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假土沁的鉴别 > 导航 >

“问”出瓷器真与假

“问”出瓷器真与假

瓷器假土沁的鉴别 瓷砖与地板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2020-07-13

瓷器假土沁的鉴别。

我们已经请瓷器鉴定专家诸华国先生给我们讲了瓷器鉴定的望和闻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听听“问”。中医里的问诊主要是问病人的病史、症状等,瓷器鉴定的问既要问出售者,还要问一问瓷器自身,你可以装作不懂问一问卖者这个瓶是什么时期什么窑头,他是家里传下来,还是收购来,还是从别人那儿买来的。

在问的时候要察言观色尤其是听口音,北方口音送来的名瓷大器,就值得怀疑,难道他不晓得风险,好东西偏要送到温州来卖?另外对你喜欢的东西千万别露出兴奋的表情,要平心静气地先问一问价格,不然卖者见到你那副喜形于色的样子就出高价杀你一刀。不要盲目轻信那些指鹿为马,轻信某些吹嘘自己鉴定水平精深的所谓高手的话,因为“托”或者“媒头”大有人在。

前不久,一位老板说自己从甘肃省一古玩摊上购得一幅新罗山人的画,只花了1000多元。一听,这东西对的可能性不大。再问画的内容,老板说是敦煌飞天。不用看,内行人就知道假的跑也跑不了。

还要问一问瓷器自己,有人说瓷器又不会讲话,五代柴窑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之说。用手或物件敲击一下陶瓷,你可以让它出声。真的瓷器与冲裂、修补的瓷器发音是不同的。刚出窑的新瓷,因胎骨坚实,火气方刚,其声音叮叮如金属。而年代久远的瓷器因岁月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出“咚咚”、“叮咚”的声音。而古瓷器大多声音沙哑,仿品则清脆响亮。不过会问需要一定的实践和长年累月的经验。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两件明青花瓷器孰真孰假 专家教您鉴别小妙招


为了交流最近一段时间的收藏情况和心得,小编身边的藏友们自发组织了一次聚会,大家都把近期收藏的宝贝带到会上交流、欣赏。这本来是很有益的一件事,谁知,正当聚会氛围正浓时,小编的老邻居苏先生和另一位藏友起了争执。起因是苏先生和这位藏友在交流过程中,都认为对方带来的瓷器有问题,各执己见谁也不肯让步。凑巧的是,两人带来的又都号称是明代青花瓷,这下更是大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势。那么这两件明青花瓷器到底孰真孰假呢?

先看苏先生自己的这件,号称明青花瓷器,由于没有年款,具体朝代不好确定。这是一件明青花鱼藻纹大罐,其器型丰满,样态端厚,瓷器以青花绘鱼藻纹样,画面灵动。大罐肩部有贴塑,做成类似动物的形态,但是看不出具体是什么动物。这件大罐与平时所见的明代大罐相比,器身更圆鼓,但是底足有明代青花瓷典型的火石红斑痕。

而与苏先生起争执的这位藏友,他带来的是一件号称明晚期的青花人物纹碗,碗底有不规整的“大明嘉靖年制”款识。这只碗颜色淡雅,画工古朴,碗身绘人物纹,人物形象生动,画面明快。碗的底足露胎,有非常严重的使用痕迹,看上去“老”的感觉似乎又有点过了。

这两件都号称是明代青花瓷,一件虽然没有款识但是底足有显著的火石红斑痕;另一件有款识,但是款识不规整并且使用痕迹和“老”的感觉太过了。那么,到底是前者假冒,还是后者刻意做旧呢?为了保证判断的准确,大家一致认为应当找专家鉴别一下。

经过专家鉴定,苏先生的明青花鱼藻纹大罐是假冒的,另一位藏友的明晚期青花人物纹碗不是做旧,是实打实的真品。对于苏先生这件大罐,专家给出了四个鉴定点:①造型,明代青花大罐的造型流畅大方,这件大罐器身比例臃肿,此为一错;②青花发色,明青花的青花发色应当是较为浅淡的,即使有浓厚者亦应发灰蓝或黑蓝,此罐明显泛青;③装饰风格,“粗大明”不是说工艺粗糙,而是风格粗放,此罐的贴塑太随便、生硬了;④最关键的一点:火石红斑痕。明代青花瓷的确有这种特征,但实际上并不占多数,只有一部分青花瓷会出现。真正的火石红是不均匀的、散点分布,这件大罐的火石红分布太均匀、也太密集了,是烧制时在底足撒上能出红斑的原料而成,这是最有迷惑性的一点。

根据专家的鉴定意见,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明青花的鉴别,一定要从造型、青花发色、装饰风格及特殊特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被某一种仿真程度很高的作假痕迹蒙蔽双眼。

如何初步鉴定定窑瓷器的老旧与真仿?


一、外型

定窑外型种类较为丰厚,盘、碗、灯、炉、盒、瓶、枕、乐器等,简直包罗万象。盘、碗出产量最大。窑址遗存的瓷片中,约有80%均为盘、碗。盘、碗有尺度较大的,如碗有口径近30厘米的,则为别的窑中罕见。瓶的种类亦较多,有直颈瓶、净瓶、梅瓶等多种。枕有白釉孩儿枕、剔花腰形圆枕,前者故宫博物院仅存一件真品,还有十余件,均为明代所仿。乐器有白釉和黑釉画花腰鼓,前者早年出土一件,已流散国外。壶在传世品中对比罕见。

二、胎釉

定窑瓷器多为白胎,尤其宋代商品,简直都是白瓷胎,胎质非常坚固。这是由于原猜中含氧化铝量较高。不但如此,并且定窑的很多窑具也是白瓷胎,运用的质料与制瓷的质料相同。定窑窑址堆积白花花的一片,自胎窑具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这种原材料上的运用过度,也是形成后来定窑陵夷的首要原因之一。定窑瓷器釉多为白釉,亦有少数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种类。宋代白釉色彩偏黄,这是由于,宋代定窑改用煤作燃料,用氧化焰烧成,釉中所含微量铁元素生成三氧化二铁所造成的。唐代定窑运用木材作燃料,用还原焰烧成,釉中所含微量铁元素生成氧化亚铁,故呈色偏青,在外型曲线转机改变的积釉处,常呈现较显着的青白色。这是差异唐宋定窑白瓷的首要依据。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动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显着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仍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动。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细心观察的首要特征。酱釉、褐釉、黑釉、绿釉等种类,在定窑瓷器中占的份额不大,完好的传世品更是稀少,故保藏价值较高。明曹昭《格古要论》日:“有紫定,色紫。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可见明代其保藏价值已高于定窑白瓷。所谓紫定,其实就是酱釉。宋代盛行漆器,酱色釉当为仿酱色漆器商品。所谓黑定,则指黑釉。定窑黑釉与众不同,其呈色均匀,光可鉴人,相同有漆的质感。绿定则不见文献记载,且无完好传世品,但故宫博物院在定窑遗址收集到两块绿定瓷片,其间一片上有龙纹。绿釉当为绿,呈色均匀而翠绿,从而承认定窑曾有绿定商品。定窑还有褐釉商品,呈色近金黄色。笔者1982年调查定窑窑址时曾见人收集到一枚印花褐釉盘残片,色泽金黄,颇为喜人。定窑色彩釉种类均有一个一同的特点,全系白胎,即与白瓷所用胎料彻底相同,仅仅外罩色釉不同。这是紫定、黑定、绿定与别的窑口差异的首要象征。

三、装修

定窑瓷器装修办法有印花、刻花、画花、剔花、金彩等。定窑印花装修呈现于北宋中期,一呈现即非常老练,好像没有什么发展阶段。这种艺术现象并非定窑印花特有,在我国陶瓷史上尚有别的实例,如后来元代青花的俄然老练呈现等等,均与其特定的环境有联系。古定州石刻艺术兴旺,缂丝艺术也很有名望。石刻的技术基础,缂丝老练的图画,遂使定窑印花层次分明、线条明晰、规划整齐,变成定窑瓷器中名列前茅的商品,并对南北瓷窑发生较大影响。定窑印花体裁以花卉、飞禽、走兽、游鱼为主,人物纹对比罕见,仅见于少数的婴戏纹。花卉以牡丹、莲花居多,菊花次之。飞禽以孔雀、凤凰、鹭鸶、鸳鸯、雁、鸭为主,多与花卉组合成规划整齐的图画。如鹭鸶、鸳鸯多与莲花组合,孔雀多与牡丹组合,走兽以龙纹居多,狮子纹较罕见,游鱼多为成对的双鱼,人物纹非常罕见。曲阳出土过印花狮子舞纹盘。婴戏纹有婴戏牡丹、婴戏莲花、婴戏三果、婴戏莲塘赶鸭纹等。宋代婴戏纹较为盛行,各窑均有婴戏纹饰,而婴戏三果纹则为定窑特有。其三果为桃、石榴和枇杷,三果与三婴距离摆放,器上满饰缠枝,三婴姿势各异,双手拽树枝,别离骑、坐、立于枝上,赤身跣足,婴孩单纯调皮的姿势颇有神韵。

印花、刻花、画花中均有很多龙纹,似与为皇宫烧贡瓷有关。宋代诸窑中,饰龙纹最多的当属定窑。盘、碗、瓶等外型上,均有龙纹呈现,其构图多呈圆弧状的环绕姿势,瓶上龙纹则龙体曲折,龙爪狂舞,凌空飞行,颇有腾云驾雾之感。

剔花商品在定窑瓷器中产量不大,首要种类是枕和瓶。在窑址曾收集到剔花枕残片,纹饰为几许菱状斑纹。瓶有传世品一件早年流散国外。金彩在文献中有明文记载,据宋人缜密《志雅堂抄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故宫博物院藏有白釉描金彩云龙盘三件,惋惜金彩已伤脱,仅能依稀辨其云龙痕迹。此外,日本根箱美术馆和文华馆别离藏有黑釉金花卉纹碗各一件。元曾经瓷器上凡是有金彩的,牢记不可用鸡毛掸子打扫,不然金彩一扫即掉落,牢记,牢记。

如何初步鉴定定窑瓷器的老旧与真仿?

四、覆烧

定窑瓷器于宋代曾选用覆烧技术,其意图一是增加窑内装烧量,二是避免一些大件器皿首要是碗、盘变形。选用此技术烧造的瓷器,其口缘部位一周均无釉,文献中称其为“茫口”。传世品中有口、银口和金口的,其间镶铜口的最多。

五、铭文

定窑底款有刻文字的,其间有“官”“新官”“尚食局”“尚药局”“五王府”“食官局正七字”“易定”等多种。上述款识,均是未烧之前刻于上的,其间“官”和“尚食局”“五王府”均在窑址中出土过瓷片。此外,定窑传世品中还有宫殿玉工刻款的,其铭文均与宫殿修建有关,如“奉华”“风华”“慈福”“聚秀”“禁苑”“德寿”等等,其用途非常显着,当为皇宫平分配到各殿中运用的符号。因是宫殿玉工所刻,其字体非常整齐。

六、仿品

仿定窑始于元代,山西霍县窑即以仿定窑而颇有名望。据明代万历时文献载,有制陶演员能仿定窑瓷,如周丹泉等,但其传世品如今无法承认。故宫藏有明代仿定窑商品,盘、碗、枕均有,但详细年代难承认。清康熙以后,景德镇有仿定窑商品,釉偏黄,多印花,无竹刷纹和泪痕,极易与真品区别。80年代河北曲阳曾恢复定窑出产,仿定窑商品很有成果,首要是白釉刻花和印花商品。仿品与真品有必定不同,首要是仿品多系现代技术成型,外型如盘、碗、瓶等,与真品对比过于整齐,没有古代手艺制造的那种古朴风格。胎体虽没有什么不同,但釉色则白中闪出的黄色过于轻浮。

“望、闻、问、切”四招辨瓷器


陶瓷鉴定历来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近来来,赝品盛行,高仿瓷器的技艺足有达到以假乱真的火候,艺术品收藏家上当的事例并不鲜见,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如何辨别瓷器真伪呢,为此,有关专家提出,可借用中医“望、闻、问、切”四种基本诊法的途径:

望。“望”就是说,在见到瓷器是可首先观察瓷器表面的光泽,真正的古瓷器虽然有旧色,但这是岁月沧桑造就的,是不规则的,有一种古朴的风味。现在有人将新瓷长期埋在地底下或采用酸性或碱性的溶液浸泡的方法,去掉其外表的光泽,以达到古旧的效果,这样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通体一模一样的旧色,这时你就要注意了。

闻。这里所说的“闻”不是指医生诊断的闻,而是说用鼻子直接在陶瓷上闻,通过瓷器本身或其它物质的某些特殊气味来辨别真伪。因为瓷器长埋地下的原因,本身一般都会带有一股土腥味,如果在闻的过程中没有这种土腥味,相反却是土香味,那就要注意了。还有像使用硫酸、高锰酸钾等手段后残留的酸味,用硫磺熏过的烟熏味,都可以帮您断定瓷器的真伪。

问。中医诊断还有一个主要的方法是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等,瓷器鉴定同样可以借鉴。鉴别瓷器收藏品时既要问出售者,更要问瓷器自身,如花瓶是什么时期什么窑头,他是家里传下来还是收购来,在问的时候一定要察言观色,通过口音,表情,肢体语言等做出初步判断。另外很重要一点,在购买前千万别露出兴奋的表情,要平心静气地先问一问价格,更不要盲目轻信那些指鹿为马,轻信吹嘘自己鉴定水平精深的所谓高手的话,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就是“托”或者“媒头”。

切。作为各个时代的产物,每个器物都会有它特殊的特点,如五代柴窑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之说。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用手或用物体敲击陶瓷根据声音来辨别其真伪。真的瓷器与冲裂、修补的仿制瓷器等发音是不同,古器大多声音沙哑,仿品则清脆响亮,再有是刚出窑的新瓷,因胎骨坚实,火气方刚,其声音叮叮如金属,而年代久远的瓷器因岁月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则会发出“咚咚”、“叮咚”的声音。

总之,陶瓷收藏品鉴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望”、“闻”、“问”、“切”也只是一种手段,但不是惟一手段,像一些无气味的陶瓷,闻的方法就行不通了,另外还要通过其他方法综合判断,方可得出结论。

​真仿永宣青花瓷器的气泡


用电脑电子放大镜,看永乐宣德青花瓷器的气泡新老,很重要,掌握得好,就会少收仿品。有的专家否认气泡分析,我认为是没有下功夫去专研,看到气泡如同看到天书,云里雾里,茫茫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否定。但是有许多人,会孜孜不倦地去研究,会找到看破天书的方法。

明永乐 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

看气泡的新老,必须分年代比较,必须分品种比较,如元青花,要分苏料元青花气泡比较,国产料元青花气泡比较,分别比较。不能把各种类别,各个年代瓷器的气泡混在一起比较,混在一起比较就没有可比性,就会雾里看花。

下面是永乐宣德苏麻离青青花瓷器的气泡比较。

要用同一个电脑电子放大镜,每次聚焦到最好,都放大到75倍,拍摄到的真品与仿品的气泡,是有明显区别的。

真品青花气泡应该是破碎模糊,看不到清晰的小气泡。

仿品青花气泡完整清晰,特别注意到,其中小气泡很清晰。

真品永宣青花气泡

永乐款双面扁壶青花放大75倍,青花气泡有破碎模糊,看不到清晰的小气泡。

永乐款青花压手杯放大75倍,青花气泡有破碎模糊,看不到清晰的小气泡。

宣德款青花鱼箩盖罐,大75倍青花气泡有破碎模糊,看不到清晰的小气泡。

宣德款青花龙纹高脚碗放大75倍,青花气泡有破碎模糊,看不到清晰的小气泡。

宣德款青花可挂葫芦扁器放大75倍,青花气泡有破碎模糊,看不到清晰的小气泡。

仿品永宣青花气泡

放大75倍,仿品青花气泡完整清晰,特别注意到,其中小气泡很清晰。

仿宣德龙纹罐放大75倍,气泡完整清晰,特别注意到,其中小气泡清晰。

仿宣德青花高脚碗放大75倍,气泡完整清晰,特别注意到,其中小气泡清晰。

仿宣德青花盘口瓶,放大75倍,气泡完整清晰,特别注意到,其中小气泡清晰。

仿宣德天球瓶,放大75倍,气泡完整清晰,特别注意到,其中小气泡清晰。

有正确的鉴定方法,才能有好的收获。

珠山八友瓷画的辨伪与识真


瓷器造假,自古有之,民国尤盛。不仅前朝瓷器皆在仿造之列,同时期“珠山八友”等名家亦不能幸免,因此八友存世作品精粗并存,真假混杂。就赝品而言,有民国时期的老仿瓷和现代的新仿瓷。老仿“珠山八友”瓷,多是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之间出现的,这些仿品与“珠山八友”在同一个时期。老仿瓷的鉴定难度相对来说大一些,主要原因是胎质和釉色同样具有民国时期陶瓷的特点,而且品相又陈旧,少有疑点,容易迷惑人。老仿瓷多是八友当年的徒弟及其追随者所为,笔者所见其作伪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别:一是当年的代笔之作,二是抄袭模仿之作,三是刻意假造之作,四是主观臆造之作。下面就老仿瓷的造假手法和甄别要点作些分析。

代笔之作是指非八友亲笔所为,但却是八友所认同之人的作品。民国时期由于“珠山八友”的艺术成就和名气颇大,贵戚权门,商贾雅士,对“珠山八友”瓷画作品趋之若鹜。他们的瓷画作品很有市场,八友成员不仅结社互助,有的还自开画瓷店,谋求发达。他们一边勤于画瓷器,一边带徒授艺,多数弟子在随师学艺并具有一定水准之后,也帮师傅做些摹稿、填色之事,甚至参与和帮助师傅完成应求之作。此种现象是中国几百年来师徒传艺的惯例,在民国时期较为普遍。代笔之作一般是门徒按师傅的画稿临绘后,由师傅修改匡正,并亲题款识而完成的。严格来讲代笔之作不是仿品,如汪野亭的墨彩瓷板画《一帆风雨裹》,该画的山石画法正如画上诗中所题,摹宋代米芾之法,以点代皴,层层积染,汪氏不曾以这种皴法画山石。笔者就此幅作品与汪氏之女、著名瓷画家汪桂英作过深入探讨和精心比对,其稚拙生硬的笔法和墨色的运用与汪氏风格迥异,但从题字笔法分析,该瓷板画的落款属汪氏所书无疑。像此类非八友亲手所画而又有真落款的传世作品有一定数量。

模仿抄袭之作,多是八友身边诸人所为。有的临摹抄袭,只是借师傅之影响,谋求生计。这种徒弟模仿和搬抄师傅作品的现象,在民国并不鲜见,徒弟模仿和搬抄师傅作品不仅布局、章法相似,而且笔墨特点也透出师傅风格。模仿搬抄之作,只是像八友的笔墨面貌而已。有的则明确写清仿某某人笔法等题款,与有意复制的赝品还是有区别。如王琦弟子邓必诏所画粉彩瓷板画《赤壁抒怀》,其内容、构图、章法,都与王琦1931年所作粉彩瓷板画《秋山赏月图》相似,该画上也有“南州邓必诏仿师王琦画室”之题款,以示模仿师傅之作。但也有些不敬之徒,会以抄袭模仿之法盗名欺世。

故意假造之作,是指以临摹、复制手段追求酷似,以假当真,谋取利益的赝品。民国时期造假的赝品没有现在的多,手段也没有现在的狡诈恶劣。但由于距今有一定的年代,并且胎釉、料色等都同样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容易让人坠入彀中,此种现象是鉴定老仿瓷应该加以注意的。老仿瓷中以原作为蓝本刻意假造之作较少,因为当时真品同时存在,此类赝品难以牟取利益。而且民国时期,有的名家为防范别人复制和抄袭自己的作品,在入窑之前多以煤油涂抹画面,使别人不得见其真面目,开窑之时则亲自去取,不给仿制抄袭者偷窥的机会。

主观臆造之作,是指在绘画风格、笔墨技巧上学得一些八友画法,并根据一些参考资料而任意画出来的八友作品。由于臆造者水平不同,仿真程度也有区别。一般臆造作品,由于仿造者功力不足,作品“马脚”较多,真假易辨,在当时市场价格也低,符合了一些附庸风雅而购买力水平又较低者的需要。稍微有点水平的臆造之作,多为“红店”所为,民国时期有的“红店”,公然挂牌可订购八友之作。这些臆造之作,也只是整体看上去有些像,只要从内容、构图、笔墨、色调、绘画技巧、题款等方面稍作甄别,也是漏洞百出。而民国时期有些好古之人乐于购买,并精心收藏,导致某些仿品流传至今,造成鱼目混珠之现象。

另外,老仿瓷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画面没有题款,只有印章,或只题穷款。目前市面上没有题款只有印章的赝品,以王琦作品为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王琦早期确有少量不题款的作品,造假之人想借此混水摸鱼;二是王琦书法功力深厚,常以草书题款,仿造难度大,容易露出“马脚”。只落穷款的赝品,以冒程意亭、刘雨岑作品为多。仿造者抓住他们有落穷款的经历,旨在回避其题款仿造难。“珠山八友”无题款或落穷款的作品极少,此类赝品一般来说胎釉、画面都很像,鉴定时要着重从绘画风格、笔墨(料)特征等方面人手,厘定真伪。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仿“珠山八友”瓷几乎没有。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旧政权的倒台,造假之恶习在打击和荡涤之列;二是尚古之风为那个时代所不容,造假之作无立足之市场,缺少经济价值;三是部分八友成员尚在,他们的作品也从迎合达官贵人的收藏需求,转向歌颂和反映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生活,仿旧不合时宜。新仿“珠山八友”瓷的产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收藏之风逐日兴起,新仿“珠山八友”瓷也就越来越多。一是崇古怀旧、赏玩收藏之风开始抬头,市场需求逐渐升温;二是随着建国后对“四旧”的荡涤和扫除,特别是通过“文革”十年的洗劫,民国之物难以寻觅,收藏的升值空间大;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市场等各方面,都给仿造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笔者了解,新仿瓷的作伪手段有复制、移植、合造、臆造等多种,下面试作分析。

复制造假是指造假之徒以“克隆”形式,有意识、有套路地如法炮制八友瓷画赝品的行为,旨在牟取暴利。新仿“珠山八友”瓷中复制的赝品有两类:一类是以真品实物为蓝本复制的,另一类是以印刷品为蓝本复制的。以真品实物为蓝本的复制品,其大小尺寸与母本一致,画面构图、内容、笔法、题款、印章均为母本之翻版,此类赝品,出于圈内人和以此买卖为业的高手,造假者往往持有真迹,但秘不示人,让高手以实物为蓝本揣摩演练,悉心描摹。由于是近距离对实物的复制,因此笔法、色调、题款、品相等各方面,几可达到乱真的地步,在母本原作不露面,一真一赝不存在对比的情况下,叫人很难看出破绽。鉴定此类复制品时,要尽可能多看原作者实物、图书资料等。八友作品有个特点,就是同一题材、同一画面往往在同时期会有相类者。如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闻鸡起舞》,由于市场需求,作者在同时期将该作品画过多幅,刻意造假者即使将原作秘不示人,鉴定者在辨别时,也可找到同时期同类作品当鉴定的标准器,这就要求鉴定者眼界宽阔,用更多精力去揣摩研究。此类以实物为蓝本造假的赝品,以小件为多,瓶类和瓷板类也有。

另一类赝品是以印刷品为蓝本复制的,相当于古代书画技法传授中的“对临”。因为近些年出版的书籍较多,给造假者提供了复制的资料。以印刷品为蓝本的复制,多为一般仿制者所为,水平不尽相同,但总体水平不高,仿品与原作有些许差异。如以印刷品为蓝本仿制的何许人“雪景”瓷板画,该真品的收藏者,是香港收藏家胡尚德先生。真品笔法磊落,墨色秀泽,填色粉润,雪色晶莹,雪雾无色却层次微妙而仿制品笔法粗糙,玻璃白堆填较厚,浓淡轻重少层次,且题款之字体形意不足……诸如此类仿制品,鉴赏者不但从品相特征等方面可以看出破绽,稍有研究者,对真迹的:藏处及相关信息也会知道,查找对比之后,容易找出赝品与真品的差异。

移植手法造作的赝品,是指将此器形上的画画移植到彼器形上。画面、题字、款式等均以高仿手法移植搬弄,一般来说,多是将琢器上的画画移植到瓷板上。“珠山八友”喜好在民国典型的四方琮式瓶卜合作画瓷,从局部来看,每人一面,每面一幅,如同瓷板画的组合。造假者将四方瓶的画面移植到瓷板上,这样伪造既便利又酷似。移植手法仿瓷,一般不会将瓷板画等平面类画面移植到琢器(非平面性)上,因为在移植的过程中,依器变化的转移摹写难度较高,首先在谋篇布局上就会出现生硬和牵强,此类赝品在画画章法上容易出现破绽。

合造手法造作的赝品,是造假者在收集被仿造者一定数量的作品之后,根据市场需要而进行画面的肢解组合,以拼接合造的手法,“创作”出酷似八友的作品。这类仿品有些是将八友的单幅瓷板画,拼接组合到具有瓷板画特点的四方琮式瓶上,因为八友在四方瓶上的合作画瓷,都是各画一面。还有一种拼接组合的赝品,就是在多个画幅中选取一些局部,重新变化组合在一个新的画面中。这种拼接合造,多出现附会牵强,稍有鉴定能力的人一看便知。也有仿造水准较高者,如果鉴赏者资料不全,眼界不宽,就如坠云雾,难以厘定显晦,这类仿品要从构图风格、绘画语言等多方面来分析。

近些年以主观臆造手法造作出来的展品,和民国时期手法基本相仿,是一些在绘画风格、笔墨技巧上学得—些“珠山八友”的画法,而大肆臆造出来的作品。此类仿品乍看有几分像,但经不起仔细推敲,一般古玩市场上这类作品很多,由于臆造者水平的高低不同,仿真程度也有区别,市场价格也不一样。如仿汪野亭山水瓷板画,画面山石依势布形,错落有致,平湖小桥,策驴寻幽,另有野趣,画面树木的勾勒点染以及用色都有几分门道,但稍作细看,差别立辨。有点水平的主观臆造之作,还是有一定市场,它满足了一些不同层次人的追风逐雅。还有些主观臆造的仿品,并不以假充真,明确写上仿某某画法之类的题款,模仿者本来就是作仿制品,卖给一般好古者雅玩而已。

另外,新仿瓷还有几种现象值得注意。—是老胎新仿,因为民国时期的老胎在景德镇还能找到少许,高仿者以此做假,其胎釉与民国时期的真品无异,而且模仿得逼真,画面还做旧,此种现象特别值得收藏者警惕。二是有些高仿品,有意在题款处磨掉部分词句或受画者的姓名等,制造该作品历经“文革”劫后余生的假相,让人信以为真。当今仿“珠山八友”作品者分工很细,有制胎釉的,有画瓷的,有题字的,有做旧的,可谓术业有专攻。而且造假者中,有些画瓷或题字者,专学某家某人,仿造几乎达到乱真的程度,目的亦是为了牟取暴利。但是只要鉴定者深入研究,精心对比,在分析真品与仿品之别时便可发现,无论仿品以什么形式以及如何,高妙的手段出现,均与原作存在差异,特别是绘画功力和书法功力上的差异。

新仿“珠山八友”瓷,多是近些年所为,在辨别时首先应从胎质、釉色着眼。因为新仿品的胎质和釉色与老的瓷器总是有距离。其次是掌握原作者绘画技巧及风格,要细致分析其笔墨(料)特征。一般仿者多是画得僵硬,高手也难有意在笔先的洒脱。名家笔墨十几年苦练得来,绝非一般之人一朝一夕能刻意求得。画面题字较多者,尤能看出破绽,因为书法摹其形而难得其神,如王琦、王大凡等人瓷画题字较多,书体属行草一类,别具个性,仿品由于笔法生硬,字体笔道的料色难免有涩滞之感,填描之中最容易露“马脚”。由于篇幅所限,关于“珠山八友”作品真赝之比较,本文不可能—一举例,况且“纸上得来终觉浅”,鉴定者如能多看、多听、多研究、多分析、多比较,掌握“珠山八友”瓷画构成要素的本质,同时还深入到古玩收藏圈里,及时掌握各条“道”上的信息,定能把握个中玄机。

 

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到“珠山八友”时代,陶瓷工艺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已展现出一片新的天地。“珠山八友”对传统文人画与传统瓷艺,采取兼容并蓄的现实态度,将陶瓷的商品化与艺术化融为一体。他们各人的性格、阅历、修养、气质都有所不同,在选择题材、描写景物、表现技法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长期的创作,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徐仲南的萧疏,邓碧珊的工整,王琦的雄奇,何许人的荒寒,田鹤仙的朴茂,毕伯涛的隽永,汪野亭的苍润,王大凡的古雅,程意亭的绮丽,刘雨岑的韶秀,堪称是异彩纷呈,显现出“珠山八友”瓷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而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又形成了大致统一的艺术基调,成为一种鲜明的时代风貌。他们的艺术追求,突破了传统粉彩的审美特征和意识,他们共同的艺术观与审美理想,为陶瓷美学增加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瓷画审美范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瓷器是真是假掂掂重量就知道


你一定很难想象,南京博物院的瓷器库房中,有几件国宝级藏品居然有捡废品捡回来的。昨天,有“青花王子”之称的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中国著名古瓷器鉴定专家张浦生在南京为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出入境文物鉴定培训班授课时,一语道破收藏瓷器的“机关”:心态上要“识古不穷,贪古不富”;方法上要“多捡瓷片,变废为宝”;在鉴别上,要学会掂瓷器的重量。

元青花:市面上大多是假的

张浦生说,现在很多人搞收藏都急功近利,这种心态不好。“收藏是一种很好的文化行为,这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经济行为。收藏是一种‘雅爱’,提倡‘文化’,然后考虑“回报”,不然很难有所收获。浙江有个商人曾经花了几百万买了元青花‘锦香亭图’罐,当时他只是非常喜欢这个作品,并没有考虑赚钱,没想到在2005年,这个作品在香港以4900万人民币拍出!”张浦生说,这位浙江商人光一个青花罐子就足足赚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这不仅说明,这位富商的眼力好,还在于他的确是一个瓷器爱好者,才得到了良好的回报。这就叫:识古不穷,贪古不富。

但是收藏热中也存在一些盲目和急功近利的成分,他直言不讳地说,现在陶瓷收藏市场秩序混乱,不少人打着“元青花”幌子叫卖,实际上目前全国元青花瓷器的真品还不到300件,市面上出现的,可能绝大多数为历代甚至现代的仿制品。

捡瓷片捡到“国宝”级藏品

昨天,在张浦生下榻的宾馆里,他端出一个抽屉,顿时让记者大开眼界,虽然都是一些瓷器碎片,但这些碎片的花纹、图案以及年代,却让记者叫绝。记者看到,每一片瓷片上都详细地记载着年代:洪武年,宣德年,元代等,有些是瓷器底部上的文字,有的是张浦生贴的标签;而瓷片上的花纹有的是小孩在嬉戏,有的是五爪龙……

这些可都是张浦生捡来的碎瓷片。他说,瓷器收藏者要想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有个方法,就是:去捡瓷片,但是一定要守法!他说,南博库房里的几件国宝级瓷器藏品,还是他捡瓷片捡回来的呢。“我们捡陶瓷有一个有利的条件,瓷器和别的东西不同,有的人看瓷器磕了个角就觉得它没用了就会把它扔了,所以当时在扬州、南京到处都有瓷器可以捡。现在的钟山宾馆一带。600年前是朱元璋的御厨房,上世纪60年代清理河道挖出来很多瓷器,里面还有洪武年间的半个釉里红瓷盆,正是这个瓷盆揭开了洪武年间瓷器研究的序幕。从这半个瓷盆上我们发现了和元代瓷器的不同,元代瓷器上的龙都是3-4个爪,而洪武年间的这个瓷器上却是5只爪,而且它的工艺相当精湛。”

1995年,张浦生的朋友在一个工地上捡到一个明代开国时期的“赏赐梅瓶”。那个地方原先是明洪武—永乐十八年间明朝皇帝生活起居的地方,用坏的瓷器很多,张浦生后来用了两条香烟换来了那个“赏赐梅瓶”,目前已被南京博物院收藏,是国家一级标本,全世界也仅此一件了。而张浦生本人,还捡到一枚崇祯年间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农民起义时的“荡寇将军印”,属于国家一级文物,都藏在南博的库房里。

辨真伪掂分量很重要

古瓷作伪古已有之,但现代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用上了电脑,还有的用古代矿坑里的瓷土烧制高仿瓷,甚至能够骗过专家和大博物馆。而现在很多所谓的鉴定家们,为了赚钱,往往收藏爱好者们掏个千把块钱就会违心写所谓的鉴定证书,导致“指鹿为马”的现象时有发生。

张浦生说,现在的古瓷作伪最难辨别的是,很多造假者把古碎瓷片打了重新按原件复制,就算用精良仪器测算,也测不出真伪。“但是,它还是有破绽的。现在很多国宝级的瓷器,它的真实重量,博物馆是绝对保密的;而赝品与真品的差距就在于,重量不一样。比如说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图样和大小,但是它究竟有多重,这是对外保密的,就算是有赝品出来,掂一下重量,行家就知道是真是假。而且,瓷器出土后,进入库房里,尽管库房的保管条件很好,但由于保管条件不一样,瓷器的重量也会慢慢变轻。”

景德大成 在陶瓷文化与产业间淘出真金


4月16日,“北大荒”画院的十余位画家莅临瓷都景德镇,造访景德大成陶瓷有限公司,进行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一个新兴的陶瓷公司缘何能吸引远在东北的画家?带着疑问,记者近日走进了“景德大成”,试图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走进位于厂这家昔日以生产“三角牌”釉面砖而名扬中外的陶企厂区内的景德大成公司,记者看到,公司近1000平方米的创作基地让人眼前一亮,赫然一派现代企业的架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创作中心、展品陈列中心、资料中心等一应俱全。艺术家们正在进行雕塑创作,两座窑炉静“卧”一旁,随时候命。

一番寒暄之后,“景德大成”母公司的景德镇市百花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炳林打开话匣,为我们轻拂开了“景德大成”面纱。

“景德大成”的前身是景德镇市千年窑火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高档艺术瓷、日用瓷为一体的民营陶瓷企业。当年,公司老总袁文明就邀请王锡良、周国桢、李菊生、熊汉中等著名陶瓷艺术家进行过艺术创作交流。2002年,“景德大成”代表企业参加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宣扬和展示了千年瓷都陶瓷文化风采,得到了海内外华侨华商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构筑了海外陶瓷拓展网络。2008年,在金融危机肆虐之际,他们却毅然投下巨资,将“千年窑火”正式易名“景德大成”,寓意“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同年,“景德大成”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商标。

以“瓷文化交流平台,艺术家创作基地”为公司宗旨的“景德大成”,着眼于文化交流与高档产品开发,正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陶瓷学院等高等专业院校联手,共同打造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画家创作交流和思想交流的平台与基地,使“景德大成”所有陶瓷艺术作品均有可收藏性和传世性,铸就“景德大成”奢侈品品牌。

同时,“景德大成”还是国内日用瓷研发中心和研制工厂,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教授签约驻厂研发、设计。产品方向坚持以“知名艺术创作”为核心,销售坚持以“高端市场定位,陶瓷爱好者收藏为主”的方针,实行旗舰店与专卖店相结合,既有餐具、茶具、文具等宾馆、家庭日用瓷,又有事件瓷、项目瓷、礼品瓷,还量身定制各类“皇家”专用、名人专用等瓷系,立志铸就国内日用瓷的最高品牌。

另外,“景德大成”还在打造陶瓷雕塑艺术家的创作和宣扬个性的用武之地。这里聚焦了一大批来自艺术院校或民间知名艺人驻厂献艺,先后创作出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十大元帅等伟人雕塑和武松打虎、将相和、金陵十二钗、四大美女、八大样板戏等中国传统文化题材雕塑,以及十二生肖动物雕塑等。这些作品均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流光溢彩的色泽、精美的造型和精雕细琢的工艺,成为全国知名博物馆和陶瓷爱好与收藏者的必选之品,并通过各种中国传统文化雕塑、主题浮雕、专题造景等铸就国内富有特色和个性的陶瓷雕塑品牌。

“景德镇现在有近5000家陶瓷企业,但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公司老总袁文明感慨万千,他坦言,“景德大成”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陶瓷与麦草画融出“金色瓷韵”设计展


为期四个月的中国匈牙利设计展于5月20日在古镇朱家角开展。这个由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的“金色瓷韵”设计展,展出的是中匈艺术家们的绘瓷作品。这种绘瓷作品又与一般的绘瓷作品不同,艺术家在瓷器上绘上的是麦草画。

陶瓷麦草画工艺把瓷器和麦草画这两种我国的艺术瑰宝完美结合在一起。观之凹凸有致纤毫毕现,触摸光滑细腻温润如玉,比起传统瓷器,它具有植物茎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有用料安全环保、形象生动逼真、立体感强等突出特点;比起传统麦草画,它有上档次、更实用、抗氧化、永不褪色等优点,易于长久保存,大大提高了其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

设计展开幕当天,为了表达中匈人民的友谊,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海博先生专程出席了揭幕仪式,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沈国臣向海博总领事赠送了《古塔》瓷器一件,海博则向中方赠送了瓷器《桥》。

此次“金色瓷韵”办展活动,得到市经委、青浦区政府、朱家角投资公司和匈牙利驻上海领事馆的大力支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问”出瓷器真与假》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问”出瓷器真与假》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假土沁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