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品种知识——磨光陶

陶瓷品种知识——磨光陶

陶瓷知识 瓷砖知识 瓷器鉴别知识

2020-07-07

陶瓷知识。

采用打磨技术加工,表面富有光泽的陶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坯体成型后,要经过初步的打磨,把凹凸不平的表面填平补齐,然后彩绘,彩绘以后又要打磨,使彩料渗进胎壁.结合密实,烧成后不致脱落,还会有一定的光泽。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的黑陶,尤其是蛋壳黑陶和蛋壳彩陶,表面致密,有温润的光泽,是磨光陶器最优秀的代表。制陶泥料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所产,成分都很复杂。里面包含石英、云母、玛瑙、砂岩等细致颗粒,这些坚硬颗粒的表面都有反光作用,它们在胎体表面排列零乱,干扰了反光效果。制陶人用鹅卵石、骨片或硬木棒等工具,在坯体成型、含水份在11—13%的时候顺着—定的方向反复打磨,使胎体致密,上述反光微粒排列方式也由零乱到有序,对照射到胎体上光线的反射由漫反射变成一定程度的平行反射。光线的平行反射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是温润的光泽。这就是磨光陶器的工艺原理。新石器时代磨光陶器的典型代表是龙山文化的黑陶、大汉口文化的白陶、良渚文化的黑皮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许多灰黑陶、黑皮陶、白陶也经磨光处理,表面闪闪发光。如河北省平山县中中山王墓出土的一套黑陶礼器,有鼎、盒等,烧成温度不高,但用渗炭法使之漆黑光亮,在装饰花纹的部分打磨得光彩悦目,而花纹以外的部分则质地粗糙,把花纹衬托得更加美丽。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陶瓷品种知识——印纹陶


汉以前中国南方普遍使用的—种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印纹陶始见于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山背文化跑马岭遗址、福建昙石山文化下层及广东石峡文化下层均发现有印纹陶。商周时代,印纹陶得到较大的发展,战国时开始衰退。根据考古发掘资料统计,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印纹陶出土数量约占同期陶器的5%至8%。纹饰一般为阳纹,印痕松散粗浅,不够规整。纹饰种类少,主要有方格纹、游涡纹、重圈纹、曲折纹、网纹、编织纹、水波纹。纹饰的制作方法是先用陶拍和抵手将器表拍平,再用陶印模拍打出印纹。陶印模有圆、方、长方、椭圆及蘑菇形。刻划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叶脉纹。进入阶级社会,上述地区印纹陶得到发展,不仅数量种类有所增加,而且质量也有很大提高。陶质以灰陶为主,纹饰规整清晰,印痕深浅一致。因文化不同,纹饰种类有所差别,江西一带有网结纹、划纹以及细绳纹与圈点组合纹。广东地区有乳钉纹及少量布满全身的组合纹。福建地区出现叶脉纹、横人字纹、间断条纹、篦纹等。纹饰制作延续早期的拍打印纹法,但注意到每组纹饰间的修整。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是南方印纹陶繁荣发展时期,印纹陶数量空前增长,纹饰种类繁多,较盛行的有曲折纹、回字纹、大块云雷纹、夔纹、菱形纹、凹窝纹、凸回字纹等,其中大部分为浮雕式阳纹,生动鲜明有立体感。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陶器身上都拍印有两种以上的组合纹,纹饰粗深有力、简洁利落,清晰协调,富于变化。其中以一种纹饰为主,主体花纹饰于器物醒目部位,另外再配一种或几种陪衬纹饰,陪衬纹饰多饰于主体花纹上、下部,起辅助烘托作用。常用的纹饰组合有夔龙纹与凸回字绞、篦点凹窝纹与云雷纹、凸菱形纹与卷云纹、水波纹与同心圆纹、夔龙纹与勾连纹、曲折纹与宽带兽面纹等,多达数十种。纹饰拍印技术与装饰手法得到很大提高,每组纹饰相接处吻合严密,修整细腻。纹饰粗细深浅一致。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南方制瓷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印纹陶骤减,纹饰由繁至简,逐步走向衰退。延续下来的纹饰有米字形纹、方格纹、圆圈纹等。而此时,青瓷以造价低、美观耐用、易清洗等优点得到空前的发展。汉以后印纹陶终于被青瓷取代。

陶瓷品种知识——彩绘陶


烧成后装饰彩绘图案的陶器。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赭等,色彩绚丽,因绘制后不再烧彩,所以彩绘极易磨损脱落。彩绘陶主要是在泥质灰陶上作画。首先将陶器修整光滑,然后将彩绘颜料粉碎磨浆,添加适量植物胶,在器表描画图案。彩绘最常见的底色有3种:黑地以墨打底,红地以朱砂或铅丹打底,白地多用白粘土打底。也有个别为黄地,主要颜料是五氧化二磷或硫化砷。彩绘陶通常为黑地绘红白彩,红地绘黑白黄彩,白地绘红黑彩,底色与彩绘的搭配多绚丽斑斓,协调醒目。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山东龙山文化都出土彩绘陶器,尤其是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址,凡泥质陶盆、壶、瓶、罐、盘等均施彩绘。彩绘陶以黑、褐、红色为地,用红、白、黄、绿色矿物颜料绘图案。纹饰以几何图案为主,有圆点、条带、云纹、涡纹、回纹等,也有一些构思复杂的图画,如蟠龙、变体动物纹等。彩绘蟠龙纹陶盘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战国、秦汉时期是彩绘陶发展的繁荣时期,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墓葬中常陪葬彩绘陶。壶、豆、盘及鼎、尊的盖等几乎通体绘彩,颜色丰富,纹饰复杂。如洛阳汉墓出土彩绘陶壶,以红、白、黄、赭色在壶的不同部位分层绘出宽带纹、锯齿纹、绦坟、云纹、双线三角纹、圆点纹,构成上下连接通体的图案,颜色搭配协调,纹饰布局紧凑合理。此时期彩绘常见纹饰还有S纹、雷纹、蛇纹、虎纹等,特点是周身布满纹饰。另外还出现写生人物故事彩绘图案,河南密县后郭村出土东汉陶仓楼正面彩绘地主收租图,图中绘4人,其中2人正往粮袋中装粮,身边有斗、斛、粮堆。两侧各1人,均头裹平帻,身着黑衣,左侧1人双手执箕,右侧1人腰间佩剑。背面为彩绘饲弓图。彩绘陶还大量用于随葬陶佣。秦始皇陵及西汉杨家湾大墓出土上千件兵马佣,均施有彩绘,只是施彩方法不如器物描绘仔细,而是整片涂抹,追求整体效果。唐代彩绘陶已走向衰落,仍延用的器形主要有塔形罐、卷沿罐、盆、碗等。受佛教影响,纹饰多用仰、覆莲花,也有少量菊花、梅花。河南陕县出土塔形罐通体施白衣,盖钮绘红彩,盖沿部以双黑线勾覆蓬纹,罐口点红彩,肩部以双黑线勾覆莲纹,其下为黑条带云纹,腹部为上下交错的6朵红彩菊花,底部为双黑彩仰莲纹,其座束腰部为黑彩条带云纹,足为双黑彩覆莲纹。花纹上下呼应,腹部红彩醒目突出,华丽精美。同时期其他墓中出土的卷沿罐彩绘纹饰也与之相似,只是有的腹部花纹不同而已。唐代随葬生肖佣大都施彩绘,有些三彩佣面部也多在烧成后施彩绘。唐以后彩绘陶不常见,彩绘花纹潦草简单,至明代消失。

磨光陶


采用打磨技术加工,表面富有光泽的陶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坯体成型后,要经过初步的打磨,把凹凸不平的表面填平补齐,然后彩绘,彩绘以后又要打磨,使彩料渗进胎壁.结合密实,烧成后不致脱落,还会有一定的光泽。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的黑陶,尤其是蛋壳黑陶和蛋壳彩陶,表面致密,有温润的光泽,是磨光陶器最优秀的代表。制陶泥料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所产,成分都很复杂。里面包含石英、云母、玛瑙、砂岩等细致颗粒,这些坚硬颗粒的表面都有反光作用,它们在胎体表面排列零乱,干扰了反光效果。制陶人用鹅卵石、骨片或硬木棒等工具,在坯体成型、含水份在11—13%的时候顺着—定的方向反复打磨,使胎体致密,上述反光微粒排列方式也由零乱到有序,对照射到胎体上光线的反射由漫反射变成一定程度的平行反射。光线的平行反射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是温润的光泽。这就是磨光陶器的工艺原理。新石器时代磨光陶器的典型代表是龙山文化的黑陶、大汉口文化的白陶、良渚文化的黑皮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许多灰黑陶、黑皮陶、白陶也经磨光处理,表面闪闪发光。如河北省平山县中中山王墓出土的一套黑陶礼器,有鼎、盒等,烧成温度不高,但用渗炭法使之漆黑光亮,在装饰花纹的部分打磨得光彩悦目,而花纹以外的部分则质地粗糙,把花纹衬托得更加美丽。

陶瓷品种知识——印纹硬陶


用含铁量料高的粘土制作、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其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偏高,温度高的烧成后呈紫褐色,低的呈灰褐或黄褐色。个别胎体烧结程度高的扣击可发出金石之声。印纹硬陶始见于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江西清江筑卫城遗址中层。商周之际印纹硬陶在江南一带得到较大发展,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大量出土,从器形到纹饰普遍存在由少至多、由简变繁的发展过程。汉代长江以南地区仍有印纹硬陶存在。黄河流域印纹硬陶的出现晚于白陶,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上层、郑州二里冈上层商代遗址均发现少量印纹硬陶;在相当—段时间,印纹硬陶与白陶并存。殷商之际白陶得到发展,出土器物质高量多,印纹硬陶都不见增长趋势。印纹硬陶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形不规整,器壁薄厚不均匀,其耳、鼻等附件一般为捏塑成型后,再用泥浆粘贴在器物上。其纹饰为拍印而成,在盘筑的坯胎上,用抵手抵住器物内壁,并用刻印好纹饰的陶拍依次拍打器物外壁,既使泥条紧密粘结,又在外壁形成拍印纹饰。新石器时代晚期印纹硬陶主要器形有鼎、罐、豆、壶等,主要纹饰有方格纹、曲折纹、圆圈涡纹、叶脉纹。印纹粗浅,纹饰凌乱。商周时期黄河流域印纹硬陶主要器形有圆肩深腹瓮、小口圆肩深腹罐、圆腹尊、折腹尊、直口罐。西周至春秋器形无明显变化,且出土量渐少。纹饰主要为叶脉纹、方格纹、绳纹。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印纹硬陶除有与北方相似的瓮、罐、尊,还有小口卷沿圜底釜、深腹碗、直壁杯、高柄豆等。纹饰常见的有云雷纹、叶脉纹、大方格纹、曲折纹、回纹、菱形纹、波浪纹、夔龙纹、席纹等。商周时期在南方还出现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同时存在的情况,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同在—个作坊生产的现象,这些俏况反映出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有着密切的关系。

陶瓷品种知识——白陶


用白粘土作胎烧成的陶器,因其胎中氧化铁含量低,仅约1.6%左右,所以烧成后胎呈白色。白陶最早见于湖北大溪文化汤家岗遗址,至仰韶文化晚期、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比较流行。商代中晚期白陶得到较大的发展,不仅黄河流城的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商代墓中常有出土,而且在长江流域的湖北盘龙城、江西清江筑卫城也都有发现。西周以后各地几乎均不见白陶。大汶口文化的白陶以坩子土为原料,胎土有的较粗,烧成后呈白色或粉色,也有的呈黄色。此时白陶基本采用轮制成型,器形复杂者采用分部位制坯,然后用泥浆粘接成型。如筒形柄豆,豆盘与柄先分制,然后粘接,修坯,经修饰后不见接痕。此时主要器形有袋足鬶、三足盉 、宽肩壶、筒形豆。这个时期的白陶以素面为主,个别鬶 、盉腹部贴有附加堆纹,既起加固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商代晚期白陶得到较大的发展,胎土选料精,胎质细腻。个别白陶以高岭土为原料。器物成型均为轮制,器壁薄厚均匀。大、中、小墓中常有白陶随葬。据考古发掘出土的白陶器分析,商代白陶大体分粗细两种。粗者为小型墓葬中的鬶、盉、斝、爵、罐等生活用具,其工艺粗糙,器形不甚规整。细者多见于安阳殷墟大中型墓葬,有鬶 、盉、斝、爵、罍 、壶、卣、觯等。这些白陶不仅造型好,而且制作工艺要求极精。如安阳殷墟出土牺首雷纹白陶罍,制作得几乎与当时贵重的青铜器一样庄重精美。商代晚期白陶纹饰除常见的附加堆纹,还有拍印的绳纹、刻划的人字纹,有些细白陶壶等器身出现仿青铜礼器的纹饰,如饕餮纹、夔龙纹、蝉纹、云纹、变形云雷纹等。安阳殷墟出土、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的牺首虺龙雷纹白陶罍,即刻有3层纹饰,双鼻及双耳为贴塑兽首,其肩宽而圆,刻有4条夔龙,腹部刻有雷纹,雷纹中剔出虺纹。精美的造型、繁缛的图案,代表了商代白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白陶虽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昙花一现,但它确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为瓷器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无愧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

陶瓷品种知识——瓦当


陶质建筑构件,是古代建筑物檐头筒瓦前端的片状瓦头,有遮挡风雨侵蚀、保护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瓦当源于中国,日本、朝鲜的古建筑物上也普遍使用。始见于西周中晚期,陕西扶风西周中晚期召陈建筑遗址发现的大量瓦当,是迄今所见最早的瓦当。瓦当直至明清时代仍被沿用。瓦当一般用黄土烧成,因胎厚、烧制时间较长,火候较高,故胎质坚硬呈铁灰色,色泽表里如一。瓦当初为半圆形,战国晚期出现圆形,秦汉时圆形逐步代替半圆形。半圆瓦当的制法是先用泥条制成圆片形瓦头,然后在瓦头边缘盘筑成筒,再用细绳或竹、木刀将圆筒剖成两半。战国至秦时的圆形瓦当,最初是先制出瓦当心,然后用泥条粘压在筒瓦上;后期采取瓦当心与边轮一次范制成,接于筒瓦上。这个时期的瓦当边栏窄,当面小。汉代瓦当采取整体结构一次成型,瓦当边栏宽,当面最大。由于时代与地域不同,瓦当在式样与纹饰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别。陕西省扶风县召陈衬出土的西周中晚期半瓦当大部分为素面,也有些刻划粗绳纹、细绳纹及重环纹。战国时期瓦当各地出土不少,多数带花纹或文字,燕国以饕餮纹为主,齐国以树形纹最多,周也以饕餮纹为主,但以简化,仅突出其双目。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咸阳、临潼、西安出土的大量瓦当正是极好的例证。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灵、双獾、夔凤、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画面写实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设计巧妙,有将画而一分为二,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汉代瓦当艺术达到顶峰。纹饰题材有四灵、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出现了以瓦当心乳钉分隔画面的布局形式。带字瓦当有一字至十二字不等,内容有吉祥语如“长乐未央”、“与天无极”等,也有标明建筑物宫毁、署、陵寝等名称与用途的。图案大都表达某种理想和意愿。魏晋南北朝瓦当的当面较小,纹饰以简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瓦当纹饰出现忍冬与莲花。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陶瓷品种知识—白陶


用白粘土作胎烧成的陶器,因其胎中氧化铁含量低,仅约1.6%左右,所以烧成后胎呈白色。白陶最早见于湖北大溪文化汤家岗遗址,至仰韶文化晚期、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比较流行。商代中晚期白陶得到较大的发展,不仅黄河流城的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商代墓中常有出土,而且在长江流域的湖北盘龙城、江西清江筑卫城也都有发现。西周以后各地几乎均不见白陶。大汶口文化的白陶以坩子土为原料,胎土有的较粗,烧成后呈白色或粉色,也有的呈黄色。此时白陶基本采用轮制成型,器形复杂者采用分部位制坯,然后用泥浆粘接成型。如筒形柄豆,豆盘与柄先分制,然后粘接,修坯,经修饰后不见接痕。此时主要器形有袋足鬶、三足盉、宽肩壶、筒形豆。这个时期的白陶以素面为主,个别鬶、盉腹部贴有附加堆纹,既起加固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商代晚期白陶得到较大的发展,胎土选料精,胎质细腻。个别白陶以高岭土为原料。器物成型均为轮制,器壁薄厚均匀。大、中、小墓中常有白陶随葬。据考古发掘出土的白陶器分析,商代白陶大体分粗细两种。粗者为小型墓葬中的鬶、盉、斝、爵、罐等生活用具,其工艺粗糙,器形不甚规整。细者多见于安阳殷墟大中型墓葬,有鬶、盉、斝、爵、罍、壶、卣、觯等。这些白陶不仅造型好,而且制作工艺要求极精。如安阳殷墟出土牺首雷纹白陶罍,制作得几乎与当时贵重的青铜器一样庄重精美。商代晚期白陶纹饰除常见的附加堆纹,还有拍印的绳纹、刻划的人字纹,有些细白陶壶等器身出现仿青铜礼器的纹饰,如饕餮纹、夔龙纹、蝉纹、云纹、变形云雷纹等。安阳殷墟出土、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的牺首虺龙雷纹白陶罍,即刻有3层纹饰,双鼻及双耳为贴塑兽首,其肩宽而圆,刻有4条夔龙,腹部刻有雷纹,雷纹中剔出虺纹。精美的造型、繁缛的图案,代表了商代白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白陶虽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昙花一现,但它确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为瓷器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无愧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

陶瓷品种知识——彩陶


装饰着彩绘图案的陶器,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一种精美的陶器。主要特征是在陶胎上描画红、黑、赭、白等色的彩绘,经过压磨,然后用火烧结,作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日常用具。中国北方生产彩陶最早的是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南方最早的是浙江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彩陶生产遍布各地,比较着名的,中原地区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长江上游地区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黄河中上游地区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黄河下游地区有大汶口文化等等。常见的彩陶器物有饮食器、盛储器、汲水器等,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一些文化遗存中有少数炊器如夹砂陶罐也有简单的彩绘纹饰。彩陶不仅是实用品,而且是有很高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彩陶上的彩绘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图案和写实绘画两大类。图案主要包括植物花纹和几何形线条。人们在长期的采集与农业劳动中熟悉了许多植物,创造了变化多端的植物花纹,不但枝叶、花瓣、籽实等配置得体,匀称相宜,而且以各种形状表现出来,构成种种图案。几何线条的形状也很多,如水波纹、垂幛纹、平行条纹、弧线三角纹、圆圈纹、方格纹、葫芦形纹、锯齿纹、人字形纹等。图案结构优美,富有韵律感。许多纹样如水波纹、绳纹、网格纹,是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片断,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彩绘中的写实形象虽少,但艺术价值很高,已经发现的有奔驰的野鹿,独立的云鹤,飞翔的野鸟,同窝对嘴相戏的雏鸟,长嘴啄鱼的猛禽,张口露齿吞噬食物的大鱼等;还有人面与成群鱼纹的组合,有伸肢爬伏的蛙类,屈肢爬伏的大龟,游划行进的小虫,这些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渔猎经济和种植经济的情景。只有在长期生产实践的活动中,仔细入微地观察生活,才能创造出如此优美而写实的作品。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彩陶器上的人像,滚圆的头形,戴尖顶饰物,细长的弯眉,双眼眯成一条线,倒丁字形鼻子,嘴作上下对顶的三角形,紧连耳部还各有一条小鱼,生活趣味浓郁而有神秘感。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上也有人物、动物形象。彩陶显示出中华民族祖先无穷的创造力,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史和美术史极为重要的资料。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品种知识——磨光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品种知识——磨光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