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导航 >

粥罐的前世今生

粥罐的前世今生

瓷器鉴别 瓷砖 陶瓷文化

2020-01-20

瓷器鉴别。

粥罐,作为一种盛放米饭器皿名称的出现,始于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之时。康熙一朝是我国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当时以景德镇为主的制瓷业迅速发展,创造出许多新的形制,粥罐即是其中一种新的器型。由于粥罐画工精细、造型优美且使用方便,不仅作为实用器,还作为观赏器登堂入室,进入百姓之家。康熙时期所创制的粥罐器型一直沿用到清朝中晚期,至嘉庆时稍有变化。嘉庆时粥罐的器型至民国初年才渐行消失。现今传世的粥罐,康熙朝的为数不多,大多为嘉庆至民国这一期间的产品。

粥罐多系青花、五彩、粉彩、浅绛彩和洒蓝、豆青釉等品种。青花、粉彩、五彩、浅绛彩的图案丰富多彩,主要有缠枝牡丹、缠枝莲、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动物,以及博古、杂宝等图案。

现将所藏几件粥罐介绍于下:

清晚期青花人物粥罐

清晚期青花人物粥罐

高23厘米,直径21厘米。直口,折肩,底微收,圈足。肩两侧钻有一双对称圆孔,留作穿金属环用。盖顶上饰铜钮。肩饰几何纹,腹绘两开光婴戏图,开光间绘对称竹枝,盖绘梧桐、房屋。青花发色艳丽,人物生动传神。

清晚期青花缠枝莲粥罐

清晚期青花缠枝莲粥罐

高18睡米,直径17厘米。直口,折肩,直腹,圈足。颈绘蕉叶纹,肩饰云纹,腹绘缠枝莲,足饰蕉叶纹。造型优美,釉质如玉,青花发色纯正,浓淡相间,色彩分明,画工精细,自然流畅,莲花如生,枝叶有序,实为传神佳作。

清晚期青花鱼藻纹粥罐

清晚期青花鱼藻纹粥罐

高215厘米,直径19厘米。直口、圆肩,底略收,肩饰对称兽头铺首,穿铜环,盖饰造型生动的狮钮。器身和盖绘鱼藻纹,口颈处四面饰花卉纹,肩部和盖沿均饰留白勾云纹。青花发色浓艳,釉色纯净莹泽。所绘金鱼或仰游,或俯游,颇具动感,水藻纹自然舒展,如同随风浮于微波之上。

清晚期矾红粉彩海水龙纹粥罐

清晚期矾红粉彩海水龙纹粥罐

高14厘米,直径13厘米。直口、圆肩,圈足,底微收。肩饰对称兽头铺首,穿铜环,盖配狮钮。器身和盖面均绘矾红四爪飞龙、绿彩海水纹、水藻纹、火焰纹、蓝彩祥云、肩饰矾红连环蝙蝠纹,器底书红彩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此器画工精美,色彩浓艳,飞龙栩栩如生。

民国蓝狮子粥罐一对

民国蓝狮子粥罐一对

高12厘米,直径12厘米。直口、圆肩,底稍收,肩下饰对称双环。器身正面绘蓝色大小二狮和红色火焰纹。盖绘一蓝狮和红色火焰纹,饰兽钮。器身背面书“太师少保辛酉夏月源长作”,当为1921年景德镇瓷艺名家徐源长之作品。

粥罐,作为一种实用器皿,早已淡出人们的生活之外,但作为一种艺术品陈设于案几或博古架上,也是种美的享受。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明崇祯青花粥罐 上演绎“苦肉计”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中的名作,个中情节,经常被其他艺术类别沿用,尤其是明末清初时期,庶民品位引导工艺潮流,当时流行的木刻版画和青花瓷画互为影响。如图所示这件明崇祯青花“周瑜打黄盖图”粥罐,就是一个例证。

话说诸葛亮与周瑜定下火攻曹操水军大营的作战方案后,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将计就计,为了利用二蔡给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曹操实行诈降计,周瑜与黄盖密谋了一出传唱千年的“苦肉计”。

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黄盖当众“故意”打断将令。被“激怒”的周瑜随即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在一众不明情况的文武大臣求情之下,周瑜这才松了口,将立即斩决改为重打100脊杖。黄盖被打了50脊杖已皮开肉绽,众官员见状再次苦苦求免,周瑜这才恨声不绝地退入帐中。

这只明崇祯青花粥罐,就生动地演绎了这个场景。只见黄盖上半身盔甲撩起,执杖兵士正欲挥杖抽打。只不过,周瑜和黄盖导演的双簧苦肉计,几乎瞒过了所有的文武官员。唯独一人心里清楚,他就是诸葛亮。

浓淡相宜的青花釉里红花蝶纹直颈瓶了解青花釉里红的前世今生


青花釉里红创烧于元代,明代早中期均有烧造,在发展中技艺不断提高,但色泽纯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并不多见,直到清代雍正时,这种瓷器釉色烧制技术才趋于成熟,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器物呈色都很稳定,深浅浓淡互为补充,和谐统一,青花和釉里红虽均属于高温釉下彩,但二者性质不同,对窑内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将两者施于一件瓷器之上,并且要求红、蓝二色呈色纯正稳定,决非易事。

青花釉里红花蝶纹直颈瓶尺寸高39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12.6厘米瓶敞口,直颈,溜肩,鼓腹,圈足。瓶内壁施白釉,外壁于白地之上满饰青花釉里红花蝶纹,釉面莹润细腻,青花釉里红色泽纯正,纹饰绘众蝶纷飞于百花丛中,颇富自然情趣。口沿及底边饰青花下垂如意云头纹和焦叶纹各一周。圈足刮釉露胎,底部无款。

花草和蝴蝶都是同时用两种釉色,通过浓淡变化将画面表现的活灵活现,逼真耐看,这就是古人的艺术创举。

皇宫中瓷器将军罐—神秘将军罐的来历


宫中瓷器将军罐的来历:

最早在古代战乱时期,各大将军战死场,只有将军死后才能用将军罐装他的骨灰,而且都是亲定的,可想他是多么大的象征,后面就慢慢转变为观赏品了,将军罐它的价值就是应此而得名的。

明清时期罐器之一,其盖颇似将军的头盔,故而得名。将军罐始见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至清顺治之气基本定型,盛行于康熙朝。其器形体高大,各朝其形略有不同。常见品种为青花、五彩器,此外还有黄釉、茄皮紫釉、三彩等。

将军罐的器型出现于明末,明末的将军罐,器型较为矮、拙。到了清代顺治时期基本定型,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渐收,多为平底无釉,通体浑圆,器型高大。康熙时期,是将军罐广为流行的时期,这时的造型,将浑圆的罐体展肩提腹,拉长颈部,收紧圈足,使得将军罐的造型显得挺拔向上,气魄宏伟。由于将军罐的造型受人喜爱,因此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大量地烧造,特别是民窑的制造,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有戏曲人物、神话故事,这些题材纹饰比较繁缛,在小器物上很难展示,而高大的将军罐,则可以将这些题材全面地展示出来,深受广大百姓的认同。

最大罐器

河南商报报道:高2.4米,最大腹径1.3米的将军罐你见过吗?这可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郑州市桐柏路与航海路附近的帝湖花园广场,一对"巨型"青花将军罐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

将军罐表面光滑,上面绘有维摩传教图,顶部有个帽子似的盖子,盖子顶端蹲着一只小狮子。将军罐的主人汪先生来自景德镇,"一年多,我烧了14件就成了这一对,它脚小肚大,烧制过程中,很容易爆裂或变形"。

这对青花将军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将军罐,但它460万元的标价,让市民不敢问津。

冬瓜罐


古代的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有原因的,瓷器在中国发展几千年经典的瓷器造形就那么几种,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流传长久的瓷器不是器形优雅,就是瓷器有美好的寓意,寄托古人对生活美好的寓意,今天样子收藏说的冬瓜罐就是其中的一种器形。

明代是我国瓷罐发展的鼎盛时期,因为瓷罐与官相同的谐音,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超过了瓶、尊,成为明代主流的器形。比如名永乐宣德的S头罐、壮罐、冬瓜罐;成化的天字罐;嘉靖的将军罐;崇祯的莲子罐等,都是跟达官贵人的官运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兴隆一时,冬瓜罐最早出现在明代永乐年间,昙花一现,到了晚清时期才再度出现在众人视线,并因其造型及其特点成功笼络人心,一举成为晚清时期极为流行的器型。

冬瓜罐是罐的一种造型,因器身形似冬瓜而名,灌上一般配了一个瓜钮盖,造型非常优美,而我独爱那个小钮,让冬瓜罐整个器形优雅而不俗气,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将设计融入了生活,更好的体现了中国瓷器艺术美,这也是中国几百年瓷器让欧洲人喜欢的原因,因为那几百年中国艺术是最牛的,前无古人,至今也未被超越。

清道光朝新创器型,收口丰肩,器身呈高筒形,道光、咸丰时盖钮似宝珠,同治以后则呈烛焰式。

家里的针线罐竟是800岁的瓷盘


周道祥现场鉴宝

“这个东西不错。应该是辽金时期汝窑系的瓷器。是个小托盘。这个盘边磕损了一块有点可惜了。”昨天下午,秦淮古玩城收藏节迎来了“鉴宝”这个重头戏,著名文物鉴定家周道祥、王胜利、马建等坐镇现场,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内,100多位市民带着大包小包的“宝贝”前来鉴定,而每一个“宝贝”几乎都是左三层右三层地包裹着,可见主人对它们的重视程度。

鉴宝一开始,孙老先生带来的一个裂纹陶罐就让几位专家眼前一亮,而孙先生却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的。他告诉记者,“这些东西都是家传下来的,平时我也没怎么留意收藏。前段时间看新闻,看到故宫损坏的青釉葵瓣口盘,觉得花纹什么的和我家这个针线罐很像,所以今天就带来给专家看看。”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陶罐罐体和盖子保存得都相对比较完整。然而在仔细鉴定了之后,专家的话却让孙先生大吃一惊,“老先生,其实这个罐子和盖子并不是一套东西。”著名文物鉴定家周道祥先生称,这个陶罐是一个笔洗,时代应该是在清雍正到乾隆年间的;而那个“盖子”其实是个小托盘,时代更久远,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而且是汝窑系的制品。

这样的结果虽然让孙老先生开心不已,但遗憾的是,因为这个笔洗和托盘,在孙先生家中数十年,一直是当做针线罐使用,都有了轻微的损毁,托盘有了磕损,笔洗出现了裂纹。对此,周道祥也给藏友提了些建议。“家传的东西,一般都不错。但我们也发现,这些家传的宝贝很多时候会被忽视,依然在使用,造成进一步破损。我们也建议市民,尤其是一些老户人家,如果觉得东西传了很久,可找专家鉴定一下,以免造成这些宝贝的进一步损毁。毕竟这些古董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出现了清雍正、乾隆时期的笔洗,辽金时期的汝窑系托盘、清代的琴炉等好东西,但是整体来说,仿品、赝品依然占据了大多数,甚至有的藏家掏出十多件玉器,每件都是“现代工艺品”。对此,著名文物鉴定家王胜利表示,玉器是收藏市场上的一个重灾区,其仿品、赝品的数量是最多的。“建议市民要多去听听讲座,多了解一些收藏知识,在淘宝的时候最好能请懂行的朋友把把关。”

明嘉靖青花罐鉴定的九要点


我收藏有一只明嘉靖缠枝莲青花罐,罐高21厘米。青花罐釉色莹润,纹饰舒展,底足具有嘉靖民窑工艺特色。

鉴别嘉靖青花罐有9个要点,这9个要点正与赝品9个漏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嘉靖青花罐真品与赝品有9个不一样。

一是胎体及接胎状态不一样。真品胎体厚重,接胎很显露,尤其从器内壁可发现接胎处烧结不够坚致,表面有断裂现象。赝品胎体偏轻,接胎不太显露,接胎处烧结良好,没有断裂现象。

二是釉色不一样。真品釉色呈青白,抚摸光滑不涩手。赝品釉色偏青,抚摸涩手有贼光。

三是釉面状态不一样。真品釉面起伏不平,实际是手工拉胎造成。釉面常见缩釉,并有开片。赝品釉面平整,实际是现代制胎工艺造成。釉面少见缩釉点,不见开片。

四是施釉特征不一样。真品器里及器底常有漏釉。赝品不见漏釉。

五是纹饰特色不一样。真品纹饰舒展自然,多处青花溢出勾描线。譬如照片上一朵缠枝莲多达12处青花溢出莲瓣勾描线。赝品纹饰很呆板,少见青花溢出勾描线。

六是青花轮廓线不一样。真品青花轮廓线有模糊不清及晕散。赝品轮廓线清晰不见晕散。

七是底足胎釉结交处特征不一样。真品底足胎釉结交处都有一线橙黄色。赝品底足胎釉结交处没有一线橙黄色。

八是底足状态不一样。真品底足有自然磨损痕迹。赝品底足常有故意打破的缺损与人为做旧的磨痕。

九是青花罐整体感觉不一样。真品青花罐纹饰自然,造型古朴。青花罐流露出民窑那种自由奔放的生活气息与年深日久的苍老感。

赝品留下许多仿造的破绽,胎釉及纹饰整体没有真品青花罐那种自然古朴的效果,给人留下后仿瓷粗制滥造的感觉。

黄釉描金双耳罐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31.6cm,口径18.8cm,底径17cm

生产时代: 弘治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黄釉

陶瓷造型: 罐

说 明: 明弘治

罐直口,溜肩,肩以下渐敛,平底,口、肩之间置对称曲带形双耳,口、底大小相若。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罐身上下共有描金弦纹7道,双耳上各有青花线2条,下腹部相对的两面以金彩绘二牛。底素胎无釉。

此罐以舒缓的曲线构成丰满匀称的形体,体虽硕大,却无笨拙之感,古朴中透出俊秀之美。罐上所施黄釉色泽淡雅,浑然一色,描金弦纹熠熠生辉,装饰效果高贵典雅。

我国传统低温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时产品最负盛誉。由于弘治黄釉瓷器一般用“浇釉”的方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又因其黄色浅淡娇嫩,故亦称“娇黄”。明代黄釉瓷器以盘、碗居多,黄釉描金罐唯弘治朝有。此类黄釉描金罐除置曲带式耳者外,尚有置兽耳者,也有不置耳的,均属宫廷祭祀用器。其传世品多属清宫旧藏。

景德镇出土蟋蟀罐的分期


公元1426年,28岁的朱瞻基继父位登皇位,世号宣宗,遂改年号为宣德,九年零七个月后,宣宗病逝,宣德一朝随之结束。宣宗文治武功,延续了明王朝的兴盛,《明史》称其“蒸然有治平之象”,明史家盛赞仁、宣二朝为“仁宣之治”,比之于西汉的文景之治。的确,宣德一朝确实为有明一代最为辉煌的时期,其官窑瓷器的烧制也代表了明代官窑烧制的极盛。直到今天,宣德官窑还代表明清官窑烧制的高品位。宣宗才干卓越,且有许多雅好,如“尤工绘事”,“留神词翰”,其中尤为人道的是“好促织之戏”。明《万历野获编》载:“今宣德蟋蟀罐甚珍重,其价不减宣和盆也”。这里,沈德符说明宣德官窑蟋蟀罐在明代就已成为时人追捧的名品。

促织又名秋虫,古代俗称蟋蟀或蛐蛐。宣德蟋蟀罐是专为宣宗斗蟋蟀烧制的官窑虫具。明代养蟋蟀成风,袁宏道《促织志》有“京师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的记录,当属这一真情的写照。斗养蟋蟀既为时俗又为民俗,沈德符尤以善记万历以前的朝章典故而闻名,但他关于宣德蟋蟀罐的记录毕竟不属正史,其所记是否可靠,必须具备真实的证据。然而,北京故宫收藏宣德官窑瓷器八百七十余件,台北故宫收藏宣德官窑瓷器一千七百七十四件,如果连同国内外各博物馆的同类藏品包括在内,也还有相当可观的数量,却无一件宣德虫具。因此,不过就是在十几年前,人们关于宣德官窑虫具的情况还处于疑惑当中。1982年和1993年,景德镇明御器厂先后出土经复原的宣德蟋蟀罐计二十余件图一 ,这不仅证实沈德符的记录真实可靠,且为一向少见的宣德官窑虫具提供了实物资料。所以,刘新园先生经潜心研究,从虫具的溯源入手,结合相关史学、器物学、类层学、绘画工艺等多种学科,对这一问题作出多方面的探索总结,并出版了《明宣德官窑蟋蟀罐》这一专著。在这部书中,刘新园先生提出了古代关于“斗盆”与“养盆”之辨的问题,认为景德镇出土的这批蟋蟀罐是所谓“斗盆”而非“养盆”。

笔者多年从事史学及考古的学习研究,近十余年又热心于中国古陶瓷的学习研究,尤以元及明早期景德镇烧制为重点,且于明清时期的虫具情况饶有兴趣。1999年以来,笔者专往北京、景德镇观看展出的部分宣德虫具,并有机会向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的专家讨教相关问题。这些年又有机会接触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民间收藏,居然访见一件永乐斗盆图二 。尤其是多年以来,《中国文物报》重视古陶瓷科学,关注馆藏并充分运用其科学的物证以飨读者,同时又关照民间收藏并加以正确引导,推进专家同民间互动,笔者备受感召,故愿借贵报一角,就景德镇出土宣德蟋蟀罐的用途、定名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并就这批蟋蟀罐的分期问题提出商讨意见。不当之处,希望批评指正。

笔者访见的这件永乐盆,口径23厘米,底径21厘米,微呈底窄上宽式。该器连盖高19.5厘米,不连盖高11厘米,器壁与器盖皆绘二条衔花夔龙,器盖堆塑二龙戏珠,口与盖为子母式,底为平砂底,中心为一直径7厘米的微呈凹陷的釉圈,釉圈内阴刻花瓣式篆书“永乐年制”四字官款。该器内壁只少量挂釉,内底中心部分不挂釉,可以认为是为防止蟋蟀斗咬时打滑而有意为之。而且,该器去盖后,其口径较阔大,形状似盆,便于观看蟋蟀斗咬,其年代可靠,又同前人的记录若合符契,故依据文献称其为“永乐盆。”景德镇出土的宣德鼓式蟋蟀罐,口径皆为13厘米,高9厘米,形状不类于盆而类于罐图三 ,而且与文献所说的“蟋蟀罐”相符。这两件虫具形制不同,一为盆名,一为罐名,孰为斗盆,理当为先决问题。

古人从蟋蟀的捕捉、饲养直至斗咬,所用虫具种类繁多,且十分讲究。究其用途而言,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饲养用具,有关其名类情况文献记录颇详,却无“养盆”这一说法,故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另一类为斗咬用具;这当中最为重要的器具就是斗盆。斗盆顾名思义,是古代专门用于观看蟋蟀斗咬的瓷质虫具,因其形状类于盆而名,亦名“盆栅”,俗称斗盆。一般认为,斗盆的出现是始于宋代,宋贾秋壑所辑《鼎新图像虫经》刊出“宣和盆”、“平章盆”式样图四 ,明确其为斗盆,并且为宋代皇室斗虫所用名品。明刘侗《促织志》云:“初斗,虫主各内乎比笼,身等、色相合,而内乎斗盆”。这里,刘侗不仅就斗盆的用途作出具体说明,而且还是较早的关于斗盆的说法。自宋代至于明清时期,斗盆的形制既相传承,又有所变化,而以皇室专用斗盆最具代表性。清朱从延辑《王孙监·盆栅各式》云:“初用绝大蛩盆,名曰斗盆。继用圆栅,以纸为之,如帽笼式。……后改为长栅,亦曰方栅”。这是关于民间所用斗盆的演变情况。可见,斗盆无论方形或圆形,都是体积较大便于观看蟋蟀斗咬的器具,因其形状似盆,故有是名。自宋代讫于明代,皇室所用斗盆一直为瓷质圆栅式,民国李大羽中辑《蟋蟀谱》除刊出宋内府盆、宣和盆、平章盆与《鼎新图像虫经》所刊宋代皇室斗盆式样相似之外,还顺序刊出“元至德盆”、“王府盆”以及明“永乐盆”、“宣德盆”式样,这是关于宋元明三朝皇室所用的斗盆的珍贵史料。图二 永乐盆就是一件这方面的实物资料。目前虽然尚不见宣德斗盆实物资料,但可以证明“宣德盆”在历史上实有其物,而宣德蟋蟀罐并非宣德斗盆。

尤其难得的是,《蟋蟀谱》还对明“永乐盆”、“宣德盆”的具体尺寸作了记录,说明“永乐盆”、“宣德盆”高三寸,罗元九寸。罗元就是今所说的直径。古代尺寸小于今所说的尺寸,如以文献同图二 实例相互考证,这件永乐盆的尺寸同文献记录相合,年代可靠,可以认为是文献所说的永乐斗盆,而景德镇出土的蟋蟀罐则与文献相去甚远,其为斗盆的说法显然不能成立。

刘新园先生所著《明宣德官窑蟋蟀罐》一书刊出一幅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明嘉靖青花大罐图片,显示该罐外壁三童围一方桌,桌上放置一体积较大的圆盆,其中的一小儿正在以芡斗咬蟋蟀图五 。从其中的人物同器物的比例关系来看,这一圆盆明显大于宣德鼓式罐,因此刘新园先生称其为“大大的罐子”,即文献所说的明代圆栅式斗盆。这与景德镇出土的直径仅为13厘米的宣德鼓式罐不合,而与图二 永乐盆相符,又证宣德鼓式罐不属斗盆。

1886年上海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刊出一幅清晚期时人斗蟋蟀的线图图六 ,图中许多人在围观一方形盆,其中一人正用长芡挑逗方盆内的蟋蟀。这个方盆应是文献所说的“方栅”式斗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群观看蟋蟀斗咬的人群身后的多宝格以及案几上,堆放着多个筒式罐,这些筒式罐与宣德鼓式罐如出一辙这一情况应当注意:方栅既然已被确定为斗盆无疑,多宝格及案几上堆放的那些筒式罐显然不可能是斗盆。同样,与筒式罐相似的宣德罐也不可能是斗盆。另外,从这幅图还可以看出,斗盆的使用只有一个,而蟋蟀罐的使用却需要多个。这说明,斗盆的使用数量极少,因此难见实物。这也正是景德镇虽然出土多个宣德蟋蟀罐,但不见一件宣德斗盆出土的原因所在。宣德蟋蟀罐成堆出土,这本身就说明其不会是斗盆。退一步说,无论这件永乐盆的真实情况如何,宣德鼓式罐也不可能是斗盆。

通过文献与实物图二 相互参证,可以认为这件永乐盆就是文献所说的圆栅式斗盆,目前虽然尚未见宣德斗盆实物,但景德镇出土的宣德蟋蟀罐并非斗盆。

斗盆的情况已经明确,景德镇出土的宣德蟋蟀罐是不是就可以归之于“养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古器物要想获得科学的定名,不能脱离相关史学的合理解释。从文献来看,古人饲养蟋蟀用具皆为陶制品,不用泥制或瓷制器具,并且绝无“养盆”这一说法。所谓养盆之名是民国以来近世京城一带人关于饲养蟋蟀用具的称谓,同古代所用器具的称谓毫不相干。那么,古人关于宣德蟋蟀罐的用途及其定名情况如何﹖笔者以为,这正是刘侗所说的“比笼”,亦即文献所说的蟋蟀罐。

比,《说文》曰:“密也。二人为从,凡从为比”。意为比较、排选并兼珍藏之义。古代凡称笼之名,皆为竹编之属,随着历史的演进,其所用材质虽已为金丝银丝或瓷器取代,并非竹类,却仍沿旧名称笼。景德镇出土有著名的官窑虫具“宣德串”,亦名“过笼”,原因正在于此。比笼源于比匣,北宋时,人们以石匣贮藏参加斗咬的蟋蟀,凡斗咬之蟋蟀,须按身材大小,身体轻重是否相符,颜色是否相合等条件进行严格排选,合于上述条件才能被装入比匣,以备斗咬之用,故有“宝彼石匣,行伍武库”的说法。入明以来,比匣为瓷质蟋蟀罐所取代,俗称比笼或蟋蟀罐。刘侗关于这一情况作出具体说明,故曰:“初斗,虫主各内乎比笼,身等、色等合,而内乎斗盆。”这一做法直到清代还相传承,清陈昊《花镜》云:“初至斗所,凡有持促织而往者,各纳之于比笼。”其意是说,凡到蟋蟀斗场参加斗咬者,皆以比笼贮藏促织入场。可见,景德镇出土的宣德蟋蟀罐就是文献所说的比笼,是贮存斗虫的专用器具,为斗具之一,也称蟋蟀罐。

还有一个相关问题。无论是从文献还是以实物图二 来看,皆暗含着一个历史的隐秘,即成祖朱棣与其孙朱瞻基都有促织之好,并且都留有专为其所用的官窑虫具。如果这一历史情况属实,景德镇御窑厂极有可能留下证据。事实也正是如此。景德镇出土的蟋蟀罐共分三式,其中式一为圆腹坐盖式,圈足边沿较窄,足内无款;式二为圆腹坐盖式,盖底与器底皆书“大明宣德年制”单行楷书款。简言之,式一为无款罐,式二为有款罐。上述两式蟋蟀罐皆于1993年出土于景德镇中华路,并且有明确可靠的类层关系可考,证明式一蟋蟀罐年代较早,而且同1982年永乐后期地层出土的瓷器品种接近,而式二蟋蟀罐的年代晚于式一蟋蟀罐。特别巧合的是,式一同式二蟋蟀罐各出土青花樱桃小鸟罐与青花瓜瓞纹罐,即每对罐分别由式一无款罐同式二有款罐组成。二者相互比较,式一无款罐青花发色浓重,有明显的晕散,这与永乐青花器少款、发色浓重等情况相符,而且有明确的类层关系为证据,应为永乐器无疑。式二蟋蟀罐发色浅淡,少有晕散,并且有明确的纪年款,为宣德器物无疑。文献有关于永乐盆、宣德盆的记载,景德镇则有明确的类层关系以及出土的实物为证,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式一无款罐应为永乐器,有款罐则为宣德器,而且证明朱棣与朱瞻基祖孙二人皆有促织之好的记录属历史的真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