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当代陶瓷也值得收藏

当代陶瓷也值得收藏

古代瓷器收藏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0-07-16

古代瓷器收藏。

第一届中国陶瓷创新设计作品展正在上海陶瓷博览中心举行,有关专家从120件入围作品中评出两个创新设计大奖和20个创新设计奖。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当代陶瓷的关注。

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最近传来的消息让他们感到“进退两难”:一方面,元青花瓷瓶在英国拍出天价2.3亿元,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1.22亿元的价格创造了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另一方面,媒体又在不断揭露瓷器造假的种种伎俩。

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建议:瓷器收藏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不妨收藏投资一些现当代陶瓷,尤其是那些艺术水平和成就高的大师名人的作品。民国以来,我国制陶工艺受中国绘画影响,产生的景德镇新粉彩,以及现代绘画大师林风眠、唐云、朱屺瞻等亲临景德镇参与陶瓷绘画而兴起的名家绘瓷,都具极高的收藏价值。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制作不仅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良好继承,而且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出现许多新品种,许多工艺大师烧制了很多艺术价值极高的精品陶瓷。

目前,当代陶瓷市场价格较低,是乘低吸进的好时机。国内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国家级工艺大师的陶瓷原创作品上至几万下到几千元都可以拍得,不存在贬值的问题,适合个人小额投资或进行系列、专题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收藏人数的不断增加,价格势必会大大上扬。投资现当代瓷器无异于优先持有“原始股”。

其次,当代瓷器无真伪之别,无赝品困扰。相对古陶瓷,现当代瓷器赝品极少。

今日之新乃后日之古。由于现当代的陶瓷制作已无官窑之说,并且对于所有瓷器收藏者机会均等,收藏现当代顶尖工艺大师的作品,就意味着你收藏现当代“官窑”瓷器精品,十年、百年之后,不也同样成为古董?“现玩”终将成为“古玩”。预计今后5至10年,当代瓷将逐步走向成熟,并成为收藏市场的新热点。据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陶瓷设计专业委员会最近恢复,并将原创设计研发中心落户挂牌在上海黄浦区。有关专家表示,陶瓷创新设计展是一个新生事物,今后每年均要举办一次,这将为中国当代陶瓷的发展和收藏起到积极作用。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当代值得投资的陶瓷艺术家


当代从事陶瓷艺术瓷创作的人,成千上万。但真正值得投资者收藏作品的陶瓷艺术家主要是以下三类人:

陶瓷专业的资深教授。这些人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他们对当代陶瓷艺术的贡献,不仅体现于他们对艺术瓷的创作上,而且还突出体现在他们陶瓷理论造诣,对陶瓷历史有精深的研究。因此,他们在近现代陶瓷史上具有影响力。这些人的作品,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与传统的景德镇瓷器也有明显不同,在器形、用色和题材上,都有创新,有些甚至惊世骇俗。

国家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人。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家级评定职称,人数很少,这部分人普遍年事已高,由于其作品艺术价值比较早得到人们的认可,其相当多的作品为藏家看好,价格最高。景德镇目前具有国家级大师资格的仅有32人。

再就是不具备以上职称,但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陶瓷艺人。

在以上三类人中,我偏爱教授的作品。而我的收藏品中,以资深教授的作品为大宗。为什么呢?著名画家吴冠中最近指出,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在当代名瓷的创作团体中,同样存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而资深教授们的作品有如下特点:

1.创新性。艺术在于个性,在于创新。在千年景德镇,简单地模仿,继承前人似乎仍然是创作的主流。李菊生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由各代陶瓷绘画器皿组成的历史画廊中,人们可以发现,凡是能够直观地较为强烈地表达作者创作个性的绘制,都难以承传。数以万计的陶瓷文物揭示着这样一种失衡:瓷画追求从官、从俗、从众,排斥独特个性;追求图案的严整平和,排斥富有创意的变形;追求对器皿的装饰性,排斥绘画艺术的独立性,几乎各个朝代都存在着艺术灵性与王朝统治年限背反的规律:封建王朝越长,体现在瓷画中的创作个性被扼杀的数量就越多,个性作品就越少。而这些教授对陶瓷艺术史有深刻的研究,对现实有深刻的反思,对未来的趋势有明确的把握,其个人风格极为明显。比如施于人,将民间青花,剪纸等因素和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周国桢教授在雕塑中率先采用粗质材料和高温颜色釉的应用;李菊生教授创作题材上的人文趋向和高温颜色釉的表现;李林洪教授的现代抽象的陶板山水画;郭文连教授采掘婴戏场景的独特视角;张学文教授对青花釉里红的独特理解和表现;钟连生教授的等等,在他们的领域,无不处于领先位置。

2.艺术造诣全面。这些资深教授,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随意调动多种艺术形式为自己的创作服务。观他们的作品,不呆板。是一种综合的艺术享受。比如李菊生,李林洪的书法的潇洒,周国桢高温颜色釉的变幻,张学文教授的构图等等,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3.内容重于形式。他们大都极为重视作品本身的内涵,而不是单纯的题材的重复。因此他们的作品表现力极为丰富。一眼观之,就被深深吸引。比如周国桢教授的简约与夸张,李菊生教授将人文典故的入画,无不使形式忠实地服务于作品的题材与内容,是内容与形式有机的结合。

以上原因,就直接决定了在三类人中,资深教授的作品的价值与价格,在未来会不断走高。目前,这些教授的作品数量和其他二类人比较,就比较少,今后也不会有突破性的增加。其一是因为年龄和创作精力的问题;其二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态度比较认真,从不轻易放出自己的作品;其三是他们对价格普遍比较在意,从不肯送人或低价出手。因此,资深教授的作品价格比较稳定,市场运作也比较规范。未来引领当代名瓷风尚的应当是这批资深教授,其价值会出现突破性的上涨。在我国顶级拍卖行拍卖的作品中,一半以上是教授的作品,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在众多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中,不能面面俱到,要有自己的选择标准。我的选择标准是:

1.工艺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李菊生教授指出,传统画风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题材具有各方认可的“保险度”;二是大量临摹成名之作。它一方面使复制赝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又扼住了这门艺术的咽喉,以致画工云集的“瓷都”有一个怪现象;一些绘制过大量花鸟或人物画的艺人,脱离了传统的画稿,就成了不会“造型”的“画家”。有的大师,从题材到表现手法,千篇一律,艺术水准一般,但价格很贵,就不值得入藏。宁愿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师作品上。在新晋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中,我看好赖德全,宁勤征和李文跃三人。在新晋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中,我看好范敏祺。这四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技艺全面,青花,粉彩,综合装饰无所不能;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猎。但与此同时,每个人的艺术个性有十分突出。赖德全是珍珠彩的发明人;宁勤征的颜色釉装饰独树一帜;李文跃以粉彩和综合装饰手法有机结合,且理论造诣突出;范敏祺的古代仕女和牡丹,虽然是老题材,但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2.社会职务和专业知名度。相对与资深教授,这一点就更为重要。因为资深教授们虽然没有什么社会职务,但其教授的资历就足以说明其学术地位,再加上前面论述的理由。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要想得到艺术市场的认可,就必须足够的活跃。上面说的四人,分别担任专业或行业的重要职务。而且还会继续巩固和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3.如果不具备以上所说的二点,那就必须在题材或手法上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地方,其他人不好模仿。在老的省级大师中,我看好朱正荣和吴胜华。这二人虽然不是国家级大师,但在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属于资深的。朱正荣的釉下彩,釉中动物装饰,综合了传统和现代的表现手法,有别与传统的动物画。而且创作的难度很高,极难被模仿;早几年朱正荣作品的价格相对与其他省级大师并不高,因此我有机会收藏了五副作品。同样,吴胜华早年师从刘雨岑,传统国画功力很深,用笔老辣,没有身后国画功底的人也很难模仿。吴胜华为人低调,但也就此练就了其朴实,内敛的画风。

第三类是没有教授或大师头衔,或已经过世的艺术家。对这一类艺术家,我们要特别小心入藏。这里有几点必须注意:

1.作品的真伪问题。对于初入此道的收藏者,我建议最好不要去碰这一类艺术家,除非你有很好的鉴别能力。当代名人瓷的火爆,仅仅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一类艺术家的文字图片资料非常少,更不用说作品了。收藏者见得少,“上手”的机会就少,盲目入藏,往往会买到仿品。而艺术品收藏,讲究的是“不怕买贵,就怕买假”;

2.当代名人瓷市场里,生前默默无闻,生后一飞冲天的情况几乎没有。大多数情况是这些艺术家不为市场或一般收藏者所知,但在行内是有很好的口碑的。因此,不要寄希望于挖掘所谓的“黑马”,而是要认真钻研当代陶瓷史和大量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多和艺术家们沟通,才能对这一类艺术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例如景德镇艺术瓷厂的老艺人李镇生,山水技法传统功力深厚,晚年更独创翠色山水,用单色在瓷板上绘出五分墨色,其功力非一般人所能。他创作态度极为认真,作品数量不会很多,现在购买也不会比在世的大师们便宜,甚至价格更高,因为他的艺术造诣,行内早已定论。

3.不要盲目地将这一类艺术家的价格和教授与大师们对比。决定艺术品价值的,最终还是艺术家本人的艺术造诣和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拿已经过世的傅尧笙来说,生前并没有被评为大师,但行内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归根结底,还是作品本身来说话。上边分析的资深教授和优秀大师们具备的那些特质,他几乎都拥有。他的作品,很早就进入拍卖市场,价格也至少和大师们相近,甚至更高。

以上所说的三类人,是以陶瓷为专业的艺术家。还有一些画家,也在积极介入陶瓷艺术创作,有的和著名的陶瓷窑口合作,有的甚至成立了自己的窑口。这些画家的瓷艺作品的价值,应当要以他们在当代美术史的地位为主要的参考依据。比如我收藏的上海画家陈家冷和广东画家陈永锵的陶艺作品,都是在他们自己的窑口制作,而他们已经是全国的一流画家,因此,他们的陶瓷作品的价格,甚至会高于绘画作品的价格。我还收藏了海派的另一位著名画家杨正新的陶瓷作品,其陶瓷作品的数量远远少于绘画作品的数量,再加上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废品,最终合格的陶瓷作品数量很有限,因此也会大大高于其绘画作品。

我国其他窑口的收藏思路,应当和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大同小异。但由于市场市场认可度的问题,有经济条件的收藏家,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只对其代表人物的精品进行收藏。比如我亲自从当代汝瓷的创始人,汝官窑成功仿制者朱文立,以及当代钧窑泰斗及古钧窑鉴定家,钧窑唯一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佩章手上收藏的精品。即使是景德镇的艺术家,也有时会到中国的其他窑口进行艺术创作,比如周国桢教授,就曾在河南的禹州用钧窑的颜色釉来进行动物挂盘的创作,这在通常是用单颜色釉来装饰整个器皿的钧瓷产区,是一种创举,因此载入晋佩章著《钧瓷的艺术》一书。我就收藏一批周教授的这类挂盘。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收藏达到丰富藏品的品种和涵盖不同地域窑口的效果。

当代艺术陶瓷 什么样的作品才值得投资与收藏?


当代艺术陶瓷什么样的作品才值得投资与收藏?

随着国际知名拍卖行相继成功开拍当代陶瓷艺术品,社会上掀起了投资收藏当代艺术陶瓷的热潮。对于当代艺术陶瓷,什么样的作品才值得投资与收藏呢?有关专家认为,好的艺术陶瓷必须具备“四美”。

装饰之美

装饰好比艺术陶瓷的“服装”。所谓装饰美,是说它必须依附在陶瓷形体上,并和陶瓷造型协调一致,给观者留下装饰美感。

有陶瓷专家认为,装饰就是对被装饰主体进行美化加工,使被装饰主体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其基本要素包括装饰形象、装饰结构、装饰色彩、材质与表层处理等。装饰的艺术形式主要有绘画形式、图案形式、绘画与图案相结合的形式等。陶瓷的装饰技法有坯的装饰、釉的装饰和彩的装饰三种。

装饰美包括器型和绘画(上釉)两个方面。目前,陶瓷器型从种类上分有瓷板、瓷盘、四方瓷瓶等平面造型以及瓶、罐、缸、坛等立体造型。

对于陶瓷投资者来说,要观察绘画是否根据器皿随类赋彩、因器施画,是否体现了独一无二的审美要素,如瓷瓶的颈部、肩部、腰部等是否都有不同的变化。再如,陶瓷有高矮、胖瘦、方圆、平直、弯曲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器型,要考虑是否设计装饰了不同的画面,使人物、山水、花鸟等装饰物象各有所归。

此外,和谐之美、平衡之美、力度之美、韵律之美,也是衡量陶瓷艺术品装饰美的审美法则。

陶瓷的艺术美尽管通过整个作品来体现,但装饰是关键,是最能体现艺术家的艺术技巧、功底、水平、修养与个性风采以及审美追求。

个性之美

陶瓷作品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也是体现作品价值的重要因素。

当代许多陶瓷艺术大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譬如,有的在表现手法上由写实到写意,采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有的创新了青花色釉综合装饰、现代刷花山水、高温亚光颜色釉装饰等;有的创新了青花分水写意法和半刀泥陶瓷刻花技艺;有的创新了现代民间青花和现代陶艺;等等。这些体现艺术家个性之美的作品,艺术价值高,富有观赏性、代表性,是收藏投资的首选。

意境之美

吴冠中先生说:“技术是基础,意境最重要。”邵大箴先生在《艺术格调》艺术中讲:“艺术品精神内涵的容量和深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件作品的优劣。”所谓意境,即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韵味无穷的诗情画意。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陶瓷艺术家借鉴中国画的绘画手法和审美观,注重意境的营造,集中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精华,通过画面唤起美好的情感,引起了观者的共鸣。这样的作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材质之美

陶瓷艺术品属于工艺美术范畴,与国画及油画等艺术品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材质美。一件陶瓷制作,有几十道工艺,用宋应星的话说“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陶瓷被称为“火的艺术”,其工艺过程和技艺手段最后都得经受火的淬炼。“成如容易却艰辛”。只有圆满通过每道工序,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成品。

投资收藏艺术陶瓷,还要考察器皿是否具有材质美的特征。一些景德镇陶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材质特色。“白如玉”指瓷质白度;“薄如纸”指瓷胎厚度;“明如镜”指釉质透明度和滋润感;“声如磬”指瓷质的音乐感。一件陶瓷艺术品,好的材质本身就能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陶瓷艺术品以其精巧的装饰美、梦幻的意境美、陶艺的个性美、独特的材质美,形成了特有的陶瓷文化,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当代陶瓷“原始股”值得初学者关注


第一届中国陶瓷创新设计作品展正在上海陶瓷博览中心举行,有关专家从120件入围作品中评出两个创新设计大奖和20个创新设计奖。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当代陶瓷的关注。

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最近传来的消息让他们感到“进退两难”:一方面,元青花瓷瓶在英国拍出天价2.3亿元,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1.22亿元的价格创造了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另一方面,媒体又在不断揭露瓷器造假的种种伎俩。

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建议:瓷器收藏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不妨收藏投资一些现当代陶瓷,尤其是那些艺术水平和成就高的大师名人的作品。民国以来,我国制陶工艺受中国绘画影响,产生的景德镇新粉彩,以及现代绘画大师林风眠、唐云、朱屺瞻等亲临景德镇参与陶瓷绘画而兴起的名家绘瓷,都具极高的收藏价值。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制作不仅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良好继承,而且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出现许多新品种,许多工艺大师烧制了很多艺术价值极高的精品陶瓷。

目前,当代陶瓷市场价格较低,是乘低吸进的好时机。国内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国家级工艺大师的陶瓷原创作品上至几万下到几千元都可以拍得,不存在贬值的问题,适合个人小额投资或进行系列、专题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收藏人数的不断增加,价格势必会大大上扬。投资现当代瓷器无异于优先持有“原始股”。

其次,当代瓷器无真伪之别,无赝品困扰。相对古陶瓷,现当代瓷器赝品极少。

今日之新乃后日之古。由于现当代的陶瓷制作已无官窑之说,并且对于所有瓷器收藏者机会均等,收藏现当代顶尖工艺大师的作品,就意味着你收藏现当代“官窑”瓷器精品,十年、百年之后,不也同样成为古董?“现玩”终将成为“古玩”。预计今后5至10年,当代瓷将逐步走向成熟,并成为收藏市场的新热点。据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陶瓷设计专业委员会最近恢复,并将原创设计研发中心落户挂牌在上海黄浦区。有关专家表示,陶瓷创新设计展是一个新生事物,今后每年均要举办一次,这将为中国当代陶瓷的发展和收藏起到积极作用。

浴火重生的陶瓷书画值得收藏


《十八罗汉系列瓷板画》

纸存千载,瓷画万年。自古以来瓷、画同源,书画艺术以泥土为载体,经过高温窑火烧制后,如同“浴火重生”,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从明清时期开始,瓷板画日益兴盛,到了清末民初几乎成了达官贵人家中必备之物,艺人们纷纷设立画室,陶瓷工艺中的青花、五彩、釉里红等等在瓷板画上得到充分发挥。

在当今收藏界,随着清末民国瓷器成为拍场热门,陶瓷艺术家“珠山八友”瓷板画的市价甚至堪比清末官窑。

11月20日至28日,鼓楼沿督学行署将举行陶瓷书画展,展示陈敏和吴成析两位艺术家的多幅作品。

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江西省工艺美术馆副馆长陈敏监制的《十八罗汉系列瓷板画》将人们喜闻乐见的佛教题材移植到陶瓷艺术的领域,他曾多次在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其作品《婴戏青花釉里红陶艺》还曾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江西省陶瓷书画大师吴成析现任景德镇雕塑陶瓷书画雕刻研究所所长,书画雕刻工艺师,他创作的《800件兰亭滕王阁》被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的客商收藏。此次作为系列瓷板画题写的陶瓷书画和陶瓷刻书法,洒脱自如,古朴典雅,韵秀婉转,具有收藏价值。

当代陶瓷收藏的新玩法


据了解,时下,迷恋当代陶瓷的“粉丝”队伍在不断壮大,聊起收藏之初,他们常会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默契来自一份共同的经历:初心在古瓷,遇挫之后,转向当代陶瓷。

当代陶瓷没有在古瓷的夺目光芒中暗淡,却成了“碰壁”古瓷的藏家的新选择,原因何在?

首先,有些藏家在接触古瓷之后,发现“侯门一入深似海”,不仅古瓷的真假很难考证,连鉴定的专家队伍也良莠不齐。资深的瓷器收藏家王清泉就走过这样一段弯路。他感叹现代的高仿品,不仅技术手段了得,而且对人的心理拿捏也相当精准。“连大小、重量都仿得跟故宫里的瓷器一模一样,假乾隆朝的瓷器比真乾隆朝的还精美,真是神仙也难断定。”

其次,如今的古瓷收藏拼的是经济实力,让许多钟爱它的人因资金短缺而止步。而当代陶瓷的价格与古瓷相比,更容易为普通藏家所接受,而且可以不断衍生新“玩法”,让收藏过程变得妙趣横生。

经过一番审时度势,早在2002年,王清泉就开始转向当代陶瓷收藏。王清泉跟别的藏家不太一样,他亲自到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大师家里买瓷器。精明的他很快注意到,这些大师很“坏”,常常雪藏自己的精品于“深闺”,而只在外面摆出一些相对“平凡”之作。这时的他断不肯轻易出手,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勤跑景德镇,跟大师们交朋友,再慢慢熟悉每个人的创作风格。

景德镇有专门做壶的小作坊,王清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始自己设计壶型,然后请大师在上面题款作画。每位工艺师都按他的要求,画上最有自己代表特色的图案,这样让人一看便知是哪位大师的作品。王清泉共做了一二百把壶,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绝不雷同,栩栩如生。他还在家中亲自设计了专门陈列瓷壶的展架,朋友来了可以直接取出把玩。

王清泉的收藏“品类”独特,自号“壶王”。他将“壶小乾坤大,壶中天地宽”作为座右铭,因为他深知关于当代陶瓷收藏的天地还有很大的探寻空间,像这样的花样,将来会在不同的藏家手里层出不穷。

玩出花样对于刚刚入门的当代陶瓷爱好者来说,段位略高,如何淘到好的瓷器才是当务之急,对此,“壶王”也自有绝招相授。

首先,不跟风,不贪名。大师之作也未必件件都是精品,画不出神韵的复制之作比比皆是,追求精品质量的藏家未必青睐。

那么,聚焦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不失明智。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景德镇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每年会诞生几十位,如何鉴别其艺术造诣之高下?

王清泉经过多年摸索,找到“稳妥”的收藏规律:有传承、有职称而且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最具潜力。道理何在?以景德镇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秋霞为例,她的父亲是德艺双馨的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而父女俩又皆为赫赫有名的“珠山八友”的传人。有了这样的家承渊源,王秋霞的粉彩作品雅俗共赏,如同她的作品名字《桃花经雨香犹在》,耐人回味。类似王秋霞一样的中青年艺术家不占少数,取舍全在个人的雅好。

除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之外,“学院派”这个创作群体也不容忽视。王清泉觉得,如今的“学院派”思想活跃,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有许多创新,比如对五彩、粉彩等传统瓷器的探索,可谓是精益求精,不断生发。如今,大学教授兼大师的作品,十分受追捧。

中国有几千年的陶瓷历史,那么当代陶瓷在创作上还有多大的表现空间?它与古瓷相比,传承和创新又体现在何处?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中的“乾坤”,笔者走访了艺术品策展人于红河先生,他最近正忙于筹备“瓷韵春华”——第八届当代中国陶瓷名家精品展。

通过每一届展览、请艺术家们亲自现场表演,于红河对当代陶瓷的发展之路深有感悟。他认为艺术家要想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要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于红河以青花、青瓷、综合装饰等瓷器类别,诠释了当代陶瓷的新变化。

光影青花:从不经意到着意的追求

青花瓷始于唐宋,经历过不同朝代的审美更迭:纹样繁复、层次多样的元青花;工整细腻、优雅富丽的明青花;率意洒脱、题材丰富的清青花。及至现代,似乎穷尽了各种风格、各种题材的青花,仍然在艺术家的探索中不断“惊艳”登场,时下的青花,让人们找到了传统和时代的新契合。

例如国家一级美术师汪吟泉先生的光影青花,艺术语言鲜明独到,尤其是釉下填白技艺的成熟运用,三维空间的表现手法,打破很多传统的限制。他重视突出光影效果,缭绕的云雾在他手中诞生出“气蒸云梦泽”般的生动质感。汪吟泉只创作自己游历过的山水,那幅山水瓷板画作品《明月松间照》既真实又空灵,远景、中景、近景层次鲜明逼真,朦胧的月色诗意盎然,潺潺的流水似有回声。因为表现“雨、雪、雾、夜”难度很大,所以古人很少在青花作品中创作这样的内容,但这正是汪吟泉的强项所在。

汪吟泉早年师从陶瓷大师段茂发,之后从事舞台美术工作30余年,再返陶瓷创作。正是这段特殊的舞台美术创作设计经历,启发他将西画理念融入到青花的装饰技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由最初不经意的尝试,到着意的艺术追求;由对传统的继承,到融合现代艺术的实践,偶然与必然像是创作的两翼,激发着艺术家创新的灵感,把青花的表现力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青瓷:再次打动人心的纯粹之美

青瓷的艺术水准在宋代就已登峰造极。如今,当代青瓷之美又为何再一次打动现代人的心?于红河认为是它的纯粹性带来的沉静之感,在“花哨”的陶瓷世界里一枝独秀,也是现代人稀缺的一种精神气质。

青瓷在古代常作为日用品出现,“命运”随着统治者的审美嗜好而“随主沉浮”。当代的青瓷,在釉色和器型上跟古代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便凸显了当代青瓷的魅力。

从釉色方面说,比传统的青瓷色彩更丰富。同样是梅子青或粉青瓷器,颜色上却千差万别,细微之处见高下。在青瓷的发源地龙泉,每一位创作者的釉色都是独创配方,秘不外传。生于青瓷世家的陈相源,就以“薄胎厚釉”闻名。在青瓷的创作历史中,3到4毫米的釉,几乎无法烧制,陈相源却继承了父亲的“厚釉”特色,让创作在自己的手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所以他的瓷器作品色泽动人,远看晶莹无瑕,近观水润如玉。

除了釉色之外,器型的创新是当代青瓷的另一动人之处。以陈相源的作品《容天》为例,它瓶口很小,却收得非常有气势;“肚子”很大,似有吞吐天地之气概,这种完美的造型堪称精品。

而作品《高节》的创作灵感则来自古代的御赐赏瓶,但古代的赏瓶常常用青花而非青瓷,寓意像莲花般清廉。陈相源从青花借鉴而来,化用古人之意,而且将瓶颈着意设计成了竹节纹,使作品典雅沉稳。

综合装饰是单色釉、复色釉和多种色釉材料综合体的运用,往往融合了两种以上的装饰种类,最常见的有青花和粉彩的组合,粉彩和新彩的组合,高温颜色釉和粉彩或青花的组合。

既能表现釉色自然流动的抽象美,又刻画了生机勃勃的具象美。现代人在这种组合上,往往比古人更灵活,审美也更多元化,不少是古瓷中不曾见过的。

高温颜色釉瓷器是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釉料经高温窑变后产生了璀璨的光色。在瓷器历史上,色釉器皿多为单色釉装饰,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才发展了以色釉表现具体形象和内容的技法。这种色釉的“流变、釉变、窑变”常常神秘莫测。要使釉色明朗、层次分明则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在这方面,堪称一绝的是生于景德镇的余水贵。他早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余仰贤先生,作品追求陶瓷材质的肌理与变化,对釉能流到什么位置、流成什么形状胸有成竹,然后再根据形状设计画面。他的作品《长空鹤鸣遍山红》,对色釉的控制,有巧夺天工之妙。

余水贵的作品,常将高温颜色釉和粉彩结合,赋予画面丰富的颜色,彩虹釉如梦似幻,无论是春山含笑,还是落红秋水,都有一种浪漫气质。这种气质也是一种当代人的精神,反映在瓷器中,构筑一段新的历史。

对于中国当代陶瓷的魅力,陶瓷大师李菊生有过精妙的比喻,他说学西画在人生的创作中只是一段回忆,像一个美丽的情人擦肩而过。油画再好,是西方的,只有陶瓷,是我们中国的,所以弃油画而转陶瓷……这其中便揭示了留守传统之根与时代创新的微妙关系。

陶瓷收藏 当代陶瓷大师名作备受青睐


在大师作品的带动下,整个陶瓷行业,三六九等的作品都跟着水涨船高。这里面也会产生泡沫,有风险,对此广大藏家要有清醒认识。

过去搞收藏的,都爱找五大名窑,明清官窑。但现在的客观情况是,真正好的古瓷,遗留下来的非常少,想要收藏是很难的。而且,一般的藏家也根本买不起,那都是上亿的价位。如今,大家的收藏观念开始改变了,改成收藏现当代的名人之作、精品之作,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一样不缺。

民国、解放初期、文革时期的瓷器,以往当废品丢弃,如今成为收藏新宠,身价倍增,一个不起眼的腌菜坛子往往身价上万元。售卖瓷器的店铺中摆上“明清官窑”出售的已不多见。大部分均以晚清、民国以及解放初的瓷器为主,其价格也更平民化,几千、数万,甚至几百,各个档次都有。这些其实都是几年前的“大路货”。如五年前一个民国晚期雕花笔筒只要几百元,如今价值近万。如马口窑陶瓷是以前几乎家家用来装米、腌菜的陶器,因上世纪90年代受塑料制品冲击,一度被人们当废品丢弃,如今却成了收藏家们的“香饽饽”。目前一个收藏市场上价约百元的普通陶器,在两三年前也就四五元钱,目前完整、画工好、造型独特的精品马口窑精品陶器,卖上万元是很轻松的事。

大家要学会鉴别什么是真正好的、值得用心、用财收藏的,注意别受炒作影响,自己得有判断力,不能将其完全看成是一种投资跟风。自己得了解这个器物本身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做到有把握地收藏。

残瓷收藏值得看好吗


瓷器收藏界一直流传着这么两句话“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事实上真是如此吗?笔者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残瓷也是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并非不值分毫!尤其是在现在,古董市场上假货充斥真品难觅,聪明的藏友自然都会认识到,咱们宁可收藏真品的残件,也绝不收藏完好无缺的赝品。特别是那种那些精美的残瓷,器型大致完好、制作工艺纯熟精湛、材质珍稀的藏品,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值得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们看好!

不少经济能力一般的瓷器收藏投资爱好者,对残瓷收藏都有着不小的兴趣。因为品相完好的精品瓷器在古董瓷器市场上,不只收藏价值极高,而且寥寥无几,残瓷相对来说在古董瓷器收藏市场上确是比较常见的,当然,要是藏友们不看品相就收入囊中的话,往往吃亏的都是自己,我们在挑选残瓷的时候,也要注意辨别真伪。

瓷器是比较易碎的东西,但是瓷片千年不化,所以古董瓷器收藏市场上流通的残瓷、瓷片非常多。正因为瓷器比较容易破碎,古往今瓷器历经了战乱、日常磕碰等无数境况,无数品相完好的瓷器化作了碎片,品相保存得完好寥寥无几。随着时代发展,国内瓷器收藏的队伍日益壮大。一般来说人们收藏瓷器就会长时间地珍藏起来,所以品相完美的瓷器,被人收藏一件,市面上流通的瓷器就少一件,物以稀为贵,古瓷器的市场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若是想要收藏一件称心如意的完好瓷器,那么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和金钱都不是一般瓷器玩家所能接受得了的。而且要是想要收藏几件不同时期和器型的瓷器精品,更是难以实现。

因此,不少瓷器收藏爱好者就在自己经济能力所许可的范围内,收藏一些精美的残瓷,从中获取到更多的古玩乐趣以及更大的收藏利润。如果瓷器收藏爱好者们在收藏瓷器的时候,不太注重一定要靠它来获取回报的话,我们收藏瓷器并不需要付出太多金钱。虽然我们收到的物件都是一些有所残缺的瓷器或者瓷片,但是它们仍然和完好的瓷器一样蕴含着丰富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足以使我们的精神追求得到满足。

什么样的艺术陶瓷值得投资收藏?


什么样的艺术陶瓷值得投资收藏?

随着国际知名拍卖行相继成功开拍当代陶瓷艺术品,社会上掀起了投资收藏当代艺术陶瓷的热潮。对于当代艺术陶瓷,什么样的作品才值得投资与收藏呢?有关专家认为,好的艺术陶瓷必须具备“四美”。

装饰之美

装饰好比艺术陶瓷的“服装”。所谓装饰美,是说它必须依附在陶瓷形体上,并和陶瓷造型协调一致,给观者留下装饰美感。

有陶瓷专家认为,装饰就是对被装饰主体进行美化加工,使被装饰主体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其基本要素包括装饰形象、装饰结构、装饰色彩、材质与表层处理等。装饰的艺术形式主要有绘画形式、图案形式、绘画与图案相结合的形式等。陶瓷的装饰技法有坯的装饰、釉的装饰和彩的装饰三种。

装饰美包括器型和绘画(上釉)两个方面。目前,陶瓷器型从种类上分有瓷板、瓷盘、四方瓷瓶等平面造型以及瓶、罐、缸、坛等立体造型。

对于陶瓷投资者来说,要观察绘画是否根据器皿随类赋彩、因器施画,是否体现了独一无二的审美要素,如瓷瓶的颈部、肩部、腰部等是否都有不同的变化。再如,陶瓷有高矮、胖瘦、方圆、平直、弯曲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器型,要考虑是否设计装饰了不同的画面,使人物、山水、花鸟等装饰物象各有所归。

此外,和谐之美、平衡之美、力度之美、韵律之美,也是衡量陶瓷艺术品装饰美的审美法则。

陶瓷的艺术美尽管通过整个作品来体现,但装饰是关键,是最能体现艺术家的艺术技巧、功底、水平、修养与个性风采以及审美追求。

个性之美

陶瓷作品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也是体现作品价值的重要因素。

当代许多陶瓷艺术大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譬如,有的在表现手法上由写实到写意,采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有的创新了青花色釉综合装饰、现代刷花山水、高温亚光颜色釉装饰等;有的创新了青花分水写意法和半刀泥陶瓷刻花技艺;有的创新了现代民间青花和现代陶艺;等等。这些体现艺术家个性之美的作品,艺术价值高,富有观赏性、代表性,是收藏投资的首选。

意境之美

吴冠中先生说:“技术是基础,意境最重要。”邵大箴先生在《艺术格调》艺术中讲:“艺术品精神内涵的容量和深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件作品的优劣。”所谓意境,即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韵味无穷的诗情画意。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陶瓷艺术家借鉴中国画的绘画手法和审美观,注重意境的营造,集中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精华,通过画面唤起美好的情感,引起了观者的共鸣。这样的作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材质之美

陶瓷艺术品属于工艺美术范畴,与国画及油画等艺术品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材质美。一件陶瓷制作,有几十道工艺,用宋应星的话说“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陶瓷被称为“火的艺术”,其工艺过程和技艺手段最后都得经受火的淬炼。“成如容易却艰辛”。只有圆满通过每道工序,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成品。

投资收藏艺术陶瓷,还要考察器皿是否具有材质美的特征。一些景德镇陶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材质特色。“白如玉”指瓷质白度;“薄如纸”指瓷胎厚度;“明如镜”指釉质透明度和滋润感;“声如磬”指瓷质的音乐感。一件陶瓷艺术品,好的材质本身就能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陶瓷艺术品以其精巧的装饰美、梦幻的意境美、陶艺的个性美、独特的材质美,形成了特有的陶瓷文化,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当代陶瓷也值得收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当代陶瓷也值得收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