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素三彩|一瓶之值 辄及万金

素三彩|一瓶之值 辄及万金

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金彩瓷器鉴别 如何鉴别瓷器金彩真假

2020-07-25

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素三彩,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素三彩在陶瓷发展历史上并没有像青花瓷那样风行,如今也并非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常见品,但是其特有的工艺特色,却深受一些藏家推崇。

素三彩龙纹盘

“素三彩”一词首先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数,无特定含意。之后,民国初年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提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

“素三彩”中的“素”可以归结为两种含意:一种为该器使用“素胎”(又称“素烧胎”)烧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它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损坏,又可在上彩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坼裂。出于以上原因,该工艺在陶瓷制作中经常使用。另一种是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之说,该器所用色釉以“素色”为主,故名。

素三彩暗刻龙纹盖罐

康熙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素三彩制作最繁荣的时代。不仅表现在器物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在器物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样、色彩的变化上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康熙素三彩在装饰技法上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彩绘工艺上。

中国唐代出现一种盛名海内外的先烧制素胎,然后挂低温色釉重新入窑再次烧制的陶胎低温色釉器。由于该器主要使用黄、绿、白三色,民国时期人们开始简称为“唐三彩”。随后又逐渐出现例如“辽三彩”、“宋三彩”、“明三彩”及“清三彩”等不同时期同类制品的专有名词。假如比照“清素三彩”特征看,有些唐三彩称作“唐素三彩”也不为过。如此说来,素三彩的早期发展应至少追溯到唐朝。素三彩采用的刻划天才的工艺和唐三彩有承袭关系。明代早期官窑曾生产过一些刻划天才的双彩器,成熟的素三彩是在明正德出现的。

素三彩八仙纹镂空瓶

素三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一个“细”字。胎体细,制胎原料配制和锤炼的各道工序特别严格。器物做得比较薄,又精巧,但没有任何厚薄不匀或变形的现象,胎体各部分厚薄的处理很和谐完美。为了保证绘瓷艺术的效果,保证胎体表面的细润,坯体晾干以后要施釉,器物里外壁均施,而在要作画的部位(大多数在外壁),将釉层细细地刮掉。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坯体泥料细微颗粒之间多少都有些孔隙,釉的微粒更细,可以将这些孔隙填实,使坯体更加细润。

装饰品·素三彩盘子

素三彩因其典雅端庄、时代感强,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真品在分量上不轻不重,属恰到好处;色调鲜明、细腻匀润,水绿浅淡如湖水色,且釉与胎结合紧密,彩釉润亮。在各种陶瓷工艺不断前进的历史舞台中,“素三彩”也在几度沉浮中逐步改革更新。

延伸阅读

什么是钧瓷素烧及素烧的作用


钧瓷烧制工艺非常复杂,素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其中在工序过程中钧瓷素烧与钧瓷釉烧具有重要的地位。成功的烧成过程必须在合理的烧成制度下进行,对于普通的陶瓷来说,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而钧瓷的烧成,经历了由先素烧再釉烧,由常温加热到高温,再由高温冷却到常温的一个过程。也是温度的变化使胎体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如脱水、氧化、还原、分解、化合、熔融、再结晶等。在这个过程中,胎体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最终达到所需要理想的指标。

钧瓷素烧需要先制成素胎,什么是素胎?就是指的成型的泥胎,有手工拉坯成型的,有模具注浆成型的!

一、什么是钧瓷素烧?指的是钧瓷素胎在900℃~950℃的氧化焰中烧制过程。钧瓷素烧前,需要将成型的湿坯晾干。钧瓷素烧后出窑,然后再上釉,再釉烧,才能烧成成品。由于钧瓷最后的呈色(釉烧过程)对气氛的变化比较敏感,在工艺上很难控制。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窑内气氛、温度的稍微变动,就可能使窑内不同区域的产品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才有了“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五十年代以后,在钧瓷复兴恢复生产的实践中,工人和技术人员对钧瓷的烧成作了大量研究与调查,总结出不少新的经验,经过改进不但提高了烧成率和成色率,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般圆形器型(如花瓶、钵洗等)均可手工拉坯成型,而如下图中的异形件一般都是注浆成型!

二、钧瓷素烧的作用:(钧瓷为什么要素烧?)

1、素烧后的坯体吸水与硬度强度增大,利于施釉、装窑等操作,可减少工人工作时对胎体的破损。

2、经过素烧,胎体内的有机物质被氧化挥发,水分蒸发,到釉烧时可避免这些物质的挥发而导致釉面出现棕眼、釉泡等缺陷,碳素被氧化形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避免了碳素的沉积,可使钧瓷釉色光亮、鲜艳。

3、素烧后,胎体强度增加增大了吸水力,同时也提高了吸釉能力,使釉层达到理想的厚度,并能保证施釉的工艺质量要求。因为钧瓷釉层较厚,在1.5―2毫米之间,不经过素烧的胎体,吸水力低经不住釉的吸附,泥坯表面湿透后容易产生气泡等缺陷,上釉烧成后,还容易出现脱釉、缺釉等问题。

4、素烧就是为了增大釉烧的成品率,素烧后可对素胎再进行一次筛选,因有些缺陷在素烧后才显得比较明显,如隐裂纹、棕眼等,去除不合格的素胎,能进一步提高釉烧钧瓷成本的质量。

三彩苑


唐三彩的发现 彩在唐高宗时逐渐成熟,到武则天、中宗和玄宗时风行一特,以后即衰弱以至消失。唐三彩以其瑰丽斑斓的釉彩和精美高超的造型,在中国陶瓷史和雕塑史上都占重要一席。但唐三彩被世人所知,却还不到到一百年的时间。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在实行土葬的古代,留下的墓葬不计其数。厚葬之风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上一直常盛不衰,用生前喜爱之物随葬,以死后安居之需人土,使古代墓葬中金玉珍宝、竹木陶瓷无不具备。人殉是中国远古葬俗的重要内容。因人性的省悟和社会生产的要求,逐渐以草木、以玉石、以金属、以陶瓷制成俑替代,尤以陶俑为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改善中国东西交通,开始修筑隋海铁路。

铁路西段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开经洛阳城北的邙山。邙山位于洛阳北面,横卧黄河之南,山上有道教发源地上清宫。邙山是汉唐以来的著名墓葬区,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的民谚,历 朝古墓交叉重叠,[几无卧牛之地]。铁路所经之处,发现大量唐墓,出土为数可观的各种随葬物品,包括唐三彩。唐三彩的发现惊动了世界考古界,风靡了各国艺术人士,木来弃舍不取的唐三彩被各公私收藏机构竟相搜求,高价收购。

唐三彩诞生的文化渊缘 唐代的厚葬之风 厚葬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现象.

在国计充裕、天下富足的唐代,此风更炽。 唐人对丧葬诚惶诚恐,不惜破产倾资。唐十八陵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周围陪葬的王公大臣也营造的豪华壮丽,其他百姓也十分考究。上行下效,近年来出土的唐三彩的一些中小土墓,墓主都是平民百姓,有的连墓碑都没有,但随葬的三彩明器却数量不小。急剧增长的社会需求,使明器制作业空前发展。作为随葬品的俑大约起源于商周中期,它是人殉制服演变的产物。春秋战国时,用俑陪葬的习俗开始流行,但这是同见人殉。 秦始皇一统海内,用俑随葬的习俗得到空前发展,代表作便是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汉代以俑陪葬的习俗更为普遍,从俑的质料分,有土、石、金属及陶。魏晋南北朝时,随葬俑以有一定程式,分镇墓俑、依仗俑、侍仆俑、动物俑四组。宋以后,流行以纸质俑随葬,陶俑随葬的习俗才画上句号。

唐三彩对奈良三彩的影响


当人们谈到奈良三彩的时候,常认为奈良三彩是唐三彩的照搬照抄。这种观点,只看到了唐三彩的强烈影响,而忽略了日本人民在吸收唐文化的过程中的改造和创新,只重视唐三彩与奈良三彩的相似之处,而忽略了两种三彩的不同之处。虽然奈良三彩是仿唐三彩而制成,不仅在造型上与唐三彩极为相似,而且其鲜艳流淌的釉面、光灿美丽的色调也都十分接近唐三彩器物,但是,日本工匠们在模仿唐三彩的基础上也注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渗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对唐三彩的形与色等方面加以选择和改造而制成带有日本味道的奈良三彩的。

1、使用功能与造型的比较

盛唐之时,唐三彩主要是用作殉葬的明器,这是历来的中日研究者们一致的认识。从唐三彩材料的化学性质来看,它作为盛装液体的容器,也具有比较大的实用性。李知宴对于唐三彩的使用用途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唐三彩是高级艺术品,它除了作为生活用品之外,更主要的是用作陪葬品的。”因此,唐三彩的用途较为广泛,既有明器,也有数量众多的生活用具,因此器型种类繁多,造型较为复杂。不仅有器皿类、俑类、玩具类,还有一些大型的建筑构件等。

奈良三彩则不同。正仓院所藏的三彩除一件三彩塔和三彩鼓胴外,基本都是器皿类。其使用功能一般被认为是东大寺进行佛教仪式时使用的礼器,它们多供举行祭祀、佛事之用。由于奈良三彩使用功能的单一性,限制了其造型的多样化。奈良出土的奈良三彩器物种类,主要有钵、碗、盘、瓶、盅、壶、杯、罐、碟等。此外,遣唐僧对唐三彩特别感兴趣,因此奈良三彩还作为藏骨器、砖、瓦来使用。

2、胎质及化妆土的比较

唐三彩的胎质有两种,一种色泽呈淡红色,质地有粗有细;另一种胎土的含铁量较低,质地细腻光亮,色泽多呈白色。至于奈良三彩的胎质,以正仓院三彩的胎质为例,其胎土的含铁量较高,质地中不仅夹杂许多小砂砾,较为粗糙,且大多都是用氧化焰烧成的,色泽呈红蛋壳色。也有一些是用还原焰烧成的,其色泽呈灰白色。

唐三彩器一般在施釉之前,普遍先在器表施一层白色化妆土,也称“护胎釉”。 而这种白色化妆土在奈良三彩包括正仓院三彩的身上是看不到的。这说明它对于胎体表面的色泽和质感要求不高。奈良三彩中大多使用色泽浓厚的绿釉,现在看来,也有可能是为了掩盖坯体表面泛红这一不足。

3、色釉装饰的比较

唐三彩使用的釉色非常丰富,并不局限于黄、绿、褐三种,还有蓝色、白色、黑色、浅黄和茄紫等色,它以黄褐色为主色调,彰显了豪华灿烂的唐代贵族文化,明亮华丽没有丝毫的阴暗感。奈良三彩多以白色、绿色为主色调,从绚丽中回归清静,渗透了日本人内在的一种宗教情怀。

唐三彩在施釉时,为了不让器底、圈足部分的釉与杂物粘连造成次品或废品,所以常常不给器底和圈足部分施釉,使器物的底部露胎。通常,我们将这种施釉法叫做“施半身釉法”。此外,由于唐三彩器物上面部分的釉层较厚,烧成的过程中器物下部经常会出现色釉向下流淌的效果。而奈良三彩采用的却是“施全身釉法”,且上下部分的釉层厚度基本相同,所以从已出土的奈良三彩器来看,并不存在唐三彩那样露胎和淌釉的现象。

4、釉料的选用的比较

唐三彩所使用的釉料,一般都经过了精选和加工,所以成份比较细、比较纯,所得的釉料色泽透明感较强。而奈良三彩釉料的成份相对来说就比较粗、比较杂,尤其以氧化铜最为突出,正因为如此,它的釉料色泽就较浑浊,缺少透明感。

5、成型方法和装饰技法的比较

由于唐三彩品种丰富,造型多变,因而其成型方式也较为多样,其中器皿类品种除了手工拉坯成型外,还有模印、粘结等成型手段,且其拉坯成型的方向为逆时针,俑类等品种主要采用雕塑法成型。唐三彩的装饰技法也富于变化,普遍采用了堆塑、捏塑、刻花、印花、贴花、划花等技法。印花多饰于模印手制的器类,贴花多饰于轮制圆形的器物上。贴花是先将纹样雕塑成型再贴于器壁的装饰部位,纹饰突起,有浅浮雕的效果。而奈良三彩器皿类品种几乎全部都是手工拉坯成型,由于生产制作的陶工不同,所以拉坯成型的操作方法也不一样,日本陶工习惯以顺时针方向来进行操作。奈良三彩器物的表面装饰较为简单,几乎没有像唐三彩那样复杂的贴花、印花、堆塑等装饰技法,只有简单的阴刻或弦纹装饰。

6、纹饰图案的比较

唐三彩的纹饰丰富多彩,其中纹饰主要有柿蒂纹、蔓草纹、联珠纹、花草纹、阴刻纹、珍珠纹、飞雁纹、凤凰纹、荷叶纹、莲花纹、竖条纹、菱形纹、宝相花纹等,有些器物的纹饰还带有中亚特色。而日本奈良三彩的纹饰,比较单调。其色釉图案构成常见的纹饰基本分为两类,有黄、绿、白或者白、褐、绿相配的网状带斑点纹和绿、白相间的“W”或“M”纹。其中“W”或“M”纹在唐三彩器皿中也有运用,但纹样笔触较为整洁规整;网状纹在唐三彩中并不常见。

7、烧成工艺的比较

唐三彩绝大部分是通过两次焙烧。在未施釉以前,首先要经过一次素烧,然后再进行第二次釉烧,但也有少数小件俑类或小件生活器皿没有经过素烧阶段,直接在胎体上施釉进行一次烧制。而通过对胎釉的细致观察,奈良三彩几乎没有一件是一次烧成的,在釉烧之前,都必须进行第一次素烧,而且素烧的温度要高于釉烧温度50-100℃。

富丽凝重——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铅釉陶器,按质地分类,它应属于琉璃。唐三彩的烧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次烧成,多运用于结构复杂、器型较大的器物,即先在1050至1100℃的窑内素烧,上釉后,于800至900℃的炉中再烧;另一种是做好坯后直接上釉,在900℃左右的温度下烧成。后者器物的胎质不如前者坚固,用手指甲就可以划出痕迹。

三彩按时代和地域分,有唐三彩、宋三彩和辽三彩,其中以唐三彩最负盛名。说它最负盛名,也只是清代末年才开始的。以前,人们对它并不认识。由于交通的不便,盗墓者发现易碎的唐三彩,也往往以砸碎了结。清光绪末年,因为修建铁路,洛阳城北的许多汉、唐墓葬被挖掘出来,这样,墓葬中的唐三彩才被带到北京古玩店出售,才引起金石学家、考古学家罗振玉和王国维先生的注意。罗振玉先生在《古明器图录》的序言中指出唐三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于是,便有收藏家特别是外国的中国文物收藏者们,出了高价买走许多珍品,这就吊起了盗墓者和古董商的胃口,一时间盗墓之风盛行,整个邙山被挖得千疮百孔。而做假者看到有利可图,唐三彩的赝品也越来越多。唐三彩在唐代是模制成型的,用真品翻模比较容易;它的烧造工艺相对瓷器而言,也比较简单,再加上真唐三彩的釉色几乎没有一件完全是一致的,造假时对釉色的要求,比对瓷器的釉色的要求低得多,所以,唐三彩成为古陶瓷门类中作假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也最容易使人上当的一个品种。从民国初年到现在,古董市场上,赝品的唐三彩就没有断过,收藏者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唐三彩的釉色有蓝(最为名贵)、绿、黄、白、赭、褐、黑等多种,也有单彩的。它的造型,大致可以归纳为生活用具类、模型类、人物类、动物类等几种。其中又以天王、女子、骆驼、马最常见。唐三彩的造型既是鉴定唐代文物的标准器,又可从中看到当时人们生活的各种方面,比如,唐三彩女俑中的眉毛式样就有很多种,有一种眉毛只是一个小黑点,可能是被称为“垂珠”的一种眉形。

烧制唐三彩的窑口主要有河南巩县、洛阳和西安附近的黄堡窑。巩县生产的唐三彩多用浅黄釉打底,然后用绿、赭等色釉补衬,风格富丽堂皇;黄堡窑的产品多以褐色为主基调,再辅以绿、黄等色,少用蓝彩,釉色凝重而深沉。

鉴定唐三彩时,首先要注意胎子。巩县窑生产的唐三彩用白色黏土做原料,虽然比较坚硬,但因为烧结温度不够,所以敲击起来声音发闷。仿的唐三彩,胎子很杂,有的坚致如瓷胎,有的是红色陶胎,还有水泥和石膏的。唐三彩的釉大多数都有细小开片,不见大的开片,片纹自然均匀。由于大多数唐三彩是墓室中出土的,所以纹路中一般没有浸进泥土,釉层薄而匀,紧贴胎体。而仿制的唐三彩,有的釉太做作,不匀。有的仿品想当然地将唐三彩上涂上黄泥,以充出土文物,遇到这种器物时要十分当心。真的三彩器的刻划纹饰,刻划得很深,有力度,上釉时一丝不苟,不出轮廓线。

素三彩瓷器 水绿浅淡鹅黄匀润


三彩盘

素三彩,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陶瓷界还有另外一种“素三彩瓷”的定义,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于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

三彩瓶

瓷器装饰技法。始于明代正德时期。盛于清代康熙。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以黄、绿、紫三色釉为主的瓷器品种。素三彩是在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划好的纹样,再经低温烧成。与唐三彩、宋三彩制作工艺相似,惟涩胎成瓷。素三彩釉色除黄、绿、紫外,尚有黑、白。因不用红色,故称素三彩。素三彩始于明代,正德时已极为精致,清代康熙年间最为盛行。

三彩碗

“素三彩”中的“素”可以归结为两种含意:一种为该器使用“素胎”又称“素烧胎”烧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它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损坏,又可在上彩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坼裂。出于以上原因,该工艺在陶瓷制作中经常使用。另一种是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之说,该器所用色釉以“素色”为主,故名。

盈盈一握间的艺术感 之斗彩鸡缸杯


·斗彩鸡缸杯

斗彩鸡缸杯是在直径约八厘米的撇口卧足碗外壁上,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后,上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后世多有仿制。

·斗彩鸡缸杯

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另在《万历野获篇》中则有“成窑酒杯,没对至博银百金。”成化官窑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斗彩鸡缸杯

自明代以来,鸡缸杯便被视为千金难买。成化鸡缸杯曾于1980及1999年拍卖,均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类似在1999年在香港苏富比上拍出2917万港元,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鸡缸杯,即饰子母鸡图之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子母鸡图,早兴于宋朝,然画于瓷上,则从成化开始。由于鸡缸杯色彩缤纷鲜明,绘画率真可人,被业内称为神品。

梅瓶的造型演变及特点


在中国蔚为壮观的陶瓷艺术海洋中,梅瓶以其型制或端庄典雅、或修长挺拔、或浑厚丰满、或朴拙天成、或精巧别致、或雍容华美为世人所称道。本文试图从梅瓶的器型特点为切入,浅论梅瓶的造型演变历程与当代的审美情趣对其的影响。从而在梳理的过程当中通过对梅瓶型制的深入认识,在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当下的陶瓷艺术创作作铺垫。

一、梅瓶的含义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1、经瓶:《宋史·职官志》载,宋代皇帝特设讲经制度,定期请大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熟悉四书五经的官员任讲官,设讲筵。这种讲经制度,派生出了讲筵用酒,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酒文化。史载,万历朝宰相张居正曾设定每十天举行一次经宴,他主讲,每次经宴都要上酒,装酒的瓶子,就是“梅瓶”。

2、梅瓶: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型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二、梅瓶的器型演变历程

1、宋代梅瓶型制

宋代的梅瓶其造型结构特点是小口、短颈、宽肩、收腹、敛足、小底,整体比例修长,形体气势高峭,轮廓分明,挺拔刚健。梅瓶受南北瓷窑制瓷条件的影响,宋代梅瓶出现了窑系风格的差异,这也是形成宋代梅瓶造型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宋代梅瓶器型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器物的高、宽。器物的高、宽比例最能反映出器物的形态,器物形态则表现了功能要求和造型风格。北方的梅瓶普遍偏高,瓶身修长高大,并且高度变化多;南方的梅瓶则普遍矮小,尺寸相对较小,高度变化差异不大。如北宋的耀州窑刻花缠枝牡丹纹瓶,高达48,4厘米,造型优美、釉色青翠、刻花娟秀、刚劲有力。瓶身各部分比例匀称,给人一种亭亭玉立、挺拔颀长的感受,是典型的宋代梅瓶造型,也是耀州窑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2、元代梅瓶型制

元代梅瓶改变了宋代梅瓶纵向发展的高挑挺拔造型的趋势,转变为横向发展趋势:肩部日益宽博、瓶身渐趋低矮、重心越来越稳定。而且后面的明清阶段的发展,主要也是沿着这一趋势在变化。元代梅瓶造型的细部特征表现为:小口外折呈平口,短颈加高上细下粗呈梯形,增大了肩部的尺寸,比宋代梅瓶更显得浑圆丰满,胫部也随之增大,至足部微外撇,放置时趋于平稳,整体上显得饱满雄伟,与其粗犷豪放的风格相吻合。

3、明代的梅瓶型制

明代是梅瓶烧造的高潮阶段。当时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御用瓷中也包括了梅瓶造型,北京和台北故宫都收藏有不少明代官窑和民窑烧制的青花梅瓶。从明初至明末,梅瓶的造型表现出“求大同,存小异”的程式化特点。大体上,明代梅瓶的口部浑圆厚实,多为唇口,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近于垂直状,有的微向内收敛,足部微向外撇。

3.1、明代早期以永乐、宣德时期的梅瓶最具有代表性,小唇口微外撇,短颈中部微束,丰肩,腹以下渐收敛,给人敦厚稳重之感。

3.2、明代中期,正统时烧制的青花梅瓶的基本型制是:小口丰肩、长腹下收,浅宽圈足,胎体厚重。天顺年问还曾出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式样,小口,圆唇微凸,颈部比以往的器皿明显增高,呈内敛管状,丰肩,下腹部内收非常明显,使底部相对显得变小,与上部小口相照呼应,十分相称。

3.3、明晚期嘉靖梅瓶中最常见的有二种,一种承袭正统、成化的小口、高颈内敛、鼓肩的式样,然较之以往的器皿,嘉靖的肩更丰,下腹部内收部位上移。另一种梅瓶承袭宣德制品而来,浅盘口,颈部呈外侈弧线形,肩圆鼓,束胫,至底微微外侈似风尾,部分器皿的底外周呈台阶状,器物形制较小,其高一般多在15—25厘米左右。

4、清代的梅瓶型制

清代梅瓶打破了以实用为主的酒具,而是更趋向于赏玩的陈设器,因此,就梅瓶造型而言,清代御厂更趋向于小型化、精巧化发展。清代梅瓶,变化最明显的为口部与肩部,口径增大,肩部加宽且常有附加装饰。而口径的增加也有大小之分,肩部也有丰肩、平肩或溜肩。特别是在康熙、雍正时期,梅瓶的肩部较前更宽,由溜肩变成了平肩。

三、小结

中国古代陶瓷梅瓶的造型,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加之笔者能力有限,不可能将每一种梅瓶的型制都论及。通过对梅瓶的造型变化,认识到它们不是单纯的技艺结果,也不是纯工艺水平的反映,梅瓶以其独特的方式,把社会时代的风尚,社会心理,审美情趣凝固并物化,体现着中国社会每一个时代的风貌。而不同时代的各种因素反过来也影响着梅瓶造型与装饰的风格。同样现代陶艺也是既要突破,又要注意对传统陶艺中的优秀内涵的传承。继承是基础,突破是在有基础的条件下的发展。应该在继承中寻求发展,把握时代审美共性,融入创作者的个性语言与情感,保证创作的恒久生命力。

唐三彩的“色”艺术


唐三彩是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盛行于初唐。它的釉彩有黄,绿,褐,蓝、黑、白等色。所以它的确切而又符合实际的名称应该是"唐代彩色釉陶器"。但又因这种彩色釉陶是以白、绿、黄三种颜色为其主要色调,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唐三彩。我国古代有以三,五为多数的意思,因此三彩也有多彩的含义。其珍品大批发掘于九朝古都的洛阳,故又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当时的陶瓷除一些日用品与陈设品外,三彩釉还大量应用于陶俑、陶马等作为殉葬品的明器上。“唐三彩”的艺术特点,不仅表现在雕塑艺术上,更突出的是色彩绚丽灿烂。

“唐三彩”在釉彩上使用了我国独有的流串工艺,在煅烧过程中,制陶艺人利用铅釉流动性强,烧制时候往下流淌的特点,把施釉技巧和装饰手法互相结合,造成色泽典雅富丽的艺术效果。制陶艺人用黄、褐釉表现马和骆驼的鬃毛,用蓝、绿表现人物的衣饰裙带,用黄、褐、蓝、绿、白的余色,分别表现马鞍、彩毯,色彩自然,协调。同时用素胎(不上釉)表现面部丰硕的肌肉,…这完全是中国绘画中的"随类赋彩"在雕塑上的应用,生动的雕塑作品再加上这些自然缤纷的色彩,终于构成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唐彩色釉器。

唐三彩施用的绿釉所用彩料有氧化铜,红丹、石英长石等;白釉用石英,长石、白铅粉、氧化锌等;黄釉则用氧化铁,红丹、石英、长石等配合,有从棕红色到浅黄色的不同变化。几种釉色虽然简单,但经艺人们精心创作,成品素烧(1000-1100℃)再施釉经850一900℃的氧化气氛烧成,即呈现出一种斑驳晕缬,十分富丽的艺术效果,成为后代的宋三彩,辽三彩,乃至对我国明清时代的颜色釉和釉上彩瓷器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特别是钴料的应用,为元代以后我国青花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国外的波斯三彩,新罗三彩,奈良三彩等无.不是在我国的唐三彩之后,显然受到了唐三彩的一定影响。

唐三彩的工艺制作流程


如果要挑一种最能代表大唐气象的器物的话,那一定是唐三彩。那些飘逸的三彩骏马,丰满的仕女俑和充满异域风情的三彩驼队,无一不映射着一个盛世的荣光。但这种如今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彩陶,实际上直到二十世纪初才被发现。在这以前,史书并没有关于“唐三彩”的记载,更不用说它的制作方法了。

但在今天的洛阳,有一个叫作南石山村的地方,制作出的三彩陶却足可媲美唐代。这座村庄就在唐三彩的发现地北邙山附近。1905年,几个筑路工人不小心凿开了这里的一座唐王室贵族墓穴,一批五颜六色的彩陶得以重见天日。这种彩陶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外国人的大量收购让它们一时“洛阳纸贵”,从那个时候起,南石山村人就开始了仿制唐三彩的历史。 那么南石山村的村民是如何将这种消失已久的彩陶制作方法寻找回来的呢?答案或许简单,但也最接近真实,那就是几代人成千上万次的试验。南石山村人通过将试烧出来的陶片与真正的唐三彩进行比对,直至烧出一模一样的为止。我们在南石山村找到了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先生,他带我们参观了唐三彩的制作流程。

制作唐三彩的原料是一种叫作“高岭土”的优质黏土。这种黏土可不一般,经过长时间的淘练和陈腐之后,它的质地变得极为细腻,像橡皮泥一样可塑性极强,又不容易变形。同时又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以使粘结的部分浑为一体,晾干后不易开裂。

有了优质的原料以后,就是塑形了。图中高水旺正在雕塑一匹半个人高的骏马。在制作大型或者较为复杂的三彩时,通常是采用雕塑成型的方法。高水旺说,最难雕刻的部分是马的眼睛和嘴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匹马的全部灵气就汇聚在这两个部位上。眼睛要怎么修才能带神,嘴巴要怎么咧才有劲,这里面可都有讲究。

对于较小的器件则可以采取模制成型的方法。通常分为两到三个模具,各部分分别成形后再将它们合在一起。

接着还要修边,将模具贴合处产生的多余边角剔去,并贴上装饰用的花纹或其他小附件。

坯胎成型晾干后,就进入不带釉的第一次烧造,称为“素烧”。高水旺所搭的窑形状像一个馒头,当地称为“馒头窑”。经过1100℃左右的高温烧造,坯胎在冷却后呈现出温润的乳白色,像一块洁白的画布在等待着涂抹。

接着,便是形成唐三彩特有色泽的最关键一步——施釉。这些釉料由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调制而成(至于具体的配方当然就不方便透露了)。从图片上看,这些釉料不过是深浅不一的红色罢了,可是在下面的图片中你会看到,经过烈焰的洗礼,这些红色将分化成五颜六色。

挂上釉色以后,便进入第二次烧造,称“釉烧”。在900℃的高温中,这些釉料的颜色发生奇妙的变化,在烈火的烘烤之下,黄、绿、褐等颜色釉被表现得绚丽多姿,它们自然垂流,相互交融,颜色在泥胎上奔跑,如同它诞生的那个时代那样自由而奔放。

在最后的烧造过程中,窑炉内会发出“噼呖噼呖噼呖”清脆的响声,这是釉片的开裂。这一过程形成了唐三彩特有的纹理,一些细密的裂纹,你只有贴得足够近才能看清,它们被形象地称为“蜻蜓翅膀”。

如果是仕女俑,还得再加一道工序,叫作“开相”。为了表现人物更为细腻的表情,仕女的脸部通常不施釉,而是改用矿物颜料来涂画。

这就是唐三彩工艺品制作的全部流程。说不定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唐三彩也是这么被制作出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