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宋定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宋、辽、金、西夏瓷器

宋、辽、金、西夏瓷器

宋定窑瓷器鉴别 宋老瓷器鉴别 宋钧官窑瓷器鉴别特征

2020-07-02

宋定窑瓷器鉴别。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宋代著名的窑系有:以生产白瓷为主的定窑系,以生产白瓷和釉下彩绘瓷为主的磁州窑系,以生产红,蓝窑变釉为主的钧窑系,北方生产青瓷的耀州窑系,南方生产青瓷的越窑和龙泉窑系,及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和生产黑瓷及各种黑色窑变釉的黑瓷系等。除了这些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宋朝宫廷还建立了汝官窑、钧官窑、汴京官窑、南宋郊坛下官窑、修内司官窑、“哥窑”等官窑群。与宋朝同时,中国北方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即契丹人建立的辽,党项羌人建立的西夏和女真人建立的金,也都有各自的制瓷业。这些地区所生产的瓷器除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外,还有明显受到唐,宋北方诸窑影响的痕迹。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产白瓷而驰名。宋代是定窑的发展时期,产量、质量及制作工艺较五代又有明显提高。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宋代白釉颜色偏黄,唐代定窑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线转折变化的积釉处,常呈现较明显的青白色。这是区别唐宋定窑白瓷的重要依据。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酱釉、褐釉、黑釉、绿釉等品种,在定窑瓷器中占的比例不大,完整的传世品更是稀少,故收藏价值较高。定窑颜色釉品种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系白胎,即与白瓷所用胎料完全一样,只是外罩色釉不同。这是紫定、黑定、绿定与其他窑口区别的重要标志。

定窑刻莲花纹盘 北宋 口径16厘米

估价:RMBlO00000一1200000 成交价:RMB1595850

敞口,圈足,芒口覆烧。盘心及内壁刻莲花纹饰,造型生动,布局疏朗典雅。刻花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装饰技法,北宋定窑刻花以其线条纤细流畅、刀法娴熟精湛而为宋代刻花之冠。花纹轮廓线的一侧呈单线,另一侧呈双线,双线由外粗内细的线条组成,这种以复合线组成的刻花是定窑刻花器的一大特征。 定窑白瓷童子诵经壶 宋

定窑产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具。这件壶构思精巧,作人物造型,双目微闭沉思,双手捧经成流,身着通肩宽袖袍衣,衣纹刻划简洁流畅,线条优美,是宋代定窑瓷器中的精品。 定窑印花龙纹瓷盘 宋

此盘呈敞口,圈足,芒口覆烧。盘内壁印云纹一周,盘心是一龙戏珠。整个花纹繁缛精细。 白瓷剔花纹梅瓶 央

此瓶小凸唇,短颈丰肩,器身最大直径在上腹部,至腔渐内收,底内凹呈圈足,形制秀美颀长,为宋代流行的一种瓶式,俗称"梅瓶"。瓶的主题纹样为上腹部的缠枝花卉纹,纹样线条古拙,装饰性极强;剔花手法线条流畅,做工精致。刻花和剔花是定窑和磁州窑常用的装饰手法。

taoci52.com扩展阅读

辽、西夏瓷器


辽代瓷器可分两大类,即中原类和契丹类。中原类型的瓷器有从北方流如契丹的,也有北宋工匠流落到辽地后在当地烧造的。这一类型瓷器的主要器型有注壶、温碗、盖罐、小罐、盏托、长颈壶、花口碗、唾盂、香炉、盘、碟、杯等。精细瓷器胎白、坚致,釉润似玉,颜色白中闪黄,外壁多刻莲瓣纹。有的底足阴刻"官"或"新官"、"尚食局"等款。一般白瓷胎稍厚,釉质略粗,呈牙白色,多光素无纹。契丹类型的瓷器具有本民族的凤格,主要器型有:鸡冠壶、长颈瓶、凤首壶、穿带壶、鸡腿瓶、海棠式盘等。时代越晚,契丹式瓷器越少。鸡冠壶是辽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它的原型是契丹族游牧时用以盛水或奶的皮囊壶,最早的鸡冠壶完全模仿皮襄壶,皮革缝制的痕迹很逼真,甚至还堆出皮绳、皮扣;时代越晚,皮囊壶的特征就越少,有些仅成为装饰。辽代瓷窑集中在今辽宁和河北、山西的北部,主要有上京窑(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镇)、赤峰缸瓦窑、辽阳江官屯窑、北京门头沟窑等,主要产品是白瓷、黑瓷和三彩陶器。

西夏瓷器的生产受宋、金定窑和磁州窑的影响较大。品种主要有白瓷、黑瓷、青瓷、黑釉剔花瓷等。它们的特点是:瓷胎较粗,多数呈浅黄褐色;白瓷釉面有冰裂纹,釉面不甚光洁,胎釉之间常施有化妆土。常见的器型有碗、盘、颈瓶、杯、小釜、扁壶等,有些造型与宋、金瓷器相似,也有些具有当地特色。例如长颈瓶,造型与宋悔瓶相仿,但它的特点是小口、折肩、暗圈足,与梅瓶圆肩的做法显然不同。再如扁壶,壶身为圆型,上有小口,除底圈足外,正反两面正中还各有一圈足,壶的两侧有两耳或四耳供系绳用。另外,西夏一些盘、碗类器物还有“挖足过肩”(即圈足内侧高于外侧)的做法,也比较有特色。鸡冠壶、穿带壶都是仿游牧民族游牧时放在乌背上用皮子缝制的皮囊壶的造型。

“官”字款镶金口白瓷盘 辽

辽代早期从中原地区虏掠了一批制瓷工匠,建立了自己的制瓷业,这些工匠主要来自定州,因而早期的辽白瓷全仿自著名的定瓷,辽还仿照定州窑建立了目己的官窑。此盘胎质细腻而色白如粉,瓷化程度甚高,内外施全釉,澄明光洁,口镶金边,底刻"官"字则说明是高级的、供御用的官窑产品。定窑人首鱼龙壶 辽 l5Xl9X7.5厘水

通体白釉,壶前端为一少女头像,眉清目秀,头有发髻,颈、臂间有彩带、花朵作贴饰,两手捧一璃首短注;壶身呈一鱼形,尾鳍上翘,身刻细鳞片,两侧各有一欲展翅的飞翼,背部有花冠样的注口,颈部和尾鳍之间有一桥形提梁。这件水注将人及鱼(龙)、鸟、璃等动物混合为一休,构思绝妙,造型奇特,是辽瓷中罕见的造型。 绿釉凤首瓶 辽

辽代陶瓷除白瓷和三彩瓷外,有大量的单色釉器。大多胎质疏松,属于陶胎或接近陶胎,釉质含铅,釉层较厚,色彩艳丽,并以黄、绿色为多。但即此二色,却由浅到深,各有几个层次。另有酱红、深茶诸色,而以酱黑色为少见。绿釉凤首瓶,器形应渊源于唐。通体施翼绿釉,杯式口下面饰凤首,口、目、耳、颈皆具,张喙衔珠,十分生动。肩部又作出颈羽披拂,极见巧思。

辽金瓷器有什么特点


辽金是与北宋并立的国度,在当时,辽金通过掠夺汉人俘虏来发展当地的经济和工艺,在《辽史》中曾提到过,太祖到世宗期间,多次对定州掠夺人口,而定州就是定窑的烧制所在地。据悉,在当时邢窑一带60多年发生28起战祸,辽金时期的工匠都是从这个时候掠夺过去的。也因此,辽金瓷窑多为来自华北地区汉族工匠创造。

辽金瓷器中有三彩器,在宋代也是有三彩的,受唐三彩的影响,宋代也在不断研究烧制三彩。不过,与宋三彩相比,辽三彩的变化更大一些。据了解,辽金瓷器中的三彩比较特殊,它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器型,即方盘。我们都知道,一般的瓷器盘子形状都是圆形的,这样比较好做,而方盘比较难做。但在辽金瓷器中却出现了方盘,这让 很多人不解。那么,为什么辽金瓷器会有方盘呢?辽人为什么要做方盘呢?

据了解,辽人在历史上都是使用木头盘子,木头做成圆盘很麻烦,做成方的反而简单。所以在烧制瓷器的时候,他们就理所当然的制作成了方盘。

辽金瓷器的制作也延续了唐代陶瓷工艺,有些还具有契丹民族特色,比如鸡冠壶、长颈壶、穿带壶、鸡腿壶等,这些造型独特的器物是中原地区比较罕见的。有些品种造型该是来自契丹族的皮容器和木容器,所以,这些辽金瓷器在烧制过程中还保留了游猎生活的痕迹。

辽金瓷器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上算是一个比较奇葩的所造。它继承了唐代的工艺,吸收了五代、宋代的新工艺,但又创新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黑白色彩、游牧民族特点,反映了当时的契丹族勇猛、彪悍的气质。可以说,辽金瓷器是当时辽国文化、政治、经济的浓缩和精华。

辽金瓷器可以分为蓝中,一种是中原类,一种是契丹类。中原类的瓷器一般都是从北方流入签单的,也有是北宋工具流落到辽地之后烧制的。契丹类型的则胎体稍厚,呈哑白色,没有纹饰。这种具有很强的契丹民族风气,特征比较少,但是制作非常精美。

总的来说,辽金瓷器也是中国陶瓷史上非常难得的存在,它有很多精美存在,比如在契丹族祖居之地就曾出土过很多精美的辽金瓷器,这些瓷器无论是纹饰、色彩还是用途都非常精美,因此深受现代藏家的喜爱。近些年来,辽金瓷器的价格更是不断翻涨,让人惊讶。

辽金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辽三彩贴宝相花猴耳提梁壶,尺寸:高16.3厘米,估价:HKD 220,000 ~ 280,000,成交价: HKD 375,00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此壶造型独特,壶身有筛口,上刺六个小孔,实际用途有待考证,但有可能是用作筛酒、茶或草药饮料。此器非常罕见,同类例子不多,暂知一件较小的例子(14.4公分高),器型与本壶大致相同,壶身罩蓝釉,壶嘴、筛口、提梁施黄釉,藏芝加哥艺术学院(馆藏编号1951.303)。

2:辽(916-1125)三彩鱼形壶,尺寸:宽20.4厘米;高15.2厘米,估价:HKD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HKD 236,000 ,成交时间:2017.05.3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

辽三彩制品十分盛行异形壶,鱼、鸳鸯、龙鱼、人首鱼身、鹦鹉、猫等,穷极变化,无与伦比。此壶作鱼形,饱满生动,设计巧妙。唐、五代时期各窑烧制的鱼形壶均为鱼嘴向上直立式,辽三彩首创将鱼形横向设计,除三彩外,亦有白釉鱼形壶传世。鱼嘴圆张为流,背鳍正中向上出喇叭状菊瓣花口,旁置提梁。鱼腹下为一片荷叶,托举整个鱼身。底出实心高台足,足墙外倾。通体以黄、白、绿三色釉彩装饰并刻划纹样,配色清新淡雅。工艺集模印、堆贴、刻划于一身。鱼体生动,似在摇首摆尾,口吐水花。此壶保存较为完整,乃辽三彩珍品。

3:辽三彩如意绶带纹花口粉盒,尺寸:高6.5厘米;口径9.3厘米,估价:RMB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230,000 ,成交时间:2018.07.08,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粉盒作菱花形,平底,三支钉垫烧。粉盒盖上装饰如意绶带纹,辅以戳印的连珠纹,为辽代典型的纹饰。通体内外满施釉,不露胎,仅底足露出三个细小的支钉烧痕,工艺考究。釉色呈褐、绿、黄、白等多种色调,釉色恣意流淌,甚为华美,反映出盛世气度。藏者简介:敏求精舍组建于1960年,为香港最大的收藏团体,取《论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得名。敏求精舍荟萃了一批收藏名士。如暂得楼,天民楼,关善明、徐展堂等。他们的藏品等级高,影响大,享誉世界。

4:辽绿釉印花花卉纹菱口盘,尺寸:直径14.6厘米,估价:HKD 80,000 ~ 120,000,成交价: HKD 212,400 ,成交时间:2019.04.02,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此盘以模印工艺模印出纹饰,盘心为四朵花叶围绕著莲瓣,盘内壁四棱将内壁分为两组对称纹饰。盘内外施绿釉,釉质细腻,釉光明快,纹饰清晰,为北方定窑系作品,传世少见。

5:辽至金三彩刻鱼纹盘,尺寸:14.6厘米,估价:HKD 60,000 ~ 80,000,成交价: HKD 200,000 ,成交时间:2019.05.3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5月拍卖会。

6:辽三彩印花盘,尺寸:直径24.5厘米,估价:RMB 150,000 ~ 200,000,成交价: RMB 195,500 ,成交时间:2011.06.07,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辽三彩为一种低温釉彩,受唐三彩影响,多用黄、绿、褐三色釉,器形多样,如此件即为典型辽三彩器物。此盘造型规整,内壁模印花卉,层层相叠,雍容华贵,叶片纹脉清晰,其中花朵均施以黄釉,花叶施以绿釉,色泽明艳,对比鲜明,相互衬托,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7:辽三彩花式盖盒,尺寸:10厘米,估价:HKD 50,000 ~ 70,000,成交价: HKD 175,000 ,成交时间:2017.11.3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11月拍卖会。

8:辽三彩印鱼藻纹海棠式盘,尺寸:长7.5厘米,估价:RMB 100,000 ~ 150,000,成交价: RMB 138,000 ,成交时间:2011.06.07,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长盘作八曲海棠式,折沿宽边,平底。盘内模印花卉,口沿为卷枝纹,盘心以模印的水波纹为地,中央一朵花卉,周围不规则排列五条小鱼。盘内纹饰以黄、绿、白釉三色施彩。此盘制作规整,设色浓重,是辽代三彩器的代表作品。辽三彩基本取法于唐三彩,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形成自身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其图案多为契丹民族喜见的牡丹、芍药等。釉色方面多用黄、白、绿三色釉料。

9:辽绿釉贴花倒流壶,尺寸:高12厘米,估价:HKD 80,000 ~ 100,000,成交价: HKD 100,000 ,成交时间:2018.10.04,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10月拍卖会。

辽金时期瓷器图片及价格


辽金时期,因为统治者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瓷器艺术的风格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在继承了传统的技法,吸收了中原地区的优良技术之上,辽金陶瓷挖掘了唐朝时期唐三彩等低温烧制技术,融入制瓷业当中,让陶瓷更具实用性,烧制出的彩色陶瓷比唐三彩色彩更为艳丽,颜色更为交融,黄绿蓝等颜色相互交织,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陶瓷。比如皮囊壶、鸡腿瓶等等。这一时期的窑口有定窑、江官屯窑、上京窑、缸瓦窑、龙泉务窑、大同窑等,

辽代时,手工业者主要来自战争中被俘虏的中原匠人;他们原本只是手艺人,身处战乱,手无缚鸡之力,成为俘虏后,又继续烧制瓷器。通过他们的传播,这一时期陶瓷的装饰技法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有刻剔、划、印、色釉、彩绘等装饰,但风格却与中原的典雅娟秀不同,辽代陶瓷呈现一种豪放简约的风格,比如磁州窑的黑绘装饰技法就得到了运用,多以简洁的散点式结构纹样作为表现手法,具有一种洒脱的爽朗之美。而有的则在陶瓷表面描金或者涂彩进行装饰,风格别致,具有非常浓烈的色彩表现。而且,这一时期的单色和三彩釉饰在现在的收藏界中,成了辽金陶瓷的一大特点。或娇艳或葱翠的配色,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金朝时期,早期的陶瓷多为采用辽国的旧窑烧制,所以工艺水平不是很高,成品多显粗糙,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格较为明显。我国辽阳江官屯窑和辽宁抚顺大官屯窑是金朝前期日用陶瓷的产地,品种有白、黑、酱釉和茶绿色釉等,胎质比较粗厚,而且杂质较多,釉质有些浑浊,光润度不高。器类以盘和碗为主,带三系、四系的壶、瓶、罐、是金朝地域特点突出的器物。其装饰比较简单,加彩和印、划、刻、雕等技法较为少见。也正应如此,此时期的陶瓷风格也发展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古人可能不会想到,到了今天,这种巧合竟成了金朝瓷器的“识别码”。

金朝中后期,随着技术得到发展,陶瓷以白瓷为主,装饰手法多为刻和印花为主。这些带纹饰的细白瓷,均以覆烧工艺烧制,多为“芒口”。而民间所用的粗瓷,采用了一种叫“砂圈叠烧”的创新工艺烧制,形成器物的底部内圈没有色釉的特征。不过,就烧制水平而言,还远未达到北宋时期的高度。值得一提的是,金朝烧制的日用小瓷器,如香炉、盘、碗等,均采用人工涂色而成,品种多姿多彩,有白底黑花、红绿彩瓷、白釉、黑釉、色釉陶器等。是我国瓷器发展史独特的一页,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宋、金磁州窑


磁州窑系是宋金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系,以河北磁县磁州窑为中心,窑场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广有分布。江西吉州窑南宋时也烧造磁州窑系风格的瓷器。磁州窑系诸窑多是综合性瓷窑,兼烧白瓷、黑瓷、彩绘瓷、三彩陶器等品种。

白瓷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品,造型以盘、碗最多见,也有瓶,罐、水盂、镜盒、玩具等。白瓷以其胎釉质地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仿定窑产品,胎土经过淘洗,比较细密,胎色白或黄白,釉层较薄,釉质莹润,除底足外通体施釉,其中优质品与定瓷差别很小;另一类是粗白瓷,胎体厚重,胎质粗糙,呈土黄或红褐色,杂质明显,胎上有一层化妆土,多是内壁施满釉,外壁施半釉,有些器物外壁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瓷胎、化妆土、白釉3个层次。

黑瓷也是磁州窑产品的大宗,这类产品的造型以罐、碗、瓶为主,也有盘、壶和玩具。胎质粗糙,胎色黄褐,胎体厚重,釉层较厚,黑色纯正。大多数器物是里施满釉、外施半釉,也有些里外均施半釉,有些罐类内壁施釉仅过口沿。黑釉碗除纯黑者外,还有一些油滴、兔毫、玳瑁斑等窑变装饰。绿瓷产量不大,大都是金代产品,主要造型有盆、盘、瓶等。

釉下彩绘是磁州窑独具特色的装饰手法,以釉色分,有白釉釉下彩和绿釉釉下彩以彩色分,则有黑彩和褐彩图案,以花卉纹居多,如牡丹、荷花等,也有一些动物图案,如鱼、蝴蝶、芦雁、鹭鸶等,还有少量龙、凤,人物很少见,主要是枕面上的婴戏图。宋代磁州窑的纹饰真切生动,具有生活情趣,最值得一提的是瓷枕的枕面纹饰,除了常见的荷塘小景、风芦鸣鸟、竹菊牡丹以外,最精彩的是婴戏、马戏、动物等纹饰。此外还有大量的诗词歌赋、警句格言等。宋、金磁州窑还生产三彩器,尤以金代为多。

州窑卧童 宋 长6.5厘米

估价:RMB3000一5000

童子呈伏卧状,身上以褐彩绘简洁的纹饰,面部表情生动,身仕比例匀称恰当,形象天真可爱,反映宋朝写实的审美取向及雕塑造型艺术的水平。 磁州窑白地黑花孩儿垂钓纹枕 北宋 29*22.l*l1.8厘米

枕呈椭圆形,枕面出檐,中间微内凹,平底露胎。枕面周边绘外粗内细的两道墨线,内画童子垂钓图。童子头梳刘海,身着紧袖长衣,手持鱼竿钓河中游鱼。 磁州窑剔花盖罐 宋

估价:RMB3000一8000

此罐丰肩鼓腹,至底渐收。胎骨厚重,形制硕大。通体施化妆土,其纹样是先在化妆土上划出轮廓线及细部,然后将花纹以外的化妆土剔出,施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图案醒目地凸出器表,白色的纹样与深色的胎色相互映衬,形成一种浮雕的装饰效果。主题纹样为缠枝花卉纹,腔部饰莲花纹,图案布局严谨,易,刻花刀法娴熟,堪称一流。

宋、金黑瓷


宋、金时期南北方都有黑瓷生产,产量比较大,器型主要是碗,盘、罐、坛、枕等,以碗的产量最大,这与宋朝的"斗茶"习俗有关。这些黑釉碗虽都以黑色釉为基本装饰,但经过特殊加工或窑变,形成了很多种类。

兔毫釉,即在黑色碗的里外壁上都有细长如丝毛状的斑纹,呈黄色或银白色,很像兔毛,故称兔毫釉。兔毫盏以建阳窑最著名。油滴釉,即在碗的黑色釉层中形成一个个小圆点状结晶,有金黄色,也有银白色,很像油滴,故有此称。油滴盏也以建阳窑最佳。玳瑁斑,即在黑色釉层中窑变形成大小不等的斑块,有黄色,也有浅蓝色,混合交织在一起,很像玳瑁的硬壳,故名玳瑁斑,多见于永和窑。

剪纸贴花,即在黑釉碗的内壁有对称排列的剪纸图案,剪纸图案部位与周围颜色不同,系两次施釉而成。图案内容丰富,多成对出现,有飞凤、蝴蝶,还有开光式花卉。这种装饰方法唐时河北井径窑己有。木叶纹是在黑色釉中有一块黄色木叶斑装饰,木叶筋脉纹路清晰可见,很像叶子飘落于碗中,这种方法为宋代吉州窑所创。

黑釉剔花,这种方法常见干北方,多施于瓶、罐一类外壁。黑釉器物的装饰除以上几种外,还有黑釉印花、黑釉金彩,黑釉彩斑等,但数量不多。宋朝生产黑瓷的窑口很多,以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质量最高。西夏境内出土的陶瓷器以前多被定为北宋或金的产品,宁夏灵武磁堡窑址的调查发掘订正了史误。

建阳窑兔毫盏 宋 口径9·5厘米

估价:RMB8000

釉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兔毫,谓兔毫斑 。兔毫是黑釉的名贵品种,福建省很多瓷窑都烧制带兔毫纹的黑盏,以建阳窑的产品最著名。兔毫盏是建窑黑瓷中的名贵品种,极受收藏家珍视。 玳瑁釉斗笠碗 北宋 □径15.5匣米

估 价:RMB8000一12000

玳瑁釉是吉州窑的产品,釉面黑、黄等色交织混合,釉面滋润,玳瑁釉器的坯体,系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工做成;生坯挂釉,入窑焙烧后挂一次膨胀系数不同的釉,并重烧一次,由于釉层的龟裂、流动、密集、填缝,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纹,故称玳瑁釉。此碗口大微敛,深腹,至底渐收,小圈足。定窑黑釉鹧鸪斑碗 北 宋 □径19匣米

估价:RMB5O00000一8000000 成交价:RMBl3162534

鹧鸪斑也是一种结晶釉。用含铁量不同的两种黑釉,在生坯上挂釉两次,以稍低于烧制其他结晶釉的温度焙烧,因较多的铁元素在釉里结晶,黑色釉面便呈现鹧鸪羽毛一样的花纹,故名鹧鸪斑。黑釉定窑葵口盏托 北宋 □径12·1匣米

估价:RMB320000一480000 成交价:RMBl303890

盏托□沿呈葵花状,釉面滋润有光泽度。据记载,宋人把饮茶看做是一种高雅的享受,上至朝廷皇室,下至文人学士都讲究饮茶,并有一套繁琐的规程礼节,因黑釉盏最便于衬托和观察茶色,因而受到斗茶者的喜爱。同时,皇室的青睐也促进了黑釉茶盏的生产。

陶瓷文化:老窑瓷:辽和西夏时代的瓷器特点


辽代瓷器可分两大类,即中原类和契丹类。中原类型的瓷器有从北方流如契丹的,也有北宋工匠流落到辽地后在当地烧造的。这一类型瓷器的主要器型有注壶、温碗、盖罐、小罐、盏托、长颈壶、花口碗、唾盂、香炉、盘、碟、怀等。精细瓷器胎白、坚致,釉润似玉,颜色白中闪黄,外壁多刻莲瓣纹。有的底足阴刻"官"或"新官"、"尚食局"等款。一般白瓷的胎稍厚,釉胳粗,呈牙白色,多光素无纹。契丹类型的瓷器具有本民族的凤格,主要器型有:鸡冠壶、长颈瓶、凤首壶、穿带壶、鸡腿瓶、海棠式盘等。时代越晚,契丹式瓷器越少。鸡冠壶是辽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它的原型是契丹族游牧时用以盛水或奶的皮囊壶,最早的鸡冠壶完全模仿皮襄壶,皮革缝制的痕迹郡很逼真,甚至还堆出皮绳、皮扣;时代越晚,皮囊壶的特征就越少,有些仅成为装饰。辽代瓷窑集中在今辽宁和河北、山西的北部,主要有上京窑(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镇)、赤峰缸瓦窑、辽阳江官屯窑、北京门头沟窑等,主要产品是白瓷、黑瓷和三彩陶器。

西夏瓷器的生产受宋、金定窑和磁州窑的影响较大。品种主要有白瓷、黑瓷、青瓷、黑釉剔花瓷等。它们的特点是:瓷胎较粗,多数呈浅黄褐色;白瓷釉面有冰裂纹,釉面不甚光洁,胎釉之间常施有化妆土。常见的器型有碗、盘、颈瓶、杯、小釜、扁壶等,有些造型与宋、金瓷器相似,也有些具有当地特色。例如长颈瓶,造型与宋悔瓶相仿,但它的特点是小口、折肩、暗圈足,与梅瓶圆肩的做法显然不同。再如扁壶,壶身为圆型,上有小口,除底圈足外,正反两面正中还各有一圈足,壶的两侧有两耳或四耳供系绳用。另外,西夏一些盘、碗类器物还有“挖足过肩”(即圈足内侧高于外侧)的做法,也比较有特色。鸡冠壶、穿带壶都是仿游牧民族游牧时放在乌背上用皮子缝制的皮囊壶的造型。

辽、金、元代陶人款


辽、金、元时期陶瓷器上的陶人款与宋代相比,数量有所减少。赤峰缸瓦窑辽代茶叶末釉鸡腿瓶,肩上刻划汉人姓氏孙、徐等,属于工匠姓氏抑或物主姓氏,尚不得而知。]987年北京密云出土的辽绿釉净瓶腹部釉下刻一“杜”字。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金代瓷器中,有一件磁州窑系   白地黑花罐,罐腹墨书“佛光普渡大安二年张泰造”,“张泰”无疑是工匠名。上海博物馆收藏一金代瓷枕,枕外底墨书“大定二年六月六日口家造”,惜工匠姓氏不清。山东淄川坡地元代窑址中发现的金、元窑具上,刻有“刘三公瓦底”、“于三“、“叶子成”等人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元磁州窑白地赭彩花卉纹罐,肩部以釉下赭彩环书“至正拾壹年七月九日小河东陈家亲造”。元磁州窑系白地黑花枕外底有戳印“张家造”、“古相张家造”款的。元龙泉窑青瓷器上的陶人款有“张”、“高”、“仲夫”、“项正”、“项宅正窑”等。韩国新安沉船打捞出的元龙泉窑莲瓣纹罐,底边有墨书“元字柒拾叁号匠”。元吉州窑瓷枕上有于外底戳印“元祖郭家大枕”款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钧窑双耳兽足炉上,有阴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当为元代中期至大二年所制。另见有山西三彩龙莲纹香炉上署以“至大元年汾阳琉璃寺诏任塘城造”。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两件青白瓷碗,碗底有一墨书八思巴文“ ”字,译成汉字是“张”或“章”,这无疑是物主的姓。

宋、金、元钧瓷的演变


钧瓷,举世闻名。其窑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县(汝州市)境内。钧瓷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烧成的釉色青中带红,灿若蓝天飘舞红霞,故而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瓷迷苦苦追求……。现参照本人搜集到的宋元钧瓷片试析均窑宋、金、元时的演变与鉴别(以民窑均瓷为主)。

一、宋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由瓷片的截断面观察,宋民钧胎色呈土灰色,深一些的泛黑,浅一些的泛白,胎土精细,烧结度好,极少沙眼孔隙,胎与釉之间都施有一层极薄的白色化妆土,修胎薄且匀整。

2、釉色。宋民钧釉色以天青、月白为主调,稍浅的青灰,稍深的青蓝,施釉较厚,一般约在0.1厘米左右。釉面匀净,抚之柔润光滑。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釉中气泡密集,表面的大,深层的小。因窑变生成的紫红斑不规则,色釉浓淡不一,就连同一块斑上亦多有变化,浓者如紫蓝,淡者似桃红。青红二色融合自然,沉入釉中,因此看上去较为含蓄,红斑上象罩有一层薄雾,在大部分青蓝釉色或月白釉色的映衬下,格外迷人。

3、以碗为例,圈足切削方式为足内侧稍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切后宽度约在0.5厘米左右,圈足施酱色护胎釉,足底施釉与器身釉一致,圈足较浅而大的盘或洗,其足底釉上都留有黄豆大小的支钉痕。

4、碗口沿修胎较薄,有尖刃感,故口沿或有楞角的部位因釉水垂流而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边圈再往下渐变成天青色,至足肩处积釉较厚。

二、元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元民钧瓷胎色由断面观察多呈深灰色,甚者呈黑灰色。据文献记载及本人手头的实物资料表明,河南禹县钧台一带的窑口温度高烧制的钧瓷胎,基本上是深灰色或灰色,而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林县鹤壁等窑口烧制的钧瓷胎多是灰白或灰黄色,胎土稍粗,烧结后多有空隙,胎与釉之间施有白色化装土。

2、釉色以天青或月白为主,其他青中泛白、泛蓝、泛黑、泛紫、泛红的亦有所见。施釉稍薄,一般在0.07厘米左右。釉面桔皮纹明显。肉眼可见釉内气泡大而疏以及釉水流动痕迹。有的几成油滴或兔毫纹。窑变釉红斑较为飘浮,颜色鲜艳,红色与青色几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较机械呆板,似人工贴画而成。

3、碗类器物圈足较宽厚,内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为内侧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挖足后足心留有一明显乳突痕,乳突周围可见疏密不一的旋纹。圈足截面呈八字状。

4、碗类器物口沿较厚,成圆状而光滑,因垂釉而呈浅灰、褐灰或褐黄色宽带边。修胎草率,胎青厚重。施釉不到底,近圈足处露胎,露胎处以上有较厚的积釉痕,多一侧更为显著。

三、民窑宋钧与元钧的区别

通过对上述钧瓷片的观察分析,可将宋民钧与元民钧的区别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宋民钧胎色大多呈灰色,胎土细,胎骨薄,修坯规整。元民钧大多呈深灰色,胎土粗,胎骨厚,修坯草率;

2、宋钧釉水厚,施釉到底,釉面细润光滑;元钧釉水稍薄,施釉不到底,釉面桔皮纹显著;

3、宋钧大部分圈足底心平坦且施釉,足墙施有酱褐色护胎釉,元钧圈足底心有乳突痕,且不施釉;

4、宋钧窑变红斑动感强,青蓝釉与红釉能彼此相融。以紫红色居多,且含蓄深沉。元钧窑变红较呆板,色调单一,多艳丽飘浮。

必须指出的是,要学会把上述局部特征综合成整体面貌来认识,才能更准确地区分宋钧与元钧的不同。做伪者常常是只顾一点而忽视整体的制作,故往往留下不少漏洞。以上是我个人对搜集到的宋、元钧瓷片观察分析所得,描述出来供瓷友们鉴赏时参考,我常常在欣赏宋、元钧窑瓷片时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梦幻般地将片片玛瑙熔化成瓶、炉、碗……,眼前出现宋钧的俊秀、典雅、飘逸、元钧古朴、雄浑、豪放……。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辽、金、西夏瓷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辽、金、西夏瓷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宋定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