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白瓷砖 > 导航 >

为“中国白”代言 将“中国白”光大

为“中国白”代言 将“中国白”光大

白瓷砖 爵士白瓷砖 古代白碗瓷器

2020-07-24

白瓷砖。

德化是个千年古县,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建县,取名“德化”,有“以德化民”之意。县域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1.7万,辖18个乡镇,202个村(社区)。境内高山环抱,福建第二大山脉戴云山绵亘全境,森林覆盖率达77.7%,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堪称“高山绿城”;生态环境优越,是横贯福建的闽江、晋江的重要水源地;水利、生物、矿藏、地热等资源丰富,山水风光迷人,空气清新、水质优良,不仅有“闽中宝库”之称,更被誉为“福建最佳人居地”,是天然的“养生福地”。但真正令德化闻名于世的,是她的陶瓷。

德化是“中国瓷都”,陶瓷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是民窑的代表,已发现的古窑址有239处。德化陶瓷以“白”见长,被称为“世界白瓷之母”、有“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之说,其瓷雕技艺更是独树一帜,享誉天下。明代瓷圣何朝宗的作品,被誉为“东方的艺术珍品”。千百年来,德化的能工巧匠,创造了温润、明净、精巧、秀雅的瓷器,在国内以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欧洲一些国家的宫廷、贵族争相收藏,并引发了长达300年的欧洲仿制史。德化白瓷被尊称为“中国白”(Blancdechine),德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wWw.taOci52.COm

如今,德化陶瓷业发展迅猛,目前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近10万从业人员,年产值上百亿元,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被评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

为了让“中国白”发扬光大,近年来,德化新一代陶瓷艺术家承前启后,自觉担当起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任,陈仁海,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积极为“中国白”代言,矢志将“中国白”光大,全力把“中国白”打造成福建国际文化品牌。他注重汲取并消化陶瓷文化精华,能够巧妙地运用捏、雕、镂等多种技法,把优质中国白泥料和精湛技艺融为一体,拓宽表现形式和题材,使瓷雕作品形、神、色俱佳,惟妙惟肖,独具特色,兼容东西方文化元素,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思想体系,在各种级别的展评中披金戴银,捷报频传,为世人争先收藏,“买陈仁海就是买升值,收藏陈仁海就是收藏财富”,成了业内流行语。

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瓷都的众多艺术家,将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优势,以创建“世界瓷艺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目标,加大创新力度,将“中国白”艺术发扬光大,倾力打造陶瓷文化特色品牌,推动陶瓷业转型升级,让薪传不息的千年窑火,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

108件中国古代白瓷展出 展现空灵之美


唐代邢窑《执壶》。

唐代洛京窑风格《莲花足烛台》。

隋代洛京窑风格《白瓷鹰杯》。(图片均由望野博物馆提供)

“来自大唐的雪——6至10世纪的中国白瓷特展”正在深圳望野博物馆举行,共展出108件(组)6~10世纪的中国古代白瓷,展品均来自望野博物馆馆藏。据了解,此次展览被业界誉为“最系统、最全面、大史观、通览式的中国古代白瓷展”,展览得到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展期将持续至3月28日。作为高古瓷器,大唐白瓷洁白晶莹,如玉如雪,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颇引人关注。为此,记者专访了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听他细数白瓷的由来及价值。

成就“南青北白”之说

此次展出的中国古代白瓷主要来自隋至唐、五代的洛京窑、巩县窑、邢窑、定窑四个大型窑场区域。阎焰表示,“此展最大的特色即学术考古参考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展览的学术价值,望野博物馆几乎对所有的展品做了考古资料的梳理,基本做到重要展品的“一比一”比对,如陕西西安、山西太原、河南安阳、浙江临安、河北邢台等各地历年重要考古材料都做了细致比对,让观众可以更系统的参观和学习陶瓷背后所隐带的历史文化信息。”

阎焰表示,唐代文化昌明,制度优越。这些政治文化成就,进而催发和刺激了唐代社会物质器用的繁荣。阎焰说:“唐代金银器、丝织、石刻、漆作、铜工等都有高度发展。其中窑器因制作便利,原料充沛,产能规模大,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用具。唐代白瓷窑口多集中于北方,而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万里之中,窑火明灭,多有制作,其中尤以邢窑、越窑、巩县窑、长沙窑等最为闻名,进而形成所谓‘南青北白’之说。而就今之国内各地及海外贸易丝路的考古调查,可以确认除青、白之外,长沙窑及邛窑彩绘、巩县窑及长安地区窑场的三彩、单色釉、黑釉等都非常发达,成品规模亦有相当数量,并且其中有不少制成品,通过陆路和海贸销往万里之外的异域,为当时的世界人民所珍爱。”

阎焰认为,中国陶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因东方和西方的技术认定差,海外更多人理解的“中国古代陶瓷”在所谓的理论上都应该划归为“炻器”。“但就目前所见存世器物,就算以西方最严谨的胎料成分、烧成温度、吸水率、透光度衡量,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中国隋唐时代,也已经广泛出现和使用‘瓷器’了,其中青瓷优先进化。至7世纪中叶间,随脱铁技术的长足发展,高质瓷土的规模化开采,玻璃釉的大量使用,白瓷已经完全可以和先期发展起来的青瓷分庭抗礼,部分白瓷极尽精致华美,堪比金玉之做。”

以“巩县窑”“邢窑”为冠

《唐国史补》载:“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陆羽《茶经》记:“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皎然诗曰:“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皮日休诗咏:“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我们透过这些文字记载,可以了解到唐人对瓷的审美情趣。可以说,南方越器,青碧如冰;北方白瓷,晶莹如雪。这二者皆为当时老百姓所垂爱。”阎焰说。

阎焰介绍,北方地区6世纪晚期及入唐之后,在邢州、洛阳及周边巩县等地,皆有大规模的窑器烧造。他说:“其中尤以巩县窑、邢窑为冠,两地白瓷都曾呈贡,巩县开元初呈贡;邢器天宝后始贡。邢窑白瓷多有‘盈’、‘大盈’、‘翰林’款记,部分还有‘中’、‘解’、‘药’、‘供使’等款。巩县窑白瓷,普遍胎土略粗松于邢器,但玻璃质感强,形制规整精妙,个别高白细胎瓷土制品超于邢器,令人惊艳。”

“邢窑制品,当年烧成应通井陉入晋,走北都(太原)过汾州、晋州、绛州、蒲州渡河转同州入长安,此为一线。巩县制品,除直接供应东都外,其他的走陕州、过虢州境、华州进长安。部分邢窑制品也走滏口陉转潞州、泽州、出天井关太行陉过怀州转东都线入长安,此为二线。”阎焰强调,“所以,今天晋西南(运城)和晋东南(长治),多有邢器出土,值得留意。”

推崇“空灵之美”

在这次系统大展中,有几件特殊展品殊为珍稀。“此次展出的洛京窑风格‘白瓷莲瓣纹烛台’尤为珍贵,与此同类器物1956年出土于河南陕县(今三门峡地区),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经常出国或参加重量级展览的明星国宝级重器。”阎焰介绍过,望野博物馆收藏此件珍品,除略有“窑粘”外,无论尺寸、釉水、纹饰、造型都同国博所存如出一辙,是绝难一遇的国宝级珍瓷,也是深圳观众有幸在家门口欣赏唐代白瓷的最优之作。

“此外,唐代邢窑‘盈’字款大盖罐也是此展重器,其外观洁白如雪,高达39厘米,是目前已知考古和存世的体量最大的‘邢窑罐’。因当年出窑时有‘窑粘’,所以器底留下了珍贵的唐人墨书的‘退’字,证明了它是官选退存的遗剩品。”阎焰还说,“还有一件唐代的‘供使’款邢窑执壶值得关注。此类款记在此之前从未见有学术材料记录,仅在河北地区的城市旧址出土过标本,可以确认为当时供应官府机构的特别制品,堪称海内孤品。”

在阎焰看来,白瓷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与青瓷及其他高古陶瓷相比,白瓷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釉色素雅,造型精准,烧窑难度大,整体器物展现简单的隽秀,直追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推崇的空灵之美。这是其他类色彩陶瓷所不具备的。”(记者聂灿实习生魏沛娜)

将中国陶瓷读出文化的味道


深窥陶瓷这个产业,从根基到表现,蕴含着四大要素,我将其归结为16个字。源远流长,陶瓷文化,独特工艺,现代科技。当前,有不少政府文员,以专家自居的陶瓷工作者们在不同的场合谈及陶瓷这个产业的调整、整顿、提升、转移、招商、淘汰、资源、环保、品牌、未来等等相关问题时,存在着偏见的话,我认为就是因为不太懂、不太理解这个产业的四大要素。陶瓷能在中国乃至世界流传千万年也不被湮灭,肯定有其天然存在的合理性,不会以个别短见者的一时意识而消失。试问当今世界千千万万个家庭有哪几家没有陶瓷的?试问,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中有哪个国家是没有陶瓷的?这是谈论陶瓷这个产业时的基本出发点,如何将中国少有的几个原发型产业源远流长的存在下去。

陶瓷和中医药文化类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可以从佛山(石湾)陶瓷认识佛山,从宜兴紫砂壶与陶艺认识江苏宜兴,从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所陈列的陶瓷认识中国文化。将冰箱、电视、汽车做得再好,人们只会当作现代科技商品而已,很难读出文化的味道。

粉碎、成型、煅烧生产制作陶瓷的工艺是当代世界最有特色的工艺之一。陶瓷人拿到什么原料都是首先将其打碎、粗的以微米计量,细的到达纳米级,用此手段挖掘物质的潜能,又依据需要进行添加、混合。成型就是将颗粒重新进行堆积。煅烧将成型的东西固定下来并实现某种转变。人们常常只看到这个产业怎么污染损害环境,其实这个产业应用的工艺使其最有条件实行与环境保护的互补。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发现陶瓷业蕴含着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这些年,陶瓷行业的主流产品由作坊式手艺业向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过渡与转变,就是借助于现代的科技进步而获得的。等静压成型、全自动压砖机成型、辊道窑烧成、魔术师布料、各种自动控制、调节检测手段都引入现代最先进的应用技术成果。当代陶瓷业一个普通工人可创造年产值50万元人民币,说明这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先进的行列。

即便是这个行业的资源,环保、两大课题、也完全可通过科技手段获得合理的解决,只是当前的中国产品销售价格暂时消化不了投入成本的增加而已。

唐代白瓷瓷器


唐代白瓷窑口多集中于北方,主要有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黄堡镇窑。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也开始烧造白瓷。

邢窑白瓷按其胎、釉的质地,可以分为粗、细两大类。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邢窑白瓷多是素面无装饰,唐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晚唐五代,邢窑常常采用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起棱、花口等装饰方法。

唐初定窑瓷器胎质较粗,胎色为青灰色,淘洗欠精者呈褐色,瓷胎均己烧结;白釉器物内璧施满釉,外施半釉,釉面光润,积釉处呈灰色。唐代中期,胎土经过仔细淘洗,胎质坚硬,胎色纯白,釉直接施于瓷胎上,无化妆上,釉色乳白,个别积釉处呈灰绿色或浅青白色,釉质细洁失透。晚唐至五代时期胎土质地此前期更细,胎壁薄而轻巧,釉质细洁,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等接触面外,均施满釉。

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定窑还有一种带有"官"或"新官"款字的精白瓷,其基本特征是:胎薄轻巧,质地细洁,呈纯白色;釉面滋润,釉为乳白色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满釉。一般讲,"官"、"新官"款宇刻在胎薄细腻、制作精巧,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器物上的,属于唐、五代时期;刻在釉色白或白中泛黄或部分微微闪青,有时带有刻划花装饰器物上的,属于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烧法烧成,口沿无釉并带有刻划花装饰的器物上的,则属于北宋后期。

邢窑白釉碗 唐 直径14.3厘兴

口外卷贴壁成唇,斜弧壁,浅宽足似璧,全器光素无纹。胎体坚致,釉色雪白,有"类雪类银"的说法。

白釉双龙耳瓶 唐 60.8X12X15.5厘米

此瓶盘,弦纹长颈,长圆鼓形腹,平底。两只龙柄连接于盘与瓶肩之上,龙口紧紧衔住盘,形成了此瓶最突出的部分,给人以匀称稳重之感,同时亦便于提拿,集装饰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瓶身通施白釉。此类器物形成于隋代,盛行于唐代。

邢窑白瓷执壶 唐 高33.2厘米

邢窑白瓷在唐代与越窑产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此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胎质坚硬,釉色洁白莹透,通体素净,有 "美银类雪"的美誉。

白釉广腹盖瓶 唐 高 14.6厘米

隋代白瓷概述


隋代的白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晚于青瓷,是在青瓷烧制的基础上产生的。白瓷与青瓷的唯一区别是白瓷胎釉的原料中含铁量甚少,其他生产工序并无差异。考古资料表明,白瓷的出现不是在青瓷发达的南方,而首先是在北方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白瓷在北朝时期已露端倪,烧制成功是在隋代。 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发掘的隋开皇十五年 (595)张盛墓,出土了一批白瓷。这种白瓷虽然还带有若干青瓷的特征,但较之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出土的白瓷要好得多,胎釉中的含铁量较前减少,烧成温度有所提高,施釉技术也有改进,从而增加了器物的白度与坚硬度。瓷器的造型也较前大为丰富,表明器物成型技术有明显的提高。晚于张盛墓15年的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 (608)李静训墓出土的瓷器中,既有青瓷又有白瓷。白瓷胎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经完全看不到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隋代白瓷尤以龙柄双连瓶和龙柄鸡头壶称最。双连瓶的造型奇特,制作精致。龙柄鸡头壶仍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青瓷的传统器形。西安郭家滩隋大业元年 (605)墓出土的白瓷瓶、姬威墓出土的白瓷罐,更是隋代白瓷的佳作。以北齐武平六年 (575)范粹墓出土的初期白瓷为起始,到隋大业四年 (608)的李静训墓为止,仅仅经历了短短的30余年,白瓷的发展就已迅速地成熟了。

范粹墓出土早期白瓷

范粹墓是一座北齐墓葬,具体年份是北齐武平六年(575),距离隋代开国仅六年。这些瓷器就是“最早”的纪年白瓷了。这批瓷器还是有很多青瓷的影子在,但很明显,主观上是在往白瓷靠的,只不过由于技术难度,还没有完全排除掉氧化铁的干扰,呈色并没有那么白净,但胎是经过淘洗的,也没有施化妆土。

张盛墓出土白瓷

张盛墓出土白釉棋盘

张盛墓出土白釉贴花壶

张盛墓出土白釉四环足盘

隋开皇十五年(595),经过了20年发展过度,这时候的隋代从战乱到一统经济开始复苏,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白瓷也在这个时间节点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的白瓷已经比范粹墓的要好得多了,胎釉中的铁含量减少了,白度变高了,连烧造温度也有所提升。

李静训墓出土白釉双系龙柄鸡首壶

李静训墓出土双把双身壶

李静训墓葬中出土器物虽然造型上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风格,但是釉色方面与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不可同日而语了。可见历经三十多年的尝试,此时的白瓷已经基本烧造成熟了,剩下的只是优化。

隋姬威墓出土束腰白瓷盖罐

隋大业六年(610),隋代制造业进入鼎盛时期。至此,隋白瓷进入一个高峰期,大量不施化妆土便可达到很高白度的器物开始出现。 长期以来,隋代白瓷虽然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不少,很多又出土于具有确凿纪年的墓葬之中,然而烧制这些白瓷的隋代窑址却一直未能发现。1982年,继唐代邢窑白瓷窑址发现以后,在河北内丘与临城交界处的贾村发现了隋代烧制白瓷窑址一处。贾村窑既烧青瓷又烧白瓷,白瓷中又分粗白瓷和细白瓷两大类。粗白瓷一般胎质灰白,为了增加瓷器烧成后的白度,施釉之前,先施一层“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施一层透明的白釉,这类粗白瓷以微微闪黄者居多。细白瓷一般胎质洁白,在胎釉之间不施“化妆土”,制作也较粗白瓷精致。 隋代白瓷窑址的发现,不仅证明隋代白瓷烧制技术已臻完善,而且也解决了隋代墓葬中出土的部分白瓷的窑口问题。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又根据《国史补》中关于“内丘白瓷瓯”的记载,在内丘城关发现了隋唐时代的窑址多处。内丘白瓷窑与贾村窑相类似,烧制的白瓷同样有粗细之分,也有施“化妆土”与不施“化妆土”的区别,可以看出它们同属于一个瓷窑系统,两窑有着共同特征。考古工作者在内丘隋代窑址中还发现了一种高白度的具有透明度较高的白瓷,虽然数量较少,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由此证明,在唐代邢窑白瓷以前,白瓷在这一地区已经发展起来,并达到了一定高度。从所发现的白瓷残片看,大致可以看出是碗,平底,足心微凹,足高外撇,去一周,近底处丰满,壁斜直,器里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制作极为精细规整,胎洁白细腻,透明度高,断面呈油脂光泽,胎厚0.3~0.8厘米,造型与隋墓出土的碗式相同,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结果表明,胎料中含氧化铝高达26.8%,而含氧化铁仅为0.34%,反映出中国北方白瓷所具有的高铝低铁的特点。其中,氧化铝的含量大幅度增加,说明它是在1300以上的高温下烧成的,且坯体中莫来石针状晶体生成较多。这类白瓷证明隋代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高温还原烧造的技术,为唐代白瓷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白瓷的发展概述


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曾出土比较进步的白瓷,但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陕西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闪黄或泛青的现象。隋代白瓷已较普遍,河南内邱邢窑曾发现隋代窑址。唐代达到极盛时期,已查实北方地区生产白瓷的窑址有河北内邱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其中以邢窑白瓷为代表,与南方地区越窑青瓷相匹敌,世称“南青北白”,为唐杜甫赞诵的四川大邑窑,至今未查明其产地。

南方地区未发观唐代白瓷窑址。唐代广州亦曾产白瓷。唐代对白瓷的白度要求很高,因此在部分较租的瓷胎上,先施化妆土,以增加烧成后的白度。到中、晚唐,已多数采用高质量的坯料,因而减少或不用化妆土加工瓷胎,其精品已达体薄釉润,光洁纯净地步。五代时期,白瓷生产仍以北方为主,唐代窑场大多继续烧造,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曲阳窑、鹤壁窑、耀州窑的黄堡镇和玉华宫窑等。晚唐、五代墓中多次发现带有“官”字款的白瓷,其中多数应属河北曲阳窑及辽白瓷。

景德镇五代窑址是南方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白瓷产地。宋代白瓷以河北曲阳的定窑为代表。山西介休、盂县、平定和阳城窑也都生产白瓷,四川彭县窑的仿定窑瓷,曾有人误认为唐大邑窑。此外,河南地区某些瓷窑也在烧制白地黑花器的同时,生产白瓷。泗州窑和宿州窑在南宋初已有仿定器的制作。福建德化宋代亦曾烧造白瓷。元代纯白瓷的制作已趋于低潮,景德镇枢府器卵白釉的烧制成功,对明代白瓷的成就有很大作用。明永乐时期的甜白釉是白瓷史上的最高成就。但由于青花瓷和斗彩、五彩的盛行,纯素白瓷的制作已渐趋低落。除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的白瓷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其特征,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色”、“象牙白”之称。

中国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除了高贵典雅的青花和色彩艳丽的彩瓷外。素雅的白瓷也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品种,虽然看上去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艳丽的色彩,但在朴实无华中,它展示给人们的是那自然天成的美。白瓷一般是指瓷胎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的瓷器。在上海博物馆中珍藏了很多唐代白瓷。这些唐代的白瓷制作讲究,胎土淘洗洁净,杂质少,个胎很细,而且白度比较高,上了一层透明釉以后,反映出来的颜色很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推崇唐代邢窑白瓷为上品,并形容它的胎釉像雪和银子一样洁白。

清光绪 ·素烧白瓷仿铜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