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绞胎瓷器 > 导航 >

中国瓷器历史上少见的瓷器品种绞胎瓷

中国瓷器历史上少见的瓷器品种绞胎瓷

古代绞胎瓷器 绞胎瓷器鉴别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2020-07-06

古代绞胎瓷器。

绞胎瓷是小众收藏的瓷器,也是中国瓷器历史上少见的瓷器品种,但是在中国封建王朝最鼎盛的唐宋两代的历史时期绞胎瓷是跟汝窑和钧窑相媲美的瓷器,可见绞胎瓷在中瓷器史上的重要性。

绞胎瓷烧造工艺曾经因为某种原因失传了几百年,但是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绞胎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绞胎瓷烧造工艺得以恢复,而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绞胎陶瓷亦称“绞泥”、“搅胎瓷”、 “透花瓷”。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靖康之变后失传。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颜色以黑白或者褐白为主,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的瓷器。

绞胎瓷的瓷器品种

古法绞胎瓷

绞釉绞胎瓷

剔花绞胎瓷

雕花绞胎瓷

绞胎瓷挂件

绞胎瓷板画TAocI52.CoM

绞胎瓷发展历史

起源

绞胎瓷起源于唐代,唐代是古代陶瓷烧造承前启后的时代,其烧造技术和工艺都有很大的发展,南北方各地窑口创烧了许多新品种,其中独创的新陶瓷绞胎,一经出世便成为中国古陶瓷史上的艺术瑰宝。它的出现约在唐代公元714年前后。

兴盛

唐代虽创烧了绞胎瓷,但数量少,品种单一,到了宋代得到了常足的发展。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因而促进了经济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宋朝又崇尚以文治国,文化也得到了大发展。于是,中国的陶瓷业如雨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一时间全国广大地区窑场纷立,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窑场之间的技术交流加强了,而且,形成了各窑之间出现在产品数量、质量、艺术等方面的竞争。绞胎陶瓷生产由原先四个窑场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而且多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如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巩县的芝田窑、新安的城关窑、禹县的钧台窑、宝丰清凉寺窑等。其中,焦作当阳峪窑的绞胎产品,以其数量大,质量精、纹饰美等特点技压群窑,响誉天下。

断代

绞胎瓷业正在兴旺发达时期,突然中断消失,其原因查无具体的史料记载。根据零星的记载疏理,可知其断代在“靖康之变”之后。

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将京城中公私蓄积,以及皇室珍宝玩物、皇家藏书抢劫一空,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北宋灭亡。这就是闻名于史的“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耻。

复烧绞胎瓷

是古代当阳峪窑和巩义窑的能工巧匠们,用智慧和汗水创烧的神妙之花,在社会变革和战火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其绝技失传八百年后最先慧眼识宝的是外国人。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梅健鹰,到当阳峪与本地制陶人做过复活绞胎瓷的工作,但亦无显著成效。而最终赋有成果的是“孟家瓷坊”掌门人孟凡斌先生。孟凡斌先生经20多年的探索研制,终于用自己的土窑、采取古法,烧出了第一窑绞胎瓷,引起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注目,并派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在国内外影响广泛的广交会。

恢复焦作馆藏绞胎瓷罐,器型很小,罐体遍绘棕白两色相间的羽毛花纹,当阳峪的绞胎瓷,挂透明釉或绿釉,花纹有自然纹和规整纹两类。自然纹如流水潺潺、群岚叠翠、大漠孤烟,有中国画泼墨韵致。规整纹则神秘端庄,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有羽毛文、草编纹、花卉纹、麦穗纹、漩涡纹、放射纹等。

创新

复烧和恢复绞胎瓷的生产,使失传已久的绞胎瓷工艺得以全面开发,这是对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巨大贡献。但是,绞胎瓷专家们并未停止继续发展的脚步,在保持其传统工艺特点、技法、性能的基础上,利用现代高科技陶瓷材料,在绞胎瓷的质地、色泽、光泽造型以及镶接、彩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和研发,汲古创新,力求工艺和艺术更加完美的结合,把绞胎瓷工艺水平和艺术品味提高到一个新层面。例如在全面研制出古法羽毛纹、编织纹、水波纹、流沙纹、团花纹、凤尾纹、类木理纹及各种动植物图案、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自然纹理的千变万化,融入到绞胎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这种对纹理的创新,提高了绞胎瓷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绞胎瓷专家们在制作绞胎瓷的质地成份、工艺原材料、制做技法等方面,融历史性、时代性于一体,着力提升绞胎瓷的文化内涵,充分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出它的人文价值、工艺价值、艺术价值。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绞胎瓷器


绞胎瓷是河南古当阳峪窑瓷器,起源于唐代,因为历史传承原因,绞胎瓷器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后来经过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柴战柱恢复了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工艺。

绞胎瓷起源

绞胎瓷起源于唐代,唐代是古代陶瓷烧造承前启后的时代,其烧造技术和工艺都有很大的发展,南北方各地窑口创烧了许多新品种,其中独创的新陶瓷绞胎,一经出世便成为中国古陶瓷史上的艺术瑰宝。它的出现约在唐代公元714年前后。

兴盛

唐代虽创烧了绞胎瓷,但数量少,品种单一,到了宋代得到了常足的发展。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因而促进了经济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宋朝又崇尚以文治国,文化也得到了大发展。于是,中国的陶瓷业如雨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一时间全国广大地区窑场纷立,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窑场之间的技术交流加强了,而且,形成了各窑之间出现在产品数量、质量、艺术等方面的竞争。绞胎陶瓷生产由原先四个窑场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而且多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如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巩县的芝田窑、新安的城关窑、禹县的钧台窑、宝丰清凉寺窑等。其中,焦作当阳峪窑的绞胎产品,以其数量大,质量精、纹饰美等特点技压群窑,响誉天下。

断代

绞胎瓷器正在兴旺发达时期,突然中断消失,其原因查无具体的史料记载。根据零星的记载疏理,可知其断代在“靖康之变”之后。

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将京城中公私蓄积,以及皇室珍宝玩物、皇家藏书抢劫一空,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北宋灭亡。这就是闻名于史的“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耻。

复烧绞胎瓷

复烧绞胎瓷是古代当阳峪窑和巩义窑的能工巧匠们,用智慧和汗水创烧的神妙之花,在社会变革和战火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其绝技失传八百年。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能绞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

绞胎瓷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绞胎艺术瓷是我国艺术陶瓷的一朵奇葩,是艺术陶瓷的一块瑰宝。绞胎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观,它胎中带有花纹,釉色透明,花色斑驳,自然天成。有“表里如一”的美誉,北宋时已享有盛誉,重要窑址在焦作当阳峪。

绞胎艺术瓷是利用胎内的纹饰变化来装饰瓷器的艺术陶瓷种类,在陶瓷装饰中独树一帜。历史上,绞胎瓷也称为透花瓷,其各种纹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内外相通,一胎一面,不可复制。

绞胎瓷历史悠久,从唐代起开始烧制,宋代达到高峰,特别是当阳峪窑系生产的绞胎瓷产品,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风格独特,北宋时期就有达到: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花似锦、凝如脂、润如玉,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品。这就是中国历史名瓷――当阳峪绞胎瓷的综合评价。但宋“靖康之变”后烧制中断,绞胎瓷技艺失传。

绞胎瓷是唐宋经济文化发展和当时中华民族观念、民族心理、文化现象的反映。绞胎瓷的兴起、发展、昌盛和没落也正是焦作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记载。

古之山阳城,因“焦家的陶瓷作坊”而得名焦作,焦作有千年的陶瓷历史文化,是唐宋时期的瓷都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工业文明的地方,以当阳峪窑系为特征的南太行陶瓷产区久负盛名。当阳峪宋代瓷窑遗址现存有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记载了当年当阳峪窑业繁荣的盛况,特别是焦作当阳峪窑系用绞胎、绞釉、剔花技法装饰的瓷器,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其风格独树一帜,闻名于世界。目前,国内外博物馆中绞胎瓷器存世量仅60余件,焦作当阳峪宋代古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峪古瓷窑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阳峪地处豫北太行山的南麓,瓷土资源丰富,位于修武县西村乡,是北宋著名民窑的中心。由于窑址在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故又称作修武窑。据考证,此窑当创烧于唐五代,宋金是其鼎盛期。在豫西北太行山南麓700多公里浅山区的沟壑中,有一个庞大的古陶瓷窑群,当阳峪窑是整个窑群的中心。当时沿太行山,以当阳峪为中心向东、西、南三个方向250余平方公里有大小窑场上千余座,生产着不同种类、形式各异的陶瓷产品,形成了北宋时期规模最大的陶瓷生产区,其陶瓷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绞胎陶瓷亦称“绞泥”、“搅胎瓷”、 “透花瓷”。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靖康之变后失传。

天字罐瓷器——陶的瓷史上珍稀品种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代时发展到了顶峰。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不同年代的不同青花钴料都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绘画的各种题材。青花瓷器的绘画用传统的毛笔,以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来完成画图。明代青花瓷器的总体特征:早期青花晕散、中期艳丽、晚期灰暗。 天字罐是成化斗彩中最著名的品种,罐底下写一个天字作为底款。在清档中都写成“成窑天字罐”天字罐是御用的瓷器。

在瓷器历史上,大明成化天字罐的名气非常大,地位很高,因是御用器。故成化天字罐在瓷器的收藏中会是特别珍贵,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以及东京、伦敦的大博物馆里都可以看到。

大明成化天字罐在成化斗彩瓷器中声名显赫,为皇宫御用之物,价值连城。天字罐是成化的首创,纹饰有海马纹、花草纹,惟独没有人物纹。罐底书写的“天”字,特征是无栏无框。因距今已有500多年,岁月沧桑,社会动荡,完整的珍贵器物流传至今已属不易,特别是一些盖罐,其盖原配者罕见之至。

大明成化天字罐不是到了今天才珍贵,历史上就特别珍贵。乾隆时期有一段文字记载:乾隆九年六月十九日,由养心殿造办处发来一个缺釉成窑天字罐,并传旨:“着将缺釉天字盖罐一件,着交唐英补釉。如补得,补好送来。如补不得,不必补,仍旧送来。钦此。”唐英看到御旨后十分紧张,他把这个罐带回景德镇,琢磨怎么能把釉补上。隔了几个月,他重新做三对,连同原罐,一起带回给了皇上。

罐,大口,鼓腹,用以储物、储水,既然是储存的用途,原应有盖,故名盖罐。但因使用频率高,盖易损毁,今天存世的明代盖罐多有罐身,而缺器盖。天字罐是明成化年间出现的一种小型盖罐,因罐底有无边栏的青花“天”字而得名。器型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内挖圈足,附盖。盖多平顶微凸,直壁,覆于罐口。罐腹纹饰多为海马纹,也有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纹饰。传世器物中有在海水飞马罐底书“天”字的,也有在龙爪罐底书“天”字的。

明代青花人物纹罐,口径:5.5cm 底径:8cm 通高:17cm,直口,短颈,丰肩,弧腹,圈足。器形规整,胎质坚致细密,釉面莹润细腻。通体施白釉,质如凝脂,白嫩亮洁,罐身绘青花人物故事,所绘画面生动繁复,人物神志萧洒,线条柔和圆润,青花发色蓝中泛灰,不失为赏玩佳品,值得收藏。

明代是我国瓷罐史上的鼎盛时期,由于“罐”与“官”谐音,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超过了瓶、尊,寄托了人们对门庭兴旺的美好寓意。其用途与品位,也随之得到提升,并逐渐取代了瓶,成为人们居家摆设的重要物品。同时罐的造型也更加丰富,出现了天字罐、将军罐、莲子罐、粥罐等等。到了清代,人们把瓷瓶同“平安”的吉祥寓意联系在一起。于是,罐的地位又逐渐被瓶所取代,罐的生产又开始以实用器为主,重新做起了盛贮的用器。

据资料:天字罐有两类,一是明天顺年斗彩天字罐,另一类是明天启年五彩天字罐,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明青花器。大小均有,大的似酒坛,大口,短颈,肩圆,腹收敛,大底,底部以钴料书写“天”字款。器身多绘以山水纹饰,画意生动,以明成化时品质最精。

天字罐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珍稀品种,成为收藏界的热门追求,一些藏家不惜万金以得一罐,作“镇宅之宝”。英国拍卖行曾在伦敦拍卖过一个天字罐(残器),成交价达到1130万元人民币。尽管这件天字罐是残器,也就是说是不完整的修复件,而且器口颈部磨平,缺盖,但价值可以说高得惊人。一件缺盖经过修复的明代成化斗彩天字罐成交价达一千一百三十万人民币,那么保存完好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其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可见一斑。

清代康熙、雍正两朝所盛行的仿品,与明代成化的盖罐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明代成化盖罐盖面显得微凸,而清代仿品则无此现象,却是平面,兼有棱角分明感觉,这是鉴定盖罐真伪的鲜明而典型的特征。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瓷器这一中国独创的艺术品的价值也水涨船高,保持着每年20%的涨幅。珍稀瓷器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而且量也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将会越来越少,留下来的都非常珍贵,能遇上珍品的人更是拥有非比寻常的运气和缘分。 拍卖是否成功关键还是看拍品的品质,如果依靠拍卖形式的创新,忽视提升拍品的品质,恐怕不会有质的改变与成交的希望。

绞胎陶瓷


绞胎陶瓷是花瓷的一种,在宋代绞胎瓷是河南焦作当阳峪窑的主要瓷器品种之一, 绞胎艺术瓷是利用胎内的纹饰变化来装饰瓷器的艺术陶瓷种类,在陶瓷装饰中独树一帜。历史上,绞胎瓷也称为透花瓷, 绞胎艺术瓷是我国艺术陶瓷的一朵奇葩,是艺术陶瓷的一块瑰宝。

绞胎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观,它胎中带有花纹,釉色透明,花色斑驳,自然天成。它是利用胎内的纹饰变化来装饰瓷器,各种纹饰由胎内,内外相通,一胎一面,不可复制。

绞胎瓷历史悠久,从唐代起开始烧制,宋代达到高峰,特别是当阳峪窑系生产的绞胎瓷产品,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风格独特,北宋时期就有达到: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花似锦、凝如脂、润如玉,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品。这就是中国历史名瓷――当阳峪绞胎瓷的综合评价。但宋“靖康之变”后烧制中断,绞胎瓷技艺失传。

绞胎瓷是唐宋经济文化发展和当时中华民族观念、民族心理、文化现象的反映。绞胎瓷的兴起、发展、昌盛和没落也正是焦作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记载。

古之山阳城,因“焦家的陶瓷作坊”而得名焦作,焦作有千年的陶瓷历史文化,是唐宋时期的瓷都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工业文明的地方,以当阳峪窑系为特征的南太行陶瓷产区久负盛名。当阳峪宋代瓷窑遗址现存有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记载了当年当阳峪窑业繁荣的盛况,特别是焦作当阳峪窑系用绞胎、绞釉、剔花技法装饰的瓷器,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其风格独树一帜,闻名于世界。目前,国内外博物馆中绞胎瓷器存世量仅60余件,焦作当阳峪宋代古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峪古瓷窑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阳峪地处豫北太行山的南麓,瓷土资源丰富,位于修武县西村乡,是北宋著名民窑的中心。由于窑址在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故又称作修武窑。据考证,此窑当创烧于唐五代,宋金是其鼎盛期。在豫西北太行山南麓700多公里浅山区的沟壑中,有一个庞大的古陶瓷窑群,当阳峪窑是整个窑群的中心。当时沿太行山,以当阳峪为中心向东、西、南三个方向250余平方公里有大小窑场上千余座,生产着不同种类、形式各异的陶瓷产品,形成了北宋时期规模最大的陶瓷生产区,其陶瓷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焦作当阳峪窑不是官窑,胜似官窑,其作品独树一帜,博采众长,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极具皇家风格。

绞胎陶艺——可以理解为超出传统陶瓷艺术的作品,也可以理解为是超前创作的理念类作品,称之为陶艺。绞胎陶艺是运用绞胎纹饰的装饰技法。有局部纹饰装饰,如:黄焕义教授创作的“峪中藏宝”绞胎陶艺作品,运用了两片绞胎纹饰的瓷片,表达了千年的绞胎瓷文化这一主题。高级工艺师田颜文先生创作的“鱼瓶”系列作品,采用全绞胎纹饰装饰,纹饰自然、造型典雅,把“年年有余”的祝福透过作品传递给每位欣赏者。纹饰系列绞胎陶艺作品采用自然纹饰全装饰,局部纹饰开光,削片的外饰表达语言和凹凸的口沿处理方式,主要体现太行山精神、黄河文化孕育出了具有焦作地域特色显明的绞胎瓷文化这一主题,表达绞胎瓷纹饰的韵律美。“瓷韵系列”作品,全绞胎纹饰装饰,为解决纹饰的呆板和工整,采用中国画线条处理的方式,以立体的线条现代感的造型方式,表达着一个新的社会、欣欣向荣的时代特征,体现出造型美、纹饰美和线条美的瓷韵意景,给人带来视觉的冲击力和精神的愉悦。

绞胎美术瓷——绞胎纹饰装饰与彩绘的融合,这类作品归纳为绞胎美术瓷,以便与美术陶瓷的区别。绞胎纹饰装饰的器型少了些匠意,多了些自然流畅的意韵,特别是自然纹饰中结合彩绘类的绞胎美术瓷作品,这种融合的美,意境的美,以奇出新的构图,使人总感到看不尽的景色,品不够的韵味,特别是以自然纹饰构图的创作是其它美术类创作中所没有的,每件作品都是在不断发现中完成的,只有唯一的作品,没有复制的条件,收藏价值极高,精品、神品更是难求的传世佳作。而利用纹饰装饰局部的绞胎美术瓷,装饰和保真效果极佳,王锡良的“师竹友石”园盘边沿编织纹异化装饰,工整中见自然,图录保真大师的佳作,也是首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唯一的一件绞胎美术瓷作品,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属不可多见的国宝作品。总之,绞胎美术瓷增添了陶瓷彩绘的类型,对名家名作具有不易被复制和较强的保真装饰效果。

绞胎瓷韵画——利用绞胎纹饰创作山水、花鸟、人物意景韵味的艺术瓷种类,多运用在绞胎瓷板或器型上,最具有绞胎艺术瓷特色的焦作地域风格。这类作品以自然纹饰为主,焙烧成器后适当彩绘完善意景,有斗彩的装饰痕迹,也称“绞胎斗彩”。最有代表性的绞胎瓷韵画“赏春图”可称为这类作品的典范。柴占柱先生将绞胎瓷韵画与陶艺的结合做了一些尝试,像陶艺“太行霞光”、“玉书”这类作品就很难归类,如果瓷韵画特色明显就归到绞胎瓷韵画,如果没有形成意韵画景就还应该归到绞胎陶艺作品中。

绞胎雕塑瓷——利用绞胎纹饰装饰和雕塑结合的瓷种。绞胎纹饰增加雕塑瓷的厚重感,作品耐看,丰富了作品的色彩表现力,比单一的白瓷更富于色彩上的变化,增强了作品的美学效果,而且赋彩自然变化,色以胎内溢发,妙不可言。各种色彩的绞胎“中国龙”作品最有代表性,刘延忠先生仿玉绞胎雕塑作品也很有特色。设计的绞胎瓷尊似玉非玉的效果,精细的造型雕塑设计和他的人品一样使我过目难忘。绞胎雕塑瓷采用模压成型,可使作品规格统一,对造型设计要求较高,所以多是名家设计,限量制作,数量越少,价位越高。一般五件以内视为原作。器型上标记6/500即总制作五百件其中的第六件编号。

绞胎瓷雕——绞胎瓷雕是从绞胎雕塑瓷中分离出来的,主要从工艺上考虑,绞胎瓷雕是工艺师手工直接在胎体上创作,不用模压成型,因此,瓷雕作品都是单件孤品,其创作表现手法多样而富于变化,作品因人而宜各有技法特色,这类作品收藏价值也高。纹饰运用上依创作主题对象的表达需要选用。

绞胎绞釉瓷——是将两种不同的装饰技法即绞胎纹饰装饰和两种以上颜色釉装饰结合在一个器型上创作的艺术 瓷种类,这类作品多以绞胎纹饰装饰器型,以绞釉为主创作写意性山水构图效果极佳,绞釉的流动性,釉彩的浓淡,色彩的变化,似山、似水、似树、似石,观赏者参与想象的意境,耐看、耐品,具有画中有意,意在画外的审美体验。

绞胎剔花瓷——将绞胎纹饰装饰和剔花技法装饰结合,绞胎、剔花及以上介绍的绞釉装饰技法,最具有焦作当阳峪的地方装饰特色,自古就有“剔花著称,绞胎取胜”的说法。焦作的剔花有色层多的特点,一般3-5层,相当于三彩或五彩装饰,在构图剔花中需要什么颜色就剔到哪个颜色层,通过点或线或块创作出精美绝伦的不朽佳作。

总之,绞胎、绞釉、剔花装饰技法有千年的历史,而绞胎技法技艺最具特色和工艺难度,失传多年,继承传统技艺、汲古创新纹饰装饰是绞胎瓷创作中的主要技法,纹饰的多样性研究成果将极大的丰富和开拓绞胎瓷创作空间,将为世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不朽的传世作品。

大英博物馆:雍正瓷器集中国古代色釉瓷器之大成,是瓷器历史上最巅峰的存在


清雍正 青花喜上眉梢图抱月瓶

本品直口,细颈,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颈肩处饰如意形双耳,与肩相连。藏品,征集:17-666,107-147,通体青花为饰,口沿外饰双弦纹,颈及胫部分绘竹叶纹相对应,瓶腹一面绘鹊鸲栖于盛放的梅花枝头,另一面则饰白头翁鸟栖息于盛放的杏花,前后腹均衬以翠竹。一只仰视其上,一只低头俯视,绘画生动,寓意吉祥。树底生矮竹几丛,枝叶以双钩笔法勾勒,密而有序,极尽工巧。花瓣轻透、娇嫩欲滴,繁盛中更显雅致,呈现一派春光明媚景象。腹上下以缠枝花一周做边饰,青花发色清丽,浓淡有致,画工生动细腻。

器型、纹饰风格上均为仿明永乐式样,是雍正仿永乐青花瓷器的佳作。雍正青花选料精细,工艺严格,「参古今之式,汇以新意,备储巧妙」,成就非凡,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说。永宣青花的「苍妍雄浑」之品格最得雍正青睐,此器著意不落款,以追求永宣青花之特点,由此可彰显其乃甚可媲美前代之佳作。

据《清档》记载,雍正帝曾不止一次遣送清宫所藏瓷珍至景德镇以资效仿,为了达到与永乐本朝一致,通常无款,而后乾隆时期,产量剧增,且其器皆落乾隆本朝款识。

清雍正 仿哥釉饕餮纹贯耳方壶

本品唇口、束颈、垂腹、高圈足,颈两侧对称置长方形贯耳。器身内外和足内均施仿哥釉,釉层较厚,釉面满布黑色开片纹,足端施黑色釉,以摹「紫口铁足」之貌。双耳处一周雕刻仿青铜器饕餮纹,并施深棕色釉,其下出一周凸弦纹。足圈外撇,足底规整,施黑色釉。外底施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雍正一朝瓷艺精进,御窑厂集历代名品之大成,所出之仿古颜色釉,斑斓多彩,成就空前绝后,这一切与胤禛的喜好情趣密切攸关,其对宋器的钟情源于独特的传统文人情怀,以宋人审美为自身品味追求的典范。因自身特有的际遇铸就出高雅而恬淡的艺术品味。雍正皇帝在摹古之中深深融入自身的审美要求与对古物本身的理解,所得摹作乃经其亲自化裁而成,自然流露出浓厚的赵宋遗韵。胤禛的感悟和追求最终得以实现有赖于当时唐英榷陶下的御窑厂。彼时唐英秉承圣旨悉心烧造,尤其在仿古方面,超越前代,独步一时。他按照胤禛发来内府典藏的宋官旧物,对照临摹,以求胎釉、气韵之一致。其中对哥窑之摹造尤为精绝,颇为胤禛所钟情。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纹大天球瓶

拍品长颈,丰肩,球形腹,下承浅圈足。纹饰自上而下分三个层次,密而不乱。口沿绘海水纹一周,颈部及腹部以缠枝莲纹为主体纹饰,肩部饰清雍乾特有的巴洛克风格卷草纹,近底足处绘变形莲瓣纹,疏密相间,层次分明。青花发色鲜艳明快,点涂一法运用极为娴熟有致。

清代雍正乾隆都热衷摹古创新,各类仿古瓷器迭出,其中天球瓶作为经典的永宣器类得到广泛的摹制和创新,成为宫廷陈设用瓷。

清雍正 洋彩镂雕团龙捧寿纹塔式笔筒

笔筒为六方形,类塔式,口沿方折,六棱施仿木纹釉,六面青白釉镂雕蟠螭纹;器身外壁六面开光以洋彩绘六条五爪团龙,颜色各异,于祥云间驰骋穿行,龙爪间捧「寿」字,寓意祥瑞福寿。开光外于锦地之上饰蟠螭、花卉、寿字纹;下承六方镂雕底座,装饰手法与口沿如出一辙。器内施白釉,造型典雅大方,存世量少,是为文房陈设上品。底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款,工整大方。

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的最直接影响莫过于当时宫廷文化对西洋元素的吸纳和运用,康雍干三朝来华的西洋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东渐」之风深刻地影响清宫,从而开启了清宫西洋风的盛行。本品在造型上亦借鉴和运用欧洲多重棱角外观与对称设计,无不彰显出浓厚的欧洲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也与当时宫中来自西洋国家贡品——西洋座钟和音乐盒的周边装饰相似。

雍正朝洋彩瓷器存世数量极为稀少,本品即为一例,代表了清宫制瓷技艺的极高水准。作为方器,其成型难度较大,景德镇称此类器物为「镶器」,不能拉坯,只能拼合而成,烧造当中极易疵裂变形,因此力求造型周正,实为百里挑一;另外,洋彩的绘画设色妍丽繁缛,有别于传统技法,更需要画工高超的绘画功底与丰富的经验。唐英《陶冶图说》第十七编「圆琢洋采」曾作如此评述:「圆琢白器,五采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采。须素习绘事高手,将各种颜料研细调和,以白瓷片绘染烧试,必熟谙颜料、火候之性,始可由粗及细,熟中生巧,总以眼明、心细、手准为佳。」

此件笔筒口沿及底座所施仿木纹釉独特别致,传世雍正瓷施此釉的器物大多为文房用品。雍正时期出现的仿生釉开乾隆仿生瓷之先河,其中仿木纹釉契合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为仿生釉中佼佼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墨彩山水笔筒,上下沿便以木纹釉装饰。

本品造型新奇别致,装饰妍丽繁缛,造型层次丰富,釉彩妍美多姿,相互辉映,各见其妙。

清雍正 青花矾红水波云龙纹大盘

此盘体积硕大,形制规整,折沿,浅弧腹,圈足。折沿绘青花海水纹,盘心以青花海浪纹填充,正中饰矾红正面五爪龙,鬃发成蓬,双目炯炯,龙爪锋利,于滚滚浪涛间肆意遨游,神威毕现。内外壁皆以青花绘祥云纹,各分布四龙于其间,五爪与三爪各二,其中一三爪龙为背生双翼承鱼尾之应龙。整器所绘九龙生动栩栩,身姿矫健,尽显宫廷华贵尊荣。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青花双圈。

清廷好古,摹古之风盛行,而宣窑所出「价几与宋品矣」,如嘉靖朝谢肇浙在《五杂俎》中言:「宣窑不独款式端正,色泽细润,即其字画,亦皆精绝。」故宣窑瓷器素来为清宫所重,拍品即为一例证,为化裁于宣窑之青花矾红龙纹器皿而成。明代初期,青花釉里红水波云龙纹瓷器罕见,此中青、朱二色,皆为釉下彩,凡釉里红更难烧成,而釉上矾红彩则较易把握,遂宣德一朝,青花龙矾红彩水波纹瓷器成功烧制。

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图)


唐素面绞胎脉枕

楼钢说古陶瓷之十三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

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

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

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

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浆胎瓷器的由来


迷宫出来,前路畅通;关键于胸,顿悟了然。——我对“浆胎”瓷器、“秘色瓷”和“修内司窑”的认知,即有此感受也!民国时期的《饮流斋说瓷》作者在其文中有好几次提到“浆胎”瓷器,说“浆胎必轻”,桨胎质轻而松。还在说胎釉之三处注解:“(浆胎者,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桨以成肧胎,凡极轻而薄之器属之。)”

理解汉字有时不免望文生义,自有人理解“浆胎”大概是“注浆之胎”。因此,有个别瓷厂(窑)为了仿古,先制作了型腔而后注浆的工艺,但全都失败了,最后对“注浆之胎”的工艺制瓷作了完全的否定。我略有开热塑模具的经验,也知道些许脱模的道理,对“泥浆注胎”轻薄器型,向来认为是不可行的。可是,还真有些个专家,把‘轻而薄之器’(胎厚1厘米,小口大肚形器)鉴定为“注浆之胎”,这就让人有点笑不出声来了。那么“浆胎”称谓,缘来何处呢?因为不可能有实物支持,所以,我的分析和结论是:那是常人及《饮流斋说瓷》作者对既轻而薄的瓷器,一种在制瓷工艺上没有根据和定论的猜说;或者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词不达意的没有求证的道听途说。但《饮流斋说瓷》是一篇大作,洋洋洒洒从远古制陶一直说到清末瓷器,论及胎、瓷、釉、色、画、窑口、款式诸多方面。大凡读过此文的瓷器爱好者,甚至瓷器鉴定专家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该“说瓷”篇的影响。或许看客要问:黄昏红日,你说没有“注浆之胎”,那既轻而薄的瓷器,其胎骨究竟是什么?又应当叫什么名称才名副其实呢?摁下不表,让我先说说“秘色”陶瓷吧。

有史料记载,“秘色”一词最早见于李唐时*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的诗题,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人用青翠欲滳的千峰秀色,来描述越窑青陶的釉色之美;用“斗遗杯”来描述此绝色陶器可以拿去和诸多古代遗存杯碗之类斗靓媲美。这令古陶瓷专家和收藏爱好者们痴迷,恨不能随即一睹为快。

五代人*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更是极尽遣词造句之能事,用一连串的比喻来描绘越窑青陶的秀美釉色:“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评注:那时人多称陶器,注意‘陶成’二字。李唐也有人称瓷器了,不知他们当是如何定义的。)

宋人*赵德麟有

“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记载。

前蜀王*王衍更赞美:“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对金棱秘色瓷碗作了生动写照。(转者评注:这里的两个出处称越器为‘秘色’‘青瓷’了。但烧进后,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判断,我以为甚是勉强。)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著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转者加语:后来泛称宋以前的越地之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绍兴、慈溪、宁波一带。春秋时为越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唐代称为越州,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命名瓷窑,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越窑烧造瓷器历史悠久,从西周原始瓷到唐、五代至宋秘色瓷,从未间断,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

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隋、初唐继承南朝风格,生产碗、盘、盘口四系壶、四耳罐、鸡头壶等产品。盛唐以后产品精美,赢得声誉。产品都做得很规整,一丝不苟。常将口沿做成花口、荷叶口、葵口,底部加宽,作成玉璧形、玉环形或多曲结构,十分美观。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为青釉,晶莹滋润,如玉似冰。许多文人还在作品中称颂越窑瓷器,如陆龟蒙的《秘色越器》,施肩吾的《蜀茗词》,顾况的《茶赋》。表现出越窑青瓷的秀雅。越窑青瓷是中国最久远的瓷器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瓷母”……。(转)

关于越窑,有一点需要说明,越窑青瓷在晚唐、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这从唐代几位诗人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在史籍中也有“秘色瓷器”的记载。但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秘色”一说,缺乏实物支撑。(1987年,此谜初解)那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所谓的“秘色”瓷,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谜底。关于“秘色”瓷也有两说。一说是广义的,越窑青瓷就是“秘色瓷”;一说是狭义的,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称之为“秘色瓷”。狭义中的“秘色瓷”,曾是越窑中烧制的供御之物。

“秘色”陶瓷,古人历代有记载,但今人却无从比对确认其物,既使有幸见了,也不知那就是古称“秘色瓷”矣。自唐、宋以后,有别于唐三彩的——“秘色”陶瓷,元、明、清历代藏家、文人对它难述祥尽,更无以物示人。跨越千年后的今天,究竟什么是“秘色”瓷,专家、藏家、文人如堕云里雾里——很少有人知道釉里!这让我十分感叹和遗憾。……

2007年10月20日上午,上海“古今通宝”邀北京张广文,张燕燕在三楼的会议厅举办沙龙,我去参加听了二张的演讲。

2007年10月21日上午,我带了四件东西到了古今通宝三楼,分两次由张燕燕做了鉴定。张燕燕对哥窑一件,官窑一件均不看古,说深米黄哥窑蒜头壶是现代工艺品(评:鉴定错误);说米黄官窑薄胎“是现代注浆胎”(评:大错特错)。余两件通过鉴定。

其实,被张燕燕鉴定为“是现代注浆胎”的官窑薄胎瓷器,正是南宋越地的官窑“秘色”瓷器。

我曾对家传四件相关实物(极轻而薄之器)的反复研究加一个意外(碰碎一个)才得出结论:原来“秘色”之秘,源自一种古陶成工艺,了然后恍然大悟也:所谓“秘色”陶瓷,是古人(唐、宋制陶艺人)用了有色泥做胎(多为薄胎)罩以透明卵幕釉之故。比如“天青泥”或其他单色泥、调色泥等做胎,成型后,(有时)工匠故意在胎的底沿中间,用异色泥浅浅地嵌入(如黑胎泥),让人不明釉色(即泥本色),(咋的!奇怪!外乎唐三彩?)

如此,自然有人以为就是黑胎而不明釉为何色。问询何种色釉?制瓷工匠为保密珍贵矿土资源,奉上诡秘其釉色,以“秘色不传”、“秘色不宣”答询,致使文人雅客只得以“秘色”陶、瓷入词作诗表爱慕赞赏之意。可喜诗文经年流传,可惜物在异处沉睡,渐渐无人知所指矣。

唐、宋古人记载“秘色”陶瓷,主要用青色、翠色、绿色来加以描述并崇尚,我想,这和宋以前古人“尚青”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同时,众口一色的描写,也必然让“天青泥”迟早从釉里剥露出胎骨的真相。除此之外,“秘色”瓷在唐、宋时期还应当有其他颜色,主要是粉青色(极浅的蓝绿色)、米黄、淡黄色、天青、月白、油灰、灰色等。(注:灰胎不在好胎之列)顺便说说家传另一件用“天青泥”制造的银棱鼎足合盖银薄抱沿酒罇,它是宋代仿古的饮酒用具,但具备了向茶壶进化的特征。这一点发现,我觉得很有意思。同时,它透露了宋代“建窑陶坊”的陶成工艺完全不亚于“柴、汝、官、哥、定”等诸窑口。

以下转录几条相关资讯,让看客能有更多了解。

据网讯资料称,古时谓“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又说“

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紫砂泥主要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由于泥料的配比不同,还可以得到朱砂紫、栗色、海棠红等,故而紫砂泥也称“五色土”。

有近期网络资料称:在2003年有发现宜兴紫砂泥矿区。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在1987年,更曾有报道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了13件瓷器,其形状规整,造型精美,晶莹凝润。釉色有湖绿、青绿、青灰、青黄和淡黄,其中两件为银棱金银平脱鸟纹瓷碗。另有碗5件,盘4件,碟2件。专家确定,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秘色瓷。

另在浙江省慈溪上林湖寺龙口清理出龙窑窑炉一座、作坊遗迹一处;获得自唐末五代至南宋初期的各类瓷器三万余件(片)和大量窑具标本。其中南宋龙窑窑炉、作坊遗迹系越窑遗址中首次发现。窑炉由窑床、窑墙、火膛、火膛前工作面等部分组成;作坊遗迹发现于窑炉北侧堆积中,平面呈方形,有东西、南北各一道匣钵墙,残高近1米。这两处重要遗迹的揭露,将会展示越窑制瓷工艺的整个生产流程。发掘首次确定了南宋地层,出土的月白、天青釉瓷器,釉面温润而含蓄,呈半失透状。器类有觚、炉、玉壶春瓶、花盆等,其风格与北方汝官窑颇为接近,应为供器或宫廷用器;此外,南宋层还出土一外底阴刻“官”字的匣钵,证实了此地为南宋初期宫廷用瓷的产地,五代地层中,出土大量秘色瓷和众多带铭文的匣钵或瓷片,铭文一般刻在匣钵外壁或碗内外底心,计有姓氏类、方位类、纪年类、用途类等,是研究五代瓷手工业的重要资料。本次发掘是建国以来对越窑中心窑场的第二次大规模揭露,再现了越窑从唐末、五代到两宋时期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为解决贡窑、秘色瓷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并进一步提出了越窑与汝官窑、南宋修内司窑的关系等一系列学术问题。(转)

今天,我根据有限的资料,得出如下的几个结论:

1,显别于唐三彩的,那既轻而薄,宋及宋以前的里外通体一色(包括嵌假胎)的瓷器,就是所谓“秘色瓷”。其胎骨是珍贵的“有色矿泥”,该叫“稀土色泥胎”。其珍贵程度依次是“极白色矿泥”,“金黄色泥”,呈米黄色的“本山绿泥”,“天青泥”,“黑矿泥”和紫泥,红泥。

2,由于烧成颜色欠美观,黑矿泥、紫泥,红泥一般做成厚胎瓷器的基胎。在基胎里外层搪以“色泥浆”(不包括底沿部分)就形成“浆衣胎”,“浆衣胎”好比人穿了一件好看的内衣,但它是里外通体一色的。阴干后再罩上透明釉即可入窑烧成。烧成开窑过程中,由于厚基胎和薄浆胎的收缩率不同,就形成了开片、甚至豁裂现象。此类用珍贵色泥做浆胎貌似釉层的瓷器,越千年而常新,同理,也是唐至晚宋时期的“秘色瓷”。

3,理解“浆胎”词意,是所谓“注浆之胎”,是错误的。以注浆工艺完成口小肚大,胎薄1毫米的古代青瓷,实际是不可能的。即使现代也还没有成功。

4,古籍记载勿用置疑,南宋“修内司窑”是存在的。“修内司”是南迁宋皇朝“整修皇室内务”的专设机构。由于在未安之地马上兴建新窑是不太可能的,而皇室又急需祭祀用品,所以只得在越地由最好的窑口来解决。而督陶之事最终由“修内司”负责管理,故时人就顺称所督之窑为“修内司窑”了。它不可能是一个为急于解决问题(用量不大的祭器)而兴建的新窑口。

5,浙江省慈溪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即南宋早期选定(即改了名)的“修内司窑”。改名后,该窑主要负责烧造皇室用量不大的祭祀用品,以及后来的“秘色”赏玩珍品。(注:“秘色”赏玩珍品,小器为多,时久干脆,釉面自然开片。)浙博社教部主任赵幼强说,修内司当时只管祭祀的一个部门,管辖的是内窑,烧的是祭器,在历史上只是短暂出现。

6,有“修内司窑”底款的完整的祭器,目前我在国内只发现一件,是琮式瓶。此物可佐证慈溪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就是“修内司窑”。

7,广义的说法,越窑青瓷就是“秘色瓷”,那是错误的。我基本赞成狭义的说法,——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称之为“秘色瓷”。这里主要区别在于基胎和浆胎的贵贱及陶成工艺的水平。除了文人墨客笔下的(绿色)青瓷外,其实还有好些漂亮颜色的“秘色瓷”。如皇家独享的金黄色的,深米黄色的“秘色”瓷器。它们才是“秘色”瓷中的极品。

8,对单用珍贵矿泥制作的‘极轻而薄之器’称“浆胎”不科学。我为浆胎正名,应叫“本色泥胎”。而在基胎里外层再搪以“色泥浆”(不包括底沿部分)的薄薄的、起美色作用的、在透明釉层内的“本色泥胎”,应叫“浆衣胎”。

哪些瓷器品种值的投资


从2012年4月5日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北宋汝瓷创造了亿元的天价记录,引发的古瓷收藏热情,

到今年6月6日,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澳门)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艺术品专场拍卖会赢得开门红,一件宋代定窑美人枕以3.5亿港元的高价落槌,加上13%佣金,最终成交价高达3.95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1644亿元)。

同时,市面上大部分古瓷精品已经落到藏家手中,尤其是一些高端古瓷,古玩市场上已难其踪。

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好的古瓷,因为历朝历代窑口众多,古瓷品种极为丰富,民间传世数量巨大,从各地古玩市场来看,尽管古瓷仿品,赝品充斥市场,但真品古瓷并不少见,而且文物商店古瓷储量仍然可观,同时一些藏家的古瓷也可能会出手,这都可以收藏到一些真正的古瓷。那么究竟哪些古瓷有收藏价值呢?一些专家给出几个选择原则,仅供参考,同时也提醒收藏爱好者,投资有风险,收藏是长期行为,避免投机。

1选择那些较少,画面精美,造型别致的瓷器。特别是造型别致的瓷器,因工艺难度大,艺术价值高,升值空间较大,历来受追捧。

2选择那些尚未被发掘出真实价值的古代名瓷,由于时代,民俗,社会传统等各种因素影响,古瓷的真正价值一时难以确定,有一定的够藏潜力。

3选择近现代瓷品中的精品,代表作,知名工艺大师的作品,也有收藏价值。

清代瓷器中少见的器形橄榄瓶


橄榄瓶是中国瓷器中少见的器形,而且这种器形出现的时期也比较晚,橄榄瓶为清代流行的瓷器器形,始创于清代顺治时期,在清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橄榄瓶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

【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

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高39.3cm,口径10cm,足径12.3cm。

瓶撇口,细长颈,腹下渐敛,圈足外撇。瓶身以桃树为主题纹饰,树上结桃实9枚,桃花20朵,树下绘灵芝、竹子,空间绘蝙蝠5只。口、足际各绘双弦纹一周。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雍正朝官窑瓷器以造型端庄、做工精细著称。此瓶造型秀丽,构图疏密得当,工艺精巧。青花画风仿明永乐、宣德风格,以点染的重笔模仿铁结晶斑点,于清秀中显露出古朴刚劲之风。图案中的桃实、桃花、桃枝、蝙蝠、灵芝、竹子等,在传统文化中均属于吉祥图案,寓意福寿吉祥。此瓶为雍正官窑青花瓷器的杰出之作。

【绿郎窑哥釉小橄榄瓶】

绿郎窑哥釉小橄榄瓶,清雍正,高14.3cm,口径4.5cm,足径5cm。

绿郎窑哥釉小橄榄瓶瓶橄榄形,直口,假圈足。通体施绿哥釉,并有细开片,外底米色釉,亦见开片。绿哥釉,又称绿郎窑,它是和郎窑红并存的品种。器物内外釉均为苹果青绿色,开细小纹片,绿郎窑数量极少,是十分珍贵的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