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唐代梅县水车窑青瓷鉴识

唐代梅县水车窑青瓷鉴识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 古代青瓷器 古代青瓷器制作

2020-07-01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

梅县水车窑,又称梅县窑或水车窑,创于唐初,盛于中晚唐,北宋初期已少见。以烧造青瓷为主,生产历时近三百年。20世纪70年代发现,80年代初冯先铭先生赴窑址实地考察命名。冯先铭先生曾论及:“梅县窑在已发现的广东地区唐代瓷窑中以质量精、造型丰富而名列首位。唐代曾远销海外,泰国南部出土有唐代青瓷碎片,除越窑、长沙窑外,还有广东梅县窑和高明窑碗片,这是目前所知广东最早销往海外贸易瓷的实物例证。”

1985年由广东省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冯平山博物馆合作出版的《广东唐宋窑址出土陶瓷》是目前广东唐宋出土陶瓷研究最权威的著作,翻阅此书,我们毫不费劲就可以读出,广东唐代青瓷是由梅县水车窑“一统天下”。笔者清点了一下,书中列出的唐代青瓷标本19件,其中水车窑占了14件,潮州窑5件,书中所列标本仅是水车窑20多个品种中的5个。从质量上分析,水车窑更是超出潮州窑之上,独领风骚。

水车窑多分布在梅州市梅县水车镇瓦坑口(今水车大桥西端)、罗屋坑和南口镇崇芳山等地。完好器多见畲江镇的古墓出土,梅州市各县亦有少量出土水车窑产品的报道,平远县出土有双系罐,蕉岭县出土有箕形砚和四系罐等。梅县水车窑青瓷烧制时间跨度较大,分布在十几个窑口,不同时期不同窑口的品种均有差别。目前发现的水车窑青瓷标本刻铭包插器底刻有“张记”和“何和记”的两方瓷砚,以及刻有“M”字款的匣钵等。“张记”、“何和记”既是水车窑瓷业的商号,又反映了水车窑的生产关系。

唐代南方青瓷窑场众多,目前多见于古玩市场的唐代青瓷有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区生产的,品种繁杂,加之赝品仿品充塞市场,鱼目混珠。水车窑目前尚未发现有仿品,但市面上已有人用洪州窑或其他窑口的青瓷冒充水车窑。笔者根据多年的收藏鉴识经验,谈几点鉴别方法。

一、把握造型。

古陶瓷学即标型学,每个历史阶段都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造型,同一朝代不同地区的造型大同小异,多有规律可循。关键要把握地方的“小异”即个性特征。

梅县水车窑青瓷的造型基本上反映了大唐雍荣富态的风格,与各地的风格有些小的区别,甚至与近在咫尺的潮州窑都有不同之处,与浙江的越窑和江西的洪州窑比较接近,与越窑造型较接近但略显拙朴有余而秀巧不足,而且釉质不同,越窑多半透明釉,水车窑多透明的玻璃釉。洪州窑与水车窑虽都为玻璃釉, 但其釉较薄,胎体亦粗松,故多有脱釉现象,且造型风格差异较大。

水车窑青瓷特殊品种有几个,一是巨制:如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八足砚,直径近达38厘米;大海碗,直径达34.5厘米;还有高达40厘米的四系大罐,这些巨制大器尽显大唐气象。二是广东仅见生产的品种,如“官”字款双系军持,不仅仅品种罕见,更难得的是带有令人难于解开的谜团——“官”字款。三是艺术造型品种:如鱼形壶,构图含蓄、简练,俨然一尊抽象艺术大师的作品;如长把汤瓶,超长的把柄,优美的曲线,个性张狂,想象力丰富;如三足炉,塑以三只蛙足,既形象活泼,生动感人,又把先人对生殖能力极强的青蛙的虔诚崇拜表露其上。

1.造型种类。迄今统计,水车窑青瓷有四大系列:即日常生活用器、明器、祭器、文房用器,约20多个类别,40多个品种。以壶、罐、碗、盏居多。特殊造型有34.5厘米口径的大海碗、卧是玉璧底钵、三足炉、军持、瓜棱形执壶、双鱼形穿带壶、口径达38厘米的八蹄足砚、箕型砚、莲子罐、夹梁盖罐、耳杯、水盂(洗)、长把汤瓶等等。

2.造型特点。可用“中规中矩,苗秀拙朴”八个字概括。

高身罐接近椭圆型,罐身由肩到脚上下变化落差不大,显得稳重,轮廓线圆润流畅,苗条丰满,极富美感。越窑、潮州窑同类罐的肩部比较丰雄,上大下小变化幅度稍大。如矮身罐近乎圆斗,虽浑圆不足,对比河南唐三彩及越窑同类型罐的丰腴富态少了些许圆润, 而多了几份健硕。又如箕型砚的线条圆滑,转弯拐角不见明显硬朗的折线,较之越窑器的棱角分明亦有微小差别。壶、罐、碗唐代采用平足、饼形足、饼形玉璧底的多,五代宋初采用假圈足、圈足的多。再 ,如长把汤瓶的把柄为带弧度的扁长方型,前大后小,渐渐收尖,既美观又方便把握,好像是依人的手掌弧线来设计,很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江浙一带及各地窑口的同类品种造型多见圆形把柄,美感大打折扣。玉璧底葵口碗则是唐代至宋初全国各窑几乎都见的造型;杯、执壶、碗多仿同时代的金银器造型及受国外艺术风格影响。

3.造型演变。水车窑唐初的产品一般较粗拙,多施釉不到底,即半截釉;中唐以后技术日趋成熟,多施满釉。晚唐之前的罐、壶多有4~5棱的造型,唐末至五代多有5~6棱的造型。中晚唐的碗多为四出线葵口,五代至宋初多为5~6出线葵口。晚唐之前罐、壶、瓶的造型多恢弘大度,晚唐后期至五代宋初开始变化为瘦小灵巧。唐中前期的大砚、大壶、大罐、大海碗此时已不复见。壶嘴亦从中唐之前的粗短多棱形演变为晚唐至宋初的修长圆嘴形。整体造型的风格从阳刚至阴柔,从“大家闺秀”向“小家碧玉”转变。

二、把握釉质、釉色。

水车窑釉质多为透明的玻璃釉和少量混浊的半透明釉,是由于配釉的化学成份不同所致。越窑、长沙窑均属半透明釉,很少有玻璃釉者。水车窑玻璃釉多有开片裂纹,在20倍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如一块块不规则的碎石块堆砌一般,周围自然散布着露珠般的气泡。水车窑上品者犹如玛瑙般透脱明亮,又如翡翠般珠光内蕴;半透明釉则像新疆和田青黄玉,温润可人。

新仿青瓷的釉面要么光亮外浮,俗称贼光,要么失透无辉无宝光,俗称死釉。20倍放大镜下开片不自然,或无散在性露珠般清亮的气泡,或气泡小而密集不清爽。

水车窑虽为青瓷,但青绿不尽相同,色阶比较丰富,如观南方四季变幻之山林草木。有湖水绿、豆瓣绿、艾色、翠绿、黄绿、青白等颜色。黄褐色少见。就釉色而言,一点也不逊于越窑秘色瓷。五代至宋初釉色则向青白色过渡,已初现北宋青白瓷的端倪。

三、把握胎坯。

五代之前水车窑青瓷的坯胎多粗拙随意,胎体厚重坚硬,胎坯颜色灰青,或如青砖色、青黑色,很像后世龙泉窑的黑胎青瓷。五代至宋初,胎体稍较唐代时轻巧,胎坯颜色亦从灰青色转变为灰白色,已显露胎体向白色瓷胎进化的迹象。尤其是宋初的青瓷卧足盘、粉盒等器皿,胎薄体轻、精致秀巧,其制坯成型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水车窑古陶瓷的胎骨非常干爽,老气,新仿的瓷胎外观上多显得湿润、稚嫩,水车窑坚硬的灰青色瓷胎目前尚难以模仿到位。

四、把握特殊工艺。

不同朝代、不同区域、不同的工匠群体无不打下各自的烙印,形成各自的风格。

同是唐代、五代的青瓷,水车窑与越窑和潮州窑在制作工艺的某个环节会呈现出不同之处:

1.器底刮削工艺。唐代水车窑罐、壶、瓶的器底多为无釉平底或饼足底,胎体外露,容易观察刮削工艺留下的痕迹,似采用竹片刮胎,且仅行一次工序,故器底多留下不整齐的帘格式刮线痕,越窑、潮州窑多无此痕迹。江西洪州窑则有抛物线刮削痕(推测为弓式铁线或牛筋线拉削工具所致)。水车窑五代宋初瓷品的器底刮削工艺已有改进,此特征不复存在,并逐渐向浅圈足和施满釉的工艺进化。

2.垫烧工艺。大约从中唐至宋初,水车窑的盘、碗、碟、盏的制作工序均采用先施满釉,后在器底等边三角点位置擦去小块釉汁,再在擦去釉汁的部位垫以陶粒,匣钵装烧。成品器底的三个垫痕十分明显,这是由我国著名的古陶瓷学专家冯先铭先生发现和考证出的重要特征,也是水车窑区别于全国各地窑口产品最独特之处。但应该提醒注意的是,水车窑的罐、壶、瓶、炉等器底无垫烧痕,若有,可立判非水车窑之器。

水车窑除宋初产品有小部分简单纹饰外,余皆清一色素面青瓷,毫无纹饰。且器物厚重,有口沿薄器底厚之特点,掂之坠手感特别强(个别薄胎产品除外)。唐代水车窑瓷品严格来说属半瓷,比真正意义的高温烧成瓷器尚有距离,但比之陶器其烧成温度又要高,约在1000至1200摄氏度之间,因此用手指叩之声音沉闷中带有轻微金石声。五代至宋初烧成火度明显提高,多数产品胎体坚致,叩之发声沉稳、清亮。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水车窑青瓷如何鉴别


水车窑青瓷如何鉴别。

唐代南方青瓷窑场众多,目前多见于古玩市场的唐代青瓷有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区生产的,品种繁杂,加之赝品仿品充塞市场,鱼目混珠。水车窑目前尚未发现有仿品,但市面上已有人用洪州窑或其他窑口的青瓷冒充水车窑。笔者根据多年的瓷器收藏鉴识经验,谈几点鉴别方法。

一、把握造型。

古陶瓷学即标型学,每个历史阶段都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造型,同一朝代不同地区的造型大同小异,多有规律可循。关键要把握地方的“小异”即个性特征。

梅县水车窑青瓷的造型基本上反映了大唐雍荣富态的风格,与各地的风格有些小的区别,甚至与近在咫尺的潮州窑都有不同之处,与浙江的越窑和江西的洪州窑比较接近,与越窑造型较接近但略显拙朴有余而秀巧不足,而且釉质不同,越窑多半透明釉,水车窑多透明的玻璃釉。洪州窑与水车窑虽都为玻璃釉,但其釉较薄,胎体亦粗松,故多有脱釉现象,且造型风格差异较大。

水车窑青瓷工艺品种有几个,一是巨制:如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八足砚,直径近达38厘米;大海碗,直径达34.5厘米;还有高达40厘米的四系大罐,这些巨制大器尽显大唐气象。二是广东仅见生产的品种,如“官”字款双系军持,不仅仅品种罕见,更难得的是带有令人难于解开的谜团——“官”字款。三是艺术造型品种:如鱼形壶,构图含蓄、简练,俨然一尊抽象艺术大师的作品;如长把汤瓶,超长的把柄,优美的曲线,个性张狂,想象力丰富;如三足炉,塑以三只蛙足,既形象活泼,生动感人,又把先人对生殖能力极强的青蛙的虔诚崇拜表露其上。

1.造型种类。迄今统计,水车窑青瓷有四大系列:即日常生活用器、明器、祭器、文房用器,约20多个类别,40多个品种。以壶、罐、碗、盏居多。特殊造型有34.5厘米口径的大海碗、卧式玉璧底钵、三足炉、军持、瓜棱形执壶、双鱼形穿带壶、口径达38厘米的八蹄足砚、箕型砚、莲子罐、夹梁盖罐、耳杯、水盂(洗)、长把汤瓶等等。

2.造型特点。可用“中规中矩,苗秀拙朴”八个字概括。

高身罐接近椭圆型,罐身由肩到脚上下变化落差不大,显得稳重,轮廓线圆润流畅,苗条丰满,极富美感。越窑、潮州窑同类罐的肩部比较丰雄,上大下小变化幅度稍大。如矮身罐近乎圆斗,虽浑圆不足,对比河南唐三彩及越窑同类型罐的丰腴富态少了些许圆润,而多了几份健硕。又如箕型砚的线条圆滑,转弯拐角不见明显硬朗的折线,较之越窑器的棱角分明亦有微小差别。壶、罐、碗唐代采用平足、饼形足、饼形玉璧底的多,五代宋初采用假圈足、圈足的多。再如长把汤瓶的把柄为带弧度的扁长方型,前大后小,渐渐收尖,既美观又方便把握,好像是依人的手掌弧线来设计,很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江浙一带及各地窑口的同类品种造型多见圆形把柄,美感大打折扣。玉璧底葵口碗则是唐代至宋初全国各窑几乎都见的造型;杯、执壶、碗多仿同时代的金银器造型及受国外艺术风格影响。

3.造型演变。水车窑唐初的产品一般较粗拙,多施釉不到底,即半截釉;中唐以后技术日趋成熟,多施满釉。晚唐之前的罐、壶多有4——5棱的造型,唐末至五代多有5——6棱的造型。中晚唐的碗多为四出线葵口,五代至宋初多为5——6出线葵口。晚唐之前罐、壶、瓶的造型多恢弘大度,晚唐后期至五代宋初开始变化为瘦小灵巧。唐中前期的大砚、大壶、大罐、大海碗此时已不复见。壶嘴亦从中唐之前的粗短多棱形演变为晚唐至宋初的修长圆嘴形。整体造型的风格从阳刚至阴柔,从“大家闺秀”向“小家碧玉”转变。

二、把握釉质、釉色。

水车窑釉质多为透明的玻璃釉和少量混浊的半透明釉,是由于配釉的化学成份不同所致。越窑、长沙窑均属半透明釉,很少有玻璃釉者。水车窑玻璃釉多有开片裂纹,在20倍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如一块块不规则的碎石块堆砌一般,周围自然散布着露珠般的气泡。水车窑上品者犹如玛瑙般透脱明亮,又如翡翠般珠光内蕴;半透明釉则像新疆和田青黄玉,温润可人。

新仿青瓷的釉面要么光亮外浮,俗称贼光,要么失透无辉无宝光,俗称死釉。20倍放大镜下开片不自然,或无散在性露珠般清亮的气泡,或气泡小而密集不清爽。

水车窑虽为青瓷,但青绿不尽相同,色阶比较丰富,如观南方四季变幻之山林草木。有湖水绿、豆瓣绿、艾色、翠绿、黄绿、青白等颜色。黄褐色少见。就釉色而言,一点也不逊于越窑秘色瓷。五代至宋初釉色则向青白色过渡,已初现北宋青白瓷的端倪。

三、把握胎坯。

五代之前水车窑青瓷的坯胎多粗拙随意,胎体厚重坚硬,胎坯颜色灰青,或如青砖色、青黑色,很像后世龙泉窑的黑胎青瓷。五代至宋初,胎体稍较唐代时轻巧,胎坯颜色亦从灰青色转变为灰白色,已显露胎体向白色瓷胎进化的迹象。尤其是宋初的青瓷卧足盘、粉盒等器皿,胎薄体轻、精致秀巧,其制坯成型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水车窑古陶瓷的胎骨非常干爽,老气,新仿的瓷胎外观上多显得湿润、稚嫩,水车窑坚硬的灰青色瓷胎目前尚难以模仿到位。

四、把握特殊工艺。

不同朝代、不同区域、不同的工匠群体无不打下各自的烙印,形成各自的风格。同是唐代、五代的青瓷,水车窑与越窑和潮州窑在制作工艺的某个环节会呈现出不同之处:

1.器底刮削工艺。唐代水车窑罐、壶、瓶的器底多为无釉平底或饼足底,胎体外露,容易观察刮削工艺留下的痕迹,似采用竹片刮胎,且仅行一次工序,故器底多留下不整齐的帘格式刮线痕,越窑、潮州窑多无此痕迹。江西洪州窑则有抛物线刮削痕(推测为弓式铁线或牛筋线拉削工具所致)。水车窑五代宋初瓷品的器底刮削工艺已有改进,此特征不复存在,并逐渐向浅圈足和施满釉的工艺进化。

2.垫烧工艺。大约从中唐至宋初,水车窑的盘、碗、碟、盏的制作工序均采用先施满釉,后在器底等边三角点位置擦去小块釉汁,再在擦去釉汁的部位垫以陶粒,匣钵装烧。成品器底的三个垫痕十分明显,这是由我国著名的古陶瓷学专家冯先铭先生发现和考证出的重要特征,也是水车窑区别于全国各地窑口产品最独特之处。但应该提醒注意的是,水车窑的罐、壶、瓶、炉等器底无垫烧痕,若有,可立判非水车窑之器。

水车窑除宋初产品有小部分简单纹饰外,余皆清一色素面青瓷,毫无纹饰。且器物厚重,有口沿薄器底厚之特点,掂之坠手感特别强(个别薄胎产品除外)。唐代水车窑瓷品严格来说属半瓷,比真正意义的高温烧成瓷器尚有距离,但比之陶器其烧成温度又要高,约在1000至1200摄氏度之间,因此用手指叩之声音沉闷中带有轻微金石声。五代至宋初烧成火度明显提高,多数产品胎体坚致,叩之发声沉稳、清亮。

宋代越窑青瓷与唐代青瓷如何分辨


青瓷是我国传统制瓷工艺之一,造型典雅,色泽光润,自古以来就备受大众的欢迎。青瓷自商朝就已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青瓷制瓷工艺逐渐完美,也被烙上时代的印记。许多藏友在收藏时无法鉴别青瓷的年代。宋代越窑青瓷与唐代青瓷如何分辨。

宋代越窑青瓷刻花纹粉盒

宋越窑青瓷的鉴定方法:在鉴定青瓷的时候装烧工艺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的窑口它的个性也就不一样,这种个性就为我们鉴别青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装烧工艺上面早起的越窑使用明火迭烧工艺。中唐元和朝发明的匣钵装烧是青瓷烧制史的一次重大的改革,也是装烧工艺的一次重大改革,不仅能够提升青瓷的产量,还能够使烧制的青瓷的品质提升不少。

青瓷的第二个特点:早期越窑的青瓷当中有支烧印记,在使用匣烧工艺之后,青瓷里的就不会有支烧痕迹,增加青瓷的美观性。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特征来判断青瓷的时期。使用匣烧工艺烧制的青瓷的底部会有少于支烧的痕迹。通过痕迹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可以判断青瓷的制造时期,这对于我们鉴定青瓷有着很重要参考价值。

在唐朝的初期是没有匣钵工艺的,采用的是明火迭烧的方法来烧制青瓷的,所有在唐朝初期以前使用的间隔窑具都是比较大的,它的泥点分隔的颗粒也是比较大的。从唐朝中期到唐朝后期,都是大量使用匣烧的工艺,使用的是薄形间隔具,所以,这个时期烧制的青瓷的泥点更为好看,排列精细。遗留的痕迹就是很好的证据。

鉴定青瓷还可以通过胎骨和釉色来鉴定,青瓷的釉色与釉料的化学组成有关系,还和窑炉中的炉火有关系,唐朝初期,越窑在窑炉结构上有了改善。青瓷不但呈现青色,还在青色的中呈现微黄色或者米黄色。

唐朝中期,由于在青瓷的制造上使用的是匣烧工艺,所以青瓷的色彩多为青色。但是在配料和窑炉上的不同,所以青瓷呈现的颜色也就会一定的变化。

唐朝晚期的青瓷所呈现的釉色晶莹剔透,五代北宋时期的青瓷的色泽大部分为青绿色,北宋晚期的青瓷则会呈现青灰色。

唐代青瓷的特征


1、 越窑:

唐人陆羽(字鸿渐)在《茶经》一书中列为第一大名窑,推崇备至,虽难免失之偏颇,却反映了越窑在唐代兴旺发达,瓷器质量很高为天下人喜爱的历史实际。

越窑在唐代,地域更加扩大,除宁波、上虞等中心地带,浙江东北、东南也有烧造越器的窑场,其范围已大大超过唐越州了。

胎:唐代初期及早期炭白较粗松,中晚期呈灰、深灰色,部分为淡紫色,细腻坚致逐渐变薄。

釉:早期青黄色居多,中晚期青中泛黄,五代时多为青绿色。中晚唐代时越窑 的釉达到很高水平,滋润光泽,不透明或略透明,如冰似玉,这是我国陶瓷工艺美术自东汉以来长期追求的釉的美学效果。唐代诗人用"千峰翠色","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等佳句来赞美它,确是十分恰当的。

纹饰:越窑(包括后面我们要讲到的其他一些唐代瓷窑)在唐代重造型、釉色,不重纹饰,大多数器为素面无纹,少数有纹饰,种类也很少,主要有荷(莲瓣)、双鱼、云鹤、龙纹。花纹装饰手法多为划花,少量的印花及堆、贴、塑等。

主要器形及其演变规律:

碗:唐代早期为盅形,直口深腹,圆饼形足这一类为典型 ,中晚期唐通行撇口碗,口腹向外斜出,壁形足,壁形足的变化是很具时代意义:时代愈早,壁边愈宽,孔愈小,愈晚壁愈窄,孔愈大。到唐末五代,变成宽矮圈足即所谓环形底。碗的口部,在晚唐代五代时,多成荷叶形、海棠式、葵式,通称花口若悬河。荷叶形口为五、六出,海棠口四出,葵口多出,碗的腹部多压印几道凹线,使碗腹曲折起伏。

壶:初唐时的壶,大体上还保留了隋壶的一些特点,仍为鸡头壶式,盘口较小,颈较细长,颈部一般有两道凸棱。鸡头较扁而稍靠近颈部,肩上有两个双复式系。圆饼形足。柄与颈间空隙较小。腹较瘦高。

执壶:大约从唐代中期开始,鸡头壶大体消失,不再多见,执壶出现,器型特点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壁一般为六边形,时代越早嘴越短,。腹部肥大饱满。宽扁形把。晚唐五代时壶颈加高,腹体椭贺形或瓜形(腹部压有四条内凹直线)。嘴延长,五代时嘴变成较长的曲流。五代时,瓜形腹不再内凹而成凸棱线,成为很有时代特征的"瓜棱腹"。饼形足仍占绝大多数。把稍窄,把与颈腹间的距离(孔径)较前大些。

盘:唐代中期以前很少见。这是因为那时人们席地而坐,生活用器大多做得体形比较高大,如隋代的高足盘。中唐以后,桌椅开始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为适应人们生活习惯、条件的改变,盘这种装饰品在中唐时代产生了,其造型时代特征是:

中唐稍早为翻口斜壁平底。

中唐稍晚为撇口斜壁(一般壁线呈45度角)壁形底。

晚唐五代多倭角圈足方盘,葵口盘等。

罂::实为六朝,隋代的盘口壶。唐代的盘口壶更大,喇叭形颈,渐高,有的颈上堆塑有舞龙或蟠龙。耳较多,且大部分为环状,耳的位置由肩部向颈部靠近直至紧贴于颈下部。晚唐五代时耳渐消失,代之以双柄,有的柄塑成蟠龙状,成为有名的双龙柄。壶体逐渐加高。

作为一代名窑,越窑在唐代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创造了一些新器形:

瓷墓志:有长方形、罂形、罐形,钵形等。前二者唐代中期较多,后者多为晚唐五代时物。

枕:瓷枕是隋代出现的一种新器形,但直到唐代中期才较为多见。唐代瓷枕体形较小,长表般 不超过15厘米,大多为圆角方形,腰圆形。晚唐五代有极少数为兽座。

粉盒:多为直口,盒径较小,腹较深,盒面大多无纹饰。圈足较矮,有少量足外撇。

瓯:唐人诗中有许多 赞颂瓷瓯的诗,越窑 的瓯 名气 更大。考其实物,所谓瓯即盏托的盏,直口,浅腹,圈足,或葵口。盏托为盘形,盘心有一托圈,这个托圈,唐代较矮,五代升高,到宋代升高为托柱,瓯是一种茶碗。

越窑的其他器形有:罐,钵,碟,匙,灯,唾壶,印盒等。

由于越窑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它的瓷器的器形,造型有代表性,而且对全国各大小瓷窑产品的器形等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我们较详细地讲述了越窑几种器形的演变规律后,讲述下面其他窑时,除非是最有特色者,我们就不再讲述器物造型及其演变了。应该说明,当时各窑造型风格及演变虽说大体与越窑 相同或相似,但有个时间性先后 的问题。距中心区愈远,同一造型特征出现的时间愈晚,晚几年十几年都有可能。还有,某些造型特殊性征会在不同时期出现。比如壁底碗,陶瓷学家们都知道它是唐代中期的典型器物,有时以它作为断代依据之一。但北宋早期的定窑白瓷,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瓷,都有壁底碗,当然,三者其他方面绝不相混,所以也是能区别开来的。这里只是提及而已。

唐五代时越窑有一种被称做"秘色瓷"的瓷器,自宋以来不断风诸文献。对何谓秘色瓷,诸家争论不休。自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十几年物账上记明为"秘色瓷" 的瓷器后始明白:所谓秘色瓷,是唐,五代越窑精品,釉色青绿成湖绿色,少量青黄,胎质细腻坚致。更有人考证秘色瓷为越窑中上林湖窑所产,"秘"为"碧"之音讹。

2、 瓯窑:

唐代的瓯窑器胎色呈灰白色或浅灰色,胎体较薄。瓯窑的釉,唐代早期仍显淡青黄色,仍然较易剥落。晚唐五代时釉呈青绿或青黄色,且滋润莹泽,胎釉结合紧密,不大剥落了。瓯窑在宋以后就停烧了,当地瓷窑转而生产龙泉窑风格产品,属龙泉窑系。

3、 婺州窑

唐代婺州窑生产发展较快,产品也很有名气,其茶碗被《茶经》列为全国第三。唐代婺州窑瓷器胎呈深灰或紫色,不够坚致。釉青黄带灰或泛紫色,上有奶白色斑点,因其产品质量不太高,大多为中低档民间日用产品。

4、 岳州窑:

前已叙述,实为南北朝时湖南湘阴窑。唐代岳州窑范围比湘阴窑大。其瓷器胎多为灰白色,较薄。釉色以青绿居多,青黄者少。釉层较薄,玻璃质强,光亮,呈半透明状。釉开细片。初唐时期,岳州窑的瓷器大多只施半釉,甚至有的器只有口沿施一圈釉,成为该窑产品一大特色。岳州窑从唐代中期起即开始衰落,可能受临近兴起的长沙窑的影响。

5、 长沙窑:

窑址位于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一带,发掘报告初发表时曾名铜官窑。这是一个其产品在国内外大量出土,影响很大,在陶瓷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窑。

胎:以灰白色为主,另有少量褐、铁灰色。胎质坚硬但不太细,火候在1200--1270℃之间。

釉:以青中泛黄釉为主,有少量 黑,白,褐,绿釉,普遍使用化妆土。

纹饰:长沙窑的纹饰十分丰富,而且对唐代以后全国许多 窑,许多装饰形式影响深远,其主要形式有:釉下彩绘声绘色,模印贴花,雕塑镂孔,诗文。又以釉下彩绘和诗文装饰最有特色。

器形:品种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生活用具,以壶 ,碗样式最多;文具,及小型俑。

洪州窑:

在唐代早期得到较大发展,但产品质量不太高,胎黄白色,灰白较少,比较坚硬但粗糙。釉色以黄褐釉为主,另有褐,青绿等色调。

6、 寿州窑:

窑址分布于安徽省淮南市中区与凤阳县交界的上窑镇一带,窑河,高塘湖沿岸。从南朝中晚期开始烧造瓷器,用唐代规模扩大,并形成以烧黄釉瓷为特色的一在名窑 。寿州窑唐代瓷器胎体厚重,粗糙坚硬,呈黄白或黄红色。以氧化焰烧成黄釉,呈深浅不同的黄色,釉不太滋润,少量精器瓷黄釉比较光亮莹润。

另外,唐代生产黄釉瓷的还有下面一些窑场:安徽萧县白土窑,河南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河北曲阳窑等,均各有一些地方特色。

7、 邛窑:

唐代邛窑的窑址在四川省邛崃县境,已发现固驿,什方堂,瓦窑山,尖山子等多处,说明邛窑瓷的胎以灰白色为多,还有灰黄,黄红。灰红等到色。釉色以青绿居多,另有黄,黑等色,邛窑的纹饰以用褐,绿及兰色点彩组成纹饰图案,较多使用釉下彩为特色。器形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唐代比较知名的青瓷窑场远不止这些。我国制瓷业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到唐代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第一个高峰,青瓷则是其主流,窑场众多,南方几乎各省区皆有,尤以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为盛,北方的青瓷也得到发展。青瓷器仍然是唐代居民最钟爱,使用最普遍的瓷器。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详细讲述了。请有兴趣的读者,寻找有关窑的 发展报告、专题研究的文章阅读,求得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能更多更准确地去鉴定各地传世、出土瓷器的窑口。

唐代有一种绞胎瓷,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胎泥相互重迭,搓揉成型,为唐代陶瓷又一"绝"。

唐代白瓷的特征

我国的白釉瓷器,在经历南朝晚期初创,隋代发展之后,到唐代已经十分成熟,终于能与青瓷并驾齐驱,相提并论,形成唐代"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把我国瓷业推向多品种,多地区的高峰,唐代的主要白瓷窑有下列几个。

1、邢窑:经陶瓷考古学家们多年辛勤劳动,近些年在河北省内丘县李阳河、小马河沿岸一带及其相临的河北省临城县祁村磁窑沟等地,发现一大批唐代邢窑 窑址这些地方唐代均属邢州,故名,这也与文献所记相吻合。邢窑在唐代烧造白瓷、青瓷、还烧三彩陶器,但以生产高质量的精美联社白瓷最有名,这里我们只介绍其白瓷的特征。

胎:邢窑白瓷分粗、细二种。粗白瓷的胎一为灰白色,较粗糙,二为白中泛黄。坚致、较细,上化妆土。细白瓷的胎洁白纯正,细腻坚致,断面都有平滑有光,扣之发清脆金属声。部分细白瓷精品胎体很薄,仅厚0.1-0.25厘米,透光性极好。

釉:粗白瓷釉呈灰白或乳白色,透明度强,部分瓷器的釉开冰裂纹片。细白瓷釉呈纯白色,细腻,透明度很强。大多细白瓷器皆上满釉,壁底的孔内也上釉。

讲到这里,我们要多说一句:唐代邢窑白瓷从胎、釉的技术水平上看,即使用现代细瓷标准来。也完全符合,是我国古代瓷器的骄傲,更我国制瓷工艺技术水平的反映。

纹饰:邢窑白釉瓷器也是重胎质釉色不重纹饰的,所以纹饰很少,仅有少量印花、刻花装饰,都很精。

器形主要为生活用器、如碗、盘、钵、杯、罐、瓶、壶、砚、盒、盂、盆等等。

在工艺上,特别要指出邢窑在隋代即已使用匣钵装烧。唐代邢窑的白瓷精器,大量使用匣钵,才能烧出那类似似雪、无瑕无疵、细润莹泽的细白瓷来。

2、曲阳窑: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这个窑场,在宋代名气更大,称为定窑。为使该窑的研究前后连贯,有人又把唐代曲阳窑叫做唐代定窑。

胎:曲阳窑的白瓷胎有粗细之分。细者胎色白中微微泛黄,多使用化妆土;粗者则呈灰白或灰黄色,均较坚硬。

釉:细白瓷釉中泛黄,比较滋润,粗白瓷釉白中泛青,较厚而且有细片纹。一般都是器外壁上半釉。

器形:曲阳窑的器形中,品种较特殊的是白瓷玩具较多,器型有特点的是碗为唇口。

a) 巩县窑:窑址集中在河南的巩县小黄冶、白河乡等地。这是一个生产多品种瓷器窑,以生产白瓷为主,还生产青花、三彩器等。其白瓷的胎为黄白色,较粗松。釉白中泛黄。据文献材料,巩县窑在唐代有些白瓷作为贡品,必有十分精细的一类白瓷。生产的白瓷多为日用器,以白瓷枕最有名。

景德镇的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地在五代时亦烧白瓷器。但白瓷数量不大,是烧青瓷时兼烧的。白瓷胎较白,釉白中略泛青,器形也少,以碗为多。景德镇窑在五代还没形成自己的特色。

关于大邑窑:诗人杜甫写有《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场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后代人们从中认为唐代四川有一生产精美白瓷的大邑窑。可至今未找到窑址,也未识别出跟随杜甫诗中描述的特征相合的四川产的唐代白瓷。大邑白瓷的问题仍然是个谜。

唐代青瓷压手杯


早在永乐青花压手杯没有出现以前,我国唐朝强盛时期,南方古越窑烧造青瓷的鼻祖就已经生产了精美绝伦的压手杯。它和永乐压手杯相比,所不同的是,前者是颜色釉瓷,而后者是青花瓷或彩釉瓷。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浙东地区的越窑烧制原始青瓷,它在漫长的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中,终于在东汉时期首先在宁绍地区诞生了有史以来最早的成熟青瓷。

越窑在东汉烧成青瓷以后,三国、西晋时期,它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然而,在东晋、南北朝、隋朝时生产又一度处于低潮。持续不断的战争,暂且延缓了生产力的迈进。这时,瓷器总体上造型变化不大,种类品种单调,且釉面易于剥落。唐朝中晚期以来,瓷业得到极大发展,窑场大量增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愈加精美。当时,全国最有名的窑址:南方为越窑,北方为邢窑,形成中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

唐代有一部著名的论茶专著,即陆羽的《茶经》,书中把当时各地所产的瓷器作了评比:“瓷,越窑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窑类雪,则越窑类冰,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窑类银,越窑类玉,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窑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可见陆羽把越窑青瓷提高到很高地位,说明越窑青瓷在当时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社会上很早就享有卓著的声誉。

从出土和传世的越窑青瓷来看,质量确实很好。釉色葱翠,釉层均匀,深厚滋润,如冰似玉,造型典雅,式样优美。

得到这件唐代名瓷压手杯(见图),说来有趣。10年前,镇江古城市中心改造规划,在深挖10米以后,发现大量唐宋时期古井,当时国家还没有成立城市考古所,因此城市考古处于空白。这件名瓷历经万劫幸存出水,该市古玩市场的摊主售价50元,很多人嫌贵放弃,我经过洽谈,最终用20元买下,一直珍藏至今,令人难忘。

唐代名窑洪州青瓷


在海内外藏家手中,有不少器物因窑口产地不明而无法确定其制作年代和收藏价值,洪州青瓷是其中之一。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唐陆羽《茶经》中提到的一种褐色茶盏是洪州窑产品。洪州窑的烧造历史悠远,始于东汉,历经两晋、南朝,盛于隋唐,终于五代,前后长达800余年,《唐书》中有洪州窑产品运抵长安的记载,说明洪州瓷在唐代已达“贡品瓷”的工艺水平。

洪州窑烧制的青瓷分青绿釉和黄绿釉两种。陆羽提及的茶具就是指青绿釉中的褐釉瓷。从历朝产品看,釉色有所区别:三国两晋时期作品的釉面多青褐、青绿或青灰色,釉汁晶莹开细纹片,有大而疏的褐色彩斑装饰;南朝时期作品釉面多青绿或青中泛黄,以含黄的青釉为主;隋唐时期作品釉面多青黄色或黄褐色,以黄褐色为主,釉层厚润开冰裂纹片。洪州青瓷的胎有灰白、灰黄、灰褐和灰红几种,以灰白胎为多,含杂质较多。为了提高釉面的光洁度,都在胎上涂一层灰白色化妆土后再施釉。

洪州窑产品以壶、罐、盘、碗、盏、杯、砚等日用器为主。采用刻划、堆塑、模印、镂雕等装饰工艺,纹饰有莲瓣、牡丹、柏枝、重圈、月华、水波等,各式莲瓣最常见。洪州窑烧制的东汉青瓷鸡首壶,西晋的点彩钵,南朝的青瓷博山炉,隋唐的青瓷兽足砚都是历代青瓷中的珍品。

1977年在江西丰城曲江镇一带发现了窑址,解决了洪州窑窑址的历史悬案。去岁春,笔者赴南昌寻访了洪州窑,在清澈见底的赣江畔,窑址连绵数十里,沟壑间残瓷窑具俯拾皆是,当年盛况可想而知。

巩县唐代窑址


隋、唐时期北方窑址。位于河南省巩县。始烧于隋而盛于唐。隋代生产青瓷,规模较小。唐代盛烧白瓷及三彩陶器,还生产少量绞胎器物。1957年故宫博物院进行调查,在小黄冶、铁匠炉村及白河乡 3地发现了窑址。1972~1982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故宫博物院又多次调查,发现了大量的三彩器物及陶范。据《元和郡县志》、《新唐书》记载,当时河南府巩县贡白瓷。在西安唐< a>出土的白瓷中,就可能有巩县窑的产品。在洛阳附近至今仅发现巩县窑烧制三彩陶器,因而推测洛阳唐墓出土的三彩器,有些也应是巩县窑的产品。巩县窑的发现,对于研究盛唐时期陶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白瓷在小黄冶、铁匠炉村及白河乡 3处窑址发现很多,以碗片为主,能复原的有11种。碗身多较浅,胎较厚;口外缘有的凸起圆形边饰及四出口;底有环形圈足、玉璧形底及平底 3种;碗外凸起一周弦纹;内底因叠烧留有 3个条状支痕。此外,还有数量不多的盘、杯、罐、壶、枕等。窑具有漏斗状匣钵、圆形垫饼等。

三彩陶器以小黄冶、大黄冶2处为多,有三彩、两彩及单色釉之分。三彩以黄绿白3色最为常见,也有黄蓝白3色或3种以上色彩的。两彩者有黄釉绿彩、白釉蓝彩和白釉绿彩几种。单色釉有黄釉、绿釉和蓝釉。三彩器物分器皿及雕塑两类,器皿有罐、瓶、盆、樽、壶、烛台、炉及枕;雕塑均为小件,有立俑、骑士俑、骑驼俑、抱婴俑、抱狮俑和骆驼等;两彩器物有白釉蓝彩罐与弦纹碗;单色釉器物有碗、盆、水注、瓶、罐、高足盘等。窑具仅发现有淌釉的三叉形支具。另外出土有带印花的素烧坯,说明唐三彩是采用两次烧成法烧制的。还发现多种制作陶塑动物、器皿的小型陶范。

绞胎器也有少量发现,均为长方形小枕残件。枕面用褐白两色瓷土相间排列,经过巧妙加工后成为一组组镶嵌在枕面上的团花。从残片的断面可看出,绞胎只占枕面厚度的三分之一,其余为白胎,这不但可节省用料,而且说明绞胎的制作非常费工,难度较大传世唐代绞胎瓷枕较多,有的底部刻有“裴家花枕”和“杜家花枕”字铭,可知花枕是这类绞胎枕的特有名称,巩县窑可能是烧造花枕的重要地点。

见彩图三彩、白瓷、绞胎瓷残片

唐代长沙窑彩瓷辨识


中国的彩瓷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有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唐代创制的三彩瓷和以釉下彩绘闻名于世的长沙窑彩瓷,以及唐钧花釉瓷等,均以其色彩丰富、气象万千而成为古代艺术宝库里的珍品。唐代的彩釉瓷因其色彩绚丽、精美绝伦,又历史久远,存世量不多,因此,收藏价值不凡。于是,市场上以假充真的赝品就层出不穷,收藏者务须认真鉴别,谨防上当。

在唐代的彩瓷中,长沙窑彩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始烧于初唐,兴盛在中晚唐,终结于五代。长沙窑彩瓷的出现,既代表了中国陶瓷从注重釉面装饰到注重釉下彩绘的审美追求的一种新发展,它又是应承当时外销出口的需要,是当时最著名的一种外销瓷,是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一个实证。因此,在鉴识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形制到装饰,长沙窑除了展现出了中国古老文化的发展以外,也融合了很多西域的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和印度佛教等的艺术元素,这些在鉴识中都要予以充分的关注。

从胎釉角度看,早期的制品胎质较粗疏,呈灰黄、暗红或青灰色。中期以后胎质稍坚硬,色呈深灰或浅灰。胎体一般显粗厚。但长沙窑的壶、罐相对显轻薄,且在内壁留有瓦棱状的轮旋纹。仿品常忽略这一制作特征,且胎壁往往做得过厚,胎体显重。仿品对胎质常把握不好,不是过粗,就是过细;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

长沙窑彩瓷施釉早期为米黄、姜黄,中期以后青色加重,为青黄或青绿。壶罐的外壁施釉不到底。为绘画需要,在胎釉之间,均施一层薄薄的白色化妆土,然后在这上面作画。仿品常无化妆土。和唐代其他彩釉瓷一样,长沙窑彩瓷釉面大多有流淌现象,且在放大镜下均可见器身上布满了细小的鱼子纹开片,且开片内可见腐蚀之痕和个别爆裂之处。壶类制品的短流口沿和模印贴花的贴塑折角之处应有爆釉现象,这也是长沙窑瓷真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仿品常把开片做得偏大,过分明显,开片中不见腐蚀痕迹,短流和贴花的交楞处也没有爆裂现象。

还有一点,长沙窑彩瓷的釉下绘画创意独特,线条灵活而流畅;模印贴花的刀功熟练,刻画生动。这是最难仿制的。仿品常在这些地方露出马脚。仿品的褐彩模印贴花人物器常常是褐彩淡而无力,人物形态呆滞,刻画线条模糊,形象缺乏精神。人物的衣褶之处也不见剥釉现象。

鉴识唐代彩釉瓷,要从胎釉特征和制作工艺等多方面去全面考察,要仔细去发现现仿品人工仿造的痕迹。比如,真品的棕眼自然,大小不一。仿品常无棕眼,或以人为做出。在形制造型的大小范式、比例协调,以及做工的精细程度等等方面。凡遇刻意精工之作,就要小心,因为,古代制品技艺娴熟,随心所欲,瓷品反而有粗糙厚薄不均之态。再,现在仿造技术高超,即便所有特征都对,也要看看是否有真正的旧气?有否人为的痕迹?不然,就容易吃药。

唐代邛窑古瓷片


陶瓷收藏爱好者在收藏过程中,千万不要只重整器,而放过对珍贵古瓷片的收藏,特别是那些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特殊古瓷片。

珍稀古瓷片往往成为填补科学空白的实证和古瓷窑考古重大发现的先导。因而能够拥有典型的珍贵瓷片,已成为玩瓷者引以自豪的财富和收藏水平的标志。

耿宝昌先生主编《邛窑古陶瓷研究》59页,张福康先生撰文《早期铜红和钴蓝的出现》云:“长沙窑产品中带有铜红彩的并不多见,邛崃窑带有铜红彩的更属罕见……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邛窑和长沙窑的陶工们首先发现了铜红,有意识地进行了试验,并传之于后世,所以铜红釉彩的起源应归功于他们”。李知宴先生曾说:“邛窑彩绘瓷上有很多用毛笔蘸彩书写的文字,如‘蜀’、‘临’、‘邛’、‘供’等,笔力雄劲,很有书法韵味……”。

笔者收藏的一批古瓷片,纹饰均是用毛笔蘸“铜”料在釉下着彩,再罩上一层青釉,在高温还原焰或氧化焰中一次烧成。这些残片的器型有杯、高足杯、罐、四系罐、碗、钵等,瓷片上所绘纹饰多为云纹、草叶纹等。

据实物考察,这些古瓷片从造型、纹饰、胎釉、烧制工艺、时代特征等方面,均与唐代邛窑产品相同,这些古瓷片应为唐代邛窑烧制的釉里红和高温釉里红绿彩。其中还有一件更珍奇,瓷片上有釉里红“临”字款铭文。这件瓷片约7厘米×5厘米,“临”字款的写法独具一格,写得随意挥洒,草书之体势连绵,一笔而成,气脉通连,笔简意炼,泼辣豪放。据此,我们不难看出,唐代邛窑窑工们的超前意识与无拘无束的个性、社会习惯及审美观念,表现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勇于革新精神。

“邛窑”在历史上无文字记载,邛崃古称“临邛”,釉里红“临”字款则是邛窑窑口的绝对铭文。“临”字款釉里红瓷片是历史留下来的实证,铭文印证了专家们“邛瓷的釉下多彩技术是我国最早,当时最先进的釉彩技术”的正确论断。

釉里红创烧于何时?何地?有元代景德镇说、唐代长沙窑说、唐代邛窑说等三种说法。这片其貌不扬的釉里红“临”字款瓷片掀开了唐代邛窑的面纱,破译了釉里红起源之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唐代梅县水车窑青瓷鉴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唐代梅县水车窑青瓷鉴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