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陶意瓷砖 > 导航 >

石湾陶,陶冶情

石湾陶,陶冶情

陶意瓷砖 石湾窑瓷器鉴别 大理石瓷砖

2020-02-13

陶意瓷砖。

当看到“我看陶瓷”这个题目,我就想:作为一个陶都所在的城市,佛山人是很有底气去写它的吧?!“石湾瓦,甲天下”,自古以来的美名,加上那千姿百态的石湾公仔、品种繁多的装饰瓷砖、增色添景的园林陶饰、美轮美奂的马赛克艺术……古往今来,无不在浸润着佛山人的文化神经、装点着佛山人的精神世界。

谁家没有摆上几个符合自家喜好眼光的陶瓷公仔?恐怕极少;谁家没有装点几样认为会带来吉祥如意的陶瓷摆设?也会很少;现代家长,谁家不曾带小孩去参观过南风古灶、参观过陶艺制作、甚至亲手玩过泥巴?也应该参与者众;更不说千年祖庙里面的陶塑、泥塑,既是古老艺术的永恒表现,也是陶都人民千年智慧的代表所在。那些个栩栩如生的小小公仔,是自然流淌在佛山人血液中、一代传一代的“陶瓷基因”的外在表现而已罢。呵呵,“石湾瓦,甲天下”的后面是否也应该加上,“”?!

扎小辫的少时,看着家里摆设的陶瓷公仔,还没有太多感觉,当某一天,家人买给我一套六件陶做的小炉子、小锅、小煲的厨艺玩具,我好喜欢,小小的心里觉得这才是小孩家家原文来源于华夏陶瓷网要玩的嘛!那一套小陶瓷炉具,让我珍爱了好长一段时间,我用它们做我独自扮演小厨娘时候的道具,也是我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煮树叶、花朵、草儿“大餐”的好工具。那小炉具里面,有长辈对我的疼爱、也有我“丫角髻”岁月的一段游戏乐趣,童真自然,和由此触发的游戏想像力,直至在某一天它们不知所踪。当我现在在街头的陶瓷店里,看见这套如今仍会放在显眼位置摆卖的小炉具,心底就有一份不言而喻的亲切感。有多少的佛山儿女在他们的儿童时代拥有过这一套小陶瓷炉具、或者让他们现在的孩子也拥有?我想有很多很多。

长大了,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一些陶艺名家,或者国家级的陶艺大师,梅文鼎、黄松坚、潘汾林……在他们的身上,不但从一个个大师的高度了解到陶瓷艺术在佛山的重要位置和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更从佛山各大展厅基地看到了为什么佛山人的陶艺触觉、“陶瓷基因”能被代代相传,现如今,很明显地,佛山人不止是被影响着、延续着,更是更有力量地表现着、改良着陶瓷艺术,向世人展示新的陶瓷深意和前景,我为“佛山陶”骄傲。

小编推荐

收藏古代陶瓷可陶冶情操


朋友是个收藏迷,一个十来平方米的收藏室,四排古色古香的货架,上面陈列着几百件古陶瓷。走进他的藏室,就如同进入一个古陶器世界,很有历史沧桑感。朋友说,这个藏室,不仅是他茶余饭后的消遣之处,更是他的精神道场和心灵的取经处。

朋友搞收藏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专项收藏古陶器,他嗜“陶”如命,收集到的藏品不论雅俗,统统只进不出。多年的辛苦寻觅收集,使他的藏品日趋丰富。从小狗小猫,到文人雅士案头上的摆设品,从家庭用的碟盅钵壶,到烧制精致的陶艺品,无所不包,琳琅满目。字串6

我羡慕朋友有这么一个藏室,也很想去体味那种特别的感觉。那是个朗朗的睛天,一踏进那间散发着厚重气息的收藏室,感觉就像穿越了历史隧道,骤然从红尘滚滚霓灯眩目的世界,隐遁恬静安谧的耕织时代。室内没有一件与现代生活相关的物品,惟有一盏幽幽的青油灯和两杯袅袅冒气的香茗。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目光从那一件件古陶器上移过,先民时代的那个生活场景仿佛灵动起来,能看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织生活,感受到他们那种在贫乏物质生活中的安逸心态;闻着古陶器中散发出来的特有气息,好似同先民们进行灵魂的对白和心灵的交流,感觉到他们那纯朴的音容笑貌;透过先民们触摸的器皿,似乎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脸孔在向我们走来,让人们领悟到,正是他们引着我们走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能在古陶中感受到这些历史光芒,就会对我们的先民产生一种景仰的感情,就会为自己生活在今天感到自豪和欣慰。

朋友为了搞收藏,将大部分的精力和财力都赔了进去,我曾笑他迂腐。但当我走出他的收藏室,对他的看法就改变了。朋友对古陶器的痴迷,是一种真正懂得赏玩的人所达到的境界,可谓到了“玩物明志”的境地,是一种陶冶情操的过程,更是享受赏玩之雅趣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南风古灶、石湾公仔、陶师祖庙展现陶瓷魅力


南风古灶

一窑炉火,历经500年风雨而不熄,至今还在燃烧,这就是传说中的“南风古灶”,以“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柴烧龙窑”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如果你想品味真实的佛山陶瓷文化,南风古灶则是必经之处。南风古灶有两座柴烧龙窑,登上窑体,你会发现道路两旁满是积薪,这便是它那传统烧制工艺的燃料,工艺流程也是“迂腐”得500年不变。陶工们把烧好的砖瓦从窑内搬出,再用小车把坯品推进窑内,完全是都是人工,窑内的电灯算是惟一现代化的设备了。另外,南风古灶的窑尾长着一株古榕,据说栽于明朝。枝繁叶盛,亭亭如盖。500年了,古窑炉火不熄,榕树也越发葱郁。树下有碑,其中一句“有榕乃大”,让人玩味不已。

能代表佛山陶瓷文化的还有石湾公仔。“石湾公仔”是石湾艺术陶瓷的俗称。它起源于民间,在明代以后进入了鼎盛期,其特点是造型和釉色充满浑厚、粗犷、质朴、率直的审美情趣,是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主要有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等五大类。

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品,虽然模式化、量产化等因素使得石湾公仔无法摆脱匠气,但其对人物形神兼备的细腻刻画,恰巧是最为生活化的一种语言体现。正如一位陶瓷研究专家所说:“假如昔日石湾没有大宗日用陶瓷的制作,陶艺根本没有依存的余地,如今石湾陶艺的代表石湾公仔被人们珍藏起来,日后必将成为文化的积淀。”字串8

陶师祖庙

承载着石湾陶艺辉煌的“陶师祖庙”重见天日不过一年时间,却是每个陶瓷手艺人定期聚集之地,感受陶瓷文化魅力自然不能落下此地。据陶瓷老艺人讲,位于石湾的陶师祖庙始建于南宋时期,后在战争期间被毁。当时原庙内收藏了石湾乃至佛山最优秀的陶瓷艺术品,该庙建筑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美,为佛山所有手工行业祖师庙之最。或许正因为如此,此次修缮一新的陶师祖庙力求做到精雕细刻,直至充分展现陶艺的魅力为止。

石湾陶塑


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区域,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水陆畅达的交通条件,使石湾成为我国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

"石湾陶,景德瓷",可以说是概括了中国陶瓷的精髓。与景德镇陶瓷业不同,石湾窑是民窑,与官窑有根本的区别,它主要是为市场需要生产,为外销需要而生产。除了生产日常用陶瓷外,还大量生产美术陶瓷等作品。

溯源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石湾东汉墓出土的陶塑可见其艺术雏形。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新期。

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石湾出现大型窑场的历史最迟可上溯唐朝。50~70年代先后在佛山石湾和南海奇石发现唐宋窑址,发掘出的均属半陶瓷器,火候偏低,硬度不高,坯胎厚重,胎质松弛,属较典型的唐代南方陶器。

宋代是陶瓷极盛时期,整个社会的消费时尚推动了陶瓷业的空前发展。从事陶瓷制作的窑场遍布全国,日用陶瓷、建筑园林陶瓷和艺术陶瓷的品种急剧增多,造型、款式日益翻新,因而后世有"唐八百、宋三千"的赞誉。陶瓷器生产是宋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商品生产之一,外销商品中绝大多数是陶瓷器。为适应外销扩大对外贸易,陶瓷业逐渐从内地向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发展。

当时石湾陶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交通便利和陶土比较丰富。官窑水道渐趋淤浅,水运交通中心不得不移至佛山和石湾。佛山与石湾相连,汾江和东平河直通广州,产品运往广州出口十分便利。台湾一带又有陶泥岗沙,取材方便,于是本来就有陶瓷业基础的石湾便很快发展成为岭南重要陶器生产基地。

宋代石湾生产的日用陶器,造型及装饰手法都注入了艺术表现形式,器形饱满、均衡,线条流畅,富有变化,种类也比唐代丰富得多,有魂坛、堆贴瓦檐重叠式矮身陶罐、彩绘花瓶、陶琴等,涉及器皿、文玩、动物、人物等各个陶塑类别。石湾陶器五弦琴,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是案头文玩类陶塑的佳作。

宋代石湾陶器的装饰艺术非常重视纹饰。纹样题材广泛,形象丰富,极尽工巧细密,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从石湾宋墓和奇石宋窑中出土的遗物来看,宋代"彩绘花卉颇有写意绘画的笔意,如绘兰草、竹叶,用笔疏朗,情趣盎然"。此外,还有绳纹、弦纹、波浪纹、瓜棱纹、缠枝花卉纹、二方连续纹等。其中缠枝花卉纹十分精美,花卉蔓草舒展自如,卷曲合度,缠枝的曲、伸、卷、缠都饱含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石湾地处南国一隅,向以生产日用陶器为主,制陶技艺虽然达到了一定水准,但与北方诸名窑比较,要逊色得多,在宋代陶瓷之林中尚无显著地位。南宋至元,佛山是中原移民的聚居地。他们把北方的陶瓷技艺带到石湾,与石湾原有的制陶技艺相融合,大大地提高了石湾陶器制造水平与艺术水准。因此,则"石湾集宋代各名窑之大成",定、汝、官、哥、钧诸名窑产品被石湾模仿得惟妙惟肖,八大瓷系的造型与釉色之美以及装饰手段也全被石湾消化吸收,从而成为南国"善仿"为特色的名窑,特别是以"广钧""泥钧"而名闻天下。

自明代起,石湾打破了过去单一日用陶瓷出口的状况。艺术陶塑、建筑园林陶瓷、手工业用陶器等也不断输出国外,尤其是园林建筑陶瓷,很受东南亚人民的欢迎。至今在东南亚各地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庙宇寺院屋檐瓦脊上,完整保留有石湾制造的瓦脊就有近百条之多,建筑饰品还是无法统计。明代以后,种类和题材则渐趋广泛,渔、樵、耕、读、牧、奕、饮、琴、游、戏乃至拍蚊、搔痒、挖耳等等百姓日常劳动、生活情景,各类花鸟虫鱼、野兽家畜与菜蔬瓜果等百姓熟悉的事物,以及达摩罗汉、观音、寿星、济公、八仙、钟馗、关公等等百姓熟悉与喜爱的神仙人物与历史人物,都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真实生动的表现,褒忠贬奸、扶正嫉邪、祈福求安、尊老爱幼等等百姓的道德观念与社会态度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传神的体现。例如清代末年就出现过以欧洲侵略者的形象作为外部造型的尿壶,以表达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社会思潮。因此有人称石湾陶塑题材"堪称为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艺术特点

石湾陶塑技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公仔"陶塑技艺按实物形态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形神兼备,它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制作工艺有构思创作、泥料炼制、成形、装饰、上釉、龙窑煅烧6个环节,其中煅烧的火候全凭师傅的心得体会。龙窑的上中下有高中低三种火,分别用于移动烧制物品的不同部位,技艺娴熟的工匠才能把握。

作为民窑,石湾一直面向广大民众,因此,陶塑艺术均以实用为原则,并将秀美与实用结合在一起,有着明显的装饰特色。石湾陶塑艺术与建筑的关系尤为密切,为了适应祠堂、庙宇和一些建筑的装饰需要,花盆、鱼缸、花座、花窗、影壁等制作艺术得以发展。为了满足宗教活动需要,石湾大量制作了偶像、门神。石湾后来的观赏、玩赏类陶塑艺术是从实用性很强的准艺术脱胎而来的,所以也带有实用性的痕迹。

石湾陶塑工艺的第一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产品不论人物、动物或器皿的刻划,都致力于艺术典型化的塑造。每件作品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各种造型达到了"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较少雷同化,对物象的剖划细致入微,因此形象构相如生。自明清至今,历代艺人们塑造了数以百次的《屈原》、《钟馗》和《关公》的形象,面貌长相,大同小异,各具特色,绝无相同音。这是艺人们各自强调自己的艺术理解,形成自己风格,而不互相抄袭照搬的缘故。这种造型方法,正是石湾陶塑工艺的优良传统。建国后五十年来,石湾陶塑工艺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发展,人材辈出。不少古代和现代的杰出人物,成为创作题材。

石湾陶塑的第二个特点是胎釉浑厚朴实。它有胎壁厚、釉层厚的古雅厚重的特色。目前传统的釉色有70多种,加上1963年在国内首创的12种结晶釉,共有90多种釉色。这近百种釉色为石湾陶塑艺术增添了五彩斑斓的艺术美感。石湾的名釉品种繁多,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科学成就,如《石榴红》、《翠毛釉》、《天目》和《东瓜皮》等,在国内享有名望。由于石湾制釉采用本地原料为主,并有自己一套侥制技术,各种釉色均有突出的地方特色。陶器胎土的使用方面,石湾的红、白陶土混合使用,成了区别于国内外其他产区的主要标志。由于造型和釉色互相配合,使产品有深邃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

技法多姿多采是石湾陶塑的第三个特色。陶塑工艺产品生产的成型技法上,至今还保留着手印还和卷筒塑制空。原作的传统技法。同时根据普及品的不同要求,适当采用了现代的注浆成型技法,既保留了传统的手工特色又满足了大批生产的要求。在产品的造型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刀塑、按塑、捏塑;贴塑四种方法,使各种造型具有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在产品的施釉技术方面,也是多法并用,经常采用的上釉方法有:搽、挂、挡、泼、滇、刮、雕等十多种按法,各种单色釉和复色釉都要求有艺术效果的大统一和小变化,因此,窑变也是石湾美术陶瓷工艺产品的一个主要特色。

传承意义

石湾陶塑技艺发展到现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现实的生存环境令年轻人难以把这门技艺当成终身职业。在此情势下,石湾陶塑技艺中注入了大量外来元素,传统技艺难以保存,急需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广东省佛山市的刘泽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石湾窑陶器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的石湾窑,以制陶业闻名于世。佛山石湾窑开始于宋,兴盛于明清。由于其善于仿制宋钧窑,人们习惯称之为“广钧";又由于石湾窑产品为广东各窑杰出的代表作,石湾窑又被称为“广窑"。

石湾窑产品多采用本地陶土,器物形体厚重,胎骨暗灰,也有少量胎色呈白色或红色,其釉厚而光润,釉色丰富多彩,有青、黑、红、黄、蓝、白、紫等。这些彩釉由于配方不同,浓淡不一,因而所呈色泽繁多,仅青釉就有冬青、粉青、桑青、梅子青等。在这些釉色中,最富于变化的当为蓝釉,所谓“钧窑以紫胜,广窑以蓝胜"。此外玫瑰紫、翠毛等色亦为佳品。最为珍贵的为“三捻花釉",即杨桃花釉,它是在浅蓝或红色的釉层中,密布芝麻点般的紫红色,幽雅娇艳,极为罕见。在仿钧窑的窑变色釉中,有一种在蓝釉中流淌雨点状葱白色的品种,人称“雨淋墙”,远远望去犹如飞流千尺、万马奔腾。

石湾窑的表现题材与器物种类非常丰富,有人物、乌兽鱼虫、仿古器物及仿各名窑产品、建筑装饰件等。目前所见明代产品有仿贯耳壶、长颈瓶、拄瓶、三足炉等,其釉色庄重,有蓝釉、翠毛蓝、酱黄、米色釉等。色釉多有开片;人物塑像有城隍、土地门官、神仙道佛等,表现手法单一,人物缺乏个性特征,且面部饰有较厚的色釉,五官模糊不清。清代石湾窑各种类型题材齐全,釉色应有尽有,人物塑像写意传神,除神仙道佛官吏外,还有众多劳动人民形象。与明代陶器相比,人物面部不再施釉,而以各种色彩描绘五官,整个形象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及个性特征。各种人物塑造得神气意足,栩栩如生。

佛山石湾陶瓷艺术


有些地方似乎在冥冥之中就被注定要进行某种特殊的活动,例如工业活动或艺术活动。而这些地方的历史又与这些活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以丝绸或瓷器等多种材料为原料的艺术表达形式,而石湾艺术则是以陶器制@所体现,且历史悠久。

事实上,由五十年代开始的考古工作使石湾附近出土了多个陶制品,其年代之久远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证明从那时起陶器制造业就在那里存在。石湾位于广东佛山境内。自唐代起该地区,尤其是广州市就与外界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贸易的发展使石湾制陶业很早就发展起来,并在唐宋年间就深受旅居华南的中东人及欧洲人喜爱。由于索求甚大,石湾的陶制品发展极快并流传至今,而中国其它地方的制陶业则正在衰败,有些已经衰亡。正是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及水陆交通的便利,石湾的制陶业才在明清时期达到了辉煌。

正是在明清时期,石湾的制陶艺术在技术上得到了最快的发展。石湾的工匠们除发展自己独有的风格外,还仿制中国其它地方的陶制品。以满足各方面越来越多的需要。但这一情况使收藏家们有时处于迷惑之中,因为那些被他们收藏并认为来自其它地方的陶制品实际上来自于石湾,但从另一方面讲,石湾工匠在仿制中国其它地方的陶制品风格过程中,亦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技术知识,并使之融入到以后的制作之中。事实上,专家们认为只是从明朝起才出现了今天被人们称之为石湾陶器的东西。

石湾陶器与中国其它地方出产的陶器的区别之一在于,石湾陶器不是纯粹的艺术观赏品,它们还具有实用性。例如直到今天,石湾陶器业仍主要生产日用陶制品,很少制作纯艺术观赏品。在这种意义上,由诸如萄国人文第士等收藏家直接向陶塑专家下单订制的陶制品就显得尤为珍贵。由文第士为前贾梅士博物馆(现澳门艺术博物馆)订制的石湾陶艺制品为此是该馆最美的收藏品。在那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石湾陶艺最光辉的一面,尤其是那表现中国神话传说的陶塑及表现华南普通百姓,例如樵夫、渔民、农夫等的陶塑制品。中国的学者一直该为外国人比中国人更加欣赏这种艺术形式,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收藏家更是如此。也许由于石湾艺术产生于南方,因此更受到外国人的青睐,但文第士等人向石湾的艺术家直接订购这些术品的做法无疑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艺术创作及这一古老行业的振兴,也有助于开拓新的艺术内涵。

石湾陶制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创作它们的艺术家的美学加工。即使是在日常用品上,也可以看出这种加工的痕迹,这也许是石湾陶制品受到广为欢迎的原因所在。石湾陶器见证了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艺术传统,这在一个知识的传播重要于一个关键人物出现的农业社会中构成了另一个特点。石湾艺术不以个人创造为特点,而以连续不断的创造为特征,是一门真正的民间艺术。也许这才是在观赏其作品时使我们感动的地方。石湾艺术风格统一并且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们虽然是多代艺术家在不同时代所制作的,但尽历沧桑长胜而不衰,而石湾的制陶业也经历了中国近五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走到了今天。

陶瓷文化:蜀山古南街,幽幽紫砂情


江南的水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气,它在百转千回的曲折流淌中,从江河分散成众多的湖泊溪流,每一处都能派生出别样的风景。遥想当年,满怀惆怅的苏东坡也许正是遁着这样幽雅的气息一路前行,寻访释怀之地。当他来到太湖之畔时,情不自禁吟诵出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阳羡与荆溪不是别处,正是这位学土脚下温润泥土里散发出紫砂清香的江南小城宜兴,那艘小船正悠悠然地飘在一条名为蠡河的狭长水域,据说当年的范蠡与西施曾通过此河,把宜兴的陶瓷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或许这里的场景与蜀地有几分的相似,东坡内心底的思念之情终于有了暂时的寄托,于是他欣然在此创办了东坡书院,书院的背面便是东坡命名的蜀山,而与之相连的是一条天紫石铺就的繁华街市,名曰:蜀山古南街。

不知是先有书院,还是先有南街,但古南街与东坡书院毗邻,这多少让它有了诗意的氛围,当年的东坡情意切切,在此求一方宁静的乐土,也许不仅仅是思乡情结的释放,而是在这江南的一隅寻到了他熟悉而又深爱的气息,紫砂泥的古朴,阳羡茶的清香,还有他自己亲手制作的那把东坡壶,在这座似蜀的小山之下,被他演绎得如此生动与传神。从此,馨香一脉的诗情画意永远定格在青山脚下,绵延不绝。不去揣测范蠡与西施的千古绝唱,是否曾在沿街的那条小河里静静传唱;也不去度量东坡对于此地与老家的关注程度孰轻孰重,如今,我们更乐意沿着故人的足迹,在老街上泰然地行走着,去寻访声声不息,敲打内心深处的那些熟悉的人与景。

老街的姿态很安然,从来没有掩饰过岁月的痕迹,所以在很多年后的现在,我们还能依稀想像着它很久以前的清秀模样。门牌上的记印已经模糊了,而清晰可鉴的那几家是重新标贴的,这是从老街走出的大师旧居,此间唯独找不到当年紫砂七艺人之一朱可心的名字。仍在此坚守的住户说起了当年老街的核心老桥,随着它的消失,桥边朱可心大师的故居也不再存在,而同时,老街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热闹。可大师的气息还在,三十年代的老街,桥边一家简陋的房舍中传来了阵阵拍打声,在寂静的夜色中,节奏分明。大师创作的灵感就来自这条朝夕相伴的老街,细腻的构思源于天赋的聪颖。那奔腾的龙便是老街形象的化身,而绮丽的云是幻化于心的点点思绪,忘却了窗外已是夜色沉沉,忘却了周遭四袭的寒冷,只有一星烛火,一碗烈酒,相伴到鸡啼。砂泥本无情,它静静地埋于这片神情的土地下,等待邂逅一场完美的转身,而它的期待也终于盼来修成正果的那一刻。朱可心的云龙壶在老街上创作完成,无声的砂泥幻化成鲜活的艺术,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刻意地炒作,那时的大师们有着多么质朴的情怀,在生命的最后还念念不忘陪伴一生的泥凳,那些用了一辈子的工具,还有在手中质感超然的紫砂泥。大师走了,而在南街上行走着,分明还能听见他桥边故居里传来的敲打声,他清癯的身影在桥头静静地伫立着,一切恍若昨日刚刚发生。

在古南街,彭耀年指导儿子彭澎制壶

蜀山古南街不长,三百七十余米的长度,可以一口气走完,但南街所包容的紫砂情怀却可以如溪水长流般绵亘岁岁年年。明清时期的南街最鼎盛的,老街的一处别院据说是当年紫砂名家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俩的旧居。如今虽已是物是人非,沉旧的瓦片被厚重的泥土所覆盖,斑驳的墙面烙着时光的印记,似乎再也寻不到当年兄妹俩创作时的一丝灵气与激情,但当你静静地伫立在此地,那轻轻拂过脸庞的微风会让思绪渐行渐远,时空交错间的那个傍晚,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妹妹杨凤年创作那把旷世奇作风转葵的过程,也就是在里,聪慧的凤年看到了夕阳中摇曳的向日葵那妙曼身姿,突发灵感,创作了她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完美作品。从此,在男性统治的紫砂领域里,终于有了女性的一席之地,而后人也永远记住了这个傍晚,这个小院,这样的一个奇女子与这样一把无与伦比的紫砂壶。

走在南街上,脚下的石块已被磨砺得相当的光滑,犹如手中把玩许久的紫砂壶,愈发的生机与鲜活。有很多地方,在繁华殆尽后,总会悄然无声地被人遗忘,而南街不一样,它似乎越来越年轻,很多人从这里走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但也有一些人,或许在此只是生活过很短的时间,却在心里珍藏了一辈子。南街的中间位置,是一间两层小楼,曾经是最早的培养紫砂人才的会所。这样不起眼的地方,居然走出了赫赫有名的现代大师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传承人汪寅仙便是其中一位,刚到老街的她,才不过是二八的妙龄女孩,那时的老街,在这样一位少不更事的少女眼中,无异于人间天堂,琳琅的紫砂物件,比鲜艳的头花来得更为吸引她的目光。而一群年纪相仿,正值青春年少的学姐学哥们,更是让年轻的汪寅仙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在以朱可心,吴云根为代表的名师悉心教导下,他们的手艺目臻成熟。两年后的一个寒冷冬天,他们搬家了,从南街搬到了不远的新址,那时的他们,没有留恋,没有不舍,年轻的他们向往宽敞的地方,而若干年后,在新址慢慢变旧,那条南街在他们的记忆里却日渐清晰。在汪大师家中靠着温暖阳光的窗台边,听着大师平静地讲述着那些往事:第一次在老街上的露怯;第一次见到老师时的拘谨;第一次完成作品时的喜悦,在她丝毫不用停顿的讲述中,能体会出仅仅只有两年之缘的老街在她心中的分量,那时真的很年轻,不懂,现在年纪大了,总会时时想起老街,想起朝夕相伴的师兄师姐们,想起朱可心老师做壶的样子这样的感觉很好,面对这样一位大师的平和的交心,任何人都会沉浸于这份情感之中。如果可以,我真的是希望能把老师们的生平介绍在老街上一一展现出来,哪怕是几句话也可以啊,因为老街就像一个紫砂发祥地,而老师们的精神更要让我们后人去继承。

当我们行走的脚步开始变得越来越缓慢时,才发现南街是永远也走不完的,从厚重的历史回顾,到温润的记忆搜索,栉风沐雨后的南街,仍然风姿绰约地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中,这足以证明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而维系这份生命力的正是那份浓得化不开的紫砂情。走过南街,那些昔日大师的故居里,仍然传出阵阵的敲打声,大师们的精神与气韵早已穿越时光,渗透在南街的角角落落。而再次回眸那些曾经的旧址,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大师们往日的身影:在茶馆里,年轻气盛的顾景舟摔碎了自己被人非议的茶壶;在蠡河边,年少单纯的徐秀棠、徐汉棠在祖辈的熏陶下开始学习紫砂创作;在龙窑边,朱可心与学生们正焦急地等待着成品的出炉。回望南街,我们终于真正明白当年的苏东坡会选择这样的一方水土寓居,因为这里不仅有着如诗如画般的山水风光,更有着来自泥土深处的一份至真至纯,沁人心扉的紫砂情缘!

寓情于物,紫砂器装饰生活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1976年宜兴鼎蜀镇羊角山发掘出一处宋代龙窑窑址,出土了许多紫砂陶残器,考古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互相印证。至于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

随着历史的发展,饮茶习俗、茶类的加工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作为饮茶的专用工具,茶具也发生着改变,但是紫砂茶具以其自然纯朴的风格始终占据着茶具界的一席之地,这与紫砂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即“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另外紫砂茶具随着功能的增多,也成为了搭配中式装修风格最好的装饰品。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国人对茶的热爱溢于言表,对茶具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从古到今,爱茶者都非常注重茶具的选择,精致的茶具配上色、香、味、形兼备的茶,才称得上真正的享受。很多家具销售商为了凸显中式家具的神韵,更是以不同造型的茶具作为装饰,在网中,就看到了不少形态优美的茶具,其中尤为吸引人的就是青花瓷和白瓷茶具。

青花瓷被称为“人间瑰宝”,它蓝白相映,颜色分明,晶莹明快,白釉上透出青花怡然成趣,令人赏心悦目。青花瓷的茶具虽简洁却有着不动声色的奢华,用色虽然少却有一种灵动的感觉。青花瓷茶具属于浅色系茶具,如果茶水颜色较深的话,会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

白瓷茶具因其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深受茶道爱好者的喜爱。素雅的白瓷虽然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色彩,却展示出了自然天成的美。白瓷茶具不但能反映出茶汤的色泽,而且传热、保温性能适中,适合冲泡多类茶叶。白瓷茶具外壁、杯内多绘有四季花草、飞禽走兽,颇具艺术欣赏价值,饮茶时它们是器具,摆放时它们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所以使用较为普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