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香炉 > 导航 >

香炉 烧尽沉檀满屋添香

香炉 烧尽沉檀满屋添香

古代瓷器香炉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2020-07-03

古代瓷器香炉。

唐代法门寺出土的银器中,也不乏香炉和宝子(香盒),工艺之精美,可谓登峰造极。无论炉身或炉盖都是錾刻、雕饰或镶嵌而成,至于造型之变幻,更有银鎏金炉盘承托的两层式香炉,或炉身附带宝子的香炉,因与礼佛有关,多采用莲花瓣样式,炉盖的顶部周围还饰有待放的莲蕾。

香兽者,顾名思义是动物造型的各式香炉。燃香取味,是薰香的原旨,但古人重观赏,所以香炉可以用金属或陶瓷等做成各种动物造型,使香燃于鸟兽腹内,香烟从鸟兽口中缕缕而出,情趣盎然。鸟兽造型多为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各异,但爇烤香料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人们最熟悉的李清照词《醉花阴》中的“瑞瑙销金兽”,其“金兽”实际上就是香兽,因此易安词的某些版本也将“金”做“香”,而“瑞瑙”就是香料了。

直至两宋时期,除博山式香炉和各种香兽仍在使用外,瓷质的高足杯式炉、敞口莲花炉、镂空覆盖式香炉在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它们的器形相对较小,便于室内安放,更为士人青睐。由于两宋制瓷工艺的空前繁荣,香炉的烧制更有极大的发展,其造型多仿三代器物,如鼎、簋、鬲、奁等形状,典雅庄重,瓷质圆润,各名窑都有不同风格的出品。

在线香出现之前,古代燃香的基本方式并非将香料直接点燃,而是透过炭火的焙烤而取其香气。火与香料之间往往有云母石片相隔,使香料达到“香而不焦”,这与我们印象中香炉中插一炷或三炷线香完全是两回事。线香的出现大约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因此我们在古代绘画、墓室壁画、敦煌壁画和佛经版画中都只见形象各异的香炉,却看不到插在炉中的线香。“红袖添香夜读书”历来是文人憧憬的美梦,而这种“添香”也并非仅仅是点燃线香的香头那么简单,而是将各种香饼、香球、香丸在炭火之上慢慢焙燃,并不断添加香料,使香气渐渐升腾的繁复过程,否则也就索然无味了。

明代宣德年间,以黄铜合金仿制宋代器形的香炉,谓之宣德炉,实际是以宋仿三代的彝、鬲、钵、盂造型铸出线条简洁而流畅的铜炉,成一时之风气。自宣德已降直至民国时期,仿造的宣德炉无计其数,虽有优劣之分,轩轾之别,终归是赝品了。

清代的香炉品类繁多,除器形仿古之外,在材质上更是门类众多,瓷质、铜质、玉质、法华彩、景泰蓝或掐丝珐琅等屡见不鲜,但多为观赏之物,使用价值已经不大。

香炉之属的另类,最有趣是印香炉,又称之为香篆,虽是燃香的器具,却是有炉之名而无炉之形。其样式多为层叠式的香盒,或为方形、扁圆形、花瓣形、如意形等等。原本是寺中诵经计时的工具,因此香篆又可归属为计时器的大类。印香炉的燃香原理与普通香炉类似,但其结构却较为复杂,多有数层,并配有填装香料的工具,最主要部分则是炉中的印香模,通过印香模将燃尽的香灰成就出各种图案和文字。唐宋之际,印香炉已不仅是寺中诵经的计时工具,也是俗众焚香的一种精巧玩物。

香炉种种,与文化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情趣和意境的载体,作为一种造型和材质都十分复杂的器物,至今仍受到收藏者的喜爱。但是随着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它的实际作用已经如同那淡淡飘散的轻烟而远去了。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香炉鉴定:明朝宣德炉的鉴定


宣德炉,为明朝宣德年间创制的陶瓷香炉,通常用于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

传世的宣德炉很少很少,且价格为天文数字,非常昂贵。因此,各朝历代都纷纷仿制,如今很多仿品充斥市场,无论到哪个旧货市场或古玩店,均可见到“大明宣德年制”款的宣德炉。

收藏者鉴别宣德炉,第一要知道真宣德炉选用的是一种风磨铜。反复提炼,同时铜中加入金、银等贵金属,这样,愈烧愈纯,金银等贵金属便浮于表面,轻轻擦拭,便泛出光泽,所以说铜质非常精细,而作假者不知其内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不了解其比例,因此从铜质上能鉴别真伪,须看宣德炉底、足,露铜精者为真,粗劣者为假。

第二,真炉色泽蕴藏于内,映出黯淡奇光,灿烂自然、柔和;而伪者照于外表,非自然生成。

第三,真假宣德炉不管是圆形还是方形,也不管是陶耳,还是桥耳、半环耳,相同形者,轻浮者为假,浑厚古朴者为真。

第四,真宣德炉的款识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结构严谨,字体规整;而假宣德炉一般为“大明宣德年制”的六款,随意书者为多,字体不规整。

第五,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炉真者,金水很厚,呈黄中闪白色;假者,金水薄,不均匀,显轻浮。

总之,宣德炉最奇妙处在于色彩。伪造的宣德炉色彩炫于外表,真的宣德炉色彩融于内质,从黯淡中放出奇妙的光泽,如同美丽的女子,其肌肤柔滑细腻,惹人抚弄。宣德炉放在火上烧久了,色彩灿烂多变,如果长时间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与从前—样,伪造的宣德炉,即使用火培养数十年,一旦脱火,则形容枯。

枢府瓷香炉(元)


元 枢府瓷香炉

元代瓷器除了被拍出天价的元青花外,实际上,元代创烧的枢府瓷是朝廷定烧的瓷器,在当时极负盛名,而青花瓷是不被看重的。枢府瓷,是在宋代景德镇青白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色白微青,具有失透状,颇似鹅蛋壳色,故称为“卵白釉”。

元枢府瓷香炉,高8.8厘米,直径11厘米,炉内深4厘米,露胎不施釉,有轮制痕迹,一圈一圈,十分清晰,略带点桔红色。胎体轻薄,造型精巧,贴一对精致的长条竖耳,腹上部刻有两圈凹弦纹,弧形收腹,平底,炉的底心不施釉,还有紫红色垫烧的印痕,留有手工刮坯的痕迹。通体施乳白釉,色泽近似鹅蛋白,肥腴敦厚,滋润均匀,釉面自然开片,发现多处缩釉点,同影青瓷不同,没有透明的感觉,大方自然。下安三只兽蹄形足,足底也施釉,这比较少见,器型平稳规整。

在考古发掘中,至今还没有找到专烧枢府瓷的窑遗址。“枢府”是元代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简称,传世品以元代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定烧的卵白釉瓷为多见,枢密院定烧瓷在盘、碗的纹饰中印有“枢”、“府”二字,故又称之为“枢府”瓷。“枢密院”初设于唐代宗(公元763-779年),当时由宦官充任,负责传达王命而已。五代以后梁改由士人任职。宋代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与中书省分掌文、武两权,号称“二府”。元代以军事为重,“枢府”权势更大。

上海曾在青浦区开挖河道时发现了元代枢府瓷器等,在普陀区志丹苑元代水闸发掘时,也有元代枢府瓷片出土。笔者有幸目睹了这些器物和残片,此事也引起了广大古玩爱好者的兴趣。它说明上海在当时已是繁华商贸地区。枢府瓷之所以在全国流行,这与元统治者尚白有关。元太祖铁木真立国(公元1206年),礼乐统一。史载“即皇帝位,始建九斿白旂”,风靡全国。我看景德镇从青白瓷向卵白瓷演变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受统治者的喜好的影响。但史书没有记载枢府瓷产生的确切时间,至今也没有发现可以加以佐证的考古资料。

据我所知枢府瓷也有官窑和民窑之分。元代官窑主要集中在今景德镇湖田窑,即昌江支流南河南岸的刘家坞窑一带,但也不是只烧枢府瓷;民窑则分布在南河北岸窑区烧造。人们习惯把印有“枢府”字样的瓷器看成官窑瓷,有的还印有五爪龙纹,《元史·舆服志》中规定:“双角五爪龙纹臣庶不得使用。”因双角五爪的龙纹图案、纹饰是皇帝之象征。但事实上有时皇室的禁令並没有被严格地执行,同明代官窑管理略有不同。

长期以来,因“枢府”瓷传世品极少,人们对“枢府”瓷认识不足。如何鉴赏“枢府”瓷是一门大学问。根据诸多带有铭文款识之枢府瓷,及出土的官窑卵白釉的标本来分析,有四个特点:枢府瓷和影青白瓷都是白色胎骨,但前者比后者胎体厚重;釉色肥厚滋润,枢府瓷变青白色为卵白色,釉色比青白瓷厚得多,釉面光泽暗弱,光泽呈半木光,不透明;典型的枢府瓷一般圈足较小,足壁较厚,削足整齐,平切足,足内不施釉,足底心有乳钉状凸起,俗称鸡心点;枢府瓷有精细和粗俗之分,精细的枢府瓷往往以印花为装饰,图案花纹主要为云龙、云凤、云鹤、孔雀、花蝶、缠枝莲、菊瓣、牡丹纹等。

而今谁识闻香炉


北宋白釉闻香炉

■金晓东

收藏中有时会碰到如此情况:随着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泯没及其传承人的失去,会使与之相关的器物让今人难称其名,我曾遇到过这种事例。

每当我手持这尊宋代白釉瓷炉,总是觉得沉甸甸的,那倒不是由于器物的贵重,而是面对它就会心绪沉郁:该古瓷收藏有年,却还未给它准确命名。曾经翻阅有关图籍,对我那件类似藏瓷的器名,也是众说纷纭:有的称之为喇叭足灯,有的称之为高足杯,有的说它是熏炉,有的说它是杯式炉。我推敲上述名称,不以为然:称灯称杯,是望形猜说;称炉果然没错,但略显笼统,没有针对它的独特形制,点明其特定用途。

一次,我在《新民周刊》上读到一篇题为《香道,奇妙的气味之旅》的文章,看到祖国宝岛台湾的刘良佑教授闻香的照片,不禁喜出望外:刘教授手持的闻香炉,不就是我藏之许久而尚未得名的器具吗?时隔不久,该文作者沈嘉禄来我处赏瓷,他告诉我,照片上刘教授手中的瓷炉是自制的仿宋代官窑闻香炉。嘉禄采访过他,读过他的研究香文化的论著,并在其上海寓所饮酒品香,因而对于有几千年历史、失传近二百年的中国香文化多有所知。在谈及唐宋香事的盛况后,他对我的白釉宋瓷大为赞赏:“你这尊闻香炉多好!如此精美造型,实在难得一见。”

我这尊北宋白釉闻香炉,高13.8厘米,外口径13.2厘米。炉形为新石器时代的陶豆演进而成,宽折沿,扁鼓腹,束腰,小喇叭底座,座足外沿饰以花瓣状裙边,通体施象牙白釉,光洁润莹,包浆幽旧。该炉器形优美,线条畅爽,尤其是它较高大的尺寸和富有艺术性的花瓣裙边底座,非同于民间实用的粗陋矮小的闻香炉,也许可算宋代香文化用具中的上品。闻香炉历千年而依然,遗存着宋代上流社会清闲生活的优雅气韵。

其实,中国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简言之,它起始于春秋,发展成形于汉,成熟完备于唐,鼎盛于宋,在元明清得到稳定延续。在宋代,香事仪式普及民间,已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休闲活动。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修身养性的“四般闲事”。宋代品香仪式中,香具甚多,如插瓶、香盒、香匙、香箸、香帚、灰铲、垫片等,但最主要的香具是闻香炉。闻香炉大多为瓷质,也许是握炉时不易传热的缘故。宋代流行“隔火熏香”,即在炉底铺足香灰,再在炉膛内埋入烧透的炭块,香灰开孔处放云母或银箔垫片,将香料上割下的木片置于垫片上传燃,因而,估计炉壁多少有些温热。

闻香,是香事仪式中一个鉴赏香的过程,闻香者闻辨香的品类,体会传燃变化中的不同香味,尔后在香笺上记下闻香心得。香事仪式上常有主客多人,各位正襟危坐,气氛静闲庄重。品香时,主人用右手握炉,左手拱五指成空心半球状,轻罩炉口聚集香气,然后引鼻靠近香炉缓缓吸气品香。闻香三次后,主人将炉按顺时针方向由左手递给客人的右手,客人闻香三次,依此传炉给下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照片中刘良佑教授的闻香演示,品香人握炉的手势也很规范:以拇指和食指握住闻香炉宽折沿下的炉顶,中指托靠炉的外腹,余下两指勾住炉的束腰处,这样一只膛内燃着炭块和香木的瓷炉就被握得既紧又稳。由此观之,这闻香炉的造型,全是为了闻香的特殊用场而“度身定制”的,且该炉是惯用于手持,并非供置案几之物。

从陕西黄堡窑址出土的香具实物得知,闻香炉成型于唐代,至北宋已制得十分精美。但而今国内出版的众多古陶瓷论著中,没有一章一节对闻香炉作出过准确的论述或定名,荧屏上有的陶瓷专家在鉴定时也语焉不详。造成今人不识闻香炉的原因有二:清代嘉、道以降,国力日衰,品香仪式陪同民族文化艺术经历了两个世纪的衰落,最终几近泯灭,眼下只在台湾还偶尔举行品香仪式;作为香文化的传承人——闻香师,自然也随之濒临消亡,仅海峡对岸犹存十来位传统香文化的研究者,如若对他们保护重视不够,恐怕也会造成流散和消失。我与嘉禄原先约定,准备同去拜访刘良佑教授,很想亲身领略他闻香的垂范并感受其品香雅趣,我想带着这尊北宋闻香炉前去,但愿佳事配佳器,璧合一回美妙香缘。不料就在数月之前,刘教授去青海旅游,据说是引发了脑溢血而猝然谢世。对此我心黯神伤,有弦断人去、知音不遇之憾。

虽然我已为敝藏的闻香炉正名,而心中仍未释然。有时持捧玩赏,还会感到沉甸甸的,它毕竟是宋代文化的携带者,见证了我国千年来香事的兴衰。古老而高雅的香文化,还会不会在今日复燃呢?

淄博地区明代法华彩釉香炉


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上流社会的人们为了礼仪要用来将衣服薰香;文人雅士们则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炷香,用以提神醒脑、净化室内环境,并可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民间更多的则是在供养祖先、拜神祈福时焚香,用以和先人、神灵沟通。因此,各种材质、不同样式的香炉便应运而生。本文要介绍的这件器物,就是明代时期在山东淄博地区的民间所使用的一件“法华”彩釉瓷香炉。

依据器型看,此炉名全应为明代双兽立耳式三足“法华”彩釉香炉(图1)。器口径8、腹径7.8、通高12.3厘米,重量215克;大敞口,口微外侈,口沿边下装饰一圈回纹;束腰,腰部直径6.3、高2厘米;向下渐宽形成大腹并略呈垂腹状,腹部外模印有花卉纹,花叶自然舒展;底部浑圆;半圆柱形三足,足稍向外撇;腹至口沿两边立起对称的两瑞兽耳,瑞兽后两爪紧抵腹部,前两爪紧贴口沿,其头部高过口沿2厘米。

古拙的双耳,加上高度和角度均恰到好处的三足,整体形象比例匀称,圆润饱满,有长而不瘦、宽而不肥的和谐之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视觉感受。整件器物古意盎然又充满灵性,极具艺术观赏性。

需要关注的是,此炉足上部分全部施用了少见的“法华”彩釉,而且以孔雀绿为主,色彩浓艳,包浆润泽自然。让人赏心悦目。

“法华”釉又称珐华釉或珐花釉,是我国民窑中风格独具的陶瓷产品。它始创于元代,盛于明,最早在山西蒲州一带烧造。

明代中期以后,淄博窑开始仿制。一般都是花瓶、香炉之类小件器物。

法华彩釉瓷器是在琉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它的制作工艺、配方和琉璃的烧制存在不少共同之处。法华瓷器釉的配方也和琉璃器大体相同,只是助熔剂有差异:硫璃以铅作助熔剂,而法华瓷釉所用的助熔剂是牙硝。

据史料记载,在蒙元一朝,山东博山琉璃已是天下皆知,1982年发现的琉璃窑炉遗址证明,元末明初博山的琉璃业已具备相当规模。明洪武年间,内宫监在此设“外厂”,开始为宫廷生产御用琉璃产品。这时琉璃器法华彩已相当普遍,并逐渐将此彩釉技术转移到了在当地同样发达的陶瓷生产中。

法华彩釉的装饰工艺,文献记载是:“采用彩绘中的立粉技术,在陶胎表面上用特别带管的泥浆袋,勾勒成凸线的纹饰轮廓,然后分别以黄、绿、紫等法华彩釉料,填出底子和花纹色彩,入窑烧成”。

但从淄博发现的这件法华彩釉香炉看,工艺相对简单一些,是在已模印出花纹图案的香炉素胎坯上填以法华彩釉。在香炉腰部与双竖耳中部分别填缀以褐黄色釉,其余全部施以孔雀绿彩色釉,呈色葱翠透亮,两色对比强烈,立体感很强。

这种孔雀绿彩色釉,应该就是著名的法华釉中的“法翠”釉。法翠,又名法绿。《南窑笔记》说:“法蓝、法翠……本朝有陶司马驻昌南,传此二色,云出自山东琉璃窑也。其制用涩胎上色,复入窑烧成者。用石末、铜花、牙硝为法翠,加入青料为法蓝。”

其烧制方法是采用二次烧成法。首先在雕刻好花纹图案的模型上制坯,然后将坯片粘结成器型,入窑高温烧结成素胎,再在素胎图案上填施各种色彩的法华釉后入窑二次烧制。从与这件香炉同期发现的素胎器(图2)来看,用的是当地出产的陶土制胎,由于原料杂质多,胎色不纯正,从而使用了白色化妆土技术。

关于“法华”釉的名称,在古代华和花是一个字意。为什么在色彩上要加一个“法”字,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粉华”这两个字的谐音;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加“法”字可能与某种宗教信仰有关,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索。

清中期民窑青花龙纹香炉


龙为古代瑞兽,鹿角蛇形,周身鳞片,张牙舞爪,雄壮威武。

这个生活在神话世界里的“百兽之长”“鳞虫之长”,有着无边的法力,按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法是“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被看作是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在古代有着极高的人气,流传下来的建筑构件、衣冠帽饰、器皿用具上都有它的身影。

龙的形象,原有不同版本,随着历史变迁,到了明清,它的形象逐渐明朗,并演变出翼龙、夔龙、立龙等式样,无限的变化让龙更显传奇色彩。

龙在凡尘,还是帝王权威的象征,掌握天下大权者往往被称为真龙天子,有了这层关系,龙在封建社会似乎成了皇家专用符号,民间以龙为装饰有掉脑袋的风险。不过这种说法,也并不完全成立。明代之前,历朝政权对民间龙纹使用没有太多约束,明清时期,统治者最初严禁民间有龙纹出现,但禁令阻止不了民众对龙纹的使用,最终规定五趾龙唯皇室能用,民间用三趾龙、四趾龙等图纹均可,所以留下来的民窑龙纹瓷器数量也不在少数。

龙趾数量,为判定瓷窑性质提供了佐证,但也有混淆视听者,以前见到一古玩商,拿一粗工民窑青花三趾龙碗,向顾客吹嘘说是皇宫里流出来的龙碗,回想起来,真是贻笑大方。

其实普通的民窑青花龙纹瓷器,只要品好货真,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就像十年前颇为常见的清代早期“过墙龙”青花盘,现在市场价格也冲到五千以上了。

惹得烫手的“过墙龙”不能引发我的兴趣,毕竟那价格里掺杂着大量水分。而逛摊淘到的这只清中期青花龙纹香炉,价格不高,器物完整,自然而然,就和我很投缘了。

香炉是敞口的钵式炉,炉壁四周,青花描绘的画意,是明眼人一看就知的“双龙戏珠”。两条蜿蜒盘旋的四趾龙(图1),正相互对视,它们的中间,是一颗火光四溢的圆状宝珠(图2)。置香炉于掌间把玩,左右来回翻转,龙也慵懒地动了起来,很和平地戏弄起宝珠。瓷器匠人笔下的龙,刻划还算到位,只是青花有些平淡晕散,笔法略为简单粗率,以致龙所具备的狰狞威猛样态没有呈现出来,这与当时国力衰退的迹象不无关系。

仅靠形体表现的四趾龙,英武不再。慢慢地品赏,却有了份和善,多了份可爱,与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极为接近。在它一百多年的履历上,它比深锁宫廷的五趾龙更接地气,长期被士民虔诚地摆放在庙堂或厅室的香案上,梵音四起,檀香冉冉,烟雾缭绕,它也能在万民的崇敬中享受到腾云驾雾的尊荣。

有舍必有得。草根的龙,亦有别样的幸福。

被错过的晋瓷香炉


迷上收藏后,我最爱逛的地方就是古玩市场。一次外出办事,路过古玩市场,我忍不住又进去逛了逛。结果,在地摊上发现了一件很不错的三足陶瓷香炉。

该香炉高29cm,底径24cm,肚径29cm,虎面双耳,盖子如同凉亭屋顶,盖子上还有几个细小的孔,是古代熏香炉结构。据说,古代香炉分为两种,一种无盖,用来祭祀或是文人摆于书房点香用;一种有盖,盖上有些细孔,在里面点燃碳火,撒上香料,香味便从细孔排出,用于给房间清洁空气,或是驱散蚊虫等。

这只熏香炉看起来有些年代了,外表有些粗糙,应该是民间用品。店主开价3000元,说是从乡下收来的。我感觉贵了些,要是真从乡下收来估计1000元就能收到,给摊主2000元就够了,但想着还要办事,带着这么大的香炉也不方便,于是就懒得还价,打算办完事回头再看看,如果价格合适就买。

办完事已是下午4点多,我匆匆忙忙赶到古玩市场,可地摊上哪还有虎面双耳瓷香炉的影子啊!我顿感情况不妙,问了摊主后才知道,原来香炉早在一个小时前就被人以2500元的价格买走了。这让我遗憾不已,后悔自己未能及时出手。

回来后,我无意间在网上发现一件形状一致的虎面双耳瓷香炉,报价居然是6000多元,据资料介绍还是高古晋瓷呢!我顿时傻了眼,平时老跟藏友抱怨没逮着捡漏的机会,可现在到手的捡漏机会却让我白白浪费了。如今,我只能一声长叹,狠狠地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擦亮眼睛,再有机会,千万不能错过,该出手时就出手!

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清雍正)


清雍正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作为一件海外回流文物,回归令人欣慰。

中国嘉德2007年春拍,一件清代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在首日瓷器玉器工艺品的拍卖场上,经过长达30分钟的竞拍,最终以2643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其他清朝各年代瓷器,器形繁多、釉色丰富,涉及棒槌瓶、将军罐、花觚、凤尾尊,釉色有五彩、青花、釉下三彩等。

中国嘉德董事总经理王雁南女士表示,清雍正香炉这一价格有力地印证了该香炉世间孤品的地位。清雍正粉彩御用香炉在造型上呈八角形,由盖与炉身两部分构成。洗口外侈,细颈,扁圆形腹体,肩饰正反“S”形耳,腹下内敛,腹部底层中心有八方形孔,下承双层台基式,底承八柱形足,上配伞盖式宝珠形纽盖。纵向在口沿、炉身及上下各部分的衔接处,饰有塑成规整的凸形装饰线,在台基最底端内壁侧有镂空金钱纹的装饰,在底端每两足之间留有小孔。

着色上通体内外均施松石绿釉,采用模压、贴塑等多种工艺集于一身,炉身上部压模整齐的菊瓣纹,周围以仿翡翠绿釉为地,黑彩勾勒边沿。

炉身下部与其对应的部分以凸雕菊瓣纹装饰,两部分菊瓣纹均在起棱处贴饰相向而望的金釉瑞兽。双耳、腹部、盖面及台基上的纹饰皆采取在瓷胎上模压阳文或阴文印花,再于印花的瓷胎上绘画,施蓝色、黄色、绿色等各色彩釉,纹饰不仅具有较强的立体感且蕴含西洋风格。

中国嘉德“波士顿美术馆藏中国清早期瓷器”专题拍卖以100%的成交率落锤。以下四件拍品均为20世纪初进入波士顿美术馆的藏品。

清康熙釉里三彩山石螭龙纹花觚因其形似青铜器中的“觚”,而称为“花觚”。釉里三彩是康熙时期创造的一种高温釉下彩品种,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釉三种釉下彩相结合,用蓝色和红色来表现主纹、辅纹,豆青色表现山石。三种颜色均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烧制难度比青花或釉里红更大。

该花觚颈部绘“渔人泛舟”图,近足部绘“垂钓图”,中部鼓腹处绘夔龙灵芝装饰。房屋、远山、树叶、螭龙、渔人、小舟都以青花描绘,釉里红绘枝干、灵芝及部分树叶,山石则以豆青釉表现。

五彩锦地开光山水图棒槌瓶同样是清康熙年代瓷器,因造型盘口,直颈,折肩,筒形腹,圈足,为标准的棒槌瓶式样得名。瓷器口沿以绿彩为地,墨彩绘折线纹。颈部以红、绿二彩绘团“寿”字,间以“擅”字符,上下皆绘回纹、折线纹和立墙纹作边饰。肩部锦地绘四开光琴棋书画图。腹部主要饰开光图案,一侧倭角形长方形开光内绘五彩山水人物图,山石耸立,斜松侧柏,小童搀扶老人行走于桥间,色彩淡雅清新。

仿古瓷收藏 历久弥香 正升温


在拍卖场上,瓷器是文玩收藏家追逐的品种之一。古拙的色彩,文化韵味深厚的纹饰,光洁细腻的手感,无不使藏家们心动神往。屡屡拍出的高价更印证了瓷器本身的珍贵。然而珍品难求,历代的仿古瓷也就成为藏家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文玩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据有关瓷器收藏业内人士介绍,瓷器在古代多为“奢侈品”,往往只有高官富商才能拥有,一般普通人家多用泥碗。有时候,皇帝也会将制作精美的瓷瓶作为礼品赏赐给下属,可见其贵重与价值。但是,真正为收藏界认可的那些名瓷存世量却极少,因此,历朝历代都有能工巧匠对名瓷进行仿制。这些仿制品虽不及真正的名瓷珍贵,但仍然受到很多藏家的认可。

据了解,不同时代的仿品,具有不同的风格,从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我国的制瓷工艺。早在宋代,就有地方窑对名窑作品加以仿造的情形。明代时,闻名遐迩的景德镇瓷业无论官窑、民窑都非常兴旺。不单有当时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厂”,专烧供宫廷使用的瓷器,还催生出一批制作仿古瓷的名家。万历年间的制瓷名家昊十九,以仿制白釉脱胎瓷,所制“卵幕杯”“流霞盏”最为著名。明中后期以仿宣德、成化款最为常见。此外,这一时期仿宋代官、哥、龙泉窑瓷器也很流行。

在元代瓷器中,以仿宋代钧窑和定窑较为突出。明清两代时,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尤其在清代,甚至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有个别的作品甚至超过了原有水平。其仿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等朝瓷器,在釉色、胎质、造型、纹饰方面多已达到理想境界。当时以“郎窑”“唐窑”制品最为逼真。

有资深藏家认为,以前人们做仿古瓷,多出于慕古的情思,并没有牟利的目的。所以,许多仿品并不仿写前朝年款,而是直书本朝年号,注明是“仿古”专款。这样的仿品一般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未来的升值不难预期。

同样,对民国初由知名官窑老艺人仿制的一些瓷器,部分收藏家也持看好态度。其原因是,当时的那些老匠人做的仿品有的很精致,加上现在景德镇能和以前官窑时相媲美的陶土已经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仿品的价值也会有所提升。

然而,也有资深藏家提醒,即便是真的仿古瓷,在收藏市场上价格差异也很大。比如,同是仿前朝的瓷器,有些售价在数千元,有些则到数十万元。那么,除了年份的不同,又是什么使得这些藏品价格差异如此大呢?据业内人士介绍,这就和现在人们对名牌、对“奢侈品”的仿造是一样的道理,同样是仿制,所用材料等级的不同以及工艺的精致程度、工匠水平的高低,都是影响仿品价格的直接因素。因此,在收藏时要在“包老”的基础上,根据胎的薄厚、细腻程度、描色颜料的不同,以及画工的雅、俗等方面综合判定仿古瓶的价值。

有业内专家提醒仿古瓷的收藏者,并非所有仿古瓷都有收藏价值,更不要轻信“捡漏”。有些现代仿品因原料稀缺、工艺粗糙,基本没有多少收藏价值,尤其是批量注浆坯再贴花的瓷器,更无收藏价值。另外,也要特别注意某些不良商家以假乱真,将现代仿品做旧后,以真品或“古仿精品”等方式混淆视听,牟取暴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