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 导航 >

中国各地古窑址

中国各地古窑址

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中国古代瓷器民窑 中国古代金银器与瓷器

2020-09-15

【www.taoci52.com - 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江西湖田窑 七里镇窑 永和窑 洪州窑 枢府窑 吉州窑 景德镇窑 杨梅亭窑 郎窑 白舍窑 石虎湾窑 乐平窑 柳家湾窑 湘湖窑 白浒窑 周公窑 小南窑 丰城窑 周窑 临川窑 崔公窑 盏窑 横峰窑 弋阳窑 南丰窑 赣州窑 御土窑 壶公窑 新干窑 陶窑 浙江 余姚窑 龙泉窑系 哥窑 婺州窑 弟窑 兰溪窑 越窑 德清窑 龙泉窑 云和窑 永康窑 江山窑 衢州窑 浦江窑 上虞小仙 瓯窑 上虞窑 萧山窑 绍兴窑 西山窑 永嘉窑 黄岩窑 临海窑 吴兴窑 慈溪窑 泰顺窑 金华窑 余杭窑 温州窑 丽水窑 奉化窑 宁波窑 武义窑 龙游窑 乐清窑 东阳窑 鄞县窑 象山窑 福建 德化窑 漳州窑 安溪窑 建阳窑 同安窑 浦城窑 永春窑 磁灶窑 泉州窑 邵武窑 莆田窑 南安窑 光泽窑 宁德窑 宁化窑 泰宁窑 厦门窑 罗源窑 南平窑 建瓯窑 漳浦窑 碗窑乡窑 闽侯窑 建宁窑 仙游窑 闽清窑 福清窑 崇安窑 将口窑 连江窑

河南 新安窑 鹤壁窑 钧窑 鲁山窑 密县窑 巩县窑 当阳峪窑 郏县窑 登封窑 钧窑系 安阳窑 修武窑 临汝窑 扒村窑 内乡窑 宝丰窑 汴京官窑 邓窑 东窑 宜阳窑 淇县窑 汝窑 广东 石湾窑 西村窑 潮安窑 始兴窑 广窑 封开窑 饶平窑 海康窑 遂溪窑 高州窑 韶关窑 潮州窑 兴宁窑 惠阳窑 高明窑 惠州窑 揭阳窑 廉江窑 南海窑 博罗窑 梅县窑 英德窑 新会窑 湖南 湘阴窑 岳州窑 铜官窑 长沙窑 醴陵窑 瓦渣坪窑 常德窑 益阳窑 郴州窑 衡东窑 常宁窑 汝城窑 零陵窑 衡阳窑 衡山窑 汨罗窑 祁东窑 怀化窑 耒阳窑 衡南窑 邵阳窑 岳阳窑 山西 怀仁窑 介休窑 西窑 平定窑 浑源窑 阳城窑 盂县窑 长治窑 大同窑 彭窑 霍窑 愉次窑 临汾窑 交城窑 蒲州窑 安徽 寿州窑 繁昌窑 萧窑 淮南窑 休宁岩前 绩溪霞间 泾县窑 霍山窑 宿州窑 萧县窑 泗州窑 歙县竦口 芜湖东门 四川 琉璃厂窑 广元窑 邛窑 邛崃窑 青羊宫窑 成都窑 重庆窑 郫县窑 新津窑 彭县窑 华阳窑 灌县窑 广西 北流窑 柳城窑 永福窑 桂平窑 合浦窑 兴安窑 邕宁窑 全州窑 容县窑 藤县窑 钟山窑 宾阳窑 河北 磁州窑 定窑 曲阳窑 定窑系 邢窑 磁州窑系 隆化窑 贾壁村窑 山东 淄博窑 磁村窑 淄博寨里 曲阜窑 泗水窑 陕西 耀州窑系 耀州窑 白水窑 旬邑窑 内蒙 林东窑 赤峰窑 缸瓦窑 江苏 宜兴窑 无锡窑 均山窑 辽宁 江官屯窑 辽阳窑 湖北 武昌窑 鄂城窑 云南 玉溪窑 建水窑 北京 龙泉务窑 甘肃 安口窑 宁夏 灵武窑 taoCi52.COm

小编推荐

铜官古窑址


在铜官镇至书堂、湘江港湾和石渚湖的两岸,长沙县书堂乡古城村石渚湖瓦渣坪一带,为唐至五代时期的有名古窑之一。为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

长沙窑的时代大致可上溯到初唐,中后渐盛行,晚唐鼎盛,衰落于五代末年。窑址包括铜官镇和石渚湖两个赛区,北端依山临江,南端沿江面湖,相距5公里。铜官镇窑区沿江千米,有残存窑场多处,出土以碗最多。石渚湖窑区面积 100多万平方米,现存20多万平方米。窑址区有采掘陶土的洞坑,其中最大一处长85米,宽35米,深6.5米。有废弃窑包,现存13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取得唐元和三年(808)纪年铭文和不少釉下彩绘画、题字诗文的瓷器.1978 年50多天的调查发掘中。获得遗物 2223件,按器形分44类,款式规格在百种以上。釉下彩绘和釉下彩饰占很大比例,有413件。实用器物、窑具、工具以轮制为主。瓷器胎多灰白,胎表大多涂有白色衬釉,瓷化程度高.纹饰有人物、山水、云气、花草、鸟兽等,美观大方。唐代长沙铜官窑的产品,在唐代商业都会扬州和对外贸易港口明州(今浙江宁波),以及江淮流域的唐代遗址和墓葬中,已有不少出土,在朝鲜、日本、印尼、伊朗、埃及也都有发现。

河北地区古窑址概况


邢窑

邢窑在唐代以生产白瓷而闻名于世,窑址在河北省内丘县城关、临城县祁村一带。邢窑遗址出土有精、细两种白瓷,精者胎釉洁白如雪,印证了文献有关“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的记载。窑址还出土了碗底刻划“盈”字铭文的标本20多件以及黑釉、黄釉、褐黄釉瓷及三彩釉陶,印证了唐李肇《国史补》有关“内丘白瓷瓯,端西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属实。邢窑作为一代名窑,其产品流通范围极其广范,国内外出土的大量邢窑瓷器及标本可以印证。

定窑

定窑是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东西燕川村及北镇村一带。该窑创烧于晚唐,北宋时期有较大发展。所烧器物以白釉瓷为主,此外,还烧造少量的黑釉、酱釉瓷及罕见的绿釉瓷。唐代器物多光素无纹饰,北宋瓷器多以刻划、印花做装饰,其中印花装饰最为精美,居宋代各窑之冠。北宋中期以后,为提高产量,定窑采用覆烧方法,致使器口无釉,文献称之为“芒口”,成为定窑瓷器的特征之一。

典型工艺 白釉印花 白釉刻花

磁州窑

磁州窑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的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东艾口、冶子村及彭城镇等地,窑址范围大,遗物丰富,烧造品种繁多,装饰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白底黑花瓷最具代表性。磁州窑瓷器的装饰题材均来自民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其白地划花填黑彩及白地划花填酱釉彩瓷不仅色彩对比强烈,纹饰也新颖活拨,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

典型工艺 白地黑花

井陉窑

井陉窑窑址在河北省井陉县。调查表明,其窑址范围较大其窑址范围较大,烧瓷时间始于唐,终于元,宋、金时期是其兴盛期。井陉窑烧制品种以白釉瓷为主,有如定窑白瓷印花器其中盘、碗里心刮釉,采用叠烧法烧造,具有典型的金代风格。从总体上看,井陉窑瓷器的质量略逊于曲阳定窑瓷器,但其中的一部分精品与定窑器难分伯仲。

隆化窑

隆化窑窑址在河北省隆化县,是元代的瓷窑。已发现该窑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钧窑系的均釉器物等。白地黑花器物以大件缸、罐为主,胎体厚重,胎质较粗,,白釉泛黄,彩呈褐色。所烧均釉瓷器以碗为主,胎质粗,釉色为灰蓝色,较暗淡。

临城窑

临城要窑址在河北省临城县,是唐至元的瓷窑,以金、元时期遗存最为丰富。该窑主要烧白釉、黄釉、黑釉、白釉印花、白釉划花、白地印花瓷等。碗、盘多采用刮釉叠烧工艺。

贾壁窑

贾壁窑窑址在河北省磁县北贾壁村,是隋代的瓷窑。主要烧制青瓷,器物胎体厚重,施釉厚而透明,垂釉现象比较普遍,在器皿外壁下部聚集成黑绿色玻璃体滴珠是其特征。装饰图案仅发现划刻波浪纹一种。遗物有高足盘、碗等标本。碗有大小之别,多敞口深腹,小平底,中心为内凹。安阳卜仁墓出土的青瓷可能就是该窑所烧的。

古临清贡砖官窑窑址


临清贡砖炼制现场

今年5月,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古运河北岸、临清市戴湾河隈张庄村发掘出土了17座古代临清贡砖窑址。发现的17座古代窑址,年代从明朝一直到清朝末期。这次考古发掘,让临清贡砖“官窑”首次以实物形式亮相,保存完好的古窑,成为临清贡砖“官窑”的第一个历史样本。

拂去这个“历史样本”上的尘埃,古临清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大运河沿岸的清明上河图。我们选取曾在临清地方志上留过痕迹的四个人物,来展现当年的繁华。

民工章老汉

隋朝时候,临清有条章子巷,巷里住了位章老汉,以小本生意为生。605年,隋炀帝下令挖大运河,先后征发了民工200多万人,章老汉也被征去挖河了。他非但不悲伤,反而非常高兴,干活十分卖力,因为他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运河会通到他的家门口。

流血流汗挖了四年,成千上万民工累死了,运河通到了洛阳,通了江南,就是没有开到临清来。章老汉回到临清后,一头栽倒在病床上,终日痴呆似的唠叨:“会通、会通、会通,生个儿子叫会通,抱个孙子叫会通。”不少人以为章老汉得了失心疯,后渐渐明白老汉心意:运河开通了,水陆交通也就便利了,临清的买卖就好做,生活也就容易过了。

几百年后,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下令开凿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一段运河,连接原有运河,从北京到杭州便可贯通。但当时河道浅窄,水源不足,超大船只无法通行。

1410年,明成祖朱棣派工部尚书宋礼督领25万民工疏浚治理会通河,但屡屡受挫。农民白英毛遂自荐,根据会通河的地势水情提出策略,解决了会通河水源不足、地势高低不平的难题。

1419年,会通河治理工程竣工,临清正式通航。

商人史永顺

明清时代,江南纺织业发达。江苏商人史永顺一直从事丝绸布匹销售,京杭运河通航后,他看准了北方商机。1489年,史永顺乘船北上,行至临清时,发现运河交通繁忙,操着南腔北调的商人在临清登岸经商,胡同内、巷子里,吆喝声、叫卖声不断。

史永顺沿运河行走,见河内舰船如梭、帆影入画;岸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一间间门市鳞次栉比,各种货物,绸缎、贝蛤、瓷器、果品、布匹等琳琅满目。

此时的临清城,一条长街贯穿南北,自北而南分为锅市街、青碗市街、马市街三段,长达三里有余。锅市街及青碗市街两侧,皮货、冠帽、鞋袜、杂货、米豆、纸张等各类店铺林立,其中瓷器店和纸店多达20余家,羊皮店七八家之多。马市街主要集中了银钱、皮货、帽靴、海味、果品、杂货等铺。而长街以西有白布巷,店铺以布店为主,绸缎店则集中在与其相交的果子巷,布匹、绸缎等铺多达数十家。再往南为十余家粮店的粮食市。

临清北区东起广积门,西抵卫河东岸,不到二里的路两侧店铺百余家,古玩珍宝、金属器皿、粮食、木材、估衣,缎行及金珠宝饰应有尽有。该区域聚集了较多的手工业者,除碾坊、磨坊、油坊外,加工皮、毛及竹木器的手工业者聚居。东区北至永清门,西迄鳌头矶,沿汶河北岸有粮店三十余家,经销自济宁一带沿汶河北上的粮食,柴市街多柜箱、金漆、杂货、丝店等,更是四乡柴薪集中之地。

而后,史永顺在临清设立丝绸商铺,将南方棉、丝织品从临清中转,如此一来,其经营的丝织品开始遍及全国。史永顺举家由江苏迁居临清,与临清冀家大院、朱家大院、汪家大院、赵家大院等一起成为大家族之一。

文人黄威宏

东昌府文人黄威宏因得罪当地官僚,准备找个地方先躲上一阵。想了半天,黄威宏决定藏身于临清。临清在东昌府北面,在运河坐船,三两个小时便可到达。那里城市繁华、商贩众多,便于躲藏。

当时临清商业发达,城中各地商人云集于此,著名商号多半为天津商人,饭馆里的饭菜口味也多为天津味。

临清共有八大景点,分别是秦汉古堤、塔岸闻钟、鳌矶凝秀、清真古寺、玉带三桥、古刹宝塔、东郊孤松、古渡烟柳。每个景点,黄威宏全游了个遍。街市上,山东快书、临清时调和临清琴曲,咿咿呀呀,令黄威宏流连忘返。

这里的风流繁华,也吸引了康熙、乾隆。正在临清避难的黄威宏,还曾亲眼目睹乾隆皇帝御驾临清。

匠人冯魏祥

1403年,燕王朱棣在南京称帝,随后迁都北京,营建新都成当务之急,遂频诏山东、河南两省和直隶、河间诸府建窑烧砖,并在临清设工部营缮分司。

当时临清一位官员的亲属冯魏祥在临清运河东岸约10公里处挖窑烧砖。光冯魏祥麾下就有4座官窑,两百多工人。砖上印记烧造时间、地点、烧造人等,以示负责。

为保证砖的质量,冯魏祥有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烧砖用的土,过完大筛子,还要过一遍小筛子,然后再将土用水过滤。滤满一池,待泥沉淀后,再从滤池中将泥取出,用脚反复踩匀,才能用来脱制砖坯。脱好的砖坯晾干之后便可装窑烧制。

烧制好的贡砖要逐一敲验,“以体制坚细,色白声响者方可入选。每块合格的成品砖都要用黄裱纸包好,运往京城。”

砖窑每年出12窑砖,按平均每窑2500块计算,冯魏祥的4座官窑年出砖12万块。而当时临清有384座窑,按每窑每年出砖3万块,384座窑年可出砖1152万块。

临清贡砖的出名源于1957年定陵的发掘。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曾经在发掘现场看到建陵用青砖上有“临清”字样,历经500多年历史的临清贡砖印记清晰,不蚀不碱,声如铜音,这让郭沫若和郑振铎赞叹不已。经过考证,大半个紫禁城所用的青砖大都是临清生产的“贡砖”。

中国古代窑址概略


一 河北省

河北省是宋代著名白瓷定窑瓷器产地,北方民间瓷窑的代表磁州窑也在这里,20世纪30年代以来,故宫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河北省境内的瓷窑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有关单位并进行了发掘,取得了一定收获。

1.河北省磁县贾壁窑

窑址在磁县北贾壁村。遗物有高足盘、碗、钵等标本。为隋代青瓷窑。装饰图案仅发现划刻波浪纹一种。胎体厚重,施釉厚而透明,垂釉现象比较普遍,在器皿外壁下部聚集成黑绿色玻璃体滴珠是其特征。碗有大、有小,多敞口深腹,小平底,中心微内凹。安阳隋卜仁墓出土的青瓷,有可能是该窑烧造的。

2.河北省磁州窑

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窑址位于磁县的观台镇、东艾口、冶子村及彭城镇等地。窑址范围广大,遗物丰富,烧造品种繁多,装饰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白地黑花瓷最具代表性,装饰题材来自民间。展出的白地划花填黑彩及白地划花填酱彩瓷,不仅色彩对比强烈,纹饰也新颖活泼,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

3.河北省邢窑

唐代著名白瓷产地之一。窑址在内丘县城关、临城县祁村一带。窑址出土了精、粗两种器物,精者胎釉洁白如雪,印证了文献有关“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的记载。窑址出土碗底刻划“盈”字铭文的标本。此外还出土有唐代黑釉、黄釉、褐黄釉瓷及三彩釉陶。金代在临城还烧制定窑风格的白釉印花器物。

4.河北省定窑

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曲阳县涧磁村、东西燕川村及北镇村一带。创烧于晚唐,北宋时期有较大发展。所烧器物以白釉瓷为主,还烧造少量黑釉和酱釉瓷,绿釉瓷最为少见。唐代器物多光素无纹饰,北宋时期瓷器以刻划花、印花装饰较为多见,以印花最为精美,居宋代各窑之冠。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覆烧方法,器口无釉,称之为“芒口”,是定窑瓷器的特征之一。

5.河北省井陉窑

窑址在井陉县。窑址调查表明,井陉窑窑址范围较大,烧造具有定窑白瓷印花风格的器物,烧瓷时间始于唐终于元,宋、金时期是其兴盛时期。井陉窑烧造品种以白釉瓷为主,一般采用盘碗里心刮釉叠烧法,具有典型的金代风格。从总体上看,所烧器物质量略逊于曲阳定窑瓷器,但其精品与定窑难分伯仲。

6.河北省隆化窑

窑址在隆化县。元代瓷窑。已发现该窑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钧窑系的钧釉器物。白地黑花器物以大件缸、罐为主,器物胎体厚重,胎质较粗,白釉泛黄,彩呈褐色。所烧钧釉瓷器以碗为主,胎质粗,釉色为灰蓝色,较暗淡。

二 河南省

河南省是我国北方地区瓷器发源地,省内瓷窑发现较多,主要集中在豫中和豫北地区,全省共有18个县、市发现古陶瓷窑址,少的发现两三处,多的达上百处。已发现窑址年代最早者为隋代。宋金元时期主要烧造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定窑四个窑系瓷器,其中以钧瓷、青瓷所占比重最大。

7.河南省巩县窑

窑址在巩义市(原巩县)的冶子村、白河乡、铁匠炉村。巩县窑创烧于隋代,唐代有很大发展,以烧白瓷为主,开元时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贡瓷。唐代还烧造三彩釉陶、绞胎、黑釉、茶叶末釉、蓝釉、绿釉、黄釉及青花瓷器。

8.河南省密县窑

窑址在密县窑沟窑、西关窑。唐代烧造品种有白釉、黄釉、青釉、黑釉及珍珠地划花瓷等。珍珠地划花品种以西关窑出现最早,该技法借鉴唐代錾胎金银器。窑沟窑为金元时期窑址,以烧白釉瓷为主,还有白地黑花品种。

9.河南省鲁山窑

窑址在鲁山县段店。该窑早在唐代就已烧造黑釉带花斑的器物,既印证了唐人南卓《羯鼓录》中所记载的“鲁山花瓷”,也解决了传世花瓷腰鼓的确切窑口问题。宋代主要有白釉绿彩、白釉点彩、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青釉印花、黑釉、钧釉及三彩。白釉划花复线纹瓶、三彩陶枕及浮雕莲瓣纹灯都是鲁山窑颇具特色的品种。

10.河南省登封窑

窑址在登封县曲河镇。始烧于唐,下限到元代,宋代为极盛时期。盛烧珍珠地划花瓷器,窑址遗留有大量瓶类标本,瓶身高达40厘米以上,珍珠地划花枕残片也散落很多。刻柳斗纹钵也是该窑具有特色的产品。此外,还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黑釉、绿釉及三彩器物。

柳斗纹是登封窑颇具特色的瓷器装饰。系仿柳编器物烧造而成。制作方法是先在坯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然后深刻粗线纹,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烧成。器物以小钵最为常见。

11.河南省修武窑

窑址在修武县。宋代瓷窑。窑址遗物中有白、黑、酱色釉、白釉剔花、绞胎瓷等标本。白釉剔花瓷和绞胎瓷是该窑最具特色的品种。黑釉剔花品种制作精细,黑白对比强烈,与磁州窑同类装饰难分伯仲。

12.河南省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宝丰县清凉寺村一带。宝丰宋代属汝州管辖,故称汝窑。汝窑在北宋后期元?至崇宁间的二十多年里曾为宫廷烧造御用青瓷。器物造型主要有盘、碟、洗、瓶、樽、碗、盏托、水仙盆等。器胎较薄,多采用满釉裹足支烧,外底留有三至六个支烧痕。釉色以天青色为主,釉面匀净滋润,多有细小开片。

13.河南省宝丰窑

窑址在宝丰县青龙寺(即清凉寺)。烧瓷品种丰富,有印花或刻花青瓷、白釉刻花及绿彩瓷、三彩釉陶、黑釉瓷、酱釉瓷、黑釉凸线纹瓷等。特别是有一种剔刻麦粒纹饰者异常别致。宝丰窑烧瓷时间在北宋、金、元,明显受到耀州窑、磁州窑的影响。

麦粒纹是宝丰窑在北宋、金时期所采用的装饰技法,其他瓷窑未曾见有。从标本上可以看到在黑釉瓶等器物上刻出类似麦粒状的花纹,颇具特色。

14.河南省鹤壁窑

窑址在鹤壁市盘石头村、水泉村、龙王村等处。创烧于唐,产品以白釉瓷所占比重最大,黄釉及黑釉短流执壶也有所发现。宋代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黄釉品种,以黄釉刻划花盆最具特色。就新发现的资料看,鹤壁窑是河南省北部烧瓷历史较早及烧瓷品种比较丰富的瓷窑之一。

15.安阳窑

窑址在安阳县。窑址主要分布在安阳善应、装货口、楼上坡、天僖镇等地。安阳窑隋至元代烧制瓷器。隋代遗物有青釉高足盘、钵、瓶、杯等。唐代有黑釉碗标本。善应等三处窑址为金元时期,主要烧制钧釉、青釉器物。青釉器物以碗为主,钧釉有盘、碗、罐、炉、瓶等,有的带有红斑装饰。

16.河南省内乡窑

窑址在内乡县大窑店。旧称邓窑或邓州窑。唐至元代瓷窑,宋代为其兴盛期。唐代烧黑釉及带斑点装饰的花瓷。花瓷有罐、瓶等器物。宋金时期烧造青瓷,釉色青绿,器底呈紫褐色,有光素者,也有印、划花装饰者。

17.河南省淇县窑

窑址在淇县黄洞乡、西渔泉、前嘴西坡。元代瓷窑。明清文献记载淇县产青瓷。故宫博物院在20世纪80年代曾派人考察该窑,采集的标本中绝大多数为钧釉器物,兼有少量白釉、黑釉器物。钧釉器物有碗、钵、壶、盘、炉、瓶、蒷等,有的饰以紫红色斑块。

18.河南省郏县窑

窑址在郏县黑虎洞、黄道等处。烧瓷时间为唐代到元代。烧造品种以白釉瓷为主,此外还有白釉绿彩、黄釉、黑釉、白地黑花瓷等。在黄道窑遗址里曾采集到黑釉斑点壶、罐等标本,为解决传世同类器物的窑口提供了资料。

19.河南省宜阳窑

窑址分布在宜阳县三里庙、锦屏山、红窑村等处。宋金时期瓷窑。烧瓷品种以青釉瓷为主,兼烧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划花瓷及三彩釉陶。青釉瓷标本较为丰富,器型以碗为大宗,有光素者,也有以印花、划花、刻划花等装饰,造型、纹饰风格与临汝、宝丰、内乡、登封、鲁山等窑同类器物相似,均属耀州窑青瓷系统。

20.河南省新安窑

窑址在新安县下孤灯。宋至元代瓷窑。已发现窑址10余处,多烧造钧窑系瓷器,亦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白釉剔花、红绿彩及耀州窑系的青釉印花、刻花等品种。

21.河南省扒村窑

窑址在禹县扒村,1950年发现。金元时期烧制磁州窑风格的器物。主要品种有白地黑花、白釉、白釉划花、黑釉、黄釉、绿釉、三彩、红绿彩、孔雀绿釉,还烧制钧窑系的钧釉、青釉品种。其中白地黑花色调对比强烈,我院收藏的白地黑花折沿盆为该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2.河南省禹县钧窑

窑址在禹县(今禹州市)的八卦洞、扒村、刘家庄、刘家门、下白峪、黄庄、苌庄、大洞磨街等地,已发现窑址近百处。创烧于唐,终烧于元。以八卦洞窑为代表。八卦洞窑发掘出土了大量官钧窑瓷器标本,解决了大量传世底刻数目字的钧窑花盆、尊、洗的产地及宫廷用瓷问题。八卦洞窑除了烧造钧瓷外,还烧造印花青瓷、白地黑花瓷等民间用瓷。

钧釉是一种窑变釉。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有天蓝、月白、天青等色,有些器物因釉中加入氧化铜作着色剂,而呈现铜红窑变效果,有海棠红、玫瑰紫等名贵色釉。

23.河南省临汝窑

窑址在临汝县严和店、轧花沟、桃木沟、陈家庄、蜈蚣山、刘家沟、东沟、大峪班庄、石板河、陈沟、黄庄、岗窑等处。烧瓷时间主要在宋、金、元时期。主要烧造青釉、青釉印花、钧釉瓷器。烧瓷品种和装饰特征与耀州窑、钧窑有一定关联。此外还烧白釉、黑釉器物。

三 山东省

山东省目前已发现淄博、枣庄等窑址。

24.山东省淄博窑

窑址在淄博市磁村窑、寨里窑。出土物表明磁村窑始烧于唐,终烧于元,有六百年的烧瓷历史。唐代以烧黑釉瓷为主,宋代改烧白瓷。装饰技法有剔花、划花、绿彩、褐彩等。金元时期除烧白瓷外,黑釉瓷占有一定比例,以黑釉凸线纹装饰最具特点。还新出现了绞胎、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绘等装饰,似受河北磁州窑的影响。

凸线纹装饰主要用在黑釉瓷器上,盛行于金代,在河北、河南、四川等地瓷窑里均有所见。淄博窑所烧黑釉凸线纹瓷器,造型规整,线纹清晰,一般在罐的双系下方,饰有斜十字纹,颇为独特。

四 山西省

山西省瓷窑遗址较多,明清两代方志中多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仅发现3处窑址。1973年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山西省有待调查的窑址逐个进行了调查,方志记载的古瓷窑遗址中有二分之一得到了证实,并有新的发现。

25.山西省介休窑

窑址在介休县洪山镇。创烧于北宋,历经金、元、明、清和民国。宋代烧定窑系白釉,黑釉印花盘、碗等。白釉划花填黑彩、白地黑花与河北磁州窑有一定关系。白釉酱花品种富有介休窑特色,有桔红色彩者。金代盛烧褐釉印花器皿,装饰纹样以孩童荡船于莲池较为多见,而在其他瓷窑产品中这种图案则极少见。

26.山西省霍县窑

窑址在霍县陈村一带。创烧于金,而盛烧于元。以烧白瓷为主,光素者居多,间有少量印花装饰。霍县窑器物胎釉洁白,用支钉支烧,器里及足均留有五个小支钉痕。霍县窑即文献记载“彭窑”所在地。元以后烧白地褐花高足杯、碗等器物。

27.山西省大同窑

窑址在大同县瓦窑沟,这里就是《大同府志》中提到的“青磁窑”。烧瓷时间为金、元两代。窑址遗物以黑釉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器物有瓶、罐、盆等。装饰技法有剔花和划花两种。剔花作风粗犷;划花线条较细,以复线水波纹稍多见,亦见有划花水波游鱼者。

28.山西省怀仁窑

窑址在怀仁县。金、元时期瓷窑。以烧黑釉瓷为主,器物有弦纹瓶、大口罐等。划花装饰者较多,线条简练,釉面乌黑晶莹。大口罐的口较厚,与大同窑的口沿削平不同。釉有的产生油滴结晶,但发现不多。除黑釉外,还烧白釉、白地黑花、酱釉品种。

29.山西省浑源窑

窑址在浑源县。发现窑址3处,以古磁窑烧造年代最早,始烧于唐。窑址遗留不少白釉、黑釉碗、罐标本。度纹装饰与河南瓷窑作风相同,里白釉外黑釉碗具有地域特征。金元两代盛烧雁北地区常见的黑釉剔花瓷。此外,还有青釉、黑釉瓷,白釉划花、剔花、印花、白地黑花及钧釉瓷器。该窑所烧造瓷器品种之丰富多样,在燕北地区是少见的。

30.山西省榆次窑

窑址在榆次县孟家井,孟家井旧属榆次县。宋至明代瓷窑。窑址遗物以黑釉、白釉瓷所占比重最大,白釉瓷多有印花装饰,线条粗犷,釉色白中闪黄,因系叠烧,碗心有一圈无釉。黑釉瓷也有以印花装饰者,但数量较少。还发现少量酱釉、青釉印花、白地黑花瓷器标本。

31.山西省阳城窑

窑址在阳城县畔沟。金代瓷窑。烧造器物以白釉瓷为主,装饰技法见有划花。器形有折腰盘、碗等。

32.山西省平定窑

窑址在平定县柏井村。唐代至金代瓷窑。平定窑的烧瓷历史历经唐、五代、宋、金时期。平定距河北较近,因此所烧造瓷器在造型、釉色、装饰上受到邢、定两窑的影响。以烧白釉为主,兼烧黑釉,装饰有刻划花、剔花、印花。

33.山西省河曲窑

窑址在河曲县阳坡泉与硬地节。金代瓷窑。阳坡泉烧造白釉、黑釉器物。白釉瓷有盘、碗、盆等造型。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印花等,划花线条均为细线条。不上化妆土者釉呈灰青色,为河曲窑瓷器特有的色泽。黑釉器物有刮釉叠烧的碗,数量较多,此外还有弦纹供器。

34.山西省盂县窑

窑址在盂县磁窑坡村。宋金时期瓷窑。该窑以烧白瓷为主,白釉器物有光素者,也有印花、刻划花装饰者。白釉器物一般施化妆土,较粗者不施化妆土。除白釉器物以外,还烧造白釉黑花、绞胎、黑釉瓷及低温黄釉陶等品种。

35.山西省交城窑

窑址在交城县。唐代至元代瓷窑。唐代烧瓷品种以白瓷产量最大,还发现黑釉斑点拍鼓标本。宋代仍以烧造白瓷为主,装饰技法有凸雕莲瓣纹、釉上赭彩彩绘、珍珠地划花、划花等。除白釉瓷以外,还烧黑釉瓷。

36.山西省河津窑

窑址在河津县北午芹。唐代烧白釉、黑釉瓷,白瓷有注子、碗等。宋代烧白釉折腰盘、盆、碗等,装饰技法有浮雕莲瓣纹、绿彩、印花、珍珠地划花、剔花等。

37.山西省长治窑

窑址在长治县八义镇。金代瓷窑。以烧红绿彩绘碗、塑像为主,兼烧少量白地黑花器物。红绿彩碗的里心、圈足上都有五个支烧痕,纹饰以花卉为主,另有少量鱼纹、题写的诗文。

金三彩

是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省瓷窑烧造的彩瓷品种之一。器物以小碗为主,一般在白釉器物上,以红、绿、黄三色,有的还加以黑色彩绘画纹饰,有些仅有红、绿二色(故又称红绿彩),与景德镇红绿彩有一定关系。

38. 山西省临汾窑

窑址在临汾县。烧瓷时间为元代。以烧黑釉瓷为主,兼烧酱釉、白地黑花、白釉划花等品种。黑釉、酱釉瓷器中以直口碗数量最多,为典型的元代造型。黑釉漆黑光亮,还有油滴与兔毫纹碗。白釉中还有采用印花、划花、剔花、彩绘装饰的。

油滴釉

是一种结晶釉,以釉面散布许多大小不一的银白色圆点形似油滴而得名。其形成原因是烧成过程中铁的氧化物富集,冷却时局部形成过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形成油滴。油滴釉瓷在宋、元时期瓷窑产品中比较多见,河北、河南、山西、福建等省的一些瓷窑均有烧造。

39.山西省晋城窑

近些年发现的晋南地区瓷窑,窑址在晋城县境内。金元时期瓷窑。主要烧造钧釉瓷器,器形以碗最为常见。

广东省高州古窑址概况


高州县古代陶瓷制造业比较发达,在县境内留有许多烧制陶瓷产品的窑址。在文物普查中,全县共发现古窑址地点有65处,150多座古窑。这些古窑址,散布在14个镇,占全县乡镇总数一半以上。这些古窑中,年代最早的是汉代,数量最多的是宋代,质量最好是清代。在各个朝代的古窑址中,出土了大批陶瓷器物,为研究高州古代经济发展提供了器物依据。

(一)汉代陶器古窑址

高州县古代制陶业,早在汉代时期就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文物普查所发现的汉代生活遗址中,出土部分汉代陶质器具。这些汉代陶器造型丰富,纹饰多样,火候较高,胎质较好。生产这些汉代陶器制品的古窑址共发现3座,其中在县东北部的新垌镇有2座,在县南部的分界镇1座。

蒲杓岭窑址 新垌镇书房园村后的蒲杓岭上。蒲杓岭从西北向东南延伸,形似覆杓,长120米,宽80米,总面积约9600平方米。这里又是汉代时期的聚落遗址。汉代古窑址分布于聚落遗址中间。

蒲杓岭窑址有2座,分为1号窑和2号窑。1号窑在遗址西北部的山腰间,窑体大部分已破坏,只剩底部。据窑底实测,窑室长2米,宽1.15米;火膛长0.6米,宽0.35米。窑址下部陶片积堆层长达20米,宽3米。出土器物有宽口钵、内耳釜、夹砂粗陶炊具,水波纹陶罐等。2号窑在遗址南部山腰间,窑体保存完整,通长3米,其中窑室长2.3米,宽1.2米;火膛长0.7米,宽0.4米。2号窑经科学发掘,出土有陶器残件41件,垫烧柱3件。其中器物有直颈敞口陶釜、夹砂粗陶罐、平唇陶罐以及饰有简单弦纹、水波纹的陶罐。器身素净,呈灰黑色,火候较高。这2条窑址均属烧制日用陶器的汉代古窑。

额子岭窑址 分界镇南山村额子岭上。额子岭是从西北向东南延伸的一个大山丘,长300米,宽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在此范围内,古陶片比比皆是,它也是一个汉代的聚落遗址。在遗址中南部,有古窑址1座。古窑址大部分窑室已被破坏,尚存少量窑室及其底部。窑体内堆积有许多陶器残件,均为夹砂粗陶罐。陶罐器形不规整,质地粗糙,胎质较薄,砂粒较粗,烧制火候较高,呈灰黑色。额子岭古窑址是烧制夹砂粗陶的汉代古窑址。

(二)唐宋时期古窑址

唐代,高州的陶器制造业发展很快,并且在陶器制作的基础上,出现了原始瓷器制作,形成了陶瓷并制的现象。五代期间,高州的瓷业从陶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瓷器制作业。宋代,高州瓷业制作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这时期瓷器造型丰富多彩,釉色变化多样,花纹装饰也富于变化,刻花、印花、堆花、捏塑等形式交替使用,纹饰造型有花草、动物、人物、图案等。

高州唐宋时期的古窑址分布地点,多集中于长坡、东岸、新垌等镇,以古代的高州行政治所——旧城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半径分布约10多公里。

对面劈窑址群 新垌镇云山村对面劈岭西部山脚下,属唐代砖瓦古窑址。在古窑址地段内,从南到北一连排列古窑5座,窑间相距5~7米,其中4号窑至5号窑相距150米。窑体依山挖进,顶部呈弧状,窑壁垂直,窑底平坦。窑室长3米,宽2.1米,高2.1米;窑门高1.6米,宽0.8米。窑后壁垂直,从壁上挖进3条凹槽为烟道。烟道排列为相似“个”字形。在窑室内,残留有砖、瓦碎块。砖形较大,规格为长29、宽14、厚5厘米,砖面上阴刻单体草书汉字1个,名字不相同。瓦为布纹瓦,胎质较厚,火候较低,呈灰黑色。

贵山村窑址群 东岸镇贵山村西部,属唐代窑址。在该地段内,连续排列古窑3条。窑体长2米,宽2.1米。窑室后壁有烟道3条,排列成相似“个”字形。窑室内遗存有砖块,其造型较大,火候较低。

门口岭窑址 东岸镇白花塘村,属唐代窑址。窑体部分被破坏,残长2米,宽2米。窑室内遗存有褚红色的板瓦片,其器形厚重,外有布纹痕迹。该窑烧制布纹瓦。

龟岭窑址 东岸镇山口村北部,属唐代窑址。窑体部分倒塌,残长3米,宽2米。窑室内遗留有砖、瓦残件。

东古坑窑址 东岸镇东古坑村南部,属唐代窑址。窑室长3米,宽2.6米,高2米。窑室内遗存有青砖,以及青、红两种颜色的布纹瓦。器物火候较低。

甘村窑址 东岸镇甘村东部,属唐代窑址。窑室内遗存有红色的布纹瓦,规格为长25、宽21厘米。器物烧制火候较低。

瓦窑头窑址 新垌镇瓦窑头村西南部,属唐代窑址。窑体长5米。窑室内遗存有砖和布纹瓦,器物呈红灰色,火候较低。

亚公山窑址 顿梭镇西圳墟侧的亚公山边,属宋代窑址。窑体长3.8米,宽3.4米,高1.7米。窑室后壁烟囱3条,垂直平行排列。窑室内遗存有砖瓦器物。

坡尾垌窑址 荷花镇大路山分店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该地段一连排列古窑2座,其中1座已破坏,尚存1座。窑体长2.6米,宽2.5米,高1.8米。窑壁后部烟囱呈相似“个”字形分布。窑室内遗存有砖瓦残件。

鲤鱼坳窑址 荷花镇老屋村东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室长3米,宽2.5米,高1.5米。窑壁后部烟囱3条,排列为“个”形。窑室内遗存有砖瓦残件。

磨牛岭窑址 平山镇曲贵村西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室长3.1米,宽2.2米,高1.8米;窑门高1.5米,宽0.8米。后壁烟囱3条,排列为“个”形。窑室内遗存有砖瓦残件。

坑口窑址 平山镇坑口村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室长3.5米,宽2.2米,高1.6米;窑门高0.9米,宽0.6米,窑后壁烟囱1条。

田坪村窑址 平山镇田坪村西部,属唐宋时期窑址。该窑前面有鱼塘1口,塘水及淤将窑门封闭,窑体暴露出四分之一。

水圳坡窑址 东岸镇坡墩村,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室长2.5米,宽1.5米。窑门暴露,窑内泥土堆积甚厚,未作清理。

粟坡村窑址 东岸镇粟坡村西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该窑址依山挖进,其上下左右均为稻田包围,只暴露出窑口。窑室内被泥土堆盖,未作清理。

黄竹塘窑址 东岸镇黄竹塘村,属唐宋时期窑址。该地段连续排列古窑2座,两窑相距1.5米。两窑都是只暴露出窑门和部分砖块,窑体长约3米,宽1.5米,窑室堆积未作清理。

大成村窑址 东岸镇大成村西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址下部四周均已开垦为旱地,窑体全部被耕作层覆盖,保存完整,未作清理。

唐楼山窑址 东岸镇大双村的唐楼山上,山东西两侧各有古窑1座,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室长4米,宽2.3米,高1.9米;窑门高1米,宽0.4米。窑室内遗存有陶瓷器物残件。该窑烧制陶瓷器物。

东岸村窑址 东岸镇东岸村的东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体为1米多厚的耕作层所覆盖,只暴露出窑门。在窑门内30厘米处,窑室两边用青灰色砖块结砌。窑室内未作清理。

石坑村窑址 东岸镇石坑村东部,属唐宋时期窑址。该窑体依山挖进,全部被表土覆盖,只暴露出窑门。窑室未作清理。

村边岭窑址 东岸镇曲窝村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该窑体深入山地,为山坡表土覆盖,只暴露出部分窑门。窑室堆积未作清理。

水文站窑址 石龙镇大拜水文站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室长2米,宽1.7米,高1米,烧制砖瓦。窑室堆积未作清理。

千秋坡窑址 石龙镇千秋坡西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体部分被破坏,残长2.1米,宽2.1米,高1.2米。窑室后壁烟囱3条,排列为相似“个”字形。窑室内未作清理。

顺和村窑址 石龙镇顺和村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室长2米,宽1.5米。窑壁烧结层厚12厘米。烧制砖瓦。

山西坪窑址 石龙镇山西坪村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室长2米,宽1.5米。窑壁烧结层厚12厘米,烧制砖瓦。窑室堆积未作清理。

六鸡坪窑址 平山镇曲贵村南部的六鸡坪岭脚下,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址外壁烧结层坚厚。后壁烟囱3条,呈平行状排列。窑室内没发现文物遗存。

坡积村窑址 平山镇坡积村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该窑四周均被稻田覆盖,只暴露出窑门。窑室内充满泥土,未作清理。

丰垌岭窑址 东岸镇丰垌村,属唐宋时期窑址。窑体较残,窑室积满红土。窑室内遗存有青、红砖块,砖块长28、宽17、厚5厘米。

竹岭窑址 位于东岸镇陈家 村竹 岭下,属唐宋时期窑址。窑门已暴露,窑室内堆积满土,杂草丛生,未作清理。

烟墩村窑址 烟墩村西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址深入台地,为耕地所覆盖,只暴露出窑门,窑壁坚硬。窑室内填满泥土,未作清理。

岑山村窑址 东岸镇岑山村东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体全部露出地面,窑室内充满积土,清理出陶器残件20余件,青花瓷器残件8件。瓷片胎厚较薄,烧制质量好。

沙坡村窑址 东岸镇沙坡村,属唐宋时期窑址。窑体深入坡地,窑顶为坡地覆盖。窑长约5米。窑室内堆积不少青砖残件,未作清理。

竹山村窑址 东岸镇竹山村东南部,属唐宋时期窑址。窑体长5米,暴露出窑门。窑壁坚硬,呈红褐色,窑室内积满坭土,未作清理。

竹山小学窑址 东岸镇竹山小学西部球场边,属唐宋时期窑址。该地段一连排列古窑2座,间距5米。窑体全部埋于地下,只暴露出窑门,门宽0.6米。窑室内杂草丛生,未作清理。

砧板岭窑群 位于长坡镇旧城村东部1公里处的砧板岭上,属唐宋时期窑址群。砧板岭为圜形小丘,直径约50米。在小丘周边,分布8座古窑。古窑排列走向分别是从小丘边沿向小丘中心挖进。8座古窑全部掩藏于小丘泥层深处,只暴露出窑门。窑室内充塞着陶瓷残件及青砖、布纹瓦残件,未作清理。已对1号窑测量,窑室长2米,宽1.8米,呈布袋状。窑室后壁垂直,有烟囱3条,排列为相似“个”字形。在砧板岭周围一带,也散布有排列不规则的古窑数座。当地群众开垦耕地时,往往发现窑址顶部的烧结层。凿开烧结层后,使窑室形成一个贮水池,用作淋菜或浇灌用水。

旺利窑址 长坡镇旺利村圆山岭下,属宋代窑址。该岭地段有古窑2座,已清理1座。窑室长3.2米,宽2.1米;火膛长1米;门宽0.6米。后壁烟囱3条,排列为“个”形。窑室内遗存有瓷器残件数十件,主要器形有瓷碗、瓷碟。瓷器土质幼嫩,胎质较薄,上青釉,外釉不到底,敞口束身,小圈足,火候较高,质量较好。

下仔岭窑址 新垌镇冬瓜村旁,属宋代窑址。窑体长3.6米,宽1.7米,高2.1米;窑门高0.85米。窑后壁有烟囱3条,平行排列。窑室内遗留有砖瓦残件。

田村窑址 新垌镇田 村西南部,属宋代窑址。窑体长4米,高1.7米;窑门宽0.9米,门高0.9米。窑室后壁有烟囱3条,平行排列。窑室内遗存有砖瓦残件。

卓村窑址 新垌镇卓村坡地上,属宋代窑址。窑体部分被破坏,窑室宽1.9米,窑室后壁烟囱3条,排列为相似“个”字形。窑室内遗存有砖瓦残件。

望坡窑址 新垌镇石鼓村西北部的小河对岸上,属宋代窑址。窑址长3.5米,宽3.2米,高2米。窑室后壁有烟囱3条,排列为相似“个”字形。窑室内遗存有砖瓦残件。

书房园窑址 新垌镇雷公坑村西北部,属宋代窑址。窑址长3.6米,宽1.8米;门宽0.7米,高1.2米。窑后壁烟囱3条,呈平行排列。窑室内遗存有砖瓦残件。

竹枝坳窑址 东岸镇竹枝坳村西南部,属宋代窑址。窑址依山挖进,只暴露出窑门。门高0.8米,高0.7米。窑室及窑门前均有陶瓷及砖块堆积,未作清理。

磨勾 窑址 东岸镇磨勾 村西北部,属宋代窑址。窑址长3.4米,宽2.5米,窑体外壳烧结层大部分暴露于地面。窑室充满泥土,未作清理。

石陂窑址 东岸镇石陂村东北部,属宋代窑址。窑址长4米,宽3.4米。窑壁烧结层明显,窑室充满泥土,未作清理。

木马河窑群 长坡镇石骨河与云炉河相汇合的边缘台地上,属宋代窑址。在这一带的台地上,排列古窑址25座。窑体就地挖进,窑体后壁烟囱3条,分别有平行排列及排列为相“个”字形两种。窑室内遗存有青砖和布纹瓦,有些还遗存有陶、瓷器物残件。

果子园窑址 谢鸡镇甘园村果子园岭东南侧,属宋代窑址。窑体依山挖进,被掩埋于地下,只暴露出部分窑门。窑室内堆积层未作清理。

学田坡窑址 大潮镇学田村,属宋代窑址。窑址部分被破坏,余下后半段,暴露出烧结层的窑壁和3条平行的烟囱。窑室内堆积层未作清理。

(三)元、明、清时期古窑址

元代至明代中期,高州县的陶瓷制造业处于停滞状态,发展缓慢。明代中期至清代初期,高州的陶瓷制造业开始逐步回升。到了清代中期后,陶瓷器制造业发展很快。在这个时期内,陶瓷制造业的重点地区,从高州中部逐渐向西南部转移,尤以南塘、镇江两个镇更为集中。这期间所制作的瓷器,主要是烧制一些较为粗糙的日用瓷。这时期的窑体结构,多是在山坡表面用青砖建造的龙窑。窑体高大,烧制量多,质量也好。

清代后期,高州府开设官办瓷业学堂,专门培养一些高素质的瓷业制作人员。同时建立瓷业制作基地,生产一些档次较高的日用陶瓷制品,还烧制出一些供观赏用的美术瓷器,其质量远在各地窑品之上。

圆岭窑址 镇江镇山口新村旁边的圆岭脚下,属宋元时期窑址。窑体全被坭土及灌木丛所覆盖,窑旁的瓷器残件堆积层长25米,宽30米,主要器形有碗、碟、杯等。所有器物,均用陶土所制,造型厚重,釉色深浓。器物造型多样,在碗、碟、壶等各类器物中,胎质肥厚,釉不到底,碗外刻有莲花瓣纹及水波纹,器形大小不一,规格多样,碗碟口径从9.8~17.6厘米,高5~7厘米不等。圆岭窑址是高州县所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宋元时期的古窑址。

梢基岭窑址 镇大岭村的梢基岭上,属元明时期窑址。该岭有窑址2座,相距2米,窑体长3.2米,宽1.6米,高1.3米。窑壁烧结层厚0.2米。窑室及窑旁均有部分布纹瓦残件堆积。瓦胎很厚,火候较低。

窑尾岭窑址群 镇江镇碗窑村西南部的窑尾岭上,属明代窑址群。在窑尾岭下的西北部,连续排列古窑5座。窑体已为灌木丛及瓷器残件堆积物所覆盖,窑址旁瓷器残件堆积层长150米,宽60米,厚2米多,主要器形有碗、碟、盘、壶、盏等。所制器物均用白瓷土制作,外饰青釉及酱釉。其中碗、碟用青釉,盘、壶、盏、烛台等用酱釉。这些瓷器胎厚较厚,造型古朴,其中采集到较完整的10多件器物中,被鉴定为三级文物。窑尾岭窑址群是高州县发现规模最大、器物最丰富、科学价值最高的明代古窑群。

缸瓦地窑址群 镇江镇那射岭东侧,属明代窑址群。那射岭东侧地段,与大岭相对,在该地段内,连续排列古窑8座。这些古窑属砖砌龙窑,每座龙窑长约32米,宽7米。窑址旁的陶瓷残件堆积层长约150米,宽50米。烧制日用陶瓷器物,主要器形有碗、碟、灯盏、罐等。这些器物用青釉和黑釉,其中碗、碟用青釉,灯盏、壶、罐等用黑釉。这些器物造型与窑尾岭窑群的器物大体相同。

白坑窑址群 南塘镇白坑西村的军田坡上,属清代窑址群。军田坡上连续排列古窑址7座。窑体均被陶瓷残件及丛木所覆盖。窑身长37米,宽5米,属青砖结砌的龙窑。窑址旁边,瓷器残件堆积层长150米,宽40米。主要烧制白瓷器,器形有碗、碟、杯、盅、烟斗、砚盘等。各种器物一般饰有简单抽象的线条图案,或印有简单的菊花形图案,釉色青灰,器形厚重。白坑窑址群是高州地区所发现规模最大的清代古窑群。

长山岭窑址群 南塘镇大石垌村的长山岭上,属清代窑址群。在长山岭上,连续排列古窑4座,每座古窑长37米,宽5米。窑址旁瓷器残件堆积层长约100米,宽40米,主要器物有碗、碟、杯等。器物胎质较白,施青灰釉。纹饰以蓝色菊花纹为主,间绘竹叶纹等。

古表塘窑址 南塘镇榕尾村东北部,属清代窑址。窑址长42米,烧制白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碟、烟斗等。器物施青釉,印有简单的花纹。小碗、小碟只施釉,不印花。

火更窑址 南塘镇胜利农场五队小学南部,属清代窑址。窑址部分被破坏。烧制白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碟等。在器物表面印有简单的蓝色图案或几笔抽象的花纹图案。

龙眼山窑址 镇江镇碗窑村西北部的龙眼山上。属清代窑址。窑址长21米,为龙窑结构。窑体共分7孔,每孔3米。烧制日用陶器,如瓦煲、瓦钵等。器物施釉,釉色灰白。

欧村窑址 大井镇欧村的剃刀岭上,属清代窑址。窑址为龙窑结构,长15米,宽3米。窑体部分被破坏,存窑室10米。烧制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碟等。器物施青釉,褐色彩绘。窑室内堆积层未作清理。

蟹岭窑址群 高州镇潭蒲村东部的蟹岭上,属清代窑址群。在蟹岭的北侧和西侧,分布有窑址6座,其中西侧3座,北侧3座。这些窑址群,是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高州府开设瓷业学校时所设立的瓷业生产基地。其中西侧的3座窑址已被破坏,北侧的3座窑址为龙窑结构,烧制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碟、花瓶等。窑址旁边器物残件堆积丰富,遗存有许多不同规格的器物残件以及大小不等垫烧片等。该窑产品质量较好,器物造型多种多样,深为群众喜爱,许多产品一直被群众珍藏至现代。

宜兴归径发现一古窑址


10月29日上午,新街街道归径紫霞山庄保障房施工工地发现大量陶瓷残片,经市文管办初步勘测,此处为一晚唐到北宋时期的窑址。

30日,记者来到紫霞山庄保障房施工工地,工作人员吴先生带我们来到了位于工地东北角在建的65号楼房东面的一处小土堆,这个小土堆就是发现的古窑址。这座窑址的主体由红砖砌成,窑门及火塘用青砖砌成。在旁边挖出的土堆中有大量的瓷片和陶片,器形有罐、壶、碗等。吴先生说,在施工时就听说此处以前就是一处古窑,但具体位置无人知晓。10月29日上午,工地的挖土机在施工中发现土堆中有很多破碎的瓷片和陶片,工人立即向负责人汇报,负责人立即喊停施工并将情况向市文管办报告。在现场,吴先生还向记者展示了工友们挖出的一只保存较完整的陶罐和一只陶碗。

据市文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9日上午他们接到施工单位的报告后,立刻赶到现场进行勘察。经初步判断,这个窑址的年代大约在晚唐到北宋之间。从已经出土的陶瓷碎片采集标本来看,这些陶瓷碎片应该是古窑烧制出来的残次品和半成品。目前最重要的是对这个古窑进行保护。本月31日,市文管办的工作人员将再次对这个古窑进行考察,如果发现的陶瓷物件有价值,将会移送至宜兴陶瓷博物馆收藏。 (月半 陶溪 文/摄)

中国古代窑址全录


紫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份

窑 址

北京

龙泉务窑

河北

刑 窑 定 窑 磁县窑 磁洲窑 贾壁村窑 隆化窑 邢 窑 井径窑 曲阳窑

山西

介休窑 平定窑 浑源窑 榆次窑 大同窑 怀仁窑 临汾窑 蒲州窑

交城窑霍县窑 长治窑 彭 窑 盂县窑  河津窑 阳城窑 晋城窑 长治窑

内蒙

辽上京窑

辽宁

林东窑 缸瓦窑 辽阳窑 江官屯窑 林东窑 江官屯窑

江苏

南山窑 宜兴窑 常州窑 无锡窑泗州窑 均山窑

浙江

瓯 窑 越 窑 骛州窑 龙泉窑 德清窑 衢州窑 南宋官窑秘色窑

余杭窑 宁波窑 萧山窑 绍兴窑 哥 窑 临海窑 郊坛官窑 上虞小仙窑

勤县窑 上虞窑 象山窑 东阳窑 婺州窑 武义窑 寺龙口官窑 西山窑 

奉化窑 乐清窑 天目窑 浦江窑 江山窑 东阳窑 永康窑  余姚窑 

黄岩窑 温州窑 丽水窑 泰顺窑 龙游窑 慈溪窑 烧制黑瓷的窑 

兰溪窑 修内司官窑(老虎洞) 龙泉窑 鄞县窑 永嘉窑 云河窑

安徽

寿州窑 萧 窑 淮南窑宿州窑 泗州窑 繁昌窑 休宁岩前窑 萧县窑

泾县窑 霍山窑 琴溪窑 界首窑 歙县竦口窑 宣州窑(芜湖东门渡窑)

溪绩霞涧窑

福建

同安窑 建 窑 德化窑 安溪窑 泉州窑 仙游窑 华安东溪窑

怀安窑 南安窑崇安窑 浦城窑 光泽窑 南平窑 邵武窑 莆田窑

建阳窑 连江窑 闽清窑 福清窑 平和窑 遇林亭窑 夏门窑 漳州窑

罗源窑 松溪窑 漳浦窑 泰宁窑 将口窑 宁化窑 连江窑

福州窑 闽侯窑 建宁窑 松溪窑 磁灶窑 建瓯窑 碗窑乡窑

江西

洪州窑 吉州窑 白舍窑 丰城窑 陶 窑 赣州窑 景德镇窑 湖田窑 正德窑

唐 窑 崔公窑 周 窑 壶公窑臧窑 郎 窑 七里镇窑 石虎湾窑 弘治窑

熊 窑 乐平窑 南丰窑 年 窑 横峰窑 赣州窑 枢府窑 杨梅亭窑 周公窑

陶 窑 霍 窑 御土窑 御窑厂 新干窑 临川窑 民窑 柳家湾窑 顺治窑

七里镇窑 白浒窑 戈阳窑 湘湖窑 永和窑 隆庆窑 龙缸窑 小南窑 盏窑

山东

淄博窑淄博寨里窑 曲阜窑 泗水窑

河南

汝 窑 钧 窑 巩县窑 临汝窑 鹤壁窑 扒村窑 当阳峪窑 北宋官窑

登封窑 密县窑 郏县窑 宜阳窑 宝丰窑 东 窑 汴京官窑

鲁山窑 安阳窑 新安窑 内乡窑 柴 窑 淇县窑 邓窑(内乡窑)

湖南

越州窑 零陵窑 郴州窑 衡山窑 衡东窑 衡南窑 湘阴窑(岳州窑)

耒阳窑 常宁窑 邵阳窑 益阳窑 汝城窑 祁东窑 长沙窑(铜官窑)

汩罗窑 常德窑 怀化窑 醴陵窑 衡阳窑 岳阳窑

湖北

鄂城窑 武昌窑 青山窑 湖泗窑

广东

封开窑 惠州窑 海康窑 惠阳窑 潮州窑 韶关窑 廉江窑 西村窑 始兴窑

兴宁窑 石湾窑 南海窑 博罗窑 梅县窑 饶平窑 高明窑 遂溪窑

英德窑 揭阳窑 合蒲窑 英德窑 韶关窑 新会窑 潮安窑 高德窑

广西

藤县窑 永福窑 兴安窑 容县窑桂平窑 钟山窑 宾阳窑全州窑 邕宁窑 北流窑 柳城窑 北流窑 合蒲窑 高州窑 广 窑

西 南

四川

成都窑邛崃窑 彭县窑 广元窑 玻璃厂窑 郫县窑 灌县窑 大邑窑 北流窑

重庆窑 华阳窑(琉璃厂窑) 彭县窑 建水窑 新津窑 青阳官窑

云南

玉溪窑

西 北

陕西

黄堡窑 耀州窑 栒邑窑 白水窑

甘肃

兰州窑 华亭窑 安口窑 马家窑

香港

赤角深湾村窑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