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的特点 > 导航 >

汉代陶器的种类特点

汉代陶器的种类特点

古代瓷器的特点 瓷砖的种类 古代瓷器的种类

2020-07-21

古代瓷器的特点。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生产的陶器。制陶手工业在汉代得到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泥料的选择和配制越发精细,无论是泥质陶还是夹砂陶,无论是饮食器具还是储藏类巨型用具,都比较精细,成型规整、实用。器物上或刻或划,或施彩或上釉,装饰相当美观,以后历史时代的日用陶器很少能与汉代相比的。汉代日常用陶大多数是灰陶,在烧窑后期,还原气氛控制比较好,灰色浅淡而均匀,质地坚实耐用。此外还有红陶和黑陶,黑陶烧成温度较低,属于软陶,各类日常用具为硬质陶,软陶虽然制作精致,装饰讲究,但不实用,往往作为陪葬的冥器。汉代地域辽阔,各个地区工艺传统、生活习俗和原料质地的差异,造成了器物种类、造型结构和装饰风格的诸多不同。例如,关中地区经济最发达,文化教育水平最高,消费层次也最高,因此陶器质地精良,日用陶器有豆、盆、碗、钟、筒杯、勺、盘、缸、甄、釜、小壶、茧形壶、扁壶、钵、罐等。此地区礼仪制度最完备,盟器种类也较多,包括仿青铜鼎、彝等庄重器形,体现财富的陶仓、陶囤及表现六畜兴旺的各种家禽动物形象。装饰陶器的花纹多为变形回纹、三角纹、涡纹、龙纹、虎豹纹等。洛阳以东的关东地区,制陶业也很发达。人们的日常用陶以灰陶为主,器形有罐、壶、尊、洗、瓮、盘、碗、勺、筒杯、甑、釜等。为适应当时厚葬的需要,一些质地较软的器物如盒、盘、案、杯、鸡、狗、猪、羊、住宅、圈舍模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组出现,时代变化明显,为汉代陶器的断代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陶器装饰华丽,有弦纹、刻划的三角纹、连环纹、齿纹和用模范印制的动物纹、拍印的绳纹以及彩绘等。湖南长沙等南方地区陶瓷生产也很发达,实用器皿有壶、罐、碗、钫、、盒、盆、釜、甑、长方炉、博山炉等,质地坚硬、厚重。盒类器物生产很多,规格大中小各种型号均有,陶壶大多无盖,陶鼎的三足做成矮而壮的兽蹄型。随葬冥器有灶、仓、井、房舍、猪圈模型。装饰色彩很鲜艳,图案复杂而生动。汉代南海郡管辖的广东地区,除生产上述地区一些实用器形,还有一些富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产品如瓮、双耳罐、提筒、四联罐、五联罐、、小、壶、匏壶、温壶、钫、盒、敦、小盒、三足盒、三足罐、三足、四联盒、碗、盆、甑、釜、豆、鼎、三足格盒等。生活用具中灰白色的印纹硬陶占多数,容器坚硬、灵巧,很适用。印纹硬陶炊器只有鼎、釜、甑3种,讲究装饰,仅几何形纹饰就有70余种。还有弦纹、绦纹、镂孔、篦纹,以及刻划和戳印的文字记号。作为冥器的泥质陶器上多施彩绘。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边陲地区,制陶手工业也相当发达,许多器物品种与北方中原地区相似,如圜底釜、侈口束颈罐、鼓腹壶等,质量不逊于北方。质地比较疏松,形体高大的舞蹈俑、说书俑、抚琴俑、庖厨俑、待立俑和各类家畜家禽陶塑,有的自然写实,有的简练夸张;有群体,也有个体,造型都很生动。这类制品是西南地区所特有的。

相关阅读

汉代铅釉陶


铅釉是在釉中加入铅,以铅的化合物作基本助熔剂,在700℃左右开始熔融。铅釉釉层清澈透明,表面平整光滑,其着色剂是铜与铁,在氧化气氛中烧制呈现出绿、黄、黑、褐等色。其中绿色釉较常见,有深绿、浅绿、翠绿、黄绿等,颜色鲜艳,光彩照人。

汉代的铅釉陶首先发现于陕西关中地区汉武帝时期的墓葬中,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釉陶,黄河流域及湘江、赣江以北地区的汉墓中均有铅釉陶出土。这些铅釉陶全系殉葬品,器型有鼎、盒、灶、作坊、楼阁、奁等。这些器物胎体呈砖红色或较砖红色略深,可能是由于氧化铁的含量较高。胎质疏松,有的含有杂质,加上烧结温度低,吸水性强,实用性较差,这就导致了汉代铅釉陶虽然发展普遍,但多数器物却用于陪葬。在这些陪葬的器物中,博山奁最为特殊,这种奁盖为博山形,间饰动物纹饰,有朱雀、龙、羊、虎等,奁身呈筒状,直口,三个兽足,奁身有虎、鹿、熊、朱雀、山峰、祥云等纹饰,两侧带有铺首衔环。这种器物造型与纹饰在汉代非常流行。两汉时期,道教主宰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渴望求仙得道,长生不老。博山在人们心目中象征着蓬莱岛上的仙山,鹤、虎、龙、朱雀等都是幻想中仙界的动物,以此来装饰器物,既表达出人们丰富的想像力,又具有浓厚的艺术性。

如果仔细观察,某些铅釉器物的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的光泽,我们称之为“银釉”。它的形成是由于铅釉陶在地下长期埋葬的过程中,釉中的某些物质被水和碳酸气腐蚀分解而出现的层状沉积物。这种银釉有的呈明显鳞片状,有的则呈有珍珠光泽的粉末状。当器物受腐蚀严重时,器表釉层往往被银釉代替,有的深及陶胎。

现在铅釉陶的赝品时常出现,与真品相比,其胎质过细,有的呈粉红色或黄色,有的以砖红色涂料涂抹于胎体上,用水一擦,色彩即脱落。某些赝品器表的银釉,是以涂抹盐酸的

方法而成,在放大镜下观察与真正的银釉结构完全不同。

汉代铅釉技术的发明,不仅为唐三彩的出现开辟了道路,也为釉上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汉代彩绘陶


汉代陶器,在继承前代制陶工艺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无论从生产规模、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前代。在诸多的陶器品种中,彩绘陶最为著名。

汉代的彩绘陶器,是在战国彩绘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陕西关中等地汉墓中均有大量的彩绘陶出土。在咸阳杨家湾汉墓中,与彩绘兵马俑同时出土的100余件陶器,绝大多数为彩绘陶。器物内涂朱红,外施彩纹,彩纹以天蓝、白、豆绿、葡萄紫、土黄、石青等色描绘在深赭色陶衣上,其纹饰主要有简化的蟠螭纹、变形回纹、三角纹和涡纹,纹饰的构图依据器物的形状而变化。如茧形壶,是依据壶呈茧形的特点,围绕两个球面,以螭纹组成两组相对应的纹饰相互缠绕弯曲,显得非常古朴雅致。它是汉代典型的器物之一。

除茧形壶外,彩绘陶的器型还有鼎、盘、盒等,其中以壶类数量最多,纹饰亦最精美。壶的造型是汉代典型的高颈、鼓腹、高圈足,胎体烧成后,先在器表涂抹白色或黄色陶衣,再以红、黑、紫、黄等色绘制花纹图案。如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彩绘壶,彩绘从壶颈直至中腹,以宽黑色弦纹分隔成若干区间,主题纹饰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流云等,并以三角、锯齿、菱纹、云气、斜方格、漩涡等几何纹上下衬托,整个纹饰达九组之多,画面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汉代彩绘陶,从器型到纹饰,无不凝重精雅,规整豪放,纹饰构图严谨,线条刚劲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中国古代陶瓷不同种类的不同特点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彩陶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

几何形图案主要有:弦纹、网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垂幛纹、旋涡纹、圆圈纹、波折纹、宽带纹,并有月亮、太阳、北斗星等纹样。

动物纹样,常见的有鱼纹、鸟纹、蛙纹等。兽纹较多的是猪纹、狗纹和鹿纹,有的奔驰,有的站立。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渔猎在原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人物纹样较少见,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出一件陶钵,其口沿内壁上画有三组跳舞的人群,五人一组,舞人动作整齐,姿态优美,精美异常。

植物纹样,在距今68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发现有稻麦粒、枝叶、花瓣,甚至有些已概括成为几何形体,并和几何形纹混和在一起构成纹样,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别有一番情趣。

黑陶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灰陶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白陶的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

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商代后期白陶大量发燕尾服,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硬陶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其胎质原料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印纹硬陶坚固耐用,绝大多数是贮盛器。商代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发现。西周至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德-化-陶-瓷-总-站

釉陶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经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了现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

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发现,“银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长期受潮,釉层表面析出多层次的沉积物,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的银。

汉代砖


汉代时,砖的种类和纹饰更加丰富,其颜色有青灰、褐色等,形状有长方形、楔形,江西于都汉墓还出土有斧形砖、子母口砖等。砖的纹饰有菱纹、水波纹、叶脉纹、变形云雷纹、绚纹、回形纹、同心圆纹、钱纹等各种几何纹,还有的砖带有吉祥语,如“富"、“贵"、“宜子孙"等。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的砖面上有押捺的手印和刻画的屋形图案,可能是工人当时在制坯时随意刻画的。

从西汉中期开始,画像石与画像砖日益兴盛。画像砖有空心砖和实心砖,多用于墓室门的立柱、门楣、门扉及墓室墙壁上。砖面上模印各种图像,内容有双龙穿璧,及泅水捞鼎、二桃杀三士、狗咬赵盾、后羿射日、西王母、车王公等历史故事;反映现实生活的有车骑出行和舞乐百戏(包括唱歌跳舞、戏车表演等)。还有执戟盾的门吏及龙虎、马牛等各种动物。这些图案画面生动活泼,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地表现出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代画像砖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技法上有高浮雕、浅浮雕、阳线刻及阴刻施阳线条等;在图案表现上有一砖一模或在一块砖上以小印模一模一图模印出不同的内容等。

中国古建筑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砖瓦在建筑上的运用,对建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经过烧制的砖具有强度高、耐磨、耐水浸等特性,因此它最早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防水及易于磨损的部位。到汉代,砖不但在建筑等方面被运用,还在地下墓葬广泛运用,且砖本身的装饰性和艺术性逐渐增强,汉画像砖、画像石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汉代时期的陶豆


这个陶豆包括上边的钮下边的圈足有30厘米高。豆本身的直径近20厘米,造型古拙敦厚。特别说它是汉代的陶豆,是因为豆作为一种食器,古已有之,如同鼎,鬲,敦同为古代食器;尊,斛,觚同为古代饮酒器,它们都曾经是青铜器,只不过随年代变迁制作工艺制作材料不同而略有调整变化。

《说文解字》解释说:“豆,古食肉器也”,据说最早放置肉酱。豆有两部分组成,上方有盘,盘上有环钮;下边有校,上下合在一起,就可做盛器。铜豆在商代还很罕见,至西周形象为浅腹,无盖。春秋时期,出现了腹部带有双环的豆,数量大有增加,做功也日渐精细,有的还错些金银,嵌上红铜做装饰,甚至还装饰着狩猎图像。战国时代的豆,又不一样了,豆的腹部加深。至汉代,就有了图上这样的陶豆了。

青铜制作变成泥陶制作,固然是时代不同了,可是尤其陶食用器,饮酒器,常常令人疑惑,陶器不会渗水吗?而且还有陶器的蒸煮器,能用来盛水蒸煮吗?还是仅仅作为明器用作墓葬呢?

有一日喝茶,我对手中的宜兴紫砂壶忽然解疑释惑了,紫砂壶也是陶器,不是一样用来盛水泡茶吗?转而又想紫砂是特别的细腻的细泥,渗透性特高,才能制成壶,汉代的陶制品未必都用那么好的泥制作。可是,可能就是发现了陶制品的缺憾,所以东汉时期才有绿釉黄釉的出现,后代也才有防水的瓷器呀,宋代竟然有宋瓷,元代竟然出现了元青花瓷器,不仅实用,更是艺术化起来了。

人类的发展就是这样充满无限的创造和无限的可能。

陶器起源的传说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陶瓷制品就是养一盆花也需要有一个陶制的花盆。那么第一个发明制陶的人是谁呢?据古籍载他名叫 宁封子是黄帝身边一个能工巧匠。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制陶的故事。

传说黄帝时期人们虽已懂得用火烧熟食物吃,但却没有锅、盆、碗、罐等只能把猎获的食物用明火烧熟后双手抓着吃。口渴了就到河边爬下用双手掬水喝。这对老年人和小孩特别不方便。

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尖尾鱼,放在火堆上,结果全烧焦了,宁封子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条尖尾鱼用泥封住放进火堆里。就在这时黄帝派宁封子出外办事,他一走就是三天。回来后有人问起烧鱼的事,宁封子这才想起他临走时放进火堆里的尖尾鱼,急忙跑到火堆去刨。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已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泥外壳能看不能吃;再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响声。周围看的人都笑了有人挖苦他说:“宁封子本事大把软鱼烧成硬鱼了。”宁封子毫不在意,只把烧过的泥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然后对大伙说:“你们别笑,鱼虽没吃上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

说着他把泥壳拿到河边盛满水后详细地观察了很久发现装进泥壳里的水点滴不漏。宁封子很喜欢用脑子,他想假若把泥封在其它东西上用火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他看到河滩上,有些被砍过的树墩灵机一动就把河边的泥沙用手刨出来糊在一个树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连烧了三天四夜。等火熄后他刨开火灰一看;眼前已不是泥湖的半截树墩了而是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宁封子用兽皮袋把河里的水灌进硬泥筒里直到灌满为止也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

宁封子高兴得忘记了一切想把硬泥筒连水一起抱回去向大家报喜。谁知用力过猛却把泥筒弄破了。水流得满地都是。宁封子并不气馁。他坐在地上一直在想泥土经过火烧能变成硬壳既能装水又能盛食物为什么不多烧一些呢?可是到底怎么烧制他还是心中无数。他把两次试烧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黄帝作了汇报又把打碎的泥壳请黄帝看。黄帝看后非常高兴认为这项发明太有用了于是就任命宁封子为桥国的“陶正”(官员),也就是后来我们常见的史书记载中的官窑瓷器检察官。

不知又经过多少次的实验和失败,中华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终于烧制成功了。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考古工作者多年来从西安半坡,黄陵的桥山,河南的仰韶、龙山等地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陶碗、陶盆等都充分证明制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随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又发明了应用更广的瓷器,在上海世博会礼品中,有仿制古陶器、古瓷器的参展产品。

简介汉代釉陶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生产的表面施釉的陶器,又称铅釉陶。以普通粘土为胎,胎多呈砖红色,釉色为浓厚的棕黄色或深绿色,也有浅线、赭色、酱褐色。棕黄色釉出现较早,绿釉出现较晚。大多数施单色釉,个别施复色釉。烧成温度为800℃左右,汉代釉陶最早发现于陕西关中地区西汉墓中。东汉时釉陶流行范围扩大,西起甘肃,东至山东,北到长城地区、南达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大量考古资料证明釉陶只见于墓葬中,说明是作为冥器而随葬的。其主要器形有鼎、钟、壶、盘等仿铜器,也有人与鸡、狗等动物的形象,还有大量的仓、井、灶、水碓、磨、作坊、楼阁、池塘、碉楼等模型。其中大型楼阁有5层,高1.05米。汉代釉陶的制法有轮制、范制、手捏等。壶、钟等规整器形采用轮制成型;楼阁等结构复杂者多作范制,然后通过粘接成型,类似鸡、狗等小型塑像均用手捏成型,釉陶因为作为冥器随葬,所以制作工艺较粗糙,只求轮廓,不注重细部刻画。纹饰主要有弦纹、水波纹、植物树木纹、变形云纹及人物舞蹈和龙、虎、猴、熊、鸟等动物纹,形象活泼,线条流畅。釉陶能在低温下烧成,主要原因是釉中含有大量的铅,因铅有化合物在700℃时可以熔融。釉陶的着色剂为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铜能使釉呈翠绿色,铁则呈现黄褐色和棕红色。又由于铅釉的折射指数比较高,高温下粘度小,流动性大,熔融性强,因此釉层中无气泡或其他残存结晶体,使釉色清澈透明,富于装饰性,釉陶是低温烧成、其胎不能烧结,故胎与釉结合不紧密,胎质疏松、釉层经摩擦或遇潮易剥落或变质。如铜绿釉在潮湿的墓中釉面受到溶蚀,溶蚀的沉积物浮于燠表,经长时间一层层积累变厚。因光线的干涉作用会产生银色光泽,被称为“银釉”,可用刀片轻轻刮掉而无损于釉质。低温釉陶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项重要成果。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釉陶工艺,在铅釉中加入适量的钴或锰,使釉色变蓝或变紫,形成三彩釉,更加丰富发陶瓷的装饰手段。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艺品。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许多国家瓷器工艺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国陶瓷工艺的影响。陶瓷也与茶叶、丝绸并称为中国三大特产而名扬中外。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陶器是用可塑性较好的粘土(或加入不同的参和料),经过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器物.他的烧成温度一般在800oC-1000oC左右,特别疏松的仅600oC。

瓷器在古代也称窑器。瓷器以瓷土(瓷石)为原料,成形,干燥和施釉后,经1300oC左右的高温烧成。外观质地硬致密,表面光洁,胶体较薄者成半透明状,敲击时声音清亮,且不吸水。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原料

 火候(oC)

 声音

 吸水率

陶器

陶土

 600-1000

闷、翁

 吸水

瓷器

瓷土(瓷石) 1300左右

清亮

 不吸水

陶器的特点

1、陶器的原料是黏土,黏土随处可取,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2、陶器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士度。

3、陶器的密度小,吸水率较高。

4、陶器一般单纯由陶胎组成,到后来才在陶器上涂釉。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作原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统称为陶瓷。自古以来,专门从事制作陶器和瓷器的手工业称为陶瓷手工业。中国陶器生产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河北省徐水县的南庄头遗址发现了10000多年前生的陶器;江苏省溧水县回峰山的神仙洞遗址出土了距今11000年左右的陶片。我国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出现大量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红陶、灰陶、磨光黑陶、彩绘陶以及各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陶塑艺术品、建筑陶构件大量生产。战国时期发明了铅釉陶器,陶器制品得到低温彩釉的美化。唐代大批生产的三彩釉陶,反映着大唐盛世的面貌,有很高的艺术性。宋代以后,釉陶器物生产逐渐减少,转而生产琉璃建筑构件。由于瓷器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陶器生产日益养活但从未间断。瓷器是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最早的瓷器是青瓷,由于工艺不够成熟,又称为原始青瓷。汉代青瓷烧造逐渐成熟,摆脱原始状态,进入早期瓷器阶段。黑瓷在汉代开始出现,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青瓷广泛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的系统。黑瓷工艺大大提高,进入艺术瓷器的领域。北方的内丘、临城、淄博、安阳等地也于北朝时期开始生产青瓷,并发明白瓷。隋唐时期,瓷器生产开始繁荣。宋代是瓷器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钧窑、建窑、德化窑、景德镇窑、吉州窑、耀州窑、西村窑、潮州窑等处的产品各具丰姿。元代景德镇成为瓷器生产的中心,元朝政府的浮梁瓷局对瓷器工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青花、釉里红、白瓷、黑瓷等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明清时期,各地方大瓷窑体系逐渐衰落,被生产供当地人民所需瓷器的小作坊代替,景德镇的官窑和民窑继承中国陶瓷艺术的传统,大放异彩。

浅议“陶器的诞生之谜”


陶器和瓷器并称为陶瓷,二者也有着非常多的关联渊源。陶器是瓷器的前身,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陶器的诞生之谜”。

根据现有资料,我国陶器出现在距今 7000-8000 年以前。它的起源或可追溯到更早的阶段,在那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艰难困苦,才从茹毛饮血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而过着渔猎不定居的生活。尤其是发现了“火”以后,迫切需要有一种能耐火烧的盛器。首先,人类从实践中认识到粘土掺水后具有可塑性,从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状。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起,人类已用粘土塑造某些形体,如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发现的陶片,经C14 测定,距今就有一万年以上。同时人类在长期用火的实践中,必然得到成形的粘土经火烧之后可变成硬块的认识,这些都是产生陶器的先决条件。

至于陶器是怎样发明的,它可能是由于涂有粘土的篮子经过火烧,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这种容器耐火,且能用以烧煮食物,不久之后,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也就开始出现了。人类创造的新物质——陶器从此诞生了。

陶器的诞生是远古时期人类文明革新进展的一个标志,证明人类的创造性与智慧在不断进步。由陶器衍生而出的瓷器更是陪伴我们人类度过漫长岁月直到现在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陶器和瓷器是人们经常接触的日用品,有时从表面看来很相似,但是,它们毕竟各有其特色而不同。

陶器一般是用陶土作胎。烧制陶器的温度大体在900-1050℃之间。若温度太高,陶器就要被烧坏变形。陶器的胎体质地比较疏松,有不少孔隙,因而有较强的吸水性。一般的陶器表面无釉,即使有釉也是低温釉。

我国烧制陶器的历史约有1万年之久。原始社会制造陶器,开始是用手工捏制的方法制成一定器形,后来发展为将陶土搓成粗细一样的泥条,再把泥条盘筑成一定器形,将其内外用手抹平。到父系社会阶段出现了轮制法。进入封建社会后,又发明了模制法,即将陶泥填入模中,脱出器物的全形。人们推测,最原始的烧制方法是堆烧法,把晒干的陶坯放在露天柴草中烧。在六七千年前,开始使用陶窑烧制陶器。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红陶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一种陶器,它的颜色有如红砖色。这是在烧窑时,充分供应气体,形成氧化气氛,使陶土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便呈现出红色了。

灰陶即指陶器为灰色或灰黑色。这是在烧窑后期,控制火候,形成还原气氛,由于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最常见,一般都比较粗糙。

彩陶是陶器入窑前,在陶坯上进行彩绘,烧后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即为一例。

白陶,即白色的陶器,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才有的,主要是因为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便呈现白色了。

彩绘陶也是带彩色的,它和彩陶的区别是陶器烧成后再着色。由于颜色没有经过焙烧,与坯体粘结不牢,很容易脱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就属于彩绘陶。

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见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这是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现黑色。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壳一样薄,被称为“蛋壳陶”,十分珍贵。

釉陶是指陶器表面有一层石灰釉的陶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等,用石灰加粘土就能配制成,烧融后呈一种玻璃态。在釉中若再加进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就会出现绿、蓝等色泽,常见的唐三彩就是釉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