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什么是瓷砖 > 导航 >

什么是蓄光陶瓷?

什么是蓄光陶瓷?

什么是瓷砖 什么是好瓷砖 瓷砖是什么

2020-07-01

什么是瓷砖。

蓄光陶瓷又叫蓄光性发光陶瓷、夜光陶瓷等,它是将蓄光材料加入陶瓷制品中而制得的具有蓄光发光性能的陶瓷制品。

蓄光材料就是当有可见光、紫外光等光源照射时,能将其光能储蓄起来,当光源撤离后在黑暗状态下,再将所储蓄的光能缓慢释放而产生荧光现象的材料。

蓄光材料可广泛地应用在军事、航海、消防、交通等。如当夜间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难时,往往会断电或应急照明设施失效,人们在黑暗中需得到明确的夜视引导才能顺利逃生。在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学校、医院和居民楼道,夜间灯光突然熄灭或停电时,蓄光材料能引导人们安全出入。在高速公路、立交桥、地下通道等场所需要夜视指标等。

陶瓷材料具有强度高、耐候性能好、耐热耐火、抗老化、表面易清洗、装饰高雅、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蓄光陶瓷就是把蓄光材料的优点与陶瓷材料的优点集于一身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功能陶瓷。

将蓄光材料加在陶瓷釉料中而制成的各种墙地砖就称为蓄光陶瓷砖。

蓄光陶瓷砖除以所述的特点外,还可使用在有间断光源的地方,或人为进行间断灯光照射,可产生连续发光的照明效果,即有装饰效果又可大幅度节约电能。因此,有人又把蓄光陶瓷砖称为"节能建材"。

目前,蓄光陶瓷砖的蓄光性能为:受光时间1~3min,发光时间2~12h。

目前还 没有蓄光陶瓷砖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选用时供需双方应具体约定。

taoci52.com小编推荐

蓄光陶瓷简介


蓄光陶瓷又叫蓄光性发光陶瓷、夜光陶瓷等,它是将蓄光材料加入陶瓷制品中而制得的具有蓄光发光性能的陶瓷制品。

蓄光材料就是当有可见光、紫外光等光源照射时,能将其光能储蓄起来,当光源撤离后在黑暗状态下,再将所储蓄的光能缓慢释放而产生荧光现象的材料。

蓄光材料可广泛地应用在军事、航海、消防、交通等。如当夜间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难时,往往会断电或应急照明设施失效,人们在黑暗中需得到明确的夜视引导才能顺利逃生。在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学校、医院和居民楼道,夜间灯光突然熄灭或停电时,蓄光材料能引导人们安全出入。在高速公路、立交桥、地下通道等场所需要夜视指标等。

陶瓷材料具有强度高、耐候性能好、耐热耐火、抗老化、表面易清洗、装饰高雅、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蓄光陶瓷就是把蓄光材料的优点与陶瓷材料的优点集于一身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功能陶瓷。

将蓄光材料加在陶瓷釉料中而制成的各种墙地砖就称为蓄光陶瓷砖。

蓄光陶瓷砖除以所述的特点外,还可使用在有间断光源的地方,或人为进行间断灯光照射,可产生连续发光的照明效果,即有装饰效果又可大幅度节约电能。因此,有人又把蓄光陶瓷砖称为"节能建材"。

目前,蓄光陶瓷砖的蓄光性能为:受光时间1~3min,发光时间2~12h。

目前还没有蓄光陶瓷砖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选用时供需双方应具体约定。

什么是亚光砖 哑光砖有哪些优点


什么是亚光砖?亚光砖应用于建筑外墙和家居墙面的装饰,而相对于抛光砖,亚光砖显得更是人们的欢迎。那么,哑光砖有哪些优点?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亚光砖的优点吧!

一、什么是亚光砖哑光砖有哪些优点

①什么是亚光砖

亚光是相对于抛光而言的,也就是非亮光面。可以避免光污染,维护起来比较方便。抛光的太亮,恍眼睛;亚光的易脏,不好打理,抛光亮面砖、亚光砖所用的釉料不同,一般亚光砖烧成温度要比亮面砖高,亚光釉面相对亮面砖容易吸脏,但不会渗到釉面内,用常见的清洁剂就可去除。亚光砖,那样在强光照射下对人的眼睛比较好点,而且那样的视觉效果也是很好的。因此有些人认为亚光砖优于抛光砖,也更有品位。

②亚光砖有哪些优点

1、亚光砖有很多的马赛克和花片,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运用花片和管件来设计造型墙,让家的装修效果非常的好。亚光瓷砖最大的优点是相对高亮瓷砖光反射系数比较低,不会造成光污染。过亮的瓷砖,不仅会影响家居环境的温馨、舒适,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家人的视力健康。长期生活在墙面、地面太过光亮的家居环境中,光反射会对视网膜产生刺激,超出眼睛的适应性,不仅会使眼睛疲劳,甚至会导致视觉功能下降,同时还容易使人出现头昏、心烦、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装修时使用亚光砖则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2、此外,亚光釉面砖砖多作为仿古砖的一种,颜色变化也很自然,造型、搭配丰富,远远要比亮光的铺贴搭配要自然,因此亚光釉面砖能营造一种温暖、舒适、自由、轻松的“家”的氛围。

3、亚光釉面砖花色多样,极具个性,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亚光砖来彰显个性。亚光釉面砖烧成温度要比亮面砖高,因此具有不吸污,易清洁的特性。亚光釉面砖耐磨,由于亚光砖采用进口耐磨釉制作,耐磨耐用。

瓷器带光 是新是老


收藏界有一句话,“瓷器看光”,那就是在鉴赏瓷器时,看瓷器的光泽度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行家看瓷器,看“光”就能知道瓷器的一些大体特征。那么“瓷器带光”,这到底是瓷器“新”还是“老”的特征呢?

首先,要弄清“瓷器带光,是新是旧”这个问题,就要明白瓷器的“光”究竟是个什么“光”。即使同为瓷器,所带的“光”也各有名号。按品类来说,有“贼光”、“宝光”、“玻璃光”等多种光泽,每种光泽所代表的含义也各有不同。以“贼光”为例,初出窑炉的新瓷器都带着这样的光,微浮、带润、优美,特别是从未开封的老瓷器,都带有此光泽,是鉴别瓷器新旧的重要特征。但是仅仅根据“贼光”来判定瓷器古旧,也是不完全可靠的,因为现代仿制瓷器成瓷年代近,也带有此光泽。

其次,虽说“瓷器带光”,有的是新有的是旧,且有的光泽还能够通过现代手段仿制。但是其中一种光,却是只有古瓷器有,那就是“宝光”。“宝光”是古瓷器中的优秀品质者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光泽,温润如凝脂、鲜丽而莹澈,是由于工艺的完善与极高的品质淬炼而成的,经住了时间的考验、人为的磨损,是现代仿制无法完成的。所以说如果“瓷器带宝光”,则是历史悠久的“旧”瓷器。

最后,瓷器之光多种多样,“瓷器带光”的基础上,最能辨别瓷器新与旧的光泽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宝光”外,还有一种就是“无光”。“无光”即是光泽黯淡,见之沉稳,反射不出较为明亮的光泽,所以被称之为“无光”,这样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古瓷器,因为年代久远且人为磨损。但是也应注意,有一部分新瓷,也会加之磨毛处理,用人为去除瓷器表面的浮光,虽也可称之为“无光”,却并非“旧瓷”而是“新瓷”。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几种光泽,还有如同玻璃一般透亮的光泽,时人称之为“玻璃釉”,是哥窑瓷器与景德镇部分瓷器的重要特征;还有明清彩瓷中常见的蛤蜊光,也是较难仿制的,是鉴别瓷器新旧的重要特征。同时,所谓“瓷器带光”,一种瓷器往往带有一两种光泽,如果光泽种类颇多,则可见此瓷器是“新”而非“旧”。

瓷器知识:什么是陶瓷?什么是瓷器?


1、什么叫陶瓷?什么叫瓷器?它们之间又什么不同?通俗的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制、 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什么叫陶瓷?什么叫瓷器?

1、什么叫陶瓷?什么叫瓷器?它们之间又什么不同?

通俗的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制、 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的出现比瓷早,根据史籍记载,几千年前,我国就在烧制陶器;直到魏晋时代,才进一步创造了瓷器。

瓷器和陶器的根本区别在于:瓷器的坯体是完全烧结的,气孔率很小,机械强度大,烧成温度较高;而陶器坯体烧结程度较差,气孔率较大,烧成温度也较低。如果把瓷器打破,他的断面是光洁、致密的,而陶器的断面却显得粗糙、疏松。

瓷器

广义的地讲,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陶器的发明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瓷器。瓷器出现后,陶器还是在继续发展,不是有了“瓷”而代替了“陶”,儿时各自独立发展。

陶器

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洲,原意是石器。日本人在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而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加上“火”字旁,写作炻器。炻器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

2、瓷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至今发现最早的瓷窑窑址在哪里?

根据《中国陶瓷史》记载,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1800余年的历史。中国发现最早的瓷窑窑址在今浙江上虞、宁波地区,属东汉时期的瓷窑。

3、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为什么说青瓷是中国瓷的鼻祖?

中国的瓷器,大概可分为青瓷系和白瓷系,其中青瓷的发现时间最早。远在东汉(公元25-220年)就有初期的瓷器出现。至晋代(公元265-419年)瓷器已相当精美。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瓷的鼻祖。

白瓷在中国出现较晚,比青瓷的出现,大约晚400年。所以说先有青瓷,后有白瓷。

什么是绿色陶瓷


绿色陶瓷的概念目前尚不成熟。一些厂家认为使用无铅的釉下彩(健康陶瓷)产品即为绿色陶瓷,并给消费者造成了用釉下彩即是绿色陶瓷的印象。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绿色生活,陶瓷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也现正向有利于人类文明健康的绿色(环保)陶瓷方向发展.那什么样的陶瓷为绿色陶瓷呢?通常绿色陶瓷制品应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无环境污染(即指环境负荷最低),能耗低,在使用时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产品,大抵包括:一是环保产品,二是节能产品,三是健康产品,四是多功能产品。按照其内容大概可以划分为8个标准。

绿色陶瓷的标准是:

1、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并做到物尽其用。

2、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气(SO2、CO、CO2、NOx及烟尘等)尽量要少。

3、对人类有害的废水(含铅、镉、汞、铬等重金属元素)尽量要少。

4、对人类身体不利的放射性物质不存在。

5、提倡生产自洁、抗菌、杀菌等保健功能的陶瓷。

6、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尽量要少。

7、噪音、热散失尽量要少。

8、生产和工作环境要清洁、干净、舒适。

绿色陶瓷产品的开发研制和推广使用,将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减少植被的破坏,符合我国资源短缺、资源消耗大的国情,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陶瓷文化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什么是艺术陶瓷


艺术陶瓷是瓷器艺术与陶艺的合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彩陶、印纹陶所具有的质朴粗犷的风格;唐宋时期陶瓷技艺飞速发展,色彩缤纷的釉下彩、色釉,白釉的出现,刻画花等新装饰技艺出现,为后代的艺术陶瓷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到了今时今日,艺术陶瓷按照材质可细分为:青瓷、白瓷、高白玉瓷、黑陶瓷、骨瓷、炻瓷等种类;以生产工艺可以细分为:釉下五彩瓷、中国红瓷、帝王黄瓷、刻花瓷、青花瓷、毛瓷等种类。以窑口划分,可细分为:景德镇、龙泉瓷、德化瓷、钧瓷、汝瓷等种类。

对于艺术陶瓷的鉴赏,应当以“四美”为标准,只有具备了“四美”的陶瓷才具有收藏价值。

一、装饰之美

装饰美,必须依附于陶瓷的形体之上,与陶瓷造型协调,带给观看者美感。

主要指器物造型与上釉(绘画)两方面,收藏者需要结合造型,观察绘画的美感。

二、个性之美

体现了陶瓷艺术家鲜明的个人风格的作品,极具观赏性与艺术价值,代表了陶瓷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是收藏的首选。

三、意境之美

意境,指的就是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韵味无穷的诗情画意。通过意境的营造,使画面引起观看者的共鸣及美感。

四、材质之美

艺术陶瓷属于工艺美术的范围,因此,其相对于绘画作品来说,对材质美有着相当的要求。材质美也被称之为“火的艺术”,经过各种工艺手段以及火的淬炼,方能具备,艺术陶瓷鉴赏“四美” 。

什么是化工陶瓷


今天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化工陶瓷”。用于制造化工设备中耐酸腐蚀部件的陶瓷。

按品种分类有泵、鼓风机、印板机、阀门、容器、塔类、填料、耐酸耐温砖等。

化工陶瓷用可塑性黏土、长石、焦宝石或矾土等原料配合,经粉碎、练泥、开片、手工捣固、印坯、浇注等工序制成生坯,经高温焙烧而成。

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除氢氟酸和浓热碱外),在所有无机酸和有机酸等介质中,其耐腐蚀性、耐磨性、不污染介质等性能远非耐酸不锈钢所能及。

广泛使用于石油化工、化肥、制药、食品、造纸、冶炼、化纤等工业。

使用温度范围为-15~100℃,温差不宜>50℃。

主要缺点:质脆,机械强度不高和耐冷热急变性差。

近年来出现高强度高致密的氮化硅、碳化硅、氧化硅、氧化铝质特种化工陶瓷。但用黏土等硅酸盐矿物制成的普通化工陶瓷仍具有价格低廉、易于制成大尺寸等优点。

什么是陶瓷艺术?


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的确,现代陶艺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也不是仅仅“实用”、“美观”、“经济”、“大方”的观念便能涵盖得了的。它已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广泛的参与到现代艺术运动中,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的观念,进行文化批判的利器。

中国人开始关注现代陶艺,并在舆论上形成规模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当然严格说来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和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前身)、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院校中的那些最早实践者有关。20年来,老一辈陶艺家如祝大年、杨永善等在现代陶艺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如吕品昌、罗小平、白明等,风格流派众多,技法日趋多样。他们中大多数是高校教师,或受过高等教育中传统陶瓷艺术的薰陶,因此,中国的陶艺在一开始便与学院有着不解情缘。

然而单纯的学院发展,不管是在观念上,还是在传播上都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在学术层次上也是狭窄的。在90年代,首先是1991年“北京国际陶艺研讨会”,继而是1995年的“景德镇国际陶艺研讨会”,1998年5月在宜兴举办了由罗小平等人策划的规模更大、学术研讨更具深度的“98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同年秋在中国美术学院由刘正等人策划的“首届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也与观众见面。1999年岁初在广州美术馆由左正尧策划的“超越泥性——中国当代陶艺家学术邀请展”更是颇具水平。这几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研讨性的展会,预示着中国的陶艺正在兴起,其规模和范围及影响正在向全社会拓展。

然而,现代陶艺作为一项新鲜事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更大的意义上、更大的程度上组成了中国陶艺现状,更值得我们去研讨。

一、“传统”与“现代”的隔阂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如今的各个艺术领域都是一个争不完的话题,陶艺也不便外。然而,在关于陶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许多讨论中却轻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陶艺的功能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陶艺品的功能与价值,而且对于陶艺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所担当的角色及陶艺家的社会定位都关系很大。只有摆正了“现代陶艺是干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而不只是“现代陶艺是什么样子?”,我认为陶艺才能真正从“传统”走入“现代”。

中国传统陶艺是附属于陶器的,“实用而尽量美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当代中国陶艺发展。在这种观念下,陶艺只能属于工艺美术,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在这种情况下,陶艺家的才智更多的受到了“制器”的局限,只能在追求设计与形式美的领域里探索,陶艺家也更接近于工艺家,无法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

现代陶艺的作用在于它扩大了原有陶艺的艺术属性,使陶艺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聘。他既可以在原来的设计领域里继续有所作为,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家的天性,针对现实进行有价值的文化批判,从而涉足到雕塑、装置等众多艺术领域。丰富了自己又补充了其它艺术门类,从而丰富视觉艺术的门厅。

因此,传统陶艺无论如何发展都有“器”的约束。现代陶艺发展,在认识上首先做到的便应是功能论上的转移,从而脱离对“器”和固定造型的依赖,而真正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这种隔阂是可以通过观念转变而化解开的,它的存在也是当代陶艺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传播与接受的局限

现代艺术中的诸多流派,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中晚期,如暴风骤雨般进入中国。虽然当时中国人还不懂得欣赏,有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情,然而在客观上承认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从观念上日益接近它们。现代陶艺没有赶上那段风潮,从传播的角度看似乎错过了黄金时节。从现状看,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现代陶艺仅在某几个瓷区和都市中基础较好,如景德镇、广州、上海等地,然而从面上讲其群众基础相当薄弱,没有培养出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这是不利于现代陶艺的发展的。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当前中国的日用陶瓷和美术陶瓷产业并不景气,所以即使在原来有着深厚传统的许多瓷区,其群众对陶艺的兴趣也在减弱,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另一方面,媒体、报刊对现代陶艺的介绍是零星的,形不成规模,更不用说专门的陶艺刊物了。现在担当着传播任务的是一些陶艺工作室,但他们的作用未受到重视,有识之士指出一个国家陶艺整体发展的前提是要把民间的力量调动起来,只有水涨才能船高。

从接受者来看,中国人固然不缺少对陶瓷的感情,然而确实谈不上他们对现代陶艺的感情,因为大多数人对陶艺的看法都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再加上传播不力,欣赏者的口味自然很难调动起来。

然而,我们要看到,现代陶艺在精神上与现代艺术运动是相通的,人们能接受现代艺术便能接受现代陶艺,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成为现代陶艺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陶艺家夏德武说:“广州美院的一批人请了中央美院的某位艺术评论家去评论现代陶艺,他可以拿现代艺术观念、现代哲学来评论现代陶艺。但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他指出现代陶艺批评家很难形成的原因是中国现代陶艺不发达,他认为非常需要理论家。笔者曾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找到一本所谓“现代陶艺”的书,实际上书中的陶艺品只是现代的“活人”做的陶艺。可见,现代陶艺在理论上是相当匮乏的,能找到的介绍现代陶艺书也相当少,且多不正规。

看来,现代陶艺实践与理论的脱节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将成为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理论人才急待培养,为此许多陶艺家提出一边实践,一边做一些理论研究,这可谓是无奈之举。

此外,现代陶艺在创作体制、销售体制、创作理念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好在从当代陶艺家的言词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壮志豪情。

现代中国陶艺虽然路漫漫,随着中经济的发展,它必然会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什么是蓄光陶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什么是蓄光陶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什么是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