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青花碗 > 导航 >

康熙青花狮子花卉纹碗

康熙青花狮子花卉纹碗

古代瓷器青花碗 古代瓷器碗 古代瓷器粙碗

2020-07-16

古代瓷器青花碗。

外观描述:酱釉口、浅腹、圈足。本期鉴赏专家:曾土金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文物总店鉴定专家

该碗底款虽是”大明嘉靖年制”,却具有典型的清初风格。首先款识的字体和笔法幼细有力,是康熙的风格。这种底款叫”寄托款”,即明清一些瓷器中不题写本朝代的年款或堂名款而题写前一朝或几朝的款识,称之寄托款。清初

常见题明”永乐”、”宣德”、”嘉靖”、”成化”的款识,整体的风格仿所题年款时期,也有的是随意而为之,但往往难以掩盖本朝代的时代特征。

从胎釉看,胎质结实,釉色青中偏白,不像明末的鸭蛋青那么青;圈足处有明显的火石红,且有弧度,而非垂直;狮子的眼睛微凸,神态自然可爱,都具有明末的绘画风格。可以说这只碗是处在过渡时期的作品,未完全形成清康熙的风味,应该属于康熙早期的作品。

该碗青花发色纯正,保存完好,按现有康熙青花瓷的市场价估计,价值在20,000到28,000之间。

收藏小常识:

康熙早期青花瓷(1662~1680年),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黑色小棕眼。器物口沿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不光滑的现象,足内露胎处常见放射状跳刀痕。这时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与顺治青花接近。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清乾隆款珐琅彩花卉纹碗


珐琅器最早为一种金属器,按装饰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透明珐琅等。珐琅以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为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为乳浊剂,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 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成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午到珐琅粉,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粉调和后,涂施于金、银、铜等金属器上,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而以瓷器为胎,则称为瓷胎珐琅。本文要介绍的这件乾隆款珐琅彩花卉纹碗,就是瓷胎珐琅中的经典佳作。

这件乾隆款珐琅彩花卉纹碗(图1),为镇江博物馆藏品,高4.5、口径11.7、底径5.8厘米;敞口,浅腹,圈足。外腹部绘牡丹花卉纹;色彩娇艳,层次分明,具有与其他彩不同的特殊效果;圈足内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图2)。

瓷胎珐琅创烧于康熙年间,这与康熙皇帝的喜好有关。珐琅彩瓷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最好的原料制成素胎,烧好后,送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烧成。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处于初级阶段,从施彩、纹饰到款识,多摹仿当时铜胎画珐琅的郊果,造型有盘、碗、瓶等。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取得较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彩瓷品种。纹饰早期沿袭康熙珐琅彩的特点,如色地上绘花卉的技法。后期形成自己的风格,即在白色釉地上,以山石、花鸟作装饰题材。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儒雅好古,承前制继续在宫中烧制珐琅彩瓷。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在数量上超过了康雍两朝,造型多样,仅瓶类就有蒜头瓶、双联瓶、葫芦瓶、双耳瓶等。碗、碟类器物数量也明显增多。珐琅彩瓷器的装饰题材较雍正时更加丰富,除山水、花卉、花鸟外,还有西洋人物等。新增的各种色地开光、色地轧道开光珐琅彩瓷器,图案繁复,独具时代特色。通过欣赏镇江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乾隆款珐琅彩花卉纹碗,我们可以领略到当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瓷器鉴赏:清代狮子纹青花瓷砚台


清代狮子纹青花瓷砚台

◆陈斐华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国的“四大名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对象。但本人自迷上收藏以后,却通过民间收购、藏市淘宝、藏友交换等方法淘来数十个玉砚、瓦砚、铁砚、瓷砚,其中一个出自清代的狮子纹青花瓷砚台却让我爱不释手。

那是在去年的下半年,我和几个同事来到郊区的某小学,看望慰问贫困学生。慰问间隙,校长便带我们到阅览室看学生的书画展。在欣赏书画展的时候,在阅览室的一角,我发现了这个青花瓷砚台。砚台总体呈长方形,长7.7厘米、宽6.9厘米、高1.8厘米。砚台的四周外延是一些简单的图案,中间则绘有三只蓝色的狮子。而在狮子的中间,则是一个蓝色的绣球,表明三只狮子在玩绣球。从画工来看,手法一流,狮子惟妙惟肖、动态感十足。见我爱不释手,校长便爽快地表示将砚台送给我。

后来,经过与藏友的综合分析,判定此砚台出自清代中后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此后,作为补偿,我又购买了许多学习用品送给学校。

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在使用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每件高5.5cm,口径6.6cm,足径2.7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青花瓷

陶瓷造型: 杯

说 明: 清康熙

杯12件一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其上分别绘有代表12个月的花卉,并且配有与之相对应的诗句。分别是:一月,水仙花,“春风弄玉来清书 ,夜月凌波上大堤。”二月,玉兰花,“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三月,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四月,牡丹花,“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五月,石榴花,“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七月,兰花,“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八月,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九月,菊花,“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十月,芙蓉花,“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十一月,月季花,“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十二月,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诗句的结尾用书写的形式钤青花篆体“赏”字。

十二月花卉纹杯是清康熙时期皇宫中使用的酒杯。它的形体轻巧秀美,胎薄釉润,其图案装饰体现出诗画并茂的意境,是康熙时期青花瓷器中颇具代表性的玲珑小品。康熙十二月花卉纹杯也有青花五彩品种。

古朴典雅的清康熙青花釉里红梅竹纹碗


青花釉里红梅竹纹碗尺寸:高7.9厘米,口径22.4厘米,底径7.5厘米。敞口,斜壁,圈足。胎细白质坚,施青白釉。青花釉里红装饰。碗内口绘青花釉呈红折枝梅枝纹,底心为适合图,青花地釉里红白梅纹,外壁青花釉里红梅竹图。底落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双竖行楷书仿款。

青花釉里红创烧于元代,是以铜红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而铜只有在还原气氛中才呈红色,因此在釉里红瓷器的烧制中对窑室气氛要求十分严格,烧成难度大,成品率低,又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同施于一器,并且红蓝呈色均恰到好处并非易事。

康熙时期青花釉里红工艺有了很大提高,由于对铜元素成色机理比较了解,运用在瓷器的制作上把握比较准确,绘画线条灵活,烧成后在釉下显色清楚,釉里红作为点缀色夹在青色之中,青红配合默契,静中寓着律动,形成了青红相间、冷暖相衬、动静相映的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

毛晓沪:清康熙花卉草虫纹盘鉴赏


清康熙 花卉草虫纹盘

清康熙 花卉草虫纹盘局部

文/毛晓沪

今年春拍,我在北京一家拍卖公司见到的一件清康熙釉上彩折沿盘。此盘为敞口,浅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胎质细腻,釉水肥润,盘底中心用青花绘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盘中所绘纹饰。根据盘沿上书写的“万寿无疆”四字,我们不难推断出它是为康熙六十年祝寿而作。“万寿无疆”为古时祝愿皇帝长寿之意,《诗经》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陈浏《陶雅》记:“康窑七寸碟四周淡赭锦纹,分嵌‘万寿无疆’篆字,盖六旬庆典所制以赐大小臣工者也。画笔各体皆工,人物、鸟兽、山水,博古乃无一不备,而以花卉草虫为绝生动,且贤于雍窑彩盆也。” 类似盘子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均有收藏,前些年在国内外拍卖会上也出现过,只是图案不同,多为花鸟纹

此盘主体纹饰是一株蚕豆花,整株花卉在盘中呈S形展开,在豆绿色的节径间生长着翠绿色的偶数羽状复叶,在茎叶交汇处绽放出一朵朵萼钟状蝶形花冠。它没有艳丽的色彩,只是在洁白兼有豆绿的花瓣上,跳跃着像眼睛一样美丽的黑色斑点,黑与白之间的鲜明反差,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限遐想。习习微风中徭役的蚕豆花,散发出阵阵幽香,一只“花金子”也不期而至,展开双臂准备拥抱这美丽的世界。整幅画面可谓独具匠心,既表现出绘画者所具有的文人雅趣,又是对他儿时嬉戏于田间的回忆。历史上喜爱花卉和昆虫的文人比比皆是,但以蚕豆花和花金子为所画对象者只见此一例。

蚕豆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农作物,多种于无人照料的田埂地头,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蚕豆与长寿谐音,寓意万寿无疆。豆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又有子孙满堂之说。我注意到此花主体节节向上,共有四节,硕花累累,再加上面两节花蕾,共六节,既有四世同堂之喻又有六十大寿之意,可谓用心良苦。

“花金子”是儿时我和小伙伴们对蜂鸟蛾的爱称。蜂鸟蛾被称为昆虫世界里的“四不象”。它有些像蝶,具有尖端膨大的触角和收放自然的长长喙管;它又像膜翅目的蜜蜂,在夏秋季节飞舞在百花丛中采食花蜜,并发出清晰可闻的嗡嗡声;它还像南美洲的蜂鸟,夜伏昼出,很少休息,在取食时,和蜂鸟一样,时而在花间急驶,时而在花前盘旋。在动物分类上,蜂鸟蛾属昆虫界里蛾类,为蝶类的同族“近亲”,只不过它属蛾亚目。蜂鸟蛾有很多独特的习性和特征:它与蝶不同,腹部粗壮,飞翔速度快;也与蜂不同,采花不携粉,采蜜不酿蜜,能原地悬空取食;又与鸟不同,盘旋飞翔时既能前进也能后退。我小时候在盛夏时节的庭院中经常可以看见它的身姿,忙碌于百花丛中,现今已经难觅踪影。

拍卖行标注此盘为康熙五彩,通常来说,这应当没错。但我还是发现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康熙五彩存在明显差异。首先作者的绘画技法十分细腻,以所绘“花金子”为例。在方寸之间,它鳞翅间的斑纹和身体上的绒毛都刻画的丝丝到位,甚至连四只爪尖上的分叉都要用深浅两种黑色点染的栩栩如生,比起当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草虫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件五彩瓷器都不曾使用过的超写实绘画技法。

其次,绘画所用颜料也与传统五彩存在明显差异。盘中主题纹饰虽然用色不多,但可以看出它们都属于质地极佳的进口“洋彩”。无论是浅色的豆绿还是深色的翠绿都具有良好的透明度。黑色又分亮黑和浅黑两种。亮黑是画珐琅工艺中必备的洋彩料。传统五彩中多使用黑色或矾红勾勒纹饰轮廓线,未曾见有用进口洋彩中的赭石色者。此盘上描绘“花金子”使用的就是赭石料。它与上海博物馆馆藏“雍正画珐琅墨竹纹碗所用颜料如出一辙,亮黑、浅黑加赭石。此外,很少有人注意到,此盘中的花瓣处都点染有“玻璃白”,用以强调花瓣中的黑白对比。这更与传统五彩技法不同。

最后我们再分析一下此盘折沿处的辅助纹饰。先看一下故宫(微博)馆藏康熙五彩麻姑献寿纹盘。它的边沿仅使用深浅两种红色描绘花朵和锦地龟背纹。该盘在此基础上又用珊瑚红料做了进一步的渲染并绘以金边,使其显得更加华贵热烈。它又与盘中沉静淡雅的主题纹饰形成了强烈对照,更突显出此盘的非同凡响。

综上所述,此盘绝对不是人们所说的康熙“五彩”,而是一件极其罕见并具有承前启后创新价值的康熙宫廷瓷胎画珐琅器,俗称珐琅彩。瓷胎为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彩绘应为宫廷画师,至少原稿应出自宫廷画师之手。尽管它所用笔墨不多,但是已经可以从中窥见日后雍正画珐琅的踪迹。

清雍正青花花卉纹高足杯


青花瓷是我国“国粹”之一,那白地蓝花,简约明快,深得人们喜爱。成熟的青花瓷器肇始于元代,明清时期青花瓷大量烧制,成为瓷器的主流品种。而各个时期的青花瓷,都会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与文化内涵,这给今人收藏、品鉴带来了更大的乐趣。这里来介绍一件具有清代雍正时期风格的青花花卉纹高足杯。

这件青花花卉纹高足杯(图1),高6.2、口径9.4、底径5厘米。高足杯敞口,呈六瓣花口造型,深弧腹,高圈足,圈足外撇。杯身内外及高圈足均以青花装饰:口沿内外各绘一周缠枝花草纹;杯内心青花双圈,圈内绘一枝绽放的花朵(图2),枝上散开五片绿叶,并垂下四串含苞待放的花蕊;杯外壁绘石榴等六种花果纹,两两之间以双线隔开;高圈足的外壁以青花绘六组一束莲纹,两两之间也以双线隔开。整体观之,青花纹饰绘图工整,胎体洁白,釉面匀净,器型规整。

高足杯俗称“把杯”,是元代开始出现的器型,因执于手中便于在马上饮酒,又名“马上杯”,与蒙古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元代高足杯样式一般口微撇,杯底部较丰满,承以十分细长的上小下大的竹节柄式高足。元瓷高足杯除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和卵白釉器外,还见有龙泉窑青釉高足杯、磁州窑白地黑彩高足杯等,是元代最典型的瓷器器型之一。

相比于元代,明清时期的高足杯较为少见,且造型上也有很大差异,比如这件清代雍正时期的高足杯,与元瓷高足杯最大的不同是高足变得短而粗,远没有元代那样修长;另外,杯口设计成六瓣花口式,这也是元代所未见的;杯形更像一只普通的碗,而没有元代高足杯垂腹的风格。

笔者认为,这件雍正时代的高足杯充满了很多仿古的元素。首先,高足杯本身就是元代最经典的器型;其次,杯外壁和圈足外壁各绘六组以双线分隔的花卉纹图案,是模仿元代青花瓷中常见的一圈莲瓣纹内绘花卉纹的形式;再次,杯内心所绘的花朵也很有元青花杯心花卉纹的风格;最后,这件高足杯青花发色上也有仿元青花晕散和“铁锈斑”韵味。

众所周知,元青花和明初永乐、宣德青花所使用的进口钴料(苏麻离青)含铁量极高,因此着色深处可见深黑色的斑点,俗谓“铁锈斑”或“黑褐斑”。而清代青花瓷早已不使用进口钴料,雍正时为了仿“黑褐斑”的效果,会人为刻意重笔点染。耿宝昌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总结了雍正青花发色的五种类型,其中第五种就是“发色晕散,系仿明宣德青花的新色调,雍正官、民窑器中都有这种色泽,但其青花纹饰中类似宣德青花的黑褐斑,则都是人为重笔点染而成,漂浮于釉面中,而非像宣德青花那样自然而成,沉入胎骨。”细观这件高足杯,其青花发色正是这种感觉,虽看似有“铁锈斑”,但只是浮于釉面中,并不像元青花、永宣青花那样黑褐斑深入胎骨、釉面凹陷的效果。

这件青花高足杯器身未见“大清雍正年制”等款识,应属于一件民窑瓷器,不过,无论是造型、胎釉,还是青花发色等方面均较为上乘,是一件雍正民窑瓷器中的佳品。

成化青花八宝纹碗


宫碗向来为博物馆梦寐屐藏之珍惜名品,明成化青花八宝纹碗,可能为宫廷饮食器具,其模制、瓷质、触感至臻,画工妙美柔和,八宝纹简约内敛,水准无出其右者,无疑是中国瓷器之最为珍惜品种。

成窑瓷器洁白色地明净平和,釉面质感细腻如脂,触觉美感无可比拟,当属至上唯一之精品。相较宣窑釉面之透亮微青,成窑白釉更显安靖温润,幔罩青花,雅致细触。成化青花器可能是景德镇制瓷史上最为臻美的青花器。能于手中把玩成化佳器,成为赏心乐事。

成窑绘饰简约秀雅,不矫造作,所用青料,由国产平等青与进口料完美配比,细练精纯,成色均匀如一,效果细腻柔和,大异于宣德青花之浓重青翠,厚堆铁斑,实属一绝。

此碗侈口,圆腹下收,圈足。其模制精美,薄胎深壁,口沿微张,比例合宜,初见犹感简洁。碗外绘八宝纹,内绘灵芝纹。足底双圈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青花款。

八宝又称“八吉祥”,分别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及盘长。此外,往往兼有灵芝等,由西藏喇嘛教流传而来,均是取意吉祥的供品。

成化 青花八宝纹碗 尺寸:

口径:14.7cm

高:6.7cm

足径:5.5cm

青花瓷十二月花卉纹杯


十二月花卉纹杯是青花瓷器的,一共有十二件,是清康熙时期皇宫中使用的酒杯。它的形体轻巧秀美,胎薄釉润,其图案装饰体现出诗画并茂的意境,是康熙时期青花瓷器中颇具代表性的玲珑小品。康熙十二月花卉纹杯也有青花五彩品种。青花瓷十二月花卉纹杯,每个杯子高5.5cm,口径6.6cm,足径2.7cm。

青花瓷十二月花卉纹杯简介

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一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其上分别绘有代表12个月的花卉,杯子的另一面配有与之相对应的诗句。诗句的结尾用书写的形式钤青花篆体“赏”字。

青花瓷器杯子的诗句分别是:一月,水仙花,“春风弄玉来清书 ,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玉兰花,“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牡丹花,“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五月,石榴花,“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兰花,“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八月,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菊花,“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月季花,“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青花是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青花瓷十二月花卉纹杯

青花瓷十二月花卉纹杯诗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