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紫砂壶精品“西施壶”的历史

紫砂壶精品“西施壶”的历史

古代瓷器壶 古代瓷器历史价值 古代文物瓷器精品漫谈

2020-10-14

古代瓷器壶。

“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而且,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

日本明治时期的研究中国紫砂的学者奥玄宝,在明治甲戌年(相当于清同治13年)所著的《茗壶图录》中的“式样”篇章里,就有关于西施壶的记载:“式有数样,曰小圆、曰菱花••••••,美人肩、西施乳••••••”。

民国年间,由紫砂藏家兼紫砂史学家李景康、张虹合著的一部非常重要的紫砂史专著《阳羡砂壶图考》里,在记载徐友泉时写道:“又,友泉尝为吴梅鼎父延揽于家,穷年累月、竭智殚思,制有云罍、螭觯、汉瓶、僧帽、苦节君、扇面方、芦席方、诰宝、圆珠、美人肩、西施乳、束腰菱花、平肩莲子、合菊、荷花、芝 兰、竹节、橄榄六方、冬瓜丽、分蕉、蝉翼、柄云、索耳、番象鼻、鲨鱼皮、天鸡篆珥诸式。”徐友泉,名士衡,友泉是他的字,明万历(1570年-1619 年)人,生卒年不详。从供春(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年-1566年,生卒年不详)做出第一把有史可考的树樱壶到徐友泉的年代,中间只不过隔了 50-70年左右,经历了赵梁、董翰、袁锡、时朋(时大彬之父)“四名家”以及时大彬这两代人。徐友泉是时大彬的弟子,这样算来,他应当是紫砂壶史上自供春之后的第四代人物了。小编翻遍了自己所能接触到的紫砂文化典籍,尚未发现徐友泉之前有谁做过西施壶的记载。徐友泉是有史记载做过西施壶的第一人。

李、张二人关于徐友泉做西施壶的说法,其实源自明末时人吴梅鼎的那篇激情飞扬、文采横溢的《阳羡名壶赋》。吴梅鼎出自官宦世家,在紫砂壶历史上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其曾祖吴仕,字克学、一字颐山,号拳石,江苏宜兴人,明正德甲戌(1514年)进士,官至四川参政。号称紫砂壶鼻祖的供春,就是吴颐山少年读书时的家童。吴颐山少年时曾到宜兴金山寺闭门读书,家童供春在服侍少主的同时,偷学金山寺僧制作紫砂壶的技艺,不经意当中一个不小心就成了中国紫砂壶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代祖师。吴梅鼎的父亲,更是把徐友泉请到自己的家中为其研制紫砂壶。由此可见,吴梅鼎一家祖孙几代与紫砂壶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由于这种长远的家学之源以及深厚的紫砂学识造诣,那篇空前绝后的《阳羡名壶赋》才让他写的是那么的情真意切、多姿多彩!尤其对于徐友泉更是浓墨重彩,大加赞许,甚至用“技而进乎道”来肯定友泉的功力。文中说:“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接着,吴梅鼎谈到其父与友泉的关系,“缅稽先子,与彼同时”,并提到他父亲请徐友泉来家做壶,“爰开尊而设馆,令效技以呈奇”,而徐友泉在他家做壶是相当认真的,“每穷年而累月,期竭智以殚思”,正是由于徐友泉的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加上他的紫砂功力,做出了许多作品,吴梅鼎写道:“尔其为制也,象云罍兮作鼎,陈螭觯兮扬杯。仿汉室之瓶,则丹砂沁采,刻桑门之帽,则莲叶檠台。卣号提梁,腻于雕漆,君名苦节,盖已霞堆。裁扇面之形,觚棱峭厉,卷席方之角,宛转潆洄。 诰宝临函,恍紫庭之宝现,圆珠在掌,知合浦之珠回。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格高西子;腰洵约素昭青镜之菱花,肩果削成采金塘之莲蒂。菊入手而 凝芳,荷无心而出水。芝兰之秀,秀色可餐,竹节之清,清贞莫比。锐榄核兮幽芳,实瓜瓠兮浑丽。或盈尺兮丰隆,或径寸而平砥,或分蕉而蝉翼,或柄云而索耳, 或番象与鲨皮,或天鸡与篆珥。”此中提到的一大堆名词,都是形形色色的紫砂壶款名,其中“美人”、“西子”指的就是美人肩、西施乳。吴梅鼎的父亲与徐友泉这么相熟,梅鼎本人年幼时必定和徐友泉过从甚密,说不定徐大师在做壶时顺手丢一块泥巴让小梅鼎玩玩,那也是人之常情、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吴梅鼎记述徐友泉摹形象体、殚精毕异而作美人肩、西施乳,专家认为当可采信。

小编推荐

紫砂壶名人壶赏析


紫砂壶名人壶赏析

“冰心道人”壶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间的紫砂壶。壶体颜色似瓷器中的茶叶末釉,壶身正面是一个凹进去的龛,内坐一人,龛外壁装饰有桃树、桃花、桃叶。壶身另外三侧为雕刻的云纹。

壶底款为“冰心道人”。“冰心道人”为清末民初年间紫砂大师程寿珍(1858-1939年)的号。程寿珍制作的紫砂壶曾在1915年和1932年,分别获得巴拿马国际赛会和芝加哥博览会的头等奖和优秀奖。

树瘿壶树瘿就是树瘤。这种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据紫砂壶史记载,供春在明代正德年间只是一名书僮,后向江苏宜兴金沙寺一名和尚学习制壶技术。供春壶价值极高,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赞语。树瘿壶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壶造型,传世极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部分专家认为是供春手制,是现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壶实物。不过唐先生收藏的这把树瘿壶为民国仿品。

“二泉”铭壶 这是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铭的壶。邵二泉(约1803-1860年),擅长镌壶铭。这把壶型质古朴,壶为土黄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应和古人“祝福”意愿。壶腹一侧,阴刻行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诗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署名“二泉”。壶底有“唐冰”款,可能是制壶人,但其人已无法考证。但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以147.7万港币成交。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场拍卖会上,吕尧臣的小石冷泉套壶拍卖成交价为60万元人民币。唐先生乐观估计,在两年后,紫砂壶的价格将翻番。 

现代作品升值快。据介绍,明清时期的紫砂壶价格一般上万元,明代名家名作可达10-15万元,清代名作也要5-10万元。国内最贵的紫砂壶是清朝制壶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龙头一捆竹”,市价达40万美元。但唐先生介绍说,由于明清紫砂大师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杨凤年的作品十分难得,因此给现当代紫砂大师如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间。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现代名家顾景舟的茶具,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价格才380元一把,而目前的价位已在数十万了。此外,蒋蓉等的作品价位一般也在10-20万。

紫砂壶新壶如何养壶


紫砂壶从被烧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便注定终身与茶结缘,不用来泡茶的紫砂壶就像失去生命的躯壳,没有任何意义。这一点,在嗜茶者中早已形成共识。但随着紫砂泥的日益稀少,想要选购一把称心如意、高档次、高品位的紫砂壶时,我们才蓦然发现,昂贵的价格已经使紫砂壶成为了一种投资品种,即便是数年前花千八百元就可以买到的普通紫砂壶,现如今的价位也水涨船高,飙升至万元,更不用提名家烧制或年代久远的紫砂壶了。据《宝藏》统计,目前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最高的是2002年香港佳士得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该件作品以147.7万港币成交。因此如何鉴赏、保养紫砂壶,已经上升到了收藏投资的高度。紫砂壶的投资收藏也已成为文人雅士对茶文化的另一种理解,不管深谙茶中之道者如何滔滔不绝的讲述对茶道的理解,若无一把上好的紫砂壶,配以绝好的茶叶,这一切都缺乏了底蕴与信服度。爱茶者与赏茶之士可在把玩之间,细品那幽幽茶香,感受那份静谧惬意,这就显得刚买一把新壶的不可小视了。壶贵了,壶身价涨了,都要求壶要专门去养了,时下养壶成为了大多数人认真在履行的一项义务,因为养好了,回报是不可想象的。接下来就为大家阐述一下,养壶的一些要领,使大家的壶都所养,有所成。

养壶要领:

(1)新壶新泡,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是重香气的茶还是重滋味的茶,如果讲究的话,都应有专门备泡的壶。

(2)使用新壶,应先用茶汤煮一番,一则除去土味,也可使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用小火如势煮壶,到水将滚未滚时,在将茶叶放入锅中同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在稍待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自然阴干后,使可使用。

(3)旧壶重泡。每次泡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以保持清洁、合乎卫生。

(4)注意“壶里茶山”。有人泡茶,只除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在壶里阴干,日久累积茶山,如维护不当,易生异味。所以在泡用前更应以滚沸的开水冲烫一番。

(5)把茶渣摆存在壶里来养壶的方式决不可取。一方面茶渣闷在壶里易有酸馊异味,有害于壶;另一方面紫砂可吸附热香茶味,残渣剩味实也无益于壶。

(6)壶应经常擦拭,并用手不断抚摸,不仅手感舒服,且能焕发出紫砂陶之本身的光泽,浑朴润雅,耐人寻味。

(7)清洗壶的表面时,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后再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较柔细的布擦拭,然后放于干燥通风且无异味之处阴干。久而久之,自会与这把壶发生感情。

来看紫砂壶的悠久历史


对于饮茶,人们有其特定的茶具器皿,为人们所喜爱的大都是陶瓷茶具,茶具中,紫砂壶又有为有名。今天中国的小编就来说说紫砂壶的历史。紫砂陶瓷茶具的创始,根据对一些文献的研究的古窑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叶。

先说文献记载。如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昀和杜相公谢蔡居让寄茶诗》有句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坭新品泛春华”;第三十五卷《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昀》有句云:“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又如元代蔡司沾《霁园丛话》里也记载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俗称壶为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注:孙高士名孙道明,号清隐,元末人,曾名其居处为“且吃茶处”)这些吟咏和记述,多直接谈到了紫砂茶具,说明在宋元问宜兴已有了紫砂器。

再说古窑址的发掘。在鼎蜀地区,由于古今窑址的重叠,加之解放后废弃旧式龙窑,宋代窑址已较难寻觅,再者,古代窑址分散,故发现的数量也较少。这些窑址发现的产品以缸类为主,与张渚地区发现的有所不同。比较重要的宋代窑址,是一九七六年红旅陶瓷厂兴建隧道窑移山整基时发现的蠡墅村羊角山的早期紫砂窑址。就笔者实地考察所见,羊角山窑址为一小型龙窑,长十余米,宽一米多。当人们发现它贝有考古价牍而加以重视,其墩阜已被掘去大半,尚有上层为近代的缸瓮残器;中层为元至清初的废品(中有细颈大腹的釉陶注壶及器肩堆贴菱花状边饰的陶瓮等);下层则是早期紫砂器的废品。羊角山早期紫砂器的废品堆,以各式壶类为主,有大量的壶身、壶嘴、提梁、把手和器盖发现,特别要指出的是,部分壶嘴上的捏塑龙头装饰,与宋传流行于南方的龙虎瓶上的捏塑手法相一系;再结合此层所掘出的宋代小砖,以及中层出土具有元明风格的器物来看,大致可以推定下层堆积为宋代产品,而主要的烧造年代大抵在南宋,其下限可能延续至元代。

观蔡羊角山出土的早期紫砂残器可知,其器物的用途与明清乃至现代的紫砂器有较大区别。当时的紫砂器,如钵、罐、壶等,胎质均较粗,制作也不够精细,可能作煮茶或煮水之用;但考查中华茶道文,在宋代还未发展到手撮茶叶、用壶冲饮,替代烹煎方式的阶段,一九六六年,在南京市郊江宁县马家山油坊桥挖掘的明嘉靖十二年(一五三三年)司礼太监吴经墓曾土一件紫砂提梁壶,从它的形制与装饰纹样推测,它被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紫砂文化:养胃养人的 精品紫砂壶


紫砂壶的认知、解读

从实用的角度看紫砂壶是养胃、养人的茶具。

关于紫砂壶的奇妙,历朝历代不知道有多少人编过多少传奇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写过多少诗词歌赋。依据本人的梳理与归纳,紫砂壶的奇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发味留香。能够泡茶的器皿有很多,如铜壶、锡壶、石壶、玉壶、瓷壶等等。许多人,尤其是老茶客,不约而同地首选紫砂壶,自然是有原因的。

常言道:水是茶之母,壶是茶之父。对于茶汤的孕育与形成,壶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几个朝代的鉴别与比较,茶客们最终发现,紫砂壶具有最大限度地开发茶汤的色、香、味的能耐。

明代的文震亨,既是个文化名士,也是个骨灰级的茶客佬。他写过一本书,名叫《长物志》。长者,多余也。古代的文人常常用长物,也即多余的器物,来指称那些他们认为最不能丢弃的东西。在《长物志》里,文震亨这样写道: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意思便是:用紫砂壶来泡茶,滋味浓、香气正。紫砂壶,里外都不用上釉,永远素面朝天。因此,一把养育得很好的紫砂壶,即便在不用的时候,也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茶香。

其次是抗馊防腐。较之于其他材质,紫砂具有透而不漏的特点。所谓透而不漏,就是说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但是又不漏水。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一双真皮手套,你就是戴上一天,也不会出手汗。但如果是人造革的,半天戴下来,手套里面就会变得湿漉漉的。因为人造革这种材质,不具有透而不漏的特点。而用透而不漏的紫砂泥制成的茶壶,则具有抗馊防腐的功能。

据说,这个奇妙的功能,是被一个老木匠率先发现的。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老木匠,在承建一座庙宇的时候,将他随身携带的紫砂壶遗忘在藏经楼的大梁上了。工程结束了,脚手架也拆除了,老木匠这才想起。于是,他想了许多办法,花了几天时间,好不容易才爬上了藏经楼的大梁,取回了那把紫砂壶。但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壶里的水居然还没馊。当时正值盛夏,不要说几天了,就是一天,茶汤也会变质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知道紫砂壶具有冬天泡茶茶不凉、夏天泡茶茶不馊的神奇功能了。

第三是变色韬光。制作紫砂壶的泥料,俗称五色土。许多人相信,用五色土制成的砂壶,是具有灵性的。在烧制的过程中,紫砂泥会随着炉温的升高,不停地改变颜色。正如清代吴梅鼎所言: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紫砂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改变颜色。一把紫砂壶,只要你精心养育,它会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地变光、变色,最终变得润如古玉、光可鉴人,给收藏者、使用者带来意外的惊喜。

正因为紫砂壶具有发味留香、抗馊防腐、变色韬光之三妙,清代的名流李渔,在《杂说》一文中才会写下这样的评语:茗注(茶壶),莫妙于砂(没有比紫砂壶更奇妙的了)。壶之精者(最金贵的壶),莫过于阳羡(今宜兴)。是人皆知矣。普天下的紫砂壶,大多产于同一个地方,那就是江苏省宜兴市的丁蜀镇。那个富足的江南小镇,坐落在丁山与蜀山之间,由此而得名。自从宋代以来,那里就是一个家家制坯、户户捶泥的陶艺世界了。丁蜀镇上的人,依照古人的说法,衣食所需,均惟陶业是赖。意思是说,吃的穿的全都仰仗制陶的手艺了。600多年来,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在那儿悠闲地琢磨着、默默地传承着、努力地光大着秘不示人的制壶绝技。

制作紫砂壶的原料,并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一种坚硬的、稀有的矿石。那种矿石,世上哪儿都没有,只有丁蜀镇周边的山洞里面有,自古享有泥中金、矿中宝的美誉。曾经有过外地人,包括一些日本人,试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俗话还有另一个版本,叫作: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无论说七件事,还是谈七件宝,总归离不开个茶字。许多老茶客认为: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乾隆皇帝嗜茶如命,甚至开过这样的金口:朝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常言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壶。在盛产好茶的中国,对于爱喝好茶的中国人来说,拥有一把好茶壶,是顺理成章的事。

从审美的角度看紫砂壶是养眼、养心的艺术品。

宜兴的紫砂陶艺,产生于宋代,成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较之于其他的手工技艺,紫砂陶艺最鲜明的特征是:它采用一种稀有的、神奇的泥料,不借助任何模具,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徒手创制茶具。这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催生的结果必然是:每一把壶都是独一无二的。大量的文史资料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如苏东坡、郑板桥、李笠翁、董其昌等,都是爱茶之人。许许多多的达官政要,如乾隆皇帝弘历、两江总督张之洞、民国主席林森、考试院长于右任等,也都是爱壶之人。要说当代的爱壶之人,那可就没法说了。我只能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为什么许多人都爱紫砂壶呢?我的体会是: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性情可以得到陶冶,人品可以得到修炼。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精神可以得到升华、心灵可以得到抚慰。紫砂壶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可以将你喜欢的诗句、书法、绘画、印章附作在上面。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壶,可以给你的心灵以慰藉。

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从文化的角度看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首先,紫砂壶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达成了绝妙的契合。古代的先民们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万物的根本。早在西周末年,就有五行相杂,以成百物之说。做茶壶用的紫砂,俗称五色土,正好对应五行。在紫砂壶的泥料中,有水、有土、有金砂;在烧制砂壶的过程中,要用木头、要用火。因此,一把紫砂壶,恰好是金、木、水、火、土的结晶。于是许多人认为,把五行五色捧在手上、揣在怀里,那就是捧着万物的根本,揣着一个大千世界。因此,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西周末年的思想家伯阳父认为:阴阳调和,万物生长。阴阳失调,天下大乱。老子也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而紫砂壶这样的器皿,既负阴又抱阳。在任何一把紫砂壶上,我们都能够看到阴的象征与阳的符号,都能见到阴柔与阳刚的结合。在日常用具中,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如此自然地、自始至终地体现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呢?把这样的紫砂壶捧在手上、揣在怀里,那当然是有意味、有内涵,也有说道的。

其次,紫砂壶与儒家、道家、释家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如果说,酒文化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茶文化具有现实主义的基调,那么,紫砂文化具有什么特征呢?我认为,紫砂文化的鲜明特征,就是自始至终地推崇一种理智的、灵活的包容主义。紫砂文化胸怀开阔,从来不走极端;紫砂文化海纳百川,坚持兼容并蓄。所以,无论是儒家的弟子,还是道家的信徒;无论是出家的僧人,还是还俗的居士,都可以在紫砂壶的世界里,找到情感寄托和精神家园。

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中庸。北宋的理学家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对于紫砂艺人,尤其是对于制作光货的紫砂艺人来说,不偏、不易、无过无不及,正是他们一以贯之的追求。在色彩的运用上,紫砂艺人讲究的是:紫而不姹,红而不嫣,绿而不嫩,黄而不娇,灰而不暗,黑而不墨。这不就是讲究中庸吗?

道家崇尚自然、取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处于最高层次。道家追求幽野之趣、闲远之思,推崇无执、无为、冲虚自然的清净之境。到了魏晋时期,这一思想化成了归隐山林、浪迹天涯、洒脱不羁、超绝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模式。对于紫砂艺人,尤其是对于制作花货的紫砂艺人来说,崇尚自然、取法自然,彰显田园雅趣、精神自由,正是他们矢志不移的追求。据我所知,许多紫砂艺人乐于居住在乡间,不愿意迁居都市。为的就是体验田园雅趣,佛身是常,佛性是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反正内求,去迷理惑,便可以顿悟成佛。

可是,芸芸众生、凡夫俗子们怎样才能获得顿悟呢?许多高僧认为,吃茶去是路径之一。赵朴初先生就说过: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意思是说,与其白白地守着千百部经书不得其解,还不如喝茶去呢。人们在紫砂壶上镌刻得最多的壶铭恰恰是吃茶去。吃茶去,看起来是句大白话,其实是禅语,个中含天机,蕴藏着想通事理、获得顿悟的门道。

紫砂壶的造型—竹节壶简介


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宜兴紫砂竹节形茗壶,为清乾隆年间吴骞《阳羡名陶录》中《阳羡茗壶赋》曰:“竹节之清,清贞莫比。”至于形状如何,已很难考证。真正紫砂竹形茗壶的出现,应比史料记载的早。

现存传器中,见到最早的紫砂竹形茗壶为香港罗桂祥茶具博物馆中收藏的陈仲美款束竹柴圆壶,壶底刻款:万历癸丑陈仲美作(万历癸丑即1613年)。

近四百年来的紫砂壶竹节形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以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器型种类。

第一,自然形。此类茗壶形态是模仿自然界中的真实竹节。

第二,自然形与几何形结合。此类造型多在几何形壶体中出现,局部加入竹节形态或贴上竹叶等进行装饰。

第三,自然竹节形态变异。将竹节形态变化重新加工组合。

第四,用竹片组合成壶体。此时的竹片形态已不完全写实,而是经过概念性的加工处理,再组合而成。

第五,以自然竹节的原形进行创作。

现代紫砂竹节壶

鉴赏:此壶以上好的紫砂泥料制成。壶呈圆形,壶把、纽、流均作为竹节状,壶身以鸟虫篆刻“延年益寿”。壶面温润,器型古朴稳重敦实。为紫砂制品中的精妙之作。

紫砂壶精品,调砂装饰


历史上有许多好的调砂泥,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调砂特色,这就给收藏者和紫砂鉴赏家们提供了历史作品鉴赏的佐证。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艺品,特别是紫砂壶类、在实际使用中壶体表面肌理给人以手感舒畅、细而不腻,形如:豆沙、红木质的感觉,取悦于于心,雅致迷人。为了追求独特的视觉效果,前人运用调砂、铺砂、嵌砂等技法,在泥料中、打好的泥片上或壶胚上铺撒、点缀事先已经筛选好的,颗粒均匀的熟砂粒作为装饰。产生细梨皮、龙砂、雪花等种种不同的质感。此类壶外观质感好,"砂"感十足,古朴大方,诱人无比。比如说,黄玉麟的“斗方铺砂壶”、“提梁壶”等,时大彬的大部分作品如“大彬如意”、“调砂提梁”、“书扁”、“僧帽”、“葵花”等等,都是其中的精品。

 图:平盖调砂壶欣赏

调砂不只是装饰手法,是工艺的需要!铺砂、嵌砂等才是装饰手法的一种表现!调砂也是市场需要,一开始那些人喜欢纯紫砂,就连紫砂杯也一样,不能有石英,不能有云母,更不能有铁质,甚至用磁铁来吸,后来又复古,兴什么调砂,全是消费者的喜好,决定了制作者的方向。市场上的假壶,往往是仿造这种调砂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斑,而真正的老壶,调砂确实少见,有的看似调砂实际上是泥料中含砂比例较高加之纯手工炼泥方式造成的。古法制泥表面会有梨皮状的颗粒隐现的状态,是和泥料目数和含砂量相关的。古人不曾调砂,用选料更为恰当,经烧制表现为粗而不糙,看着粗旷,而手感润滑,和看到的似乎不一样。而现在的调熟砂是对以前质感的模仿,因为现在泥料含砂量低,目数细,通过调熟砂达到表面梨皮的效果,只是满足视觉上的需要,上手一摸所见即所得,粗糙。

所谓调砂的说法应主要源于今人(包括一些古人,如清代李斗)的误读,今天工艺品的利用方法是表面的模仿,以及砂质质量下降的无奈。古人是选泥、配泥、养泥,矿脉和土层不同,因此目数上才有区别。很多明清老紫泥现在没有了,就是很好的证明。手边如果有几把明清名家老壶的真品一下子就会清楚了。而这些砂作伪者根本没见过,想仿的乱真也仿不出来。古来的所谓“调砂”,皆为工艺所致!现如今的调砂,是为工艺所控!手工炼制与机械炼制,有本质的区别!机械的介入成就了紫砂批量发展,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产率,但从另一个方式,也破坏了紫砂的自然质感状态,“刻意的调砂”逐渐作为一种工艺孕育而普及了!现在的一些小壶,做的光亮可鉴.手感润滑.的确得温润之意.但调砂是视觉效果.手感还是一样温润,这是一个基本准则。铺砂的,就不一样了.那是一种包容万物,饱经风霜的胸怀与履历。在壶型的设计上,会与泥性切合.正所谓:粗而不糙,细而不腻,沙砾隐现,并无刺感,符合内涵,不外扬的特点!

紫砂壶开壶、养壶:新手须知四六


紫砂壶开壶、养壶:新手须知四六

紫砂壶开壶须知4大注意:新壶在使用之前,需要处理,这个过程就叫开壶。开壶也有好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一种:

1.用白水煮至少1个小时。具体方法是将壶盖与壶身分开,放入凉水锅中,将锅置于炉子上,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1小时后关火。这一步可以热胀冷缩让壶身的气孔释放出所含的土味及杂质。

2.将白水煮过的壶与一块老豆腐,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1个小时。这个步骤叫做去火气,目的是为了褪掉制壶时高温煅烧带来的火气。 

3.将上面的壶与一段嫩甘蔗头,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1个小时。

4.将上面的壶与茶叶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1个小时。

完成上面4个步骤后,紫砂壶才可以正式开始使用。

紫砂壶养壶须知六大细节

新壶经过开壶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养壶的过程。相对于开壶,养壶的过程更加漫长,需要很好的耐心。一定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而不是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养壶如养性。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养壶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究其宗旨,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不外乎以下6点:

1.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

2.切忌油污接触。 

3.用茶汁滋润壶表。

4.适度擦刷。

5.用毕清理晾干。

6.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紫砂壶的起源与供春壶


紫砂壶的起源与供春壶

紫砂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茶具,其主产地在江苏省宜兴市,故又常被称为宜兴紫砂壶。关于它的起源问题,目前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传统的明代起源说,另一则是新兴的宋代起源说。

明代起源说者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是传统的有关紫砂壶方面的记载,如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清中期吴骞的《阳羡名陶录》等书籍。这些书籍都记载了一个故事:在明代正德年间,宜兴人吴仕为准备考进士而住在金沙寺内,其家僮供春跟金沙寺的僧人学做壶获得成功,后来成为宜兴紫砂壶的鼻祖。吴仕是在明正德九年(1514)考中进士的,因此供春学做壶的时间大致也应该是在此期间。另外持明代起源说观点的人还经常引用考古资料,这些资料来自全国各地古墓葬和古遗址出土的紫砂壶材料以及对传世古代紫砂壶真品的研究材料。这些紫砂壶均没有超过明代中期年限者。

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是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新说法。其代表人物是宜兴已故当代著名紫砂壶大师顾景舟及其一批同事和弟子们,此外还有宜兴一些从事新闻、文化工作的同志们。由于他们的宣传力度很大,在国内和境外也有很多赞同者。他们引用的文献资料,是在宋代的诗词中发现了被称为“紫泥”、“紫瓯”的茶具,认为这应该就是紫砂器。另外他们引用的考古材料是宜兴羊角山古窑址的材料,只此一条。根据顾景舟的记述:那是1976年红旗陶瓷厂兴建隧道窑时,在移山整基中发现的:“羊角山窑址为一小型龙窑,长十余米,宽一米多。当人们发现它具有考古价值而加以重视时,其墩阜已被发掘去大半,尚有小部分埋在地基之下。窑址旁边的废品堆,上层为近代的缸瓮残器;中层为元至清初的废品,下层则是早期紫砂器的废品。”羊角山古窑址并未经过考古人员的正式科学发掘,只是顾老等人在基建中发现的一条被破坏的古代紫砂壶窑址,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调查简报。顾老他们是当代的制壶大师,但不是考古学家,不具备陶瓷窑址考古的专业知识,因此所记述的材料并不是科学的考古发掘材料。特别是那所谓的废品堆“地层”材料,只是他们自己划出来的,非常不靠谱,是不能当考古证据引用的。

在判断宜兴紫砂壶到底是起源于明代还是起源于宋代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紫砂壶的基本概念,即:什么是紫砂壶?我以为至少应该有两点:1、宜兴紫砂壶是用宜兴特产的紫砂泥制成;2、它必须是专门用来冲泡茶叶的饮茶用具。根据这两条标准,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两个起源说谁更合理。

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出土的一把紫砂提梁壶

首先分析紫砂壶明代起源说。此说所列举的文献资料,都是历史上公认的专门记述紫砂壶的典籍,其中所记载的很多制壶名人,至今都有出土的或传世的紫砂壶作品可以印证。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紫砂壶,是在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出土的一把紫砂提梁壶,其出土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下葬的司礼太监吴经墓中。而到了明万历年以后,出土的紫砂壶就越来越多了。如文献记载的明代著名紫砂壶大师时大彬,就有多处明代墓葬出土了他的作品。其中在福建省漳浦县出土一把,是出自明万历年间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墓志纪年万历四十年(1612)。出土时壶中还装有满满的茶叶。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在宋元时期,国人饮茶所用的是制成饼状的茶。其饮法是碾碎后放在碗盏内冲入开水调饮。入明代以后才出现条索状、片状或颗粒状的茶叶,又被称为散茶。饼茶是无法装入小紫砂壶中冲泡饮用的,而只有当散茶出现后,茶叶才有可能直接装入紫砂壶中冲泡。综上所述,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是合理和可能的

闽北建阳所产的兔毫盏

我们再来看一看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持此论者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多为宋代诗词中含“紫泥”、“紫瓯”等茶具名称的诗句,他们认为那就是宋代已出现紫砂壶的证明。实际上这些诗句都是歌咏宋代茶风的。如前所述,宋人饮茶,是将茶饼碾碎成粉后放入碗中冲泡的。当时社会上广泛流行“斗茶”的活动,就是斗冲入开水后碗中泛起的白色茶沫和沾染碗壁的水痕。为此,斗茶的茶碗一般用黑釉产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闽北建阳所产的兔毫盏,又称建盏。建盏因胎釉中含铁量高,以还原焰烧成后呈酱褐色或紫黑色,故被诗人描写为“紫泥”、“紫瓯”。瓯者,小碗也,并不是壶。建盏形如敛口钵,器壁越往下越厚,茶汤散热慢,利于白色茶沫久久不散,加上釉面常有“玉毫条达”的兔毫纹,成为宋代斗茶中最受人欢迎的茶具。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又是宰相的蔡襄是福建人,其将家乡的这种茶具推荐给朝廷,而使得建盏成为“供御”之物,这样更使其天下闻名。总之,宋代诗词中所歌咏的“紫泥”、“紫瓯”等茶具是以建盏为代表的黑釉瓷碗,与紫砂壶没有关系。同时,全国各地考古工作者发掘过成千上万座宋代墓葬,从未出土过一把用宜兴紫砂泥烧成的紫砂壶,反倒是出土过大量建盏类黑釉茶碗。至于顾景舟及弟子们津津乐道的羊角山古窑址有宋代紫砂壶遗物的“考古”材料,前文已有所述,那是完全经不起科学推敲的。实际上我看过这些标本材料,都是典型的晚明遗物。羊角山古代紫砂壶窑址的上限只在明代后期而已。

因此,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是不能成立的。

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树瘿壶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文献记载其鼻祖为供春。关于供春其人,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和说法。有称其为龚春的,也有记载其姓龚,名龚供春的。甚至其性别也有不同记载,一般认为其是吴仕的家童,也有称其为吴氏的“青衣”--即婢女。但供春在吴仕于正德九年考进士之前,陪他在金沙寺温习功课,在侍候主人的余暇时间里,其向金沙寺的老僧学习用紫砂泥制壶并取得成功的记载则是一致的。我认为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明代,一个婢女单独接触僧人学壶艺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供春的身份只能是男性的家童,并且是一个对世事充满好奇又聪明好学的青少年。他的成功一方面是自己的刻苦努力,另一方面也应与其主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关系。关于供春所制的壶是什么样子?这是历来爱好宜兴紫砂壶的人们都非常感兴趣的事情。迄今为止,在古墓葬和古遗址中并没有供春壶出土。在传世品中,有两把供春壶大名鼎鼎:其一是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树瘿壶,另一把是收藏在香港茶具馆的六瓣圆囊壶。这两把壶基本上都是所在馆的镇馆之宝,馆藏级别非常高。但我们仔细研究它们后,却会感到有些问题。收藏在国博的供春款树瘿壶,是建国初从江苏省选调上来的。该壶最早是宜兴乡贤储南强于1928年在苏州地摊上购买的。当时壶身做成松树瘿瘤状,壶把做成树枝分叉状。把下有篆书款“供春”二字。壶盖做成南瓜蒂状,盖内有篆书“玉麟”印款。储先生是有文化教养的人,购得此壶后反复考证,并走访此壶的传承经历,得知曾收藏在清末大收藏家吴大chéng家。他认为此壶是供春壶真品,盖是清末制壶名家黄玉麟后配的,于是听取大画家黄宾虹的建议,找当时的制壶名家裴石民重新配盖。建国后,储先生将壶捐献给国家,此后经逐级上调,最后入藏国家博物馆。观察该壶,我们感到其是否为供春壶真品有诸多疑点。其一是该壶造型独特,制壶者应具备较高的雕塑艺术能力和造型艺术修养。这是家童出身且又初创紫砂壶的供春所不可能具备的。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所有明代紫砂壶造型都比较粗犷简单,达不到这个水平;"黄宾虹是文人、画家,他们有素养但不是文物鉴定家,出现错认的事是不足为奇的。大约20年前,我接待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博前身)馆长的俞伟超,就将这些想法告诉他,俞先生认为很有道理,应该是这样的。

香港茶具馆珍藏的供春款六瓣圆囊壶

我们再来看香港茶具馆珍藏的那把供春款六瓣圆囊壶,同样感到其问题很多,也应是一把“假虎丘”。首先在这把壶的壶底刻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隶书款。款字周正老辣非常见功底。作伪者很熟悉供春的故事,吴仕是正德九年考的进士,他就将供春陪侍吴仕住在金沙寺学做紫砂壶的时间提前一年。即便历史真的是这样,当时供春也不过是一个向金沙寺老僧初学制壶的青少年。他没有什么文化,制壶刚刚起步,如何能在壶底刻出如此老辣流畅的隶书款来?同样该壶造型圆熟,泥料细腻,各方面的技术水平都已远远超过明代的制壶水平,因此绝无可能出自紫砂壶诞生初期一个刚刚学习制作紫砂壶的青少年之手。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和分析,这把壶的制造时间应该比国博的那把树瘿壶还晚。树瘿壶是清末制壶大师黄玉麟所做,而这把六瓣圆囊壶则可能是民国时期生产的。此时古玩市场火爆,宜兴紫砂壶仿古高手蒋燕亭组织人在上海仿冒了一大批古代名人壶,我们常见到的有仿时鹏(时大彬之父)、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惠孟臣、陈鸣远、王南林等人的。所以其仿冒供春是毫不奇怪的。在建国初期,这类仿古壶流入香港,当时的罗桂祥对紫砂壶并不内行,据他自己讲:是见到有刻款的、造型好的就买下来。因此这把六瓣圆囊壶就被他收集起来而流传至今。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问: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供春其人和供春壶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历史上的许多紫砂壶典籍乃至明代文人笔记中都有记载,这些记载者是严肃的、内行的。只是我们要找供春壶必须换思路,那就是不能因为供春壶名气大就专找做工美、技术水平高的带“供春”款壶,那恰恰会落入作伪者的圈套。相反的是,供春对紫砂壶的最大贡献是开创者,其作品应具有很大的原始性,可能是手工捏制后用简单的工具修整,胎土较粗糙,与缸瓮同烧,壶身上还有可能会溅有釉泪,并且极有可能不带款识。因此,即使有真的供春壶逃过历史的劫难而流传至今,我们也非常难以辨别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更多地寄希望于考古工作者。期望他们注意明代中后期墓葬,特别是正德、嘉靖年间的墓葬材料,万一有一天能出土真正的供春壶,就会将我们的紫砂壶研究和鉴定工作推向新的层面。

紫砂文化:紫砂壶的起源与供春壶


一是传统的明代起源说,另一则是新兴的宋代起源说。

明代起源说者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是传统的有关紫砂壶方面的记载,如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清中期吴骞的《阳羡名陶录》等书籍。这些书籍都记载了一个故事:在明代正德年间,宜兴人吴仕为准备考进士而住在金沙寺内,其家僮供春跟金沙寺的僧人学做壶获得成功,后来成为宜兴紫砂壶的鼻祖。吴仕是在明正德九年(1514)考中进士的,因此供春学做壶的时间大致也应该是在此期间。另外持明代起源说观点的人还经常引用考古资料,这些资料来自全国各地古墓葬和古遗址出土的紫砂壶材料以及对传世古代紫砂壶真品的研究材料。这些紫砂壶均没有超过明代中期年限者。

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是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新说法。其代表人物是宜兴已故当代著名紫砂壶大师顾景舟及其一批同事和弟子们,此外还有宜兴一些从事新闻、文化工作的同志们。由于他们的宣传力度很大,在国内和境外也有很多赞同者。他们引用的文献资料,是在宋代的诗词中发现了被称为紫泥、紫瓯的茶具,认为这应该就是紫砂器。另外他们引用的考古材料是宜兴羊角山古窑址的材料,只此一条。根据顾景舟的记述:那是1976年红旗陶瓷厂兴建隧道窑时,在移山整基中发现的:羊角山窑址为一小型龙窑,长十余米,宽一米多。当人们发现它具有考古价值而加以重视时,其墩阜已被发掘去大半,尚有小部分埋在地基之下。窑址旁边的废品堆,上层为近代的缸瓮残器;中层为元至清初的废品,下层则是早期紫砂器的废品。羊角山古窑址并未经过考古人员的正式科学发掘,只是顾老等人在基建中发现的一条被破坏的古代紫砂壶窑址,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调查简报。顾老他们是当代的制壶大师,但不是考古学家,不具备陶瓷窑址考古的专业知识,因此所记述的材料并不是科学的考古发掘材料。特别是那所谓的废品堆地层材料,只是他们自己划出来的,非常不靠谱,是不能当考古证据引用的。

在判断宜兴紫砂壶到底是起源于明代还是起源于宋代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紫砂壶的基本概念,即:什么是紫砂壶?我以为至少应该有两点:1、宜兴紫砂壶是用宜兴特产的紫砂泥制成;2、它必须是专门用来冲泡茶叶的饮茶用具。根据这两条标准,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两个起源说谁更合理。

首先分析紫砂壶明代起源说。此说所列举的文献资料,都是历史上公认的专门记述紫砂壶的典籍,其中所记载的很多制壶名人,至今都有出土的或传世的紫砂壶作品可以印证。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紫砂壶,是在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出土的一把紫砂提梁壶(在宋元时期,国人饮茶所用的是制成饼状的茶。其饮法是碾碎后放在碗盏内冲入开水调饮。入明代以后才出现条索状、片状或颗粒状的茶叶,又被称为散茶。饼茶是无法装入小紫砂壶中冲泡饮用的,而只有当散茶出现后,茶叶才有可能直接装入紫砂壶中冲泡。综上所述,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是合理和可能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持此论者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多为宋代诗词中含紫泥、紫瓯等茶具名称的诗句,他们认为那就是宋代已出现紫砂壶的证明。实际上这些诗句都是歌咏宋代茶风的。如前所述,宋人饮茶,是将茶饼碾碎成粉后放入碗中冲泡的。当时社会上广泛流行斗茶的活动,就是斗冲入开水后碗中泛起的白色茶沫和沾染碗壁的水痕。为此,斗茶的茶碗一般用黑釉产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闽北建阳所产的兔毫盏,又称建盏。建盏因胎釉中含铁量高,以还原焰烧成后呈酱褐色或紫黑色,故被诗人描写为紫泥、紫瓯。瓯者,小碗也,并不是壶。建盏形如敛口钵,器壁越往下越厚,茶汤散热慢,利于白色茶沫久久不散,加上釉面常有玉毫条达的兔毫纹,成为宋代斗茶中最受人欢迎的茶具。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又是宰相的蔡襄是福建人,其将家乡的这种茶具推荐给朝廷,而使得建盏成为供御之物,这样更使其天下闻名。总之,宋代诗词中所歌咏的紫泥、紫瓯等茶具是以建盏为代表的黑釉瓷碗,与紫砂壶没有关系。同时,全国各地考古工作者发掘过成千上万座宋代墓葬,从未出土过一把用宜兴紫砂泥烧成的紫砂壶,反倒是出土过大量建盏类黑釉茶碗。至于顾景舟及弟子们津津乐道的羊角山古窑址有宋代紫砂壶遗物的考古材料,前文已有所述,那是完全经不起科学推敲的。实际上我看过这些标本材料,都是典型的晚明遗物。羊角山古代紫砂壶窑址的上限只在明代后期而已。

因此,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是不能成立的。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文献记载其鼻祖为供春。关于供春其人,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和说法。有称其为龚春的,也有记载其姓龚,名龚供春的。甚至其性别也有不同记载,一般认为其是吴仕的家童,也有称其为吴氏的青衣即婢女。但供春在吴仕于正德九年考进士之前,陪他在金沙寺温习功课,在侍候主人的余暇时间里,其向金沙寺的老僧学习用紫砂泥制壶并取得成功的记载则是一致的。我认为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明代,一个婢女单独接触僧人学壶艺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供春的身份只能是男性的家童,并且是一个对世事充满好奇又聪明好学的青少年。他的成功一方面是自己的刻苦努力,另一方面也应与其主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关系。关于供春所制的壶是什么样子?这是历来爱好宜兴紫砂壶的人们都非常感兴趣的事情。迄今为止,在古墓葬和古遗址中并没有供春壶出土。在传世品中,有两把供春壶大名鼎鼎:其一是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树瘿壶,另一把是收藏在香港茶具馆的六瓣圆囊壶。这两把壶基本上都是所在馆的镇馆之宝,馆藏级别非常高。但我们仔细研究它们后,却会感到有些问题。收藏在国博的供春款树瘿壶(是见到有刻款的、造型好的就买下来。因此这把六瓣圆囊壶就被他收集起来而流传至今。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问: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供春其人和供春壶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历史上的许多紫砂壶典籍乃至明代文人笔记中都有记载,这些记载者是严肃的、内行的。只是我们要找供春壶必须换思路,那就是不能因为供春壶名气大就专找做工美、技术水平高的带供春款壶,那恰恰会落入作伪者的圈套。相反的是,供春对紫砂壶的最大贡献是开创者,其作品应具有很大的原始性,可能是手工捏制后用简单的工具修整,胎土较粗糙,与缸瓮同烧,壶身上还有可能会溅有釉泪,并且极有可能不带款识。因此,即使有真的供春壶逃过历史的劫难而流传至今,我们也非常难以辨别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更多地寄希望于考古工作者。期望他们注意明代中后期墓葬,特别是正德、嘉靖年间的墓葬材料,万一有一天能出土真正的供春壶,就会将我们的紫砂壶研究和鉴定工作推向新的层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