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万利瓷砖 > 导航 >

千元花瓶被评估为88万 文物鉴定幕后藏玄机

千元花瓶被评估为88万 文物鉴定幕后藏玄机

万利瓷砖 古代瓷器花瓶 古代瓷器如何鉴定

2020-07-27

万利瓷砖。

千元花瓶被评估为88万 文物鉴定幕后藏玄机一件古董从“南宋精品”变成“晚清作品”,鉴定结果不同引发官司

6日上午,成都武侯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因古董鉴定引发的官司。原告在所委托的公司聘请专家鉴定其持有的瓷器为南宋时期的精品、价值88万元后,该瓷器又被北京的文物检测中心鉴定为晚清作品,因此原告要求公司退还服务费并赔付损失。庭审现场有不少古董爱好者旁听,他们称,之所以关注这起案子,是因为想了解专家对同一古董做出不同鉴定结论的幕后是否有“玄机”。

是南宋?是晚清?结果不一

原告李尧称,2007年,他来到成都历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想了解一下自家一件古董的价值。该公司请广东国际钻石商会玉器古玩商会会长黄其昌来做鉴定。黄称,李尧的瓷器是国宝级文物,南宋作品,估价88万元整。此外,该公司承诺会对李尧的瓷器是南宋龙泉精品这一结论负责。于是,李尧于2007年9月7日与该公司签订协议,向公司缴纳了服务费11800元,委托该公司代为拍卖、展示、包装、保管、交易和销售。 taoCi52.COM

然而在南宋龙泉精品市场价100万元左右的行情下,李尧的瓷器降价到10万元仍卖不掉。2008年11月3日,双方商议后将瓷器送到了“北京中博文物检测鉴定中心”做检测,结果李尧的瓷器并非南宋龙泉精品,只是清代晚期的作品。

假鉴定?很正常?都说有理

“如果知道它不值钱,我还会花高于它的服务费去做鉴定与拍卖吗?”李尧疑心公司最先聘请的专家提供了虚假鉴定,为此他要求该公司返回服务费11800元,并赔付35000元损害赔款金。

被告代理律师辩称,被告从来没有说过对方的瓷器是“明代以前的古董”,也没有为之做过鉴定。不同专家做出不同的鉴定结果,说明鉴定专家意见不统一、有争议,这也很正常。爱好者投资古玩,应意识到这是一种商业投资行为,具有风险。公司已按合同要求提供了合同义务;现在双方解约了,对方瓷器卖不出去,不应由公司承担责任。

旁听者:希望有人解“玄机”

在庭审现场的旁听者中,有不少古玩爱好者。来自安县的涂先生称,2008年,有人向他的父亲推销一个瓷罐,声称是无价之宝。父亲也通过一家服务公司请专家鉴定,专家说是元代的古董,价值40多万元。于是,涂先生的父亲就借来了28万元将罐子买下,后交了3万元的服务费,请公司代为拍卖,结果一直卖不出去。后来,他与公司商定后请“北京中博文物检测鉴定中心”做检测,结果表明“元代古董瓷罐”只是近代作品。“我们亏得血本无归!”涂先生认为现在的困窘与服务公司胡乱请专家鉴定谋取高额服务费有关。

来自大英县的段某也怀疑,自己被鉴定极具价值却至今未能卖出的3件瓷器是类似的情形。他希望有关部门对其中的“玄机”予以解开,让古玩爱好者的交易有一个健康的市场。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收藏菜鸟千元淘到宝近乎奢望


袁先生的“官窑”瓷瓶为现代仿品,仿“官窑”釉纹“贼光”刺眼。

袁先生近日晒出一个几年前从古玩商手里买回来的“官窑”小瓷瓶;广州张小姐则晒出一个家传的瓷瓶,据称是“官窑”古瓷。遗憾的是,经不同专家鉴定,均非“官窑”真品,其中袁先生的是现代仿瓷,张小姐的则是清末民初的杂窑瓷。

贼光刺眼实非官窑

袁先生晒出的“官窑”瓷器,是小件品,品相比较完整,据称是几年前花了1000多元买回来的。本报邀请两位专家,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兼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明威、省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专家杨庆强,为袁先生做了面对面的现场实物鉴定。

黄明威、杨庆强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这其实是现代仿品,仿“官窑”釉纹,但“贼光”刺眼,釉脂及足口亦不对路,明显是现代仿品,收藏价值不大。真正的“官窑”瓷,如果是1000多元买到,等于“执到宝”,这种机会对于普通收藏者,尤其是初入门的古陶瓷收藏者来说,简直就是奢望,贪便宜倒易陷入仿品陷阱。专家估值约百元。

清末杂窑瓷约值千元

张小姐晒出的“官窑瓷”,也是小件品,品相稍差,外表有明显的磨损痕迹。据称是祖辈传下来的。本报邀请到为张小姐进行鉴宝的专家,是广州佳士得博览中心古陶瓷鉴定专家、广州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李鸿基先生。

专家认为,这是件老东西,但并不是张小姐所认为的“官窑”瓷,其实应该是清末民初的杂窑瓷。所谓杂窑,就是民间一些不出名的窑场的统称。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一样,这件藏品也产于江浙一带,但与真正“官窑”差别巨大。虽非“官窑”真品,但鉴于该藏品非新仿品,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专家估值约千元。

收藏课堂

官窑两大鲜明特点

接连两个持宝者所藏“官窑”瓷都被鉴定出非真品,对持宝者信心有所打击。广州佳士得博览中心古陶瓷鉴定专家李鸿基,以其研究和教学用的“官窑”瓷片做活教材,为晒宝市民讲述了“官窑”瓷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釉如堆脂”,二是“紫口铁足”。

官窑,从广义上讲,与民窑相对,统称为朝廷烧造瓷器的窑场;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位于江浙一带,在中国古陶瓷史上负有盛名。用釉普遍很厚,从原址挖掘出来的官窑碎瓷片侧面可以看出,有的釉层比瓷胎还厚,晶莹纯厚如堆脂。瓷片外表都有纵横交错的大块纹片,有的透着胎色,更显得其釉冰清玉洁。由于特殊的上釉及支烧方法,成品“官窑”瓷器自出炉后,口部和足部就呈紫黑色,俗称“紫口铁足”。另外,“官窑”光泽也是温润柔和的,如果太亮,有贼光,则必为膺品。

家中是否藏有宝物?如何识别宝物价值?如何探究宝物后面的人文历史?不妨把你的宝物“晒”出来,我们将帮你请专家进行品鉴,和广大读者朋友共同分享。

专家曝古玩高仿市场:成本在千元 高3万卖出


这件小画缸底部“泥胎底”和落款是真的,其余为仿造。

这件元青花瓷底部为真,其余为仿造。

古董收藏以及交易在珠三角一直有非常广泛的市场,尤其是在佛山的顺德、南海等地,不少古玩收藏者一掷千金,就为了买到一件“心头好”。不过,近年古董行业层出不穷的造假手段,让不少古玩收藏者损失惨重。

报料:瓷器造假数量庞大

目前,在顺德、南海的古玩交易中,古家具、古瓷器、古玉器是大热,其中又以古瓷器交易最多,梁先生告诉记者,“古瓷器的交易基本可以占据三分之二强,其一是中国古代的瓷器制作水平非常高;其二是古瓷器升值潜力巨大,是各拍卖行的最爱;其三是往往一件看起来不知名的瓷器,最终能卖得天价。”也就是这些原因,古瓷器在顺德、南海的交易量非常巨大,造假数量也非常多。

根据梁先生的调查,近几年各种造假瓷器在顺德各镇街出现,“其中伦教、勒流两地,受骗金额特别大。”梁先生说,他因为专业关系,从2010年开始,帮助顺德各地古玩爱好者进行免费鉴定,常受邀到古玩收藏者家中做客,因此了解了一些受骗情况。

梁先生告诉记者,他接触的案例中,受骗超过1000万元的就有三个,“相关民事诉讼还在进行中,但老实说,古董交易没有白纸黑字的合同,一切都凭眼力,官司很难打。”梁先生说。

分析:造假水平高超骗过藏家

现在的古玩收藏者鉴定水平都比较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受骗案例?梁先生告诉记者,其主要原因就是古瓷器造假中“移花接木”手段、造假水平太高超。所谓“移花接木”,就是将一些真品的古瓷器碎片“嫁接”到仿造的瓷器中,造成“半真半假”的情况,让不少古玩收藏者中招。

梁先生拿出两件收藏品,其中一件名为“清光绪青花龙纹小画缸”,其中底部泥胎以及“清大清光绪年制”的落款均为真品,是古瓷碎片,而其余小画缸部分,均为伪造,这件伪造品的成本在1000~1500元左右,但能轻易卖出2万~3万元的高价,“民间存在巨量的光绪年间真品古瓷器残片,所以造假者特别喜欢用移花接木的办法出售这类瓷器,受骗者也最多。”

另外一件收藏品名为元青花小碗,其底部依然是“移花接木”的真品瓷器残片。这件藏品碗面的釉面造假水平也非常高,“用上非常高科技的手段,提取元青花釉面的各种组成,然后进行配方涂釉,最后做旧。”梁先生说道,这件元青花小碗,让一位顺德的收藏者损失超过5万元。

据悉,经过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广州市收藏家协会三位专家的鉴定,确定梁先生拿出来的瓷器确为仿造品。

提醒:第三方鉴定也需提防

与“移花接木”手段一起的,是更加难防的“第三方鉴定”。因为移花接木的部分,是真品瓷器,某些所谓第三方鉴定专家,就会给出“瓷器底部是真品”,或者直接用红释光技术,得出底部为真品的结论,“因为底部本来就是真品嫁接上去的,所以无论他们给出什么鉴定结果都是真实的,即使日后产生纠纷要上法庭,第三方鉴定也不会担负什么责任。”梁先生说。

如何防范骗局?除了古玩收藏者提高自身水平外,梁先生倡议古玩行业也要进行“无故退款制度”,“就是在购回后,在一段时间内,比如半年一年,古玩收藏者"感觉不对",在古玩没有任何损坏的情况下,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找到卖家全额退款。”梁先生说道:“实际上现在顺德、南海有数个古玩交易平台,实现的就是这套交易办法,我觉得是可以大力推广的。”

揭秘

瓷器最常见十大造假法

菜鸟级

其一,伪造器型,就是从未在历史中出现的造型,由现代人仿造,“最常见的,就是大瓷器,比如元明两代的青花瓷,为了迎合某些收藏者"越大越好"的心理,做出一些高达1米甚至1米以上的超级瓷器。”梁先生说道。

其二,伪造纹饰,每一个时期都有这个时期特定的纹饰风格反映在陶瓷的画片上,也是断代的一个主要手段之一,但现代人会肆意发挥,不按时代特点“乱画”,就出现假纹饰。

其三,“画工不到代”,与伪造纹饰类似,这是伪造古工匠的画工。

其四就是“工艺与时代不符”,比如元代、明代青花的胎底多采用手工模印,粘接而成,现代仿造品反而会出现胎底与瓷器“浑然天成”的情况。

梁先生说,以上四种造假办法,其实很多入了收藏第一道门槛的玩家,都能轻易分辨出。

进阶级

梁先生告诉记者,第五种造假办法比较高级,就是“按图索骥”,其实就是找权威收藏画刊,或者是权威拍卖行的画册上出现的“名牌瓷器”,进行一比一的仿造,“很多都仿造得难辨真伪,但实际上有些也比较好分辨。”

专家级

另外四种造假办法,就非常难以辨认,也是目前珠三角假古董市场的主流。梁先生介绍,这些其实都属于“移花接木”派,瓷器本身就是“一半真一半假”,分别为:老胎接底、老胎新釉、老胎新彩、老胎后刻款。“这些办法非常高超,在市场上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甚至混迹于一些拍卖会上。”

最后一种造假办法最特别,名为“仿造钜钉”,主要是很多老古旧瓷器因为历史原因破烂不堪,有专家会用专门的钜钉进行拼接,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就故意仿造老锔子钉去蒙蔽藏友,“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为残破瓷器本身在珠三角受众不多,很多人都不喜欢买残器。”梁先生说。

新瓷粘旧底摇身变古董 数千元假青花卖出600万


陶瓷一直是收藏界的热点,在国内外有着众多的粉丝。同样,陶瓷也是造假最多的收藏门类之一。陶瓷造假重灾区以江西景德镇、河南、浙江龙泉地区、广东潮州等地为主。日前,有媒体公布了“文物造假地图”,但这对圈内人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山东分会会长、山东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陈玉泉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不同地区陶瓷的种种造假手法。

景德镇:元明清高仿

上百家作坊造仿品

据景德镇市有关部门统计,该市的制陶瓷企业不下4000家,从业人员10万多。在景德镇,各朝各代的官窑瓷器随处可见。这里不仅接受高仿的高级定制,亦能批量生产各种瓷器。

陈玉泉说,景德镇陶瓷制作历史悠久,延传至今,有一些作坊专门制作元明清官窑高仿品。其中比较著名的像元青花、明代的成化瓷等。仅在樊家井、筲萁坞等地就有上百家从事这种仿古瓷器生产的作坊。其价格从低档的200-300元到高档的3000-5000元不等。据他所知,一般贩子只卖中低档的仿品,或者高仿中的残次品。而高档产品则被高手甚至个别专家买断了,然后堂而皇之地走进拍卖场,或者被经济实力强的人所收藏。“有人曾经把价值几千元的高仿元青花卖出500万-600万元的价格。”陈玉泉说。

专业性强分工明确

作假产业形成流水线

“以景德镇的仿青花瓷为例,工艺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练泥拉坯、青花绘制、施釉烧炼、最后做旧。在这里,整个产业链的分工非常明确。比如新的高岭土,有的作坊专门供应土,有的专门负责拉坯然后送货上门。在小瓷器作坊聚集的地方,街上常能看到一辆辆到各家送坯的车。”陈玉泉说。有些窑就设在家里,小的电窑一米见方,大的能烧十几件,配有电脑控制的设备,控制窑温。煤气窑大些,能同时烧几十上百件瓷器。陈玉泉说,一般低仿的就烧一次(11-12小时),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仿得好的要烧两次,中间再上一遍釉,就有了古瓷的特征了。另外,从画工上来说,低仿的一般是一个人绘画,而高档的则是不止一人绘画:擅长画风景的专画风景,擅长画花鸟的专画花鸟,画人物的专画人物,然后有专人写款,形成一条流水线作业。

陈玉泉说,还有仿得更精美的,足以让专家走眼,以假乱真。比如,成化瓷可谓诸窑之冠,有人会买一个老碗残件,然后通过特殊渠道弄来马仓土(已封矿),然后在墓葬里找到成化的老料。找到烧窑高手,租好窑位后,用传统工艺烧制,过程非常讲究。比如,燃料要用红松,不能用主干,也不能光用枝叶,而要用油性较大的中干来烧,发色根据窑位来确定。订烧一次起码烧30件以上,挑最好的一个留下,其他的敲碎,这样的物品就是某些专家也很难辨认,然后就可以冒充古董珍品通过某些渠道上拍了。这些让一般人分辨不出来的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高仿品。

烧制高仿品,一般每年都会换花样。因为一旦在拍卖场上拍出好价钱,很快就会有贩子来仿造,导致市面上同类物品大量泛滥造成滞销,所以经常换品种烧,一般每年烧制的都不重样。

钧瓷遭遇假货泛滥

酸蚀、埋土、粪水泡

河南神垕镇是中国钧瓷文化的发源地,钧瓷的器型、烧制工艺、纹饰一直都很受追捧。历代仿制、作伪之风盛行,而有些仿制水平也很精湛,几可乱真。陈玉泉讲,目前市场上造假的低档钧瓷一般在数百元,中高档的在3000元-5000元不等。对于烧制后的整器,低档的一般用高锰酸钾做旧,还有的用红茶煮。高档点的做旧方法是埋土做旧,埋到土里,有的还在器壁上加点鸡蛋清,形成类似氧化钙的效果,但是真正的氧化钙是不怕热水烫的,蛋清做旧的用热水能烫下来。有的还在土里种上草,做出草蚀的效果,好像是出土的瓷器。还有的泡到粪土里做旧,泡上一两年。

做旧比较自然的是老胎挂彩。比如仿元代钧窑,一般选用元代的其他窑口相近的器型,比如磁州窑的旧器,脱釉后再上钧釉的彩,烧制出来跟真的几乎一样。但即使这样也能鉴别出来,比如说新釉子中缺乏蛋白石(二氧化硅胶凝体)的成分,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假钧瓷看上去很亮但不反光,真的即使不亮,但是遇到光照时也会闪闪发光。另外,底足胎釉接合部有一层干边、水渍痕周围有一圈细细的火石红边,假钧瓷无法解决这一自然现象,所以真伪仍能通过这些细节辨别出来。

唐三彩造假

X光照出3000年前文物

洛阳南石山村是现代高仿唐三彩的所在地,据陈玉泉介绍,早在民国时期洛阳就有仿制唐三彩的,但是原来的技术远不如今天。30年前出现的假货,有些因为没有图片、资料等,是闭门造车,所以造型很现代,普通人就能辨别出来。随着近年来出土文物的增加、信息传递的便利,很多作假的贩子已经能直接仿到位。

一般低档的唐三彩价格在200—1000元,多是用医用石膏和普通石膏制成,但这样的怕开水,用热水一烫,就冒出一股石灰味。而且从外形上看,这些瓷器开片疏松、易于鉴别。

高档一点的用高岭土烧制,造型准确,釉水发色,烧制好的陶器埋在古墓的土中一个月以上,以除去陶器的色泽和亮光,之后进行腐蚀处理,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这样的足以让专家打眼,还有的用X光射线照射后以增加年份。

陈玉泉讲了一则业内熟知的故事,前些年,一尊从中国运到欧洲的“唐三彩”马被海关截获,海关官员断定这件文物为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然而当专家用目前常用的热释光技术对这件“唐三彩”马进行鉴定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热释光测年显示,这是一件3000年前的“文物”。而唐三彩的历史仅为1300年左右,唐朝时期的工艺品怎么会出现在3000年前?进一步分析终于发现,这是一件运用高科技造假手段改造的赝品。造假者为了欺骗热释光测年手段,使用X光对赝品进行照射,结果没掌握好时间,导致了“三千年”的笑话。

龙泉窑仿造

木棒裹砂纸造旧

浙江龙泉主要是仿制烧造龙泉窑仿品,龙泉窑的鼎盛时代是在南宋。从元代开始,随着景德镇的制瓷业兴起,龙泉窑渐渐走向衰落。陈玉泉说,宋代的器形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但是非常难仿。现在很多仿品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协调。

北宋、元代龙泉窑温一般控制在1250-1300℃,烧制过程需要4-5天,所以瓷器有种玻璃般的光泽,而且大部分带有开片,手感光滑圆润,南宋龙泉窑温则控制在1100℃左右,瓷器有种油脂光泽,而且不开片,现代仿品烧出后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砂纸打磨等手段。通过药水腐蚀,使仿器在手感上达到微汗的感觉,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表层微小的气泡,很多被化学药品腐蚀破了。有些低仿品用砂纸打磨贼光,还有的用裹了砂纸的木棒敲打。

另外,真的龙泉窑贴花若隐若现,有种蒙眬美。而作伪的则比较清晰,立体感强。在刻画上,真正的龙泉窑是用竹刀,刀法是直切斜划。而现代一般不用竹刀,即使使用,也达不到古人那种流畅洒脱的感觉,一般断气、生涩、缺乏灵动感。

此外,据陈玉泉讲,河南省的宝丰县是中国汝窑造假的聚集地,而在福建和广东潮州也是陶瓷造假的重灾区。

藏家冷对“300万元”瓷花瓶


“我家有宝”现进行征集藏品鉴定,从上周金版公布藏宝热线后,收到许多市民的来电,甚至远至湖北、北京,也有读者看到网上转载的报道后,请求鉴定。对此,“我家有宝”的记者感谢读者的热心支持,也再次感谢我们的专家舒翔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广大市民进行免费鉴宝的义务工作。

另外,“我家有宝”再次进行声明,本栏目只免费帮市民进行藏品年代、真伪、品相等方面的鉴定,但不会对藏品的价格进行评价,更加不会联系任何拍卖行进行藏品的出让事宜。

“我家有宝”店门长开,而且一直信奉“免费鉴宝”的宗旨,家中有宝的市民,可在周一至周五下午2时半至5时之间,拨打本报记者电话13450807983,由记者安排时间让舒翔先生免费鉴宝;或者将宝贝详细资料和图片,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我家有宝

这是一个曾被某“权威”拍卖行定价为3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景德镇瓷花瓶,为三阳开泰红黑釉相间款。不过他的主人、来自大良的罗先生,昨日上午则只用寻常的报纸包住,然后塞进一个旧式的饼干铁盒,手随便拧着,慢慢悠悠地坐上公交车,来到顺德博物馆请舒翔副馆长进行鉴定。

在鉴定前,罗先生已告诉记者,这件瓷器他曾给多位专家鉴定过,也曾上报过多个拍卖行和拍卖网站,“都评价很高,低的开价50万元人民币的,最高的开价300万元人民币,都希望我抓紧时机进行拍卖。”

不过,对于这个传世宝,罗先生的心情却没有因天价数字而变得高涨,始终进行冷静地分析,“我认为这个瓷器疑点很多,至少有三四个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金版“我家有宝”的鉴宝专家舒翔,对这个瓷器的鉴定到底是什么?

“300万元”瓷花瓶是民国作品

罗先生的祖上原是顺德的名门望族,这个花瓶其实是家传之物。“我判断不了它的历史,但它至少有70年。因为在我小时候,我就一直看着它。”花瓶高大约20厘米,瓶嘴较长,釉色主要为红黑相间,罗先生还自带了放大镜,从放大镜中可以清晰看到,黑色的釉彩泛有一点一点的金色光芒,舒翔首先对这个釉彩进行了鉴定,“钧红釉与乌金釉相映成趣,色彩雅致夺目。”

罗先生一直认为此花瓶有疑点之处不少,舒翔也非常仔细地进行鉴别,并初步给出判断,“为民国时期作品,具体哪一年不好说。但可以确定是景德镇出品。”长颈瓶的表现形式为“三羊开泰”,“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是吉祥之意,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是岁首人们互相祝福的吉利话。既然都是中华文化的内容,约定俗成,满大街都使用“三羊开泰”,就不必斤斤计较“三羊”还是“三阳”了。

舒翔的最大鉴定依据,就是此花瓶的“肩部”,“撇得比较急,也就是弧线下坠的很厉害,没有那种圆润感。从长颈瓶的款式看,这种弧线不是晚清时代的特点,再往前推的乾隆年代,就更不靠谱。判断这种弧线,一般看是不是显得轻灵、轻巧,这件作品明显不是,我们还可以打一个比喻,‘飞得起’就是乾隆时期的,‘飞不起’就明显不是了。”

第二鉴定依据就是瓶底,从瓶底的圈束看,“是向外斜,并呈三角形,这也是民国瓷器的一个特点。”舒翔还向记者解释了瓶底为什么没有刻字,“这虽然是景德镇的作品,但因为是大众化的商品,不是个人艺术风格的创作,所有没有必要进行刻字,就是打个品牌。”

最后,从釉彩看,红黑自然相间,特别是黑釉彩将红釉彩隔成三个自然圆润的部分,是非常漂亮的三阳开泰釉色,“现在烧窑有用电、用煤、用气,但以前主要是用柴。用柴火气温上升得不会那么快,是一个慢烧的过程,釉彩的分布也显得均匀、自然和圆润,民国时期景德镇也是用柴火烧窑的。”结合以上特点,判定此瓷花瓶为民国作品,收藏价值一般。

开天价原为手续费

舒翔的鉴定,罗先生基本认同,但他认为作品的年代可能是在清朝,不过对于“收藏价值一般”的鉴定结果,却没有大的异议,“我自己一直就对这个花瓶的真实价值有看法,尽管花瓶的造型、质地都很特别,而且还有多家拍卖行开出了天价,但我自己从来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多么贵重的宝贝。”

在获悉瓷花瓶为“天价”后,罗先生自己做了很多功课,包括自学了不少鉴宝知识,并上网留意相关的拍卖新闻与信息,这更加坚定了他冷静面对天价的态度,“实际上,我认为拍卖行开出天价是他们想赚取高额的手续费。比如开出300万元价格的某拍卖行,让我签协议,他们帮我拍卖,拍卖成功我当然是发达了;但如果拍卖失败,就给拍卖定价2%的手续费,300万元的手续费可是6万元啊!”

“这样的花瓶能以300万元的价格拍卖出去?”罗先生拿起自己的家传品再看了看,摇头道:“我认为绝对不可能!”

罗先生的态度,得到了舒翔的首肯,“确实现在的收藏和拍卖市场有待规范,藏家千万不要被百万元美梦冲昏了头脑。”

30万元现代花瓶受东盟参展商关注


近年来,现代陶瓷的身价正以每年20%的水平递增,个别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已经翻了好几番。本届东盟博览会上,一只价值30万元现代珐琅彩瓷花瓶引起部分东盟国家参展人士关注。分析认为,由于现代瓷器制作精美,烧工精细,相比价格高昂又稀缺的古瓷而言,存较大的升值空间。

参展商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只价值30万元的现代花瓶名为“如意大冬瓜瓶百鸟朝凤”,为现代珐琅彩瓷,由10多种颜色烧制而成,每烧一种颜色都有花费上月的时间,烧制成功的瓷器实属难得。因此,公司才标出约30万元价格。这两天,有些参展观众对这个价值30万元的花瓶,表示愿意进一步洽谈。目前,来咨询的客户主要是国内,但也有一些有经济条件的东盟国家人士也有预订意向,如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金融界、工商界企业人士。也有一些东盟人士咨询能否帮公司代销产品,因为在越南、新加坡等市场,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人,买到中国瓷器精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广西瓷器收藏专家杨丹认为,与古瓷收藏相比,现代瓷器收藏最大的优点是收藏成本及风险相对较低。近年瓷身价不断翻番,后期升值空间较高。不过,现代瓷器市场也存在赝品,光冲着艺术家名气去收藏是不行的。现代瓷器收藏独有的五大章法分别是造型各异、用料坯胎、精工细作、思想意境和五行变法,好的现代瓷器作品必须是集器行之美、材质之美、气质之美于一体的,富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较高的观赏性。

高仿夜光元青瓷被指真品 专家出鉴定要5000元


马先生展示家传元代夜光梅瓶。

昨天上午,家住南京建邺区的马先生,抱着一只高约50厘米的青花瓷瓶来到本报,称这是元朝青花瓷瓶、三代家传的宝贝,希望寻找伯乐收藏。马先生还特别说明,这只瓷瓶在黑暗处能发出萤光,已请北京方面的专家鉴定过,估价达数亿元之巨。“我是想出售它,用赚得的钱创办属于自己的实业。”马先生说。然而,记者带着马先生来到位于南京大行宫处的一家文物公司,一位姓肖的专家在察看后指称,这是一个高仿品。北京的专家则告诉记者,不能确定马先生的瓷瓶为元青花。

初识元青花瓷瓶

记者看到这只青花瓷瓶,瓶口宽约4厘米,仅容两指出入。瓶身中间粗,底部细,最粗处直径近25厘米,瓶身线条优美,抚之并不平整,釉质较厚,色彩图案也很鲜艳。

在蓝白相间的瓷瓶身上,绘满了图案。上部有着较为舒展的蝙蝠状花纹,呈草木不规则生长的曼妙姿态,瓷瓶底部规则描绘了祥云和心形图案。瓷瓶中部绘了饱满的花草图案和四个身着古代服饰的人像。一个官兵模样的人物,手拿令旗,身佩一弯刀,类似胡刀,另两人冠帽着长衫,其中一人穿靴,一人着履;还有一个身披袈裟的执杖和尚衣袂飘飘,仿佛马上就要绝尘而去。

据介绍,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记者发现,马先生提供的这只元青花瓷瓶,仅从瓶身的印花来看,具有元代青花的特色,而瓶身人的衣着,也颇具元代古风。

果然奇特瓷瓶黑暗中发光

“此瓶为梅瓶,为摆件,主要是用于摆放观赏,并不用于盛物。”瓶主马先生告诉记者,更为奇特之处在于,这只梅瓶是夜光瓶,黑暗中能发光。为了印证夜光瓶奇景,马先生将瓶置于黑暗角落。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只能隐约看到萤光,和马先生描述在家中所见相去甚远。

马先生说,可能是前几日梅瓶一直在箱子里,没有吸收到充足的阳光。马先生接着提出能让瓶身充分发光的方法:给瓶身加热。在向瓶里灌了一些开水后,瓶身很快热起来。当再次放置到黑暗中时,瓶身果然愈加萤亮,光亮如萤火虫发出绿莹莹的光一般,瓶身底部和头部尤其萤亮,青色花纹遮挡处萤亮减弱,黑暗中品评青花瓷花纹别有风韵,果然令人称奇。

马先生称祖籍在陕西,爷爷曾在西北军服过役,是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的手下,因此得到了类似这样的不少宝物,并家传至他们这一辈。至于为何发光?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梅瓶发光的原因,专家也没有给出解释。这只梅瓶由爷爷辈传下来,后来摆在家中,晚上就可看到发出萤光,殊为奇特。

价值不大专家称仅为高仿品

按照马先生的说法,他曾请北京及陕西省的专家鉴定过,专家估价达亿元之巨,这让他对这个瓷瓶很有信心。身为玩家的他,希望出手赚钱创办实业,记者为一验虚实,联系了一位专家检验。

昨天上午10点多,记者陪同马先生来到南京十竹斋文物公司,就此瓶的真实性咨询一位姓肖的专家。戏剧性的一幕在马先生打开箱子时发生了,还未等马先生完全将瓷瓶取出,肖先生立即断定:“别拿出来了,这个是仿品。”肖先生称,这个梅瓶瓶身的花纹散了,颜色也不对,过于鲜艳,仅是高仿品。

虽然马先生未介绍身世,但肖先生一席话让记者大吃一惊。“这只梅瓶可以作为观赏之用,要收藏的话,价值不会很大。”肖先生说,这种仿古的东西见得比较多,听其来源,不外乎祖上是军阀、大地主等等。与马先生对记者所言,几乎如出一辙。

听说是仿品,马先生当即反驳起来,“元代青花瓷花饰有六七种,这瓶上的花纹也许是这位专家不熟知的,再说,你见过的元青花式样或许还没有我见得多。”马先生仍坚信这个瓷瓶是元青花,称如此神奇的宝瓶,他不会让它埋没,会继续咨询别的专家。

那么,马先生称曾到北京让一位国家级的鉴定师看过,确定元青花无疑。记者在网上搜到了马先生所称的专家,并找到了联系方式,发现对方属于北京的一家文物鉴定公司。接电话的专家先是称,马先生确实拿着瓶子来鉴定过。但在得知记者的身份后,他又改口称只是见过马先生发来的照片。

“具体是不是元代青花夜光瓷瓶,因没有见到实物,不能确定,仅从图片看,有点类似。”这位专家说,他们跟马先生有过联系,但具体的鉴别,还是要看他的实物。随后,这位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确实有一位国家级的鉴定专家,平常不轻易接待鉴定人,而公司的鉴定也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眼睛鉴定、仪器鉴定及专家鉴定,并出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别书,而价格也分别为300元、500元和2000元。“只有有必要时,才会由专家出现鉴定。”这位专家说。

马先生对北京的专家的说法很是惊讶,他确实托朋友请那位专家鉴定了,但是出具鉴定书要5000元,所以他就没要鉴定书,他还是相信这是真正的元青花。

链接

央视曝假鉴定利益链艺术品摇身变价值千万文物

今年的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曝光了虚假鉴定文物的利益链条,只要给出鉴定费,价格低廉的普通瓷器就摇身一变成为价值连城的宝贝。与此同时,2011年3月18日,播出的央视《经济半小时》也对此进行了关注,再次深入曝光了虚假鉴定文物的利益链条,一些自称国家级的专家,也参与鉴别牟利,令人心寒。

古董陶瓷花瓶怎么鉴定?


关于古董景德镇陶瓷花瓶鉴定的问题,简直就是古董爱好者的命根啊!古董陶瓷花瓶和普通的陶瓷花瓶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有时间的印记,不同的朝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那么关于古董陶瓷花瓶那么庞杂的信息应该怎么鉴定呢,那就请您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古董陶瓷花瓶怎么鉴定。

古代陶瓷花瓶的鉴定可靠的有两种办法,他们分别是眼力鉴定和仪器检测法。

那咱们先来看一下仪器检测法吧。

仪器检测法: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已经可以逐步借用仪器来对古董景德镇陶瓷花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计算来推算出其年代。虽然这种方法具有比较多的理性因素,但是小编我并不太看好这种方法,一是因为不同的检测技术也会出现的不同的时间距离偏差。而是我认为纯理性的东西都不太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就会生老一辈鉴别艺术的传承收到阻力。

古董陶瓷花瓶怎么鉴定?

另一种方法是靠眼力鉴定,当然也包括使用触感嗅觉等感觉,也就是俗称的人工鉴定。您可别小瞧这种方法,这是咱们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一门手艺,他凝结了那些老人们的无数心血,反正小编我是由衷的敬佩,他们所用的方法,小编我大致的给您编辑了一下,请您分享。

这个眼力鉴定通常在鉴定古董瓷器可以通过瓷器的款识、器身上的纹饰、器型、胎釉等方面入手。

一、款识:款识及作品本身的落款识别,每个朝代款识的书写都不相同,官窑跟民窑的款识也是不相同。款识能帮助藏家比较准确地判断年代。明代中后期至清代的陶瓷花瓶,款识已经非常普及。款识之所以能作为断代的依据,是由于历代的窑场成千上万,而它们落款字体都不可能是统一的。

二、纹饰:每个朝代根据当时的民风,特别是当朝帝王的喜好,会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无论是器身纹饰的题材、内容、手法以及工艺技术等,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元代以前,陶瓷花瓶的装饰主要是印花、画花、刻花、贴花、镂刻等。纹饰方面主要是花卉、动物、婴戏。釉上、釉下的彩绘只有黑、褐、红、绿等几个颜色。

三、器型:每个朝代因为民风不同,在器型有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明大粗”的说法,明代风格相对比较粗矿,在于器型上也是比较喜欢粗矿型的,旁边器型都会比其他年代来的大粗的感觉。

四、胎釉:古有“胎为骨,釉为衣”的说法。自从商周的上釉原始瓷和秦汉的单色釉发明以来,颜色釉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0多种。在鉴别胎质的时候,可从器物底物没有施釉的地方入手,分辨胎土淘炼的纯净度以及烧结的缜密程度。因为每个时代淘炼的方法有区别,明代以前的相比清代、民国时期,胎土中的金属含量以及杂质为较多。

3000元买“水书”注碗 被专家鉴定为无价国宝


考古发掘的水书文稿

一个普通“注碗”的外观

水书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水族的独特文字,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字符号,它传承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等文化信息,并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然而,由于缺少实物考证,因此,水书出现的起源时间,最早也只能推进到明朝。不过,记者昨从贵州考古界了解到,经过多位古文字历史专家考证发现,扬州民间藏有一只堪称国宝级的真品“八莲瓣陶瓷注碗”里书写的十个神秘符号,正是夏朝传承下来的水书文字。这就意味着,水书最早形成的历史源头是夏代而不是明朝初期。令人更加震撼的是,这只“八莲瓣陶瓷注碗”还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存世最完整的宋朝青花瓷器,而注碗中的文字,极可能就是失传已久的《易经》中的第一部——夏代“连山易”中的部分古老文字。

意外发现

扬州藏有一只国宝级的“水书注碗”?

“将水书文字形成的历史源头,由明朝初期推到夏代,还得从一只国宝级的‘宋瓷水书’注碗说起”。贵州省荔波县档案局局长姚炳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是表示。姚炳烈告诉记者,2003年年底,扬州曾有一位爱好收藏的藏友,自称藏有一只北宋早期河南临汝窑烧制的“八莲瓣陶瓷注碗”,而碗内还书写着十个神秘的符号。这些符号虽经四方求证,但始终没有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藏友看到贵州新闻媒体刊发有关水书和水族古文字的新闻报道的之后,遂给贵州省档案局致函,希望能够帮助其破解注碗中文字含义。后来,贵州省档案局又将李先生的求助信,转交给了荔波县档案局(水家学会)。

姚炳烈介绍,当他收到省档案局转来的求助信,一看信中临摹的神秘符号,便意识到这就是水书。不过,令他感到奇怪的却是,水书作为水族的独特文字,主要在贵州南部山区传播,而如今却出现在中原文物上,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了弄清信中临摹的神秘符号究竟是不是水书,姚炳烈便找来当地几位认识水书的水书先生,水书先生告诉姚炳烈,信中临摹的符号正是水书,而且是几个天干地支的符号,它们分别代表季节、时辰、数字等。

水书先生根据注碗里的水书符号排列,画出来的连山卦

两组水书对比符号:即夏陶24个水书符号和“八莲瓣陶瓷注碗”里的十个水书符号

姚炳烈告诉记者,为了慎重起见,他便将信中的神秘符号全部抄录了下来,然后让每一位水书先生单独辨认。在经历一天时间的短暂辨认之后,几位水书先生所写出的每一个字(符号)的含义,基本完全吻合。而且他们还从档案局现存的水书中,找到与“八莲瓣陶瓷注碗”里10个符号一模一样的文字记载,并一一标明了出处。

初步考证

神秘符号竟是夏代水族文字?

水书先生们的考证结果,不禁触动了姚炳烈的想象力:“难道在宋代,就有水族人到中原去烧制瓷器了吗?”为了进一步研究和确认“八莲瓣陶瓷注碗”与水书的因果关系,姚炳烈通过电话要求扬州藏友为其提供“八莲瓣陶瓷注碗”的实物照片。在姚炳烈的一再要求之下,扬州藏友便给荔波档案局寄去了“八莲瓣陶瓷注碗”的实物照片。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姚炳烈等一批水书历史研究专家意外地发现,扬州藏友收藏的“八莲瓣陶瓷注碗”基本排除了假冒的可能,这就意味着水书文化研究将出现划时代的“分水岭”。姚炳烈表示,由于水书一直流传在民间,因此,水族古文字形成于哪一个年代,基本是无从考证。尽管目前征集到的水书原件,历史最长的也不过是明朝初期。在这种缺少实物考证的情形之下,水书出现在中原文物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在河南二里头找到历史渊源?

据介绍,就在荔波档案局进一步研究水书产生的历史源头时,扬州藏友为荔波档案局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八莲瓣陶瓷注碗”里的10个神秘符号,与河南二里头出土的陶器上的24个神秘符号(即24个符号与水书象形古文字有众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非常相似。姚炳烈在得知这个情况后,便再次邀请多位水书先生参加水书比对研究。初步比对研究结果是,水书中确有与夏陶符号完全相同的记载。这就是说,“八莲瓣陶瓷注碗”里的水书,完全可将水书形成的历史时间,由明朝推到3000多年前的夏朝时代,甚至更久远的年代。事后,荔波档案局又为扬州藏友收藏的“八莲瓣陶瓷注碗”里的10个神秘符号的出处,出具了权威的认定书。

对话扬州藏友

为买“水书注碗”曾四次故意“被骗”

为了解“八莲瓣陶瓷注碗”的相关背景,记者几经周折,终于与扬州藏友取得了联系。这位藏友告诉记者,经国内多位考古专家和“央视鉴宝”栏目的专家鉴定,他所收藏的“八莲瓣陶瓷注碗”,确实系北宋早期河南临汝窑烧制的青花瓷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拍摄的专题片“破译水书”也印证了这种判断。而夏商二里头文化历史专题博物馆——河南偃师商城博物馆王竹林馆长,在电话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比对研究,如今存世的古代青花瓷数量,除了元代还有几十件完整的瓷器外,宋朝烧制的青花瓷基本没有几件,加上该瓷器里又出现了夏代的水书文字,因此,它的价值无论是从古文字考据还是陶瓷考古上来说,均堪称国宝级古玩。

谈到收藏“八莲瓣陶瓷注碗”的往事,藏友满脸的兴奋。藏友告诉记者,二十多年前,自己帮朋友购买玉器时,认识了几个河南商人。当时,由于他们不懂瓷器的收藏价值,因此,才将“八莲瓣陶瓷注碗”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我市一位古玩商人。藏友表示,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便直接找到了那位古玩商人,并表示自己想看看“八莲瓣陶瓷注碗”。看完之后,藏友吃惊地发现“八莲瓣陶瓷注碗”里居然有10个类似古代象形文字的符号,在这种情况下,藏友意识到这是一件品相很好的古瓷。于是,便要买走“八莲瓣陶瓷注碗”。不料,那位古玩商人却故意抬高价格。

“为买回‘八莲瓣陶瓷注碗’,必要的砍价策略少不了”。藏友说,当时为了买回“八莲瓣陶瓷注碗”,他曾先后四次故意“被骗”。即四次出高价向古玩商人购买了四件收藏价格不高的瓷碗。藏友表示,“故意‘被骗’不是不懂行,而是要消除藏友的戒心和取得对方的信任。”在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之后,古玩商人发现“八莲瓣陶瓷注碗”一时还很难脱手,加上“八莲瓣陶瓷注碗”里的神秘文字符号又属于书写文字。按照当时识别古玩的先例,类似象形文字的古文字符号,应该属于刻画文字。如果不是,则可能是假冒的古玩。在这种两难的心理影响之下,古玩商人才将“八莲瓣陶瓷注碗”以3000元较低的价格,转卖给了藏友。

考证猜测

猜测一是失传《易经》中的“连山易”?

据姚炳烈介绍,当他第一眼看到那个注碗中文字时,他便发现“八莲瓣陶瓷注碗”有八个莲花瓣一样的碗边。其中,十个符号中的八个在碗内壁,两个在内碗底。姚炳烈说,当他把“八莲瓣陶瓷注碗”的照片拿给水书先生们看后,一位水书先生提出,这只瓷碗是依次占卜的记录。水书先生谢朝海认为,“八莲瓣陶瓷注碗”不是用来装饭和其他用的,它是用来打卦占卜的。因为这个注碗里的符号,与连山水书记载中的占卜内容相符,加上连山水书也是一本打卦祭祀用的经书。因此,可以推断注碗里的文字符号,就是一次占卜记事。

谢朝海说,注碗里的水书符号排列,实质就是一幅水族的连山卦,它预测了25年以后,将发生一次变故。简言之,这只“八莲瓣陶瓷注碗”就是为记录这个占卜结果而特别烧制的。对于谢朝海的这个解释,结论不论是对是错,但连山卦这个词,却让姚炳烈眼前一亮。姚炳烈告诉记者,他曾在一本书看到过,中国的易经原本有三部。一部是夏朝的连山易,一部是商代的归藏易;另外就是周易。而“归藏易”早已经失传,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周易。为此,“八莲瓣陶瓷注碗”中表现出来的连山卦,可能正是失传已久的夏代连山易中的一次卜卦。

经了解,根据扬州藏友提供的“八莲瓣陶瓷注碗”实物图片显示,水书先生们认为:“八莲瓣陶瓷注碗”内壁上的8个文字,表明了该碗装窑点火的最佳季节、日期及时辰,而碗底的“一”和“七”,可能代表某种序号。在这种情况下,姚炳烈表示,截止到如今,尽管破译“八莲瓣陶瓷注碗”里的神秘夏陶符号工作仍在继续之中,但上述解释却与夏陶符号“可能是制陶工匠为表示某种特殊含义而刻画的”说法相吻合,为破译神秘的水族水书增强了信心。

猜测二

“宋瓷水书”就是一部古代兵法戒律?

尽管破译“注碗水书”里出现的水族文字工作,已经有了不少新的发现。但最终的破译结果,仍需等待专家的最后考证。不过,记者却根据夏代陶瓷上刻画的符号表发现,“八莲瓣陶瓷注碗”里有6个水书符号与夏陶出土的水书文字符号一致,其余四个符号则略有变化。

扬州收藏者告诉记者,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揣摩,他认为:“八莲瓣陶瓷注碗”实质就是一部行军打仗的古代兵法戒律。其综合意解为,为武用兵之道应切记,平坦的川道、灌木草丛堵塞处、低洼之地、丘陵山谷中间不能屯兵,久辎安灶做炊。对于这种解释,扬州藏友认为,这也符合春秋孙武所总结的“苞、源、塞、险、阻忌屯兵”的用兵法则。

新闻延伸

水书究竟是什么?

水书,水族的文字,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其形状类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最新的考古研究表明,水族文字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陶上的符号有相通之处,水书先生甚至可以大致解读其含义,这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重视。进而提出了水族先民可能来自北方和夏陶符号是一种文字。2002年3月,“水书”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水书又称“鬼书”、“反书”,其一是指其结构,有的字虽是仿汉字,但基本上是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字形的写法。“水书”文字为何与汉字不一样,其写法与汉字相反,这些问题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其二就是:在古代,水族先民因受统治阶级迫害,相传其祖先“陆铎公”创制“鬼书”以反对和报复统治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