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石湾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深度:石湾公仔,复兴呼声中的探索

深度:石湾公仔,复兴呼声中的探索

石湾窑瓷器鉴别 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探索发现中国古代瓷器

2020-02-13

石湾窑瓷器鉴别。

佛山首个以大师命名的陶艺馆——柏林展馆在禅城石湾陶瓷公仔街开馆

“在西方批评家眼中,能与罗丹相比较的中国雕塑家竟然是石湾的陶塑艺人,而不是美术学院里的教授。”然而,时至今日,石湾公仔如果没有大的推广创新,将始终走不出岭南文化圈;而石湾公仔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又亟须政府外力助推。如何突围,如何复兴,佛山的先行者潘柏林大师等作了探索……

近日,上海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到我市参加一个全国陶瓷原产地地理标志会议,收到主办方赠送的礼物,转送给潘柏林。这位佛山土生土长的陶艺大师打开一看,是景德镇瓷瓶,顿时心里五味杂陈。

同是陶瓷艺术品,为何石湾公仔在家门口都抵挡不住景德镇瓷器?每遇宾客上门,潘柏林便说起此事:“我们确实要反思,提升石湾公仔的创作理念、宣传推广方式、产业发展水平。”而于昨日开馆的佛山首个以大师命名的陶艺馆——柏林展馆,亦是这位陶艺大师借鉴现代包装手法,探索传统石湾陶瓷艺术发展新路的一次尝试。

在“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实施战略的大背景下,石湾公仔迎来了图变求强的机遇。潘柏林和他的同行们冀望以此为契机,实现行业的复兴。

走不出岭南文化圈

石湾公仔如果没有大的推广创新,与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谈起石湾公仔曾经的风光,潘柏林无限感慨。

“解放之初,佛山陶艺大师刘传到过国内几所顶尖大学授课,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介绍,当时学校计划出一本石湾陶艺的教材,最后因为艺术之外的原因而搁置。广州美院教授胡博在文章《谈“石湾公仔”》中说到,在西方批评家眼中,能与罗丹相比较的中国雕塑家竟然是(潘玉书等)石湾的陶塑艺人,而不是美术学院里的教授。”TAocI52.cOm

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宜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一个紫砂壶拍出1200万元的天价。刘传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比顾景舟早9年,其陶艺作品现在的市场价却远低于此。

价格不能说明一切,却映照出石湾公仔影响力式微的现实。宜兴紫砂壶、景德镇瓷器,借助拍卖、展览、宣传等商业手段,包装成高端产品,销售网点覆盖全国。石湾公仔主要销售市场始终是粤港澳地区,部分出口到海外华人聚集区,总体上还没有走出岭南文化圈,市场蛋糕做不大。

“宜兴、景德镇的陶艺影响力大,与其市场化水平高分不开。”潘柏林分析,改革开放后,石湾的建陶、洁具发展起来,经济效益好,陶艺相对不受重视,这也不足为奇;而宜兴、景德镇经济结构单一,政府、从业人员只能不断创新,想尽办法提高陶艺市场化水平,艺术创作贴近市场需求,营销手段日益纯熟。

“历史上景德镇是官窑,景德镇瓷器现在也被中央政府作国礼赠送外宾;宜兴紫砂壶是文人把玩之物,借助诗词歌赋传播面也很广;石湾公仔,自古是民间手工艺品,局限于岭南。”石湾青年陶艺家凌康强说,景德镇、宜兴近年大力宣传其陶艺文化价值,强化其高端形象。石湾公仔如果没有大的推广创新,与它们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山寨产品引发恶性竞争

山寨货大行其道的背后,存在着缺乏自主销售渠道的硬伤

延伸阅读

南风古灶、石湾公仔、陶师祖庙展现陶瓷魅力


南风古灶

一窑炉火,历经500年风雨而不熄,至今还在燃烧,这就是传说中的“南风古灶”,以“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柴烧龙窑”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如果你想品味真实的佛山陶瓷文化,南风古灶则是必经之处。南风古灶有两座柴烧龙窑,登上窑体,你会发现道路两旁满是积薪,这便是它那传统烧制工艺的燃料,工艺流程也是“迂腐”得500年不变。陶工们把烧好的砖瓦从窑内搬出,再用小车把坯品推进窑内,完全是都是人工,窑内的电灯算是惟一现代化的设备了。另外,南风古灶的窑尾长着一株古榕,据说栽于明朝。枝繁叶盛,亭亭如盖。500年了,古窑炉火不熄,榕树也越发葱郁。树下有碑,其中一句“有榕乃大”,让人玩味不已。

能代表佛山陶瓷文化的还有石湾公仔。“石湾公仔”是石湾艺术陶瓷的俗称。它起源于民间,在明代以后进入了鼎盛期,其特点是造型和釉色充满浑厚、粗犷、质朴、率直的审美情趣,是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主要有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等五大类。

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品,虽然模式化、量产化等因素使得石湾公仔无法摆脱匠气,但其对人物形神兼备的细腻刻画,恰巧是最为生活化的一种语言体现。正如一位陶瓷研究专家所说:“假如昔日石湾没有大宗日用陶瓷的制作,陶艺根本没有依存的余地,如今石湾陶艺的代表石湾公仔被人们珍藏起来,日后必将成为文化的积淀。”字串8

陶师祖庙

承载着石湾陶艺辉煌的“陶师祖庙”重见天日不过一年时间,却是每个陶瓷手艺人定期聚集之地,感受陶瓷文化魅力自然不能落下此地。据陶瓷老艺人讲,位于石湾的陶师祖庙始建于南宋时期,后在战争期间被毁。当时原庙内收藏了石湾乃至佛山最优秀的陶瓷艺术品,该庙建筑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美,为佛山所有手工行业祖师庙之最。或许正因为如此,此次修缮一新的陶师祖庙力求做到精雕细刻,直至充分展现陶艺的魅力为止。

探索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越窑青瓷莲花碗

越窑

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邢窑白瓷葵口碗

邢窑

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

唐三彩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

唐三彩碗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吼,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多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著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石湾陶塑


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区域,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水陆畅达的交通条件,使石湾成为我国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

"石湾陶,景德瓷",可以说是概括了中国陶瓷的精髓。与景德镇陶瓷业不同,石湾窑是民窑,与官窑有根本的区别,它主要是为市场需要生产,为外销需要而生产。除了生产日常用陶瓷外,还大量生产美术陶瓷等作品。

溯源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石湾东汉墓出土的陶塑可见其艺术雏形。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新期。

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石湾出现大型窑场的历史最迟可上溯唐朝。50~70年代先后在佛山石湾和南海奇石发现唐宋窑址,发掘出的均属半陶瓷器,火候偏低,硬度不高,坯胎厚重,胎质松弛,属较典型的唐代南方陶器。

宋代是陶瓷极盛时期,整个社会的消费时尚推动了陶瓷业的空前发展。从事陶瓷制作的窑场遍布全国,日用陶瓷、建筑园林陶瓷和艺术陶瓷的品种急剧增多,造型、款式日益翻新,因而后世有"唐八百、宋三千"的赞誉。陶瓷器生产是宋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商品生产之一,外销商品中绝大多数是陶瓷器。为适应外销扩大对外贸易,陶瓷业逐渐从内地向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发展。

当时石湾陶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交通便利和陶土比较丰富。官窑水道渐趋淤浅,水运交通中心不得不移至佛山和石湾。佛山与石湾相连,汾江和东平河直通广州,产品运往广州出口十分便利。台湾一带又有陶泥岗沙,取材方便,于是本来就有陶瓷业基础的石湾便很快发展成为岭南重要陶器生产基地。

宋代石湾生产的日用陶器,造型及装饰手法都注入了艺术表现形式,器形饱满、均衡,线条流畅,富有变化,种类也比唐代丰富得多,有魂坛、堆贴瓦檐重叠式矮身陶罐、彩绘花瓶、陶琴等,涉及器皿、文玩、动物、人物等各个陶塑类别。石湾陶器五弦琴,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是案头文玩类陶塑的佳作。

宋代石湾陶器的装饰艺术非常重视纹饰。纹样题材广泛,形象丰富,极尽工巧细密,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从石湾宋墓和奇石宋窑中出土的遗物来看,宋代"彩绘花卉颇有写意绘画的笔意,如绘兰草、竹叶,用笔疏朗,情趣盎然"。此外,还有绳纹、弦纹、波浪纹、瓜棱纹、缠枝花卉纹、二方连续纹等。其中缠枝花卉纹十分精美,花卉蔓草舒展自如,卷曲合度,缠枝的曲、伸、卷、缠都饱含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石湾地处南国一隅,向以生产日用陶器为主,制陶技艺虽然达到了一定水准,但与北方诸名窑比较,要逊色得多,在宋代陶瓷之林中尚无显著地位。南宋至元,佛山是中原移民的聚居地。他们把北方的陶瓷技艺带到石湾,与石湾原有的制陶技艺相融合,大大地提高了石湾陶器制造水平与艺术水准。因此,则"石湾集宋代各名窑之大成",定、汝、官、哥、钧诸名窑产品被石湾模仿得惟妙惟肖,八大瓷系的造型与釉色之美以及装饰手段也全被石湾消化吸收,从而成为南国"善仿"为特色的名窑,特别是以"广钧""泥钧"而名闻天下。

自明代起,石湾打破了过去单一日用陶瓷出口的状况。艺术陶塑、建筑园林陶瓷、手工业用陶器等也不断输出国外,尤其是园林建筑陶瓷,很受东南亚人民的欢迎。至今在东南亚各地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庙宇寺院屋檐瓦脊上,完整保留有石湾制造的瓦脊就有近百条之多,建筑饰品还是无法统计。明代以后,种类和题材则渐趋广泛,渔、樵、耕、读、牧、奕、饮、琴、游、戏乃至拍蚊、搔痒、挖耳等等百姓日常劳动、生活情景,各类花鸟虫鱼、野兽家畜与菜蔬瓜果等百姓熟悉的事物,以及达摩罗汉、观音、寿星、济公、八仙、钟馗、关公等等百姓熟悉与喜爱的神仙人物与历史人物,都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真实生动的表现,褒忠贬奸、扶正嫉邪、祈福求安、尊老爱幼等等百姓的道德观念与社会态度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传神的体现。例如清代末年就出现过以欧洲侵略者的形象作为外部造型的尿壶,以表达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社会思潮。因此有人称石湾陶塑题材"堪称为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艺术特点

石湾陶塑技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公仔"陶塑技艺按实物形态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形神兼备,它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制作工艺有构思创作、泥料炼制、成形、装饰、上釉、龙窑煅烧6个环节,其中煅烧的火候全凭师傅的心得体会。龙窑的上中下有高中低三种火,分别用于移动烧制物品的不同部位,技艺娴熟的工匠才能把握。

作为民窑,石湾一直面向广大民众,因此,陶塑艺术均以实用为原则,并将秀美与实用结合在一起,有着明显的装饰特色。石湾陶塑艺术与建筑的关系尤为密切,为了适应祠堂、庙宇和一些建筑的装饰需要,花盆、鱼缸、花座、花窗、影壁等制作艺术得以发展。为了满足宗教活动需要,石湾大量制作了偶像、门神。石湾后来的观赏、玩赏类陶塑艺术是从实用性很强的准艺术脱胎而来的,所以也带有实用性的痕迹。

石湾陶塑工艺的第一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产品不论人物、动物或器皿的刻划,都致力于艺术典型化的塑造。每件作品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各种造型达到了"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较少雷同化,对物象的剖划细致入微,因此形象构相如生。自明清至今,历代艺人们塑造了数以百次的《屈原》、《钟馗》和《关公》的形象,面貌长相,大同小异,各具特色,绝无相同音。这是艺人们各自强调自己的艺术理解,形成自己风格,而不互相抄袭照搬的缘故。这种造型方法,正是石湾陶塑工艺的优良传统。建国后五十年来,石湾陶塑工艺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发展,人材辈出。不少古代和现代的杰出人物,成为创作题材。

石湾陶塑的第二个特点是胎釉浑厚朴实。它有胎壁厚、釉层厚的古雅厚重的特色。目前传统的釉色有70多种,加上1963年在国内首创的12种结晶釉,共有90多种釉色。这近百种釉色为石湾陶塑艺术增添了五彩斑斓的艺术美感。石湾的名釉品种繁多,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科学成就,如《石榴红》、《翠毛釉》、《天目》和《东瓜皮》等,在国内享有名望。由于石湾制釉采用本地原料为主,并有自己一套侥制技术,各种釉色均有突出的地方特色。陶器胎土的使用方面,石湾的红、白陶土混合使用,成了区别于国内外其他产区的主要标志。由于造型和釉色互相配合,使产品有深邃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

技法多姿多采是石湾陶塑的第三个特色。陶塑工艺产品生产的成型技法上,至今还保留着手印还和卷筒塑制空。原作的传统技法。同时根据普及品的不同要求,适当采用了现代的注浆成型技法,既保留了传统的手工特色又满足了大批生产的要求。在产品的造型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刀塑、按塑、捏塑;贴塑四种方法,使各种造型具有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在产品的施釉技术方面,也是多法并用,经常采用的上釉方法有:搽、挂、挡、泼、滇、刮、雕等十多种按法,各种单色釉和复色釉都要求有艺术效果的大统一和小变化,因此,窑变也是石湾美术陶瓷工艺产品的一个主要特色。

传承意义

石湾陶塑技艺发展到现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现实的生存环境令年轻人难以把这门技艺当成终身职业。在此情势下,石湾陶塑技艺中注入了大量外来元素,传统技艺难以保存,急需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广东省佛山市的刘泽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龙泉青瓷复兴之路


故宫(微博)不慎砸了一件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不得不又出来面对舆论和学术界的压力。这件美丽的瓷器布满有“金丝铁线”之称的开片裂纹,真的碎裂成片的时候,却叫人无不惋惜。中国人骨子里喜欢把玩温润内敛却又暗含曲折意境的物件,哥窑的真正魅力就在于此——窑变温度无法掌握,裂纹的美感只能听天由命,往往百来件中才出得一件精品。而成品即使已经与其他玲珑放置在博古架上赏玩,它周身绵密的小裂纹,仍然时不时地绽放一下,于是,一件器物在漫长岁月里可能产生的不断变化,使那些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古代精英们趋之若鹜。

哥窑属龙泉产青瓷,明朝文震亨所著《长物志》被誉为“古代居宅陈设第一雅文化体验”,其美感、权威性和作用等同于当时的Wallpaper。在器物一章里,文震亨同时把哥窑和官窑奉为雅致上品。两个世纪以后,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先驱莫里斯用通俗易懂的话表达了同样的道理:“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

复兴之路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古陶瓷研究教授三上次男曾经在《海上陶瓷之路》一书中感慨龙泉青瓷的辉煌:从五代到宋朝,龙泉青瓷以其精湛的品质独步于世界。“具体地说,一进入这个时期,生产青瓷的中心就转到浙江省的龙泉地方,这种瓷器的青色,其清澈犹如秋高气爽的天空,也如宁静的深海,这就是闻名世界的龙泉窑青瓷。”这部记述中国古陶瓷调查经过和出土概况的书,特别突出龙泉青瓷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占的重要位置。

龙泉青瓷鼎盛于宋,明朝后期渐渐没落;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法国人跑来中国找“雪拉同”(龙泉青瓷在国外称Celadon),周恩来总理让轻工业部赶快恢复龙泉青瓷生产,因为“外国人来中国要看这些东西”;2007年发现的大窑枫洞岩窑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龙窑遗址;然后是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烧造技术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艺美术门类里中国入选的仅有两项,另一项是南京云锦织造技术。

整个龙泉青瓷的起落,是中国传统工艺复兴的缩影。

时代之貌

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传统工艺类艺术收藏市场并没有带来太大影响,反而借着“非遗”的东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按照北京青城青国龙泉青瓷艺术馆馆长韩小英的话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到位了”。

现在市场走向好的收藏门类,一种是依赖命运和用故事吸引顾客的古董;一种是凭借稀缺的原材料来吸引藏家,如翡翠和玉石。瓷器、织物这类艺术品,门槛更高,需要有一定审美品位,对工艺高低也要具有判断力,受众还在逐渐培养中。

中国有300多个工艺美术门类,基本都是经过老一辈代代相传的技艺,只是经过文化断层,在岁月流逝中被淡忘许久,中国人愿意蜂拥去买国际奢侈品大牌,原本骨血里的审美品位和传统良器,都在生活中退了位。做了许多年“世界工厂”,背负了无数盗版恶名,真正属于自己的符号、工艺、设计,反倒被冷落在了角落里。近现代手工艺术品被大规模欣赏和接受才是个起步,从龙泉青瓷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它具备日后升值潜力股的大师级艺术作品;一方面又在不断完善日用瓷的开发和推广,两者如何相辅相成,是青瓷传承的走向,也是社会心态的反映。

良器之美

回到器物本身,韩小英描述传统手工艺的美好之处在于“是一个纯净的行业”,环保无污染,倡导回归手工制作的质感以及用心烧造的精神,才能赋予器皿本身以灵魂。在此基础之上,精益求精的大师愿意花大半辈子的功夫研究出古时未有的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末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独特色泽的良器,让技艺有继续传承的可能,有不断发展的前景。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描述手工艺之美的社会价值,在于“良器能够纯化周围的一切,人们的慌乱心态,也能因此而心平气和。若是没有器物之美,世界将是一片荒芜,杀心四起。器物之美成就的世界才是宜居的世界”。

专访北京青城青国龙泉青瓷艺术馆馆长韩小英

收藏艺术品就是收藏个人价值观

韩小英在北京经营着业内最权威的,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龙泉青瓷艺术馆。在她多年的经验中,得出传统艺术行业与其他行业在商业上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如果做生意往往容易伤和气的话,艺术正相反,是聚拢人气的行业,它令人际关系变得忠实,在手递手易主的同时,激起的是怜惜与珍爱,而非破坏与戾气。“收藏艺术品的第一要义必须是喜欢,在据为己有的同时有分享的欲望;第二是艺术感与本人价值观的共鸣,喜欢景德镇青花瓷和喜欢龙泉青瓷的人可以相通,但气质上肯定有区别;第三才考虑的是市场投资,青瓷价格逐年攀升且变现能力强。”

但凡业内一顶一的企业家,都必须具备文化和商业均衡兼顾的大气与能力,对韩小英来说,一方面她要通过经营来推广传统文化,一方面又需要依靠文化来带动商业发展;一边要对真正具有才华和天赋的手工艺者进行保护与提携,一边又需要他们在艺术创作的同时兼顾市场需求。

“即使是获得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艺术家,对其作品也要进行一定的筛选,确保最能体现行业内顶尖工艺的作品进行陈列和展示,因为多年的信誉和口碑,也建立起相当的诚信和行业标准。平时批量生产的日用瓷,也确保做到最高品质,例如粉青釉,哪怕是一个小茶杯,也必须上足好几层釉才能最佳展现龙泉青瓷烧造技艺中‘类玉’的温润感。古时龙泉青瓷都是在龙窑中烧造,长达几十米的长龙形窑口,一次送几万件拉好的坯进去,足足烧上一个月,出窑时烧了什么就是什么,因此挑选入宫进贡的,绝对都是万里挑一的珍品。釉色瓷的魅力就在于,原料、高温、厚釉中仍旧有不可控性,因此好的作品成品率低,如果精益求精,必须花比其他作坊更高的成本去做。”

“龙泉青瓷烧造技术目前仍然是以家族、师承方式传承为主。虽然拍卖价格是艺术价值的风向标,但一件好的作品是无价的,它代表了作者的理解和信念,以及可遇不可求的意境。”

中国陶瓷复兴之路任重道远


正值深圳文博会,展会上荟萃了各地的陶瓷制品,其中,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其文化符号是如何形成的?前天,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雨前做客市民文化大讲堂,讲述的文化内涵。

陈雨前介绍了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的形成以及发展历史。“文化的特点可以用‘博大精深、体系完整、风采独具、魅力无穷、影响深远’来概括。”他说。

何为陶瓷文化?陈雨前认为,这是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

“中国的陶瓷文化曾在世界上领先近千年,但自从制瓷工艺传入欧洲,已经被迅速赶超,现在,世界一流的陶瓷品牌都诞生于欧洲或日本等地区,中国还没有一个能在全球叫得响的品牌。”陈雨前说:“复兴中国的陶瓷文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此,陈雨前希望能在学术上为陶瓷文化的推广做出努力。作为“景德镇学”的提出者,陈雨前在讲座上向大家介绍了“景德镇学”,这是一门以文化为缘由和主要研究对象,以文化遗产理论对文化进行系统综合研究的学科。他说,提出“景德镇学”,正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文化。

“千年窑火铸就了景德镇深厚的文化底蕴,陶瓷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精粹的集中载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陈雨前表示:“景德镇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景德镇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景德镇学’必将为传承和弘扬陶瓷文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范本,为保护陶瓷文化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陶瓷文化:复兴窑往事


我生于1956年,也是那时复兴窑走向了衰落。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条长长的窑身,就好像蜈蚣一样。晴天的时候零星的阳光透过鳞眼洞撒下,温暖的光束中闪亮着的灰尘颗粒就好像天堂里的圣景。我在这里面爬过了幼年,又在龙脊背上爬上跃下耍过了童年。那个再也没有点过火的旧窑,就好像是我的亲人、我的爷爷、我的太爷爷,陪伴了我人生最初的那些光阴。

明代前墅龙窑

明清时期开始上袁村便有了许多龙窑,传说龙窑是天上的乌龙与天兵天将搏斗后坠落地上而化成的,龙窑筑在土坡上,龙头朝下龙尾朝上。龙嘴是烧窑点火的地方,大家称为龙嘴头;龙身上的大伤口作为装窑开窑的进出口,也就是户口;小伤口是叫做鳞眼洞的地方,它作用丰富,有的是烧窑时添加柴草的地方,有的是用来看温度的,还有的是用来装匣的;靠龙头的第一对鳞眼洞就叫做龙眼。

明代前墅龙窑2011年还在烧制

当年太爷爷赵松亭为了重建这座窑不仅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还不惜向亲戚朋友筹遍了钱款,这份魄力放在今天也是难以想象的。都说时势造英雄,1911年到1937年时我国民族资本兴办轻工业之际,也是宜兴陶瓷行业短暂繁荣的一段时光。太爷爷紧紧抓住这段机遇与爷爷赵乾泰在上海建立艺古斋,与葛德和、吴德胜、铁画轩等分庭抗礼,竞聘名家,把紫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那段时光也是民国期间紫砂一段短暂的繁荣。复兴窑最辉煌的时候,炽红的焰火从年初一烧到大年夜,全年没有休息的时间。

复兴窑位于上袁村东面,临河而建,川流的小溪之中,船工们源源不断地将烧好的紫砂器运向各地港口,甚至装上大海轮送到那谁也没有见过的异国他乡。每当清晨,只见龙窑上空浓烟滚滚,宛若蛟龙一般,在叮叮咣咣的陶器声伴奏下,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复兴窑实景复原烧窑,保证做出的坯件能够及时烧出来。承包的价格根据窑的位置来分,中间部分温度均匀价格最高,譬如,1935年的时候,王寅春便用自己的积蓄承包了复兴窑中间的一节,这在当时也是一件令人羡艳的事。产量少或者品质较差的陶工则可以承包靠下的一段,温度低一点。

国难当头的那段岁月,大家都饿着肚子挣扎生存,根本无暇去制作或者烧制紫砂,于是上袁村所有的窑场都停工熄火了。没有人来收购茶壶也没有人去做壶,驳运码头一片冷清。由于日本人的入侵,霍乱也在不知不觉中流传开来,据说太爷爷便是这样生病去世的,彼时他八十一岁。在老母亲的回忆中,那时他才做过八十大寿不久,谁也没曾想到他会这样离去。此后在爷爷赵乾泰的经营下,复兴窑也算是有声有色,可惜后来他有一次发热不知为何烧瞎了眼睛,此后,不管是窑务还是自己,都没有办法好好的照顾。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家因为有窑有地,被评为了地主。窑尾好的房子都分给了别人,我们则住在西面潮湿的破厂房之中。大炼钢的时期,复兴窑还被用作了炼钢,及至后来连绵的天灾,人们食不果腹,没有人去做壶,紫砂一度陷入绝境。

紫砂村东面小溪如今已然看不出任何当年的痕迹

复兴窑就如同沉入海底的鲸鱼,一点点失去了它的筋肉、骨骼,最终化作历史中的尘埃,再也找没法在这世间找到它的半点痕迹。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梦中,告诉我祖辈的辉煌与坚强意志,鼓励我负重前行不忘初心。

没能见到复兴窑最鼎盛的那段时光,是我的遗憾,但是复兴窑带给我的温暖与陪伴是我此生最宝贵的财富。

景德镇的文艺复兴之路


曾在德国看过一幅17世纪所绘制的世界古地图,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有特别标注的中国城市除了元明清的首都北京、丝路起点与文化古都的长安外,另一个则是瓷都景德镇。由此可知,长久以来对西方世界而言,因瓷而闻名世界的景德镇是可比拟北京、长安等首都、足以成为中国象征的重要城市。曾几何时,未臻于工艺突破、仅求大量生产的利润导向下,不少商人恶意倾销景德镇瓷至国内外,Made in China的china-景德镇﹙昌南﹚瓷器的价值非但已不复欧洲人视作“白金”美誉的风光,等而下之,价格甚至沦为市井摊贩销售的廉价品。

这样急转直下的前因后果,追根究底,发现整体经济环境的发展影响至巨。连儒家都赞同,民“富”然后才能好“礼”,艺术得以发扬光大的前题,即在于衣食无虞,方有闲情逸致与之互动;御窑不惜成本、精益求精的贡品文化,带动了民窑的蓬勃发展与创新,在明代形成“官民竞市”的局面,景德镇遂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当国家政治动荡或经济不振之际,生活艰难情况下,更遑论工艺的精进。明朝成化、景泰、正统年间的景德镇陶瓷发展空白期的历史,同样地重演于上世纪50至90年代这段时间,累积世代的人文艺术的底蕴却无适当舞台可以展现,是时人们只关心瓷碗里搁的是“粥”还是“饭”,根本无念头去在意碗上描的是“青花”还是“釉里红”。

据考证,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的学者直指,景德镇可能是古往今来第一个工业城镇的聚落,因为资源丰富、技术精良及中国人吃苦耐劳精神,造就“工匠四方来,器成八方走”的盛况。人文荟萃,上受朝廷恩泽,外得四海享誉,许多外国人均不远千里而来。为解瓷器制作奥秘,全国各省尽皆设立商业会馆,数十万的瓷业人口在此滋生且世代相传。

千年窑火传续不断、数百年赫赫有名的景德镇的外贸瓷,直到上世纪50年代都还是中国创汇最高的城市;可惜的是从生产器械、窑炉、色料、形状与产品设计都未能与时并进,而英国的Wedgwood、德国Meissen、法国Bernardaud等在工业化大量生产瓷器得以后来居上。晚清鸦片战争以降,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景德镇大部分产品仍停留在仿古、复古的窠臼。

改革开放前,相对疲弱的中国经济实力反应在瓷艺创作上,市场信息不流通,无创新精神,对内仰赖全国各地政府机关的订单,对外则是大量倾销廉价中国瓷器维持外汇。据国务院统计,2003年时中国外销瓷器平均单价仅0.25美元,景德镇瓷的价格也好不了多少,枉费景德镇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级工艺大师,却一直处于举步维艰无法开展新局面的窘境。

2004年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艺术品市场愈加兴旺;与此同时,过去国有瓷厂下岗员工纷纷自立成立小作坊,大师级瓷艺作品受到收藏家的肯定,法蓝瓷企业的入驻又带来了新创意的启发,典型的创意经济正在活络运转中。话虽如此,纵然景德镇各家大师、艺匠皆有家传绝活或对瓷器的独到见解,其产出在价格上、艺术性上和文化价值上皆有不俗的表现,但一年至多生产数百件作品,交易又仅限于国内少数名流士贾,仍难脱小众取向“圈子化”、“贵族性”手工业特制的基本属性,无法迎合国内外大众市场。

而今,景德镇发展瓷业的自然条件已不复存,但其社会条件仍是其它城市难以望其向背。从国有时代即在制作“毛瓷”、“文革瓷”的工艺大师,饱读诗书、富中国文人文化底蕴的政府官员,陶瓷专业学校、研究所的陶瓷专业人才,均是景德镇优越的文化资本,极有潜质发展高附加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

2004年的陶瓷博览会及世界瓷都市长高峰会,确立“景德镇为世界陶瓷故乡”的共识,重塑景德镇的国际文化形象与地位。从今年首届中国法蓝瓷文化创意大赛入围前十五组名单中,景德镇参赛人员即占2/3强,囊括十组之多,即可见一斑。同时,今年的陶博会就吸引了1000多名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的名瓷大厂前来共襄盛举,举办六届的经验与交流累积,成为景德镇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第一步。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景德镇又是瓷器之国的代表。跨业、跨界、跨国、跨文化已成全球城市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特色创新”、“精品模式”,更是寻找市场“新蓝海”的不二法则。景德镇更应全方位审视自身振兴瓷业综合力和核心竞争力,体悟时代趋势与特征,掌握既有优势与机会,对城市与产业重新塑造全新的品牌形象,革新旧有设计概念、修正产业结构与行销渠道,让历史文化的荣光成为加值而非包袱,朝向高端产品与市场迈进。

人们都知道,16世纪意大利翡冷翠梅迪西家族﹙Medici Family﹚曾以开放、包容、创新的态度吸引各地人才,引领欧洲脱离黑暗时代,造就文艺复兴盛世。倘若今日的景德镇能够拓宽宏观的长远视野,对瓷业发展有整体的策略与计划,以强有力的融合性园区来整合瓷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配套的各种资源与人才,在企业育成、概念交流、市场测试、智库辅导、通路开发、国际接轨发生应有的功效,深刻变革个人作坊——艺术瓷营生的小民经济模式,那么中国景德镇瓷业的复兴不但是文艺的复兴更是经济的复兴。

我国漆艺陶艺的探索与创新


——王亚雄、徐徐、高振宇漆艺陶艺的探索与创新

徐徐

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汇聚了一批全国艺术专业创作人才,形成了一批可以产生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创作群体力量。目前,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设有艺术创作研究室、陶瓷艺术研究中心、数字动漫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办公室4个部门;拥有创作研究人员26位,特约研究员14位;创作门类包括书画、文学、演奏、作曲、表演、漆艺、陶艺、舞台美术设计及艺术策划等多个方面。成功举办了多个高层次、高水平的书画和陶瓷艺术展,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系列创作教育活动,向艺术界和社会公众展示了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在艺术创作方面的重要成果。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紧密围绕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中心工作,将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探索开展各种内容形式的创作研究活动,逐步提升艺术创作水准,为我国艺术科研与艺术创作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王亚雄、徐徐、高振宇三人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举行,是“201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展”的第六个展览,展览集合了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的王亚雄、徐徐、高振宇三位艺术家数年来的探索和创新之作。

王亚雄的艺术创造涉猎广泛,包括家具、茶器、酒器、文玩、书籍装帧、首饰设计等方面。在他的这些作品中,观众既能够读懂艺术家所执着的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可以体会到他对自然、对生命和对现实生活真挚的热爱。他的勤恳苦干、锐意进取不是想要证明什么,而是在探索中国工艺的伟大传统与现代中国人现实生活的最佳契合点。中国工艺从来都是为了中国人更美好的生活而创造的,这个真理在王亚雄的所思所行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高振宇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精髓,展示当代漆艺陶艺创作的优秀成果,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协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作为支持单位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王亚雄、徐徐、高振宇三人展”,将于2011年10月16日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与观众见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科研机构,汇集了中国当代各个艺术门类的一大批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60年来,在艺术科学研究领域的各个学科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世纪以来,艺术创作更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科研、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三足鼎立”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05年11月成立了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掇只壶(徐秀棠先生题刻,清水紫砂泥)徐徐

西施壶(朱泥)徐徐

徐徐、高振宇两位艺术家专攻陶艺创作,他们的创作过程从无到有、从一团泥到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均以艺术家多年的文化修养、精妙的造型构思和过硬的专业技术作为保证。在与泥土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弥散着想象的源泉,在无限的创作空间里漂浮着灵感的律动,在与前辈大师形成的上下关系中建构着自己的面貌。所有这些由于有了手的参与而发生了变化,一切真实的情感伴随着手工的过程被注入作品之中。同时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没有过度的装饰,遵循法度,含蓄、内敛、温润,又勇于突破,这些要素是他们人品、气质的自然流露。这些要素和气质比盲目的创新更为重要。这一切都来自于“茶”的精神,来自于他们在茶陶——紫砂艺术方面的深层次的探索,并将这种文化的精神发扬到与我们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陶艺器皿当中。

今天,在这个后工业化时代,作为一个传统手工艺者,如何将其作为参照,并与之拉开距离,其间的距离越大,其中的理论和学术的意义也就越大。这不仅是一个文化策略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选择和价值观的体现,更是一种艺术家主体性立场的彰显。当我们面对这三位艺术家的手工作品时,吸引我们的可能不仅是精湛高超的技艺和材料本身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而且我们从中发觉了一种本土传统文化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所爆发的勃然生机。这生机宛如一种动力支撑着我们寻找自己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传承者的责任担当。这基因不仅存留在他们手中的现实器物里,更存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