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放瓷器家具叫什么 > 导航 >

什么叫景泰蓝?

什么叫景泰蓝?

古代放瓷器家具叫什么 瓷砖什么好 用什么瓷砖

2021-01-18

古代放瓷器家具叫什么。

用铜或金、银制成坯胎,施以彩釉烧制而成的艺术搪瓷。创于明朝宣德年间,到了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8年)才广泛流行,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故称“景泰蓝”。景泰蓝是中国特种工艺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产品有瓶、罐、碗、盘等。

延伸阅读

洒蓝施


洒蓝又名“雪花蓝”、“青金蓝”。因其浅篮地上有水迹般的深蓝色斑点,犹如洒落的蓝色水滴一样,故称“洒蓝”。洒蓝明宣德时就已出现,但清康熙时才完全成熟。这时的施釉工艺也有所不同:先在胎坯上吹青料,形成青色小点;然后再吹白釉。烧成后青蓝中飘洒点点雪片,颇为可爱。还有在洒蓝上描绘各式金花或青花图案的,均属珍品。

陶瓷名词:洒蓝


洒蓝——又称"雪花蓝",以钴为着色剂,经高温烧成后,浅蓝色地的釉面上呈现深蓝色斑点,犹如洒下的雪花,故名。明宣德景德镇窑创烧,清康熙时最精,洒蓝描金装饰较多见。

磁州窑孔雀蓝炉(明初)


磁州窑是我国瓷器的重要产地,烧造时间之长,产品之多,影响之大,为后人所关注。

这尊孔雀蓝香炉产自明代早期磁州窑。孔雀蓝香炉为出土之物。高7厘米,直径14厘米,炉内外均施孔雀蓝釉,厚唇,炉身朝外自然敞开,呈喇叭状,炉身盛开三朵黑釉葵花,视觉效果突出,四周配上茎叶,主次分明,画面剩余空白处采用席纹补白,笔意流畅,构图精巧。香炉圆底露胎,留有修胎的痕迹;炉腰下有凸起圈,圈下外装饰三只浮雕型如意足,特色鲜明,十分大气。

香炉所用的“孔雀蓝釉”又称“法蓝”,它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孔雀蓝釉原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其制品在唐宋期间的商贸往来时被带到中原,金、元民窑陆续仿制,但钴料发色明显偏黑。明以后以钴为着色剂的一种低温蓝釉,釉色鲜艳,清澈透明。孔雀蓝或于白釉器上二次施釉烧制,或在素坯上直接施釉烧制。

孔雀蓝香炉所绘制的向日葵原产地为北美洲,可能是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带进的物种,向日葵寓意向往光明,深受华人喜爱。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年),书中尚无“向日葵”一名,称为“丈菊”。原文云:“丈菊名本番菊,又名迎阳花,茎长丈余……”“向日”之名,见于文震亨《长物志》(约1635年)。此后,向日葵很快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有诗云:“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望着香炉上的向日葵,我时常想起著名画家凡高的《向日葵》。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向日葵给人带来滚滚热浪,浓烈的金黄色彩,在有力的,雕刻般的笔触里,我们感受的分明是画家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炽热的激情,旋转不停的画笔以及他的智慧和灵气。而孔雀蓝香炉上的向日葵也一定有着制作人暗藏的密码,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还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

磁州窑古属燕赵故地,自古即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赞誉。它为磁州窑陶瓷粗犷豪放、雄健浓厚的艺术风格提供了肥沃土壤。磁州窑陶瓷“化土石为神奇”,处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作为北方民窑的代表,磁州窑陶瓷装饰内容带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多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植物、动物、人物故事等。诗词与书法手段的结合运用,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我国瓷器的装饰技法和文化内涵。

明正统、景泰到天顺三朝时期瓷器的鉴赏要点


明正统、景泰到天顺三朝,因政局不稳,经济衰落,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人们把这个阶段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期”。上期,本报“话说收藏”介绍了这个时期瓷器的部分鉴赏要点,今日,中国古玩收藏鉴赏研究会会长卢鹤寿继续为读者讲解余下要点。

纹饰: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多采用元代和明代早期常见的一笔点画技法,繁简有序,笔意粗犷飘逸,风格随意率真,画面布局简洁,疏朗。常见的有人物故事、商人逸士、仙山楼阁、琴棋书画等内容。纹饰中孔雀牡丹、缠枝莲菊、松梅竹云龙、麒麟纹比较多见,蕉叶、莲瓣回纹和水波纹是这一时期常见的辅助装饰纹样。另外,这个时期的瓷器釉层较厚,青花显得朦胧、图案不太清晰,青花色泽时有晕散现象。

款识:目前绝少发现“空白期”有确切纪年款识的官窑瓷器。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有一件署“正统捌年款”的青花形笔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署“天顺年”楷书款的青花波斯文三足炉。用笔中锋,笔法率真、洒脱。在传世品中常看到的“大明天顺年制”纪年款,应为嘉靖、万历或天启、崇祯时期的伪托款识。民窑中有天顺年款的器物书“大明天顺年制”或“大明天顺年造”的两行六字款,有学者认为是明后期的仿品。 字串5

唐:长沙窑黄釉褐蓝彩云荷纹罐


唐代黄釉褐蓝彩云荷纹罐唐代黄釉褐蓝彩云荷纹罐

1973年10月下旬,在扬州市区石塔路宋代文化底层的考古挖掘现场出土了一件“唐代黄釉褐蓝彩云荷纹罐”,代表了唐代长沙窑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1973年10月下旬,在市区石塔路宋代文化底层的考古挖掘现场出土了一件“唐代黄釉褐蓝彩云荷纹罐”,代表了唐代长沙窑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唐 代扬州是我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国内外贸易中心之一,正因如此,扬州出土的陶瓷文物极其丰富、精美。在这些唐代陶瓷器中,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以长沙窑瓷器最 为突出。此“唐代黄釉褐蓝彩云荷纹罐”高29.8厘米,口径16.3厘米,最大腹径25厘米,底径19.5厘米,大口、侈唇、高颈、窄肩、深腹呈圆筒形, 肩部置对称的扁环形模印纹饰的双系,其中间为阳文“王”字,两侧为阳文云纹。罐外壁满施均匀黄釉至底,露出米黄色胎,而外底内周(即内心)向器内凸入处则 满施黄色釉。凸入处十分规则,这是经过窑工精心制作的,这样可以增强罐壁承受容载物体的压力。

从器皿内壁露出的一道道弦纹来看,可 知其是采用轮制方法成形的。其胎之薄、体之轻,就唐代大件陶瓷器皿来说,尚属少见。此罐以褐、蓝两色的圆点相间排列组合成联珠状云荷纹,云荷纹即是以五朵 小如意云为主,组合成一朵大如意云纹,并于其两侧云梢处饰以亭亭玉立的莲花各一枝,又在对称的两组云荷纹之下的间隙,各补上一枝荷叶纹,这样,就使此罐构 成了一幅完整的云荷纹图案。其相间排列的联珠状云荷纹的两种色彩线,在黄釉衬托下,显得更加醒目、突出。

综合来看,此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彩釉瑰丽,形体大,纹饰满;二是构图奇异,别具一格,绘画显示出一种气势美,纹饰采用的联珠纹与波斯萨珊王朝工艺上的珠纹相同,颇有异国风格;三 是色调明快、和谐,意趣横生;四是制作工艺精湛。因为这些特点,使其在出土的唐长沙窑器皿中显得极为稀见,1994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宝文物。

这件国宝级的文物现藏于扬州博物馆,凡来扬州的国内外的陶瓷研究者无不前来一睹“芳容”。这件“唐黄釉褐蓝彩云荷纹罐”的出土不仅丰富了我国研究唐代陶瓷艺术的实物例证,而且为扬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提供了一件国宝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