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清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 导航 >

清乾隆 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

清乾隆 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

清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古代釉里红瓷器 乾隆青花釉里瓷器鉴别

2020-02-12

清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釉里红是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绘画图案,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由于釉里红烧造条件极为苛刻,加之烧制时工艺技术掌握难度大,故成功率低,因而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从元末和洪武烧制的釉里红器皿来看,红色多数不够纯正,呈色偏向灰褐。色鲜的极少。乾隆时期,太平盛世,文化昌盛,制瓷业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葫芦瓶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宋元时期,龙泉窑、景德镇窑均有生产,元代又出现了八方葫芦瓶、上圆下方葫芦瓶等各式葫芦瓶。明清两代,葫芦瓶大量烧造,器形也有较多变化,有方形、圆形、蕴涵天圆地方之意的上圆下方和多棱形等许多品种。至康熙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乾隆时期烧造有三联、五联葫芦瓶。乾隆三十一年档案曾记载,这一年的皇帝万寿节时景德镇御窑厂,就曾向宫中送进二件洋彩万福万寿葫芦瓶,可见当时葫芦瓶之用途多适于祝寿所用。而此件釉里红龙纹葫芦瓶应为乾隆之时最为标准的样式。

清乾隆 高30.2cm

龙纹是瓷器常见装饰纹样之一。清代瓷器的龙纹日趋繁复,有的单独作为纹饰的主题,有的与其它纹饰配合使用。常见的有云龙、海水龙、立龙、莲池龙、戏珠龙、团龙、翼龙等。

此件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不仅形制规整,构图严谨,且呈色鲜艳,完美地诠释了乾隆时釉里红名品之样,从中也可窥见当时制瓷的高超工艺。相同作品的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随安室陈设着一对;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另外,香港苏富比1990年春拍中曾以319万元成交了一件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与此瓶样式相同,此外尚未见有其他记载。由此可见,此类乾隆釉里红葫芦瓶传世者极为罕见,而如本次上拍这件之发色鲜艳者更为难得,实属可遇而不可求之官窑精品。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釉里红​龙纹扁壶


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虽仅短短十年却政治较安稳,经济开展较快,天下充足。杰出的经济根底为科技、文明、艺术的开展打下了杰出的根底。这段时间制瓷业获得了较大的开展。出产出了闻名于世的宣德青花与冠绝一带的宣德红釉和彩色,在陶瓷开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备受国内外人士的赏识和注重,充分体现了我国陶瓷高明的技术造诣。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以铜红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铜只有在还原气氛中才呈现红色,因此釉里红瓷器的烧制对窑室中气氛要求十分严格,烧成难度大,成品率低。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

到宣德期间,釉里红烧制极为成功,摆脱了元末明初那种黑红、粉红的晦暗颜色,构成鲜艳的宝石般的红色。因为对铜红釉的呈色技术把握得极好,纹饰的浓妆淡抹均能游刃有余,即是淡描,亦颜色鲜亮,纹饰明晰。这期间还有以白釉剔花填红料作纹饰,烧成后图画凸出白色釉面的办法,呈色鲜红。清乾隆年唐英编《熏陶图编次》称这种办法为“宝烧”。可知宣德期间对釉下铜红烧制把握得对比纯熟,到达游刃有余的程度。

宣德釉里红传世极少,其胎体细腻,釉面洁白,再和明艳的釉里红相配合,达到了釉里红工艺极高的境界。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件釉里红龙纹扁壶,口径:8.5cm 通高:44.5cm 底径:13cm,肩部以楷书落“大明宣德年制”。瓶腹较宽,重心低垂,瓶颈细长,造型优雅。釉里红以淡绘的呈色技法表现出红龙翻滚于云海之上,形象极为生动、威猛,具有威慑感。宣德龙纹是整个明代官窑器物龙纹中最富有生气的,龙首威武昂扬,头发长而向上飘起,龙身舒展修长,身姿矫健,张力十足。

乾隆郎红葫芦瓶宝光耀目


看过电影《祭红》的人,一定还会记得我国明代有一种名贵的红釉瓷器,釉色鲜红,光彩夺目。因这种红釉瓷器常作祭祀用品,人们称之为“祭红”。祭红之器在宣德年间烧制的色彩鲜红,犹如红宝石,宝光耀目。可惜到了明后期,祭红断烧失传了。二百年之后,即清康熙年间,江西巡抚兼任督陶官郎廷极在景德镇督烧官窑时,仿宣德祭红烧造成功。而且殷红灼烁,比祭红更为鲜红精彩,令人爱不释手。人们把这种创新红釉瓷器,以郎廷极的姓氏命名,叫“郎红”,也称“郎窑红”。此件郎红葫芦瓶,是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产品,底部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体方印款。

郎窑红,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制瓷工艺达到我国历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品种不仅都能烧造,而且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由于有一个在位60年的乾隆皇帝酷爱艺术,在他的倡导下,郎红器比康熙更成熟和多有极精的产品问世。另有,乾隆时期郎红中的薄釉器,色如鸡血,称为“鸡血红”;釉层较厚,色彩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称为“牛血红”。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所以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

“乾隆郎红葫芦瓶,造型俊秀,给人美感,是一件珍贵艺术品”——专家如是说。

康熙粉彩龙纹葫芦瓶


陶瓷承载着中国数千年陶瓷文化底蕴。虽然陶瓷没有被列入中国四大发明之列,但从其诞生、到演变,瓷器一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以至生活质量,可以说瓷的美学,永远无间断地在中国这片沃土滋长着。

康熙三十六年档案曾记载,御窑场这一年的皇帝万寿节时,就曾向宫中送进二件粉彩龙纹葫芦瓶,可见明清两代,瓷质葫芦瓶大量烧造,葫芦瓶之用途多适于祝寿所用,而此件葫芦瓶应为康熙朝时最为经典的样式。

此瓶颇具宫廷造办处之气度,器身以绿釉为地,葫芦形寓意大吉大利。周身饰吉祥花卉纹饰,极具富贵典雅,给人以华贵之感。上下腹部绘腾龙数条,周围以花卉相伴;腾龙神态威严凶猛。图案布局疏朗,无半点繁杂之感。色调淡雅纯正,尤其是器身所散发出温文尔雅内涵让人叹为观止,堪为不可多得的康熙淡彩佳作。

此件制胎周正,施釉肥厚滋润,釉色呈绿中泛蓝,色泽沉着独特。周身满饰花卉纹饰,神龙或傲立,或盘旋,或仰望;双目如风驰电掣,龙爪如钢锋铁钩,遨游于花草之中别具一番格调,而神态更是气势威猛,呼之欲出。

圈足修整极致圆润平滑,自然且顺畅,无半点呆滞、生硬之感,可鉴历史之久远。底部以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识。字体端庄工整,雄健有力,每笔都有顿触,字与字之间较为疏朗,笔力遒劲。

此瓶粉彩均匀和润秀丽,龙纹勾勒精细工整,笔触气韵流畅,寓意吉祥尊贵,瓶体晶莹完整,浑然天成。该瓶历经三百余年仍保持品相完美,色泽浑然,不失为康熙官窑瓷器精品中的佼佼者。

清代雍正时期釉里红瓷器龙纹油锤瓶


釉里红龙纹油锤瓶通体饰淡青釉,颈口及器身局部釉面有细开片,釉色莹润。腹部以釉里红描绘一四爪蛟龙,周围饰以云气及火焰,图案充满动势。主体图案之外,器身无过多装饰,简练明快,整体配色柔和。圈足刮釉露胎,外底白釉无款。

高42.5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11厘米

釉里红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瓷胚上描绘纹饰然后罩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这种高温釉下彩瓷烧造难度极大,初创于元代,历明清长盛不衰,但各个时期的表现良莠不齐。有清一代,雍正、乾隆时期釉里红烧制最为成功。这件雍正朝釉里红油锤瓶发色纯正,品相极佳。

油锤瓶是瓶的一种式样。器型大多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

乾隆黄釉粉彩矾红描金塑贴火焰云龙纹瓶


据清乾隆《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铺宫”记载,内廷对瓷器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皇帝、皇太后、皇后用裹外黄釉瓷;皇贵妃用黄釉白裹器;妃用黄地绿龙器;嫔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五彩红龙器。

此规定最早应该出现在康熙年间,顺治一朝未曾有,可能当时天下初定,内廷制度尚未有暇顾及,后至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四海升平,康熙帝参考前朝,复位礼制,制定出许多详细的内容,包括内廷后宫的各方规定,并为后世所遵循,终清一代不曾更迭。

黄釉粉彩矾红描金塑贴火焰云龙纹瓶,乃御窑场专为帝王烧制,严格遵循宫廷章制,取黄地为底彰显帝王至尊。而制作工艺较为不易,需要在瓷胎上以明黄釉为地,入窑低温烘烤,后经涂彩二次烧制而成,稍有不慎将前功尽弃。

此瓶造型典雅尊贵,胎骨细薄轻盈,外壁以黄釉为地,以彩云龙纹精描细绘。黄釉明快可人,釉面平滑透明,有明代“娇黄”遗韵,粉彩色调鲜亮,对比鲜明。塑贴矾红火焰云龙,龙形矫健, 头部至上而下盘于颈部,象征真龙天子下凡,意义深刻,为整件器型增色不少。

瓶身绘祥龙戏珠,各种龙形应有尽有,有的追风赶月,戏弄火珠与股掌之间;有的遨游于祥云缭绕之上;有的上下翻飞,双目如风驰电掣,龙爪如钢锋铁钩,威猛神勇无比。

“瓶”与“平”同音,正是隐喻“龙驭在天,四海平安”之含义。行龙刻画生动,游于海天之间象征皇权神圣,牢牢掌握江山社稷,天下一统。

雍正胭脂红团龙纹小碗


纵观清代十三帝,雍正是位最具艺术品味的皇帝,所制御窑瓷器深受其影响,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脱俗著称。《饮流斋说瓷》赞曰:“(斗彩)康雍至精,若人物、若花卉、若鸟兽,均异采发越、清雅可爱……足为清供雅品,弥可宝贵也”。

雍正近乎苛刻的审美性格,使其非常留意宫廷艺术品的制作,对瓷器纹饰讲究“文、雅、精、细”,设色搭配参考古画,得其精髓,故能运用自如。正是如此般执着追求,令雍正官瓷以超群脱俗的形象独步于世,大放异彩。

此胭脂红团龙纹小碗为雍正时期精良之作。本品为敞口,深腹,圈足。外壁胭脂红绘八组团龙纹,云龙神态威武,身形恣意,姿态轻盈优美。底部修胎极为规整考究,胎釉浑然一体,纹饰布局清新疏朗,胭脂红纯正匀净,明亮静恬,丽质非凡,荡漾出雍正御瓷独有的阴柔婉约之气。

其碗造型规整,胎骨白中泛青,外壁饰八组团龙纹,碗心亦绘一只,内外呼应。所绘龙纹首尾相接,爪劲鳞张,须发翻飞,神色威严肃穆,间以空白相隔。碗体所罩白釉润泽,胭脂红发色浓艳,色泽独特,龙纹勾划细腻而工整,笔触气韵流畅,为雍正官窑器之上品,底书“雍正年制”青花双框双行楷书款。

此类胭脂红团龙纹碗尚有团凤纹碗与之相衬,团龙纹源于唐代,将龙的形体处理为圆形,适用性强,龙形也完整,极具装饰效果,故运用十分广泛。除了明清官窑瓷器上使用以外,也成为明清冠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团龙,还有相同表现形式的团凤、团鹤、团螭、团花等纹饰。

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云龙天球瓶

“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口伤

尺寸: 高51cm

估价: RMB 280-380(万元)

成交价: RMB 1045.00(万元)

在近年香港佳士得、苏富比瓷器玉器古董珍玩拍卖会上,釉里红瓷器拍卖价格不断攀升,精品釉里红瓷器往往超过百万元,2000年上海国拍秋季拍卖会及2001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两件不同的清雍正青花釉里红云龙天球瓶更是以662万元人民币和1045万元人民币,分别刷新了国内瓷器拍卖的最高价,其升值速度让国内外瓷器藏家瞠目。今年秋季拍卖会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又推出一件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穿花龙玉壶春瓶,估价在600-800万元人民币。究竟釉里红瓷器有何独特之处,让众多藏家竞相追捧?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以铜红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铜只有在还原气氛中才呈现红色,因此釉里红瓷器的烧制对窑室中气氛要求十分严格,烧成难度大,成品率低。元代景德镇窑开始烧制釉里红瓷器,色彩不够纯正,发色偏黑,花纹晕散,模糊不清,说明当时对铜彩料的烧成气氛不能有效控制。因此元代的釉里红器产量低,流传至今的数量不多。明初洪武时期,釉里红瓷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元代特征,红色晕散,不太鲜艳。永乐时期,鲜红釉声名显赫,然釉里红器则极为鲜见。本世纪80年代,景德镇中华路、公馆岭地段在永乐前期与后期的地层中出土了一些釉里红标本,其中有永乐元年、四年款识,从这些标本的外观看,铜红料烧失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见烧制釉里红比铜红釉难度更大。宣德时期,釉里红烧制很成功,能依据画面的需要自如描绘。这时期还有以白釉剔花填红料作纹饰,烧成后图案凸出白色釉面的方法,呈色鲜红。清乾隆年唐英编《陶冶图编次》称这种方法为“宝烧”。可知宣德时期对釉下铜红烧制掌握得比较纯熟,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宣德以后,釉里红数量锐减,但是成化时期的产品呈色浓艳鲜亮。弘治时期,釉里红泛灰黄色;正德则过于灰暗。嘉靖时虽亦有传世品,但红色烧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清康熙朝恢复釉里红的烧制,釉里红发色比明代有所提高。雍正时是烧制釉里红最为成功的时期,呈色稳定,色调红艳。特别是青花和釉里红施在同一器上的“青花釉里红”更为突出。因二者烧成气氛不一致,能达到两色都鲜艳的,只有雍正一朝。典型器如北京博物院藏桃果高足碗,青叶和红桃两种色泽都十分鲜艳。乾隆时的釉里红有深浅不同的层次,除白地外,尚有豆青地、天蓝地、黄地、浅绿地等。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故宫博物院藏,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附狮钮盖。此罐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为近似的两件之一,是元瓷中的珍品。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故宫博物院藏,高32cm,口径7.3cm,足径11cm。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瓷器多为大盘、大碗、大罐、玉壶春瓶、梅瓶、执壶等大件器物,纹饰以各种缠枝、折枝和串枝花卉为主,此外还有松竹梅、庭院芭蕉及龙凤等纹饰。此时期的釉里红发色不甚鲜艳,多为红中偏灰黑的色调,此壶发色较为鲜艳纯正,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故宫博物院藏,高33cm,口径8.8cm,足径11.3cm。此件玉壶春瓶继承元代釉里红的烧制技术,红呈色较纯正,纹饰清晰,是明初景德镇釉里红之佳作。

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是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而且红、蓝呈色均恰到好处并非易事。青花釉时红始于元代。河北保定曾发现过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这是我国最早的青花和釉里红相结合的品种。明代景德镇御器厂遗址曾出土永乐时期的青花海水红龙纹把盏,并有宣德时期的青花这次里红器标本。成化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器极为罕见,但偶有佳作。正德以后青花釉里红器比较少见,清代康熙时又发展起来,传世品中有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中和堂”款器物,多以青花绘亭台、树干,以釉里红绘花朵,两种色调特别是釉里红呈色稳定,色泽比较浅淡。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是真正的的成功之作。唐英《陶成纪事碑》载,“釉里红器皿,有通用红釉绘画者,有青叶红花者”,即指青花画叶,釉里红绘花(果)的青花釉里红品种。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调同样稳定鲜艳,釉里红有深浅不同的层次。除白地外,尚有豆青地、天蓝地、黄地、浅绿地等品种。如浅绿地青花云波釉里红龙纹双耳扁壶,下部绘青花海水波涛,腹部绘釉里红正面龙戏宝珠和青花云纹。此外还有青花加紫,即在青花器上点缀少量釉里红,这也是青花釉红品种之一。

清 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一对)

尺寸: 高45cm

估价: RMB 12-18万元

云南文化艺术品拍卖中心 2001年11月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穿花龙玉壶春 “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尺寸: 高35.3cm

估价: RMB 600-800万元

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

2001年12月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祥云纹九龙梅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尺寸: 34.4cm

估价: HK$ 500-600万元

成交价:HK$ 444.48万元

苏富比国际有限公司

2001年5月

釉里红​鱼藻纹梅瓶


釉里红又名釉下红,起源于宋代均窑的紫红斑釉。它可单独装饰,也可把青、红色料结合使用(此装饰叫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呈色稳定敦厚,在我国传统习惯上,常以这种色彩象征吉祥康乐和繁荣昌盛,是别有特色的传统艺术 釉里红瓷和青花瓷一样,是景德镇元代陶工的杰出创造。

由于釉里红瓷器具有色彩华丽、纹饰优美、气氛热烈等特点,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釉里红的烧制成功,不仅是我国陶瓷装饰技巧上一次历史性的转变,也成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而享誉世界。

釉里红的存量少、身价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烧制的复杂。釉里红创烧于元代,与青花几乎是同一个时期,由于对烧制温度和窑中气氛要求严格,烧成难度大,大多数元代釉里红偏黑灰,红艳欲滴者很少,这样就限制了釉里红的发展。

釉里红的真正成熟,是在明初洪武年间。在五行学中,朱是代表南方的颜色,所谓‘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分别指的就是南北东西。因为朱元璋在南方发迹,所以红色对他来说很吉利,自己又姓朱,所以他对釉里红非常重视,釉里红的生产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在明代初期,釉里红曾被大量烧造,用作皇家御用瓷,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一般百姓家里是不能使用的。明初将红色也定为皇室专用色之一,釉里红也只限于官窑生产。此时铜红料的使用及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技术都已经成熟,从原料萃取、制作成型、绘画装饰到烧制工艺都有了突破。而后釉里红工艺在明宣德年间达到巅峰后逐渐衰落,直到清三代年间才又重新面世。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件红瓷精品----釉里红鱼藻纹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腹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以釉里红装饰,腹上绘鱼藻纹,整个画面构图精巧,布局疏密有致,绘画采用写意技法,运笔流畅。游鱼和水草、莲花相互配合,相得益彰。鱼与"余"谐音, 鱼纹被移植于陶瓷装饰始于三国时期,此后几乎涵盖了各个历史阶段,作为富含吉祥寓意的一种民俗文化题材。

釉里红瓷器如今存世的很少,但每一件从历史迷雾中走过来的器具,都代表着釉里红独特的魅力。就像今日展示的这件精品釉里红鱼藻纹梅瓶,它一直静静地伫立在深圳永乐精品展厅里,讲述着关于釉里红瓷器独特的故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乾隆 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乾隆 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清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