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 导航 >

龙泉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龙泉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中国古代陶瓷器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2020-07-01

【www.taoci52.com -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也是陶瓷的发祥地。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名窑众多。龙泉烧制青瓷是从南北朝开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吸取越窑、瓯窑、婺窑的制瓷经验,逐步发展,形成规模,至宋代崛起,后来居上,形成了庞大的、独具特色的龙泉窑系,成为举世闻名的历史名窑。决定龙泉青瓷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地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窑业历史最长www.TAOCi52.COM

龙泉窑业初创于唐末五代时期(其窑业历史则可上溯更早),发展于北宋,兴盛于宋元至明代前期,衰萎于明晚期,延续至清末,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尚有一批瓷匠烧制仿宋元青瓷器。20世纪50年代后,龙泉青瓷在政府的支持下,重新跨入发展振兴的新时期。龙泉窑前后延续一千五百余年,其气脉始终未断,以“窑系”的概念去界定和考察,中国境内的各个历史名窑,没有一个名窑的延续烧制时间可与龙泉窑相比。二、窑系范围最大 迄今为止,全国发现很多属于龙泉窑系的窑址,浙江省内分布在龙泉、庆元、云和、景宁、遂昌、松阳、丽水、缙云、青田、武义、永嘉、文成、泰顺等县,而龙泉境内有近400 处;福建省分布在松溪、浦城、莆田、仙游等地;江西省分布于吉州、洪州、弋阳、乐平等地;广东省有53 处窑址;湖北省、湖南省也有一些窑场。甚至日本、韩国、埃及、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家都有仿制龙泉宋元青瓷窑址。近几年经多次古窑址调查,龙泉窑五代至北宋早期的窑址有26 处,北宋中晚期至南宋早期有242 处,南宋中晚期至元代有330 处,元末明初有280处,明中期有223 处,明晚期有160 处,清中早期有70 余处,清晚期有11 处,民国时期有20处。三、产品质量最优 在五代、北宋初期的开创阶段,龙泉窑就吸收了越窑的生产经验,能够制作出可供吴越国王钱氏进贡的“秘色”瓷。到北宋中期,在北方名窑的影响下,龙泉窑改进工艺技术,窑业扩大、产品增加。南宋,龙泉青瓷在胎质和釉色技艺上进行了突破性的改进,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新产品:一种是白胎厚釉青瓷,突出一个“青”字,产生了粉青、梅子青瓷器,称为“弟窑”或“龙泉窑”青瓷,这类青瓷釉色浑厚华滋、润如凝脂、青比美玉、釉面无纹片;另一种产品薄胎厚釉,胎黑色,釉面布满各种形式的开片,紫口铁足,显古朴典雅之审美效果,称为“哥窑”。清《龙泉县志》称:“凡瓷器之出于生二窑(弟窑)者,极其晶莹、纯粹、无瑕,如美玉然。今人家鲜存者,或一瓶一钵,动博数十金。厥兄章生一所主之窑(哥窑),其器皆浅白断纹,号百圾碎,亦冠绝当世,今人家藏者尤为难得……”南宋龙泉青瓷通过胎釉配制的技术改进,形成了薄胎厚釉的鲜明特色,在造型和开片方面诠释了精致端巧、简练大方、古雅明净的美学创造,许多器品甚至不作纹饰,完全以釉色和造型取胜。南宋龙泉青瓷不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吸取官窑的经验,都不以照样仿制为满足,而是以革新和创造精神进行不断改进创新,最终登上青瓷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巅峰。四、世界影响最大 龙泉青瓷发展到宋元至明代前期,数百年内,大量地运销世界各国。在日本、伊朗、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朝鲜半岛、巴基斯坦、新加坡、印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伊拉克等国的国家博物馆中都陈列着大量的龙泉青瓷。16世纪龙泉青瓷传到欧洲,身价竟和黄金一样贵重。欧洲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特地建了一座宫殿,珍藏中国青瓷,其邻国普鲁士王威廉的妃子也珍藏有大量瓷器,公元1717年4月19日,双方经外交谈判,达成协议,萨克森国王以600名强壮士兵换来普鲁士的127件中国瓷,其中有龙泉青瓷花瓶。欧洲各国文献均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在非洲和欧洲,埃及的开罗等地发掘出来的龙泉窑青瓷碎片堆积如山,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墓葬、宫殿及清真寺的装饰中都有大量的龙泉青瓷,以炫耀墓主人和皇室寺院的豪富和权威。法国巴黎的吉美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亚洲文化的博物馆,以收藏瓷器闻名,有历代中国陶瓷一万余件,其中有大量龙泉青瓷,如晋代龙泉产的鸡首壶。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博物馆、德国的卡赛尔朗博物馆和德累斯顿博物馆、俄罗斯莫斯科国家东方民族艺术博物馆以及瑞典、葡萄牙、比利时、丹麦、挪威、波兰等欧洲各国的博物馆中都可见到宋元时期的龙泉青瓷。在美洲,美国各地博物馆都有龙泉青瓷精品。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陈列了一个展厅的中国陶瓷,其中一半是龙泉青瓷。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旧王宫国立博物馆,有两个展柜都是北宋到明代前期的龙泉窑精品。1976 年,在韩国新安海底打捞的元代沉船中,有中国瓷器一万多件,其中龙泉青瓷有6425件,占53.1%。2006 年9 月20 日,在福建平潭出水的600 年前的明代沉船上,也有不少完整美丽的龙泉青瓷。 2007 年12 月22 日,轰动一时的中央电视台直播了“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全过程,800 年前的沉船上就有无数件精美的龙泉青瓷。龙泉青瓷的大量外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各地的陶瓷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诚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教授陈桥驿所述:“一千多年以来,就是这个县份,以它品质优异的大量青瓷器,在世界各地为我们换回了巨额财富,赢得了莫大的荣誉…… 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这条漫长的‘陶瓷之路’,实际上就是中国陶瓷特别是龙泉青瓷开拓出来的。”正因为龙泉青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一千多年来始终得到世界的推崇和认同。2009 年9月30 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目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库中唯一的一项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实至名归地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精选阅读

陶瓷文化: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性


磁州窑窑址在河北邯郸,烧造大约自北宋中期开始,产品釉色以白、黑为主,也烧造三彩等。其装饰手段丰富之极,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被称为白与黑的艺术,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而精品又往往以划花手段表现花纹细部,题材以花鸟居多,有一些以生活小景为主题,如婴戏、马戏等,诗文也被时时采用。还创造性地将中国毛笔书画,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开创我国瓷器书法绘画装饰的新篇章。图案往往简洁潇洒,生趣盎然,是精彩的绘画资料。

磁州窑虽然历史悠久,但因其民窑的身份,历史上关于它的记载不多,长期以来,人们都没能认识磁州窑,直到上世纪初(1918年),人们在巨鹿古城发现了大量白地黑花的古代瓷器,引起国内考古界对磁州窑的重视。将近一百年过去了,对磁州窑进行了全面的探究,经过数次发掘厘清其发展脉络,更加认识到自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性。

白釉黑彩瓷

磁州窑宋代梅瓶(图片来自网络)

磁州窑瓷器被很多人称作“黑与白的艺术”,提起磁州窑,多数人会首先想到其经典装饰风格——“白地黑花”、“黑地白花”。白底黑花是磁州窑在宋代创立不久,由工匠们创造的一种全新的装饰方法。他们用一种含有氧化铁的色料,在涂有白色化妆土的瓷坯上作画,使瓷器的装饰达到了近似水墨画的效果,然后上釉烧成。这些瓷器的画面线条流畅生动,外观色泽鲜艳、永不褪色,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磁州窑白底黑花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瓷器从用刀在坯胎上刻、画的“胎装饰”转变成了用笔画花为主的“彩装饰”技法上来,因此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同时,也把我国的陶瓷工艺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丰富和开创了我国瓷器装饰的新途径,为以后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虽属民窑,但其精致的白地黑花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最早的釉上彩瓷

磁州窑红彩绿瓷器(图片来自网络)

黑白对比的装饰风格是磁州窑瓷器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却不是磁州窑的全部。事实上,在不同历史阶段,磁州窑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就连其最经典的“白地黑花”也是经过长时间学习、摸索形成的风格。

宋末金初,磁州窑又在黑白瓷器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红绿彩”。红绿彩是用红、绿两种色彩或以红、绿两种色彩为主要色彩,在烧好的白瓷胎上绘画纹样,不上釉,再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的彩绘瓷器。

磁州窑红绿彩瓷是我国最早的釉上彩绘瓷器,为明清时期大放异彩的各种釉上彩瓷打下了基础。而景德镇开始烧造红绿彩瓷的时间,比磁州窑整整晚了一个世纪。

正是由于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和艺术价值,宋金元时期,之前名不见经传的磁州窑一跃成为全国的知名窑场,和当时的“官、哥、汝、定、钧”五大官窑相媲美。此后,磁州窑还影响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西、内蒙古、安徽等地窑场,形成了庞大的“磁州窑系”。

兼书法和绘画装饰

元磁州窑《绘瓷作枕》诗文枕(图片来自《收藏》)

磁州窑开创了毛笔技法在瓷器进行书法绘画装饰的先河,彻底打破了南北陶瓷单色釉装饰的局面,引领了新潮,迅速占领了北方陶瓷市场。其实毛笔绘画装饰技法的更大意义在于其产生的独特文化价值。这一装饰技法在宋代书法、绘画艺术繁荣和普及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而成熟、发展起来。正是文人书画家的广泛参与,提升了磁州窑艺术的高度,开拓了磁州窑文化的深度。

借助毛笔为工具,磁州窑的工匠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文化,移植到了瓷器装饰上,开创了一个“以瓷为帛”的书法绘画时代。使得白地黑花装饰成为一种极为潇洒、豪放、生动、流畅的风格。窑工们以瓷器表面作为画纸,创造了许多生动的飞禽、走兽、孩童形象和人物故事画,或书写上民间广为吟唱的诗、词、曲和民谚、警语等。

如磁州窑出土白地黑花瓷器的装饰图案有莲纹,就是用毛笔在化妆土上绘画莲纹和水波纹,再用竹签类工具勾勒莲花的轮廓、叶茎和花瓣、水波纹等细部,构图随意豪放,黑白对比强烈,兼有书法和绘画装饰,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磁州窑开创的在瓷器书法绘画的装饰技法,对后来的很多名窑也产生了影响,举世闻名的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装饰技巧,就来自磁州窑。

白釉黑绘瓷、最早的釉上彩图和兼书法绘画的装饰是磁州窑最大的贡献,它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技法与制瓷工艺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龙泉青瓷: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龙泉青瓷,恰恰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全部文化精要。一个静穆精美的龙泉青瓷,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工艺品,更不是一个无生命的摆设,即使是一片青瓷碎片,也在阳光下述说着中国多难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龙泉大窑村,这里的每一朵土墙上,嵌满着闪闪发亮的文明碎片;这里的每一道被雨水冲刷过的小路,都在诉说着文明古国的历史故事。

龙泉市青瓷协会会长徐定昌一边深情地抚摸着青瓷,一边自豪地说:“龙泉青瓷,内含着中国古代哲学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青瓷的原料取之于土,经过柴火的烧制,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必须使用大量纯净的水,而青瓷的品质往往由土坯和釉彩中所含的微量有色金属元素来决定,制成的青瓷,其价值与黄金等值。”

土之料,木之助,火之艺,水之纯,金之值。五大元素之综合,便成就了青瓷。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核心在于以下一个公式:天道生阴阳,阴阳成五行,五行变化万物。龙泉青瓷是“五行变化万物”之一种,其本身又正好隐含着中国哲学本体论之公式。

龙泉青瓷的一切制作材料泥土、釉彩、水、木等,均来之于自然,这符合于天道。天道即自然之道。龙泉青瓷之形、之色、之态,外观特征皆雌伏静穆,温和恬淡,此谓“阴性”;而青瓷之质,则铮铮硬朗,宁碎不折,此谓“阳性”。

综上所述,龙泉青瓷合于天道,对应于阴阳,生成于五行。因此,欣赏一个龙泉青瓷,就是研读一部中国哲学书。所以古人如此赞美龙泉青瓷:“佐讯有养气之功,对谈有化戾之祥。蕉窗昼永,却暑何难;荷室香凝,祛寒不觉。展玩而矜平躁息,终全忠鲠之操;侍坐而心和气舒,不失雍容之量。”

龙泉青瓷有“雍容之量”,但没有“华贵之俗”。她有“诗风之纯”,有“楚骚之情”,有“建安之骨”,有“唐诗之秉”,有“宋词之意”。这便是龙泉青瓷的美学特征。

龙泉青瓷风格定型并兴旺于两宋,而宋代的美学追求是“意境”。追求意境,是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最大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对意境的追求,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怕在。因此,从美学角度看,龙泉青瓷承载着中国传统美学。龙泉青瓷,“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她“夺得千峰翠”,色本自然,有天地之大美;好“温润纯朴色形备”,不必有所附丽;“雨过天青去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她独立成景,又意味深远,情景交融;“洁经悬黎,光不浮而镜净,美同垂棘,色常润而冰清”,她无生命,但具有高远的人格象征。《文心雕龙》有言:“登山则怀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延伸此言,我们要说:“欣赏青瓷,则情意满于青瓷。”

龙泉青瓷分两类,一是哥窑,二是弟窑。哥窑质厚耐藏,釉色淡白,浅白断纹;弟窑釉色青翠,光滑整洁,表面无断纹。由此,有人据其外形之不同,言说哥窑因其碎纹而具有悲剧的美学特性,而弟窑因无碎纹便是一种喜剧的美学意味。

对此说我们不敢妄加评论,但由此而想到了龙泉青瓷所承载着的中国历史文化意义。

深情的中国龙泉青瓷“雪拉同”


明 龙泉窑橄榄瓶

青瓷,色本自然,夺千峰翠色,有天地之大美;温润纯朴,有诗的优雅,词的韵味,若平湖之水,存宁静致远之意。青瓷高贵温润敦厚的品格,却诞生于人间烟火,如“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莲,釉色里传递自然最奇妙,单纯的情感。 怎样的一块土地,能孕育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罄的青瓷?浙江西南的龙泉,一个原本僻静的山城,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自古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宋人还于此烧出闻名天下的“哥窑”和“龙泉窑”。

明 龙泉窑凤纹大盘

明 龙泉窑花卉菱口大盘

龙泉窑双鱼盘口瓶

从古至今,青瓷默默陪伴在人们的身边,大自然是最神秘的设计师,自然用最为普遍存在的铁元素给了她美丽而不妖娆的样貌,她也用全身心来回报,或作碗,或作瓶,一路深情跟随。 她灵动、素雅、沉静、莹润,自然界中最为悦目深情的色彩,性格温润,淡泊,她不与青花争春,不和彩瓷夺色,默默一袭清雅衣衫,演绎着生命的顽强。

明 龙泉窑大碗

明 龙泉窑花卉罐

明 龙泉窑高足碗两只

如此深情美丽的青瓷如何让人不爱,她在国际上有一个很拉风,很浪漫的名字叫做“雪拉同”,早在16世界她翠色欲滴的釉色就已俘获法国人的心。

宋—元 龙泉窑钵

明 龙泉窑花卉瓶

英文单词“celadon”专门指中国青瓷,其词源来自于法语“雪拉同”,是著名舞剧《牧羊女亚司泰来》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听说背后还有一个真实而美丽的故事,法国人的浪漫情怀也在中国青瓷的身上得到尽情展现。

明 龙泉窑刻花炉

明 龙泉窑炉

明 龙泉窑香炉

且看中国青瓷在法国巴黎的浪漫之行,十六世纪晚期,法国巴黎盛行罗可可艺术,非常讲究新艺术的别致精美风格。这时,一位阿拉伯商人带着一批青瓷来到了巴黎,正好参加巴黎市长女儿的婚礼,在这场盛大的婚礼上,他为新郎和新娘准备了一件来自东方的特别礼物——龙泉青瓷。

明 龙泉窑器座

明 龙泉窑双耳炉

明 龙泉窑瓶

达官贵族,名流淑媛见到这件青瓷时都赞叹不已,瓷器通体流青滴翠,玲珑剔透,幽雅静穆。市长眉色飞扬,啧啧称奇:“美极了!美极了!美得无与伦比!”新娘十分喜爱,问道:“尊敬的先生,这么漂亮的宝贝叫什么名字?”阿拉伯商人兴奋的神情瞬间凝固了,因为他忘记了宝贝的名字。

清 青瓷香炉

清 青瓷香炉

明 龙泉窑砚屏

大家为此感到十分惋惜,并下决心要给这件漂亮的宝贝起一个美丽的名字,正在这时舞台上优美的音乐响起,台上演着舞剧《牧羊女亚司泰来》,男主人公雪拉同正同他的情人牧羊女边歌边舞,雪拉同身上那件碧青华丽的衣裳,飘忽到市长面前,异常美丽,与青瓷美丽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市长灵机一动,把青瓷高高举起,大声嚷道:“雪拉同,中国的雪拉同!”

明早期 龙泉花卉菱口大盘

明清 龙泉窑三足炉

元 龙泉窑龙纹大盘

宋 龙泉窑双鱼洗

此后,龙泉青瓷——“雪拉同”的名字在欧洲一炮而红。欧洲人以“雪拉同”作为最珍贵的礼品赠送朋友,表示相互的深情厚意,如同雪拉同与牧羊女那样的纯洁高尚的爱情。 而今天青山绿水间的龙泉,依然平静延续着“雪拉同”的血脉,青色的胎骨间流露着深情的语言。

龙泉青瓷的由来


龙泉青瓷的由来要追溯到三国两晋,盛于宋元,以“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的哥、弟窑瓷器享誉海内外。

龙泉市宝溪乡山光水色,风景奇秀,是近现代古龙泉窑集聚地,保存了清至民国龙窑9座。龙窑依山而筑,气势非凡,龙窑在中华大地延续烧了2000余年,它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见证。近年来,随着液化气窑炉的使用,龙窑失去了往日的功能,绝大多数龙窑作坊歇业,窑场皆废。

曾有人亲眼目睹龙泉古窑祭灶点火的壮观场景。祭台上放着猪头、鱼、酒等美味佳肴,窑工恭恭敬敬地行礼,祈祷窑神护佑。这种古老的仪式延续了几千年,表达了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土地及火种的敬畏。陶瓷是土和火的美炒结晶。窑工轻轻地将木柴掷入炉膛中,熊熊烈火燃起,火出窑尾,烈焰腾空,蔚为大观,让人思古之幽情顿生。

龙泉青瓷出炉的那一刻,一阵鞭炮声后,一件件精美青瓷从窑炉中缓缓传递而出,整齐地排列在铺着红布的陈列桌上,有粉青花瓶、弧瓶、琮瓶、香炉、碗盏等等,精美绝伦,巧夺天工,让人目不暇给。一帮痴迷青瓷的老外,忍不住欢呼起来,睁大眼睛,争先恐后抢拍下这难忘的镜头。我轻手抚摸着带着炉温的美如湖水般的青釉炉具,太精致了,此刻,我的心真的醉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生生不息的伟大创造力,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但毋庸讳言,窑炉中次品之多,出乎意料,由于炉温等原因成为残器,这真是叫人无法把握的事,要烧制出一尊良器不易啊。

在龙泉有一个历史人物是不能忘记的,他就是龙泉窑的发现者中华陶瓷田野考古先驱陈万里先生。龙泉这块土地,到处是崇山峻岭,当年日寇都无法侵入,但陈公却骑着毛驴,翻山越岭,八次来到龙泉考察。中国瓷器及中国陶瓷研究在陈公之前,大都集中在书斋里。陈公虽然非考古科班出身,但他多方面的学养,异乎常人的悟性,敢于打破陈规,重实证而少自矜。正是在他的身体力行下,陶瓷考古由“学问”向科学转变。他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名医,写的章草书法,今人无法企及;他是中国最早的摄影家,他的《大风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个人摄影集。他还会唱昆戏,写剧本,爱美食,玩收藏,搞研究。

当今的中国知识界,出现了一些精神滑坡,士气低迷,丑闻迭出的现象,有人以“犬儒病”概括。究其原因,固然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的政治运动扭曲了人格,思想改造阉割了精神;也可以追溯到十几年来拜金主义败坏了风气,权钱交易搞乱了秩序。面对陈公这样的先贤,我们发出如此痛心疾首的声声慨叹!

「瓷器专场」龙泉青瓷: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


[摘要]: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瓷苑的一颗明珠,受到世界青瓷爱好者的喜爱,宋元明之际,龙泉青瓷大量外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漫漫长途的主角,沟通了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交流。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瓷史上溯到南北朝时期,盛于南宋,至今传承1600余年。其釉质温润如玉、闪烁着翡翠般通透的光泽,精致灵动,乾坤万象,把中国的“青釉之美”演绎到极致,受到世界青瓷爱好者的喜爱。宋元明之际,龙泉青瓷大量外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漫漫长途的主角,沟通了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交流。

龙泉青瓷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伊始,许多到访中国的外国朋友纷纷咨询一种名为“雪拉同”的中国瓷器。一开始工作人员并不知道“雪拉同”为何物,由于询问的人越来越多,便向当时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陈万里请教,经过陈先生的比对和研究,得知原来“雪拉同”就是龙泉青瓷。

“雪拉同”名字的来历

在英语词汇中,有一个单词celadon,专门指称中国青瓷,其词源于法语“雪拉同”。欧洲人为什么中国青瓷叫“雪拉同”?这里面有一个美丽的故事。1689年至1700年,善于经商的阿拉伯商人在中国买了一批青瓷,乘坐着法国“昂菲得里特”商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顺利到达巴黎。当一箱箱的货物被搬下船,并在灿烂的的阳光下开箱检验的时候,人们被惊呆了,其通体流青滴翠、玲珑剔透、幽雅静穆一下子把世界浪漫之都给征服了,甚至到疯狂迷恋的地步,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和词汇来形容这些器物,这些美丽的器物叫什么呢?

 

龙泉青瓷

当时,舞剧《牧羊女亚司泰来》在巴黎很风靡,“雪拉同”是其男主角的名字。他喜欢穿着像海水一样碧绿的青色外衣,神秘而唯美,色若青瓷,异常美丽,流行整个法国。在法国人看来,雪拉同的衣裳与这些来自中国的瓷器很相似,其艺术形象与中国的瓷器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怀着无比激动和敬仰的心情,法国人赋予了中国龙泉青瓷一个神圣而浪漫的名字——“雪拉同”,一直沿用到今天。

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

美丽的“雪拉同”诞生在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一座僻静山城。其环境清澈如秋空、宁静如四海。当地的窑工们把土、水、火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奏出优雅的泥巴之乐,因此,培育出龙泉青瓷“大家闺秀”的气质:灵动、素雅、沉静、莹润,成为中国走向国际的世界语言。

“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对龙泉青瓷的赞美,其釉色纯正,以粉青和梅子青为代表厚釉烧制把中国青瓷的釉色之美发挥到了极致,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和“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气势完美地演绎出来,让世界朋友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青瓷的韵味。龙泉青瓷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成为来自中国的世界语言。

2009年,龙泉青瓷以全球唯一的陶瓷类项目,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龙泉青瓷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符号和共享的文明成果。

中国陶瓷史上的两次仿古高潮


纵观古陶瓷赝品的发展历史,在经过初创期后,又经历了近200年的缓慢发展阶段,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才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划时代的作伪高潮。这一时期,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大批西方人涌入中国“淘宝”,古董必然成为世界列强豪夺的焦点,古玩市场空前活跃,作伪之风也随之甚嚣尘上。此风一直延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戛然而止。这一时期的古陶瓷仿制和作伪基本上多限于江西景德镇地区,品种也以明清官窑瓷器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第一,当时购买力最强的西方收藏者,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他们对外观绚丽多彩的明清官窑器的兴趣,远胜于对朴拙无华的老窑器的兴趣,致使那些能够左右中国艺术品收藏潮流的官僚资本,跟在洋人屁股后面推波助澜,这一点在外国资本汇集的上海,表现得尤为突出。第二,老窑器的生产年代久远,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多年,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仅凭文化水平很低的陶工经验,要想仿制,尚属奢望。明清瓷器的生产工艺,在景德镇延续了数百年从未间断,尽管后期有所改进和变化,但总体仍在延续和使用,仿制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余年,由于政府实行了对文物的严格管制,禁止民间交易,古陶瓷作伪失去了市场,也就销声匿迹了。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政府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前东德)搞了一个“技术合作”,由他们提供给我国急需的现代化机器设备,由我国提供给他们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当时政府掌管的地方工业部(轻工业部的前身,执掌民用工业产品的生产)并不掌握传统陶瓷制作工艺的技术资料。为了尽快取得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地方工业部迅速组织了一批专家到景德镇向传统艺人取经,景德镇的传统陶瓷工艺第一次被全面挖掘出来。在这一时期,有关单位还多次组织陶瓷专家研究、开发和恢复了一批古陶瓷制作工艺。50年代由留美回国的李国桢教授带队来到浙江龙泉,首先恢复了龙泉窑的传统制作工艺,而后又陆续恢复了钧窑、定窑、官窑、汝窑、建窑、越窑以及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等传统工艺。虽然这一时期的仿制品多为国营企业批量生产的传统工艺品,只是形似而已,其中还融入了不少现代工艺,并未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它为日后的古董造假奠定了充分的人员、技术和物质基础,这些都是民国时期造假者们梦寐以求而无法实现的东西。1993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问世,标志着内地私人手中的文物第一次可以公开交易了。这刺激了中国内地文物走私活动的猖獗。与此同时,一些私营业主也将眼睛盯在了古陶瓷作伪这块肥肉上。它既可以避免走私文物被判重刑,又可以达到迅速致富的目的。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迎来了第二次古陶瓷仿制、作伪高潮。这次仿古之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刮得猛烈,地域之广、人员之多、品种之繁、水平之高,可谓空前绝后。第一次仿古高潮中是以景德镇为主,其他地区为辅;以明清官窑为主,其他品种为辅;以民国工艺为主,发掘古代工艺为辅;以文化素质低下的窑工为主,科技人员为辅。当今古陶瓷的作伪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遍地开花,普通窑工、专家学者全民上阵,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