰的演变,更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历程。就像最早的国家管理人员、城市和文字,几乎都源于宗教祭祀活动一样,景德镇瓷器的历史,每一时期的流行纹饰也都充分体现出宗教思想的主题并被嵌入百姓日常生活。在出土的明清遗器中,不乏宗教题材的纹饰,如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佛教中的十字杵在元青花瓷中便已应用,在明成化泓治时期开始盛行,可见当时平民百姓信奉佛教者日渐增多。

“瓷片”市场身价随涨

近年,全国各地不少城市都兴起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大量深埋地下数百年的古瓷片“终见天日”。在北京的一些古玩市场,都有卖瓷片的摊位,吸引着国内外,包括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地的收藏家。本地瓷片爱好者更是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将目光锁定那些正在拆除老建筑的各种工地。据保守估计,全国范围内应有数千位瓷片收藏者,北京地区应为上千人左右。而介入其中的各类买卖人员则有数万人,甚至更多。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人在起步学习阶段,他们之中不乏年轻的瓷器爱好者,堪称未来古瓷片收藏的生力军。

民窑瓷片受市场追捧,究其原因,无疑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们的独特价值。民窑瓷片鉴藏家认为,瓷片是收藏、研究者的实物标本,帮助其了解瓷器的各种内在品质,不同时期的纹饰风格等。对于瓷器研究爱好者来说,到博物馆去固然可以观赏到各类古瓷展品,但这只能开阔收藏者的视野;看书也可以增加思考的能力,但真正入门古瓷研究,直接接触实物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遗憾的是,大多数古瓷爱好者鲜有机会接触完整器物,于是接触研究出土瓷片便成为一条捷径。况且,那些精致的瓷片亦可作为一幅瓷画艺术品永久保存。这也使得不少商人亦看好瓷片的升值潜力,进行投资。结果是瓷片的身价迅速提高。

珍贵的素三彩


寿星,是民间传说中主宰人间寿夭之神,即南极老人星。在古代,寿星的地位极为崇高,《尚书》说:“(人有)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中“寿”排在首位,可见人类对长寿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自东汉起,祭祀寿星与敬老活动结合在了一起,列入历朝历代的祭典,并由帝王亲自主持祭祀仪式,直到明代洪武年间才废除。但此后,民间对寿星的崇拜却更为普遍了。自有寿星崇拜以来,其形象有一个逐渐演变发展的过程,到清代已基本定型。河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清康熙年间的素三彩“寿星捧桃瓷像”,就是一位天庭饱满、鹤发童颜的古装老者,手捧鲜桃,含笑而立,那慈祥和蔼的面容,令人感觉可亲可敬……由此可见,银发长须、头高额隆、大耳短躯、面目慈祥———凡此种种形象特点,于寿星而言是缺一不可的。素三彩,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釉上彩瓷器品种。这种工艺始创于明成化年间,到清康熙时已日臻成熟。这个时期景德镇的素三彩瓷器极负盛名,是素三彩制品最为精致的时代。素三彩常见的颜色有黄、绿、紫,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颜色中没有红色等鲜艳色彩,显得素净、淡雅,故名“素三彩”。当然,“三”在文言中有“多”的含义,所以素三彩并不限于黄、绿、紫三种颜色,譬如这件“寿星捧桃瓷像”中,寿星的内衣为绿色,飘带为黄色,外衣和靴子则是施以褐色釉。在此,黄、绿、褐虽皆为素色,但釉色却很鲜艳,因此并不给人以沉闷浓重之感。

据陶瓷鉴定大师耿宝昌回忆,20世纪50年代,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曾下文在全国征集搜寻素三彩器物,但所获甚微。另据琉璃厂的老人回忆,真品清康熙素三彩大件,在民国时期就已罕见。近些年来,国内外各大拍卖会上的各类素三彩也很少见,其中尤以清康熙时期的素三彩价值最高。据悉,河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寿星捧桃像”,是1965年束鹿县信托公司收购的。尽管其可能是曾散落于民间的旧物,但其完好的外观却显示出十分完美的品性:瓷质坚致细密,刀法娴熟、雕工细致。老寿星神态自若,清秀飘逸,古拙厚重与秀丽轻盈的气象兼而有之,清康熙素三彩瓷之珍贵,由此可见一斑。字串8

陶瓷文化鉴赏-农民抢挖古窑 上百件珍贵瓷器流失


一处明代的古窑遗址近日在云霄被发现,经权威专家论证,这是漳州首次发现的大规模生产龙泉瓷的窑址,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文物鉴赏价值。但令人遗憾的是,古窑遭遇严重破坏,上百件珍贵瓷器流失。目前,文物部门正在采取措施保护古窑遗址,并将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拓建村道意外发现龙泉瓷古窑

在古窑遗址现场看到,被挖掘出来的古窑表层部分布满了残缺不全的瓷碗、瓷盘,堆积成山,但是破损瓷器的釉表依然光泽亮丽。在古窑旁,文物部门和乡政府已立起保护警示牌。云霄博物馆馆长汤毓贤研究员表示,前不久上坂村在拓建村道时,挖掘机无意中挖到这座窑炉。遗址现场位于两山包夹中,中间还有一条小河流。他还说,这是典型的古窑分布,因为烧制瓷器一般都在溪流旁,方便取水烧瓷,整个遗址分布面积约500平方米。

福建省博物院栗建安研究员检测文物标本,确认此遗址为制造龙泉青瓷的明代瓷窑,器形有碗、碟、盏、高足杯等,纹饰有云雷、莲花、菊瓣等。

龙泉窑目前在全省只发现了浦城、崇武等寥寥几处,而在漳州,像这样大规模的古窑烧制龙泉瓷,还是首次发现。古窑的发现,对于研究明代的瓷器和烧制技术,具有非常深远的考古价值。

古窑文化层遭农民用锄头抢挖

汤研究员介绍,古窑被发现后,陆续有村民白天带着锄头到这里来掏挖,被破坏面积约200平方米,大概有上百件相对完整的瓷器被盗走。在现场,还留下了塑料袋、箱子等装运瓷器的包装物。他还强调说,古窑瓷器以碗类为主,还有花瓶、高足杯、杯盖等,这样的瓷器被盗走一件,可能就损失了一个瓷器门类无法收集齐全,这个损失无法估量。更关键的是,在用锄头盗挖后,古窑的表层文化层被严重破坏了,给未来的发掘和考古工作带来了难度。

据了解,省博物院的考古研究所针对遗址被盗挖事件,已经上报国家和省文物局,建议对古窑及暴露部分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正在等待上级部门批复。

珍贵名瓷 藏宝民间


在中国人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渐走向小康社会的今天,包括陶瓷在内的珍贵文物收藏已不局限于国家文博单位与少数收藏家。截止目前为止,我国收藏大军已突破4000万人,其中约有一半以上十分钟情于中国名瓷的收藏,推动着我国艺术陶瓷向前发展。为鼓励与正确引导包括陶瓷在内的各种收藏的健康发展,有报道说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法规,鼓励藏宝于民,并使国家文物保护与收藏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目前,在国内大中城市都出现了规模大、档次高、店铺集中的旧货文物市场,凝聚着古代灿烂文明精华的各代名窑瓷器,成为收藏者追逐的目标。如北京的潘家园、报国寺,上海的城隍庙,天津的沈阳道,广州的文昌路,南京的夫子庙等,都已成为国内外闻名、设施齐全、商品琳琅满目、管理完善的文物市场。各类陶瓷艺术品成为收藏界最具代表性的交易品,人气甚旺。这里荟萃有古今各代名窑的瓷器佳品杰作,供人们选购。每逢假日来临,市场人群熙攘、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异常热闹。人们希冀在精芜混杂的旧货或仿古制品中拣漏,买到令自己心仪的藏品。伴随着民间陶瓷收藏业的兴旺,各类公、私立陶瓷博物馆亦如雨后春笋、发芽吐绿。

随着各类陶瓷藏品进入民间,走进平民百姓的柜橱与博古架,国家博物馆收藏亦获得重要的补充与比照。民间收藏家靠藏瓷或珍玩、或保值,在把玩中领略出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了文化艺术素养。还有许多收藏者,在藏中学,在学中藏,逐渐形成较厚重的文化品味与考证的功底。他们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甚至弄清了陶瓷发展史中的迷案与疑窦。有的著书立说,为新时期重新构建陶瓷史论而不懈努力。一些新奇且有说服力的观点甚至令国内外专家所瞠目。持续旺盛的民间陶瓷收藏热反映出中国陶瓷文化热的高涨,这对于当前我国陶瓷工业健康与高速发展形势十分有利,同时也使加入WTO的中国陶瓷充满活力。

瑞典回赠中国18世纪珍贵陶瓷


令北京故宫人员赞叹的瑞典藏中国十七、八世纪古陶瓷26日将在北京故宫午门城楼展馆揭开历史面纱,其中18件精美瓷器由赞助商沃尔沃集团出资50万元购买无偿捐赠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

十七、八世纪是中国外销瓷最为辉煌的时期。1732年,一艘名叫“哥德堡号”的瑞典商船启航,驶向广州港,从此大量瓷器、茶叶、丝绸等中国商品进入瑞典,由此开辟了以哥德堡港为起点的远东航线——海上丝绸之路,该商船后来在返回时距哥德堡港仅900米处不幸触礁。故宫博物院与沃尔沃集团主办的《瑞典藏中国外销瓷展》在这一背景下,展出181件(套)文物,主要展品为沉没的“哥德堡号”商船上打捞上来的中国外销瓷、瑞典收藏的中国瓷器以及仰韶文化的遗存、故宫收藏的16件(套)18世纪的文物等。届时瑞典王国王储维多利亚公主将出席开幕仪式。

沃尔沃卡车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吴瑜章说,让中国古代外销瓷器在中瑞建交55周年和北京故宫80华诞之际重归故里,这是沃尔沃为中瑞文化交流献上的一份礼品,也是大公司的一种社会责任。

也说“知事肉”


关于旧时景德镇制瓷工人吃“知事肉”的说法各有不同,有的说是“知四肉”,有的说是“知事肉”,尽管说法不一,但都反映了当时做坯工人的生活清苦。

据笔者了解,镇上做坯工人叫吃“知事肉”,其它陶瓷工种不叫吃“知事肉”,而叫“当餐肉”。

民国初年,做坯工人帮老板做工,老板只供一餐中饭,菜由工人自己烧。开工后也就是供饭的第一天,老板叫杂工用木桶送饭到坯房,这一天吃了多少饭,下次就送多少饭,也可说是给坯房工人“较饭量”。每月的“当餐肉”由老板供给,只有初一与十五两次,总共半斤(16两秤),做坯工人生活很清苦。后来,工人要求每月吃一斤肉,分四次供给,即初一、十五、初八、二十三各供一次。那时,啬吃肉的事宜,要上报县知事(民同初年称一县长官为县知事),要等县知事批准才行。所以做坯工人吃啬的肉,也就是初八、二十三增供的肉,称为“知事肉”。

旧时一个坯房里一般只有八个工人,加起来一次就可吃上两斤肉。做坯工人烧“知事肉”较讲究,先把五花肉切成薄片或小方块,精肥搭配,在锅里烧炒一下,然后放到砂钵里,摆在小炉子上用微火烧火燎去炖,他们烧的“知事肉”,香鲜味美。镇上的做坯工人对“知事肉”的事知道行比较清楚,是他们经历过的事。如今耄耋这年的老坯房工人,都吃过“知事肉”,谈起这件事,还记忆犹新,有的还久久不忘其味道呢。

瓷片说历史


在北京崇文区东花市北里东区有一座名为“睦明堂”的古瓷标本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收藏了包括宋代的汝、钧、官、歌、定五大名窑在内的瓷器残片。尽管瓷片残缺不全,但它们依然具有标本的价值和历史的意义。这座瓷片博物馆的创办人之一白明,已经在这里举办了“汝窑瓷片展”、“明清陶瓷展”等系列活动。

和任何不风魔不成活的收藏爱好者一样,在建博物馆之前,白明住的两居室楼房,除了吃饭睡觉和孩子写作业的地界,到处堆的是瓷片;走路时,兜里也装着一块新淘换来的瓷片;睡觉时,枕头边也摆着两块瓷片。一晃玩了20多年的瓷片收藏,白明的瓷片藏品不论从数量,还是从种类和品质上来说,已经达到可观的规模。这个可观的规模,用白明的话说,“能用瓷片串起中华千年的文明”。“玩家们都知道,我们的文物只有千万分之一的遗存,留下来的少之又少,能买得起整器的更少。我买不起陶瓷瓶,才玩起了陶瓷碎片。可就是碎片,上面也写着老祖宗的故事。”

近几年,随着收藏逐渐成为投资领域一项炙手可热的产业。以前在人们眼里不以为意的碎瓷片也摇身一变成为“国之重宝”。高额的回报让很多盲从其实不明就理的普通百姓身陷其中。“我亲眼看到一个快退休的同事在单位门口上当受骗,花了几千块的血汗钱从别人手里买下一件假货,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欲哭无泪。”

玩了几十年瓷片的白明决定给希望通过买卖古玩一夜暴富的人泼点儿冷水,也给那些指望通过坑蒙的圈里人浇点热水,随即,他写下了《打眼》。“收藏是门学问,背后要靠文化、历史、考古的知识做支撑。急功近利的人肯定要上当。”

写过《打眼》后,白明依然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在随后的时间里,他写了《片面之瓷》。“《片面之瓷》算是《打眼》的延续吧,不过触动点不太一样。写《打眼》是为了给大家伙儿提个醒。《片面之瓷》是觉着大家在收藏之余,应该多看看藏品背后的历史。”话到这,他说起子尤。

“子尤活着的时候,我在医院曾见过他几面。我和他聊瓷片故事,当时,我送了他一块明代的瓷片标本。我说,他碰着这500多年前的瓷片,就是碰着了真正的历史。他说了一句:‘以见知隐,以往知来。’当时我还不知这句话出自墨子,但真把我击中了。这话说出了我多年来力求要去‘拼对文明碎片’的‘终极’目标。子尤离世时,我把一枚有近900年历史的宋代汝窑瓷片放在他身旁,我觉得他的生命配得上那份纯洁的天青色。最主要的是,感谢他让我更深地理解了做这件事的意义。”

谈及碎瓷片的商业意义,白明说:“碎瓷片为越来越多人重视,这是好事,而且瓷片做成的各种工艺品也造价不菲,但我特别反对的是过度浪费。如果你说为了用碎瓷片造栋楼,把成批的整瓷都砸烂了,我会觉着心痛。这和钱没关系,只是觉着这不是在造楼,而是在浪费资源。”联想到他曾见到的高价进口瓷器,白明不无唏嘘地说,“中国人掠夺式地使用资源并没有带来品质的提升,相反,我看到仍然还用着老祖宗留下的技法烧出的瓷器在海外便宜得不能再便宜,而外国的瓷器在中国摇身一变就是大价钱。”

过度浪费、收藏热的出现无一不与中国人的从众心理有关,过度地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大力投入常常让这一类的新生事物呈现出滥俗状态。

“对于所有的跟风起哄现象,我以为‘俗’是正确的。但这个‘俗’是‘通俗’,不是‘庸俗’。‘通俗’是至高无上的。比方说,郭德纲的相声是通俗的,后面一大群‘纲丝’追着去通县看他说相声,这就是庸俗。出现所谓的‘滥’,是因为很多人先不管自己懂不懂,明不明白,都先抢着玩一把。这样的心态,不上当都难。瓷片之乐变成了瓷片之痛。”

但白明认为,在未来,瓷片的收藏还会走向一个高峰。一是整器越来越少;二是一枚瓷片就可以满足人们猎古之心或是怀旧的情绪。可“这些‘文明的碎片’,不是作秀的碎瓷烂瓦。它们是能够带领现代人‘以见知隐,以残窥整’的真的历史”。

·个人简介·

白明,人称“片儿白”,1958年出生,回族,收藏家白梦璋的孙子。目前,为北京收藏家协会会员、民营北京睦明堂古瓷标本博物馆馆长以及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

酒瓶?非也 创意?然也


买椟还珠,算得上是对创意的极致褒扬。台湾设计师邱文星的梦想,似乎就在于此。

远观,无非一名肩背竹篓的采茶姑娘,不错的德化瓷艺术品;近看,竹篓里却另有玄机,满是袋装的高山茶;再掀开篓盖仔细听,居然还伴有“高山青,涧水蓝”的优美旋律。简单的一个茶叶罐,“机关设置”如此巧妙、鲜活,不难见邱文星对于创意的良苦用心。

三年前偶然到德化考察,德化白瓷的柔美温润,掉在邱文星的眼里再也拔不出来。德化瓷器的文化底蕴,从此为他开启了一条别出心裁的创意之路。

这些风格迥异的瓷塑作品,大都源自邱文星的“逆向思维”。在主要进行的酒瓶设计方面,他认为重复老路的意义不大,“不是瓶子加个盖就成了酒瓶,酒瓶也可以成为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并且,创意的设计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决定把德化瓷的雕塑技艺嫁接到酒瓶设计上,邱文星的想法是,“现代市场需要艺术化、生活化的东西,而陶瓷和酒两者都有比较深的文化底蕴。两相结合,发展空间自然更大”。

今年台湾举行某马拉松大赛时,邱文星用他的创意,一改奖杯、奖牌等颁奖的定式。飞驰的骏马瓷器,内装畅饮的好酒,寓意“一马当先”的奖杯创意,很是吸引眼球;骏马奖杯上再点缀了汗珠图案,在感谢参与主办各方人士的庆功宴上出现,“汗马功劳”的褒奖之意一目了然;不仅如此,邱文星还打算在马背上镶嵌铜钱,用“马上有钱”的创意开发相关市场……

一匹瓷马,作出这么多的文章,当然得到台湾赛事主办机构的一致认同,让他在众多参与竞争的奖杯生产企业中“一骑绝尘”。邱文星介绍,前不久台湾举办该马拉松大赛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化瓷烧制的奖杯被众多媒体关注并报道,借助活动来提升产品影响力的效果明显。目前,台湾最著名的三大连锁超商纷纷主动下单。“三大连锁超商大概有两万家超市,如果每家店摆两瓶的话,应该也有两万瓶。”创意让邱文星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艺术作品和产业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纠结?邱文星认为,艺术追求品质,产业侧重利润。而他将艺术摆在首位,利润放居其次,因为“作为陶瓷行业,只有发挥好创意的优势,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短短三年时间,仅邱文星设计的“百狮献瑞”作品有108种之多。明年是龙年,他提前着手设计的龙形酒瓶也有近10款。此外,还有天鹅、老虎、鸳鸯等造型酒瓶。司空见惯的酒瓶在他的手里幻化万千。“陶瓷行业只有创新才有出路,陶瓷可以做艺术欣赏,当然也可以当酒瓶来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