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 导航 >

兔的寓意及在瓷器中的应用

兔的寓意及在瓷器中的应用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古代官字在瓷器上的写法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2020-06-27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兔是一种温顺可爱的草食性哺乳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由于天性柔顺又敏捷灵活,兔子自古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被赋予了许多吉祥的寓意。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亮中有玉兔,太阳中有三足金乌,故玉兔、金乌分别象征月亮与太阳。根据((周礼))记载,天子在隆重场合穿着的礼服叫“衮服”,其饰有“十二章”图案。“衮服”作为天子祭祀天地、宗庙、社稷以及正旦、冬至、册拜等重大活动时穿着的礼服,上面饰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图案,谓之“十二章”或“十二章纹”,其中象征日、月的图案就是三足乌和玉兔,兔纹象征皇权。按照道家的阴阳五行学说,金乌属阳性,代表太阳之精,玉兔属阴性,代表明月之精,我国古代“金乌西坠,玉兔东升”的说法,除了寓意月升日落、时光流逝外,也代表了道家天地周转、阴阳轮回的哲学观念。

兔子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动物,因此兔子也被视作“多子多孙…家族兴旺”的象征。在十二生肖中,兔子排名第四,对应地支中的卯,属兔的人往往被认为具有兔子温和、文静、机敏、耐心的特点。总之,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兔子的形象也经常被用于各类艺术品的装饰。

中国古代陶器中以兔为题材的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瓷器上兔的形象大约出现在六朝时期。东汉后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日趋成熟,已经能够烧制造型复杂的器皿。三国两晋时期,将动物形象与器物相结合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手法,出现了诸如鸡首壶、熊形灯、神兽尊、蛙形水盂、兔形水盂等新颖别致的新器型。

除了单独的兔纹外,磁州窑还有表现鹘鹰捕兔的画面。一只白兔在奋力奔逃,天空中鹘鹰收拢翅膀俯冲而下,随风摇曳的芦苇使气氛显得更加紧张。整个画面简洁生动,动感十足,真实地再现了“兔起鹘落”的场景。

清康熙朝以后,随着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巩固,礼数更加的严格,景德镇窑工在瓷器上已经没有了绘制纹饰的自由,象征皇权代表月亮的兔纹不能再随意用于瓷器装饰。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浅析钠长石在日用陶瓷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陶瓷生产中,按传统观点,长石质瓷坯中使用的熔剂原料是钾长石和钾微斜长石,虽然钾长石中有钠长石或钙长石伴生,但含量均低于钾长石,坯料配方中的化学组成要求kz0a20)3,因而钠长石被长期忽视,但是,随着钠长石质湘玉瓷的研究开发,传统的观点开始被打破,钠长石的作用重新被认识,到现在,钠长石以它资源丰富,低格低廉,能降低烧成温度减少能耗的优势而倍受青睬。

优质陶瓷用钠长石粉用途:主要用于陶瓷、电瓷、搪瓷原料及釉料,钠长石粉主要是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起助融的作用。也是陶瓷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钠长石(naalsi)是长石的一种,是常见的长石矿物,为钠的铝硅酸盐(naalsi3o8)。钠长石一般为玻璃状晶体,可以是无色的,也可以有白、黄、红、绿或黑色。它是制造玻璃和陶瓷的原料。很多岩石中都有钠长石的成分,人们称这样的矿物为造岩矿物。钠长石矿物除了作为工业原料以外,在陶瓷工业中的用量占30%以上,还广泛应用于化钠长石工等其他行业。

钠长石质湘玉瓷首先应用在工艺美术瓷方面,工艺美术瓷都是以钠长石或其风化物为主熔剂,加入量为30%-40%,烧成温度为1200-2800℃,接着,钠长石开始进日用瓷领域,湖南某大瓷厂,在原来生产配方的基础上引入钠长石,生产日用高级细瓷配套产品,使烧成温度从原来的1400℃降到现在的1280℃左右,已基本获得成功,其中十几家炻瓷厂生产的炻瓷杯,也加入20%-30%的钠长石成其风化物。

总之,钠长石在熔剂中的比例,逐渐提高,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青花装饰技法在现代陈设瓷中的应用


青花装饰从古至今都是陶瓷艺术的重要语言之一,一直是大众心中陶瓷的代表装饰效果,尤其在陈设瓷中的应用更是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陶瓷青花装饰技法的理解和分析,归纳出青花装饰技法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现代陈设瓷中的应用。其内容主要论述了青花装饰技法在现代陈设瓷中的应用和其多样性、发展前景。

纵观当今多种多样的陶瓷装饰技法,青花装饰技法在现代陈设瓷中的应用广泛,且具有代表性。本文从分析青花装饰技法在陶瓷作品中的运用,以及对青花装饰激发的种类进行总结并结合各个种类的特点,重新整理前人的智慈成果,并结合现代装饰技法的运用,做羞承上启下的工作。

青花手绘金鱼缸

1、青花装饰概述

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是陶瓷釉下彩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现代陶瓷装饰中青花装饰的应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在审美观念发生巨大改变的今天。青花装饰语言也随着时代观念的更新而变化。

2、青花装饰技法

2.1青花装饰技法的种类及其特点

青花装饰技法的种类有很多。常用的技法有绘画、喷绘、青花剔青、泼里法、贴花等。其中绘画又包括分水、揭水等几种装饰技法。

分水有平色水、浪头水、晕水、洗水、点水等分水效果。根据胚体造型,如画面所衡要可以综合巧妙运用不同的分水技法,分水这一手法是非常强调水与色、水与线、水与面的艺术效果。采用适当的分水方法,充分举握,发挥各种分水技法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喷绘法是利用气泵和喷枪等工具,把调好的料水喷到胚胎的装饰面上,可以喷出浓淡不同的层次,颖拉的点面变化可以形成薄雾、浓落的感觉。人工直接吹,色块小,变化丰,更显细腻。

青花剔青是在分满不同层次青花的坯胎上,用工具剔出自己想要的纹样。反其道而行之的装饰技法不仅实现手法上的创新,而且给人们带来了更多不同的视觉效果。

泼墨法,以适贵、适度的料水,根据作者的构思,泼洒在胚胎上,再以纹样装饰使其整体效果更加完整。这一手法与装饰纹样相吻合,效果非常大气、自然生动、色阶变化丰富,有时还会有作者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由古至今青花装饰技法被人们广泛运用,无论是装饰技法、表现手法都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2.2青花装饰技法的语言特点

青花装饰的语言特点是通过画笔述说一个个个性鲜明的故事,层层递进,并讲究效果的一目了然。青花质朴、率真、自然的一面与现代陶瓷装饰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融合,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

3、青花装饰技法在现代陈设瓷中的应用

3. 1.纹样在现代陈设瓷中的应用

纹样是现在陶瓷装饰中不可或缺的,运用极其广泛的。在现代陶瓷装饰中,有的作品保留了传统的青花装饰纹样,再加上现代的创作的纹样,拼贴碰撞,产生一种时空感,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还有许多的作品运用各种新的纹样装饰手法,例如把青花纹样贴花和手绘青花相结合,有复杂严谨和随意的感觉,同时对比出两种艺术语言。

3.2.青花与其他装饰手法并用

在现代陈设瓷中的应用斗彩。在青花烧制后在釉上加彩也是现代陈设瓷常用的装饰技法,釉下和釉上装饰相结合,再加上颜色的对比,从而使青花装饰不再只有单一的色彩。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青花釉里红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烧成后呈现娇艳而沉着的红色花纹。

综合装饰也是现代陈设瓷中愤用的装饰手法,结合手绘、刻花等各种装饰技法碰抽出不同寻常的美感。

4、现代陶瓷青花装饰技法的多样性与创新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陶瓷青花装饰也相应的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不仅表现在对原有的文化结构的延续,而且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嫁接新的设计手法,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结构,现代陶瓷青花装饰必然是在这样一个趋势上一直延续发展下去,从传统装饰—传统装饰与现代装饰相结合一一现代装饰,在不同的领域下,相互结合,相互撞击,才能充分体现它的审美价值。

传统元素在现代陶瓷餐具设计中的应用


巧妙的运用中国传统元素作为陶瓷餐具设计的要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融入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使中国传统元素的使用价值得到升华。传统元素的融入,既有实用性又饱含艺术的观赏性。在提升商品的知名度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传统文化艺术的心理需求。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积淀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积累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先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藏。在这种文化因素的基础上,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起居。在各具特色的艺术种类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表现的是最为精美绝伦的。如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但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的各种新思潮的不断影响,我们固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生了变化,使我们的设计越来越偏离了本土文化。盲目的跟随潮流而西方化。设计师应把握时代的特点,设计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陶瓷餐具。如果设计师对传统文化不加以弘扬,在未来一定会产生中国传统艺术的缺失。

景德镇陶瓷56头餐具

一、汉字元素在陶瓷餐具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是陶瓷餐具设计的点睛之笔,汉字是最古老、最优美、最有魅力的文字,是用以记录和交流思想的特殊符号。在陶瓷餐具设计中,文字,色彩与图案相结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反映该字体的特殊魅力。汉字可以使整个陶瓷餐具的格调古朴典雅、含蓄深邃,既有现代感又有浓重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汉字的变形造就出来风格迥异的书法艺术。例如汉字“福”字在陶瓷餐具设计中体现了传统的元素,意味神灵保佑,逢凶化吉为福。也就是说,“福”有事事顺利如意之意。在现代陶瓷餐具设计中,抽象性的再现也是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它往往需要用古代的造型元素来展现产品的历史渊源。书法也是现代陶瓷餐具设计里的一种传统元素,它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别具一格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书法有的筋骨丰盈、有的动静兼有、有的道劲圆转、有的却浓淡相映。采用古体字的陶瓷餐具,能使人对此产生一种名贵、古色古香的感觉;采用正体字的陶瓷餐具,带给人一种现代、庄重的感觉;采用篆书的陶瓷餐具会给人一种古朴高雅的品质。

二、传统图形元素在陶瓷餐具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的图形把自然景物人格化、理想化,运用联想的方式弥补现实不足之处。例如:唐盛的花鸟纹饰呈现出了华贵之美,象征朝气蓬勃,社会的繁荣;“龙凤呈祥”“鸳鸯”来比喻一段美好的姻缘,美满幸福。“牡丹”象征了我国的国家富贵吉祥、繁荣昌盛。这些都是“形”与“意”的结合,是民族情感的再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圆满团圆的追求,也是现代人的意志在陶瓷餐具设计中的体现。剪纸也做为一种图形符号,它作为民族共同的思维同化的一种符号,是特定的文化结晶和标致。它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三、传统色彩在陶瓷餐具设计中的应用

在陶瓷餐具的设计中,图形、文字都有依赖于色彩的结合,色彩是设计的关键,对视觉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不同的色彩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感染力。并且作用于人的心理。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对色彩的认识也不相同,传统的色彩作为历史文化的结晶被继承下来,并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用色习惯,通过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介转化为现代人生存所需要的东西。传统的色彩体系如黑、白、黄、红、绿等颜色成为了中国人最常用的色彩体系。例如:红色是喜庆的颜色,只有热烈的红色才最能表达人们心中快乐的心情。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效果和不同的视觉感受。现代陶瓷餐具设计中出现了彩绘的陶瓷餐具。通过绘画和鲜明的彩色,细腻的美感,结合其使用功能是当下流行的一个趋势。在陶瓷餐具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瓷陶瓷餐具中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中国的瓷历史悠久,以其精美质地享誉海外,瓷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青花瓷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别具民族特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

四、陶瓷餐具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在技术多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产品设计开始走向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传统陶瓷餐具的设计已经在某些领域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我们要继承流传下来的璀璨的文化,让传统陶瓷餐具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人的需求,更要借鉴国内外陶瓷餐具创新设计的经验,进行更好的创新发展。陶瓷餐具设计要从技术、情感、材料、外观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现代设计注重物质、精神和审美的三合一,追求一种单纯又典雅的风格。要遵循传统元素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现代“绿色设计”理念相契合,现代陶瓷餐具设计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与时俱进,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陶瓷刀具在航空零件切削加工中的应用


陶瓷材料是21世纪最有希望、最有竞争力的刀具材料,它的发展将有可能引起切削加工领域的又一次革命。虽然我们在尝试过程中获得了一些经验,但还需要进一步试验拓宽加工材料的品种,只有掌握好陶瓷刀具的性能,才能更好地应用于高温合金的加工。

在航空发动机制造行业,材料性能不断提升,难加工材料(高温合金)的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陶瓷刀具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性能和耐热性能好、化学稳定性优良、不易与金属产生粘结的特点,已成为高速切削高温合金的主要刀具材料之一。而且陶瓷刀具的最佳切削速度比硬质合金刀具高8~10倍,能够大幅度提高切削效率。当前,新型陶瓷刀具不断出现,有专家预计,在世界范围内陶瓷刀具在机械加工刀具中所占比重将达15%~20%。它的发展将可能引起切削加工领域的又一次革命。

高温合金(主要指镍基或钴基合金)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防蠕变性,gh4169常温下硬度高(可达hrc35~47),韧性很好。但与普通钢件相比,其机械加工性能较差,切削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21世纪初,我们公司开始大量购进数控设备,逐步淘汰了普通机床,可转位硬质合金刀具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焊接刀具,生产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近10年来,应用硬质合金刀具加工钛基、镍基和钴基高温合金得到广泛普及,硬质合金材料在低于600℃的工作温度下所表现出来的高硬度及高韧性使之成为切削高温合金及钛合金非常理想的的刀具。但硬质合金刀具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其熔点约为1200℃,当切削区温度高于800℃时,刀刃的强度和硬度会大幅下降,磨损加剧,甚至难以完成正常切削。因此,应用硬质合金刀具切削高温合金材料时,为避免切削区温度过高,线速度只能维持在40m/min左右。对加工余量较大的零件,由于缓慢的切削速度,金属去除率很低,占机时间很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这使得现代数控机床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新型发动机性能不断提高,新材料不断涌现,硬质合金刀具已经很难适应。因此,寻找一种更加理想的切削刀具已成为当务之急。

发达国家的航空发动机企业(如美国ge公司、英国罗·罗公司)早在20年前就开始用采陶瓷刀具加工高温合金材料。陶瓷材料最大特点就是熔点高(2000℃以上),1200℃时硬度不会下降很多,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取代硬质合金刀具实现高速切削的材料。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此类刀具的使用还未广泛普及。

切削加工中的切屑成型是一种典型的大变形过程,涉及到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以及边界非线性问题,在高速切削过程中还涉及到热力藕合问题。

着名切削专家皮斯潘尼和莫詹特(piisnen&merchant)早在1945年提出的切屑形成机理中指出:在剪切力(切削力)的作用下,剪切面附近的晶界开始被撕裂变形,与基体分离形成切屑,并产生大量的热量。实际上,约80%的切削热由此产生。应用陶瓷刀具实现高速切削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陶瓷材料的高温特性,提高切削速度,使切削热量不断聚积,切削区温度升高,软化切屑,使切削变得很容易。尽管陶瓷材料与硬质合金材料相比,其韧性与耐磨性相差很多,但其高温稳定性是硬质合金刀具远达不到的。因此,提高线速度是增加切削区温度最有效的方法。理论上说,陶瓷刀具的切削速度和金属去除率应是硬质合金刀具的5~10倍甚至更多。

刀具商在推广时只提出陶瓷刀具适合加工hrc55以上的材料,而对于小于hrc55的材料未见相应的报道。本文针对小于hrc55的材料的加工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由于长时间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操作者已习惯于低速切削,而这种适合硬质合金的加工方式恰恰是陶瓷刀具加工中的最大禁忌。在使用陶瓷刀具时,出于安全考虑,操作者总是不敢提高转速,甚至希望在普通车床上使用陶瓷刀具。以往陶瓷刀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由于切削速度不足而造成的。

在国外众多陶瓷刀具供应商中,通过比较,我们最终选定了美国绿叶公司(greenleafcorporation)的陶瓷刀具。其专利产品wg300首次采用了晶须增刃技术,大大改善了基体的韧性,具有卓越的耐热负载性和抗冲击能力,从而解决了陶瓷材料质脆易碎的致命难题。

试验加工实例

1、镍基高温合金gh4169环锻件的加工

该材料相当于美国材料牌号inconel718,硬度hrc35~47。由于对陶瓷刀具的特性了解不够,我们还没有从硬质合金刀具参数选择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第一次试验选择了以下参数:线速度为230m/min,进给速度为0.23mm/r,切深为1.7mm,即使采用以上切速也比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所选切速高6倍。选用的刀片为rngn120700t1wg300。所得的试验结果并不理想。刀刃侧面出现较深的沟状磨损,刀尖处有局部“崩刃”现象。

分析结果可知,这是由于线速度不够,切削点温度低,铁屑没有充分软化导致啃蚀刀刃形成沟状磨损。另外,等切深切削也是产生沟状磨损的重要原因。

经过多次试验,选择了以下参数:线速度为380m/min,进给速度为0.23mm/r,切深为1.7mm。进刀时,采用了斜向切削新工艺,即在切削过程中逐渐降低切深,切削点处的沟状磨损会消失。在下一次切削时保持正常切深即可达到斜向切削效果,因为此时工件表面已经是斜面。斜向切削时切削深度必须由深到浅。刀片越升越高最终退出切削,在已加工表面产生一个斜面。第二次切削时采用直线切削,可高效率地切除第一次切削留下的斜面。由于多次切削时切深采用递减方式,可能需要时间会较长,但刀具寿命会延长很多。这会大大减少换刀时间。试验结果令人满意,磨损轻微,刀刃形状完好。

2、钴元素含量高的铸造高温合金圆环的断续切削

该材料属铸造高温合金,硬度小于hrc33,含co量14%~16%(质量分数),该材料韧性大,是高温合金中最难加工的材料之一。该零件结构是大直径小弦长的环块。加工时将多块零件组成的一个圆环,并没有头尾吻接,零件之间留有间隙。为了保证刀尖强度,以往采用超低速切削(线速度仅为10m/min)。而且加工后的零件表面还会呈现晶粒与晶界间有明显的凸凹不平,还需用磨削的方法进行表面修整加工。为解决加工效率低这一难题,我们试用陶瓷刀具加工该零件。由于对采用陶瓷刀片断续切削没有概念,第一次试验选择了线速度为420m/min。一刀走下来,刀片完全撞碎。第二次试验,将线速度提高到560m/min,并适当调整了切深和进给,结果是刀片没碎,但刀尖严重磨损。后来,又进行了多次试验,并逐步把切速提高到线速度为790m/min,这是以前从未达到过的切速,经过多次调整切削参数及走刀路线,刀片只表现出正常的磨损,加工后的零件尺寸满足要求,同时粗糙度达到了ra1.6μm。加工效率是原来的近80倍。经过试验,得到断续切削加工规律:选择负倒棱较大的刀片,降低进给,增大切速。遵循这个原则,断续切削将会顺利进行。

结论

根据以上试验,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刀片寿命的长与短,速度是关键。一定要转变观念,大胆提高切削速度。保证在切削过程中产生足够的切削热,这是提高刀具寿命关键中的关键。但切速并不是越高越好,切削温度过高,过多的切削热不能被带走而留在基体内造成零件温度升高,由于热应力导致零件变形。另外,在试验中我们发现,一旦速度超过某一极限值,刀刃磨损将非常快。

(2)陶瓷材料的耐磨性不如硬质合金,如果采用等切深多次切削,势必在刀刃与零件的接触点处出现垂直于刀刃的沟状磨损。因此,需要不断改变刀刃与工件的接触点,这种方法对于延长刀刃的使用寿命非常有效。

(3)与硬质合金相比,陶瓷材料还是较脆的,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应坚决杜绝振动现象。这就要求机床有足够大的功率,主轴转动平稳,进给均匀,切削路线为“推削”。不要试图在普通机床上使用陶瓷刀具。

(4)对于不同硬度的材料要选用合理的切削参数及走刀路线,使进给和切速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切削。

(5)刀片正面如果出现局部崩刃是由于侧面磨损加剧产生压力造成,这种现象通常不影响刀具的性能。实际上,刀片前面崩刃后会产生新的锋利的刀刃,切削可以继续进行,切削效果也令人满意,在精加工时“崩刃”会影响光洁度,还会产生“毛边”。“崩刃”时,在刀片前面可看到火花,此火花是由于温度很高的铁屑通过刀片粗糙平面时产生的,应降低进给完成本次切削。

(6)在下次切削前,应检查是否需要更换刀片,粗加工时应充分利用已“崩刃”的刀片,不要匆忙决定放弃该刀片。可以继续使用已“崩刃”刀片直到的确不能切削为止。

(7)陶瓷刀片不会出现严重断裂而酿成事故,除非执行了严重的错误操作。陶瓷刀片主要磨损形式有崩刃、后刀面磨损。所谓后刀面磨损是一种渐进的磨损形式,各种刀具都存在这种磨损,其磨损程度与相应的切速是衡量刀具寿命的指标。对于镍基合金零件陶瓷刀片的沟状磨损现象发生在切深线上,理想的应用方法应是沟状磨损达到最大的同时后刀面磨损也达到最大。沟状磨损允许扩展至刀片1/3的厚度上,迅速的沟状磨损或崩刃经常出现在切削区域内,是由于切削区域热量不足造成的。只要提高切速或降低进给或两者同时调整即可纠正。

(8)适用于硬质合金刀具的走刀路线应区别于陶瓷刀片走刀路线。由于沟状磨损陶瓷刀片会很快失效。陶瓷刀具切削编程与硬质合金刀具的编程方法和走刀路线不完全同,必须采用恰当的走刀路线和切削参数。

(9)壁厚小于2mm的薄壁件的精加工,不适合选用陶瓷刀具。还是要使用硬质合金刀具。

传统吉祥纹饰在现代陶瓷礼品设计中的应用


“求全求满”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普遍的求福求祥审美心理。吉祥文化的符号语言都具有纳福求祥的象征意义,并形成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集体表象与民族文化的寓意象征。从古至今,中国的装饰艺术,无论是纹样、图案或是装饰图式,大都以吉祥为主题,成就了陶瓷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起到了凝聚民族群体精神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寓意象征。寓意象征的吉祥符号装饰作为民族文化承载者的重要形式,也从传统意义上的传统装饰(指纯造型装饰功能,并非融入祥瑞寓意象征作用)转变成了民族审美感知与人们亲和的对象。显然,传统吉祥纹饰,指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认知感的祥瑞装饰纹样,即寓有吉祥之意的各种图案。其是现代陶瓷礼品设计的重要文化载体,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行为方式。人们把中国传统吉祥纹饰应用于陶瓷礼品设计的活动,目的是使人在活动中得到各种心理的满足和精神享受,更好地体现吉祥寓意文化的艺术审美价值,满足人们对吉祥文化寓意象征的寄托。由此,我们把传统吉祥纹饰应用于现代礼品瓷装饰设计中,不仅要理解其构成元素、形式规律与吉祥寓意,更要挖掘其精神实质与时代特征,使其有重要作用与审美意义。

一、 现代陶瓷礼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礼品瓷是指设计师或者陶瓷生产厂商针对某特定民族风俗文化节日或某特定历史纪念活动,为其特定人群生活需要而进行设计的陶瓷产品;简言之,特定为某人群或者某纪念活动需要所设计的具有祥瑞寓意的陶瓷用品,包括纪念瓷(旅游纪念瓷、历史活动纪念瓷、外交纪念瓷、庆典活动纪念瓷)、生肖瓷(十二生肖瓷、)、特定用瓷(国家领导人用瓷、名人用瓷)、节日文化用瓷(弘扬与宣传民族文化或者民俗风情特用瓷)等。事实上,现代礼品瓷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实际生活的需求功能,更多是承载着人们希冀生活美满幸福的审美心理功能。显然,传统吉祥装饰图案为营造吉祥寓意审美功能而成为现代礼品瓷设计表现的重要媒介,并成为应用于其造型装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吉祥纹饰应用于现代陶瓷礼品设计的作用

任何符号的创造和认知,都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以来的共同文化积累。社会因素赋予吉祥图形符号的象征意义,使吉祥纹饰成为一个概念化装饰符号。吉祥纹饰不仅仅是为传递特定的观念、情感而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装饰符号,更是服从人们向往喜庆瑞吉的寓意象征符号。追求完整、圆满、和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态的稳定特征,成为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理想。那么,吉祥纹饰应用于现代礼品瓷设计中,显现的主要功能作用是体现其设计的装饰形态美和寓意象征性,即“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它不仅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愿望和生活追求,还反映了其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

首先,装饰功能的作用。装饰不仅是映现人们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更是体现设计的一种传达方式,是设计造型的一种属性,它是一种附属的增添外表的形态美。同时,它凝聚了意蕴美、韵律美、工艺美的审美特征。这样,装饰依附于装饰对象,装饰对象依赖于装饰传达的内容,装饰在装饰对象上获得了新的意义,被装饰的对象由于装饰的美而产生装饰秩序美。因此,传统吉祥纹饰是图案装饰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它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的图案装饰审美规律来赋予礼品瓷装饰形成雅俗共赏的装饰美。像景德镇玉风瓷厂设计生产的生肖盘采用中心生肖图案与吉祥边饰纹的和谐圆满组合方式构图,不仅是表达多种吉祥寓意的需要,还表达了圆满丰富的审美理想。

其次,寓意功能的作用。吉祥文化已经凝结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它象征着一种力量,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已经超出了原始的图腾文化和民俗艺术的范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文化。吉祥文化的符号语言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形成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集体表象与民族文化的寓意象征。这样,吉祥文化积淀形成了一系列成语、意象、纹样程式,按照美的规律和吉祥祝语的寓意来组成特定的吉祥图案,如“年年有余”,多以鱼(“余”的谐音)、莲(“年”的谐音)组合搭配成吉祥富贵纹饰,还有团花图案寓意富贵不断、如意纹样寓意生生不息等。这说明吉祥纹饰应用于现代礼品瓷设计中,不仅仅是体现造型设计的装饰美,更是显现其设计装饰的寓意性。

还有,民族感知功能的作用。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从发生到发展,都受到民族崇拜、民族文化心理和民俗习惯的影响,这些传统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形成了固有的的风俗习惯与民族审美感知意识。事实表明,传统吉祥文化精神寓于吉祥装饰纹样之中,吉祥纹饰成为寄予民族感情的象征符号,不仅浓缩了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特质,更凝聚了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由此,吉祥纹饰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更是现代礼品瓷设计力求寻找民族文化归宿感的有效方式。

三、吉祥纹饰在应用于现代陶瓷礼品设计的装饰形式

传统吉祥纹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祈福纳吉的内涵,透过吉祥纹样,以求吉利和保平安。吉祥纹样喻和完美之意,淡化了宗教的神秘性,转向物象象征符号的世俗化、表象化。吉祥纹饰应用于现代礼品瓷设计的表现形式,主要以吉祥图案、纹样、图式装饰形式来寄予其设计表达吉利和祥瑞的意义,即在其造型部位配以各种吉祥纹饰进行彩绘、雕刻、镶嵌等装饰,映现画面装饰美的同时突出语意的象征。

首先,吉祥纹饰以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应用于入礼品瓷装饰设计中。但这种观念表现在吉祥纹饰上可谓形式多样、千姿百态。一方面,借以汉语谐音形式所形成的吉祥纹样来表达情意。汉字有许多读音相同而字义相异的情况。利用汉语言的谐音可以作为某种吉祥寓意的表达,这在吉祥纹饰中的运用十分普遍,并在礼品瓷设计装饰上应用广泛。例如,“蝠”与“福”谐音,蝙蝠、桃子与两个古钱组成“福寿双全”,鱼谐音“余”,鱼与莲花结合为“连年有余”等,并结合其他吉祥寓意表达形式形成丰富多样的吉祥图案。另一方面,借以寓意象征形式所形成的吉祥纹饰来表达语意。如“鸳鸯戏水”比喻夫妻恩爱,“松鹤常春”则以“松树长青”、“鹤寿千年”寓意延年益寿,“葫芦”寓意子孙万代,“石榴”寓意“榴开百子”等典型寓意形式的祥瑞图案。

景德镇鸳鸯戏水陶瓷装饰盘赏盘

其次,吉祥纹饰以圆满画面构图完整的装饰形式应用于礼品瓷设计之中,即以能适宜礼品瓷造型的装饰特点(形态的适合性和完整性、结构的严谨性、转角的适合性)的纹饰,并使其形态达致饱满圆美。其设计多数以吉祥花草纹(如意纹、缠枝莲纹、宝相花纹、团花纹)、龙凤纹、云纹、水纹、回纹、万字纹、福字纹等吉祥纹饰,丰富多样地进行画面装饰。这些纹饰不仅适宜丰富多样的图案形式装饰,更是中华民族共知共爱的、具有吉祥寓意内涵的装饰符号,并被广泛地运用于现代礼品瓷装饰设计之中。因为,这些吉祥纹饰的特点具有纹样伸展的可变性,有效地完善画面的局部装饰,并突出纹样的装饰个性与美感,使画面简洁舒展,清新悦目。像景德镇陶瓷学院黄焕义与袁乐辉设计的建国六十周年纪念瓷方案,在造型装饰手法上,充分应用了吉祥纹饰(回纹、如意纹、牡丹缠枝纹、芭蕉纹等)的二方连续性组合装饰,画面构图讲究主次、大小、虚实、疏密、韵律、节奏的关系,增强了吉祥图案的层次效果和人文内涵。

还有,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吉祥纹饰——龙凤、十二生肖、吉祥富贵花(牡丹、菊花、梅花、兰花、荷花、桃花等),被广泛应用于礼品瓷装饰设计之中。可以看出,这些装饰纹饰不仅具有观赏的审美意义,而且具有寄寓万事如意、富贵平安的吉祥寓意,因而成为人们祈望美好、祝愿幸福的吉祥富贵之图案,而且其吉祥象征寓意又超越了它的审美价值,成为吉祥图案的重要题材。当人类文明不断文明化、民主化的同时,爱、自尊和自我需求的实现成为人们主要的心理需求,追求圆满和谐的吉祥寓意心理更加显现。那么,这些吉祥纹饰越来越成为现代礼品瓷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与内容,并成为其装饰设计的重要参照体系与物质载体。

我们应用传统吉祥纹饰在现代陶瓷礼品装饰设计中,在关注其构成元素、形式规律、吉祥语意的同时,更重要的还应当挖掘和把握其精神实质。设计者要以现代的审美观对传统吉祥文化中一些纹饰有意识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以“取其形,延其义,传其神”的审美原则去追求传统吉祥文化与现代礼品瓷设计融和的审美观,才能真正地赋予传统吉祥纹饰的传承与发展,并提高现代礼品瓷设计的创新性与人性化。

【陶瓷文化】热释光方法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


(l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州510640)(2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香港)

摘要:中国古陶瓷是国际性的艺术收藏品,它的真伪判定是一个关键而且是首要的问题.传统的“目鉴”方法由于它的主观性,结论不容易取得共识,也不易对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制作的赝品做出准确的鉴别.对古陶瓷进行现代的科技方法鉴定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已取得重要的进展.热释光检测方法是一种绝对断代方法,它不依赖于数据库的建立.经过40余年的发展,热释光技术已从早期的常规方法发展出前剂量方法和高温峰测定方法,一种快速无损的二氧化碳激光加热检测法亦己取得重要的进展.

关键词:中国古陶瓷,断代方法,热释光技术

1引言

陶瓷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古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一件精美的古瓷,它的造型、釉色和工艺,均丰富地表现着古人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它不但以外在的美吸引着我们,同时展示着当时陶瓷工艺技术所达到的水平,凝聚着先辈的人文和科技的历史,一件古瓷的价值也就在于此.中国精美的轻、薄、透、亮瓷器从唐代开始就作为当时的高技术产品行销至世界各地.中国古陶瓷成为世界性的重要收藏品是有如上历史渊源的.它已成为世界上各民族自身历史的一部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外的公私收藏机构会出天价收购中国古陶瓷精品.2005年秋季,一件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在纽约拍出近2.3亿人民币的中国艺术品第一高价.国外有财务分析师指出,艺术品投资在国际上己超过股票和房地产,成为增值最快的投资方式.

2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方法:目鉴与科鉴

一件古陶瓷是真品还是赝品是买卖和收藏的首要问题.由于巨大的利益驱动,仿制古陶瓷中的精品以充“真品”出售目前在我国己颇具规模,而且仿真度也越来越高,个别的已达到古陶瓷鉴定专家也难以辨别的水平.“目鉴”是古陶瓷传统的鉴定方法,它已运作了几百年。“目鉴”实质上是一种“比较断代(时间)断源(产地)方法”,并不是一种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测.它实际上是鉴定者通过观察器物的胎、釉、彩、纹(饰)、工(艺)、型和头脑中已有的该类器件的知识相比较而得出断代和断源(窑口)的结论.这种通过比较来得出结论的标型学,在方法论上并没有问题.“科技鉴定”中的成分分析方法,同样也是通过比较来做出结论的.问题在于“目鉴”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容易受鉴定者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同一件器物不同的鉴定者的结论往往会截然不同,甚至同一鉴定者会先后给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能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古陶瓷进行准确的、客观的、数量化并可重复的科学鉴定就成为非常有意义的事.对古陶瓷进行现代科学技术鉴定在世界上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古陶瓷的科技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但比较成熟的为“元素成分分析”和“热释光分析”这两类.其中的“热释光”方法是目前较有成效并己进入商业运作的科学鉴定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个方法.作为一个对比,我们先简要地介绍元素成分分析方法[1].

3元素成分分析:一种比较断代的科技鉴定方法

根据陶瓷胎釉成分进行比较断代的“元素分析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微量取样,然后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另一种是无损辐射方法,它利用各种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去激发受测陶瓷样本的胎、釉,使其发出X射线能谱,再从谱线分析出各种主量、次量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把它们和取自同样窑口古窑址的标准样本的元素含量作比较.如果两者相符,就认为该窑址标准样本的窑口和年代就是被检测器件的窑口和年代.反之,受测陶瓷器件的窑口和年代就不确定.因此,“成分分析”和“目鉴”一样,也是一种“比较断代断源(产地)方法”,是古陶瓷的“指纹学”.目前已被使用的成分分析技术有中子活化分析方法(NAA)、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XRF)、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方法(PIXE)以及同步幅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SRXRF)等[1]。

不难理解,用成分分析方法去断代,除了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外,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将取决于所采用的窑址标准件,以及用大量的标准件建立起来的数据库.但是,除了历代官窑和一些著名的民窑制品外,标准件的选定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知道,在中国同一窑系跨越的地域是很广的,同一窑系不同产地的胎土和釉的化学成分亦有很大的区别。一个完整的、可信赖的数据库,严格地说,应该包含所有的产地(窑口),这一点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许多古窑口早已湮没,或被迭压,已再没有采样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同一窑口,同一考古发掘文化层,亦可能混有其他窑口的残片.它们纵然年代相近,但其元素含量也会很不相同.如这类混入的瓷片被误用为标准件,就会影响数据库的准确性.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建立起一个为“成分分析”方法服务的数据库,其难度和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如不动员和协调全国有关机构的力量,这个庞大的数据库恐怕是难以建立起来.而在某一个窑系完整可信赖的数据库完全建立起之前,这一窑系器件“元素成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就会有疑问.

4热释光:古陶瓷的一种绝对断代方法

热释光现象在30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在1663年英国化学家Boyle首先报道了钻石受热发光的观察.在1960年,Kennedy和Knopff第一次报道了古陶瓷的热释光现象[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热释光断代已在考古学和古陶瓷年代鉴定等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3~6].热释光断代不需要依靠标准器进行比较,所以它是一种绝对断代的方法.因为陶瓷的胎和釉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矿物晶体,如石英、长石和方解石等,其中石英晶体含量最大,同时具有最强的热释光效应.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这些晶体在受到核辐射(如α,β和γ等射线)的作用时,在微观结构上产生了变化,并积累了相应的能量.因此若把陶瓷样本加热,可观察到物理学上的“热释光”现象,这些矿物晶体在历史上积累的能量会以发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且热释光的强度与它们所累积接受的核辐射数量成正比.由于陶瓷器件所接受的核辐射主要来自于陶瓷本身和自然环境所含的微量放射性杂质(如铀、钍、钾40等),它们的放射性剂量相对恒定,因此热释光的强度便和受辐射时间的长短成正比一件古陶瓷在当年的烧制过程中,它胎土中的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矿物晶体千万年原始累积的热释光能量都会因烧制时的900~1300℃高温而全部释放掉,就像是把“热释光时钟”重新拨回零.从它烧成之日开始,该陶瓷器将重新积累热释光信息,相当于“热释光时钟”重新运转.在该器件进行热释光检测时测量得到的热释光信息,是与它的烧制后时间长短成正比的,热释光方法就是通过测量所累积的辐射能,计算出该器件烧制后距离现在的时间,从而达到断代的目的,这就是热释光方法的基本原理.由于器件累积的受辐射信息完全储存在它本身中,只需在该器件上取样检测即可断代,而不必与相应窑址的出土样品数据进行比对,所以这是一种绝对断代方法,是很准确可靠的.

5热释光的微观机理

热释光的微观机理是很复杂的,通常均使用离子晶体缺陷模型来进行解释.显然这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对古陶瓷热释光效应作出主要贡献的SiO2并不是单纯的离子晶体.由于硅和氧的电子亲和力不同,SiO2的4条Si—O键具有40%的离子性和60%的共价性.但离子晶体缺陷模型仍可以给热释光一个定性的微观解释[3~6].客观上离子晶体虽由正负离子晶格构成,但它并不呈完全理想的周期排列,而是存在各种类型的缺陷.最普遍的有,杂质原子的代位或填隙缺陷、局部位错或畸变等.但对热释光作出贡献的主要机理是,在核辐射的作用下,离子晶体的负离子离开正常的位置形成负离子空穴,使该位置成为电子的“陷阱”.当被核辐射激发到导带的电子扩散到“陷阱”附近时就会被吸引成为“俘获电子”.另一方面,核辐射电离形成的空穴也在价带中扩散,它可能被杂质离子所“俘获”,形成“释光中心”“俘获电子”处于导带下的新能级,而空穴形成的“释光中心”则处于价带上的新能级,这两者都是亚稳态.它们的数量显然和样品历史上所经受的核辐射数量成比例.热释光就是上述电离的复合过程.当取出的样品被加热时,晶格原子的热振动将变得剧烈,“俘获电子”从中获得离开“电子陷阱”的能量,重新在导带中自由扩散.当它扩散至空穴所在的“释光中心”与空穴离子复合时就发出所谓的“热释光”。.显然,热释光的色及强度与陷阱能级深度及数量有关,如在样品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连续地测量热释光的光强,就可得出一条温度一光强的热释光曲线.它是样品年龄计算的基本数据.图1中曲线a给出的是对一件明代瓷器实测的热释光曲线,它的热释光峰出现在300℃附近;曲线b是本底热辐射曲线.

热释光断代是需要对陶瓷器取样的,因此是一种有损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机构取样的形状不同,一般为直径约3mm的圆柱形或边长约3mm、深亦约3mm的三角锥形.如果取样适宜,应不会影响到陶瓷器的外观.

6热释光方法的古陶瓷年龄计算

热释光信息一般是以“辐射当量”来表示的,测量方法是先用辐射剂量照射陶瓷样品,计算出能够引发同量的天然热释光所需的辐射剂量,此剂量就是天然热释光的“辐射当量”.将测得的陶瓷每年接受的辐射剂量代入下列简单公式中就能计算出它的年龄:

年龄=辐射当量/年剂量.

所以对每一件陶瓷器的断代,必需对光强度以及年剂量两个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如果能有高精度的实验数据,年代误差为10%至20%是可以达到的。

从热释光原理可以看到,年份较远的陶瓷,光的强度较强.相对地年份较近的陶瓷器(如明清瓷为100~600年,有效剂量是0.5~3Gy),它的光强会很弱,测试难度也相应地提高.所以为要成功地用热释光断代,对测试人员的技术要求是相当高的.只熟悉热释光方法应用于地质学(地质样本准确度是5一10万年)或核辐射科学(有效剂量约300Gy)的技术人员是未必能适应古陶瓷断代的高精度要求的.

7热释光前剂量方法:线性法和饱和指数法

在20世纪60年代热释光被发展成为一项考古、测年的新技术,目前这项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以适应不同检测对象的需要.就古陶瓷而论,上述的常规热释光测定方法对于唐代以前的高古陶瓷器断代是十分准确的,但对宋代以后的器物,特别是明清瓷,由于历史上累积的辐射当量较低,所以热释光的反应及灵敏度就变得相当低,它存在较大的误差,甚至无法准确地确定器物的年龄.针对这一类器件,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Fleming等人发明了前剂量技术[7、8].所谓前剂量就是用实验室后加的人工辐射去决定古剂量.他们的主要发现是,作为瓷胎成分之一的矿物晶体石英在110℃时峰有明显的前剂量效应.只要把石英(样本)加热到500℃左右,则下一次接受相同剂量辐射发出的热释光会大大增加,而且这增加线性正比于古剂量或两次加温到500℃的热激活间所加的剂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前后两次施加的试验剂量的热释光来估算古剂量.由于用这方法使石英110℃热释光峰能够被测量出来,因此它的确解决了一部分宋代以后瓷器的断代问题.但大量实践表明,上述的线性正比关系只存在于年代较短的瓷器热释光性质中,对于明清以前的瓷器它往往会引起过大的误差.为了克服线性法的缺点,必需考虑热释光灵敏度和辐射剂量的非线性关系.为了这个目的,上海博物馆考古实验室发展出一个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来改进线性前剂量方法,并取得重要的结果.他们估计使用这个方法,瓷器的可测率及真伪鉴定的正确率均在95%以上.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成绩[9].

由于中国古陶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国外检测机构从实践上发现对于相当一部分瓷器,例如宋代的磁州窑、龙泉窑和某些明清官窑,后加辐射并不能提高灵敏度.对这一类器件,前剂量方法并不生效.事实上,作为前剂量方法的开创者之一,英国牛津大学的stoneham在1983年就己发表论文,指出前剂量方法在古瓷检测中的局限性[8].stoneham现在是牛津鉴证实验室(oxfordAuthenticationLab,)的负责人,最近,她在一封致客户的公开信中承认,对某些器件,前剂量方法常常无法断代,并把原因归结为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瓷胎的石英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0].另一方面,近年来,前剂量方法也面临另一种挑战,有些高仿瓷制造者对现代仿古瓷施加人工核辐射,以扰乱前剂量法的热释光曲线,以图令现代仿品混过检测成为“真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求热释光方法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探索出一种比前剂量更好的方法.

8热释光技术的新进展—高温峰测年技术

过去人们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热释光高温区光强太微弱,因此不以它为研究对象.其实热释光高温峰虽然弱,但它同样包含着试样准确的年龄信息,问题只在于能否做出准确的测量.热释光技术的最新发展是热释光高温峰测年技术的出现.这项技术和前剂量方法不同,它的关键不是重点测量和研究110℃附近的低温峰对剂量的反应,而是测量300一500℃的高温峰,并由此计算出样品的年龄.为了克服高温区光强较弱的困难,这项专利在取样技术以及检测方法上均做出重要的改进.在数据处理方面,开发出一套基于发光反应动力学的计算机程序来分析所测得的热释光数据,系统地计算瓷胎中不同的矿物晶体对不同辐射源的反应,然后综合这些结果,计算出被测瓷器的年龄.使用这种热释光高温峰测年技术,对一批前剂量方法未能得出结果的从宋代至晚清的瓷器,以及施加过外辐照的高仿瓷进行检测,结果都得出了与器件相符合的年代结论.

9热释光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及展望

热释光检测古陶瓷方法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整个技术仍在不断进步.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本身总是在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的,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古陶瓷的复杂性,生产时间跨越几千年,生产地域跨越几百万平方公里.随着研究和实践的进展,现在和将来都必然会发现某一窑口或某一类型的器件是现有的热释光技术所无法准确检测的,就如同现在所知的前剂量方法对某些器件无效一样.这就要求热释光方法进一步改进.热释光检测方法还存在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它是一种有损检测技术.古文物由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审美要求,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容取样研究的.能不能研究出一种无损伤的科学检测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这方面的探索已在一些研究组中进行.其中一个方法是使用由光纤导引的二氧化碳激光(10.6μm)的红外辐射直接对瓷器加热,利用激光的聚焦特性令试样在百分之一秒内无损地发出热释光.这种无损技术在原理和技术上均己取得有意义的进展并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11、12].我们可以想象,一旦一个准确的、无损伤的、而且价格低廉的热释光检测方法出现,将会给现今赝品盛行的国内、外古陶瓷收藏界,从藏家、古玩商、拍卖公司直到仿古陶瓷制造者,带来怎样的震撼与冲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人类几近无限的认知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期望这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沙因主编.考古文物与现代科技—现代科技考古研讨会会议文集.北京,2001.[EdshaYin.Proceedingofthesymposium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rchaeology.Beijing,2001(inChinese)][2]KennedyGC,KnopffL.Arheology,1960,13:147[3]AitkenMJ.ThemoluminescenceDatingLondon:AcademicPress,1985[4]MckeeverS.SThemoluminescenceofSolid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5[5]ChenR,MckeeverSS.TheoryofThemoluminescenceandRelaedPhenomena.SingaPore:WorldScientific,1997.[6]王维达,中国热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研究.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WangWD.DatingstudyofThemoluminescenceandElectmnicSPin一resonanceTechniquesinChina.Beijing:ChineseMeasurementpublishingHouse,1997][7]FlemingSJ,ThomPsonJ.HealthPhys.,1970,18:567[8]StonehamD.PACT,1983,9:227[9]王维达.文物天地,2004(156):40[WangWD.CultualRelicsworld,2004,156:40(inChinese)][10]StonehamD.私人通讯[StonehamD.Privatecommunication][11]LawlessJL,LoD(罗荫权).JourmalofAppliedPhysics,2001,89:6145[12]LawlessJL,LamSK,LoD(罗荫权).OpticsExpress,2002、10:291

珍珠岩在陶瓷中的应用


珍珠岩是一种酸性火山玻璃质熔岩,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等20多个省份均发现有珍珠岩矿。地质调查显示:储藏量达数十亿吨,对其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前苏联曾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对陶瓷坯料中引入珍珠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投入了正式生产。我国陶瓷行业也于80年代进行了珍珠岩在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普及推广使用。珍珠岩中含有大量玻璃相,在陶瓷坯体中熔融性强,既有利于莫来石晶体的较早形成、降低烧成温度,也有利于烧结过程的展开、改进烧成质量。用珍珠岩代替高岭土和长石等原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烧成温度,减少生产成本,而且制品性能不受影响,这对推广低温快烧陶瓷工艺、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一、珍珠岩的矿物组成及工艺特性

珍珠岩属于酸性火山岩浆喷发的玻璃质熔岩,因含有不同的色素离子,而且有黄白、灰白、浅绿、暗绿及褐、黑等颜色。矿石新断口呈玻璃光泽,风化后呈油脂光泽。硬度为4~5(莫氏硬度)。耐火度1280~1360℃。

珍珠岩常含有透长石,石英斑晶及各种形态的雏晶及稳晶矿物,如叶蜡石、黑云母、角闪石刚等。它的化学组成与花岗岩很相似,含有大量玻璃质,CaO、K2O、Na2O含量多。其化学组成范围为:SiO2 68~75% ,Al2O3 9~14%,Fe2O3 0.9~4%,CaO 1~2%,MgO 0.4~1%,K2O 1.5~4.5%,Na2O 2.5~5%,H2O 3~6.5%。

珍珠岩不含有结晶水,差热曲线无明显吸收、放热峰。从珍珠岩热失重曲线来看,珍珠岩吸附水分在80℃开始有少量蒸发,150~350℃曲线上升,脱水加剧。600~700℃时曲线趋平坦,说明水分蒸发已基本完毕。这与陶瓷坯体在烧成过程中水分蒸发时温度变化基本一致。

珍珠岩的始收缩温度为1025℃;软化温度1175℃,软化范围150℃;其熔融温度是1520℃,熔化范围345℃。

含珍珠岩的陶瓷坯体与石英?长石?粘土三元系统配方具有相同的工艺特性,但其烧成温度大大降低,而且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抗折强度。

二、珍珠岩在陶瓷坯料中的应用

1、珍珠岩中95%是玻璃相,其中72~78%为无定形石英。珍珠岩在细磨时,约2%的二氧化硅转变为胶凝状态,因而提高了坯泥的粘结性能,塑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成型工艺。

2、在制作装饰面砖的坯料中引入珍珠岩,允许在较大范围内波动,对半成品的强度没有影响,也不会导致坯体烧成变形,这主要是由于珍珠岩坯料具有较强的粘结能力和表面张力的缘故。增加珍珠岩的用量,在较低的烧成温度下,就能促使坯体致密化,其胎体结构与含高岭土的陶瓷制品相类似。

3、应用配方:粘土27,珍珠岩33,熟料14, 石英砂9, 废瓷面砖13, 膨润土4,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薄壁陶瓷面砖,半成品强度高,烧成温度低,收缩小,膨胀系数低,坯体适合于快速烧成。通过对其相结构研究表明,在960℃温度下烧成的该瓷砖,具有晶体的结构组成,莫来石以片状形式存在,烧结程度高,制品呈贝壳状。

4、用珍珠岩配制的日用陶瓷坯料,在烧成后,胎质细腻,半透明度高,热稳定性好。这是由于珍珠岩含有大量的玻璃相,在高温中加速熔解坯体中的石英颗粒,加快莫来石的发育成长,促使瓷胎致密及坯釉结合牢固。提高了制品的机械强度,半透明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5、在日用陶瓷生产中引入珍珠岩,配方中随珍珠岩含量的增加,应相应增加高铝原料的含量。在瓷器配方中,一般以α?Al2O3加入,γ-Al2O3不适合。因γ?Al2O3在温度超过了1150~1200℃时,转变为α?Al2O3,同时伴随较大的体积收缩,从而使坯体结构疏松,机械强度降低。由于珍珠岩的存在,降低了烧成温度,使陶瓷制品能够在1150℃温度下烧结,使加入γ?Al2O3成为可能。另外,γ-Al2O3有亲水性,增加了坯泥的可塑性,改善了泥浆的流动性。微观结构显示,烧成制品的相的比例数量与一般瓷器相同,但莫来石量有所降低,由于其存在有氧化铝和石英颗粒及高硅玻璃相,制品同样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6、有研究资料指出,在日用陶瓷配方中,珍珠岩用量一般不超过50%,如超过50%,坯体干燥强度降低,修坯、施釉及装坯操作中破损严重。同时,制品在高温下易变形,这主要是因为坯体中玻璃相太多之故。另外,日用陶瓷配方中引入珍珠岩量太大,制品白度降低,这是由于珍珠岩含有较多的氧化铁所致。

陶瓷工艺品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应用


陶瓷工艺品以其自身所具备的独特艺术特征和表现方式,逐渐成为现代家居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装饰点缀着人们的家居环境,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和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方法之一,现代陶艺通过各种方式从多角度介入到家居空间,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家居空间设计观念的角度。

景德镇陶瓷珐琅彩双耳玉壶春瓶工艺品

1、陶瓷工艺品具有民族性、地方性、人文性等特点

陶瓷工艺品是指通过手工将陶瓷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的陶瓷产品。陶瓷工艺品来源于生活,却又创造了高于生活的价值。它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是人类无价之宝。

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就陶瓷工艺品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

由于各个地方的陶瓷工艺品制作水平有差异,审美观和艺术取向也有所不同,制作出来的陶瓷工艺品往往各具特色。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取材,生产接近原料产地,许多产品的生产技术是地方性世代相传的特殊技术,符合当地消费者的要求和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并有许多品种在风格上有独特之处使得陶瓷工艺品更加多姿多彩,人见人爱。

几千年前猿人的粗陋生活器具,近代的陶瓷艺术精品,当代的陶瓷艺术设计,无不展示着泥土的魅力。陶瓷工艺品的生产,制作方式不受约束,构思上不拘一格,题材广泛,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文性。

2、现代陶瓷工艺品在家居空间装饰中的介入

家居空间装饰提倡利用艺术和技术的手段,依据现代人的生活特性,创造出符合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居家生活环境。陶瓷工艺品的独特魅力与家居空间的广泛协调性,是其走进今日家居空间的良好前提。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也会让更多的普通人有能力来关注陶瓷工艺品,喜爱陶瓷工艺品,并希望拥有这些艺术品。现代陶艺工艺品以自然而然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始介入家居空间环境,促成家居环境的自然化、艺术化和多元化,并从较深层次去主导人们正常的审美心理和接受心理的活动,充分展示其艺术语言中的象征意义、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因此,陶瓷工艺品已经逐步成为家居空间的一种文化载体,亦是品味不俗的室内环境的点缀与装饰,这既是现代都市人的追求,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陶瓷工艺品装饰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陶瓷工艺品在家居空间中的视觉吸引力与心理感染力,选择了恰当的装饰方式,不仅为整个家居空间增加艺术气氛,也彰显现代陶艺的魅力。

3、现瓷陶艺工艺品在家居装饰中应用的趋势

3.1 陶艺工艺品在家居装饰中的价值

陶瓷工艺品具体反映在工艺技能的施展和才能的表现上。首先,陶艺品实用性很强,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其次,陶瓷工艺品具有高度的形式美感,其生活气息浓烈,能传递出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再者,陶瓷工艺品作为一种可见的生活方式,深化为生活的艺术。陶瓷艺术品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开始,便呈现出生活化与实用性的特点,并兼具美化作用。由此基础上衍生的陶瓷艺术品,则具有更多的价值和内涵,其中有商品的价值、装饰价值和收藏价值等。

3.2 市场容量的多样化

在门廊进行陶瓷饰品装饰,不仅可以提升居室环境的整体氛围,更能让人们感受到主人的艺术品位及独特的审美内涵,使人能够在繁忙之后回到家里感到身心愉悦。试想在狭窄的门廊放置一件古朴的陶罐或是一瓶精美的插花,都会瞬间提升整个门廊的空间情趣。此外,在门廊或与客厅之间简单的装饰些多格式的隔断,摆放些个人喜欢的陶瓷饰品,或是装点几盏别致的陶瓷灯饰,或在墙上挂上一幅瓷板画等,这都是陶瓷工艺品装饰的好地方。

客厅是显示主人品位格调及社会地位的场所,所以适合摆放一些能够彰显主人个性及其品位的陶艺作品。比方客厅摆放一些现代装饰感极强的陶瓷器皿或是古朴具有生活气息的原始陶瓷器皿,都能够充分体现主人的独具匠心和艺术气质。此外电视背景墙用陶瓷做装饰也可以使得整个客厅的大环境显得轻松惬意,再配上柔和的灯光照射,周边零散的放置些趣味性强的陶艺制品,不仅可以使得整个环境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又能提升家居生活环境的艺术品位。

卧室是工作了一天最放松的地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半隐蔽性。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希望在其中的感觉是温暖的、宁静的。卧室灯光需要柔和,一般陶瓷工艺品不可珠光宝气、奢侈华丽,纯观赏性的收藏品也不宜过多,装饰风格柔和的作品比较容易被接受。

现代家居里的餐厅已经不再局限于餐具的使用功能,而是越来越多的注重装饰美感。原来单调的陶瓷餐具被现代装饰意味浓郁的现代陶瓷餐具所代替,橱柜也转为用于陶瓷花瓶、彩瓷盘等的展示载体,其装饰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厨房的墙面也不是单一的瓷砖,开始采用装饰感极强的陶瓷艺术瓷砖拼贴,马赛克拼贴,已经陶瓷绘画装饰等等,给厨房增添的不少生机,也使人们能够感受到烹调所带来的乐趣。

书房中摆放的饰品不宜过多,古代喜欢布置名家名人名言等,而现代书房可放置各式各样的陶瓷工艺品,既能增添饰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还可以在有意无意间留下美好情绪,便于主人学习之余欣赏,体现其中的乐趣,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3.3 时尚化必然追求设计风格的多元化、个性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家居空间氛围的需求,更注重文化性、情趣性、自娱性以及个性化。因此,如何能将人与空间更好的协调,达造完美协调且舒适宜人的私人生活空间,便是现代家居设计的最终目标。家居设计风格也从原来的注重装修的繁杂及其奢侈风格,逐渐转变为更加适合现代繁忙的生活节奏之余需要宁静、自然、质朴、简洁的装饰风格上来。现代家居设计的主流已从“重装修”转变为“重装饰”,而陶瓷这个载体因其自然、质朴、具有生活意味的艺术特点而越来越受到设计师及家居主人的青睐。陶瓷工艺品不仅利用自身的艺术品格使视觉得到愉悦,也通过其自身属性给紧张忙碌的现代人带来了温馨的情感慰藉,成为体现居室文化的新形象。

4、结语

陶瓷工艺品处处渗透着社会文化、民族气质,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心理的审美需求以及个人文化的精神内涵,陶瓷工艺品已成为现代家居生活中的一种精神载体。陶瓷工艺品与家居空间的融合虽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但是毕竟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就要求陶艺家和家居设计师能够更好的互动,把握好陶瓷工艺品的动态因素,将其不断的创新,使其以多元化的姿态呈现在越来的越多的家居环境中来,彻底摆脱诸多制约因素,走出困惑,真正走进人们的家居空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兔的寓意及在瓷器中的应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兔的寓意及在瓷器中的应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