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碗 > 导航 >

康熙洒蓝釉碗

康熙洒蓝釉碗

古代瓷器碗 古代瓷器青花碗 康熙瓷器鉴别

2020-02-12

古代瓷器碗。

康熙洒蓝釉碗,高6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5.2厘米。器型端庄,足脊呈泥鳅背状可见旋纹。露胎处细洁润白似“糯米胎”。内施白釉闪青,外吹喷洒蓝,釉色莹润。壁厚墩实,手感沉重。碗底至口沿渐薄,口端不圆稍微翘棱。足内施白釉,侧视显见水波纹。底署青花双栏圈款。

其施釉工艺是在烧成的白釉瓷胎上,用竹管蘸以钴为发色剂吹施。《陶冶图说》记载:“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吹。吹之数遍,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则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但是宣德年间雪花蓝非常少见,至清代康熙时期有显著发展。《南窑笔记》称洒蓝为“吹青”。民间依据蓝釉表面形貌,又有“鱼子蓝”之说。

此碗型制规整,古朴雅拙。造型为《康熙器型示意图七》之八的墩式碗。同时,圈足虽有旋痕,看上去表面粗糙,用手抚摸感觉润滑。口端不慎一线残磕剥釉露“齿”,“却不见有冲,可见康瓷因质地坚硬而十分耐冲击。这也可以作为瓷器鉴定的间接依据。”

釉汁凝厚晶莹,蓝白斑交融,仿佛雪花飘落隐露在蓝釉之中。上海著名鉴藏家高阿申先生在实鉴光绪洒蓝釉碗时指出:“该碗之蓝、白釉过于细微,致白于蓝的反差几乎不见,比起当朝民窑的雪花蓝品种有很大落差。”尤其是对康熙洒蓝釉双耳盖碗的鉴评:“蓝釉中满布浅淡如溶雪的白色斑点,色调含蓄文静。”笔者认为和此碗雪花蓝釉色极为相似。

不仅如此,按高阿申先生指教:“把识瓷焦点对准于古瓷的一些本质问题上,尤其是那些不易仿作的细微之处。”参照此碗“侧视底胎釉面可见一圈圈浅显的波纹,很像石块投入水面后所形成的扩散状水波浪圈,此为清三代瓷器底部较常见的釉面特点”和“锯齿痕在清三代单色釉器上应该是共有的”独特精准鉴断都十分吻合。

所以,这件洒蓝釉碗,从造型胎釉各方面,均显示出康瓷的风貌特征,据此当鉴为:康熙洒蓝釉碗。素美文雅“诱色”迷人,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洒蓝釉金彩观音尊


五光十色的彩绘瓷器,令人赏心悦目。彩瓷,通常是指在烧成的瓷器表面进行加色施彩后,经炉内第二次烘烤而成的品种,也称釉上彩瓷器。

清代釉上彩颇多创新,品种极为丰富,除五彩、粉彩、斗彩、珐琅彩、素三彩外,还有一种金彩,如“洒蓝釉金彩观音尊”,就是清代早期一件很有特色的描金器作品。

洒蓝釉金彩观音尊,清代康熙时期江西景德镇窑烧制。高28.1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10厘米,造型端庄规整,曲线流畅优美。蓝釉描金,光彩耀目。尊为侈口、短颈、宽肩,自肩往下渐收敛,底部外撇。足底露胎,胎质洁白细腻,尊内施白釉,釉面色白如雪,通体施洒蓝釉和描金彩,幽靓美丽。

“洒蓝”,又名“雪花蓝”、“青金蓝”,因其浅蓝地有水迹般的深蓝色斑点,犹如洒落的蓝色水滴一样,故称“洒蓝”。洒蓝在明宣德时就已出现,清康熙时技术已成熟,这时施釉工艺采用吹釉法,釉面满布均匀的水渍样蓝色斑点,其中又透出白釉地斑片,于青蓝中飘落点点白雪,颇为美观,这正是洒蓝釉的特点。同时再加上描金装饰,更是锦上添花。如此尊描金的莲花纹、水波纹、如意云纹和皮球花纹,笔法纤细,绘工精致,金碧辉煌。

瓷器饰以金彩,能增添纹饰的美感。我国瓷器用金彩装饰图案,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但那时主要以金箔贴金为主。宋代以后,金粉代替金箔,描金代替了贴金。清代的洒蓝釉瓷器,再配以夺目的金彩,由于深沉的底色衬托,显示出金碧辉煌和富丽华贵的效果。

这件康熙洒蓝釉金彩观音尊,不仅是件实用器,也是一件可供陈列观赏的艺术品。

洒蓝釉瓷器为什么那么贵


蓝釉瓷器是中国传统瓷器中较为少见的,其器型奇巧、色泽鲜丽,是收藏界的小热门。而蓝釉瓷器中的翘楚——洒蓝釉瓷器更是颇显贵气,在拍卖场上的表现不俗,屡屡拍出极高的价格。那洒蓝釉瓷器为什么那么贵呢?主要看如下几点。

首先应当明确,洒蓝釉瓷器是蓝釉瓷器中较为特别的一个门类,因为它所着的蓝釉较之别种更为丰艳。同时,洒蓝釉瓷器属于高温釉瓷器,本身就会因为窑口的条件、温度的高下、氛围的完美度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更呈现出多面多样的美感。所以洒蓝釉又被称之为:“雪花蓝”,皆因为其釉面浅蓝明净而其上覆盖着深蓝色斑点,通体丰华,如雪如沙,更有文人以“鱼子”之晶莹透亮比喻釉面中的深蓝色的斑点,颇显高雅脱俗,所以另有名为“鱼子蓝”,艺术价值极高。

而从洒蓝釉的历史沿革上来说,早在明代就已有烧制了,尤其是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口,最先开始烧制洒蓝釉,但此时工艺还不够成熟,虽也有精品问世,未成为一时之风尚。直到清代康熙年间,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技艺成熟了,精品频出,品控稳定,并且在装饰技法上有了许多创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描金,洒蓝釉瓷器本身造型典雅而富有创意,色料素净清秀,釉面滑润明净,加之描金高贵富丽,更增添其美感。

而从烧造难度上来说,因为洒蓝釉瓷器本身工艺复杂,一般要经过两次烧制才能够完成,并且对于窑口的条件、工匠的技能娴熟程度要求都很高,所以在明代曾停止烧制过一次。但随后又在清代成为风靡一时的名瓷,并且加之以多种装饰方法,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金彩外,还有五彩、釉里红等等,不仅设计奇巧、成色稳定、鲜丽夺目,而且有极为精细的工艺作为辅助,兼之工艺复杂,成品率极低,传世者更少,是极为珍贵的瓷器。

所以综上所述,洒蓝釉瓷器的高价格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其釉色晶莹而呈现出宛如“鱼子”、“雪花”的斑点,通体丰华,进入清代后更是增添了多种辅助装饰,如金彩、釉里红等,设计奇巧、成色稳定、鲜丽夺目,工艺复杂,成品率极低,传世者更少,是极为珍贵的瓷器,难怪其价格那么高呢!

洒蓝釉瓷器:成色稳定、做工精细


洒蓝釉又称为:“雪花蓝釉”,在明朝宣德时期开始烧造,清朝康熙年间迎来了其烧制成熟时期,这一工艺非常的繁杂,在烧成的白釉瓷器上,通过竹管蘸上蓝釉汁水,将其吹在其器物的表面,就会形成大小不一、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造型,由于烧制的工艺非常的复杂,加上其烧成率极低,所以在现在我国的瓷器收藏市场上非常的少见,洒蓝釉瓷器具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以及收藏价值。通常洒蓝釉瓷器釉面的光润度加高,色调深浅不一,在其外表会绘制不同的主题,具有着较高的独特性。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所烧制的洒蓝釉瓷器具有着成色稳定、做工精细的特点,大部分瓷器的外形装饰通过使用金彩来进行装饰,也有少量瓷器采用五彩和釉里红来进行装饰,由于烧制过程较长且对于原料、工艺的要求较高,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仅供于皇宫使用,而清朝民间的窑厂也对洒蓝釉瓷器进行了大量的烧制,从其釉色上看,主要采用了吹釉法,釉面布满了均匀的蓝色斑点,在釉面中透露出了白釉斑片,形成了独有的美感。

从其器型上看,洒蓝釉瓷器官窑主要是以生活用具为主,例如:罐、笔、筒、壶、棒槌瓶等,民间窑厂烧制主要是以碗、盘、盆、笔筒为主,器物较小。而从洒蓝釉的工艺特色上看,胎体非常的厚重,但是却非常的坚硬结实,器物的口沿处常常会出现白色的釉,这一特征是洒蓝釉瓷器的整体更加的凝厚古朴,盘、碗之类的生活用具则胎体较薄,易损坏。

在2013年5月北京中汉拍卖出了一件清朝雍正年间洒蓝仿青金石釉胆瓶(一对),这件瓷器没有多余的外在装饰物,整体通过洒蓝釉作为装饰,色泽成色较好,光润度较高,在当时拍卖出了九百四十三万的价格,这样的价格在洒蓝釉瓷器中算是非常高的,足以可见洒蓝釉瓷器的收藏价值。

在2016年12月北京保利拍卖一件清朝雍正时期洒蓝地白模印花卉大盘,瓷器在当时拍卖出了八百九十七万元的价格,从其器物的装饰上看,通过白花作为装饰的物件,细节刻画的非常生动传神,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所以在当年的拍卖会上是许多收藏家争相分抢的一件物品。洒蓝釉瓷器在清朝雍正年间烧制出了大量收藏价值较高、工艺精湛的洒蓝釉瓷器,这样的瓷器是现代所仿制不来的,从原料的选材、烧造的温度以及窑内的变换都决定了它的价值。

洒蓝釉瓷器精品赏析及拍卖成交价格:

1:清雍正洒蓝仿青金石釉胆瓶(一对),尺寸:高19.4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9,430,000 ,成交时间:2013.05.13,拍卖公司:北京中汉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蓝釉的烧造于雍正时期已得心应手,洒蓝釉、霁蓝釉、青金蓝釉皆莹润饱满,宁静雅致。拍品以洒蓝仿青金石釉,工艺难度增加,但依旧色如蓝宝石般沉静明快,浓艳匀净。

2:清雍正洒蓝地留白模印花卉大盘,尺寸:直径33.3厘米,估价:RMB 6,500,000 ~ 9,500,000,成交价: RMB 8,970,000 ,成交时间:2016.12.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此盘体量颇大,敞口弧壁,底承矮圈足,盘底心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字迹规整,笔划有力。大盘内外壁均以洒蓝釉为底色,花卉以瓷堆白的手法,产生一种色彩的强烈对比。此类洒蓝釉堆白作品,制作工序复杂,先于素坯之上依图堆塑出缠枝花卉纹饰并覆上白釉,入窑素烧成为瓷胎,继而于素胎之处施上蓝釉二度入窑,方始成功。此盘纹饰制作细致,手法老到传神,所堆塑缠枝花卉与洒蓝釉面高底相间,富有层次和立体效果,极为养眼,而且蓝白相映,清新别致,深得雅趣风骨。洒蓝釉,又称“雪花蓝釉”、“洒蓝釉”。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清康熙时烧制成熟。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彷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仍是以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制品为最佳。

此品上的蓝釉更是以覆盖细纱之竹筒吹洒上色,形成如此细致的洒蓝效果。雍正皇帝对烧制瓷器,一丝不苟,据载雍正曾多次亲自设计瓷器形制、规格等并命人依样烧造,由此可见雍正朝的器物堪称精品,此盘器物较大,烧造却十分精细,做工更是堪称绝妙,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珍品。

3:清雍正洒蓝釉白花花卉纹盘,尺寸:33.3厘米,估价:HKD 3,500,000 ~ 5,000,000,成交价: HKD 4,320,000 ,成交时间:2018.04.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以其蓝釉地留白,及中心绘饰一朵大型花卉的构图设计来看,此盘的模仿原型应是源自宣德时期。以施釉技法而言,雍正年间对早明设计的模仿可谓唯妙唯肖,正如一件刊于陆明华,《明代官窑瓷器》,上海,2007年,图版5-33,属上海博物馆所藏之雍正作例。与万历盘以一般钴蓝釉下青花作留白绘饰不同,宣德作例及上海博物馆的雍正盘,皆在白釉上施一层均厚深蓝色釉,其中的氧化钴已溶解。现拍品上的蓝釉更是以覆盖细纱之竹筒吹洒上色,形成如此细致的洒蓝效果。

4:清雍正官窑洒蓝釉广口梅瓶,尺寸:高17.5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1,800,000,成交价: RMB 2,472,500 ,成交时间:2017.06.25,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7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洒蓝釉为明代宣德时创烧的一种低温釉,因浅蓝色地上遍散深蓝色点,犹如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故又称为「雪花蓝」。 洒蓝釉在工艺上并不是简单的蘸釉,而是采用吹釉法,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再上一层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清代康雍干三朝对洒蓝釉器均有烧制,其中以雍正时期最为精妙,可奉为蓝釉中之上品。拍品广口,短颈,丰肩,鼓腹,长腰敛收,近底外撇,内圈足。通体尽施洒蓝釉,釉色素静养目,口沿留一线灯草口。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全器瓷质致密,器形娟秀,瓶上所施洒蓝釉,色泽浓郁,薄处露出白地,使釉面仿佛蒙上一层雪花,如梦似幻。若言瓷器来源于火的艺术,此瓶便是其最佳诠释。此种广口梅瓶体态秀美端庄,为雍正时期所独有。其造型来源于顺治、康熙早期的广口象腿瓶。较之原器,广口梅瓶线条更为柔和优雅,整体造型俊秀标志,官窑风范尽显,应是唐英为展现当时登峰造极的纯色釉所创作的新器形。自1966年以来,此瓶多次出现于海外拍卖之中,虽遍寻当今公私典藏,但仅此一例,暂未见与瓷瓶釉色、器形完全相同者,足证此器之弥足珍贵。

5:清雍正洒蓝釉菊瓣盘,尺寸:宽18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955,000 ,成交时间:2019.12.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本品呈菊瓣形,浅弧壁,圈足。盘壁花瓣大小分布均匀。胎体细致坚密,迎光能透,显示了雍正时期制器静雅纤丽的艺术风格以及极为高超的制胎水准。通体洒蓝釉,釉光鲜亮细润,使人深深陶醉。此盘拟取秋菊之形,造型隽美,配以匀净莹润的釉色,彰显出此器清新脱俗之艺术魅力。器底双圈「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青花楷书款。 菊瓣盘是清代雍正御窑名贵品种,也是雍正朝极具特色的艺术品。据《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记载,雍正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赐宋涛各色菊花式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司库常保、首领太监萨木哈呈览。奉旨:着交与烧造磁器处,照此样每式烧造四十件。」足见雍正皇帝对于此种作品的喜爱之情。查阅公私资料收藏,此类洒蓝釉菊瓣盘留存极少,故宫博物院所藏一套雍正菊瓣盘其中一只,可作比对。 洒蓝釉,又称「雪花蓝釉」、「洒蓝釉」。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清康熙时烧制成熟。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实为珍稀品种。

6:清雍正官窑洒蓝釉广口梅瓶,尺寸:高17.3厘米,估价:RMB 800,000 ~ 900,000,成交价: RMB 1,092,500 ,成交时间:2013.11.16,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瓶广口,短颈,丰肩,上腹鼓,长腰敛收,近底外撇。通体施洒蓝釉,口沿留一线灯草口。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此种广口梅瓶体态秀美端庄,为雍正时期所独有。其造型来源于顺治、康熙早期的广口象腿瓶。较之原器,广口梅瓶线条更为柔和优雅,整体造型俊秀标志,官窑风范尽显,应是唐英为展现当时登峰造极的纯色釉所创作的新器形。瓶上所施洒蓝釉属珍稀之品,色泽浓郁深沉,细观又见其釉层百转千回,如浩渺烟波,如梦似幻。若言瓷器来源于火的艺术,此瓶便是其最佳诠释。洒蓝釉始烧于明代宣德年间,清康熙时烧制成熟,尤以雍干时期美妙绝伦,可奉为蓝釉中上品。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较低,故而洒蓝釉为当时名贵之品,较之祭蓝,品味悬殊。

7:清雍正洒蓝釉长方倭角水仙盆,尺寸:长26厘米,估价:RMB 50,000 ~ 80,000,成交价: RMB 782,000 ,成交时间:2017.09.0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嘉德四季第49期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8:清康熙洒蓝地描金云凤纹长颈瓶,尺寸:41.9厘米,估价:HKD 300,000 ~ 400,000,成交价: HKD 525,000 ,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此瓶之洒蓝釉,或受宣德年间之雪花蓝釉启发,艺匠以竹管蘸蓝,吹于器表,深浅斑驳,白点彷如雪花飘落,隐于湛蓝之中。除纯罩洒蓝釉外,也常见有如此瓶所见加缀描金作饰者。

9:清康熙洒蓝釉描金山水诗文笔筒,尺寸:高15厘米,估价:RMB 220,000 ~ 250,000,成交价: RMB 287,500 ,成交时间:2015.11.28,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秋季拍卖会。

洒蓝釉瓷器的由来和发展


在中国制瓷史上,明代宣德时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时期。宣德皇帝痴迷于皇帝,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青花瓷工艺水平大有提高,并且出现了不少珍贵的瓷器品种,其中便有独具风格的洒蓝釉瓷器。

作为明代宣德时期首创的瓷器品种,洒蓝釉一经问世备受追捧,之所以叫做“洒蓝釉”,是因为它的釉面像洒落的蓝色会滴一般。洒蓝釉又称“雪花蓝”,这是因为蓝釉里面分布着白釉底斑纹,看上去如学画飘落在蓝色水面上,又因透出的白釉底斑像雪花飘洒在蓝色的水面。

说起洒蓝釉的由来,就不得不提明代宣德皇帝。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个皇帝,他自幼就灵敏好学,在一众皇室子弟中显得十分出色,故而后来继承了大统。朱瞻基在登基之后,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鼓励百姓垦荒耕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对外实行安抚政策,全力主张和议,维持社会局势的安稳。历史上对朱瞻基评价甚高,他和前朝皇帝朱高炽所开创的时代被统称为“仁宣之治”。

一方面,朱瞻基比较注重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他又很贪玩甚至可以是荒唐。朱瞻基平日里很喜欢斗蟋蟀,他玩的蟋蟀是每一年地方官员进贡的。除此之外,朱瞻基还很喜欢养各种各样的鸟儿,某次他和重臣游玩,他一时兴起给大家各自赏赐一笼鹦鹉。朱瞻基还很喜欢赌博,他命令官窑给他专门烧造一款用来掷骰子的瓷器,并且对釉色有一定的要求。官窑立马组织了国内最好的窑工,采用景德镇最好的瓷土。经过不断探索,洒蓝釉瓷器便问世了。

因为瓷器做工不一样,形成的效果也不一样。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洒蓝釉工艺很简单,但是事实上它的工艺是十分繁复的。洒蓝釉并不是蘸釉,而是人们使用管子吹出来的。匠人们首先白釉瓷烧好,然后在用管子蘸上蓝釉汁水,然后吹在器物的表面,从而出现厚薄深浅不一的斑点,接着再上一道薄釉,最后在高温下烧成。由于要烧两次,故而洒蓝釉的烧造难度很大。而人工吹釉工艺对制瓷人的水平有很大的考验,这是因为功夫不到家的制瓷人很难掌握釉面质量。在后来有人改进了洒蓝釉工艺,先烧出白釉瓷,然后把剪纸贴在表面,接着吹釉,拿开纸片就有了留白,大大提高了洒蓝釉的生产效率。后来,聪明的工匠在工艺上进行改良,瓷器烧完白釉后,先用剪纸帖于器上,然后吹釉,吹完后将剪纸拿掉即成留白,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明代宣德洒蓝釉瓷器的器型以钵为主,朱瞻基刚好用这种器物玩掷骰子游戏。由于洒蓝釉从问世到衰亡的前后时间只有十年,现在明代洒蓝釉瓷器屈指可数。这是因为朱瞻基英年早逝,在位时间不长。在他去世之后,很少有人玩掷骰子。加上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成本太高,因此洒蓝釉瓷器生产量渐少直至停烧。

宣德洒蓝釉瓷器收藏价值及鉴定真伪


我国的瓷器发展拥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明朝宣德时期对中国的瓷器发展史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瓷器得到了当朝皇帝的大力支持,不仅青花瓷器在此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许多有名的瓷器也在此时开始创烧,经典与新品都各有千秋。被收藏界奉为珍宝的洒蓝釉瓷器就在此时出现。洒蓝釉瓷器究竟有多珍贵?收藏界将它称为“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瓷器品种。”洒蓝釉瓷器这么珍贵,那它现在值多少钱呢?我们又该如何鉴定它的真伪?

我们可以从一系列洒蓝釉在拍卖市场中的价格表现来看一看它值多少钱,2011年秋天,三件雍正洒蓝釉瓷器分别以458万、602万、1634万港元的价格进行成交;2017年11月,一件明代洒蓝釉瓷器以495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2015年6月,一件明代洒蓝釉瓷器以495万港币的价格完成成交;2006年12月,一件明代洒蓝釉瓷器以3982万港币的超高价格成交;2017年11月,一件明代洒蓝釉瓷器以2464万港币的高价完成成交;2014年春季,一件雍正洒蓝釉瓷器估价为150万,最终以253万的价格成交。值得一提的是,此藏品2009年曾在香港以146万的价格成交,才过了四年,再次拍卖时已经升值了将近一倍。通过成交价可看出,明宣德的洒蓝釉瓷器与清朝的洒蓝釉瓷器比起来价格要高出去多,多数均以百万甚至千万的价格出现在拍卖市场中。

如何鉴定宣德洒蓝釉瓷器呢?已故的著名古陶学家冯先铭先生曾经说过,洒蓝工艺在宣德时期出现过之后,整个明代都不再制作这种瓷器,一直到了清康熙年间才渐渐恢复。清朝年间的洒蓝又叫做“吹青”,因为清朝年间的制作手法有了一些变化,清朝的洒蓝釉瓷器多有点花蓝、鱼籽蓝、雪花蓝等釉色出现。而宣德洒蓝釉瓷器因为采用的是从伊斯兰地区带回来的一种苏麻离青料,通过这种青料烧制的洒蓝釉瓷器看上去更为通透,蓝色深沉犹如大海,发着蓝宝石一般明艳的光泽。

宣德洒蓝釉瓷器因为在明朝之后消失过一段时间,在清朝时再度兴起时,后世难以再完全掌握明代的烧制技术,已经落后了一大截。因此这时期的洒蓝釉瓷器蓝釉色中有些偏灰,显得有些沉闷,虽然做工精细,但是与宣德洒蓝釉瓷器比较起来,气韵相差甚远。宣德洒蓝釉瓷器多采用单色釉,只有极少部分为暗刻花和蓝釉白花、鱼藻纹。真正的宣德洒蓝釉瓷器均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竖款。

元代钧窑蓝釉红斑碗鉴定


张女士的弟弟,前几年在德州摊上买来的元代钧窑蓝釉红斑碗,花了六千买的。买的原因让人啼笑皆非,越看越好看越看越圆,那便是元代的罢。好友戏谑到,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元朝的器具的确很圆。

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的经典名器,器形规整饱满,碗身内外是均匀的蓝色釉,十分的清纯优雅。釉面有细碎开片,碗内壁有一红斑,亮丽醒目。

记得以前师傅教过我,鉴定瓷器会看底部还有看胎釉,看底足。我仔细端详了一下此碗,感觉怎么也不像是自然窑变,更像是甩上去的。

因为这个就特别的明显,如果是元代产的,那多半都是民窑,而民窑的特点就是生产的时候特别的快,特别潇洒。在那个时候,慢了便挣不了钱,所以瓷器的底部就是两三下结束制作。这个翻过来一看,被磨了好几刀,多半都是模仿元代潇洒自由的风格做的。

还有就是胎釉,这个钧窑的釉是一种叫半乳浊性的釉,这个的特点是它的光芒不会刺眼。还有一个特点是,那个红斑是刻意不自然点上去的。

古代的红斑又是怎么出来的呢?

上的釉不知道那一块里是带有氧化铜的色斑,突然一下烧出来的。所以钧窑的红斑是不知道会怎么出现且人为不可控制的。

所以张女士的弟弟可能是被骗了,一般来说钧窑的碗真的是不可能是下一万元以下的。对古玩有爱好的朋友们一定切记,多看多学少买,这都是教训啊。

康熙雍正蓝釉瓷器怎么鉴定


蓝釉经过明末清初几近半个世纪的沉寂之后,于康熙时期再度兴盛,以后历朝均有精品传世。清康熙时祭蓝釉器主要以祭把用具为多,色泽润泽稳定,釉面似茄皮紫色,色泽暗者为仿宣德蓝釉器,惟一不足的就是釉面欠匀净。

天蓝釉为康熙时创烧的新品种,因颜色似天空中的蓝色而名。这一时期天蓝釉的烧制水平极高,呈色稳定,因烧造难度较同时期的豆红要小一些,故产量较多。因深受宫廷喜爱,以后各朝代官窑也都有生产。

孔雀蓝釉是一种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的低温色釉,釉层清澈透明,色如孔雀羽毛上的蓝色。孔雀蓝釉或施于白釉瓷器上,或施于素烧坯上,素胎挂釉者,胎釉结合不甚牢固,釉层常有剥落。孔雀蓝釉器生产的品种与数量均不多,康熙时也有仿烧明宣德官窑的孔雀蓝釉器物。

【器型】

康熙官窑祭蓝釉器物以仿明宣德器物多见,有瓶、尊、盘、碗等,民窑以祭祀器多见。康熙洒蓝釉器物以民窑器多见,器型丰富,有锥把瓶、棒槌瓶、凤尾尊、将军罐、花觚、多穆壶、提梁壶、钟、盒、盘、碗、文房用具等。

康熙天蓝釉器型相当丰富,瓶类有梅瓶、胆瓶、直颈瓶、菊瓣瓶、柳叶瓶等;尊有琵琶尊、墒耳尊、撇口尊、苹果尊等;其他器型有花觚、罐、洗、缸、水盂、水丞、盘、碟以及文房用具等。孔雀蓝釉器物较少,器型也不丰富,见有瓜棱式瓶、笔筒等。

【胎釉】

康熙祭蓝釉釉面匀净滋润,色泽深沉,呈色稳定,美艳绝伦。釉有薄厚之分,薄者玻璃质感强烈,厚者光泽度不强,釉色深者几近茄皮紫色。官窑洒蓝釉器物呈色稳定,釉面匀净,色泽艳丽,做工精细,有玻璃质光泽,深浅不一的蓝色斑点似隐似现于釉下,与宣德明显的大块斑点不同。民窑洒蓝釉器物色泽稍微暗淡,缺乏官窑釉色的艳丽之感,民间称之为“鱼子蓝”。康熙天蓝釉釉色浅淡匀净,幽静淡雅,釉质细腻,施釉均匀,通体浑然一色,恰如蔚蓝的天空。另有在口沿处涂酱色釉汁。康熙仿烧明宣德孔雀蓝釉,色泽偏蓝,艳丽凝重,但施釉不匀。

【纹饰】

祭蓝釉器多光素无纹饰。祭蓝釉器除无纹饰外,还有以祭蓝釉为地,上施其他彩的器物,多为五彩,或描金纹饰,纹饰有云纹、凤纹、圆点纹、如意纹等,纹饰描绘疏密有致,丝毫不显繁;另有暗刻纹饰,多为仿青铜器纹饰,如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

【款识】

康熙蓝釉器物或青花双圈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款,或篆书六字三行款,或无款识。民窑祭蓝釉器多为祭器,如“凝远宋氏祭器”款识。

清雍正时瓷器烧造技术较康熙时有了提高,尤以唐英任御窑厂督陶官时成绩最为显著,所制各式釉都烧制得极为成功。祭蓝釉器的生产仍然是蓝釉器生产中的大宗,洒蓝釉器物相对较少,但艺术成就颇高。天蓝釉制作技术更为进步,制作数量较大,器型丰富。民国时期有大量仿制清雍正天蓝釉器物,所仿器型有花觚、小天球瓶、花盆等,款识中有署“朗吟阁制”款识的。

器型】

雍正祭蓝釉器器型多样,见有梅瓶、玉壶春瓶、锥把瓶、壶、石榴尊、缸、罐、盆、钵、渣斗、洗、碗、高足碗、杯、盘等。洒蓝釉器型有蒜头瓶、菊瓣瓶、石榴尊、尊、缸、花盆、洗、盘、菊瓣盘等。

天蓝釉器型中的瓶有方瓶、玉壶春瓶、锥把瓶、纸槌瓶、天球瓶、穿带瓶、龙耳瓶、象耳瓶、环耳方瓶、绥带耳瓶等;罐有莲子罐、鼓式盖罐等;其他器型有尊、觚、炉、缸、花盆、洗、渣斗、花浇、碗、盏托、杯、菊瓣盘、盘、碟等。

【胎釉】

雍正祭蓝釉器釉面匀净莹润,色泽深沉泛紫,极为艳丽,施釉匀净,釉下有密集的小气泡,玻璃质感强烈。洒蓝釉制作极精,胎体较康熙时轻薄,其釉色富于变化,青、白、蓝色斑点密布,但不及康熙时匀净。更为难得的是其釉多有意模仿天然青金的色泽,釉面有浓重的青褐色,有“鬼脸青”之谓。天蓝釉器物釉色呈色稳定,色调淡雅明净,釉色有深浅两种,深者似雨后蓝天,浅者色如月牙,极具疏朗之美。

【款识】

雍正蓝釉器或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楷款,或为四字、六字篆款,或为外底不施釉的阴刻六字篆款。尤为别致的是天蓝釉四联瓶,是将“雍正年制”分书于每一小瓶底足。雍正官窑蓝釉器亦有署堂名款的,如“朗阁制”或“朗吟阁制”款。“郎吟阁”为雍正皇帝为亲王时的堂名款。

清康熙 青花“楚人献鱼”图碗


规格:高4.5 口径8.3 足径4.3/cm

“楚人献鱼”为一历史典故,原文出自《新序》:

楚人有献鱼楚王者曰:“今日渔获,食之不尽,卖之不售,弃之又惜,故来献也。”左右曰:“鄙哉!辞也。”楚王曰:“子不知渔者仁人也。盖闻囷仓粟有余者,国有饿民;后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夫;余衍之蓄,聚于府库者,境内多贫困之民;皆失君人之道。故庖有肥鱼,厩有肥马,民有饿色,是以亡国之君,藏于府库,寡人闻之久矣,未能行也。渔者知之,其以比喻寡人也,且今行之。”

于是乃遣使恤鳏寡而存孤独,出仓粟,发币帛而振不足,罢去后宫不御者,出以妻鳏夫。楚民欣欣大悦,邻国归之。故渔者一献余鱼,而楚国赖之,可谓仁智矣。

译文:

楚国有人向楚王献鱼,说:“今天捕得的鱼,吃不掉,卖不掉,放了又很可惜,所以来献给大王。”楚王的侍臣说:“这样说对王太不尊敬了。”

楚王不同意侍臣的意见说:“你不知道,这打渔人是个仁德的人。听说仓库粮食丰余,国家却有饥饿的人;后宫有很多怨女,民间有很多成年而无妻的男子;王府库聚财多;国内贫民很多;这都因为国君不仁道的原因。所以厨房有肥肉,马棚有肥马,百姓有饥色,是因为亡国之君王搜刮财物藏在府库里.。这个道理,我早就懂得,却不能实行,渔夫知道这个道理,大概是用献鱼这种方式来晓谕我吧。我要为民做好事。”

于是派使安抚老弱孤苦的人,从粮仓拿出粮食,从府库取出钱财布帛,用来救济生活困难的人;释放后宫不侍奉君主的宫女,让她们嫁给无妻的男子。楚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邻国也归附于楚国,所以渔夫献上一条多余的鱼,楚国依靠这得到了好处,他可称得上仁慈而明智了。

此碗小敞口,弧腹,圈足。画中一男子拿着一条鱼进献,旁边立着一戴官帽的侍臣;楚王立于对面,正作趋前取鱼状。四周点缀山水,以青花分水技法绘就,整体工艺精细,画工精湛,典故内蕴深厚,底有“大清康熙年制”款,是一件青花佳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康熙洒蓝釉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康熙洒蓝釉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