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碗 > 导航 >

什锦碗瓷器

什锦碗瓷器

古代瓷器碗 古代瓷器青花碗 古代瓷器粙碗

2020-06-23

古代瓷器碗。

什么是什锦碗?什锦碗是瓷器造型的一种,一般都是颜色各异,纹饰各异,造型统一的一组瓷器。古代的什锦碗一般是十个,都是古代大户人家或者皇亲贵族定制的瓷器。

什锦碗简介

什锦碗是古代特殊的一种瓷器品种,古代的什锦碗一般是十个,都是古代大户人家或者皇亲贵族定制的瓷器。什锦碗颜色多种多样,而且每一个碗都不一样,包括颜色不一样,纹饰不一样,有牡丹纹的,花鸟的,还有人物的,都是一些吉祥图案。有开光的,有色地的等样式。

什锦碗颜色

1.珊瑚红

2.孔雀蓝

3.粉色

4.黄色什锦碗

5.湖光绿

7.白地什锦碗

8.粉彩

9.色地粉彩什锦碗

10.青花

什锦碗瓷器鉴赏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补碗匠专揽瓷器活


开篇语18世纪中叶,西方工业革命的大齿轮转动着,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机器时代”。随着生产步伐的不断加速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许多旧有的职业或谋生手段逐渐消失,成为定格在历史上的画面。

如今,当我们从老辈人口中听讲这些逝去的老行当时,无不感到或讶异,或感慨,或怀念。讶异的如技艺高超的补碗匠,一个破成两半的瓷碗,沿裂缝钻几组半眼,然后打上锔碗钉,再在裂缝间抹上盐酸调制的腻子,原本破碎的碗竟滴水不漏,宛如新作;感慨的如黄昏巷口弹棉花的工人,有节奏的嘭嚓声,漫天飞舞的棉絮,令人不禁遐想夜晚拥被入眠的温暖和浪漫;怀念的如担着印有“卖棒冰”字样的铁皮箱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卖冰人,在还没有雪糕的年代,看着打开的铁皮箱口冒出的腾腾白气,炎炎夏日里灼热的心情顿时倍感凉爽。此外,还有专给穷人打补丁的“缝穷”、出嫁前用棉绳给姑娘美容的“绞脸婆”、挑着一个小小百货店走街串巷的“货郎担”、用颜料给黑白照片上色的“照片着色师”、有着燕语之声的“电话总机接线员”……这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职业,都曾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们有的是几乎绝迹的技术活,有的是令人心生尊敬和向往的好职业,有的则是收入微薄的苦差事。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是这些在各行各业中不断努力劳动的人们,让社会生产力得以进步和发展。记录这些消失的职业,是对逝去岁月和生活的缅怀,是对那些面临消失的传统手艺的发掘和保护,也是向社会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致敬。

今起,本报特别推出《追忆消失的三十六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朱小旅鲁迅在小说《风波》中写到:“……这碗是在城内钉合的,因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个铜钉,三文一个,一总用了四十八文小钱。”

记者朱小旅

俗话说,“笑破不笑补”。我国老百姓向来崇尚俭朴,以前的日用品也是新的用到旧,旧的用到破,破的修修补补还要再用,而在勤快人的手中,几乎是没有东西不能修补的。补碗,便是一项几乎绝迹的修补工作。

从前,物质匮乏,每户人家最多也就二三十只碗,碰到要操办红白喜事还得向左邻右舍去借,打破一只碗也极其心疼,小孩常因打破碗而受责罚。改革开放以前,碗破了只要不碎,多数人家都会去找补碗匠补补凑合着用。

听老辈人讲,补碗匠大多是老头儿。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摊位,挑一副简易的担子,一头担只能折叠的小凳,另一头担着装有补碗工具的小木柜,走街串巷吆喝着揽生意。生意来了,就歇下担子,往小凳上一坐,把客户拿来的碗进行逐个“验货”,然后告知客户,每只破碗要补几个钉,每个钉多少钱,价格讲成以后,补碗匠拿一块白布往腿上一铺,便干起活来。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歇后语最初就是从补碗行当传出的。补碗匠的“行头”很简单:巴掌大的小弓,针尖儿大的钻头,形态各异的铜钉,连小锤、镊子、夹钳、锉刀、钻子都是小而又小。打瓷眼用的微型钻和木工钻近似,用铜管做钻杆,通过拉动牛皮筋产生牵引的动力。补碗时,先将碎片拼成一只整碗,用草绳固定,接着在接缝处钻眼儿,把铜钉嵌进去敲实,最后在裂缝处抹上釉泥给粘起来,一只破碗顿时完好如初。

补碗匠“打瓷眼”,全凭一股腕力,重了不行,轻了不行,而且是悬空使劲,手艺不到家,碗瓷就钻破了。细瓷碗盆,大多都印有龙凤狮虎、花鸟虫鱼等吉祥图案,技艺高超的补碗匠能把锔钉补在适当的位置,使整个图案“添花不添疤”,不破坏瓷器的整体美,而且摸上去手感如以前一样光滑细腻。据老辈人讲,由于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因而操营此生的以江西人居多。“从那‘补碗哟,补碗哟……’吆喝的长腔中,都能听出他们并不是昆明本地人。”补碗匠大多身怀绝技,小到酒杯,大到几个人合抱不过来的酱缸,他们都有本领使之“完璧”。

过去,几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有补过的瓷碗。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碗的价值越来越低,破了就扔掉再买,补碗的行当自然也就走到了尽头。

明代 瓷器“宣德”款甜白釉鸡心碗


“宣德”款甜白釉鸡心碗高8.4、口径16、底径4.2厘米,侈口,深腹,斜弧壁,外底有凸脐,小圈足。内外施甜白釉,釉色白中泛青灰,釉质滋润均匀。圈足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款。

“甜白釉”实是“白釉”,在“白釉”的生产过程中把铁的含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又在脱胎、半脱胎的洁白胎体上施纯净的透明釉,经高温烧制就能使“白釉”更加诱人,被称之为“甜白釉”。 甜白瓷是在元代枢府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永乐白瓷色调恬静柔润,在视觉上给人以“甜”的感觉,故称“甜白瓷”。明代黄一正所撰《事物绀珠》中载有“永乐、宣德二窑内府烧造,以鬃眼甜白为常”之句,此后“甜白”称谓沿用至今。

永宣甜白釉色瓷器特点

甜白釉瓷是由明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创制的一种高白度瓷器,是在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经高温烧制而成。

永乐时期甜白釉器物是宫中主要用瓷。

甜白釉瓷器釉下暗花用肉眼难以看出,但通过侧光、放大镜或者灯光透视等,却隐约可见,使原本单一的白色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变化感,给人以亦幻亦真的感觉,所以也叫填白工艺。

甜白瓷在我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文献称其“白如凝脂、素犹积雪”。由于甜白釉在生产过程中把铁的含量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就使釉色精细白净,几无瑕疵,看起来非常诱人的釉色因此,明代的“甜白釉”受到后代的极高评价,被称为“甜白”、“堆蜡美玉”、“纯净无杂”、“透亮明快”等等。体现了中国瓷器美学从形的体验到神的感受的升华,反映了时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制瓷技艺。

高足碗


高足碗又称靶杯,于元代的南北方瓷窑已普遍烧制。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名。明永乐、宣德时继续承烧而造型较元代有所变化,碗身加高,足变矮。其品种除青花外,还有白釉、红釉、青釉等。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高9.9cm,口径15.8cm,足径4.2cm。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

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

明洪武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明洪武,高14cm,口径14.6cm,足径4.8cm。

高足碗撇口,弧腹,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通体内外施高温铜红釉。碗心锥拱一朵折带云纹,内壁模印云龙纹,二龙均为形象一致的五爪龙,作追逐状,以两朵云纹相隔。高足内施青白色釉,无款。

过去人们将这件红釉高足碗的年代定为元代,但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发展,新的资料不断出土,人们采用类型学的方法,从以往定为元代的瓷器中逐渐辨认出一大批属于明初洪武时期的官窑瓷器。这件红釉高足碗无论从造型、釉质还是从所饰云纹、龙纹的特征看,虽有元代风格,但又不尽相同。与元代同一类型的高足碗相比,其胎体变薄,碗的底部更瘦(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景德镇出土陶瓷》,图版125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出版,1992年)。特别是所饰云纹和龙纹,与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洪武官窑瓷片标本上的云纹、龙纹风格完全一致。因此,这件红釉高足碗的年代应定为明代洪武。1979年景德镇珠山曾出土这种洪武红釉高足碗的残片。

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

 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明正德,高12cm,口径15.9cm,足径4.6cm。

靶碗撇口,深弧腹,下承以中空高足。足与碗底系釉接而成,在碗外底与足相接处明显可见有修整痕迹。外壁绿地素三彩缠枝莲纹装饰,其上结有一黄、二白、二孔雀蓝共5朵莲花,2朵孔雀蓝莲花为黄心,其余3朵均为孔雀蓝色心。碗内及圈足内均施青白釉,釉面莹亮。无款识。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15.5cm,足径4.5cm。

碗撇口,下腹内收,下承以高足。碗内口绘青花双线,内底中央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碗外壁绘仕女赏月图,一童子侍于侧,辅以山水树石,并绘有云气纹。足柄上绘松竹梅纹。

明宣德青花使用进口青料,此种高铁低锰料在烧成过程中青料易晕散,故所绘纹饰不够清晰。此碗青色较为淡雅,纹饰比较清晰,实为难得。其云气纹用粗、细线勾画轮廓,此画法对后世瓷器纹饰亦有影响。明宣德时陶瓷器物中以人物纹为题材者较为少见,故此碗为宣德时期人物纹器物的代表作品。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高8.8cm,口径9.9cm,足径4.4cm。

碗撇口,深弧腹,丰底,下承以外撇高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泛橘皮纹。碗外壁在白色的釉面上凸起三条红鱼。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造型端庄,鱼纹刻画生动活泼,仿佛三条红鱼首尾相随于水中。莹润的橘皮纹白釉与明艳的釉里红纹饰互相衬托,相映成趣。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是明宣德时出现的新颖品种,这种高足碗在明代万历、天启及清代的康熙、雍正朝都有仿制,其中以康熙朝仿品最为乱真,但釉面不及真品肥腴明亮,腹部欠丰满,高足线条略显生硬。

值得一提的是,此种釉里红瓷器上的三鱼纹系高温铜红釉的局部使用,其鱼纹凸起,具有天然红宝石般光泽,文献称之为“釉里红宝烧”,它与一般意义上以铜红彩描绘图案纹饰的釉里红瓷器有所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清光绪,高9cm,口径19.7cm,足径8.2cm。

碗口微撇,弧腹,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高圈足,碗里白釉,外壁藕荷地上绘花鸟纹,高足上饰金彩弦纹,近底绘海水江崖纹。

清代康熙官窑瓷器五彩仙人图碗


五彩仙人图碗是康熙官窑瓷器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六字双行款。

清代康熙官窑五彩仙人图碗高7.7厘米 口径17厘米 足径7厘米,碗口外撇,弧壁,深腹,圈足。器施以红、黄、黑等彩料的五彩装饰,外壁绘仙人图,人物以红彩勾勒轮廓,加以平涂敷色,碗心绘折枝桃纹,碗胎薄体轻,施彩搭配协调,人物形神兼备,构图疏朗明快,展示出清新典雅的瓷器艺术风格。

五彩是明清时期御窑厂生产的重要彩瓷品种之一,到康熙时期,釉上蓝彩和黑彩的运用,使五彩瓷更加绚丽多姿。陈浏《陶雅》记:“康熙官窑彩碗上画过海八仙,而并无海水,面目秀异,身段灵活,乃叹康窑画手非后世所及。

梅子青“诸葛碗”


民以食为天,盘碗陶瓷代表着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中质朴渊深的文化,无论是庶民百姓寻常使用的粗瓷大碗,还是王公贵族使用的细瓷五彩,都能窥见历代文化的血肉与纹理。在汪洋恣肆的各式碗中,诸葛碗是比较有趣的一种碗,它不仅有着神乎其神的历史传说,更以其独特的造型、别致的功用闻名于世。

诸葛碗,俗称孔明碗,宋、明时期常见的一种碗式。诸葛碗始见于北宋龙泉窑刻花器。顾名思义,此独特造型源于“三国”传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屡遭败绩,困守不出。相传亮修书谴使赠巾帼衣物以羞辱之。根据使者回报,懿阅信受札后不但不怒,反而详细询问起丞相的寝食办事之繁简,然后说:“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诸葛亮为迷惑敌人,及于对方来使刺探之时,用双层碗进餐,明示食可盈碗,实仅上层有饭,后世遂称此种双层碗为诸葛碗。

由此可见,诸葛碗并非专为食用器,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用。不管诸葛亮创制双层碗的传说是否有据可查,诸葛碗的烧制肯定有着现实目的。诸葛碗在宋明时期主要作为供奉器而存在,且多在寺庙、祠堂中。因碗心较浅,可以使得供奉之物堆积之上颇显祭祀厚重,同时,双层碗圆润敦睦,也确实有一番鼎立持重的妙处。

也有人将诸葛碗称为“暖碗”,意为将碗底孔洞中注入热水,可以保持食物的温度。不过笔者对这种说法存疑。因为诸葛碗碗心很浅,一则所盛放食物有限,且基本裸露于碗外,即便碗夹层内有热水保温,所起作用非常有限;二则碗底孔洞注入热水后会在重力作用下溢出,试想一碗热水四溢的所谓“热饭”,是显然无法登堂入室的。基于此两点,有关“暖碗”注入热水的说法并不成立。在笔者看来,碗底部的孔洞是诸葛碗烧制过程中的保障工艺,因为如果没有孔洞,中空密闭的双层碗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会膨胀变形甚至炸裂。

诸葛碗曾广泛流传,在古人的一些画作中也有体现,龙泉窑、耀州窑烧制数量最多,明、清景德镇也有生产,五彩、青花均有烧制,但流传至今已不多见。笔者曾在一藏友处见到一件明代龙泉窑诸葛碗,此碗器型古朴典雅,稳重大方。釉色为浓翠莹润的梅子青,釉层凝厚滋润。釉面有冰裂纹,玻璃化程度高且略透明,润泽光亮如同碧玉。器底不施釉,胎色灰白,露胎处呈现出自然的火石红色,十分精美,是件不可多得的收藏品。

真正元代枢府釉瓷器,印花折腰碗


折腰碗,是元代—个常见的品种,以“枢府”瓷折腰碗制作最为精美.圈足内无釉,因修足而留下鸡心点,这也是元代枢府釉瓷鉴别的特征之一。

元代枢府釉印花折腰碗高5.0厘米 口径12.0厘米 底径4.3厘米侈口,斜腹,折腰,小圈足。白胎细腻,碗内外施卵白釉,釉层较厚,有乳浊感。内有印花装饰,并印有“枢府”两字。

此碗高4.5、口径11.7、足径4厘米,敞口,斜壁,下腹部硬折腰,内底平,圈足较小,稍外撇。碗外壁刻划弦纹,内底模印缠枝莲纹(图2)。碗身内外通体施卵白釉,釉色白中微泛青,釉面呈失透状,底足(图3)不施釉。

卵白釉是元代瓷的创新品种,在青白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比青白釉的釉层更厚,呈失透状,又叫鹅蛋青。这种瓷器是在宋代青白釉瓷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釉中呈色剂铁元素的含量,而使釉色增白,是景德镇窑从青白瓷向白瓷过渡的重要阶段。卵白釉瓷器一般施釉较厚,而呈失透感的鹅卵白色。元代卵白釉瓷器中有部分印“枢府”字样的产品,质量很高,所谓“枢府”即“枢密院”之简称,元朝重视军事,“枢密院”地位很重要,印有“枢府”字样的卵白釉瓷器应当属于元代枢密院定烧的瓷器,所以器型规整,纹饰精美,品质极高。

外婆的“猪油碗”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这碗在我家一直装着猪油。当时只知道它很特别,从里到外,布满了纹路,像是整个碗开满了裂缝。

小时候在乡下,我们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在堂屋和厨房之间,是一个不大的院子,每天烧菜的时候,就见外婆从堂屋的供柜里,端出盛着猪油的那个碗,去前面的厨房里,炒完菜,又把那碗猪油端到堂屋的供柜里放好。这样的情景,每天见到,贯穿我的整个童年,所以我对那只碗,印象不是一般的深。

后来我读书到外地,工作也在城市里,回家次数渐少。这期间,我开始对收藏有了兴趣,买了不少相关收藏的书和杂志,可以说有了一定的收藏知识,也认识了一些兴趣相投的藏友。一天某位藏友问我乡下老家有无古玩之类的东西,我茅塞顿开,突然之间想到了外婆使用多年的那个碗。

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赶到乡下,当听闻我要看看那个碗时,年岁已高的外婆,也来了兴致,和我说起了它的来历。原来,它是当年外婆出嫁时,娘家送的陪嫁品,很有些年头了,应该算是一件古董了。不过没拿它当回事,几十年了,一直就用它盛猪油。

当听说我对收藏感兴趣时,外婆笑了,乐呵呵地说:“拿去吧,它一定比盛猪油有用得多。”我喜出望外,当外婆把清洗干净的碗递给我时,我两眼放光,因为这时候的我,已经对古玩有了不少了解。

我用比较专业的眼光再次审视这个碗,看出了不少门道。这只碗,从外观上看,是哥窑瓷无疑。碗敞口,高约7厘米,碗口直径约18厘米,碗底直径约5厘米,胎色铁褐,胎体坚密,厚重,造型别致有趣,碗口有六个“豁口”,那是六瓣葵口,碗内外遍布“裂纹”,那就是哥窑瓷器特有的“金丝铁线”。

凭我仅有的收藏知识,还不能确定它是五大名窑之一的真正宋代哥窑瓷,还是后来的仿哥窑瓷。回来后,我向本地一个行家请教,行家鉴定为“清雍正仿哥窑粉青釉碗”。行家说,虽是仿哥窑,但水平极高,可以乱真。瓷胎为铁灰色,釉质光润,只是“金丝铁线”与宋哥窑有些差别,开片不那么细碎,开片中铁线较多,金丝较少,其开片纹路少见宋釉开片在较小的区域内仍旧曲折变化的状态。

尽管不是珍稀的宋哥窑瓷,但雍正仿哥窑瓷器,也是很有收藏价值的,这只装了很多年猪油的哥窑碗,总算正式摆到了我的收藏架上,成为我喜爱的一件藏品。

吉州窑黑釉花口瓷器盘和碗


吉州窑以黑釉瓷著称,尤其是“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深受瓷器收藏爱好者喜爱。胎质灰白较细。以碗、盏、碟、钵为多。釉色白中泛青黄,釉薄不及底,今天我们不介绍大家都知道的名品,介绍两件素胎吉州窑瓷器。

吉州窑黑釉花口碟

吉州窑黑釉花口碟通高3.6、口径13.3、底径5.9cm,瓷器呈花瓣形敞口,斜弧腹,矮圈足。内出筋。内施满釉,外釉黑釉至足部,黄白色胎。

吉州窑黑釉花口碗

吉州窑黑釉花口碗通高6.3、口径14、底径4.3cm。吉州窑黑釉花口碗花瓣形敞口,斜弧腹,圈足。内施满釉,外施黑釉至足部,有流釉现象,黄白色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