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诗词 > 唐诗鉴赏辞典 > 导航 >

唐诗: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鉴赏

唐诗: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

2021-09-09

唐诗鉴赏辞典。

文字发挥到极致应该就是中国的诗词了,学好诗词能帮助到你之后的文言文、阅读理解、以及作文的学习,哪里有快速帮助我们理解诗词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唐诗: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鉴赏》一文里的内容里吧。

摘要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至于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的原因,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说: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这里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这两句诗是一个倒装句,使诗歌画面的色彩顿时突现,同时,从地理学的角度讲,站在“孤城”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门关、祁连山和青海湖这三点相联的千里边防线的,这里一个“遥望”及其所提领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三地呈现于同一幅画面,既是想象、夸张的手法使之“视通万里”,又突现了戍边将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历史责任感。wwW.TAOcI52.cOm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唐代西方的劲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军与吐蕃贵族军队多次交战、激烈争夺的边防前线;而玉门关一带,则西临突厥,这一带也是烽烟不绝、激战连年。“黄沙百战穿金甲”就是这种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其中,“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这里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智取楼兰国王之首级胜利归来,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这里借指吐蕃和突厥贵族的当权者。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壮苍凉的,这与诗中色彩的巧妙运用大有关系。

“青海长云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国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王昌龄能够将“色”和“光”交织起来,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因而,这里的色彩光线已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属性,色彩光线的描写也不只是起美化画面的作用,它们已融入了丰富的感受和情绪,色彩实际上已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了。“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实际上是采用以色彩传情的写法,达成情景交融的佳句。

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相关文章推荐

唐诗:黄沙百战穿金甲解析


摘要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至于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的原因,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说: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这里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这两句诗是一个倒装句,使诗歌画面的色彩顿时突现,同时,从地理学的角度讲,站在“孤城”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门关、祁连山和青海湖这三点相联的千里边防线的,这里一个“遥望”及其所提领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三地呈现于同一幅画面,既是想象、夸张的手法使之“视通万里”,又突现了戍边将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历史责任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唐代西方的劲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军与吐蕃贵族军队多次交战、激烈争夺的边防前线;而玉门关一带,则西临突厥,这一带也是烽烟不绝、激战连年。“黄沙百战穿金甲”就是这种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其中,“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这里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智取楼兰国王之首级胜利归来,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这里借指吐蕃和突厥贵族的当权者。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壮苍凉的,这与诗中色彩的巧妙运用大有关系。

“青海长云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国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王昌龄能够将“色”和“光”交织起来,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因而,这里的色彩光线已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属性,色彩光线的描写也不只是起美化画面的作用,它们已融入了丰富的感受和情绪,色彩实际上已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了。“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实际上是采用以色彩传情的写法,达成情景交融的佳句。

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唐诗:终南别业赏识


 此诗大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唐诗:吴质不眠倚桂树鉴赏


摘要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吴质不眠倚桂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注释

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状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张:调好弦,准备调奏。高秋:指弹奏时间。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空白:一作“空山”。《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

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素女:传说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这句说乐声使江娥、素女都感动了。

中国:即国之中央,意谓在京城。

昆山玉碎凤凰叫:昆仑玉碎,形容乐音清脆。昆山,即昆仑山。凤凰叫,形容乐音和缓。

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

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这句是说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

二十三丝:《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

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汤问》载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

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逗,引。

坤山:一作“神山”。神妪(yù):《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

老鱼跳波:鱼随着乐声跳跃。源自《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寒兔:指秋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唐诗:醉和金甲舞欣赏


摘要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和张仆射塞下曲

【作者】卢纶【朝代】唐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醉和金甲舞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唐诗:破镜解析


摘要

精致的梳妆匣里镜子的清明的光辉不再持续,太阳映照破碎镜子的菱花已散乱作为圆月也是亏损。南方贡献的山鸡一进入残暴的秦皇宫殿照镜子后,就是孤独的凤鸾停止跳舞生命终止时。注:本诗表明了与情人的分离,而情人入宫就在思念中郁郁而去。山鸡照镜:山鸡爱其羽毛,常映水则舞,南方献一只,不舞,聪明的曹冲拿来镜子,它以为是看见伴侣,兴奋起舞而累死。东汉蔡邕进京赶考,被招为相府女婿,思念糟糠之妻赵五娘,在八月十五夜,弹悲曲《风入松》、《孤凤鸾》,宰相女儿牛小姐是知音,帮助他实现了夫妻团圆。

[唐]李商隐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

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破镜

唐诗: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鉴赏


摘要

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词人把女子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全词成功地运用了反衬手法,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