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青花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元代青花瓷的探隐(上篇)

元代青花瓷的探隐(上篇)

青花瓷器的鉴别 仿古青花瓷器鉴别 青花瓷器鉴别

2020-02-12

青花瓷器的鉴别。

中国青花瓷概况

对于青花瓷起源及其发展的探索,上世纪50年代起,中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近30年来,由于扬州唐城遗址多次发现青花瓷片,中国青花瓷出现在唐代,已经成为定论。“特别是壁形底碗残器的发现,完全可以肯定这些青花器属唐代无疑,而且从各方面分析,应系巩县窑所产(汪庆正《青花釉里红>)。

但是,通过对实物排比的情况来看,包括1948年于河南洛阳出土、现珍藏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的白釉蓝彩三足罐;于印度尼西亚岛附近海域沉船出水的唐蓝彩菱形花草纹瓷盘等,唐代青花瓷的制作还不太成熟,釉下彩特征有的不明显,有的属釉中彩(广彦、马平《浅谈釉中彩》2004年第12期《收藏家》)。而且,这一一烧造技术,后来随着巩县窑的衰落还一度中断,可见中国青花瓷的发展,其道路还非常曲折。

根据成熟青花瓷应具备的三要素,即:洁白的瓷胎和纯正的透明釉;釉下花纹用氧化钴料,发色青蓝明澈;平面彩绘技术熟练来衡量,并参酌各个时期青花瓷的生产实况,中国青花瓷器的发展大致可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

唐代至两宋是青花瓷的萌芽阶段。元代后期,由于批量生产及钴料充足,青花瓷成熟一步到位。明洪武时期,来自主观与客观上的一些原因,青花瓷生产一度衰退。永乐、宣德朝是青花瓷黄金时代,被誉为明清以来最好的青花(与郑和七下西洋所取得的青花料亦有一定关系)。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又一次陷于暗淡(俗称“空白期”或“黑暗期”)。成化、弘治和正德是青花瓷器的振兴时期,青花清丽淡雅,质量很高。嘉靖、隆庆至万历前期,青花用回青料、料色浓艳,产量大,但工艺较粗糙,瓷质有所降低。万历后期至康熙前期,是国内市场和对外输出的繁荣期。清康熙朝民间青花瓷进一步发展,是中国青花瓷的鼎盛期。雍正、乾隆以后,中国青花瓷的生产由极盛走向衰弱。

元“至正型”青花瓷

“至正型”青花,具体而言。是指14世纪四五十年代至元末(1341年~1368年)的中国青花瓷。这一称谓,源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琉璃厂出现的一对署有“至正十一年”铭(1351年)的青花云龙象耳瓶。这对“至正型”器,由于无人识庐山面目,便随由一位英国年轻人去了他国。慧眼识宝的为英国学者霍布逊和美国波普博士,他们依据此瓶上的纹饰,比照了伊朗阿德比尔寺院和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的传世件,以及西方著名博物馆的一些藏品,就此叩开了元青花认知大门。霍布逊发表的文章《明以前的青花瓷器》与波普出版的两本书(《14世纪的青花瓷器》和《阿德比尔寺收藏的中国瓷器》),引起了外国对中国元代青花瓷的瞩目与认定。此后,国内专家学者,从中国元大都遗址和河北保定、江西高安等窖藏中,又找出一批相类的元青花瓷器。这样,不但确认了元青花,还确立了元青花“至正型”学说。

元“至正型”青花,系景德镇窑在汉文化基础上融合西藏文化及伊斯兰文化的产物,它代表了元代制瓷业最高水平。“至正型”外观特征为:胎体厚实、形体硕大;青花以进口钴料为主、呈色浓艳,采用国产钴料的色调深沉;画面满,纹饰密,装饰层次通常为4至8层,多的达9至11层;器形规矩,图案精细,整体给人一种富丽、庄严的感觉。

据国内外陶瓷学界粗略统计,全世界目前有元青花精品约300多件,其中,流散在中国本土以外的“总共不过200件左右”。这些元青花瓷哭被分别藏于“英国、法国、美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阿曼、日本、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尤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院“收藏最多,前者收藏70多件,后者收藏30多件。国内收藏有120件左右,且大部分是1969年以后陆续出土的。

然而,近年来民间涌现的元青花却数倍于此。据闪淑华《祁门古陶瓷厂与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文介绍:“投送与‘至正型’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同类器物的稿件纷至沓来,天津、陕西、大连、苏州都有投稿,据目前所见,已出现五对同类瓷瓶。这五对中看图片与‘至正型’标准器完全相同,区别只是颈部有铭文或没有铭文。”实际上,图片上的纹饰漏洞还是可找见的,例如,蕉叶的边线,被画成几乎呈对等的双边线、且双边线内留白;龙的颈脖,竞粗壮如蛇,这些都属破绽。

元青花珍稀的几点原因

目前,有关元青花的讨论非常红火,令许多有识之士大惑不解的是,对于自己民族这么一大笔珍贵遗产,炎黄子孙以前怎么就视而不见,还要有劳外国学者指教,原因基于以下几方面事实:一、明朝建立后,元青花为何只存在于地下、存在于天高皇帝远的国外,而中华大地上(地面)则无影无踪!连宫内承传有序的自汉唐到宋元各式名瓷中,竟然独独缺少元青花瓷;二、我国第一部综述全国名窑的瓷器史专论《格古要论》,竟对名闻遐迩的元青花讳莫如深,相关论述不足10字,且耐人寻味:“白底蓝花者,甚俗”;三、洪武瓷为何要置传统纹饰固有的“共性”不顾,执意同前朝花纹较劲:你右我左;你下我则上。这番意识形态上的针尖对麦芒,意味着什么?而这一现象同清王朝在纹饰上跟前朝情意绵绵(明末与清初一些青花瓷,多因纹饰相近,很难予以准确细分)和在款识上跟前朝卿卿我我(清三代一些官窑、民窑瓷上,盛行书写各式“大明”年号款)大相径庭的情景,又说明了什么?上述种种现象,只存在一种解释,那就是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出于政治原因,把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元青花,特别是“至正型”器,斥之为“异端”,才导致元青花从中华大地上突然蒸发,才让传统纹饰(纹饰语言)在元明时分出现了骤变。

明代御窑厂的建立,当在洪武二年。洪武三十五年一说,既不合历史客观,又悖于明太祖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而且,“照第二种说法,则推断出洪武时期无官窑瓷器:现在一般认可第一种说法”(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元青花探隐(二)


7. 龙纹。元代青花瓷器上,画龙的不少。龙躯细长,且细颈,细腿、细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体态轻盈。头较小,长鹿角,张口、吐舌,龙的下腭有须,上颌一般无须,但是,至正十一年铭标准器的龙上颌有双须,而此类带双须现象,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龙纹图案上十分少见。龙身鳞片分两种,以网状细鳞片多见,以留白大鳞片少见,后者龙纹更加精美。龙有背鳍,腹下通常无橫纹带。胸与背部,常饰有火焰状飘带。肘部有长毛三至四根或一撮。龙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极为罕见。

8. 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壶春瓶与出戟尊,其内口沿部位,常常加绘一道卷草纹或云头纹边饰。入明后,此类内边饰现象,起初仍存在于明洪武朝玉壶春瓶上,洪武以后消失。

9. 元代纹饰采用平涂法,“有的则是在浓笔边线内施以淡色”(孙瀛洲),小件器上为一笔点划,这就是所谓“一支笔” 的画法。从明成化起,以“二支笔”工艺见长,构线与填色是分别完成的。“明代青花多是填色或素描。这种技法上的不同,也可以作为划分元、明青花瓷器的旁证”(孙瀛洲)。

10. 元代瓷胎,同明代后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较,有硬中见柔的感觉。“胎质淘练得不如明清瓷细致,因而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并在底足、口边与缩釉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孙瀛洲)。

11.除执壶、玉壶春瓶外,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涩底上往往粘有釉斑,这是时代风貌。“把杯、把碗底足内部多不挂釉,个别的在高足的里部挂半载釉”(孙瀛洲)。大罐的口部通常施釉,小罐的口部多露胎。梅瓶原本都带盖,盖内不施釉,这亦是特征,仿制品有的却盖内施釉。

12. 罐的造型多数为口大足小,不同于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碗、碟、杯的圈足较小,足墙较宽、较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有的器物底部可见明显的旋坯痕,个别有粘砂现象。碗、碟、杯圈足的底心常见凸乳,俗称“脐”,为元瓷特征之一。

13.大件器的胎体普遍厚重,小件器却都很薄,胎体大多薄于后世明朝同类器。而仿制品则不然,小件器也显得很厚实。

14.除露胎较高的一些立件外,元代小罐、小瓶近底足处(胫部)常见指印痕。指印痕通常呈三个,系工匠捏着浸釉或刷釉时所遗。此现象,延续至明中期。

15.入土之物,于器内的修胎痕(类似竹丝刷痕)上,常会出现土蚀痕迹(元器内壁多为荡釉、釉最薄,故竹丝刷痕处极易受到土蚀)。土沁斑是否自然、分布是否合理,辨伪时值得重视。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是窖藏的还是传世的,元青花终究会凝固住时光一些印迹:埋于地下的,其釉层稀薄处,不可抗拒地要染带上土沁、土斑;秘藏于地窖,釉面也会因年代久远,显出质地老气、宝光内含。而传世品,由于人间沧桑和岁月抚摸缘故,釉汁则越发滋润、宝光四溢;或因为历经使用,棱角的釉面不免要出现轻微的剥蚀或磕碰,以及支撑点和受力部位,会因磨损划痕纵横、细密,而附上累累旧气。

譬如,作为传世品的香港佳士得2004年春第1021号拍品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鱼耳大罐,给人印象便有三处大开门:一、器身底釉肥厚、古拙,釉面光泽柔和、并因釉层厚薄略有不匀显出些釉面不平整;器表上的使用留痕、受力点自然,器物易损易磨处,磨损痕流畅、分布合理;口部及鱼耳处的色泽发涩、微闪牙黄,同器身底釉的白中闪青出现反差,系口与耳因破损、略经修补之故,即修补(冷补)后历时过长,致该处变色、泛黄。二、器内修坯痕粗放、形态自然、有类似明代罐内常可见到的那种竹丝般的刮痕;内壁的使用留痕,同器外的吻合,属长期使用后的一种极合理的磨损遗迹。三、平底微凹,底面上旋坯痕清晰流畅(注:元器底足多数为刮底、底面凹凸不平,但有少量器物呈旋底。明代相类,特别成化瓷,旋坯器多见);胎白,涩底上萧散有砂眼和铁质斑点,特别是胎的质地,给人一种硬中带柔感觉。

这件高50.5厘米的罐,口与耳尽管有损,估价为580万-650万元,仍以2190余万港元的高价位成交,原因之一就是器物大开门。

真正古董会讲话,这并非泛泛之谈。倘若找不到感觉,请君切勿轻易掏钱买“元青花”,尤其是“国宝级”元青花,它从明太祖手中漏网可能性甚小,更不要说被“捡漏”。

其实,“收藏”并非现代人专利,“自16世纪开始,在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中已经风行对明代永乐、宣德和成化瓷器的收藏和鉴赏。”例如明嘉靖王世贞著的《觚不觚录》、明万历谢肇氵制撰写的《五杂俎》,都有这方面实录,记载着明代有关宋代之哥、汝瓷及明代之永乐、宣德、成化瓷收藏,可就是没有元青花。

难道明代士大夫和鉴赏家,他们不喜欢元青花?显然不是。真正原因是当时市面上看不到元青花、连皇宫里都没有,他们当然无法知晓中国还有元青花。

眼下,随着“收藏热”,明洪武朝已显绝迹的元青花忽然出现那么多。因此,偏偏让你不经意间“遇”上的这类“元青花”,多数有诈。这真与假的识别,笔者以为,只要收藏者在认识论上没问题,又能抓住“目鉴”要点,应该不难。

元青花探隐(一)


中国青花瓷概况

对于青花瓷起源及其发展的探索,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近30年来,由于扬州唐城遗址多次发现青花瓷片,中国青花瓷出现在唐代,已经成为定论。“特别是璧形底碗残器的发现,完全可以肯定这些青花器属唐代无疑,而且从各方面分析,应系巩县窑所产”(汪庆正《青花釉里红》)。

但是,通过对实物排比的情况来看,包括1948年于河南洛阳出土、现珍藏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的白釉蓝彩三足罐;于印度尼西亚岛附近海域沉船出水的唐蓝彩菱形花草纹瓷盘等,唐代青花瓷的制作还不太成熟,釉下彩特征有的不明显,有的属釉中彩(马广彦、马平《浅谈釉中彩》2004年第12期《收藏家》)。而且,这一烧造技术,后来随着巩县窑的衰落还一度中断,可见中国青花瓷的发展,其道路还非常曲折。

根据成熟青花瓷应具备的三要素,即,洁白的瓷胎和纯正的透明釉;釉下花纹用氧化钴料,发色青蓝明澈;平面彩绘技术熟练来衡量,并参酌各个时期青花瓷的生产实况,中国青花瓷器的发展大致可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

唐代至两宋是青花瓷的萌芽阶段。元代后期,由于批量生产及钴料充足,青花瓷成熟一步到位。明洪武时期,来自主观与客观上的一些原因,青花瓷生产一度衰退。永乐、宣德朝是青花瓷黄金时代,被誉为明清以来最好的青花。(与郑和七下西洋所取得的青花料亦有一定关系)。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又一次陷于暗淡(俗称“空白期”或“黑暗期”)。成化、弘治和正德是青花瓷器的振兴时期,青花清丽淡雅,质量很高。嘉靖、隆庆至万历前期,青花用回青料、料色浓艳,产量大。但工艺较粗糙,瓷质有所降低。万历后期至康熙前期,是国内市场和对外输出的繁荣期。清康熙朝民间青花瓷进一步发展,是中国青花瓷的鼎盛期。正、乾隆以后,中国青花瓷的生产由极盛走向衰弱。

元“至正型”青花瓷

至正型青花,具体而言,是指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至元末(1341~1368年)的中国青花瓷。这一称谓,源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琉璃厂出现的一对署有“至正十一年”铭(1351年)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图1)。这对“至正型”器,由于无人识庐山面目,便随由一位英国年青人去了他国。慧眼识宝的为英国学者霍布逊和美国波普博士,他们依据此瓶上的纹饰,比照了伊朗阿德比尔寺院和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的传世件以及西方著名博物馆的一些藏品(图2),就此叩开了元青花认知大门。霍布逊发表的文章《明以前的青花瓷器》(《老家具》、1929年)与波普出版的二本书(《14世纪的青花瓷器》、1952年和《阿德比尔寺收藏的中国瓷器》、1956年),引起了外国对中国元代青花瓷的瞩目与认定。此后,国内专家学者,从中国元大都遗址和河北保定、江西高安等窖藏中,又找出一批相类的元青花瓷器。这样,不但确认了元青花,还确立了元青花“至正型”学说。

元“至正型”青花,系景德镇窑在汉文化基础上融合西藏文化(尚钺《中国历史纲要》))及伊斯兰文化(刘新园《我看托普卡比博物馆藏元代青花瓷》)的产物,它代表了元代制瓷业最高水平。“至正型”外观特征为:胎体厚实、形体硕大;青花以进口钴料为主、呈色浓艳,采用国产钴料的色调深沉;画面满,纹饰密,装饰层次通常为四至八层,多的达九至十一层。器形规矩,图案精细,整体给人一种富丽、庄严的感觉。

据国内外陶瓷学界粗略统计,全世界目前有元青花精品约300多件,其中,流散在中国本土以外的“总共不过200件左右(日本、三上次男《陶瓷之路》、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这些元青花瓷器,被分别藏于“英国、法国、美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阿曼、日本、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尤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院“收藏最多,前者收藏70多件,后者收藏30多件。国内收藏有120件左右,且大部分是1969年以后陆续出土的。”(吕成龙《元代青花瓷器识鉴》,2004年第2期《故宫博物院院刊》)

然而,近年来民间涌现的元青花却数倍于此。据闪淑华《祁门古陶瓷厂与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2004年第5期《收藏家》)一文介绍:“投送与'至正型'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同类器物的稿件纷至沓来,天津、陕西、大连、苏州都有投稿,据目前所见,已出现五对同类瓷瓶。这五对中看图片与'至正型'标准器完全相同,区别只是颈部有铭文或没有铭文。”实际上,图片上的纹饰漏洞还是可找见的,例如,蕉叶的边线,被画成几乎呈对等的双边线、且双边线内留白;龙的颈脖,竟粗壮如蛇,这些,都属破绽。

元青花珍稀的几点原因

目前,有关元青花的讨论非常红火,令许多有识志士大惑不解的是,对于自己民族这么一大笔珍贵遗产,炎黄子孙以前怎么就视而不见,还要有劳外国学者指教,原因基于以下几方面事实:一、明朝建立后,元青花为何只存在于地下、存在于天高皇帝远的国外,而中华大地上(地面)则无影无踪!连宫内承传有序的自汉唐到宋元各式名瓷中,竟然独独缺少元青花瓷;二、我国第一部综述全国名窑的瓷器史专论《格古要论》,竟对名闻遐迩的元青花讳莫如深,相关论述不足十字、且耐人寻味:“白底蓝花者,甚俗”;三、洪武瓷为何要置传统纹饰固有的“共性”不顾,执意同前朝花纹较劲:你右我左;你下我则上(参见下一节)。这番意识形态上的针尖对麦芒,意味着什么?而这一同清王朝在纹饰上跟前朝情意绵绵(明末与清初一些青花瓷,多因纹饰相近,很难予以准确细分)和在款识上跟前朝卿卿我我(清三代一些官窑、民窑瓷上,盛行书写各式“大明”年号款)大相径庭的情景,又说明了什么?上述种种现象,只存在一种解释,那就是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出于政治原因,把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元青花,特别是至正型器,斥之为“异端”,才导致元青花从中华大地上突然蒸发,才让传统纹饰(纹饰语言)在元明时分出现了骤变。

明代御窑厂的建立,当在洪武二年。洪武三十五年一说,既不合历史客观,又悖于明太祖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而且,“照第二种说法,则推断出洪武时期无官窑瓷器;现在一般认可第一种说法。”(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

元代青花瓷鉴定要点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为典范,同时还包括“延祐型”和一些形、纹简陋,销售层次较低的青花瓷(图4)。为提高“目鉴”科学性,在前辈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结合公私藏品,就元青花鉴定,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大花大叶,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图5)亦相类,纹饰内露白。

2. 缠枝莲叶,“叶形多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孙瀛洲)。

3. 变形莲瓣边饰,有的为一组,有的画二组,构成上下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除盘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莲瓣,均呈单体形式排列,莲瓣间留有空隙、互不相连。明洪武时,除部分执壶和盏托外,瓶、罐、盘及碗的莲瓣纹边饰均呈并拢(共边)型。此后,这种绘法贯穿于明清两代。

4. 蕉叶纹,多数作分开状,叶与叶之间留有空隙,少量为并拢型或叶与叶呈重叠状。明初以重叠状多见,偶见有分开的。宣德以后,蕉叶纹几乎不见有分开的,都为拼拢重叠状。此外,元代蕉叶的主脉,均以浓笔的粗线条表示;入明后,蕉叶的主脉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叶主脉的粗实线条,在视觉上泾渭分明,非常醒目。

5. 如意云头纹(亦称“云头纹”、“云肩纹”、“垂云纹”)。云头与两云脚相交之尖头,指向呈前后相背形态(图2),即,如意云纹两云脚间的尖头,与云头的尖头,方向相反,很少例外。而洪武,如意云的头与脚的尖头指向,均方向一致,亦绝无例外,并沿袭至永宣。成化起,如意云头的两尖头,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

6. 回纹边饰。由互不相连的单体回纹组成。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变形回纹,有的为减笔式回纹。明洪武时,回纹边饰由一正一反两方相连形式排列组成。明永乐以两方连为主,同时又出现一笔环连式的回纹边饰。宣德以后,除少数边饰仍作一正一反两方相排列连外,多数回纹边饰呈整圈一笔环连式,并延续至清末。

元代青花瓷的分期


元代青花瓷的发展进程,是有待于我们依据更多的实物和文献予以科学说明的课题。由于对许多虽属细节但又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的未知,我们难以跳开这些隐秘而对整个元青花发展线索作出正确判断。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元青花的历史背景、工艺方法、性质用途都十分复杂,使元青花发展的过程在时间顺序上表现为相互交叉叠合的多层面的统一。也就是说,名义上的时间顺序的划分,是粗线条的、模糊的和逻辑意义上的。

元代青花瓷在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工艺不断变换,依照器物的销售对象采用过不同的原料。从釉面看,有青白釉、白釉和卵白釉三类;从青料看,有进口苏泥勃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类。元青花上釉面的不同和青料的差异及两者的组合情况,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延祐期青花、至正期青花和元末期青花三个阶段。

(一)、延祐期青花瓷

青花瓷在整个元代的早中期缓慢发展着,从元初(1271年)到元后期至元(1335-1340年)间的六七十年间,工艺粗糙的青花瓷断断续续地被生产出来,是成熟元青花的准备阶段。

延祐期青花处于元代青花瓷的成熟过程中,尚具许多工艺上的初创性和原始性,特征可以归纳为:

1.施青白釉,釉色或稍透明或稍混浊,青白色或灰黄色。

2.采用国产青料,呈色青中含灰或青中含褐,有些则是青料浅淡处青灰,青料厚重处青褐。

此外,延祐期青花除用青花线描装饰外,还采用堆塑刻画等辅助手段。这时期青花纹饰仅见牡丹、灵芝、缠枝菊、莲纹、如意纹等花卉图案纹,不见人物纹和动物纹,构图简单,画面疏朗。

延祐期青花在工艺上的基本特征是施青白釉和采用国产青料。延祐六年纪年墓出土的青花塔式瓶集中反映了元代前期青花的工艺和装饰特征,是这一阶段青花瓷的代表。1276年元前至元丙子纪年墓出土的青花观音像已具备延祐期青花的基本特征,是元青花延祐期的开始。1348年元至正戊子青花罐施青白釉、用国产青料,仍属延祐期青花范围。

目前已知有纪年款或纪年墓出土的元延祐期青花,都属特殊订烧的器物或随葬器。同时,在海外出土、发现的元青花藏品中,都未发现过符合延祐期特征的器物。因此延祐期青花的性质有两点是可以认定的:一是仅限于国内使用,还未作外贸商品;二是仅限于少量烧制,还未作大宗商品进行规模生产。

(二)至正期青花

元代青花瓷成熟于14世纪中期的至正年间,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外贸需求的激发。至正期青花反映了元青花的最高成就,是元代青花瓷的主体和代表。

至正期青花的典型器物很多,但有纪年款或纪年墓出土的,仅一对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和至正十一年纪年墓出土的青花连座三足炉两例。

作为工艺上完全成熟的至正期青花,从原料、制作、绘画、烧成都达到完美的程度。不仅有大型的所谓"至正型青花",也有和至正型青花工艺上相同,装饰风格上相似的小型青花器。

至正期青花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1.施含青的透明釉(白釉),不同于晶莹厚润的青白釉,又区别于乳浊失透的卵白釉。另见用青白釉的小件器。

2.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翠丽鲜艳,略含紫,线条边缘有流散晕化,积青处见蓝褐斑。

另外,至正期青花装饰上以线描青花纹饰为主,部分使用堆塑、模印、刻画等辅助手段。采用模印方法的,仅限于直径40厘米以上的大盘。纹饰多样,有花卉、人物、动物几类。构图繁密,盘自内向外,瓶颈自上而下有数层甚至十几层纹样。

因此,至正期青花的特征是施含青的透明釉(个别青白釉),用进口青料,后者尤为基本特征。必须强调的是,至正期青花不仅包括以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代表的大型青花器即所谓至正型青花,还应包括这一时期生产的工艺上和至正型青花相同的中、小型青花器。20世纪后半期在国内陆续发现的元青花器中,就有相当数量的这类中、小型青花器。

至正期青花的上限目前尚难精确界定。据至正初的一些青花器仍施青白釉,用国产青料,烧制是又欠精的情况来看,成熟的至正期青花应开始于至正初或稍后,即14世纪40年代。至正期青花的下限大约结束于14世纪50年代,即至正十二年或稍后的一段时期。从至正十二年起,景德镇地区战争不断,到至正二十年,朱元璋政权实际已控制了景德镇,连年兵火不仅影响了以外贸为主要目的的青花器生产,也切断了进口青料的来源,致使至正期青花过早终结。

与延祐期青花不同的是,至正期青花的商品属性更加明确。

(三) 元末期青花

元末因战事导致生产条件的变化,青花制作中采用了多种原料制作不同的器物以适应不同的销售对象的方法,从青料看有进口钴料和国产钴料两种,从釉面看有白釉、卵白釉和青白釉三种,其中进口钴料基本用于白釉青花,国产钴料基本用于卵白釉和青白釉青花。这样元末就有进口青料白釉青花瓷(典型器如五爪龙纹青花器和内暗花外青花器)、国产钴料卵白釉青花瓷(典型器如东南亚出土的小型青花器)和国产钴料青白釉青花瓷(典型器如国内出土的一些小型青花器)三大类。至于其他青料和釉面的组合情况仍然存在,但比例很小。

从青料看,元末期有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种。进口青料用于大型器或制作精致的中小型器,国产青料均见于中、小型器。

从釉色看,元末有含青的透明白釉、卵白釉和青白釉三种,透明白釉青花基本用进口青料,卵白釉和青白釉青花基本上用国产青料。用于青白釉的青料呈色大多浓重深黑,有铁锈斑。

从纹饰看,透明白釉进口青料器沿袭至正期青花的装饰风格,但基本不用模印涂青的方法,画面较至正期青花稍疏朗。卵白釉国产青料器纹样以白描性质的简笔花卉纹为主,青白釉国产青料纹样稍复杂,采用勾勒点染或简笔白描画法。

由于元末期青花用料和需求的多样性,使产品的特征呈现复杂化,这样,当我们从抽象概念向具体推移,对某一件元末青花进行判断时,会出现和上述三类标准器有异的第四类、第五类甚至更多的归纳,这正是元末期青花瓷特征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

元代青花瓷


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成功地烧制出青花瓷器。我国国内现存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 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有200多件。

元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多为小件器物,胎子轻薄,不甚精细,多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青釉。青花的颜色灰暗迷蒙,纹饰稀疏但奔放洒脱,有的可以说相当潦草,常见器物有高足杯、碗、盘、香炉、小罐、蒜头瓶、玉壶春瓶等,多为日常生活用品,这类青花瓷器当时生产数量有限,属民用瓷。另外一类青花瓷器,以大件器物为多,其共同特点是大器者胎体厚重,小件轻薄,色白致密,透明釉白中闪青,青花颜色浓艳鲜亮,色浓处有黑褐色斑点。该类器件做工精良,纹饰层次多,有的甚至多达10来层,画得很满,但繁而不乱,层与层之间留一周空白,器底端两层之间无空白,每层纹饰内容之间没什么关系,如经常是在缠枝菊、蕉叶、缠枝莲、缠枝牡丹之间夹杂云凤、云龙、杂宝、海水江牙等,将毫不相干的纹饰组合在一件器物上。这类瓷器国内传世品极少,墓葬出土也不多见,绝大多数是窖藏出土。估计是由于当时发生了某些突然变故,在不便随身携带的情况下,埋于地下保存的。

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罐 元 高38.4厘米

估价:RMB3500000----4500000 成交价:RMB6503794

此罐直口,颈部稍高,鼓腹,圈足。通体纹样密满,然层次分明,排列井然有序。肩腹两侧堆贴兽耳,有孔,可供串环之用,器身牡丹花瓣与瓣之问以串珠相隔,花叶硕大,具有元代纹样特征。青花缠枝花卉罐 元 高28厘米

估价:RMBl500000----2200000

此拍品1949年前曾藏于一加拿大银行家处,20世纪六七上年代先后在加拿大、日本展出。青花鱼藻凸花牡丹大盘 元 直径48.2厘米

估价:RMB6000000----8000000成交价.RMBl0582520

此盘菱花口板沿,兜腹圈足,口沿、内壁青花地留白凸起缠枝花开,盘心青花绘鱼藻纹。印花凸起纹饰是元代白釉、卵白釉瓷器常见的装饰方法,移植到青花瓷器上非常少见,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如此硕大的盘子,适应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应为元代景德镇窑专为西亚烧制的外销瓷器。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元 44.1X5.5厘米

此瓶线条圆润流畅,通体绘青花纹饰。肩部为杂宝纹及缠枝牡丹纹,腹部绘汉代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人物故事及梅,竹、松、芭蕉、山石等纹样,下部有宝莲纹。虽通体装饰各种图案,但繁而不乱,层次分明,其艺术成就之高,在元青花瓷中似可夺冠。青花荷鹭双耳罐 元 高37.9厘米

估价:RMB450000----600000

此罐上口缩颈,溜肩鼓腹,收胫浅圈足,肩腹之间饰两兽耳。其口、颈、肩、胫部绘画的卷草纹、缠枝花卉、双脚流云,仰覆莲中的火珠,大如意垂云山的折枝花以及主题纹饰荷塘鹭鸶,都是元代青花瓷器中常见的题材,纹饰自然流畅,疏密得当,极富韵味。

漫话元代青花瓷


说到“瓷都”景德镇对中国陶瓷的贡献,首先得从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说起。因为元代青花瓷产地,虽然另有浙江江山、云南建水及玉溪等地,但无论产量、质量和艺术价值,都无法与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相媲美。青花瓷是一种以天然钴土矿为呈色剂,在白釉坯胎上用毛笔描绘图案花纹,罩透明釉后,入窑一次高温烧成的釉下彩瓷。它创烧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宋代亦有烧制,到元代臻于成熟。从元代开始,历经明、清,无论官窑与民窑,一直盛烧不衰,成为最具民族文化风格的重要彩瓷品种,深受海内外世人的青睐。

失之交臂的元青花

景德镇虽然在元代已成功烧制青花瓷,但由于史籍缺载和缺乏有明确纪年的实物佐证,人们对它的认识与了解有数百年的历史空白。在半个世纪以前,中国到底有无元代青花瓷?如果有,它又有哪些艺术特征?可以说谁也难以说清楚。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揭示这一历史之谜时,颇有些曲折与传奇。

事情首先得从流失到英国的一件带元朝纪年题记的青花瓷器说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人霍布逊从英国达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中国青花瓷器中,率先披露了一对形制完全相同的中国青花龙凤纹象耳瓶,瓶高63.6厘米,瓶身绘缠枝菊、蕉叶、缠枝莲、飞凤、海水云龙、缠枝牡丹、杂宝及变形莲瓣等多层图案,瓶颈上用青花书:“信州路玉山县顺成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拱”的长篇题记。至正十一年(1351年),为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的年号之一。在元代以前,中国瓷器还没有形成书写纪年款识的惯例,发现这件青花瓷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第一次向世人宣称,这是中国元代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器。这件供奉者在景德镇订烧的瓷器,怎么会流失到英国呢?据知名陶瓷鉴定家耿宝昌先生讲,这对青花瓶原为北京智化寺的案前供器,1929年被闽籍旅英华侨吴赉熙贩运英国后,被英国伦敦达维德基金会收藏。北京琉璃厂学徒出身、后为陶瓷鉴定专家的孙会元先生生前回忆,这对带款元青花瓷,当年曾在琉璃厂文物市场上流传过,因当时不敢相信元代有青花瓷,谁也不认,后来才流失他邦。

霍布逊的报道过于简单,还缺乏更有说服力的佐证,在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波普博士以这件带款青花瓷为标准器,对照伊朗及土耳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其它青花瓷器进行了类比研究,把与此青花瓷风格特征相似的青花瓷器定为“至正型”青花瓷。随着标准器的确定和考古的新发现,中国元代青花瓷才逐渐为人所识。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内,国内外的研究学者,进一步以“平正型”瓷风格特征为标准器,通过对比研究,又确认出一批具有“至正型”风格的元代青花瓷器。

元代青花瓷的辅助纹饰


元青花的辅助纹饰品种繁多,有图案性质的写实内容或几何纹样。明以后,青花瓷纹饰大多沿袭元青花画法,但略见变异。这种差别在辅助纹上有更为明显的反映,是鉴别元青花的重要佐证。

(一)波浪

元青花上的波浪纹应用于大盘的边沿、盘中纹饰间的隔离及花卉纹的底纹。边沿采用波浪纹的大盘一般为菱边。

波浪纹由浪纹和波纹两部分组成。元青花上的浪纹以轻重变化的粗线勾勒,形状如"佛手",如棕榈叶又如姜芽,称姜芽海水。波纹以极细密的线条画成,放射状或旋涡状,后者如人的指纹。浪与波之间有留白以增加空间感。有些波浪纹中加绘简笔朵花。

模印的花卉纹饰带有些以波纹衬地,作为相邻的波浪纹的延伸。

明初青花波浪纹已简化,浪纹用细线双勾中空,有的加绘细小圆圈以示浪花。波纹粗而疏,层层叠叠,汹涌起伏。已不见指纹状的旋涡。

(二)变体莲瓣

莲瓣分写实性质的和抽象性质的,后者为变体莲瓣,有仰覆之别,应用很广。

元青花上的变体莲瓣纹饰于瓶、罐类器物的颈部和胫部。每瓣独立,由外粗内细双框组成。内框细线一笔勾成,外框双勾后填色或粗线画成。粗线画成的分两笔,均从中间起笔。莲瓣肩部方折。内框线条和莲瓣内纹饰连笔。莲瓣内填杂宝(火焰、宝珠之类)、花卉(以莲、菊为主)或云头,云头下加一圆圈。

明初变体莲瓣外框互相借用,肩稍圆柔,莲瓣内图案简单,有宝相花、旋涡纹等。

(三)回纹

元青花上的回纹源自青铜器的云雷纹。单体绘制,自左上方起逆时针走笔,从外到内一般为套叠两框,也见单框。有变形回纹,笔画简化而不完整。

明初青花回纹两个一组,笔画相连,借用一条边线。明初回纹的另一种

画法是整个饰带一笔完成,从外向里画后再逆向画出,开始第二个单位。

(四)卷草纹

元青花上的卷草纹每一单位独立绘制,一正一反相接。也有的二上一下或一下二上相接。无中心波谷曲线。

明初卷草纹先画一中心波谷曲线,在上伸发卷草纹,明中期起,有不画中心波谷曲线的卷草纹。

(五)钱纹

元青花上的钱纹饰于盘沿和瓶口等处,有整钱组成的装饰带,也有半钱交叉组成的饰带。钱纹以外圆内方为基本造型,有种种变化。有些钱纹中的方穿画成菱形,菱形每边加一点,如菱形饰带画法。

(六)菱形

元青花上的菱形饰带画于盘的口沿或作瓶罐纹饰的间隔。圆口大盘一段用菱形饰带装饰边沿。每一单位为两个菱形套叠,有的在其间填青。内菱形中心和四边各有一点。

从两块元代瓷券探元青花(一)


2005年7月,随着伦敦佳士得春拍的槌声响起,元青花鬼谷罐拍出了中国艺术品有史以来的最高价,从此至正型元青花瓷器,已经不止是中国人的国宝,而一跃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品明星。然而随着元青花热的不断升温,元青花仿品也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而来,一场李逵真品 和李鬼仿品 之间比例悬殊的恶战越演越烈。随之而来的元青花研究,也纷争不断,战况空前。诸如“中国民间没有元青花”,“元青花的研究在国外”,以及“天价的鬼谷罐是真是仿”等等争论甚嚣尘上。元青花的研究,犹如进入了战国时代,每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让人无法适从。

值此纷乱之际,笔者有缘收到了元代至正六年的二块瓷券,其中的一块瓷券上就有元瓷的一些记录,它为当前元青花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此让我们寻着这二块瓷券的线索,来探寻元青花的踪迹吧!

这二块券本身都是用瓷土烧成的,从券中文字内容来看,笔者认为,第一块是元代墓葬中的买地券,第二块是随葬瓷器之清单。

古代墓葬有一套特定的模式,一般在墓室里要置放路引(通行证)、镇墓文或镇墓兽(护身符)、买地券(阴界的地产证书)、遣册(随葬器物清单)等。所以这二块瓷券,第一块是买地券,第二块应是遣册。

笔者就此瓷券,查阅相关资料,以下分别从瓷券本身之用料、瓷券书写格式、瓷券之内容、券上所及之瓷器等几方面,进行考证分析。

一、瓷券本身分析

首先从瓷券本身的胎土、釉面、青料及字体等几方面来分析。

1、胎土

这二块瓷券之胎土呈米白色,胎质粗糙、较疏松,状似发酵过的面粉团,胎中可见很多细小的孔隙,胎底还可见一些垫烧的窑渣。这些都符合元代麻仓土胎质的特征及烧造工艺。

2、釉面

釉色白中带青,釉面气泡疏朗,大小不一。且有许多缩釉点,缩釉点处有土浸痕,釉薄处可见面粉团状的胎质。这些也符合元瓷的釉面特征。

3、青料

本券所用青料呈藏青色,有些笔迹粗重处有黑褐色的铁锈斑沉着,凹陷深入胎骨。这些也是苏麻尼青的特征。

二、买地券格式之考证

第一块瓷券全文如下:

大元至正六年,岁次丙戌闰十月二十八日。饶州路浮梁州,兴西乡里仁都,赵家建王公岭。舒子仁以先考舒英二朝奉,于至正四年七月初七巳时殁故。今以龟筮协从,相地惟吉,宜于本州安西乡鱼步都阳府滩竹坞山之原,为宅兆安厝。谨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兼五练信币,买地一段。东止青龙,西止白虎,南止朱雀,北止玄武 ,内方勾陈,分掌四域。丘承墓伯,谨备界封。道路将军,齐整阡陌。若辄干犯诃禁,将军亭长,收付河伯。今以清酌蔬菜,共为信誓,财地分付,工匠修营,永保无咎 。若违此约,地府主吏,自当其祸 ,主人内外存亡,悉皆安吉。急急如五帝主者女青律令。

至正六年闰十月二十八日

见人年神

书人月符

运钱人主薄

第二块全文如下

大元至正六年,岁次丙戌闰十月二十八日。饶州路浮梁州,兴西乡里仁都,赵家建王公岭。舒子仁以先考舒英二朝奉,于至正四年七月初七巳时殁故。今以龟筮协从,相地惟吉,宜于本州安西乡鱼步都阳府滩竹坞山之原,为宅兆安厝。谨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兼五练信币,买地一段。东止青龙,存青花白釉磁,九十九付 西止白虎,存刻花白釉磁,九十九付 南止朱雀,存红花白釉磁,九十九付 北止玄武,存白花红釉磁,九十九付 内方勾陈,分掌四域。丘承墓伯,谨备界封。道路将军,齐整阡陌。若辄干犯诃禁,将军亭长收付河伯,今以清酌蔬菜,共为信誓,财地分付,工匠修营,永保无咎 。若违此约,地府主吏,自当其祸 ,主人内外存亡,悉皆安吉。急急如五帝主者女青律令。

至正六年闰十月二十八日

见人年神

书人月符

运钱人主薄

买地券又叫做“墓”,“地券” ,从汉代就出现了。买地券上所写购买的土地都是死者所用之墓地,也是墓地主人与阴界土地公所定的一个契约。古代买地券的书写有一定的格式,其格式从南北朝定型以后,历代沿用,几乎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一般先写时间地点及死者姓名,然后是方位四至,墓葬神煞,最后是道教咒语。在此分别摘录唐代和宋代的二块地券作为参考:

《大唐天复元年十二月成都府华阳县秦温地券》:

“维

大唐天复元年,岁次辛酉,十二月己卯朔,二十四日壬寅。今有成都府华阳县灵关坊大道弟子秦温,就当县界普安乡沙坎里,将信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买地,敬造千年之宅,万岁石城,今蒙就了,不敢不谘启。告天上地下土伯山灵地祗:左至青龙,右至白虎,前至朱雀,后至玄武,今日封闹封闭 ,诸神备守,温长生万岁,富贵长久。石人石契,不得慢临,若人吉宅,自有期其 契,天番地倒,方始相会。今日吉良,告诸封闭。主人口口富贵高迁,子子孙孙,永保万岁。急急如律令”

此唐券当系1949年前成都地区出土,四川联合大学东区图书馆亦藏此石拓本。

《后蜀广政十八年十二月眉州彭山县宋琳地券》:

“维

广政十八年太岁乙卯十二月乙亥朔二十日甲申。大蜀国眉州彭山县乐阳乡北通零里殁故宋琳地券。然琳生居郡邑,死安宅兆,昨去十月二十三日倾背,今葬协从。相地袭吉,宜于上代营内庚地,置造□宅。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上至青天。下至黄泉。内方勾陈,分掌四城(域)。丘承(丞)墓陌(伯),封步界畔。道路将军,整齐阡陌。阡(千)秋万岁,永无殃咎。若辄有犯诃禁者,将军、佰(陌)长付河伯。今用酒脯钱财,共为信契。财地交度,工匠修营,永保求(休)吉。知见人岁月主者。保人今日直苻(符)。故气邪精,不得忄干吝。先有居者,各去万里。如为(违)此约者,地府主吏,自当期祸。主人内外,存亡安吉,一如五帝使者女青召(诏)书契券。急急如律令”。

从以上二块唐宋地券与本文之元代地券相比,其内容与格式,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一脉相承。

三、地券之时间、地点、人物之考证

1、墓葬时间

该墓葬的时间是“大元至正六年岁次丙戌闰十月二十八日”。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那就是闰十月。因为并不是每年都有闰月。笔者考证了台湾中央研究院计算中心的万年历资料,证实了元至正六年确定是丙戌年,而且那一年就有闰十月。

元至正六年丙戌年即公元1346年, 2006年也是丙戌年,正好过了十一个甲子,也就是说这一墓葬至今已整整660年了。

2、券上地址

该地券上有二个地址,一个是墓主人生前的居住地:“饶州路浮梁州兴西乡里仁都赵家建王公岭”,另一个是墓葬的所在地:“本州安西乡鱼步都阳府滩竹坞山”。

上述地址中的“路”、“州”、“乡”、“都”是元代的行政划分区,分别相当于现在的省、市或县、镇、乡这四级行政区。

据《元史·地理志十四卷》记载:“饶州路,上。唐改鄱阳郡,仍改饶州,宋因之。元至元十四年,升饶州路总管府……浮梁州,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明史卷四十三志第十九 地理四》记载:“饶州府,元饶州路,属江浙行省……浮梁府东,元浮梁州,洪武初降为县。”

从以上元史和明史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只有在元元贞元年1295年 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 这段期间,才用“饶州路浮梁州”这样的地名称谓。明洪武以后就改称为 “饶州府浮梁县”。

另据《景德镇陶录卷一》记载: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去城二十五里,在昌江之南,故称昌南镇”。从唐代至清代,景德镇仅仅是浮梁州 县管辖下的一个市镇。也就是说 “浮梁州兴西乡”就是现在景德镇所在地。

如何鉴识元代青花瓷?


对于青花瓷器来说,元代是一个重要的年代。虽然元代以前,在唐代和宋代,已发现有青花瓷器的生产,但是,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到了元代才真正达到了烧制的成熟期。20世纪40年代以前,元青花瓷还不大被人注意。至上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玻普根据英国达维德基金会所藏带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题记有青花云龙象耳瓶,对照中亚地区土耳其、伊朗宫廷和寺院所藏青花瓷瓶进行研究,将其定为标准器,定出一批所谓“至正型”青花瓷,元青花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正因为对于元青花认识时间不长,因此,历史上没有元青花的仿品,现在市场上见到的仿器,均是当代人所为。

成熟的元青花官瓷胎质紧密洁白,釉色纯净透明,运用进口或国产青钴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已熟练地掌握了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因此,鉴识元青花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去进行辨别。

元代的青花瓷,特别是其中晚期景德镇窑所烧造的产品,可以代表元青花的最高水平,其胎釉和青花用料上通常有以下一些特点:其胎骨厚重,形制一般较大;胎质坚密洁白,但当时胎料的淘练技术不如明清时精细,尤其在一些民窑产品上,露胎处可见到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官瓷产品情况要好得多,有些铁斑和砂眼,但不影响整体胎质的坚密和洁白度。底足和缩釉处常能见到一种火石红斑;

元青花施釉较厚,但不是十分均匀,烧成质量较好,釉面光亮滋润,给人一种如堆脂般的油润感,这是重要鉴别依据。在釉薄处透过釉面能见到胎上泛出的一种近似肉红的颜色,这一点,也是鉴识元青花和明代永乐瓷的胎釉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如遇釉色干枯单薄,又没有肉红色从釉下透出的所谓元青花,十有八九是后仿之品。

元青花使用的青花钴料有国产和进口两种。国产钴料产地以浙江、云南、江西为主,由于内含成分高锰低铁,因此发色灰暗。这些大都为云南玉溪窑、浙江江山窑所生产的民用瓷;元青花官用瓷所使用的进口钴料俗称“苏麻离青”,主要用于生产外销瓷,少量流入国内市场。这种料的特点是低锰高铁成分,烧成后其色料全部熔融于釉中,形成蓝色玻璃相。青花绘画大都采用涂抹的方法,发色浓艳,但在蓝中也泛出一定程度的灰度,有晕散现象,青色浓厚之处,常有黑色铁斑析出,产生一种点染似的特殊效果。这种效果,是检验是否运用“苏麻离青”料的一个依据,但烧造得好的精品元青花也未必一定有黑色斑点析出,铁质黑斑毕竟是一种缺陷,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馆所藏的大量元青花瓷就都没有黑斑,因此,鉴识元青花所用的进口料,黑斑既是一个重要特征,但又不是唯一的依据。有人说是用的两种料,即用“苏麻离青”料的有黑斑;而用“苏泥勃青”料的则没有黑斑。这种说法是无知的表现。本人以为,并没有什么两种进口料,两种叫法只是翻译的不同,而有无铁斑,关键还在于烧造技术上的差异。鉴别时主要还是要看这种青钴料在釉下的熔融状况。真品烧造得好的元青花看上去就像蓝宝石一样闪闪发光,既好看,又耐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元代青花瓷的探隐(上篇)》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元代青花瓷的探隐(上篇)》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青花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