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瓷·中国瓷·汉光瓷

瓷·中国瓷·汉光瓷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07-25

瓷砖墙面。

好几次逛商店,每回走近卖进口瓷器的柜台,大家总会立即掉头走开,一边嘀咕:“咱们中国的瓷器不是世界第一的吗?还看这个干嘛!”其实,如果你静心看看那些来自德国、英国、日本……的洋瓷器,你会感觉到:中国瓷已经不能说是世界第一的了。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早就知道,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一个词,同为CHINA;这次采访李游宇,又听说了有关CHINA“辞源”的一种说法---据说明代有一段时期,正处鼎盛年代的瓷器之都景德镇曾名“昌南”,精美绝伦的“昌南瓷器”出口到海外,洋人赞赏不已,竞相购买收藏……结果,昌南(CHINA)不仅成了瓷器、也成了中国的洋名。

李游宇说,中国瓷器有着极为辉煌的历史;迄今为止,世界各大拍卖行瓷器拍卖创下天价纪录的,都是中国的瓷器。最著名的,当数宋代的“五大名窑”(即官窑、钧窑、哥窑、汝窑、定窑)。如今,凡是这5个窑口出产的瓷器,件件价值连城。许多宋代的瓷器都是不可仿制的,比如现存日本的“耀变天目”,产于吉州窑,那只碗初一看并不起眼,乌漆漆的,但细细观赏,会看到碗内闪烁着一圈圈幽幽的光。到目前为止,这一圈圈的光因何而生,还是个未曾破解的谜。难怪日本奉“耀变天目”为国宝,每年只公开展出几天,保护措施严密得不得了。

李游宇每到国外讲学,讲起唐、宋、明以及清代前期的瓷器,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从晚清到现在的100多年间,瓷器在中国开始走下坡路。现在,世界级的名牌瓷器,产在德国、英国、日本,而咱们中国的瓷器只能在国内外的普通商场、超市,甚至地摊上廉价出售;出口数量非常大,创汇却很少。TaoCI52.Com

1989年,李游宇到日本讲学,正大谈唐、宋瓷器的辉煌,讲台下忽然有人发问:中国当代的瓷器发展得怎么样?他一时语塞。情急之下,只好搬出建国以来瓷器制作的一大高峰“7501”(毛泽东主席用瓷)权作回答,但心底里的那份失落和黯然却久久挥之不去。也就是在那时,李游宇萌发了研制中国自己的高档艺术瓷器的念头。

李游宇在日本拿来“救急”的“7501”(主席用瓷),是建国以来最好的瓷器。它在民间被称为当代“官窑”,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李游宇说,那时,为了制作质量上乘的生活用瓷,湖南、江西两地的专家分别埋头研制,终于在1975年获得成功。这套瓷器以白色为主调,绘制了老人家喜爱的梅花等浅红色的淡雅图案。因为是两地身怀绝技的技师分头研制,时隔多年之后,如今竟已无法再次制作出同样的作品。1975年湖南制成的成品,全部送北京了;一些次品,则送给了参加研制和制作的技师们,后来渐渐散落到民间。再后来,这些次品被拍卖行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经一番策划宣传,身价大增。单一个盖水杯,就卖出60万元,比乾隆官瓷还贵。

无论是宋瓷还是“7501”,都是从前的事了。1999年3月,李游宇历时3年亲手创制的汉光瓷终于问世。李游宇说,汉光瓷可说是如今中国堪与世界级名瓷媲美的瓷器,尽管大家对它还很陌生;又说以后再到国外讲学,讲到中国当代瓷器,他不会语塞了。

在汉光陶瓷艺术馆,我见到了晶莹剔透的汉光瓷:淡红色的枫叶斗笠碗、枫叶贡碗,淡蓝连枝纹的大直身瓶和正德碗、白瓷旋纹金彩直口瓶……忍不住拿起一只白瓷镶金边的小杯子,分量很轻很轻。再看价格,天呐,800元!我有些不信,问李游宇,他点头。还说,因为我们才刚刚开始起步,还没有成为世界品牌,因此价格只能暂时放低。什么,这还是低价?李游宇拿出德国“罗森泰尔”牌的一件造型完全相同的杯子让我看,标价竟然是2300元。他告诉我,“罗森泰尔”是当今瓷器中的“王牌”,但汉光瓷的质量毫不逊色。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汉光瓷走进中国工美珍宝馆


汉光瓷走进中国工美珍宝馆

汉光瓷《盛世奇迹》将于3月1日至3月9日在金融街购物中心和百盛购物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同时举行。

此次展出的《盛世奇迹》181件珍藏版系列实用瓷,集陶瓷工艺之大成,突出中国元素,强调时代精神,表现出精典、华丽,而又不失儒雅的美学风范。将高科技与技术高难度、原创设计与手工制造融合统一。

据了解,汉光瓷烧成温度高达1400℃,汉光瓷吸水率为零,这种高温下的釉下彩装饰技术突破了传统瓷器的色系局限,且汉光瓷的光泽度、透光度等一系列指标均刷新了世界瓷器的纪录。

区别于传统制瓷工艺,“白、透、润、纯”是“汉光瓷”的集中体现,至今“汉光瓷”已获得国家多项发明专利和400多项设计专利,上海博物馆陶瓷权威专家汪庆正曾评价“汉光瓷是中国近代最好的瓷器”。但囿于复杂的选料和制作过程, “汉光瓷”一直处于试验性的市场小规模生产阶段。

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游宇教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公派赴日访问学者回国后,从景德镇、醴陵等产区挑选了一批能工巧匠、陶瓷工程技术骨干与高等艺术院校专家学者相结合,组成一支核心团队,全面发掘、整理、继承与研究中国传统制瓷技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艺手段,探索中国官窑文化当今的发展之路。十五年磨一剑,以明清官窑为超越目标,以德国、日本、英国等著名皇家瓷器品牌为标杆,以打造民族高端品牌为己任,重释中国CHINA的命名,演绎中国现代高端瓷器新概念。

李游宇团队十多年来筚路蓝缕,攻克难关,终于在瓷器材质、工艺技术、美学效果等方面取得根本性突破,汉光瓷不但做到“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罄”,更有“纯如脂、透如晶”的美称。白、透、润、纯、硬等理化指标创历史记录。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与设计专利五百多项、国内外金奖二十多项,国务院紫光阁、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竞相收藏,并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汉光瓷“白鸟”系列赏析


瓷器应发挥瓷器的语言。汉光瓷以其白透润纯为基本特色。

瓷器是材质、工艺、造型与装饰缺一不可的整体,这是一件瓷器艺术品与纯绘画根本不同的地方,汉光瓷选材之精,达到高岭土、长石、石英之极限,前无古人,因为天地之造化,这些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倍加珍惜。惜泥如金,制泥与成型工艺精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文化人喜欢汉光的白瓷,其原因是造型的完美和造型的形体对材质优点的充分体现,瓷器的装饰更应与材质、造型相结合,所谓装饰不是纯绘画的概念,在瓷器上装饰不是把瓷当纸,单纯强调其绘画性,让人观赏的不单纯是绘画,更是让人欣赏瓷器,因为有了瓷器上的装饰,使瓷器更加完美,更加体现瓷器工艺的完整性,让人第一眼看到的是瓷器,而不是绘画的某一局部,这就是瓷器的整体美感。

让装饰绘画与瓷器更完美地结合,这是李游宇创作汉光瓷“白鸟”系列的一种想法,一种探索,他选择了鹭鸶、和平鸽、丹顶鹤、鹦鹉等白色鸟为题材,在白色里找灰层次,在釉下彩里作没骨与工笔。

陶瓷的绘画不是真正的绘画,很大程度上是制作,极其工艺化,釉下工艺的特殊工艺既不能像画家酣畅淋漓地挥笔,也不能层层渲染,而是严格按工艺特点制作,充分把握釉下有色金属在高温釉下的窑变效果,如白鸟羽毛的淡茶色,画上去却是浓重的暗红色,黑色的线条烧出来是白色,画上去的效果也与烧出来的效果完全不能画等号,这是釉下彩的精妙之处。这些并不难掌握,熟悉工艺研究、研究工艺反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强调的是陶瓷的装饰意味。

白鸟的白不是画上去的,更多是留出来的或是刮出来的,汉光瓷瓷质很白很透,所有的白色颜料反而没有瓷质白,尤其是不透光。白瓷上白鸟,背景色一减再减,减到能衬托白鸟即可。白鸟的构图亦如图案一样是适合在器皿的形体上,因而是装饰的,是特意安排的,只是让画面看不出安排的痕迹。

白鸟系列的整体效果是装饰瓷器,鸟不会从瓷器上夺人视线,让人看完整体,然后视线引入画面。明代青花大缸“月下追韩信”,首先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大缸的气度和装饰美,其次才是生动的故事画面。白鸟系列是向古人学习的一个心得。

青白瓷早于珠光青瓷


福建日报本版8月25日曾报道的南安市东田镇南坑千年古窑的发掘工作,已于9月16日正式结束。经过历时40天的发掘,省考古队先后发掘整理出兰溪寮仔山宋代窑址龙窑、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南坑坪圹古窑址等三处古窑址。其中后两处古窑址在发掘工作结束后将被回填掩埋,而第一处古窑址因规模大、距离市区近、道路便捷等有利因素将被另设保护措施。

此次发掘,兰溪寮仔山宋代窑址龙窑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共发掘出46米长的窑底。这个宋代古窑深埋地下多年,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但仍保存完好。经过发掘,考古人员认定这个古窑址烧的全部都是青白瓷产品,主要有碗、盘、杯、炉、水注等品种,器型、花纹、窑具都很有规则,都显示了较高的制作工艺。此窑出土的一种凤首水注,其造型极其细致而精美,显示了古代制陶工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是第二个被发掘的古窑,同时也是窑头保护最好的一座古窑。这座古窑先后共发掘三段,长度30余米。此窑址的窑尾虽已被破坏,但窑头却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个窑址烧的也主要是青白瓷产品,品种以各类粉盒为主,也有少量的盘、炉、碗等。曾参加过“南海一号”沉船出土文物考古的省考古队栗建安队长认为,从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出土的粉盒与“南海一号”沉船中打捞出来的粉盒无论在外形、质地、还是工艺上都如出一辙。以此便可印证宋元时期海外已有南坑千年古窑群生产的陶瓷产品。这就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博物馆亚洲部主任、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美籍华裔陶瓷专家何翠媚认为“北宋、南宋时期陶瓷产地集中在泉州沿海地区,并且以南安为首形成一庞大窑区”的观点相吻合。

最后发掘的南坑坪圹古窑址后面的窑段被破坏了,只发掘了近10米,但也有令人兴奋的发现。这一窑址较为独特,共分为两层。下层烧青白瓷,上层烧青瓷(又称珠光青瓷)。对此,栗建安队长认为,长期以来在古陶瓷界一直存在的青白瓷和珠光青瓷哪一个出现得更早的争议性的问题得到了答案:上层是珠光青瓷堆积层,年代较晚,下层是青白瓷堆积层,年代较早。由此可见,在陶瓷烧制发展史中,青白瓷应早于珠光青瓷出现。

据了解,此次南坑千年古窑址发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印证福建古陶瓷是“海上丝绸之路”外贸瓷的主产地之一,及论证“南海一号”等海上沉船、“海丝”沿线的港口城市等发现的大量古陶瓷的确切产地。

中国毛瓷


讯 中国毛瓷是非常有名的。在建国后国民经济初步恢复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做一些我们自己的瓷器。1975年中央下达文件,让轻工业部陶研所为毛泽东同志烧制一套瓷器餐具和文房用具,要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等古代称颂的瓷器最高境界为标准,要能代表当代中国制瓷工艺最高水平,代号为“7501工程”。

为完成这一特殊而重大的政治任务,中国轻工业部陶研所抽调了4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许多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当年都参加过这项工作,其中包括“珠山八友”的后人和传人,如王大凡的侄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汪野亭的女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刘雨岑的儿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平、徐仲南的孙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亚凤,以及陶瓷美术家章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舒惠娟、陶瓷名家辛青山等。这批专用瓷采用了釉下红梅、釉上水点红梅、釉上水点桃花和釉下对彩芙蓉等画面。当时入窑约有14000多件,实际成品4200余件,从中精选出2000余件送中南海,其余全部被封存入库以备损坏后补缺.

八十年代初,被封存入库的约两千件“7501”瓷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1997年,“7501”瓷出现在拍卖市场,其中一个小瓷碗在一家拍卖行拍至170万元,创下了单件“毛瓷”的市场最高价,“7501”瓷由此引起了收藏界关注。

小编建议大家可以收藏一款精致的中国毛瓷来投资,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红瓷


今天由瓷库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红瓷。

红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品种,从专业术语上讲,红瓷又称釉里红。顾名思义,红瓷以中国传统的大吉大利大红色为主色,大红的瓶上裹着比黄金还贵重的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的精美图案,整件器物洋溢富贵、吉祥。红瓷历史悠久,凝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蕴含高超的艺术功底,是传统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是当代瓷器珍品。

一般人认为,中国瓷器以青蓝白诸色闻名,红色为主色调的瓷器并不多见。事实上,中国红瓷历史源远流长。红瓷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晚唐的始创期、元明的成熟期、明清的极盛期、当代的复兴期等几个特性明显的阶段。

红瓷始于晚唐,但从工艺角度分析,红瓷的技术成熟期是元朝。元朝景德镇发展并创新了前朝以来的釉里红技术,开始了批量生产釉里红的历史。明清是红瓷发展的极盛期。明洪武是釉里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极盛期,本朝釉里红大多色呈较淡,红色晕散,纹饰以花卉为主,有较多扁菊花纹是一大时代特征。明宣德是釉里红瓷发展的又一高峰,该时期红瓷创新性分为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两大类。

清代在红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康熙朝,自明成化以来的红瓷技术日渐走下坡的颓势一举得以遏止,并得以继续向前发展。清康熙红瓷制造工艺相当突出,该朝红瓷成品色调浓艳鲜亮,有不同的浓淡层次,品种也较为多样,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加彩、釉里三彩等。

外销瓷:独具韵味的中国瓷


外销瓷器的发展早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当时并没有主要以瓷器为主,但是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发展,据现有出土瓷器资料来看,在许多国家都出土了中国唐朝时期以及五代时期的陶瓷标本,主要是以唐三彩、青瓷、白瓷以及长沙窑为主。在外销瓷的烧制中主要是以长沙窑为主,商业贸易的发展带动了瓷也的发展,特别是在沿岸的港口城市,每个时期所销出的外销瓷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每个朝代向外传播的瓷器窑厂也有着较大的区别。

外销瓷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就是唐朝时期,当时社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一片都是欣欣向荣之地,而瓷器在唐朝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外销商品,主要是以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以及长沙窑瓷器为主,外销的数量非常之多,发展较好。好景不长,唐朝晚期外销瓷的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走向了低迷时期。

宋朝时期到明朝初期是外销瓷器发展的第二个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外销瓷制造主要是以景德镇为主,瓷器的品种以及样式更加的多样,有青花瓷、青白瓷以及釉里红瓷器都是外销瓷的主流销量,瓷器的精美程度以及纹饰都比唐朝时期的瓷器要更加的精美,价格是非常高昂的,收藏欣赏价值也是非常之高的。而明朝中期到清朝初期是中国外销瓷发展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销量以及生产量都是非常之高的,精美度以及瓷器器型和造型不在是以中国流行为主,融合了大量的西方流行元素,瓷器风格有了很大的改变,销量更好。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发展之中,大量的中国陶瓷流入世界各地,虽然我们是瓷器发现最早的国家,但是传出瓷器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不仅仅使瓷器的发展更加的多样,在瓷器的纹饰上也有了较多其他国家所流行的元素,逐渐发展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足以可见当时瓷器发展的兴盛程度。

纵观瓷器外出发展的时期,元朝时期瓷器的出口量大大的增加,烧制出精美的青花瓷器独具中国文化的特色,而明朝时期则是将彩釉瓷器的发展带向了新的高度,清朝时期则是在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之前朝代的发展,流传的范围更加广泛。外销瓷的发展增进了我们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同时将其流行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精美的瓷器当中,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而传播出去的瓷器至少有数千万件,这个数量是非常巨大的,足以可见其影响力度。

外销瓷欣赏及收藏价格参考:

1:清雍正外销粉彩人物大盘,尺寸:直径55厘米,估价:RMB 25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283,500 ,成交时间:2011.04.23,拍卖公司: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拍卖专场:中华古玩网2011春季拍卖会。

胎薄质细通施泛粉白釉,人物画工及为精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且同类外销人物盘中此尺寸可以说是绝无仅有,非常可贵。

2:明万历花口五彩外销盘,尺寸:直径30.4厘米,估价:RMB 30,000 ~ 50,000,成交价: RMB 33,000 ,成交时间:2005.09.17,拍卖公司:诚铭国际拍卖(北京)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5首届拍卖会。

3:明16世纪外销葡萄牙市场青花花卉纹长颈扁瓶,尺寸:30.5厘米,估价:GBP 20,000 ~ 30,000,成交价: GBP 25,000 ,成交时间:2012.11.07,拍卖公司:伦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拍卖会。

4:明天启/崇祯外销日本市场青花「山水岁寒三友」纹镶银口瓶,尺寸:17.7厘米,估价:GBP 15,000 ~ 20,000,成交价: GBP 18,750 ,成交时间:2013.05.15,拍卖公司:伦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春季拍卖会。

5:17世纪外销伊斯兰市场青花花卉纹盘,尺寸:50.5厘米,估价:GBP 15,000 ~ 20,000,成交价: GBP 15,000 ,成交时间:2012.05.16,拍卖公司:伦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年春季拍卖会。

6:清青花山水外销盘,尺寸:长35厘米,估价:无底价,成交价: RMB 8,960 ,成交时间:2008.03.15,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嘉德四季第十三期拍卖会。

7:17世纪外销波斯市场青花「花鸟」纹瓶,尺寸:22.8厘米,估价:GBP 6,000 ~ 8,000,成交价: GBP 7,500 ,成交时间:2012.05.16,拍卖公司:伦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年春季拍卖会。

8:明万历外销葡萄牙市场青花「麒麟」纹折沿盘,尺寸:36.5厘米,估价:GBP 4,000 ~ 6,000,成交价: GBP 5,000 ,成交时间:2012.05.16,拍卖公司:伦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年春季拍卖会。

9:明万历克拉克青花花鸟纹外销盘,尺寸:直径21.5厘米,估价:RMB 3,500 ~ 5,000,成交价: RMB 3,850 ,成交时间:2006.12.09,拍卖公司:北京嘉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宽板沿口,器壁浅坦,浅圈足。盘心绘花鸟纹,边沿绘锦地莲瓣式开光花卉纹。通常称这类瓷器为克拉克瓷。此器胎体较薄,釉色白中泛青,底心下塌,足边粘沙,底面跳刀痕明显。

原始瓷与汉绿釉的关系


绿釉瓷器的鉴别

汉代绿釉与原始青瓷都是泥与火的艺术,但有有质的区别,主要区分是烧制的窑温和成型器物(胎土优劣)的吸水性。 原始青瓷是高温烧制的早期高温釉瓷器(据考;烧制窑温在1000℃以上);汉代绿釉是低温烧制的低温陶器。 从釉面上区别:原始青瓷开“鱼籽片”附着力较强;汉代绿釉不开片,易脱落。轻轻敲击两种艺术品,原始青瓷犹如“女高音”;汉代绿釉陶器犹如“男低音”。

汉代绿釉有人认为不属于原始青瓷,在广义上来说属于原始瓷。它起源于“马家窑”彩陶文博。原始青瓷起源于商代,是不成熟的瓷器(釉色偏差太大,窑温控制凭个人经验)。原始青瓷起源于陶而优于陶。都是古人使用泥于火留给后人的艺术杰作。

绿釉瓷

绿釉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我国在汉代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但是,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所以,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如高温绿釉中的苹果绿、郎窑绿、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瓜皮绿和秋葵绿等等。孔雀绿亦称“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色葱翠,釉内有细碎片纹,而且衬有酱白釉底,釉色鲜明艳丽;前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绿。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则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

原始瓷

目前学术界基本一致的观点认为,距今3500年左右商代的高温青釉器物应该是瓷器。它们胎体坚硬,火侯高,不吸水或基本不吸水,物理性能更接近于瓷器,只是原料处理欠精,烧结程度稍差,故可称为原始瓷。

原始瓷制坯的原料多数不做处理,胎质较粗,制作时通常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辅助手工捏或者轮制,器形不规整,胎体厚薄不匀,器物内外施有薄釉,釉色有青、青黄、青绿、黄绿、绿褐、茶黄等;常见的纹饰有篮纹、方格纹、锯齿纹、叶脉纹、圆圈纹、弦纹、席纹以及绳纹,与同期印纹硬陶的装饰风格极为类似。原始瓷的胎骨比陶器细腻坚硬,叩之有金石之声,釉色比陶光亮,施在器表和口沿部分。到了东汉时期,原始瓷逐渐被成熟的青瓷取代,由此我国开始出现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瓷器,这时的瓷器采用瓷石或高岭土作胎体坯料,用1180℃以上的温度烧成,胎体施釉,釉胎结合紧密。

中国红瓷——当代名瓷典范


中国红瓷,当代名瓷典范。中国陶瓷史上遗留下来的陶瓷器皿在世界上价值连城,如珍似宝。青花瓷、粉彩瓷、红瓷、五大名窑瓷等,都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莫大财富。我们在文物馆藏机构看到的红瓷大都是低温红釉瓷,本文提到的中国红瓷指的是“中国红”,是20世纪烧制出来的高温红釉瓷。如今“十窑九不成”的中国红瓷制瓷技术日渐成熟,名家作品更是演绎当代名瓷典范,日渐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珍宝,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红瓷之所以名贵,除了光泽颜色俱佳外,更因为它“千窑难得一宝”而成为瓷中珍品,在封建社会,只有皇家才能享用。其实中国在晚唐时期已烧制出世界上最早的红瓷,当时长沙窑铜的使用很广泛,其目的是烧绿色,由于烧成气氛的原因,它往往会出现还原焰,高价铜在还原焰下变成低价铜,成色就是红色。而真正以铜着色的红色釉下彩是始创于元代的景德镇,被称之为釉里红,至明初永乐时期,工艺水品提高,发色才鲜艳成熟起来。后来这种红釉的烧制技术莫名其妙地失传了。

自80年代中期开始,明代釉里红瓷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价位扶摇直上。1989年,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便以2035万港元的创世界记录价位在港拍卖成交。这一价位不仅是釉里红瓷品和明瓷拍卖之最,也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所创高价位记录之一。至今,明代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一直保持高价位状态,几乎每件明釉里红瓷品,都能在拍卖市场上以不低于百万港元的价位成交。影响所及清初釉里红瓷品,在拍卖市场上的价位也直追明瓷。

从历史遗留下来的红瓷作品拍价来看,红瓷的珍贵价值不言而喻。但是直到1998年,高温红釉瓷的烧制方法才研制出来。成功后,中国红瓷便马上成为当代瓷器中的珍品,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国际友人。而其珍贵的收藏价值被国内外藏家、业界广为看好。下图中的《中国红龙凤呈祥功夫茶具》曾作为国家主席胡锦涛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国礼。

高温的中国红瓷之所以受欢迎,一是烧制难度很高,工艺复杂,通常要四次进炉,经过素烧、釉烧、红烧、金烧四道工序,有“十窑九不成”之说;二是形成难,在1200度的高温下成瓷;三是贵,其材料贵红釉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金属钽是比黄金还贵的稀有金属。

当代陶瓷精品众多,但中国红瓷以其独有的艺术价值和工艺价值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无愧为当代名瓷,亦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名品典范。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中国瓷·汉光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中国瓷·汉光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