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 导航 >

紫砂陶的创始与发展

紫砂陶的创始与发展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陶意瓷砖 瓷器浆胎与泥胎的鉴别

2020-02-10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紫砂陶瓷艺术的创始,根据对一些文献的研究的古窑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叶。

先说文献记载。如梅尧臣《宛陵集》第15卷《依昀和杜相公谢蔡居让寄茶诗》有句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坭新品泛春华”;第35卷《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昀》有句云:“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又如元代蔡司沾《霁园丛话》里也记载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俗称壶为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注:孙高士名孙道明,号清隐,元末人,曾名其居处为“且吃茶处”)这些吟咏和记述,多直接谈到了紫砂茶具,说明在宋元问宜兴已有了紫砂器。

再说古窑址的发掘。在鼎蜀地区,由于古今窑址的重叠,加之解放后废弃旧式龙窑,宋代窑址已较难寻觅,再者,古代窑址分散,故发现的数量也较少。这些窑址发现的产品以缸类为主,与张渚地区发现的有所不同。比较重要的宋代窑址,是1976年红旅陶瓷厂兴建隧道窑移山整基时发现的蠡墅村羊角山的早期紫砂窑址。就笔者实地考察所见,羊角山窑址为一小型龙窑,长10余米,宽1米多。当人们发现它贝有考古价牍而加以重视,其墩阜已被掘去大半,尚有上层为近代的缸瓮残器;中层为元至清初的废品(中有细颈大腹的釉陶注壶及器肩堆贴菱花状边饰的陶瓮等);下层则是早期紫砂器的废品。羊角山早期紫砂器的废品堆,以各式壶类为主,有大量的壶嘴、壶身、提梁、把手和器盖发现,特别要指出的是,部分壶嘴上的捏塑龙头装饰,与宋传流行于南方的龙虎瓶上的捏塑手法相一系;再结合此层所掘出的宋代小砖,以及中层出土具有元明风格的器物来看,大致可以推定下层堆积为宋代产品,而主要的烧造年代大抵在南宋,其下限可能延续至元代。

观蔡羊角山出土的早期紫砂残器可知,其器物的用途与明清乃至现代的紫砂器有较大区别。当时的紫砂器,如罐、钵、壶等,胎质均较粗,制作也不够精细,可能作煮茶或煮水之用;但考查中华茶道文,在宋代还未发展到手撮茶叶、用壶冲饮,替代烹煎方式的阶段,1966年,在南京市郊江宁县马家山油坊桥挖掘的明嘉靖12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曾土一件紫砂提梁壶,从它的形制与装饰纹样推测,它被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taoci52.com扩展阅读

紫砂陶


何谓紫砂陶

紫砂是中国宜兴特产的陶土。全世界皆有产陶土的地方,但是没有紫砂,因为此陶非彼陶。可以说紫砂是陶土的一个种类,只有在宜兴才有的。为什么称这里的陶土为「紫砂」呢?那是因为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器,无论是黄、红、棕、黑、绿的本色,在其表面皆隐含着若有似无的紫光,使其具有质朴高雅的质感,故称为「紫砂」。

紫砂之所以称为「砂」,是因为紫砂的成品,具有特殊的粒子感。即使土质练得很细,在细腻的外表下,仍然看得见漂亮立体的粒子感。

紫砂的特色清明古雅,不上釉的表皮,在一千度到一千两百五十度之间的窑火里,烧炼出自然平和的质感。缤纷的色彩可变化出几十种的颜色,大致可分成紫、褐、红、黑、黄、绿的基本色系。它的颜色烧成之后,不会褪色。经过泡茶滋养后可呈现温润光和不炫的质感,与其它陶土混浊不清的色泽有很大的分野。

紫砂的原料经过科学的分析,其中含有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铅、氧化锰等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的胎土属于高岭、石英、云母类型,适当的矿物、化学组合、颗粒配合,使得紫砂的成品吸水率小于百分之二,气孔率介于一般的陶器瓷器之间。紫砂的气孔分成闭口气孔和开口气孔两种,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它有良好的透气性,茶水放在紫砂壶内,可几日而不馊。紫砂成品还有吐纳的特性,置久不用也会吸收空气中的尘埃,若拿来装油,则油味便积贮在胎土内,很难清除;泡茶则将茶味贮留下来。

紫砂壶的胎土遇热时(如用沸水里外淋过,胎土升温时),则气孔张开,将胎土内贮藏之物吐出来。贮存是茶,就会吐茶香;贮存是油,就会吐油;贮存的是尘垢,就会吐尘垢。通常这种替换作用是同时进行的。所以紫砂壶用来泡茶,泡茶的效果最好,也因为它的贮换功能,可使泡茶效果越来越好。

历代文献记载

紫砂见重于明清两代,可供参考的书目有︰

1.《阳羡茗壶系》 明 周伯高著。

2.《阳羡茗壶图谱》 明 周嘉胄著。

3.《阳羡名陶说》 清 张●堂著。

4.《阳羡名陶录》 清 吴槎客著。

5.《壶史》 清嘉庆年间 朱石梅著。

6.《阳羡砂壶考》 民国二十三年,张虹等人合编。

明清紫砂的发展


宋人梅尧臣、欧阳修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就此认定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质粗糙,泥色紫红,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份为壶。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文献中确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天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澄收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罗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六瓣圆囊壶”。据顾景舟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12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标志,时代赋予的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

考古发掘所见有明确纪年可考的紫砂实物,现在首推南京市博物馆的一件藏品。这是一件提梁壶,通高17.7厘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司礼大监吴经墓,同出的有嘉靖12年砖刻墓志。这件壶的制法、质地,可与羊角山出土标木相比照,它的胎体近似缸胎而质地较细,壶面黏附着"缸坛釉泪",证明当时烧制紫砂还没有另装匣钵,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成的。吴经墓出土的这件壶,对于鉴定供春生活时代制作的紫砂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时鹏、赵梁、董翰、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家”。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梁多制作提梁式壶。他们的作品都有传世,当然不多,收藏家和鉴赏家很注意鉴别考证。时鹏之子时大彬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艺大师。他生活在万历年间,所用陶土杂有炮砂,制壶不务妍媚,朴雅坚致。最初仿供春作大壶,后识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等人,接受品茶、试茶理论的启发,一反旧制,专做小壶。这是紫砂壶艺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茶论里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伦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与时大彬同时代或稍晚的李茂林、李仲芳、惠盂臣都迎合时代的风尚制作小壶。

宜兴紫砂陶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此项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艺林。并以其独特的原料材质,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和百态千姿的造型艺术,在工艺美术苑林中独树一帜,异纷存彩、经久不衰。

由于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日本也以紫砂为珍品而来华学习造壶技术。此外,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足见宜兴紫砂的珍贵。

溯源

宜兴陶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五千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在这个土地上制陶。我们宜兴陶瓷的特点是在历史上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五千多年来,不管什么朝代,宜兴陶瓷一直制,一直有。在宜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亡了吴国之后,就弃官隐退,带着美女西施乘一叶轻舟来到太湖之滨的宜兴定居,并以制陶为业。后来当地人尊奉他为陶业祖师,称他为 "陶朱公"。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千百年过去了,作为陶都的宜兴,最为知名的是它的紫砂陶。可以说宜兴的紫砂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宜兴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艺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自宋代延至明正德(约十世纪至十六世纪),为紫砂陶初创时期

1976年,宜兴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残器。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鉴定,这座紫砂古窑址的年代为北宋。1966年南京出土的吴经墓(明嘉靖12年墓葬)紫砂提梁壶一件,其紫砂造型,制作技法与羊角山宋窑残器的拼复件对比,完全一脉相承。宋代诗人欧阳修、梅尧臣等的诗作中,也都有关于紫砂茶具的诗句,明正德年间,见诸文献的记载的杰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

2、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宜兴紫砂的成熟时期

先有董翰,赵梁,元畅,时鹏"四大家",继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家"。其中以时大彬最负盛名。其制壶技法一改早期的制法,完全改用槌片、围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成型法,是紫砂技艺上的一个飞跃。

【参考】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有什么不同


中国有四大名陶,江苏宜兴紫砂,云南建水紫陶位列其中。在紫陶与紫砂之间,表面上看只是一字之差,很多人甚至都有点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同为陶器宜兴紫砂和建水紫陶却有很多不同。

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的不同点

差别一:一方水土成一方器

宜兴是石质砂料,收缩率不到百分之十;建水陶为粘土原料,收缩率百分之二十。且宜兴陶是粗犷的砂石质感,建水陶则多一份泥土的温柔。宜兴紫砂石质沙料属刚,建水紫陶黏土亦柔。

差别二:成型方法

传统宜兴紫砂多为拍泥片打身筒,近年来也出现机压方式来进行大规模量产;

紫陶目前为止均为全手工拉坯。车盘上的魔术,考验的更多的是拉坯师傅手上的功夫技艺,这项技艺讲究,眼到、手到、心到,没有长期累积的经验是成不了器的。

【宜兴紫砂拍泥片打身筒】

差别三:装饰技法

宜兴紫砂多为素器,或是阴刻阳刻。

建水紫陶最出彩的就在其装饰上。建水紫陶的装饰需要文人的参与,书法绘画,断简残帖,带有强烈的文化气息。而此书非彼书,此画非彼画,先在半干陶坯上作画,再沿墨轨笔痕将其扣空,最后把不同颜色的泥料填于凹槽之中,压实刮平。如若想得到笔墨晕染之色,还需反复刻填。道道工序必须手工完成,画作要优美,刻刀要精准,填泥要细致。作画之人若能一气呵成从画到刻填亲力亲为,势必效果更出众,写意传神。

差别四:一个打磨,一个不打磨

打磨工艺不同,宜兴紫砂不需打磨抛光。而建水紫陶则会用鹅卵石纯手工打磨、无釉摩光等工艺。由于泥料的细腻,可打磨出光亮炫目的质地。

最大差别:文化不同

宜兴紫砂的繁荣数百年,地处中原,历史底蕴深厚,重器型,工艺精湛。建水自古属文献名邦,陶器上的装饰更能表现中国画的神韵。色泽古拙多变。

宜兴紫砂

建水紫陶

从现阶段市场角度来看,宜兴紫砂规模远远大于建水紫陶,体系成熟。但市场规范性欠佳,大规模的开采与生产嫣然导致了泥料的枯竭,化工泥料,屡见不鲜,机器加工制造大量廉价产品。而纯手工的制作的紫砂壶大都价格不菲。

宜兴陶质感

建水陶质感

建水紫陶不具备宜兴那样的规模,整个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期。但发展迅速,工匠技艺提升显著,泥料储备充足,且目前为止所有紫陶皆为全手工制作,坚持传统技艺。

紫砂陶铭的文学欣赏


紫砂陶由日用品变为实用和陈设相结合的工艺品的演变,除了制壶艺人的贡献,另一个原因就是历代文人的参与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文人的参与作用,体现在形制的变化和装饰的艺术水准上。在装饰艺术上,除绘画、书法和陶刻因素外,最根本也是最有文化魅力的则是其文学语言的使用所体现出的文学价值。这种文学性的集中表达在于铭文的撰制,如寓意、记事、言志、比拟、寄情等。当然,紫砂陶的铭文并不完全是文人杰作,不少紫砂艺人在抟泥制坯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诸多感受凝缩成文字,或借鉴前人之作,抄录唐诗宋词给予表现,体现浓厚的文化气息。

紫砂陶上的铭文,因为形制面积所限,不可能有较长的题咏,一如绘画的题跋,大多是言简意切,经过精心构思的短句、辞章、诗词,特别讲究艺术品位和文学性。

《阳羡名陶录》在文翰中就辑录了“记”、“铭”、“赞”、“赋”、“诗”,如“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陶之始,浑浑尔”,“酌中泠,汲蒙顶,谁其贮之,古彝鼎。资之汲古得修绠”等,还有“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恬神宁”,“一杯佳茗,可沁诗脾”,“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唯我”等切壶切茶的佳题妙句,与茶的温馨氤氳构成浓郁的陶然境地,给人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感受。

曼生壶的铭文向来为人称道,极富文学价值,文切意远,简约生动,隽永而耐人寻味。这些铭文包含的内容极广,遣词造句活泼,形式表现也多种多样,如“却月壶”铭文“月满则亏,置之左右,以为我规”,具有座右铭意味;“井栏壶”铭文“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是渴求知识和修养的告白;“延年半瓦壶”铭文“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是合之则全,分之则垮的经验之谈;“方壶”铭文“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臧”,是人生行为处事的一条准则; “斗笠壶”铭文“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笠能够遮阴,防止太阳的暴晒,茶能够去烦涤暑,这究竟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呢,菩萨没有说法,让人吟咏至再,品味无穷。曼生壶铭中还有许多用《诗经》语汇、+表达的句子,如“天鸡壶”铭文“天鸡鸣,宝露盈”,“合斗壶”铭文“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栏杆挂”,洋溢着清新自然的高远气息;“瓜形壶”铭文“饮之吉,瓠瓜无匹”,充满喜悦而又自豪的激情夸耀;“圆珠壶”铭文“乳泉霏雪,沁我吟颂”,“乳鼎壶”铭文“如瓜镇心,以涤烦襟”,可见文人自娱、自省的怡然自得的潇洒情怀……曼生壶铭丰富了紫砂陶的文学内涵,扩大了其文学张力,对后来的爱好者影响颇大,不少人步其后尘,以类同的铭文来抒发自己对人生、对艺术的看法。如晚清梅调鼎的“秦权壶”,“载船春酒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秤以秦为准,称“秦权”,小船、春茶、艺外桃源构架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带给人的是富有诗意的美好遐想和向往之情,是自然流露出来的,充满让人想象的意境和趣味。桃源卖茶,买家带秤,带的是一把秤砣形制的茶壶,既买又赏,何等的潇洒不羁! “博浪锥壶”铭文“铁为之,沙抟之,彼一时,此一时”,秦时张良派刺客在行刺秦始皇,用的是圆形武器铁锥,这件昔日的杀人武器现在成了饮茶的器皿,将茶壶的形制主题提炼得无可挑剔。“斗笠壶”铭文“茶已熟,雨正濛,戴笠来,苏长公”,诙谐调侃得令人开怀,铭文所营造出的生动活泼的画面,显现出动态的艺术效果,立体感强,意境深邃。

彩瓷的起源与发展


彩瓷也就是在民间人们所俗称"彩绘瓷",是我国汉族人民大的传统名瓷之一。彩瓷就是瓷器表面上绘画了彩绘的瓷器。它的分类主要是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这两种,釉下彩的出现时间比较早,早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就有了釉下彩绘瓷器的身影。在唐朝时还发展演变有了唐青花彩瓷,及长沙窑等釉下彩绘瓷器。而釉上彩瓷器出现的时间相对来说较晚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釉上彩还有着另外一个名字粉彩。在我国古代的明清时期也是我国彩瓷历史上的另一个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明清时期的彩瓷文化发展中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以景德镇窑为首的瓷窑。

因为我国彩瓷的历史文化悠久,所以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陶瓷工艺者们在生产技术上不断地创新和提高,就使得我国彩瓷种类繁多。尤其是明、清这两个朝代,更是彩瓷发展的巅峰时期,尤其是以景德镇为首的彩瓷,它的品种已经达到了数十种甚至上百种。

在我国瓷器历史长河中,由于彩瓷的出现,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瓷器产业的局面结束了,使我国的瓷器市场开始百花盛开,百家争鸣,绚丽多姿。在千年的发展中,彩瓷一直是受到世人的称赞,在各个历史时期中还会有着不同窑口所产出的一些具有特色的彩瓷,甚至还出现了一个独树一帜的彩瓷品种,是在晚清到民国初年才出现的浅绛彩瓷器,深受其瓷器爱好者的喜爱。

在我国古代彩瓷种类中虽然大致是分为釉上彩及釉下彩两种,但是细说分类的话还会分成青花加彩、素三彩、色地彩这五种分类。它们不同的分类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我们就以青花加彩来说青花是我国传统的名瓷,是属于釉下彩,但是我国的能工巧匠们将青花与釉上一种到多种色彩相结合装饰瓷器的画面,就是我们现在人们所俗称的青花加彩。

彩瓷的出现在我国的绘画瓷器的技艺上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先以用大量的彩色颜料在所烧制好的瓷器上绘画,制瓷师门海货在瓷器上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并且还融入了书法及文学的理解,使瓷画面貌焕然一新,还丰富了其瓷器的文化内涵,提高了艺术品位,使之成为景德镇彩瓷风格的开创者。

紫砂壶的发展历史


紫砂壶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一种工艺产物,我们不仅在诗词里面都能见到描述它的诗句,在现在的生活中,也能随处看到很多壶友的交流。紫砂壶的原产地是在宜兴,这里也一直是紫砂壶的重要产地,和发源地。关于紫砂壶的发展历史,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带大家穿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去看看属于紫砂壶的传奇。

1、紫砂壶的起源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紫砂材质的茶具,但是由于当时工艺水平的限制,制作比较粗糙,并没有成为大家主要的喝茶工具。虽然很遗憾,但是为紫砂壶后期的兴起,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2、紫砂壶的兴起

紫砂壶真正的兴起,一直到明中时期,由于当时人们喝茶的风尚兴起,也就为紫砂壶的流行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明朝时代的文人墨客爱好饮茶吟诗,各种文人一起相聚喝茶,探讨文学,也为紫砂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助理作用,例如欧阳修就留有这样的诗句“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这样更加充分证明了紫砂壶的差距已经成为了很多文人墨客的心头好。

3、紫砂壶的代表

紫砂壶随着历史的长河也在不断的变化,制作技术不仅有了很高的提升,艺术造诣也越来越优秀,在明末时期是紫砂壶器具发展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出现了大家熟知的壶家三大以及四大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制作紫砂壶的高手络绎不绝,大家会与器具的造型,也开始进行了改变,各有各的风格。

4、近代紫砂壶的发展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更新,紫砂壶被我们现代的技术做了很多的改变,无论是产品的种类,还是新的功能,我们都进行了改善,为了满足更多消费群体的需求,我们就在紫砂壶的原有基础上,也增加了保温的功能,赋予了紫砂壶更多的可塑性。紫砂壶不仅仅是我们古代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气息。

紫砂壶在中国的茶文化中,也是一名见证者,正是由于我们茶文化的兴盛,造就了紫砂壶的出现,两者相互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紫砂壶不仅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一颗宝贵的明珠,连接现代和古代的文化的气息。

紫砂文化与文化紫砂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全民审美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日下一个名词“紫砂文化”在越来越多地被各大媒体、业界内外频繁提起。与在不同场合被提起的高频率、大范围相比,与这个名词被各界人士的耳熟能详相比,这个名词的真正含义,作为一个专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缺少厘清。同时,又有另一个名词,多次被业内人士说起—“文化紫砂”。那么,“紫砂文化”与“文化紫砂”,这二者在各自的概念表述中有哪些差异,二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作为紫砂从业人员,应该如何深入了解这两个概念,从而在更高程度上指导我们的创作呢?笔者将试作分析,请教于方家。

紫砂:紫砂鉴藏

一、“紫砂文化”与“文化紫砂”的概念解析

紫砂文化作为一个名词,是以紫砂工艺为核心的。它与茶文化、禅文化等其他不同的文化,彼此并列,互有交融,又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其外延相当宽泛,可以包括紫砂工艺所凝结成的物质作品,也包括物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非物质工艺,更包括品鉴者、欣赏者在品味紫砂时期的主体感受。所以我们可以感觉到,几乎凡是和紫砂沾边的一切东西,都可以用这个概念去大而化之,去笼而统之。

由于“紫砂文化”这一名词包含的意思过于宽泛,笔者认为“文化紫砂”这一概念,能够与前者相呼应,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那么“紫砂文化”与“文化紫砂”,这两个貌似相似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紫砂文化”这一概念重点在于“紫砂”,是先有紫砂后围绕紫砂而形成了文化,而“文化紫砂”这一概念,重点在于“文化”。前者的重点在于“紫砂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的载体”,后者的重点在于“以文化的眼光创作紫砂”。由于“紫砂文化”使用的过于频繁,包含的意思过于宽泛,适时提出“文化紫砂”这一概念,让两个概念之间各据其位,互有张力,正是其时也。 其次,“紫砂文化”是泛指,“文化紫砂”更多的是特指。前者既指紫砂作品的欣赏者,也指紫砂作品的创作者。在其欣赏者中,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紫砂文化统统是来者不拒,广纳并包。而“文化紫砂”则不然,它有明确的所指范围和诉求对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概言之,“文化紫砂”就是指紫砂作品的创作者及其作品,就指那些自觉以文化为标杆,以文化为旨归的创作者和作品。

再次,“紫砂文化”是综合的现实描述,“文化紫砂”是主观的价值偏好。前者指社会中上到阳春白雪下到下里巴人的一切与紫砂有关的现象和物质,而后者则不然。后者仅指那些能代表时代精神、能具有文化意蕴的紫砂现象和物质。所以,笼统一点说,文化紫砂代表了“阳春白雪”的一面。 最后,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紫砂文化”是历史的,“文化紫砂”是现实的。我们今天所指的“紫砂文化”,是指从明供春以来所借由紫砂为载体,表现出来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他们从各个角度影响着现今的紫砂发展。而后者,是当今紫砂人在扎根前者的基础上,对此艺术的文化思考与全新开拓。今天的“文化紫砂”,从先行者变为行业共识,被凝固、被物化、被传承,就成为了几十年后的“紫砂文化”的一部分。

葛军作品

二、提出“文化紫砂”的时代背景

“文化紫砂”这一概念的提出,不是某位艺术家或理论研究者突发奇想的产物,也不是媒体个别人突然创造的。它不断地闪现在拍卖场、艺术家创作谈和艺术画册中。可以说,“文化紫砂”一词的诞生顺应了多方面的需要。 第一,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呼唤。每个时代必然需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品、艺术理论以及艺术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藏行业的腾飞、紫砂收藏人数的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普通的、千篇一律的传统样式,也不满足于完全传统的审美趣味和作品鉴赏。当然,这些作品还有其生命力,但是仅仅这些作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市场如同一个挑剔的孩子,张着饥渴的嘴巴,在呼唤着新鲜的食品。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第二,这是紫砂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行业、一门艺术,发展久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酝酿,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何以为继”的发展难题。这个难题如果用通俗语言来表达,就是怎么变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在紫砂界、在工艺美术行业出现了,就是在文学音乐中也屡见不鲜。中国的诗歌艺术在唐朝发展到顶峰,宋代的诗人不甘心重复,就以理入诗,宋诗终于别开生面,成为诗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砂艺术发展到今天,无论谁都绕不开一个“继承和创新”的命题,绕不开“书写时代精神”的课题,绕不开文化底蕴越来越深厚、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现实。既然绕不开,又必须迎头而上,只能提出“文化紫砂”这个概念,用这面大旗激励自己,也呼朋引伴。 第三,这是雅俗文化互相影响的必然结果,也是从“手工艺”到“工艺美术”的必然表现。中国传统的紫砂,是俗文化,属于工匠的,属于手工艺人的。以陈曼生为滥觞,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等不断地介入紫砂,使紫砂完成了从街头巷尾到登堂入室的转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从社会媒体到紫砂界自身,越来越多地把自己从“手工艺”定位到“工艺美术”。既然定位在“工艺美术”了,就必然要做名实相副的事,就必然要从“工艺美术”的角度去重新定位紫砂,传承紫砂。“工艺美术”较之“手工艺”,区别何在?窃以为,就在于“文化”二字。 第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影响的必然结果。如果说中国以前传统的紫砂文化,还可以苦守在师徒传承的谱系中,还可以固守着传统样式过日子,还可以埋头在小城市的小作坊(这里的“小”,绝不是指具体的占地面积、作品数量,而是指心胸,指眼光)里重复制作,反复制作,那么现在的紫砂如果还这样,就必然会“为天下人所笑”。紫砂文化与学院文化、西方文化,与社会大环境下的其他子类文化,必然会互相接触,产生出新的面貌和新的气质。我们不能闭目塞听,也根本做不到闭目塞听。

三、“文化紫砂”对紫砂从业者的主体要求

提出“文化紫砂”,既是紫砂从业者对时代要求的顺应和反馈,也是自身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时代的发展需要紫砂从业者从各个方面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来尽力为紫砂事业添砖加瓦。 一方面,是对创作主体自我修养的提升。苏联时期的戏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本书,叫《演员的自我修养》。笔者认为,在目前这个环境,也应该提出紫砂艺术家的自我修养这一问题。毋庸置疑,目前在紫砂界存在某种不好的现象。由于紫砂热、好赚钱,各种人都来吃这碗饭。甚至连找不到工作的、天天打网游的都来赶这个热潮。当然,古人也说过,英雄不问出处。可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不努力,不进步,又哪里能够自称英雄?我想,凡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应该有着历史责任感,有着这个行业的职业精神。所谓的历史责任感,就是不辜负紫砂传统,不能老是吃祖宗饭而不为子孙留遗产。所谓的职业精神,就是干一行要爱一行。不断实现从“用手创作”到“用脑创作”最后到“用心创作”的提升。 另一方面,是对创作作品的全新要求。我想这种全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作品能否体现出时代责任感。所谓时代责任感,就是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要为这个时代创作,要为历史留下关于这个时代的特有作品。紫砂发展了,是时代造就的,这个时代对所有紫砂人都是厚爱有加的,我们怎么能辜负这个时代呢?另一个是你的作品能否体现出广博的艺术眼光。你能不能吸收江南文化以外的东北文化、西北文化、西南文化等其他地域文化,你能否主动接纳如时政文化、军队文化等各种子文化,能否吸收西方陶艺文化、工业设计、礼品设计等有益的养分。

葛军

博士、硕导、教授、研究员

中国陶瓷科技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紫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紫砂陶的创始与发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紫砂陶的创始与发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