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瓷砖保养 > 导航 >

文玩核桃正确保养三问

文玩核桃正确保养三问

瓷砖保养 清三代瓷器鉴别 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2020-02-08

瓷砖保养。

秋风徐徐,又到了文玩核桃下树的时候,不少文玩朋友也在潘家园收获了自己心爱的核桃。那么文玩核桃该如何保养?怎样保养才正确?刚买到手的核桃,不 管是新核桃还是老核桃,都需要悉心保养防止开裂,此时就需要根据情况给核桃上油。上油是保养核桃、防止核桃开裂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那么,什么样的核桃需上油?如何上油?何时上油?上什么油?上多少油才合适呢?

文玩:收藏新宠文玩核桃 保健又增值

一、什么样的核桃适合上油?

老核桃基本不必上油,只要经常盘玩,不用担心开裂问题。因为老核桃若经常盘玩,自身含油量较为丰富,过多上油会导致变黑影响包浆反而不美。

若是老核桃不经常盘玩,表面有发干的迹象,可适当上油,并用纸巾擦干,避免油量过大影响包浆,然后用密封袋封存。

刚剥去青皮的核桃,水分很大,不悉心保养很容易开裂,所以要避免暴晒和风吹。上油需要等到完全干透才可根据需要刷油。如果核桃里的水分还没有干透散去就上油,核桃的皮会因为“油浸水”形成油阴的状态,很影响核桃的品相。

二、什么油适合刷文玩核桃?

给核桃上油,最好选北方的山核桃油,但一般难于买到。刷油也可以用质量好的橄榄油代替,目前文玩圈里较为常用的还有质量好的婴儿油,用这些来保养核桃、 橄榄核、金刚等均比较好。当然,最好的还是自己身上的油脂,经常盘玩,就不用过分上其他油。切记不能刷发黏的食用油,影响核桃的手感与颜色。

三、怎样上油效果最佳?

给核桃上油的时候,千万别直接在核桃上面滴油然后开刷。正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手上搽一层油,待匀称且感觉不多之后,直接盘玩核桃,然后用刷子多刷 几遍。另一种是滴少量油在刷子上,用刷子在纸巾上或布上多刷几遍,待纸巾或布把刷子上的油吸差不多之后再刷核桃,这样效果也比较好。

好的核桃是需要经常盘玩、悉心呵护的,所以,爱核桃之人,千万别三分钟热度,玩两天就束之高阁,也切忌急功近利,急于要好的颜色,刷过多的油。

精选阅读

文玩核桃,中国人独有的核桃文化


除了食用,核桃在中国人手中还发展了一种特殊的用途——文玩。

用于文玩的核桃在京、津、冀地区叫做山核桃。此类核桃的皮厚而实,纹路杂而深,肌理走势美感丰富,其用途有两个,一是被艺人用作雕刻原材料,供人观赏,二是被用来在手中揉搓盘玩健身,统称为文玩核桃。种类逾百,形制各异,大小不一,其精品也有叫雅玩核桃。

收藏:文玩核桃正确保养三问

文玩核桃又称作“手疗核桃”、“掌珠”,民间还有“揉核桃”、“团核桃”、“耍核桃”等多种叫法。俗语有“十指连心”,即手上的穴位丰富,且与周身的经络、脏器相通,中医认为通过揉捏、敲打这些穴位,可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核桃冬不凉、夏不燥,盘玩揉捏时,既有趣味,又可健身。

把玩核桃始自明朝

山核桃被拿来揉手应是始自明朝,开始时只是宫廷琴师锻炼并保持手指灵活性的辅助工具,经过长期摩挲后,核桃纹路变得绛红圆润,包浆光泽如玉如瓷,被其他宫人们喜爱,逐渐普及开来,成为养生的器具之一,随之慢慢传到民间。因核桃在民俗中本有吉祥寓意,很容易被老百姓接纳,把玩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风气、一种文化。

把玩的人多了,就会有攀比,人们开始追求核桃皮的纹路是否优美,大小、形状是否配对,是否稀有罕见,包浆是否红润光泽,而各种核雕工艺品更是被人追捧、赏玩。天启皇帝朱由校就核桃不离手,而且还自己雕刻核桃,此后,民间便有“玩核桃遗忘国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传。

闲散旗人推动文玩文化

清朝入关之后,朝廷为奖励各旗族人在开疆、拓土、立国中的功勋,并防止他们滋事生非,给旗人们分配田产,不用纳粮、不用做工。旗人把田产分包给佃农长工、把钱财放贷给商户作坊,每年收租收息,便把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财富放在娱乐休闲方面。

清朝历代皇帝尊崇汉家文化,并倡导旗人们多读儒学经典,以博学识、养身心、怡性情,摆脱牧猎民族的“野蛮”习气,但有旗籍的男子,并没把心思放在寒窗苦读上,而是万分喜爱各式文玩。于是文玩文化在清朝达到发展的最高潮。

乾隆皇帝本人喜好清雅古趣,核桃的纹路成色所孕育的自然野气、长久把玩后的金石之声十分对他脾气,因而对揉手核桃格外喜爱。据传,他曾赋诗,“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把玩核桃之风也借此达到鼎盛,被当时朝野文人归为“四雅”(核桃、鸟笼、扇子、葫芦)之一,官员们玩核桃之风最甚,一对好核桃竟然成为当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商贾们或为附庸风雅,或为行贿纳贡,也争相进入了收藏核桃的行列。文玩核桃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其品种的划分命名也在这个时期逐渐被完善。京城郊外更是有几棵核桃树结的核桃成为了御用贡品。

上层社会揉核桃之风自然也影响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按照当时的民谚,竟有“文人玩核桃、武人转铁球、富人揣葫芦、闲人去遛狗”之说,文玩核桃排在首位。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也提到文玩核桃,其中有“在养心殿后面的库房里,我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百宝匣,据说这是乾隆的玩物……百宝匣用紫檀木制成,其中一个格子里装有几对棕红色核桃和一个雕着古代人物故事的核桃”。

时至清末,把玩核桃之风更胜往日,当时的民谣有:“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

新时期传统文化再获新生

清末民初,国内战事频仍,民不聊生,包括核桃在内的各式文玩被人逐渐淡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玩核桃在一段时期内与所有传统文化一道被归为“四旧”,无人问津。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日益繁荣,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已经消逝许久的文化门类重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玩核桃又开始被人们关注,特别是在北京城内,从20世纪80年代的龙潭湖鸟市,到90年代的阜成门、老天桥、潘家园等地,文玩核桃市场逐渐兴旺起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文玩核桃了。

文玩裁纸刀收藏潜力大


传统字画作品,根据尺幅大小定价,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根据需要及纸张的大小进行裁减、拼接。所以裁纸用的裁刀,也是文房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其重要性,比一些纯供玩赏的器物要强得多。

裁纸刀究竟何时进入文人书房,成为一项独立的文房用品,已不可考。南北朝时期,文人裁纸写信,抑或用绢布作画,尚无专门的裁刀,也就是随取小刀替代,并无过多讲究。后来,纸质更为柔软且富于韧性的宣纸流行。人们发现,用利刃裁宣纸,很容易裁偏,造成纸张浪费,反而是刃口略钝的刀更好用。于是,金属不再是裁刀的唯一材质,玉石、玳瑁、象牙、牛角、竹子、红木等质地坚硬的材料也被用于制作裁刀,并且造型也更多样化,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用文具。

象牙裁纸刀

明代文人于世俗物趣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对文房器物的追求,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裁刀属于实用性文具,不仅是文房的常设之物,还另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的要求,故明代的裁刀,颇多精心之作,用以寄托使用者的情致志趣。明末之际,不仅有形成品牌效应的“姚刀”和“崇明裁刀”,追求古雅之人,还把古人削竹简用的刀作为裁刀,以此彰显自己的高雅品位和艺术修养。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谈到,当时还有从日本舶来的裁刀,刀把以名贵木料制作,上面雕镂花纹,镶金错银,就是为了迎合当时之人求异搜奇的奢华追求。

清代则是文房用具的另一个制作高峰,这一时期的文人趣味,对于沉静内敛、低调朴实的风格更为欣赏。以黄花梨、紫檀、乌木等名贵红木,或竹子贴黄制作的裁刀,光泽柔和,不浮不嚣,锋芒内敛,有一种沉静优雅的魅力,因而格外受到文人的青睐。由于竹木的可塑性强,匠人还在裁刀的刃上创作微雕山水,题写诗文名句,或于刀鞘上镂刻花纹图案,采用线刻、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力求精细入微,使之具有更大的欣赏价值,富于装饰美。

当前藏品市场上的裁刀,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居多,价格也不高,主要受到一些做系列收藏的玩家追捧,与一些高价位的热门文玩相比,稍显冷落。而收藏裁刀,只要弄清楚其所属时代、材质、工艺,心中就有了一杆秤,就可以准确地评估出相应的价格。

中国瓷器收藏鉴赏500问-收藏馆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瓷器是体系最复杂的一种艺术型态,从汉晋越窑到明清景德镇窑,其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瓷窑遗址遍布大江南北,产品种类繁多,流到世界各地。今天人们常怀着惊叹和赞美的心情审视这些源自泥土的器物,在古瓷为世人展现悠远的社会画卷中,体会古代创作者的情感意趣,感受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性,了解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

基本信息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版次:1

页数:187

字数:300000

印刷时间:2009-3-1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 S B N:9787501968237

包装:平装

目录

第一章 认识瓷器

1 什么是瓷器?

2 什么是原始瓷?

3 瓷器和陶器有什么区别?

4 什么是瓷石?

5 什么是高岭土?

6 什么是釉果?

7 什么是釉灰?

8 什么是釉?

9 什么是石灰釉?

10 什么是石灰碱釉?

11 为什么瓷釉会有不同的颜色?

12 什么是彩绘瓷?

13 什么是一元配方?什么是二元配方?二者有什么区别?

14 什么是化妆土?化妆土在瓷器装饰中有何作用?

15 中国瓷器在发展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6 历史上都诞生过哪些名窑?

17 瓷器各部位的名称是什么?

18 瓷器的口是指器物的哪个部位?口部都有哪些变化?

19 瓷器的颈是指器物的哪个部位? 颈部都有哪些变化?

20 瓷器的耳是指器物的哪个部位?颈部都有哪些变化?

21 瓷器的肩是指器物的哪个部位?肩部都有哪些变化?

22 瓷器的腹是指器物的哪个部位?腹部都有哪些变化?

23 瓷器的足都有哪些样式?

24 瓷器的造型都有哪些?

25 瓷器的款识有何特色?

26 瓷器的纹样有何特色?

27 什么是官窑?

28 什么是民窑?

29 瓷器鉴定都有哪些术语?

30 什么是督陶官?

31 什么是克拉克瓷?

32 什么是纹章瓷?

33 什么是巴达维亚瓷?

第二章 瓷器文化

34 唐代《茶经》对当时的瓷窑是如何评价的?

35 “类银”、“类雪”是唐代对白瓷成就的肯定吗?

36 宋真宗为何赐名景德镇?

37 宋徽宗与钧窑鼓钉洗有何传说?

38 宋代斗茶之风的兴起对当时的瓷器有何要求?

39 元至正青花是如何被发现的?

40 什么是枢府瓷?

41 为何说朱元璋偏爱红瓷?

42 为何说永乐偏爱白瓷?

43 为何说永宣不分?

44 明代祭祀用瓷颜色有何要求?

45 郑和对中国瓷器的传播起了什么作用?

46 明代为何很少有完整的蟋蟀罐存世?

47 明嘉靖为何多见道教纹饰?

48 明正德为何多见伊斯兰文纹?

49 明成化斗彩杯有何传说?

50 皇帝大婚用瓷都有哪些?

51 清代后官等级的差异在瓷器上如何体现?

52 瓷圣何朝宗瓷器有何特点?

53 景德镇白围裙的习俗缘何而起?

54 周丹泉仿定鼎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55 风火仙师是谁?

56 什么是太平窑?

57 郎廷极对清代制瓷有何贡献?

58 年希尧对清代制瓷有何贡献?

59 唐英对清代制瓷有何贡献?

60 中国瓷器海外传播都有哪些路线?

61 中国瓷器对亚洲瓷器的制作有何影响?

62 中国瓷器对欧洲瓷器的制作有何影响?

63 古代销往欧洲的瓷器绘画有何特色?

64 为法国人称作雪拉同的是中国什么瓷器?

65 故宫收藏有多少历代瓷器?

66 瓷器借鉴了青铜器中的哪些造型?

67 藏有中国瓷器的海外博物馆主要有哪些?

68 南海1号的出水对今人认识宋元瓷器有何帮助?

第三章 时代特征

69 如何鉴识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

70 原始瓷器是如何发展的?

71 原始瓷何时终结?

72 东汉时期的瓷器有何特点?

73 魏晋南北朝时南方青瓷有何特点?

74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青瓷有何特点?

75 南朝瓷器与北朝青瓷有什么差异?

……

第四章 历代名窑

第五章 颜色釉和彩绘瓷

第六章 古瓷器形

第七章 古瓷纹样

第八章 古瓷款识

第九章 瓷器工艺

第十章 瓷器鉴定与保存

辽代三彩瓷赏析


契丹民族于公元916年,在我国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在我国陶器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们把这种陶瓷器称之为“辽瓷”。它继承了“唐三彩”的传统,故又称之为“辽三彩”。

(辽三彩胡人驯狮温碗)(辽三彩印花高座盘)(柏林东亚艺术馆辽三彩砚)

辽三彩是契丹建辽期间烧制的具有独特的游牧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时代特征的低温釉陶瓷器,至于最早烧制年代到底始于何时,尚无确切证据可考。但从工艺传统承传和沿续的角度上分析,入辽以后的界庄窑和浑源窑应该具备烧制三彩的条件和能力。辽初会同五年(942)下葬的辽初皇族耶律羽之墓出土的绿釉黄彩穿带瓶与标准的辽三彩之间的内在发展关系已经比较清晰,可以视为“辽三彩之雏形”。因此,辽代生产三彩陶瓷的历史,不排除早到辽代初期的可能。

(辽三彩划花龙纹盘)(辽三彩刻花兔纹小碟)

辽三彩还做出了一个三彩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那就是将唐三彩以明器为主的局面,转变为以生活实用器为主,有如穿带壶、龟形壶、兔形壶、鸡冠壶、海棠式长盘、莲花式碟、印花暖盘、三角形碟等,这些器型都具有契丹民族风格,这是我们鉴定辽三彩的一个依据。此辽三彩交颈鸳鸯壶,实为辽代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辽三彩的装饰有划花、印花和贴花。一般盘、碗、碟等多用印花,纹饰多以牡丹花为主,还有一些水纹、草花纹、双鱼纹等。

(辽三彩印花四角方盘)(辽三彩印花盘)(辽三彩釉印复瓣莲纹花式碟)

所以说,辽三彩继承了唐三彩的装饰技法,对三彩的发展起到承接作用,更开启了一个三彩文化的新时代,并且对金、元以及之后各朝的三彩烧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辽三彩釉印牡丹纹盘)(哈佛艺术馆辽三彩枕)(辽三彩印花海棠式长盘)(辽三彩印水波三花纹海棠式长盘)(辽三彩釉印牡丹纹海棠式长盘)(辽三彩鱼形壶)(辽三彩鸳鸯壶)(大英博物馆辽三彩佛像)

辽代三彩承袭了唐代传统,是接受唐三彩传统的一种低温瓷式釉陶,胎质粗而较硬,呈灰黄白色或淡红色。质量不如唐三彩,但也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

虽然受契丹民族传统文化制约,但是,在整个辽三彩文化中,常常可以看到中原文化、西亚文化的影子。某些器物一方面承袭了唐代器型、装饰技法和内容,另一方面与伊斯兰彩釉陶器有相似之处,这无疑是多元文化强烈影响的结构。

“唐三彩”只有三种颜色吗?


从名字上看唐三彩似乎只有三种颜色,其实唐三彩的色彩很丰富,有绿、黄、白、蓝、赭、褐、紫等多种颜色。而称它为“唐三彩”,是因为它主要以黄、绿、蓝三种颜色为主。

唐三彩是一种彩色釉陶。它是用白色粘土作胎,以含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用约800℃低温烧成的。它的器型十分多样,包括了各种人物、动物俑及建筑、家具的模型,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唐三彩大多出土于西安和洛阳的唐墓中。它虽然漂亮精致,但主要是用作陪葬,很少用于日常生活中间。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它的釉里面含有铅的缘故。我们知道铅是一种重金属,人体长期摄入是很容易中毒的。

辽代三大器皿


辽代独有的瓷器首推鸡冠壶。这种壶上面有一块像鸡冠子,非常形象,有黑的、黄的、绿的。鸡冠壶由皮囊壶演化而来,模仿皮囊的样子。这种造型就不是陶瓷的正常造型,陶瓷最容易做的就是圆器,把陶瓷做成这种扁扁的样子,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皮囊壶有一种民族感情在里面。辽代最早都是用金属器和皮革器,辽人从小使这个,祖上传下来的就是这个,所以尽管换了材料,也还要做成这个样子。这是辽人文化上的追求,是文化的力量。

鸡冠壶

第二个就是鸡腿瓶,也是辽国非常盛行的,一直延续到金元。鸡腿瓶很形象,像鸡腿似的,细长,可以插在马屁股的兜子里面。瓶上一棱一棱的,是为了防滑。有的鸡腿瓶上面写着“葡萄酒”,说明是装酒用的器皿。这是少数民族特有的瓷器,汉族人不用。少数民族使用它主要是为了便携,这是民族特性使然。

鸡腿瓶

第三个就是摩羯鱼壶。摩羯鱼,反映的是鱼化龙的瞬间,脑袋已经变成龙头,身子还是鱼尾巴。佛家认为它有护法的作用,能驱凶辟邪。摩羯鱼壶是辽代瓷器中极为特殊的一种陶瓷日用品,价值连城。北京故宫有一件,已经被定为一级文物。

摩羯鱼壶

印泥收藏该如何使用和保养?


墨有墨法,泥亦有泥法,如何保养才能使印泥使用得更长久?

进缸

盛装于细瓷、玛瑙、玉等不吸油的带盖印泥盒内(亦称印泥缸)。金属的盒子不可用,因为会和朱砂产生缓慢的化合反应,导致颜色改变。

印泥收藏:印泥盒上赏虫鸣

调堆

使用前,用印筋(一端或两端为扁平状的专用搅拌棒,可用类似物品替代)将置于印泥盒内的印泥上下翻动,以使泥体均匀,然后由底挑拨起一侧朝对角方向拨压进泥团,注重边挑边压,不要挑断或挑起过高,同时顺势沿同一方向环转搓压整个印泥团。转动印泥盒另换挑拨位置,按相同方向反复多次,直至印泥堆成顶部为球状。调堆的目的是均化印泥的组成,并使艾绒基本成同向排列,幸免使用过程中艾绒被拉出而影响钤印成效。亦使印泥身量增厚,内部产生一定的应力,回弹良好。调好后最好静置数日使用,以便调制时卷进的空气自然排出,泥体更为密实光润。

上朱

印章在蘸取印泥时,不可直接戳进,须一手持稳印泥盒,一手持章使印面一侧触打堆好的印泥顶上圆光处,轻触即离,边打边转动印章,使印章先四边,后中间的顺序均匀布满印泥,宁可多次轻打,不可求快重手。在印面平坦时,上朱厚薄直接决定印迹成效,应根据需要先行试钤,以积经验。新制印章,务必除尽石屑,以免落进印泥。如印泥新堆未定被成束拉出,应将泥头团压后再继续进行。

钤印

方式一:将印章果断放置在纸上(或绢、布),用手在印章顶部用力下压,使印面受力均匀,然后迅速轻拿开印章。白文印宜厚垫,朱文印宜薄垫,最好使用印规,以便有露白时进行迭印。

方式二:上朱后将印章印面朝上放置,覆纸于上,用指甲、印泥盒盖等在纸背匀力勒压,然后揭取印蜕。每次用毕,须以软纸揩净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

方式三:用拓包或手指薄蘸印泥渡于印面,均匀后落纸。无论何法,每次用毕,须以软纸揩净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

养泥

常温下密闭保存。不可裸置存放,幸免阳光直射。应经常翻动以使印泥内部组织均匀。如使用频繁,泥质干涩,可加专用印泥油、朱砂以助复原。

古玩收藏三大难


收藏古玩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它不是单纯的买或卖,更不是有钱就能够玩。涉足古玩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质,要基本了解历史文化,但看书学习只是从理论上简单了解一些古董的年代、名称、用途,不经过实际收藏是绝对学不会的。

涉足古玩唯一的方法是经行家指导入门,然后经过自身的反复实践,经过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的过程,才能够逐步成熟。

一难:找入门老师难

在古玩领域中,古玩商人看的多、经手多、买的卖的多。

在长期的买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古玩界中鉴别眼力最好的群体。但是一般内行的商家第一不给别人鉴定,第二不教不带学生,这便给刚入门或者寻找老师学习收藏的人,造成一定的难度。虽然没有行家或老师引导也能够逐步入门,但是所付出的时间和经济代价是十分高昂的,不可避免要走很多弯路。

二难:保持良好心态难

对于古玩商和收藏者来说最难控制的是心态。高超的行家都不可避免地打眼看错,但是有些行家打眼不是技术问题,并不是不懂得真假,而是当时的心态不正确。这种不正确心态的表现主要是:看到好、少、精、奇、绝的古董不冷静,出于爱好,看到好的便容易欣喜若狂,失去自制力。其次,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此古董是能够赚大钱的,从而失去理智,利欲熏心,而事后心态逐渐平和以后发现当时没有做到仔细考查,买到了伪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收藏者是比较难的。

三难:鉴别真假难

前辈们经常讲,认识古玩要有悟性,有了悟性一点即通,没有悟性一辈子也不入门。悟性实际上指的是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如果具备了综合素质,当行家讲解时便能很快理解。特别是对古董的真伪鉴别,如果从实质上认识真伪古董就必须懂得工艺学、材料学以及其它科技领域的基本常识。也许你会说,古玩领域也有很多人没有文化,几年后也懂得古玩了。

实际上这部分人是通过多年的实践从感觉意识方面掌握了一些辨伪要领,只能识别而不能解释,也只能凭经验大概进行真伪判断。能够做到辨伪是依靠文化、依靠科技理论所产生的悟性。

古代瓷器:辽代三彩瓷赏析


契丹民族于公元916年,在我国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在我国陶器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们把这种陶瓷器称之为辽瓷。它继承了唐三彩的传统,故又称之为辽三彩。

辽三彩是契丹建辽期间烧制的具有独特的游牧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时代特征的低温釉陶瓷器,至于最早烧制年代到底始于何时,尚无确切证据可考。但从工艺传统承传和沿续的角度上分析,入辽以后的界庄窑和浑源窑应该具备烧制三彩的条件和能力。辽初会同五年下葬的辽初皇族耶律羽之墓出土的绿釉黄彩穿带瓶与标准的辽三彩之间的内在发展关系已经比较清晰,可以视为辽三彩之雏形。因此,辽代生产三彩陶瓷的历史,不排除早到辽代初期的可能。

辽三彩还做出了一个三彩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那就是将唐三彩以明器为主的局面,转变为以生活实用器为主,有如穿带壶、龟形壶、兔形壶、鸡冠壶、海棠式长盘、莲花式碟、印花暖盘、三角形碟等,这些器型都具有契丹民族风格,这是我们鉴定辽三彩的一个依据。此辽三彩交颈鸳鸯壶,实为辽代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辽三彩的装饰有划花、印花和贴花。一般盘、碗、碟等多用印花,纹饰多以牡丹花为主,还有一些水纹、草花纹、双鱼纹等。

所以说,辽三彩继承了唐三彩的装饰技法,对三彩的发展起到承接作用,更开启了一个三彩文化的新时代,并且对金、元以及之后各朝的三彩烧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三彩蒜头瓶赏析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想来,中国的唐三彩也有着千年的历史了,其从产生到发展,很多人误认为唐三彩与定窑白瓷、龙泉哥窑青瓷等都属于瓷器的一种,其实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与大部分陶器不同的是唐三彩在陶器表面上釉。

其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在其形成的1300多年的历史中,它吸取了国画、雕塑等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它是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三彩蒜头瓶

此瓶高33.8cm,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瓶周身施以蓝釉色,造型同于常规又加以特色,其蒜头饰有橘色兽耳,颈部用长方形条棱拼接,条棱向内凹陷,表面亦有雕刻,其肩更是别出心裁,三头牛首呈三角鼎立之势,橘色与墨绿刻画的牛角长而锋利,与蒜头上兽首处于同等方向,为此瓶增添一抹雄壮之势!

瓶身三面开光,开光处圆环上粗下细,其所绘之景大同小异,皆以橘色、草绿、白色和蓝色上彩,据悉,唐三彩最瑰丽色彩莫过于黄、褐、绿,而此唐三彩蒜头瓶,褐色极少,显得釉色更加耀眼明艳,观看此瓶,可以看到一位有着婀娜身姿的仕女正提裙迈步而出,在橘之釉色的勾勒下,更显姿容无双。在其身体两旁,蜿蜒的卷草纹盘旋而上,而釉色如楚河汉界般分为鲜明的蓝色和绿色,再加上偶尔的白色,更是如在梦境。

可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 也反映了唐王朝的政治、文化和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括许多外来文化,这个时候从绘画、陶 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特点。

故此,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把中国陶文化的全部潜能、优势都充分展现出来,是中国陶文化经过漫长岁月,所积累的经验与技术、艺术感受与文化底蕴的光辉结晶,是中国的陶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在特定的文化大环境和时代氛围中得到升华。唐三彩在国际市场上创下的天价,超过一切原料比它贵得多、年代久远得多和技术复杂得多的中国文物,说明它的价值在1000年后得到世界的高度尊崇与认可,可谓国之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