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的工艺 > 导航 >

定窑瓷器工艺失传的历史原因

定窑瓷器工艺失传的历史原因

瓷砖的工艺 瓷砖工艺 古代瓷器定窑

2020-06-29

瓷砖的工艺。

定窑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是到了南宋时期定窑瓷器烧造工艺就失传了,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是什么历史原因造成定窑瓷器烧造工艺没有传承下来呢?

(一)风雨飘摇的定窑瓷器

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数十万铁骑鱼贯而下,北宋王朝抵不住这强大势力,被迫南渡。随着皇室南迁,中原百姓更是惶惶不可终日,闻说金兵过处,一片狼藉。当时定窑在官府的安排下,对重要文件、资料等一应裹去。最重要的是定窑工艺诸工序的师傅名家,在官府名册上有名者均随时局而去。有在官窑工作的能工巧匠,个别也被官府强迫带走,有的逃逸而有幸留下来。不言而喻,当时定窑呈现一片凄凉景象。

(二)战争导致高级人才流失和逃亡

北宋以后,定窑少佳器。北宋政权迁往临安,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被和盘托走,皇城也空空如也。虽然朝廷带走了官窑当年的主要人才和技术,其实,在金兵入侵和宋室南迁的整个行动过程中,不知有多少定窑名匠为避难南迁而流落他乡,又有多少人为避金兵而远走高飞,又有多少人不忍金兵犯境在抵抗金兵战争中殒命。那烽烟弥漫的战争期间,破坏了难以数计的窑炉、窑场,而损失最大最无法挽回的莫过于定窑高级人才的流失和逃亡。

(三)因战争而中止工艺改革进程

在战争硝烟的恐怖下,窑业主不再提出和强调工艺改进和增加花色品种的问题。按理说北宋定窑是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和不断成功的时期,不论官窑、民窑都在有计划地进行摸索和探讨,工艺更是与日翻新。是时官窑总体技术南流,官窑场烟火不继,民窑奄奄一息,有气无力,整个定窑都沉浸在一片呻吟声中,定窑工艺改革进程被迫中断。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古代定窑瓷器的模具


古定窑遗址出土的定瓷模具及其残片,均为陶瓷制品。模型有单模和合模,可分为外印模具及内印模具两种。模具大多经800°C以上素烧陶胎,少数素烧温度达到1200°C以上为瓷胎,古代模具的制作是在半阴干的胎泥上雕刻后入窑烧制,如果烧制温度低于950°C,一般收缩在3%左右,超过950°C时坯体大量收缩,最高可达13%左右,这是第一次收缩;当模具制好后,用于印制的坯体入窑烧制成品时,高温下又有13%左右的收缩现象,这是第二次收缩。

内印模具:多为盘碗类模具,可分为晚唐五代简单出筋模具及宋晚期金代繁深复杂构图严谨的盘碗类模具。

外印模具:如枕类、人物类、粉盒类等,部分印完后又用刀类工具加以修饰。

宋晚期金代模具有一共同特点:图案题材繁深富丽,多取材于定州缂丝图案,可模具的艺术风格与缂丝却是极大的差别。线条粗犷、肥润,构图也不甚规整,整体看来有几分憨拙,很难让人与宋朝的纤细精巧及定窑印花器物的美观精致联系起来,模具与同时代的缂丝,绘画相比甚至有几个拙劣。而现今仿品石膏模具,从材质来看,吸水性好,并不逊色古代陶瓷模具,而且雕刻的十分精细、漂亮,构图也充分体现宋代纤丽婉约有些极尽缂丝、宋画神韵。

怎么鉴别宋代定窑瓷器的真伪?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驰名。宋代是定窑的发展时期,产量、质量及制作工艺较五代又有明显提高。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

泪痕:宋代定窑白瓷烧制工艺水平很高,瓷土筛选精细,烧成的瓷胎细密坚致,体轻薄。釉色白中泛黄,呈牙白色。有流釉痕,和流淌的泪痕相似,即所谓的“泪痕”。其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是宋代定窑的特征。

芒口:宋代定窑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为了掩饰这种缺陷,芒口处往往镶上金银或铜边。

装饰:宋代定窑瓷主要装饰技法为刻花、划花和印花。尤其以印花工艺最为精美。刻花和划花图纹流畅,见莲花、牡丹、萱草、鸳鸯等纹饰。而仿品和真品相比,刻花、划花刀法不如真品犀利流畅,仿品印花陶瓷纹饰多不清晰。

白胎:定窑颜色釉品种均有一个共同特点,全系白胎,即与白瓷所用胎料完全一样,之时外罩色釉不同。这是紫定、黑定、绿定与其他窑口区别的标志。 

宋代定窑白瓷烧制工艺水平很高,瓷土筛选精细,烧成的瓷胎细密坚致,体轻薄,釉色白中泛黄,呈牙白色;釉处有流釉痕,和流淌的泪痕相似,是宋代定窑的特征。另外一个特征是宋代定窑口沿多不施釉,古董行内人士称为芒口。为了掩饰这种缺陷,芒口处往往镶上金银或铜边。

为何定窑瓷器的价位疯狂上涨


在富豪新贵们在收藏钻石、艺术品、豪宅之后,从天上掉下来的陨石——这种稀有的天外来物正成为他们收藏的新宠。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特品位,他们把眼光放在了陨石市场。于是中国的新富阶层正在掀起一股在全球市场花高价购买陨石的热潮。对他们而言,陨石的体积越大越好。在他们眼中,汽车再高档也是由人制造的,但陨石却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是人力无法创造的,是来自外太空的瑰宝,珍稀无比。

从目前全球的收藏市场来看,对于陨石的价格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目前的陨石市场已经全球化,但数量相对有限。在这个市场中,品相好的陨石碎片最高售价可达数十万欧元。最受追捧的是月亮陨石,市场零售价一般在500美元/克左右,最贵是25000美元/克。火星陨石的价通常在200美元/克以上,而铁陨石的价格则处于第三位,市场价格一般为15美元至150美元/克。在沙漠和两极地区发现的陨石售价更高。在国际走私物品的单价排名中,陨石价格已经打败了钻石、貂裘和冰毒,位列第一。

中国人对陨石的兴趣给陨石的高端市场带来的冲击尤其剧烈。对于中国的新富而言,拥有一块陨石比开豪车、穿时装和住豪宅更能显示其财富和特殊身份。 定窑瓷器

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定窑瓷器的白釉多闪黄,故有"粉定"之称,釉面偶尔还有垂釉的现象,由此又有了"泪釉"的别称。宋代定窑瓷器常见的器型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罐、炉等器形则比较少。定窑瓷器的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北宋早期的定窑刻花,构图、纹样都比较简单,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具有浅浮雕的美感。北宋中晚期,定窑的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基本简介

定窑是中国宋代主要瓷窑之一,后世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烧瓷始于唐,盛于北宋,元以后衰落。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宋邵伯温《闻见录》、元刘祁《归潜志》、明曹昭《格古要论》、清朱琰《陶说》等文献,均对定窑有所记载。古陶瓷专家叶麟趾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率先调查了定窑,确认了曲阳涧磁村窑址。

50年代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定窑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定窑的烧瓷历史、烧制工艺、装饰特点、产品品种以及与邻近地区的相互关系。受定窑影响并烧制定窑风格产品的窑业,多集中在山西省境内,有平定窑、阳城窑、介休窑等。四川省的彭县窑也烧造定窑风格的白瓷。定窑瓷器传世品较多,原清宫收藏的也不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湖南长沙,浙江临安,陕西西安,江苏镇江、南京、江浦,河北曲阳、定县,河南安阳,辽宁朝阳和北京通县、丰台等地的唐、宋、辽、金墓葬、塔基、窖藏中均出土了许多定窑瓷器,仅1969年发掘的河北定县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和至道元年(995)的两座塔基,就出土了完整精美的定窑瓷器100余件。

宋代官窑瓷器鉴定:

1、器型和概貌:宋代造型。大多用来祭祀或陈设,也有部分日用品。一般概括为厚胎厚釉、厚胎薄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以及胎不太厚(3.5毫米左右)釉也不太厚(0.8毫米左右)适中型等。釉色纷繁。釉质莹润如玉。釉面开片,大片纹者多。

2、胎色和胎骨:宋官窑瓷胎色从传世和窑址出土两种情况看,为黑、黑紫、灰黑、香灰、浅赭、灰(含深灰)、灰白(有的趋白)、土黄(含褐黄红)。黑胎数量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为香灰、灰、灰白等色。

3、釉层和釉质:釉层有厚薄两种,薄者小于1毫米,厚者大于1毫米,但都比哥窑瓷和汝窑瓷厚。

4、釉色:因两宋窑口多而不同,颜色纷繁复杂,粉青、虾青、米黄、蜜腊黄、翠绿、月白等色居多,其中以粉青、米黄、蜜腊黄、翠绿等色最为引人。

5、开片:分大开片、小开片,有大器小片者为贵,小器大片者为奇之说。具体分三种,第一种为开大小片,即藏家所说的文武片,即在同一器物釉表开大小两种纹片,大片很大且稀疏,小片很小而集中。

6、纹路:开片裂纹不断延长弯曲或回旋形成的纹线。最有代表性的为蟹爪纹,即纹路从一点向多方幅射延伸弯曲支展的形态。被人称做“九曲十八弯”。

7、纹色:鳝血、鱼籽黄、血黑、黑、金丝铁线、白裂等颜色。

唐代瓷器的发展历史


唐代瓷器是中国陶瓷从陶逐渐发展到瓷器的过渡阶段,是中国瓷器从原始实用器到瓷器工艺艺术品的过渡阶段。

唐代中国瓷器开始出口

中国瓷器出口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日本、韩国、印度、伊朗、伊拉克和埃及等地,考古学家们对九世纪前后的城镇遗址的发掘中,都曾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唐代瓷器碎片。中国的宁波市古称明州,是唐代通往日本和韩国的主要通商口岸。1974年,在宁波余姚江唐代出海口附近发现一艘唐代沉船,其中有几百件越窑和长沙窑的青瓷、青釉褐彩瓷和黑釉器,并有"乾宁五年"(898年)刻款的方砖一块。这些瓷器与在韩国和日本发现的唐代瓷器,在器型、釉色和装饰上都明显属于同一窑口。中国唐代瓷器的出口有海路和陆路之分。陆路即著名的丝绸之路,而海路则直通日本、韩国、南亚、西亚、北非和东非各地。日本学者曾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线称为"瓷器之路"。

唐代瓷器名窑:

邢窑

在今河北内丘县,唐代属邢州,故名。以烧制白瓷为主。器物分粗细两类,细的一类胎制细腻洁白,造型规整,露胎部分滑润如糯米粉。粗的一类器物多施化妆土。邢窑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白瓷窑,白瓷碗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声誉。所产瓷瓶在唐代亦极著名,时称"内丘瓶"。邢窑白瓷因与同时代著名的越越窑青瓷齐名,从而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唐末五代时期,邢窑在白瓷生产中的地位逐渐为曲阳定窑所代替。

耀州窑

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宋属耀州,故名。始烧于唐代,北宋中期以后达于鼎盛,终于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烧制唐三彩、白瓷、青瓷、黑瓷和酱色釉瓷等品种,以青瓷最负盛名。器型以碗、盘、碟、罐、瓶、盒、炉为主,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由于胎中所含铁份,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使器底或圈足周围呈现一种姜黄色斑块,形成了耀州窑青瓷的独有特征。装饰技法以刻花、印花为主,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流畅。宋代耀州窑对各地制瓷业有很大影响,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内乡及广东广州西村窑,广西永福窑等都烧制相似的青瓷,从而形成耀州窑系。

磁州窑

在今河北磁县,宋属磁州,故名。始烧于五代,盛于宋。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白釉釉下黑彩、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器物除碗、盘、瓶、罐等日用器外,所产瓷枕极为著名。枕底常见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印记。图案内容除一般花鸟禽兽外,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清新活泼,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瓷枕上还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等。宋磁州窑对各地制瓷业的影响极大,河南修武当阳峪窑、鹤壁集窑、禹县扒村窑、登丰曲河窑及山西介休窑、江西吉州窑等都烧制相类的产品,从而形成磁州窑系。元以后磁州窑大形器增多,精致的产品少见,明以后更趋衰退。

长沙窑

是唐代南方重要的青瓷窑。在今湖南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首先发现,故又称"铜官窑"。创烧于唐代,晚唐至五代是极盛期,五代以后衰落。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线釉、蓝釉瓷器。器物造型繁多,各种日常用器均有烧造, 以罐和壶的形式最为多样,,短嘴多角壶是其典型器。

陶窑与霍窑

陶窑与霍窑相传是景德镇最早的两座瓷窑。据清人兰浦所著《景德镇陶线》卷五"历代窑考"载:"陶窑,初唐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人陶氏所浇也。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戴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满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戴唐武德四年诏新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但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各文物考古单位对景德镇地区的古代瓷器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调查,均未发现有任何唐代遗存。五十年代发现的胜梅亭和石虎湾两处五代(AD906~960)窑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景德镇瓷窑遗址。不过,另据宋本《柳河东集》注《代人进御器状》载,当时所进瓷器是景德镇地区(饶州)所产。如果属实,则至少可以把景德镇的瓷业史提前到唐代中期。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唐三彩

唐代彩色釉陶的统称。唐三彩器用白色粘土作胎,以含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配置低温釉,施于坯体表面,在800度左右的低温中一次烧成。也可先烧素胎,在施彩色釉二次烧成。其颜色并不仅限于三色,但以黄、绿、白为主。唐三彩器主要见于随葬的明器。器物有普通的瓶、罐、钵等,亦有动物、人俑、建筑等陶塑。始创于唐高宗时,开元朝时为极盛期,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迄今为止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有河南巩县县,陕西铜川,河北内邱。

瓷盒

贮盛器皿。瓷盒出现在唐代,多为日用品,有钱盒、药盒,盛装妇女化妆品用的油盒、粉盒、黛盒和盛装各种香料的香盒。器型以圆为主,附盖,器身一般比器盖高或等高,盖面微鼓,近底处多折腰。宋代各瓷窑均烧造,以景德镇影青制品为佳。明嘉靖、万历时器型多样,有圆形、桃形、长方、四方、六方、八方形、带屉式、银锭式、方胜式、牛眼式、串铃式以及镂空器物等。有青花和五彩品种。以龙凤纹为主,也有花卉、草虫、婴戏等纹饰。清代继续烧造。

执壶

中唐出现的一种酒器,亦称注子。喇叭口,短嘴,腹部硕大,把手宽扁。晚唐时,颈部加高,嘴延长,孔加大,椭圆形腹上有四条内凹的直线。五代时,流与口平,容量增大,壶底改为圈足。宋时,壶身多呈瓜棱形,流、口和柄等高,柄较长。元时,用玉壶春瓶作壶身,流贴于腹上,高度一般与壶口平行,并向外倾斜。明嘉靖时出现一种长颈、扁腹、高圈足外撇者。产品以景德镇窑烧造的为佳。

花釉

指瓷器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颜色釉,在一定温度下,任其自然流淌形成的釉色。始见于唐代。盛行于宋。有高温和低温两类,高温花釉在窑内烧成,故又叫窑变花釉,如火焰青、火焰红等。低温花釉是在瓷瓶上挂釉后,放在低温炉中烧成,如炉均花釉等。花釉装饰使釉层凝厚,呈现多种颜色相互交错,发出针壮、放射状的光点,一般都光彩夺目,灿烂异常。

官窑瓷器的演变历史


官窑瓷器因为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面均净,工艺好历代收到人民的喜爱和追捧。官窑在我们今天人的概念就是给皇帝用得瓷器,因为我们受到清朝瓷器的影响,认为只有皇帝年号款识的瓷器才是官窑瓷器,也不是相对应民窑的称呼。官窑瓷器名称和由来是经过几个朝代慢慢演变成今天的官窑瓷器的,是有一个漫长发展过程,今天让你正确认识官窑瓷器的概念。

官窑瓷器在宋代之前没有官窑瓷器之说,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

唐代官窑瓷器

唐代瓷器对官窑有两个定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官窑大多数指的的是贡器,官窑瓷器的最初含义形成,而官厂就很少了。唐代官窑瓷器是千里挑一为皇上使用的瓷器,唐代邢窑瓷器出现了刻有“盈”、“官”、“翰林”字款的瓷器都是官窑瓷器,即为当时贡器。盈”字铭文瓷器均为细白瓷,“盈”字铭文的几种不同的刻画和器物足部工艺处理的差异,说明邢窑在唐早期至五代一直为宫中烧制官窑瓷器。盈字款在瓷器饼足底、微侈直口的浅腹盏(唐早期),有玉璧底、唇口浅腹盏(唐中期),有带圈足“盈”字铭文的圆口茶碗瓷器(唐晚期至五代)。“盈”字款的瓷器,应为唐代宫中大盈库的定烧器,专供皇帝宴饮赏赐之用。可以说盈字款是刑窑瓷器最早的官窑了。

宋代官窑瓷器

宋代官窑瓷器专门是设立了官窑,官窑也称御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在宋代,官窑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控制的御用窑场,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即北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汴京官窑,后者即宋室南迁后分别设于杭州凤凰山和乌龟山的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

官窑青釉盏托

元代官窑瓷器

元代官窑瓷器出现了枢府款识的瓷器。元代烧瓷瓷器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元代的枢密院是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而枢府款识的瓷器就是根据枢密院而得名的。元代贵族及社会上层使用的枢府瓷。那些饰三爪、四爪龙纹的器物应该是宫廷、亲王、贵族类显赫类人物使用的。还有“王”、“玉”、“德”、“国用”、“江夏”等特殊铭款的器物。

明代官窑瓷器

明代采取“官办民窑”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一般采用皇帝纪年款方式记录官窑瓷器,以后的清代也效仿明代款识。景德镇瓷器就是因为当时南宋都城南迁,加上景德镇特有的高岭土,让景德镇成为御用官窑。明朝特派厂官,经费出自地方,编役人夫,设窑达五十几座,专门烧造御器即贡器。

清代官窑瓷器

清代官窑瓷器是中国瓷器烧造历史鼎盛时期,出现了我们今天官窑的概念,有了年号的款识比如“康熙年制”“雍正年制”“乾隆年制”“光绪年制”这些年号款式的肯定是官窑瓷器,专门为皇帝使用的。清代与明代不同,采取的是“官搭民烧”的折中形式。其产品分“钦限”和“部限”两类,前者是专给皇帝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交礼宾用的。而且清代出现了督窑官这一官职,专门去景德镇监督烧瓷。 郎窑是清代的官窑之一,即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监烧的御窑。 郎窑的产品除郎窑红外,还有郎窑绿,郎窑兰釉及描金、郎窑青花、五彩等。唐英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乾,因此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

从唐代到清代详细介绍了几个朝代官窑瓷器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希望你对官窑瓷器有了一定了解,更加喜欢收藏瓷器,收藏瓷器不是为了投资,更是了解中国瓷器文化。

康熙官窑粉彩团蝶纹碗

定窑瓷器鉴定的几种方法


定窑瓷器以白瓷而闻名,所以收藏定瓷以白瓷最佳,所以收藏宋代定窑白瓷就要学会定窑瓷器鉴定的几种方法,由于瓷器鉴定工作集文化、艺术及工艺于一身,故而鉴定定窑瓷器决不能单从造型上看年代、从特征上辨真伪,我们从定瓷的工艺、釉色、刻花、底足鉴定瓷器。

定窑瓷器的淋釉(泪痕)

定瓷淋釉俗称泪痕。清代《南窑笔记》说:“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泪痕者佳。”它是定瓷生产工艺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器物在施釉时釉层重叠聚集,经过烧成熔化而形成不同形式和颜色深浅不一的釉缕。凡一应产品到出窑为止,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

千百年来,定窑瓷器的淋釉一直被认为是鉴别定窑真伪的一大特征,而被仿制者抓住不放。仿制者一般故意将施好的器物,进行弹点或笔涂,使形成淋釉。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淋釉,缺乏神韵,没有那种原始的淳朴的天真美。稍有一点鉴定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是仿制品。

底施半釉

定窑在古代生产中,器皿部分为底施半釉。即外底(指圈足内)呈缺釉现象。半釉面积不等,但都很自然,不存在任何做作行为。这种半釉的形成为器皿在施釉时因浸釉操作方法所致。通常是食指和中指并列掐住器皿足底部,拇指按住器皿边口进行浸釉。产品在釉缸中瞬间即出,随之仰置于平台上。由于食指和中指掩住了足底约1/2面积,使釉水不能浸入。这样使足底形成自然缺釉。鉴于每个陶工当时具体情况及施釉时操作设施工作场地之不同,因而形成宋代定窑器皿施半釉的不同风风。

米黄色(定窑呈色)

定窑白瓷,其呈色是各具特征,有偏白色的、偏青色的、偏黄色的。定窑恢复之初有人认为定瓷呈米黄色,并以此作为辨别真假和进行仿制的唯一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由于古代的原料选择、配方比例以及焰火的温度控制完全依赖人工,且定瓷的生产还会受到不同时期气候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定瓷究竟是米黄色、青白色、象牙白还是乳白色,是白中泛黄,还是白中泛青,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仅以此来进行判断。

刀线

刀线是裸露于定窑器物外部壁面的一种自然痕迹,仅见于盘、碗、瓶、罐等圆体器物中。凡这种器物都要经过拉坯和修坯,刀线的形成,均为修坯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留存。不过,通过一些存世的珍品看,档次较高,艺术品位较强的留有刀线较少,档次较低或一般产品则有多有少。

最初,定窑瓷器的仿制者对定瓷器物中的刀线认识不够,总想修得光滑,不敢也不愿留下这些刀痕。即使修坯时抚不平,在施釉前加一道水抹工序也予以擦掉。结果,最能表现定窑艺术个性和传达人文精神的特征遽然消失。今天看来,它已毫不谦逊地成为体现定窑艺术品位及其价值不可缺少的文化特征,具有名副其实的大朴不琢之美。

跳刀纹

跳刀纹为陶瓷制品所惯用的一种方法,即在修坯完成的同时,用修坯刀或专用刀轻抚器壁,使之刀具与器壁接触的瞬间随旋转速度而不自主地产生一种微妙的跳动,以形成一种律动的似刀砍斧削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痕迹。归纳起来,应属于装饰范畴,在古定窑器物也偶尔见到跳刀纹。

芒口

芒口,俗称毛边,是指盘、碗在入窑烧制前去掉釉的一圈边口所露的胎骨。这是定窑历史上所形成的一种工艺特征。定瓷之芒口,的确引起皇室阶层及社会消费者非议,但定窑并未因此而改变这种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得的工艺成果,而是以芒口镶金、镶银、镶铜再次走向市场并复入皇室,引起皇室的珍重,称为金装定器。

芒口生产很考究,决非随意去掉一圈釉了事,而是内宽外窄,一阳一阴,阳宽阴窄。按器皿大小件而定,阳面剐去2-4mm,阴面剐去1-2mm,定有规则,行按要求,轮上操作随心,艺术风格自成一脉。芒口的要求同器物上的刀线产生一样,要求自然、顺畅,忌讳模糊臃肿或做作行为,旨在用刀工体现定窑瓷器芒口的天真烂漫。除去器皿本身不谈,只看这些芒口处理效果,就知道这件器皿品位及制作该件器皿的陶工水平有多高。

玉璧底

玉璧底,也称玉璧形底,是定窑器物(盘、碗、瓶罐类)底足形制处理的一种方法,唐、五代时多采用。不同器形的产品,不同体量的大小,其玉璧底的处理也不同,但风格表现无二。玉璧底,顾名思义,是把器物底部修整成像玉璧似的形状。通俗一点就是在一个圆形底中间挖出一个深2-3mm深的凹状小圆。更说白一点,不过是一种超宽底足。这种玉璧底器物,给人一种严肃郑重的感觉,有表现器形沉稳和凝练的气象,为定窑向圈足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

珍珠底

剔花留白处的一种处理方法。为表现剔花和印花装饰的丰富感和生动感,使纹饰空白处不甘于空寥而常于其间加一些纹样处理,珍珠底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出现的。其作法是,用刻刀的一个边角或用竹签去勾划成一个个小圆圈,中间凸起,整体效果如珍珠铺砌一般。珍珠底的表现是根据产品体量的大小和花纹所留空间的面积进行处理的。珍珠的大小和疏密均按要求而定,或采用大小间以比衬,或按排列顺序,或无规则等,都能为整个花纹形象增添一些富丽和活力。

豁口

古定窑器皿口边的一种处理方法。为了打破器皿边口的唇圆规矩,使视觉产生一些新颖和变化,常于器皿边口上作成小豁口,豁口安排数量不等。方法是用刻刀分左右约5mm不等各削一刀,深度约为3—5mm,依次作成等矩相近的四豁口或六豁口,北宋器皿多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属花口,也称花边豁口,表现动态较大,有时与花口同时出现的是器皿内按花口的分布要求凸起几条线,或四条、六条、五条不等。这种凸起的线是在修坯后趁湿由陶范从外部压印的。根据凸线的形成再用刻刀修整出相应的花口来。花口在宋代器皿中所见较多,主要有盘、碗。花口有深有浅,故凸起的线也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花口给器皿造型赋予超逸气韵,具有一定的欣赏趣味和艺术特色。

定窑瓷器的发展经历几个朝代


定窑瓷器虽然宋代就出名了,定窑白瓷的烧造工艺一度失传,建国后,在周总理和河北曲阳县定瓷工艺大师的努力,恢复烧造。古陶瓷学者在定窑分期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效果。其中定瓷影响较大的时期有三个历史阶段:

(一)将定窑瓷器的发展分为晚唐、五代、北宋三个时期。

(二)将定窑分为唐、五代、北宋(北宋部分细分为早、中、晚期)、金、元。

(三)将定窑分为晚唐至五代,北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天兴三年至元至正二十八年三个时期。

第一种分期是1960年至1962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涧磁村定窑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后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划分的。由于当时墓葬出土的定瓷较少,尚不能利用墓葬年代来编年排比出标准器与之验正,加上受历代文献著录的影响,因此地层分期误差较大。例如第一层(试掘报告中定为北宋文化层)中出土的刻花、印花白瓷中,有相当一部分应属金代产品。因此这一层实际应包含宋金两个时期。第三层(试掘报告中定为晚唐文化层)出土的黄釉深腹碗,直口、深腹、平底微内凹,碗心有三个支钉痕,具有唐代初期的特点。此外本层出土的浅腹平底碗“外施黄釉,里施白釉,胎厚重,制作粗糙,这种碗具有唐代早期的典型风格”。因此这一层应包含唐代早期至晚期。第二层(试掘报告中定为五代文化层)则应为晚唐至五代。

第二种分期利用大量具有确切记年的墓葬编年进行排比,并与窑址出土的标本相互印证,因此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这种分期主要侧重于北宋以后。北宋分为三期,早期从太祖建隆元年至真宗乾兴元年,中期从仁宗天圣元年至神宗元丰八年,后期从哲宗元佑元年至钦宗靖康二年。金代从太宗天会五年至哀宗天兴三年。宋代以前没有正式列入定窑分期,仅有简要介绍。

第三种分期是从研究定窑的烧造工艺、制瓷原料以及烧窑所用的燃料等方面入手,结合窑址出土的大量标本,将定窑分为三期。这种分期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到陶瓷产品并不完全随时代的更替而变化,一种成熟的产品其生产时间往往是跨时代的。这一点与目前定窑晚唐与五代,北宋与金代的产品尚难准确区分的现实是相一致的。因此这种分期在实际鉴定工作中最为实用。

以上几种分期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定窑瓷器从北宋时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一点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此之前的定窑产品即唐、五代时期定窑生产的瓷器,应属“早期定瓷”范畴。

宋代瓷器的发展历史


宋代瓷器 (公元960~1279年)的瓷艺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有"瓷的时代"之说。北宋(公元960-1127年)出现了定、汝、官、哥、钧和景德镇六大名窑。所产瓷器在造型、釉色和装饰上均达到高度的艺术境界,其美学风格以沉静雅素为特色。品种有青瓷、白瓷和黑瓷,景德镇的青白瓷亦有巧夺天工之美。北宋晚期建立官窑,开创了釉色变化和开片装饰的新途径。钧窑的青红窑便是它的一大创造。南宋(公元1127-1279年)是我国瓷器大量外销的时期,也是瓷器由单一釉色向彩瓷和花釉瓷发展的时期。钧瓷产生出海棠红和玫瑰紫,龙泉窑产生出梅子青,另外还有油滴、兔毫、鹧鸪斑、玳瑁等结晶釉和乳浊釉等新产品。南宋官窑在造型上多仿古器型,注重釉色美。为了釉色深沉,就必须胎薄,因此釉厚胎薄是南宋官窑产品的一大特色。

宋瓷的出口

宋代,中国瓷器出口开始迅速增加,遍及亚洲的东部、南部、西部和非洲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南京赵汝适在《诸番志》中所提到的从中国直接进口瓷器的国家和地区就有十五个之多,转口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应远过此数。为此,朝廷在东南沿海的广州、明州、杭州、泉州等口岸城市设立了市舶司,以增加税收。据文献记载,绍兴末期(约1160年前后)广、泉二市舶司抽分及和买所得,每年多达二百万缗。可见当时贸易量之巨大。宋瓷出口的品种主要有景德镇的青白瓷、龙泉窑的青瓷、磁州窑的黑瓷、越窑的划花器,以及广东和福建等地的青瓷和青白瓷长品等。

景德镇

景德镇古名新平,又名昌南,宋景德年间(AD1004-1007)改名景德镇。据文献记载,景德镇从南朝陈时起就开始了"埏植以为器"的制瓷事业。宋时已成全国著名的瓷窑之一,其独特的青白瓷文明海外。元以后成为中国的瓷都,既是最大的瓷器生产基地,又是最大的瓷器贸易集散地,并向海外大量输出瓷器。元明清三代相继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和御器厂,带动了当地的制瓷业达到极盛。它所生产的青花,彩瓷和颜色釉瓷都独步天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宋代瓷器名窑:

龙泉窑

宋元时期著名瓷窑之一。在浙江龙泉,故名。龙泉窑是在北宋早期兴起的专烧青瓷的瓷窑,以大窑、金村的产品为代表。早期的制品极似越窑或甄窑,以大窑、金村的产品为代表。早期的制品极似越窑或甄窑。南宋中期,烧制成熟了著名的粉青釉,宋末至元代初年,白色薄胎厚釉的梅子青釉烧成,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器型除盘、碗、盏、壶、盆、罐、渣斗等日用品外,水盂、笔架、笔筒等文房用具及各式仿铜、仿玉的器物也为习见。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八卦炉为典型器。南宋晚期产品可分为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两大类。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国"。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色铁黑,俗称"紫口铁足"。黑胎器与郊坛下官窑瓷器有很多共同之处。明以后,龙泉窑渐趋衰落。

湖田窑

宋、元、明时著名瓷窑。在今江西景德镇市郊,一般将其归属于景德镇窑。五代开始烧造青瓷和白瓷,装饰手法采用刻划花。造型多样,各类日用品几乎齐备,尤以注碗、盏盘托、油盒最为突出,是青白瓷中的代表作。元代创烧出卵白釉,青花瓷器是湖田窑的最大成就。元代青花制品绝大多数使用"苏青"。早期以大盘为主,纹饰繁缛华丽。晚期以高足杯、折腰碗、小酒杯为多,纹饰简洁、疏朗、草率。入明以后,以生产青花和白瓷为主,但于景德镇官窑和其它民窑相比,质量较差。明嘉靖、万历时衰败。

五大名窑

宋代五个最著名的瓷窑,为官窑、哥窑、定窑、汝窑、钧窑。五大名窑之称为近人提出,不见于宋、元、明人文献。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成书的《宣德鼎彝谱》提到名瓷时,载"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后人可能由于柴窑器无法确定,因此提出五大名窑之说。五窑之中,官窑应包括北宋卞京官窑及南宋修内司窑和郊坛下官窑,但目前能够确认的仅有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官窑一处。郊坛下官窑专烧青瓷,产品有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青瓷两类,胎质较松,呈紫灰色。哥窑是否属宋代产品尚有争论,窑址也未确认,仅有器物传世。相传有兄弟两人,弟章生二所主为龙泉窑,哥章生一所主之窑即哥窑。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开片处多为黑褐色,开片内杂以黄色纹线,俗称"金丝铁线"。器物以瓶、炉、洗、盘、碗、罐为主。定窑在今河北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定窑始自唐代晚期,终烧于元。以烧造白瓷为主,兼烧黑瓷、酱釉瓷和绿釉瓷。汝窑在今河南宝丰县,宋属汝州,故名。以烧青瓷为主。烧造年代极短,约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到徽宗宁五年(公元1106年)的二十年间。器物有盘、碟、洗、出干尊等,多带支钉痕。传世器物极少。窑址目前尚未发现。钧窑在今河南禹县八卦洞与钧台一带,金代属钧州,故名。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青瓷为主,兼烧黑瓷和白地黑花瓷。釉色有天青、月白、玫瑰紫和海棠红等。

宋代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青白瓷

是景德镇窑在北宋初期独创的一种瓷。含铁量低,一般在1%左右。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泛白,颜色介于青白之间,故名。釉层细薄晶莹。如果瓷质亦薄,器的暗雕花纹内外可以映见。入元以后,青白釉略显青色,不象宋时清澈透亮。

玉壶春瓶

由"玉壶先春"的诗句而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由一条弯曲的弧线构成]瓶体,给人以柔和匀称的美感。宋代创制。元代早期承袭宋制。瓶体修长,晚期颈部变为粗短,腹下部趋向肥大。明、清式样大致相同,口侈,腹大足肥,并有各色彩釉装饰。

窑变釉

是一种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最复杂的釉。窑变釉的出现最初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变化,因此称之为"窑变"。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了窑变,如"钧红"便是钧窑产生的窑变釉。到清雍正、乾隆时,工匠已经基本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能烧出预期效果的窑变釉。

葫芦瓶

瓶身由两截粘合而成,上小下大,仿束腰的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时景德镇窑多见。多为陈设用瓷。葫芦接近福禄二字谐音,有上书"大吉"二字者,具有祈求吉祥福禄等意义。元代青花葫芦瓶呈八棱形,明代有四方、六方、上圆下方和多棱形等。文饰多带有道教色彩。

提梁壶

小口,球腹,器形稳重古雅,实惠大方,以局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而得名。宋时创制。明代隆庆年间,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提梁壶,器形浑圆,色泽艳丽,文饰繁密,甚为著名;清代雍正时,烧制的斗彩蟠桃纽盖提梁壶制作精湛,更上一层。

注碗(酒温)

酒具,由注子和温碗组成。注子是盛酒器,温碗是温酒广口,碗壁直而深,圆筒状,有的通体呈莲花形,大小依注子而定。宋代始见,流行于南宋。使用时将注子置于温碗内,倒入热水,即可温酒。景德镇窑制的青白釉制品雕工精细,稳重古雅,是此类器中的佳品。

胆瓶

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宋代钧窑创制。清代景德镇烧制较多,尤以乾隆年间产量最大。主要品种除仿宋器外,还创烧了郎窑红、天蓝、孔雀绿、珊瑚红、炉钧等新品种。

梅瓶

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因口与梅之瘦骨相称,或以口仅能插梅枝而得名。瓶体修长,体态俏丽,为盛酒用具。宋时称"经瓶",明清才称"梅瓶"。各代形制略有不同。宋代,颈部瘦削,形体挺拔。元代,有体为八方形的。明代,肩部丰满,胫部肥硕。清代,肩部挺阔,胫部内收,底处微撇。以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梅瓶最为精湛。还有带座的,瓶身与瓶座既浑然一体,又可以活动装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