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清哥窑五彩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对明、清五彩瓷器的断代勿忘鉴赏

对明、清五彩瓷器的断代勿忘鉴赏

清哥窑五彩瓷器的鉴别 五彩瓷器鉴别 古代五彩瓷器

2020-07-27

清哥窑五彩瓷器的鉴别。

我发现有些藏友爱犯一个通病,就是断代与鉴赏脱节。断代是指辨认历代藏品的造型特征,鉴赏是指识别历代藏品的工艺制造特点。有些藏友一见藏品的造型酷似真品,心头一热就急于下结论,往往忽视了造假者高超的技艺给人们造成的假象。其实断代与鉴赏是由表及里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共同构成验证古董真伪的总体。

如今在小拍或地摊有不少明清五彩赝品充斥市场,你光凭断代辨认藏品器型,恐怕要“大意失荆州”了。赝品器型往往很像明、清品,只要你认真鉴赏工艺特征马上就会发现赝品漏洞百出。一次小拍预展,我看图录上标有明代五彩与清代康熙五彩的拍品,就请工作人员取来鉴赏,拿起来忙又放下喽。您问为什么?因为明代五彩拍品没有大明彩的艳丽特征;康熙五彩拍品釉彩没有闪幻变化的蛤蜊光,釉粉外的白地上没有彩虹似的光晕。赝品造型再像也没用,因为赝品的胎质、釉彩及制造工艺特征都不对。玩家一看就明白,有些拍卖公司更门清,这叫拍品有卖相,就等藏友上当。

五彩又称硬彩,系相对于粉彩的“软彩”而言。采用勾勒填彩的方法,彩色无浓淡阴阳之分。明、清五彩瓷器受到海内外藏家的追捧,更是藏友们追寻的目标。图中的这只五彩笔架长9.2厘米、高6.8厘米,是我在地摊淘来的藏品。

应当如何断代并对藏品综合鉴赏呢?以五彩笔架为例做个简要说明,按五彩笔架器型特征我断其为清末民窑器物。因为我对五彩笔架综合鉴赏得出了五点结论:1.胎质鉴赏:胎呈粗米白色,胎质较粗松,器物手感适中。赝品胎质细密一般都手感重。2.底足鉴赏:底足为平砂底,可见自然磨痕。底足中间处有一气孔,气孔的作用是便于烧造。3.釉面鉴赏:釉面白中闪微青,有乔麦地零星小黑点,这是清代民窑器物釉面上的普遍特征。4.釉彩鉴赏:阳光下侧视绿色已均有蛤蜊光,光绪时期器物上的绿彩恐怕还达不到这种程度,凭经验,我认为图中这件五彩笔架应是同治时期的民窑器物。5.综合鉴赏:五彩笔架有苍老感,有些地方有轻度磨彩。

藏友不妨记住:胎是器的骨,釉是古董衣,纹饰显露出古董的历史特征。taocI52.COm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釉下五彩瓷鉴赏


瓷器中的五彩,一般是指釉上五彩或青花五彩,而釉下五彩是特指清朝末宣统年间创烧的新品种。当时烧制的数量不多,现已属珍贵之物了。

瓷器釉下彩的发展史也是源远流长的,早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釉下彩盘口壶,胎上通体用毛笔绘褐黑色纹饰,外罩青黄釉一次烧成。它证明了三国时期已有烧制釉下彩绘的工艺,开创了釉下彩绘之先河,为后世的釉下彩瓷打下基础。到了唐代,在四川的邛崃和湖南的长沙窑中,釉下彩绘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用彩以多色为主,以含有铜、铁、钴、猛等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绘出所需纹样,罩上透明釉一次烧成,呈现出褐红、褐黑、兰、绿、黄、紫等色彩。装饰纹样有人物、动物、植物、花卉、云气山水和图案画等。

另从杨州唐城遗址和浙江龙泉金沙塔基、绍兴翠环塔基中出土的青花瓷片看,证明我国在唐、五代、宋已烧制出釉下青花瓷。

上述种种,只属釉下彩绘瓷,还不属釉下五彩瓷,所谓釉五彩瓷,按古代陶瓷辞典解释为色彩繁多、色泽浓艳、五彩缤纷者。

我国的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是在烧好的白瓷或某些纹饰用青花代替的白瓷上加饰彩绘,再次入窑烧成的。它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经成化、万历到清初的康熙朝都很盛行,后被粉彩所代替。

真正的釉下五彩瓷,是清末宣统年间由湖南醴礼窑创烧成功的新式瓷器,它是将多种着色剂绘画在瓷胎上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高烧成功。这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又一个新成就。它的问世受到国内外人士的一致欢迎。在1907-1912年间,曾两次参加过世界博览会,均获得一等金牌奖章。

釉下五彩瓷器的特点,是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保护纹饰不被外界磨损、防止和减少彩料中铅的毒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彩绘瓷器。当时官商合一的新华公司也以此为鉴,烧制了一批釉下五彩瓷器。图中的笔筒就是当时的产品,它不仅瓷质亮丽,纹饰也是一幅很精美的山水画,画中群峰逶迤,湖光山色,从林村舍,鱼帆垂钓,景观相映成辉,给人一种尘嚣涤尽,心旷神怡之感。此后釉下五彩技术流传开来,许多窑厂也纷纷烧制。图二是一件“民国三十四年”(1943年)烧制的雄鸡图洗口瓶。一直到解放初期这种瓷品仍在烧制,而且产地并不仅限于湖南澧陵:附图还有一件参考器物就是50年代广东大埔所烧制的日用酒壶。

由于釉下五彩的各种彩料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都各不相同,要烧制成功是极不容易的。在当时烧制的数量就不多,时今若能收藏到清末民初的精品,也属难得。

鉴赏清康熙五彩瓷


清朝瓷器以青花瓷著称于世外,彩瓷也曾享誉一时。习惯上所说的彩瓷,是指瓷器釉上加彩。据考证,这种以彩色装饰瓷器的做法,起源于晋,宋代出现釉上的“宋三彩”,元代则创造了著名的青花、釉里红等,到了明清两代,釉上彩的配方进行了重大改革,经过了一系列的创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多彩色绘制出画面,充分显示了它的绚美和巨大的吸引力,这就是五彩瓷的发明。

何谓五彩瓷,据《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它的最大特征是:1、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2、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3、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4、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至于康熙时期的民窑五彩,《陶雅》中说:“康熙彩绘手法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为最,其余龙凤香莲之属,规矩准绳,必恭敬正,或反不如‘客货’之奇诡者,盖客货所画,多系怪兽老树,用笔敢于恣肆。”这里所说“客货”即指的是民窑产品。由于民窑产品在装饰上受的束缚较少,所以其图案题材丰富多样,运用自如,除花卉、梅鹊、仕女等,还大量采用戏曲、小说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其中尤以描绘武士所谓“刀马人”最为名贵。上图这件安徽望江县博物馆所藏的五彩瓷就具备了康熙时期民窑五彩瓷的特点,该瓷盆整体造型别致,制作精细,通体为甜白釉色,撇口沿,斜弧腹,浅圈足,内外以五彩绘有虫鱼花卉及民间故事“麒麟送子”的图案,洋溢着人间喜气,栩栩如生,跃然画上,其韵味深长令人神往。

绚丽多彩的明清五彩瓷器鉴赏


北京 冯小琦

五彩瓷器自元代创烧以来,到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彩瓷品种。

一、彩瓷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最早出现的瓷器都是单色釉,有青釉、黒釉瓷器。到三国时期出现最早的釉下彩绘瓷器。如南京出土的青釉釉下彩绘羽人图壶,釉下绘有褐彩纹饰。

唐宋时期是中国彩瓷的发展时期,除南方地区的越窑、长沙窑为代表的青釉褐彩、青釉褐绿彩以外,由于北方瓷业迅速兴起,出现白釉绿彩、白釉黑彩、白釉褐彩、唐三彩、金三彩、辽三彩等品种。

元代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彩瓷有了新的发展。和其他瓷窑相比较,景德镇的彩瓷由于采用高岭土制成,瓷器质量大大提高,从质量和品质上看优于其他地区的彩瓷。烧制出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蓝釉白彩、蓝釉金彩、红绿彩、戗金五彩、青白釉褐彩等品种。

明清时期是彩瓷最为兴盛的时期,彩瓷空前发展,从数量和品种上大大增加。除青花、釉里红品种以外,还有斗彩、五彩、红绿彩、素三彩、青花五彩、白地绿彩、白地赭彩、粉彩、珐琅彩等。清代更是各种色地彩瓷的繁荣时期,品种更加丰富。

五彩是彩瓷发展的又一新的阶段,最早出现于元代,在金代三彩的基础上,景德镇烧制出元代五彩,器物有高足杯、玉壶春瓶等。九十年代见到的戗金五彩,是在景德镇烧制的卵白釉瓷器上,采用进口料绘制而成,纹饰类似堆粉,突出于器物表面,纹饰有花卉、龙纹等。色彩以紫、白、孔雀绿、黄诸色,有些施加金彩,故有戗金五彩之称。自元代开始,五彩瓷器逐渐流行,尤以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和清代顺治、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最为著名。

二、明代的五彩瓷器

宣德时期的五彩瓷器数量较少,均为御窑制作,器型仅见碗、高足碗等。其装饰是彩多与青花结合,碗口沿内外、足墙分别绘青花龙纹、梵文、海水纹,主题纹饰为五彩绘制的莲池纹。纹饰色彩有红、绿、赭、蓝诸色(图1、图2)。底有“大明宣德年制”官窑六字楷书款。对以后的五彩瓷器有很大影响。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时也有五彩瓷器,但数量较少,直到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器进入繁荣时期。

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瓷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青花为一种色彩,即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青花五彩,是典型的五彩;另一种是以红绿黄等为主的纯粹釉上五彩。

青花五彩是在宣德、成化五彩、斗彩的基础上发展的。但与宣德、成化五彩、斗彩不同。宣德五彩是以青花作为边饰,主题纹饰主要以红绿彩为主,赭彩及青花作主题纹饰的点缀,少量运用。成化斗彩是釉下青花勾出花纹轮廓后,高温烧制,再在轮廓线内填各种彩,二次烧成,色彩鲜艳,但风格疏雅。嘉靖、万万时期的典型的五彩瓷器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的结合工艺,色彩浓艳。它先以蓝色描绘纹饰,高温烧成,再在釉上施以红、深绿、淡绿、黄、褐、紫、黑、孔雀蓝诸色,实为青花五彩,官窑五彩瓷器多属此类(图3),彩色浓重,色调对比强烈。尤其突出红色,浓翠红艳。至万历时期这种风格尤为明显。在纹饰构图上,花纹构图较满,有些主题纹饰与辅助纹饰主次不很分明,缺乏层次感。在五彩瓷器中,有一种橘黄色,其工艺是先施黄彩,然后在黄彩上再施红彩,所谓黄上红,是嘉靖时期较为特别的施彩方法(图4)。

嘉靖、万历时期的青花五彩器物造型主要有各式瓶、葫芦瓶、镂空瓶、蒜头瓶、壁瓶、罐、方罐、壶、提梁壶、炉、军持、花觚、碗、杯、盘、盒(图5)、笔架等。嘉靖时方形器物较多,如方罐、方瓶、方碗等;葫芦瓶有各种式样,如圆形、方形、天圆地方形等。万历时期五彩器物采用镂空较多,有各式盒子、炉、瓶等;盒子有方、圆、长方、环形、银锭形、方胜形等。

传世的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瓷器的纹饰以莲池鸳鸯(图6)、鱼藻、人物、婴戏、云龙、云凤、云鹤、团鹤纹为主,辅以山石、花果、荷叶、缠枝莲、璎珞、回纹等。璎珞纹是嘉靖时期采用较多的纹饰之一(图7),道教题材也很盛行,如云鹤八卦、道教人物等。

嘉靖、万历时期青花五彩瓷器中的小件器物胎釉制作精细,有些大件器物胎釉较粗。大件和方形器物多有变形。底釉微泛青色。

嘉靖、万历时期的青花五彩瓷器的款识按部位有底款、肩款、口边款几种。以六字双行楷书青花款最多见,青料发色浓重。款的形式有双圈款(碗、罐)、双方栏款(方形器物)环形款(瓶罐肩、底部)竖行或横行直书六字款。

嘉靖、万历时期还有另一种釉上五彩瓷器,即不使用青花料,为纯正的釉上五彩。主要使用红、绿、黄等色。如故宫[微博]博物馆所藏的五彩团龙纹大罐(图8),是在烧好的白瓷上,施加红、绿、黄、孔雀蓝等色。这类五彩官窑、民窑都有制作。

明末清初民窑继续烧造青花五彩瓷器,器物以罐类为常见,多牡丹花卉、狮子戏球纹饰。常见小罐等器形。明末崇祯时期烧制有“百花斋”款五彩筒瓶,纹饰清新雅致。同时期外销日本较为多见的海棠式人物纹盘(图9),纹饰简约,具有中国画的效果。这类多为釉上五彩。

三、清代五彩瓷器

清代五彩瓷器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器型、纹饰、用彩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顺治、康熙五彩最具代表性。

顺治五彩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可以明显看出从明代向清代过度的风格。五彩瓷器与同时期的青花瓷器在造型、纹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器型有罐、瓶、蒜头瓶、花觚(图10)、盘等。纹饰以花卉题材为主,双犄牡丹比较常见(图11)。除花卉纹以外,还有人物、动物等纹饰。动物纹比例较大,多占满器物的整个空间。顺治到康熙早期,常见用红彩在花纹以外的地子上画出各种锦地纹饰,是这时期五彩瓷器装饰的特点(图12),口部多饰酱色也是顺治五彩瓷器的特点(图13)。

康熙五彩在明代及清代顺治五彩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首先体现在烧造数量多,胎釉质地坚硬,器型种类丰富,纹饰题材广泛。在用彩上有新的变化:釉上蓝彩代替釉下蓝彩,蓝色更加艳丽;增加了黑彩,黑彩色黑如漆,有光亮感;还增加了金彩,使五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康熙五彩除了新增加的几种彩之外,在用彩上色调对比强烈,红绿对比分明,可以分为深浅不同色阶,其中有的使用绿彩较多(图14),有的使用红彩为主(图15),有些又以墨彩为主(图16),有的以金彩为主,因此形成多种不同风格,变化较多。

康熙五彩在造型上出现一些特有的器形,如棒槌瓶、凤尾尊(图17)、各式花盆、长颈瓶、葫芦瓶、观音瓶、将军罐(图18)、盖罐、莲子罐、茶壶、笔筒、盒、碗、盘、铃铛杯、十二月花卉杯,外销瓷中还有六方瓶、三节葫芦瓶、奶杯、汤盆、蓝地开光五彩瓶、盘等,以及人物塑像、坐狮等动物塑像。

康熙五彩的纹样与明代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绘画水平较高,不论写实还是写意,都构图严谨,纹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人物比例适度。题材主要有花卉、人物、动物、山水等。

花卉纹是瓷器中的传统题材,它可以装饰在任何器物上,可以作主题纹饰,也可以作辅助纹饰,可以单独成画,也可以多种花卉组合而成。可以折枝,也可以多方连续的缠枝布局。可以按组排列,也可以布满器物的整个空间,也可以与其他纹饰组合,构成有一定寓意的纹饰。传统纹样中不少是带有吉祥寓意的。利用图案读音与吉祥语的谐音构成具有吉祥寓意。如牡丹寓意富贵、牡丹、莲花组合代表富贵连连;笔、银锭、如意组合寓意必定如意等。

清代绘画对瓷器纹饰有直接的影响,著名画派、画家风格在瓷器绘画中有所体现,与画坛一样,清初花鸟题材非常流行,花卉与鸟类组合的纹饰也比较多。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五彩花鸟纹盘(图19)体现了清新雅致的风格。最具特点的是康熙时期的双犄牡丹,这种画法在明末与清顺治时期已经出现,至康熙时期成为典型纹饰(见图14)。

康熙五彩瓷器还大量外销,在外销的五彩瓷器中,常见花卉、人物、动物、山水以及具有域外风格的纹饰。

清代五彩瓷器的花卉纹中有牡丹、荷花、菊花、四季花、洞石花卉、花果、石榴花果、松竹梅,花卉多写实,也有图案式布局的花卉,难以分辨画的是某一种花,只作为装饰图案。

人物纹在瓷器装饰中也常使用,三国时期青瓷彩绘罐上已见有人物纹,以后历代瓷器装饰都有运用。在康熙五彩瓷器中,有以下几类人物纹:1.反映明末清初战争题材的“刀马人”,主要见于明末崇祯到清康熙时期的各类青花、五彩等器物上,是明末清初战争的真实写照。人物着戎装,或骑马、或挥刀,题材来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2.仙人道士题材,最常见的有八仙纹。3.仕女童子纹,表现母子游戏玩耍、或教子等内容;4.爱情题材,来自古代名著《西厢记》等故事中。人物纹也受当时绘画与版画影响,有些题材完全来自于绘画、版画。

这一时期五彩瓷器的仕女纹饰特点是画面上人物所占比例较大,一般为浓发高髻。且人物的服装也与明代不同,不是简单的一件衣服、一种颜色,而是有内外之分,衣纹花饰较多(图20)。

动物纹在五彩瓷器中亦很丰富,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均可入画。常见有龙(图21)、麒麟、狮子、鹿、羊、马、象、海兽、海怪、猴、猫、鹰、鸟类、蝴蝶、蜜蜂、蝙蝠、鱼类、禽类等。一般动物纹常与其它纹饰组合使用,或与植物、或与山水、或与人物共同构成纹饰。从图中可见绘画技法纯熟,动物的细部描绘精致。

山水纹在瓷器的装饰中出现较晚,在五代越窑青瓷上已作为人物纹的背景出现,又在元明清景德镇瓷器上使用并发展,元代青花器上人物纹中已出现山水纹,明代民窑生产的青花比较常见乡村小景、田园风光、亭台楼阁,特别是明末销往日本的瓷器上简笔山水很有特色。明末清初山水题材比较常见,康熙时期山水纹构图繁密,层次丰富,绘画技法成熟。有些与人物等纹饰组合。

外销五彩瓷(域外风格的纹样)大量使用开光装饰。这种开光装饰明末清初流行,大量销往欧洲。欧洲称之为克拉克瓷。日本研究者称之为芙蓉手,而我们通常称之为开光花卉纹瓷器。这类瓷器以青花为多见,也有部分五彩瓷器。其特点是盘口径较大, 30~50多厘米不等,口沿外折,形成宽边,口沿多为8或16各扇形开光,每个开光间隔有小开光装饰,开光内画各种纹饰,盘里心开光内画花卉、花篮、花鸟等纹饰(图22)。另一种装饰在清代康熙时期也比较流行,在纹饰布局上采用多层次多形状的开光装饰,器物通体几十个开光装饰,这在国内的瓷器中也较少见(图23)。康熙时期沿用这种装饰。与明代晚期不同的是绘画水平提高,纹饰更加精细,不少五彩瓷器还加饰金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花卉题材在外销瓷器中也大量出现,多为中国传统纹样。在外销瓷中出现的一种郁金香纹饰是比较特别的,它经常作为局部装饰纹样出现,多是销往荷兰的瓷器。西洋花卉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比较常见。

康熙时期除以上白地五彩外,还出现不少色地五彩,如米黄釉五彩(图24)、豆青釉五彩(图25)、冬青釉五彩、哥釉五彩、黄釉五彩(图26)等。

雍正时期五彩瓷器比康熙时期无论数量、造型都大大减少,器型有罐、碗、盘等。纹饰有人物、花卉题材。人物纹特点是画面中人物比例减小,女士多束发,人物显得清秀(图27)。

自雍正以后粉彩流行,五彩瓷器逐渐走向衰落。乾隆以后虽仍有少量五彩,但无创新之作,有些传统的五彩龙凤纹碗历代延续烧造。

青花五彩瓷器鉴定


青花五彩的定名应是80年代以来的研究新成果。过去传世品中五彩瓷器的装饰无论是否有青花都称“五彩”,但从未见过一件明宣德时期的五彩器,可是明清文献确有有关烧造的记载,如前文所述“白地青花间装五色……宣品最贵”,“宣窑五彩深厚堆垛”,因此明宣德是否制造过五彩瓷器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学术问题。 1985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明宣德五彩鸳鸯莲池龙纹碗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证明了明代文献记载的可靠性。明宣德时期确实制造了五彩瓷器,包括“青花五彩”。1988年景德镇御窑厂旧址又出土了与萨迦寺碗主题纹饰相同、装饰方法相同的瓷盘,这又是一例青花五彩的出现,自此以后现代陶瓷学者将五彩瓷器分为“釉上五彩”、“青花五彩”两大类。

青花五彩一般以红、黄、绿、紫及青花为五种主要颜色,其装饰方法与斗彩相同,都是由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而形成的瓷画,因此青花五彩与斗彩在划分实物时极易混淆。但它们之间仍有区别,首先是运用青花表现纹饰的形式不同,斗彩运用青花勾绘全部纹饰的轮廓线,而青花五彩的纹饰没有青花轮廓线,只是依据纹饰设色的需要将需用青花表现的部位先画出来。另一方面是釉上彩绘的区别,斗彩是在淡描青花瓷器上依据纹饰设色的安排进行彩绘,彩绘时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施彩方法(如填彩、点彩、复彩);而青花五彩是在纹饰不完整的青花瓷器上面的空白处进行彩绘,把画面补齐,正如《南窑笔记》中所谓“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如嘉靖青花五彩婴戏纹方斗杯,里口缠枝灵芝纹点缀几朵青花灵芝,杯外部分花朵及婴儿头部用青花绘制,其余纹饰则用多种釉上彩表现。此外,青花五彩瓷器的纹饰中有的青花很少,仅仅作适度点缀,也有的青花纹饰很突出,都是依据画稿的具体要求。本公司应买家市场需求和市场动态需求,本公司面向全国火爆征集古玩古董收藏品,有收藏的藏家速度拿出来,就会不等人,今年的行情会创造10亿的时代,也许下个藏品就是您的。

国内外对五彩瓷的态度有何不同


五彩瓷成熟于明代,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高峰时期,分别为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和清代康熙时期,两者风格相近,又各具特色。国内外收藏者对五彩瓷的热度不尽相同,今天小编就带您分析下国内外收藏市场对五彩瓷的不同态度。

目前所见最早的青花五彩瓷是宣德时期的官窑作品,传世极少,仅见西藏萨迦寺有收藏,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遗址有少量出土,相信宣德窑五彩在明中期也难为藏家所见,更谈不上外销了。中外对五彩瓷器的态度分歧始于万历时期,万历五彩深得当时日本社会的喜爱,许多五彩瓷器销往日本后为上层人士所珍视。入清以后,日本人仍然痴迷于五彩,不惜重金求购,国内也因此出现了仿造之风。

而在当时的国内,五彩瓷并未像在日本一样受到推崇,青花瓷才是主流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青花瓷十分普及,至今国内留存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也很多。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清初,时人叶梦珠在其著作《阅世篇》中对嘉靖一朝青花尚且推崇至备。晚明时期,随着外销瓷器市场的扩大,瓷器大批涌入欧洲诸国。欧洲社会对五彩瓷器的钟爱并不逊于日本。由于五彩瓷器的色彩对比强烈,在视觉效果上与欧洲建筑的居室装饰色彩十分搭配,故大为流行。欧洲商人遂大力收购并运往欧洲销售,造成了五彩瓷出口数量巨大。可以这么说,明中后期景德镇生产的五彩瓷大部分是专为海外市场制作的。

清以后,清政府实行禁海令,景德镇瓷器外销被迫中断,中国的五彩瓷器被日本生产的“伊万里瓷”代替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要,由此可见欧洲社会对五彩瓷的钟爱。当清廷收复台湾后,重开海禁,瓷器贸易旋即重新步入繁盛期。

康熙五彩得以大力生产并且水平高超独步有清一代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有着强劲的海外市场推动。当时绝大多数五彩瓷器的生产是基于外销的目的,因此留存在国内的甚少,这也是为什么五彩瓷在国外比在国内多见的主要原因所在。

同时期国内社会对五彩瓷的态度却与国外截然不同。有清一代的官窑瓷器,除了康熙一朝有五彩外,其他时期多为青花、粉彩、单色釉,清代民窑也很少再生产五彩品种,除了光绪时期出于仿古谋利的目的才有大量仿制以外。这就说明在康熙以后的100余年里五彩瓷器几乎被国人忽略了。

正是由于欧洲人、日本人长期以来对五彩瓷情有独钟,在这种传统的审美和收藏心态支配下,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国外古董商纷纷来华收购在中国国内留存的五彩瓷器。当时国内藏家多偏重宋瓷与永宣青花、雍乾官窑,认为五彩俗气,不够高雅,因此价位也甚低。一些精明的中国古董商趁此机会大量的为海外收购五彩瓷,造成国内的五彩瓷器严重流失,在国内留存下的精美者甚少,故今天的国内收藏群体难以接触到上好的五彩瓷器,自然也就无法激发他们的收藏欲望,更谈不上五彩瓷的专题收藏了。较之于其他品种,如青花、粉彩、斗彩等,五彩瓷明显缺乏一个收藏的历史传统。

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最辉煌的一笔是在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以高达4404.475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成交价最高的中国瓷器,直到今天也被业内津津乐道。此后,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虽然未再有如此惊人的表现,但也屡屡创出佳绩。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龙纹出戟花觚以474.25万元成交。2003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以434万元成交,一件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牡丹花卉纹碗以386.51万元成交。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荷塘鸳鸯图蒜头瓶以428.24万元成交,一对清康熙五彩果鸟图碗以549.96万元成交;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花卉内绘果实纹碗以428.24万元成交。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对清康熙五彩果鸟图碗以549.96万元成交。

而在内地拍卖市场上,五彩瓷根本无法体现出应有的市场地位,能获得较理想价位者寥寥,目前市场最高价为一对清康熙御制珊瑚红地五彩九秋图碗以495万元成交,此外,清雍正五彩山水人物笔筒以220万元成交,清康熙珊瑚红五彩花卉纹碗以165万元成交,明万历青花五彩人物图盖罐以121万元成交。

虽然内地藏家这种审美传统绝非一朝半夕所能改变的,但对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的受追捧也不应该再继续视而不见下去了,同样内地的拍卖公司也应该在五彩瓷市场的培养上多下些功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五彩瓷在内地市场上会大放异彩。

恢弘奇丽的康熙五彩瓷器


康熙的五彩瓷器绚丽多姿,恢弘奇丽,虽然在明代五彩瓷器发展起来的,但是康熙五彩瓷器无论是釉色还是装饰纹饰等艺术效果已经超越了明代五彩瓷器。

五彩云龙纹碟

五彩云龙纹碟口沿外折,直腹,平底。内底绘朱龙一条,间饰黄绿彩云纹,画面精美,寓意吉祥,色彩绚丽。五彩云龙纹碟制作精致,为康熙五彩之佳作。

康熙五彩釉色

“五彩”意为多彩,不仅仅是只有五种釉色,但是必须含有红彩,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康熙五彩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使用釉上蓝彩与金彩,使五彩的颜色愈加丰富。蓝彩厚而浓艳,彩之外围有一层光晕。黑彩漆黑光亮。特别是由于金彩的广泛使用,使康熙五彩瓷器更加恢弘奇丽。

清康熙五彩锦鸡插屏

清康熙五彩锦鸡插屏公鸡尾巴使用了黑彩,突显了康熙五彩的特点。瓷板不仅瓷胎细腻而且色彩鲜艳,瓷板圆形中心五彩饰山石锦鸡图,两只红色锦鸡,一只栖于山石之上,一只立于山石之下,锦鸡尾部羽毛红黑相间,参差错落。山石旁盛开着朵朵菊花、牡丹。瓷板边以绿地点纹为地,饰红、黄相间的朵花,寥寥数笔即把锦鸡的神态描绘得生动传神,在白釉的衬托下,尤如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康熙官窑五彩瓷器的纹饰

康熙五彩瓷器以其优美的造型、鲜丽精致的纹饰而成为康熙朝瓷器中较有代表性的品种。康熙五彩瓷器纹饰图案主要有花卉、梅鹊、花鸟、仕女、刀马人等。清康熙朝官窑瓷器的装饰画面有许多出自当时名画师的手笔。

康熙官窑五彩竹纹笔筒

康熙五彩竹纹笔筒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笔筒直口,筒形身,璧形底。器外壁一面绘墨竹两枝,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勃。竹枝于黑彩外又润以绿彩和赭石色少许,风格苍劲潇洒。另一面题行书诗句:“终获万龙化,曾留彩凤吟”,末有红彩阳文篆书“西”“园”联珠方印。此笔筒所绘的簇簇墨竹清秀挺拔,瘦劲有力,深浅相宜,富于层次感,有如画在白纸上的国画一般生动细腻,绝非一般工匠所能为。此墨彩笔筒将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加之墨彩黑亮如漆,光滑浓艳,与纯白的底釉构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赋予此笔筒不同凡俗的审美意趣。

康熙五彩鉴别的几点个人看法

康熙五彩瓷器画片纹饰一般都是出自名人之手,而且画片篇幅占据瓷器较大画面。。人物脸部都不端正,只勾轮廓不填色。

康熙五彩瓷器釉面微微凸起,釉料看上去有坚硬感,周围有闪烁的“蛤蜊光”,纹饰周边有光晕。尤以蓝彩为甚。

康熙盘、碗、瓶、罐类的瓷器底一般均能见到明显旋纹痕及黑疵瓶、罐类器的底足往往有二层台的硬折角,其折角圆浑者为后仿。

康熙五彩花鸟长方瓷板

 五彩花鸟长方瓷板,清康熙,长25.2cm,宽14.6cm,厚2cm。

 瓷板以双墨线为边饰,内以五彩为饰,一只鸟儿栖息于盛开的梅花枝干上,一枝翠竹随风摇曳,蝴蝶穿梭于花叶之间。瓷板釉面细润纯净,纹饰布局舒展,以红、黄、绿、金、墨等色彩描绘,色彩丰富绚丽,颇有国画意蕴。

康熙五彩是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继承其传统技法而又有创新和发展,达到了中国传统彩瓷的顶峰。

五彩瓷器文物的作伪与鉴定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物化测定分析,五彩中的红彩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黄彩也是氧化铁,绿彩系铜绿铅釉,蓝彩属钴蓝铅釉,黑彩为铁、锰、钴和铜,即用钴土矿和铜花片配制而成的。由此所见,明清时代的五彩和粉彩大部分都是在古代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两者在化学组成上的最大差别是低温色釉都属二元系统,而釉上彩则大部分为三元系统,在着色机理方面,绿釉和绿彩都是离子着色,黄釉和黄彩都属离子着色,矾红和金红分别为和金的悬浮体着色,蓝釉和蓝彩都属离子着色。所以,五彩的炉温高达800度:左右,具有鲜明透彻、耐火、不褪色、不剥落、恒久如新的特点。

大明五彩是明代成化年间,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一种釉下青花与釉上红、绿、翠绿和赭色综合装饰的瓷器,旨在打破青花单一色彩的瓷绘格局。《博物要览》、《敝帚轩剩语》、《长物志》均说其因“青花间装五色”而得名,其中尤数成化窑烧制的最为精致,史有“成窑五彩”之誉,这就是著名的成化斗彩瓷器。弘治时期的五彩继承了成化的风格,其产品特色是刻花填彩。即在胎上刻出所需要的图案,上透明釉时将刻好的图案留出,将其高温烧成后,再在白釉露胎的瓷器上施以色彩,并用低温烧烤即成。正德五彩是在白釉瓷器上直接绘五彩纹饰,使用较多的是红、绿、黄三彩,绿色多为翠绿和孔雀绿,色呈浅色略带黄。有些瓷器还用黄绿彩、红彩做点缀,或以套色来烘托纹饰。到了嘉靖时期,瓷器的釉上五彩以红、绿、黄、紫、孔雀蓝、黑彩描画图案,其中红、绿、黄为三主色,也有金彩等多种色彩的五彩瓷器。万历时期的五彩瓷仍基本与前代相同。

康熙五彩的彩料属于低温釉料,烤烧温度较之粉彩为高,故后人称前者为“硬彩”,后者为“软彩”。康熙年间,御窑厂在复制大明五彩的生产实践中,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尤其是俗称“古翠”的蓝彩在烧成后的呈色效果,其浓艳程度超过了青花。从此,古翠取代了青花,开创了纯釉上彩绘的艺术领域,形成了 “康熙五彩”的主导地位。

五彩瓷文物的鉴定除了形以外,最重要的是色,在施用的色彩方面也可以找到一些时代上的区别,如根据现在掌握的文物鉴定方法看,明成化彩绘中没有黑彩,当时除用釉下钴料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假如我们遇到一件釉上黑轮廓的成化彩瓷器,就应该打上一个问号,因为黑轮廓线的应用最早不超过正德初期。

国内外收藏市场对五彩瓷的不同态度


五彩瓷成熟于明代,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高峰时期,分别为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和清代康熙时期,两者风格相近,又各具特色。国内外收藏者对五彩瓷的热度不尽相同,今天小编就带您分析下国内外收藏市场对五彩瓷的不同态度。目前所见最早的青花五彩瓷是宣德时期的官窑作品,传世极少,仅见西藏萨迦寺有收藏,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遗址有少量出土,相信宣德窑五彩在明中期也难为藏家所见,更谈不上外销了。中外对五彩瓷器的态度分歧始于万历时期,万历五彩深得当时日本社会的喜爱,许多五彩瓷器销往日本后为上层人士所珍视。入清以后,日本人仍然痴迷于五彩,不惜重金求购,国内也因此出现了仿造之风。而在当时的国内,五彩瓷并未像在日本一样受到推崇,青花瓷才是主流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青花瓷十分普及,至今国内留存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也很多。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清初,时人叶梦珠在其著作《阅世篇》中对嘉靖一朝青花尚且推崇至备。晚明时期,随着外销瓷器市场的扩大,瓷器大批涌入欧洲诸国。欧洲社会对五彩瓷器的钟爱并不逊于日本。由于五彩瓷器的色彩对比强烈,在视觉效果上与欧洲建筑的居室装饰色彩十分搭配,故大为流行。欧洲商人遂大力收购并运往欧洲销售,造成了五彩瓷出口数量巨大。可以这么说,明中后期景德镇生产的五彩瓷大部分是专为海外市场制作的。清以后,清政府实行禁海令,景德镇瓷器外销被迫中断,中国的五彩瓷器被日本生产的“伊万里瓷”代替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要,由此可见欧洲社会对五彩瓷的钟爱。当清廷收复台湾后,重开海禁,瓷器贸易旋即重新步入繁盛期。康熙五彩得以大力生产并且水平高超独步有清一代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有着强劲的海外市场推动。当时绝大多数五彩瓷器的生产是基于外销的目的,因此留存在国内的甚少,这也是为什么五彩瓷在国外比在国内多见的主要原因所在。同时期国内社会对五彩瓷的态度却与国外截然不同。有清一代的官窑瓷器,除了康熙一朝有五彩外,其他时期多为青花、粉彩、单色釉,清代民窑也很少再生产五彩品种,除了光绪时期出于仿古谋利的目的才有大量仿制以外。这就说明在康熙以后的100余年里五彩瓷器几乎被国人忽略了。正是由于欧洲人、日本人长期以来对五彩瓷情有独钟,在这种传统的审美和收藏心态支配下,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国外古董商纷纷来华收购在中国国内留存的五彩瓷器。当时国内藏家多偏重宋瓷与永宣青花、雍乾官窑,认为五彩俗气,不够高雅,因此价位也甚低。一些精明的中国古董商趁此机会大量的为海外收购五彩瓷,造成国内的五彩瓷器严重流失,在国内留存下的精美者甚少,故今天的国内收藏群体难以接触到上好的五彩瓷器,自然也就无法激发他们的收藏欲望,更谈不上五彩瓷的专题收藏了。较之于其他品种,如青花、粉彩、斗彩等,五彩瓷明显缺乏一个收藏的历史传统。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最辉煌的一笔是在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以高达4404.475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成交价最高的中国瓷器,直到今天也被业内津津乐道。此后,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虽然未再有如此惊人的表现,但也屡屡创出佳绩。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龙纹出戟花觚以474.25万元成交。2003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以434万元成交,一件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牡丹花卉纹碗以386.51万元成交。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荷塘鸳鸯图蒜头瓶以428.24万元成交,一对清康熙五彩果鸟图碗以549.96万元成交;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花卉内绘果实纹碗以428.24万元成交。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对清康熙五彩果鸟图碗以549.96万元成交。而在内地拍卖市场上,五彩瓷根本无法体现出应有的市场地位,能获得较理想价位者寥寥,目前市场最高价为一对清康熙御制珊瑚红地五彩九秋图碗以495万元成交,此外,清雍正五彩山水人物笔筒以220万元成交,清康熙珊瑚红五彩花卉纹碗以165万元成交,明万历青花五彩人物图盖罐以121万元成交。虽然内地藏家这种审美传统绝非一朝半夕所能改变的,但对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的受追捧也不应该再继续视而不见下去了,同样内地的拍卖公司也应该在五彩瓷市场的培养上多下些功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五彩瓷在内地市场上会大放异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