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龙泉窑瓷器鉴定 > 导航 >

德化窑瓷器鉴定基本方法

德化窑瓷器鉴定基本方法

古代龙泉窑瓷器鉴定 德化瓷器鉴别 柴窑瓷器鉴别方法

2021-02-15

古代龙泉窑瓷器鉴定。

德化窑瓷器鉴定基本方法,德化窑的白釉瓷盛行于明清时期,因为釉色为乳白色,所以称其为“象牙白”,德化窑瓷器器型繁多,但以佛像雕塑、杯、壶、炉几种器型最为著称。那么德化窑瓷器鉴定基本方法有哪些呢?

那么在这里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明代德化窑瓷器鉴定特征:

1、明代德化窑鉴定胎土特征:德化窑瓷土含铁量低,可塑性强。胎土淘炼精细,胎质致密,洁白无杂质。

德化窑瓷器鉴定特征步骤阅读

2、明代德化窑鉴定釉面特征:光照下迎光观察,其釉色白中隐现粉红或牙黄色调,故其白瓷有“象牙白”、“猪油白”之称。在国际市场上,还被称之为“中国白”和“鹅绒白”。

德化窑瓷器鉴定特征

3、明代德化窑鉴定造型特征:其瓷器造型主要杯、碗、盘、炉和仙佛一类人物雕塑等。而人物雕塑则是最精彩的,其内容主要为民间供奉的仙佛之类的人物。其雕塑形体优美,比例合适,面部神态安详。其使用了捏雕、堆贴、雕刻、粘接等多种手法,雕塑得十分精细逼真。做到了毫发可鉴、珠粒可数,衣薄如布帛,衣褶自然重拂。特别是人物手指,细致入微,甚至连指甲也可看出的程度。

4、明代德化窑鉴定款识特征:当时德化窑涌现出一批做这类器物的能工巧匠,有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林捷隆、陈伟等人。这些人名不见经传,但作品流传于世,常有他们的款识。在一些明代白瓷观音上,可见到有何朝宗的葫芦形印记。“何朝宗”三字为篆书。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越窑瓷器鉴定方法及要领


越窑秘色瓷

瓷器鉴定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器物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考古发掘的许多古墓、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各窑口的瓷器制品,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器物,这为我们鉴定越窑瓷器的年代提供了典型的标准器。根据考古发掘中所接触到的越窑瓷器,在鉴定时必须掌握五大要领,即越瓷的造型、纹饰、釉胎、支烧工艺与款铭。这五个方面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鉴定便会有误差。五个方面联系起来看,对一件器物的断代、产地(窑口)的判断,其可靠性系数就比较大。

造型与纹饰

造型与纹饰两者密不可分,是鉴定越窑瓷器的关键。抓住了这两个方面,鉴定的可靠系数已占大半,再结合釉、胎、支烧工艺和款铭更为精确。当然在某个时期有个别器物例外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我在上文运用了大量的纪年墓、纪年地层、纪年器物的资料,有的资料内容相当丰富,但由于不是纪年墓出土或无相对年代的也就不用了。早期青瓷(109—447),唐代越窑(663—848)中的纪年资料都配有线图,因此各类的器物从造型、纹样可以说已经很具体形象。这些纪年器物或相对年代的器物当是我们鉴定中十分关键的样本。典型器物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典型的纪年纹样和纹样的器物分类。从纹样题材上看,它们的分期是:第一期中唐时期,第二期晚唐时期,第三期五代时期,第四期北宋时期。上文对每期都作了详尽的叙述,现就典型的陶瓷器物再略作剖析。

唐代越窑的造型从总体上看廓线明快,秀雅端巧。碗的六朝的深腹型平底器,逐步演变为敞口(侈口)斜腹。初唐的平底器或假圈足,到了中唐时,假圈足中挖一小孔俗称玉壁底,同时开始出现矮圈足的环底、大环底器外,而且出现了端巧美观的花口,或称荷花碗。特征是口沿作成四缺五缺不等,在腹部与缺相对位置压有突筋。过去有学者称葵口。总之从底足的变化发展到口沿的变化,使碗的巧美观,犹似一朵盛开的荷花。

上述这类碗的内壁刻划着各种对称的纹样,如荷花、飞蝶、朵花等等。

壶类,从初唐开始,仍沿用了门朝时的盘口壶,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器型由硕大丰满变为瘦雅秀丽。到了中唐元和朝时壶的盘口消失,为侈口所代替,同时出现了六角形的短嘴和扁带状把,底总有的仍保留了平底,尔后也由平底变为矮圈足。这类壶,从那时候起称它为注子,即后来我们所称的执壶。执壶的原来的壶全变了一个面貌。

晚唐时期的执壶,造型基本格调不变,但具体的线条变化多姿,使人感觉器形丰富多彩。这时有带銎流瓜棱壶,筒口双系圈足大型执壶,喇叭口、瓜棱、圈足的执壶等等。这些执壶的特点:①釉色青翠或青中微微泛黄;②多角形流扁带状把;③瓜棱腹与矮圈足;④从廓线清秀、端雅,几乎以美丽的釉色取胜。在唐代所有执壶(朵花)是一件刻花卉的标准器,这种刻花恰恰与宁波和义路唐代“大中二年”、“寿”字纹碗地层出土的刻花盒、刻花碗、刻花盘的纹样似出自一人之手。

五代时,执壶两种类型。一类为敛口、瓜腹、平底,配以长流与双股圆的把,整个造型似一个倒挂的青瓜,清秀美观。另一类则为直口,弧腹,长圆嘴,圈足。流、肩上线刻云气纹,腹四周均线刻花朵与双鹤纹等。

北宋时期,执壶的特点腹部出现开光并在开光中刻绘花朵。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出于公元995年墓的“人物坐饮图”执壶,不但有相对的年代,而且在执壶腹部四周线刻人物坐饮图,也就是把书画上的画面移植到执壶腹部,这是属于首创。这种人物坐饮,神仙活动等图案残片在上林湖窑场均有出土,是北宋前期秘色瓷的典型器物,也为我们鉴定提供了样品。亲宋后期,执壶制作粗糙,特别是筒形颈一肩部连接和圈足的接头都显得接处不规整,烧制后往往脱开成为废品。

盏与托具,晚唐时期制作最精,大中朝生产的盏与托具为美观。与“大中二年”铭文碗共存的荷花盏,内底刻花卉,釉色青雅;托具则是以卷荷叶状的托盘,圈足微微外撇。这种造型似一朵盛开的荷花在荷叶上,可算是一件极为精致的秘色瓷。五代时托具托台与托盘以素面为多,盏则花口,翻圈足,以青绿釉为多。北宋盏则以花口内线刻连一半纹或四荷连环纹,托具的托台高突,托盘沿上线刻蜂蝶及云气纹。和统十三年墓出土的盏托具就是一个典型器。

盘,初唐至北宋早期,造型为浅腹型。初唐以平底素面为主、青黄釉为多。中唐开始出现矮圈足与玉壁底盘。晚唐时则品种增多,常见的有玉壁底刻花盘,圈足刻花盘,圈足刻花盘,委角圈足盘和花口盘等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花中秘色瓷盘是标准器。五代时出现了方形委角迭盘,盘身有镂孔。北宋时纪年的花口牡丹纹盘、花口双蝶纹盘、鹦鹉纹盘、龟荷纹盘,丁字款盘等均为越窑鉴定对照之代表作品。

水盂,初中唐时期,多为敛口的平底或假圈足,全属素面。晚唐时出现四蹄足水盂,五代时则器形变小,还有小小的四足。北宋时水盂四周开光,内刻牡丹花等。

洗类,初唐时器形大,以素面为多。中唐时洗的口径大者达35厘米以上。镇海小洞岙出土的大洗,内底印龙纹。上林湖生产的大洗,四周刻荷叶纹,内底划荷花。晚唐时则釉色青翠,以素面为多。宁波市和义路出土大洗,口径大,釉色青翠,是越窑的代表作。北宋时在宁海瓦窑山窑发掘中也出土了外壁刻连花纹的洗。

盒类,晚唐时期越窑生产的品种极为丰富,不但有中小型的成套盖盒、油盒和印盒,而且主纹样以刻花为主。五代时出现云鹤纹迭盒。北宋时尤以粉盒为盛行,纹饰有凤凰纹、牡丹纹、双蝶纹、鹦鹉纹、菊花纹等等,制作方法有刻、刻划结合、模印和印刻结合手法进行美化。

根据纪年材料研究表明,生产于公元977年前后的器物的主要纹样有:龙纹,双凤凰纹,双鹦鹉纹,摩羯纹,水款凤凰纹、单鹦鹉纹、双鹤纹、四荷凤凰纹,孔雀纹,荷花翠鸟纹,飞雁纹,双蝶纹,蝶恋花纹,龟荷纹,丁字款龟荷纹,莲子莲瓣纹,龙飞凤舞纹,凤凰花卉纹等。

清代民窑瓷器的鉴定方法


清代民窑瓷器该怎么鉴定?要鉴赏一件瓷器的收藏价值,就要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以及瓷器的技术水平。现在小编来给大家介绍“清代民窑瓷器的鉴定方法”。

首先要看瓷器的整体造型是不是大气端庄,然后是底足的工艺水平,还有瓷器的花纹的绘制,它的绘制手法是不是纯熟和老练,最后要看一些细节,能把细节做好的瓷器的工艺水平也不会差。

一、清朝前期国家政权非常稳定,政府投入大量精力于烧制瓷器,此时中国的瓷器在这个时候进入一个高峰期,乾隆后期逐渐衰退。生产经过康熙乾隆盛世,到了嘉道时期瓷器胎骨与乾隆相比略粗松一点,白度无大异,而新仿之胎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于粗糙,有时还可见颗粒状物。从釉面看,嘉道瓷器釉面普遍有“细桔皮釉”及轻微的“波浪釉”现象,从侧面视之尤为明显。

清中期民窑瓷器

二、从道光至光绪瓷器造型的线条和曲线渐变生硬,且常见棱角,无圆润秀美之感,胎体渐厚显笨拙。

三、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主流还是以稳定的纯正蓝色居多,色调沉着不飘浮,纹饰清晰,到后期青花呈色有青蓝、淡蓝、灰蓝等各色。

四、清中期施釉较厚为多,薄釉较少。

五、嘉庆青花色调较稳定,但由于政府的不关注瓷器烧制出现势衰现象,器物上的青花暗淡飘浮的现象,而且青花品种减少,质量降低,尤其是青花釉里红产品,普遍施釉稀薄,釉色灰暗,青花也有晕散现象。

六、道光青花瓷呈色与嘉庆基本相同,蓝色不甚鲜亮,无凝聚斑点和晕散现象,有飘浮感。

七、嘉、道两朝在装饰绘画上类似,出现画面层次少,画意呆板,尤其人物只是有形却无神。

八、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上画的最多的一个图案是“缠莲枝”,有“清廉”和“青出于蓝”的代表意义,嘉、道以后,偷工减料,缠莲枝画的非常简单,原本枝条蔓蔓的缠莲枝化成如同勾子一样的花,简称“勾子莲”。

瓷器鉴定方法


瓷器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众多。同时,瓷器收藏还是一门学问,收藏者需要对其收藏规律和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避免上当受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瓷器鉴定方法。

古陶瓷鉴定专家认为,收藏要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瓷器鉴定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看器型

许多瓷器都是有时代特征的,有其独特的形状、大小等风格特征,各朝代之间相差很大。比如梅瓶、玉壶春瓶,宋元明清均有烧制;但洪武梅瓶口为梯形,元代的梅瓶胸大。瓷器爱好者可多留意文物图录上每一个朝代器物的形状、大小,并用心记下每一朝代的标准器型,在实际辨别中做到心中有数。

看胎质

鉴别胎质要从瓷器有圈足及底部的露胎部分看,古代瓷器的胎质一般较粗糙些,略泛黄色;而仿古瓷器的胎质较为洁白、精细。

看釉面

观察瓷器的釉质,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

第一类,使用过或者陈设过的瓷器,上面的痕迹和年代感是现代仿品无法触及的。

第二类,从未使用过的瓷器,上面没有使用过时属于“库藏”,因年深日久,釉面的关泽也是柔和的,有一种自然的“韵光”。

第三类,出土的瓷器,因瓷器在古墓中时间太久,釉面表层收到化学侵蚀,形成了吃土的现象,釉面发乌,用放大镜看能看见很多吃土的土斑。

看釉泡

看釉泡主要是看白釉层部分,而不是色釉层。因为古时候的柴窑和现在的气窑烧制出来的气泡是截然不同的,如官、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汝窑釉之疏若晨星,以及宣德釉面有所谓的“棕眼”等,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

看纹饰

纹饰特征表现在题材、彩料、画法等方面。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此外,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于画人物,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少。

看青料

青料指制作青花瓷所用釉下彩料。青花瓷是明、清主流瓷,各个朝代所用的青料不同是有准记载的,而不同青料的呈色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由于青花五彩和斗彩瓷也都要使用青料,故而青花的呈色来为彩瓷断代。一定要注意区分凝聚斑和铁锈斑。

看底足

自古就有“看瓷先看底”之说,研究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出瓷器继承、发展、演变的规律十分重要,很多工艺都可以作为断代的工具。比如元代工匠在修理足处理时,是先挖后削,一般是右手握削刀,由外向内,是按逆时针方向操作的,在器胚上会留下螺旋痕迹,于中心收刀。

看款识

根据款识以定瓷器之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自明代永乐年开始,各朝代官窑瓷器的底部都印有帝王年号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各朝代瓷器的底款所用的字体、格式截然不同。

说了这么多鉴定瓷器的方法,小编还是要说一句,收藏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普遍规律中也常有特殊规律,必须考虑到例外情况。鉴定瓷器时,不能拿着条条框框去套,而要将各项依据、因素、信息综合起来考虑,反复推敲、慎重定论。

光绪瓷器鉴定方法


光绪瓷器鉴定方法。

自辛酉政变之后,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社会局面相对稳定,封建统治政权得到了暂时的巩固,进入所谓“同光中兴”的历史时期。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一方面不断出卖国家主权;另一方面则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从光绪元年开始,景德镇御窑厂陆续为清代宫廷和东西两厂烧制了数量可观的精美瓷器和祭器,使长期不景气的制瓷业稍有复苏。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光绪瓷器鉴定方法:

1、光绪瓷器鉴定造型特征:光绪瓷器除了沿用传统样式外,新创的器型有官窑荷叶式盖罐和加铜丝提梁的茶壶,以及器体较大的盆、碗、面盆、花盆及“大雅斋”款的瓶、盆之类,制作规整,样式较多。

2、光绪瓷器鉴定胎体特征:胎体仍然厚重,但和同治时相比,质量略提高;瓷土筛廉较细,胎质较为慎密。仿康熙的器物,胎质粗细兼有,和康熙时相比,胎薄体轻,硬度不足,民窑器多粗糙不规。

3、光绪瓷器鉴定釉面特征:釉汁稀薄,釉面欠莹润,质地松软,色调白中略微泛青,也有部分釉面为纯白色,和现代瓷釉面相接近。

4、光绪瓷器鉴定纹饰特征:光绪纹饰非常丰富,凡是在清代能见到的纹饰,光绪朝都有绘制。官窑青花纹饰画法有三种。第一种单线平涂法,此法应用很广,其中以仿康熙雍正的缠枝莲纹最多,这是工匠将传统画法简化;第二种为单线平涂法加点染法,用于仿清三代青花,在画风上多带有光绪特点,在点染上更加程式化;第三种是光绪朝流行画法,多用于创新作品,纹饰清新,笔法细腻,风格朴实,具有绢画效果。

5、光绪瓷器鉴定款识特征:光绪官窑款识以楷书为主,楷、篆并用。官窑瓷器的款识通常采用双行六字楷书“大清光绪年制”款,双行四字“光绪年制”楷款少见。楷书款近似颜柳笔法,峻峭飘逸,锋芒毕露。篆书款少见,多为“大清光绪年制”三行六字。篆款笔画圆润,与道光篆书款相似。

有堂名款的光绪瓷器也不少,如有落“大雅斋”、“玉海堂”、“宜春堂”、“济世堂”、“天海堂”、“乐敬堂”、“满福堂记”、“长春宫制”、“储秀宫制”、“坤宁宫制”等的瓷器,其中以落“大雅斋”款的瓷器最为精美。

正德瓷器鉴定方法


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以素三彩最为著名。下面简单说说正德瓷器鉴定方法。

1、正德时期,大器日益增多,修胎欠佳,接痕明显。

2、此时正处于大明瓷由细致、薄胎向粗糙、厚重过渡的阶段,因而粗细兼有。

3、釉面有白中闪青的特点。

4、图案纹饰中,多有表现回教、道教色彩的装饰。青花器的绘画,除沿用一笔勾勒点划外,兼用双线勾勒、填色平涂法。民窑器物,大多粗率豪放。

5、器足露胎处一般修切平齐,也有滚圆状出现。较浅的器足多向里收敛,有跳刀旋痕和塌底现象。有的足心似乳状突起,与明初的肚脐状底足相似,民窑也是如此。

6、器底釉面,有典型的青白色和亮青色特征。

7、正德以四字或六字楷书为主,其中以四字居多。亦有用回文、巴思八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其特征是:“大”字横短头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正”字笔锋三横平,“德”字,心宽十字小,“年”字横划上最短,“制”字衣横少越刀。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正德瓷器鉴定方法”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成化瓷器鉴定方法?


成化瓷器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由汉族所烧制出的稀世珍宝。不管是由官窑所烧制出的成化瓷器,还是有由民窑所烧制出的,在其质量上就是极为的考究和精细,其中最为出名、最具有成就感的就是,成功烧制出了斗彩瓷器。成化斗彩瓷器不仅在其胎质上十分轻薄,而且去釉面也是晶莹油润、色泽鲜明亮丽十分受人们的所喜爱,其代表作品有鸡缸杯、成化斗彩三秋纹杯、天字罐等均为绝世佳品。那么对于如此精美的成化瓷器,作为收藏者的我们该如何去辨别真伪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看其瓷器的胎釉。成化瓷器的胎釉质地肥腴、温润如脂,由成化年间所烧制的瓷器其胎釉十分的洁白且细腻,其整个瓷器的胎体呈现出了轻薄秀美之感。如果将其瓷器迎光透视来看,收藏者们还可以观察到其胎体还会呈现出肉红色或者是淡黄色的感觉,在其釉面上还会微微的闪着青光,十分的具有观赏性,这也是成化瓷器所特有的一种风格,因此看其瓷器的胎釉也成为了辨别成化瓷器真伪的重要手段之一。

2、看其瓷身上所描绘的纹饰。由成化年间所烧制出的瓷器,在其纹饰的勾勒上,一般都是采用双线勾画填充的方法,其线条也是以柔和纤细为主。在用色方面也是以淡雅、飘逸为主。而且成化瓷器在纹饰的装饰方面也是极为的讲究色彩的浓淡搭配,但是因为着色主要是以平涂为主,使得画面缺少一种层次感。例如在描绘瓷器上人物的衣服时,工匠们只绘制单色的衣服、在给山石上色时,也以是平涂为主,没有阴阳之分,使得所描绘之物毫无立体之感,这与其他朝代所烧制出的瓷器有着完全不同之处。

3、看底款。有成化年间所烧制出的瓷器,其底款都是以“大明成化年制”这六个字为主,只有极个别的瓷器底部才会出现“大明年制、”“大明年造”的底款,由于其数量太少,我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目前市场中其瓷器底款出现“成化年造”的字样基本可以断定就是赝品,收藏者都不需要再去考虑其他的因素了。看其瓷器的底款,是辨别成化瓷器真伪最为快捷的一种手段。

4、观察其瓷器上的青花。由于在成化时期,我国所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已经呈现出了用尽的趋势,所以在成化年间烧制的青花瓷,所使用的青料都为国产的平等青。这种青料由于所含铁元素比较稀少,而锰元素较多的原因,使得所烧制出的青花瓷在其颜色上呈现出青灰色,没有使用苏麻离青料所烧制出的铁锈斑,使其颜色十分的淡雅柔色、成分稳定。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成化瓷器的辨别方法就是,其胎质要洁白细腻、纹饰色彩柔和平滑、造型美观轻巧、底款单一工整。

成化瓷器精品赏析及价格参考:

1: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纹宫盌,尺寸:15.4厘米,估价:HKD 50,000,000 ~ 70,000,000,成交价: HKD 64,600,000 ,成交时间:2016-04-06,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成化年制》款。

成化御窑瓷器,由朝廷严格监管制作。多种瓷盌器型,发展于宣德年间,然而宫盌之形,乃后期创制,曾设计十一款宫盌,其中十款绘花卉纹饰,仅有一款绘果纹。成化瓷器,乍看或似朴实无华,经仔细鉴赏,方显雅韵,宫盌亦然。此类器并非供远观炫示,而应静心观赏,方能体会瓷匠之臻艺,瓷质之上乘,触感之温润,白瓷青花之隽秀,及纹饰独特设计之精妙。

2:明成化青花萱草纹宫盌,尺寸:14.9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56,738,000 ,成交时间:2019-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明成化年制》款。

宫盌弧壁圆滑,口沿微撇,隽秀蕴藉。淡青细笔,画出萱草婉丽,内外各绘四美连枝,蕊上花丝或露或藏,伴以长叶、弯茎,蜿蜒有致。看似循规守律,细观却谙匠心巧运,一花独簪曲瓣儿,单叶傲占枝茎上,便是盌内团花畔,也有一叶妙分岔,更添意趣。通体罩施釉料,柔润如玉。器底署青花双圈二行六字楷书款。

成化御瓷胎釉之温润精致,超前绝后,其釉面如脂若玉,摸抚手中,柔滑之感,他朝难及。「宫盌」一词,仅限用于显然为供御所作之成化青花官窑瓷盌,烧造时期不足十年,约制于1480年代,或为宫廷食器。它们工精艺绝,比例合宜,材佳质优,抚之如玉,实难出其右。纵然含蓄简洁,却又暗含巧思,钴青勾勒清晰,却不减逍遥,刚中蕴柔,让人不禁凝神。宫盌样式共约十二,多仅绘外壁,盌内留白,却也有部分内外图案有别,但有数款,犹如此盌,花纹里外呼应,相得益彰。

此宫盌图案柔美雅绝,同类中最罕。同以萱草为饰者,传世仅知伦敦大英博物馆两例,同时在该馆展出。纵观三盌,其萱草描绘独特,壁内外各画四花,其中两朵花丝外展,上缀花药,自然如生,下承尖细长叶,柔然曲卷。另有一式宫盌也绘相类花种(见图三),且较此普遍,所画朵妍花蕊内藏,仅以中心白点交代,且瓣片中轴脉络清晰,叶非纤长。两式宫盌,纹饰布局甚为接近,器内、足外均绘弧曲连枝,方中见圆,各发四葩绽放,盌心加缀团花,疏朗秀逸。

3: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尺寸:14.7厘米,估价:HKD 40,000,000 ~ 60,000,000,成交价: HKD 56,120,000 ,成交时间:2014-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成化年制》款。宫盌弧壁圆滑,口沿微撇,隽秀蕴藉,犹如华葩半开,臻埏埴之巅。淡蓝宜漫抹,浓青善勒骨。外壁巧绘秋葵连枝,蜿蜒曲回,四美竞妍,柔瓣散舒,幽芳怒绽。嫩叶有芒掩映花间,新蕾无意独伫媖娴。盌心团花框双圈,葵瓣旋卷而发。内壁环饰连枝秋葵,与外壁类同,然姿影稍异,更添意趣。盌沿里外、足上各缀弦线二道。通体罩施釉料,透亮若脂,润泽如玉。器底署青花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4:明成化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尺寸:7.8厘米,估价:HKD 15,000,000 ~ 20,000,000,成交价: HKD 33,850,000 ,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成化年制》款。

5:明成化御窑斗彩莲池鸳鸯纹墩式碗,尺寸:直径13.5厘米;高7.2厘米,估价:RMB 500,000 ~ 800,000,成交价: RMB 17,365,000 ,成交时间:2016-05-16,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宪宗一朝,窑器多佳美,堪称景德镇制瓷至臻典范,展现工匠巧思创新与卓越技艺,其质精秀雅,世无伦匹,造型婉约,气韵柔美。早期以先帝治下巧工佳瓷为范,尤尚宣德高风,故宣窑诸项名品,在沉寂三十余年之后,皆获一一重现。其中宣德斗彩满池娇之新创佳品,亦有摹制,並于此基础之上,演绎出以鸡缸杯为代表的成窑斗彩之旷世传奇,诚如明沈德符(1578-1642)《敝帚斋剩语》所言:“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

成窑早期斗彩佳器,体现了志在全面恢复与摹仿宣德故物的特点,【成窑 斗彩满池娇墩式碗】正是此段特殊历史之见证。其以墩式碗为造型,内外纹饰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成化 无款斗彩莲塘鸳鸯大碗】一致。其型端庄,其釉温润,其彩绚丽,且保存状况极佳,一如初出。圈足上部所绘仰莲瓣纹一周,个性特征鲜明,其青花色泽深沉苍雅,与宣窑无异,展现出由宣窑过渡而来的成窑早期特点。

6:明成化青花狮子戏球纹大盌,尺寸:20.6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5,000,000,成交价: HKD 15,700,000 ,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宣德年制》仿款。

成窑之品,独辟蹊径,在景德镇御制瓷器中,鹤立鸡群,世人搜求若渴。若论胎釉,可谓无出其右,成品皆质感卓绝,器身绘饰恬淡柔雅,笔触秀逸,引人入胜。

此盌纹饰及率意画风承宣德风范,亦吻合其成化初年之断代。成化一朝,以宣德青花为模范,故犹以借鉴。本品盌底着仿款,或藉此述其灵感所出,并表对先朝成就之尊崇,更显对宣德瓷之青睐。此盌虽似宣德,然其钴青流畅,且无黑疵,乃典型成化初年青花特征。

7:明成化青花婴戏图碗,尺寸:直径21.5厘米;高10.3厘米,估价:HKD 10,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HKD 15,340,0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本碗侈口,窄圆唇,弧形浅壁,矮圈足。碗内口画两道青花一周。外壁绘山水园林奇石景致,中着十六童子于座园中嬉戏,圈足画回纹一周,口、足加饰青线六道。青花浓艳晕散,深处见黑色结晶斑,白釉微泛青色,凝润细致。器底无款。百子图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多孙、子孙昌盛、万代延续,为明代时期宫廷艺术品的重要题材。成化皇帝十八岁登基,一直对未有继位人而耿耿于怀。成化皇帝的宠嫔万贵妃比他年长十八岁。万贵妃所生的孩子夭折后,她亦不允许其他妃嫔诞下子嗣,以免自己失势。妃嫔中纪氏隐藏怀孕的消息,顺利诞下儿子,并将他收藏抚养至五岁,避过了万贵妃的加害,后来皇子继位为弘治皇帝。成化皇帝后期深恐后继无人,尤其偏爱寓意儿孙满堂的吉祥纹饰。

8:明成化鬪彩月季花高足杯,尺寸:7.7厘米,估价: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 13,300,000 ,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成化年制》款。

9:明成化斗彩龙纹罐,尺寸:高18.4厘米,估价:RMB 3,000,000 ~ 5,0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0 ,成交时间:2016-06-05,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天”楷书款。

我们面前这件“明成化斗彩龙纹罐”为明代成化彩瓷珍品,无论器物外形之精巧,或是青花五彩点染之意境,均经典地代表着成化官窑瓷精巧秀雅之美。成化器以玲珑、轻盈的小品居多,而盖罐十分罕有,本器圆口丰肩,腹部浑圆,线条张弛有度,外壁满绘青花龙纹,点缀以缠枝瓜果纹,造型俊逸,分别以黄、绿、红彩点染盖钮、瓜果、枝叶及上下莲瓣。青花发色纯美淡雅,外底以圆润中锋运笔,藏锋写出“天”字款,大字楷体,笔画遒劲挺拔,这一款识及书体贯穿成化始终,为明代一绝。

成化官窑瓷器常见的造型有碗、盘、杯、高足杯、高足碗、卧足碗、罐、炉、洗、梅瓶、犁壶、盏托、玉壶春瓶等。罐类有天字罐、扁罐、高罐等。因小件器物占据了总量的大多数,因此后世有“成化无大器”的说法。其纹饰题材内容丰富广泛,有婴戏、高士、龙凤、海马、狮子绣球、麒麟、海兽、花蝶、鸳鸯卧莲、秋葵、松竹梅、灵芝花草、菊花苜蓿、兰花桅子、宝相花、山茶花、牵牛花、莲花八宝、缠枝花卉、折枝瓜果、祥云、山石、十字杵、梵文、藏文、八宝纹等。以上纹饰绘画时笔触温婉细腻,多运用细描匀染的画法,一改永、宣时雄劲豪放的笔墨情趣,而流于飘逸秀雅的风格。纹饰线条匀劲流畅,自然率真的情趣,充满了生机和魅力,装饰纹饰线条柔和纤细,只分浓淡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于陶瓷史中深得后世敬仰。

永乐瓷器鉴定方法


明代永乐朝跨越了二十二年,永乐瓷是明清最重要的青花瓷产品。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永乐瓷以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瓷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接下来本文将重点讲述鉴定永乐瓷器的五种方法。

一:永乐瓷鉴定之胎釉,永乐瓷胎质洁白釉面细润

永乐瓷器胎体变薄,胎质干涩有空隙,胎色趋于洁白,生烧现象已不常见,这主要是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前朝有了进步。

青花瓷器釉面较厚,釉质细腻平滑,釉色多白中泛青,个别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

白釉瓷器釉质肥润细腻,器物上可见缩釉点。

红釉瓷器釉面均匀,口沿一圈白釉,俗称“灯草口”,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二:永乐瓷鉴定之纹饰,永乐瓷纹饰疏朗,线条纤细流畅

永乐官窑与民窑常用的装饰,有海水、卷草、缠枝莲、竹石芭蕉、折枝枇杷、莲瓣、洋莲、暗龙等。青花纹饰线条纤细、清晰,所用金彩成色足赤,红彩色鲜。多见缠枝四季花和折枝瓜果为主的装饰纹饰图案。永乐时期纹饰装饰布局大多比较疏朗,瓷器装饰线条一般比较纤细流畅。常见绘锯齿状叶纹,有别于宣德时期。莲瓣纹绘画大多勾线填色,回纹一改洪武时期两个一组的画法,大多连续不断。青花弦纹线,线条不十分均匀,给人一种古拙之感。龙纹很雄壮,龙头有竖发的处理,龙颈、龙身较元代雄壮,但少了几分矫健,龙爪依然很有力度,除五爪外,也有三爪、四爪。青花瓷器纹饰用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即不用勾线填色,一笔点画而成。有些纹饰填色使用小笔填绘,形成深淡的笔触。

三:永乐瓷鉴定之工艺,砂底细白,抚摸如糯米粉的感觉

永乐时期器物底足有釉底和砂底两种,釉底釉质细腻、光滑,积釉处泛青,呈湖水绿色。砂底细白,抚摸极为细腻,如糯米粉的感觉。由于胎土中含微量杂质,偶见褐色星点。器物底足采用平削的手法,足墙较宽。圈足露胎处泛橙色火石红,足迹露胎处可见护胎釉。除盘碗类小件器物,由于当时工具所限,大件器物底足修足并不十分规整,盘碗类内底面器壁与器底相接处有一周下凹,俗称“月亮底”,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永乐时期工艺较好,接胎痕不十分明显。器物里釉依然平滑细腻,并可见白色绞丝纹,甜白釉薄胎器也称“半脱胎器”,迎光透视,并不全透亮,由于器物底部胎质较厚,透光度较差,器物棱角处如有青花线,线条发黑,铁锈斑凝结现象严重。永乐青花在阳光下看,泛雪青色,青花纹饰线条上铁锈斑自然分布,像墨点在生宣纸上,自然晕散的感觉,呈放射状,有毛边现象,用刻划、模印装饰的器物,纹饰不明显,有时需借助灯光才可发现。

四:永乐瓷鉴定之款识,永乐时期瓷器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

于官窑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款当始于本朝,在器物上模印、锥拱或以青花书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如压手杯内底心书青花“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永乐篆书年款的特征编成口诀“永乐年款却领先,印刻暗款凸凹全。压杯青篆在内心,不是确知不胡言。”但永乐朝瓷器绝大多数不落款。永乐瓷器的底款在起笔和落笔的点上呈现出尖状,折角的位置一般都是圆角,字体的结构非常的严谨。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永乐款的四字外围是有一种单线圈,然后加火焰纹或莲瓣纹装饰的。

五:永乐瓷鉴定之底足,永乐民窑瓷器底足施釉稀薄

永乐民窑瓷器遗存较多,但仍以盘碗高足杯常见,造型较前朝圆润、灵巧。洪武时期常见的折腰盘已不见。永乐民窑瓷的胎土淘炼粗糙,胎质干涩,间有空隙,釉面光洁,釉色灰青,底足施釉稀薄,足墙较厚,平削足,也有底足无釉,但中心已无明显鸡心状突起;此时纹饰常见碗心书写“福”、“寿”字,也有绘月映梅、兰草。碗外壁装饰较洪武时丰富,见有缠枝莲、结带绣球等。底足外足墙无青花圈线。画法用笔简练、朴实无华,俗称“一笔点画”,即在绘画中没有勾、勒、点、染,直接绘画使纹饰一气呵成。青花用料为国产的“土青”,色调普遍晦暗,常见有蓝中泛灰黑和蓝中泛灰两种青花发色,凝聚出黑褐色斑点、但无晕散现象。

陶瓷文化:古玩造假大揭秘--古陶瓷鉴定基本方法


主持人:各位大家好,欢迎收看《艺术品投资》系列节目古玩造假大揭秘。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来到演播室的嘉宾,他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中心的毛晓沪先生。毛先生您好。

毛晓沪:您好。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天天和大家见面。

毛晓沪:对。

主持人:说心里话呢,这段时间呢,的确是比较辛苦啊,毛老师,然后呢,还是挺有收获的,因为这个系列节目播出以后呢,我们收到了很多观众的来信,他们都说通过这个系列节目呢,真的是感受到了中国陶瓷的这种魅力,当然他们也觉得知道一些这个识假、破假的方法,对他们的收藏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就在想,恐怕这个系列节目当中,可能最吸引大家的就是破解那些造假之道了啊。

毛晓沪:是这样。

主持人:那么今天呢,我们还要继续我们这个系列的节目,那么在我们今天的节目当中呢,我们会来认识几位这个古玩行里的大家,看看他们是怎么在这个古玩行,这个大熔炉当中,炼就火眼金睛的。好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精彩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金融危机后的阴云还笼罩着香港,但艺术收藏品的交易却依然活跃。这一年,秋季大拍又要到了,全球最大的两大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都要在香港举行规模盛大的艺术品拍卖会。但这一年的秋拍有些特别,因为香港最具实力的古董收藏家徐展堂,要举办一次自己的专场拍卖会,这立即引起了国际收藏界的高度关注。

徐展堂是香港北海集团的董事局主席,著名的大实业家,同时也是大收藏家。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到广州参加广交会,偶然逛街时看到路边有人在卖旧瓷器,像是民国早年的洗面盆,上面绘有人物花鸟,很是精美。徐展堂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下来,本是想送给生意上的朋友,但回去越看越喜欢,反而是自己走上了收藏之路。

从此,徐展堂开始不断收集古董,一发不可收。他不惜巨资从国际拍卖会上购回许多中国的珍贵文物,并委托资深专家在英、美、日等国广泛搜求精品。通过十多年的不断积累,他已拥有藏品四千余件,其中绝大部分是古陶瓷,据行家估计总值超过1亿美元,成为全球知名的大收藏家之一。

这一次,徐展堂先生因为投资需要,委托苏富比拍卖自己珍藏多年的100多件古陶瓷精品。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收藏界的关注,拍卖会的预展就吸引了很多人参观,人们都想看看,在潜心吸纳了那么多年后,从徐氏收藏中会流出什么样的珍品呢?稍后请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说到这个徐展堂呢,他可是相当的大家了?

毛晓沪:对。

主持人:但是没想到他搞收藏也是从地边摊开始的。

毛晓沪:是这样的,实际上,徐展堂呢在香港是著名的实业家,也是一个大收藏家,他呢主要的收藏呢,就是以中国的古陶瓷为主。当然他的收藏重点呢,又是明清瓷器,他曾经呢,他买过很多,而且有很多人为他提供啊,而且他也请了很多专家为他把关和掌眼。

毛晓沪:徐展堂先生呢,也是非常爱学习的,而且正是在平时的工作之余吧,一点一点学习吧,他的经验呢,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主持人:其实就是说,一个是好学。

毛晓沪:对。

主持人:再一个也要财力对不对。

毛晓沪:那财力是少不了的。你像他那个,在那个香港的那个索斯比啊,克里斯帝拍卖行,经常有他的身影出现,他的相当一部分那个藏品吧,当年的藏品都是在这两大拍卖行买进的。

主持人:那个都是可能是可信度都比较高的东西啊。

毛晓沪:对。

主持人:关键他去拍的话,据说还会请一些老师给他长眼之类的。

毛晓沪:没错,他买东西的话,也经常从国内请一些专家,你比如呢,那个景德镇的刘新源老师,那么呢,因为他是负责那个御窑瓷厂的挖掘等等的,他对那个明代的瓷器啊,还有清代的瓷器,都比较熟悉,这样呢,他就把刘老师请到香港专门为他去鉴定啊,去掌眼啊。

主持人:那可能他家里这个官窑的东西应该不少。那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这一次拍卖会他到底会拍一些什么?

听说徐展堂先生要拍卖自己珍藏的陶瓷,古董界自然不会放过,拍卖预展就已经是人山人海,很多大藏家都亲自跑来看。这一天,预展会上来了一位香港著名的大收藏家,他就是葛师科先生。

和徐展堂一样,葛师科也是香港成功的企业家,但他作为大收藏家的声名更加显赫。他曾经担任过香港最著名的收藏社团——“敏求精舍”的主席,一直被誉为香港收藏界的领军人物。

葛师科以收藏元青花和明清官窑瓷闻名于世,其系统收藏的明清官窑经典瓷器,可以与国家博物馆媲美,是中国官窑瓷方面的世界级私人大藏家。

葛家的收藏,主要就来源于苏富比与佳士得两家的拍卖会,凭借自己过人的学养和实力,只要是他看上的拍品,绝少漏过。这一次,徐展堂要出让藏品中的精华,又是自己收藏最得意的明清官窑瓷,葛师科自然是不会放过了。他在展场中仔细地观赏,终于被一只雍正年制的粉彩碗吸引住了。

粉彩是清代的名瓷之一,雍正时正是其发展的顶峰。这只碗色彩艳丽,做工十分精致。葛先生围着反复端详,迟迟不愿离去,显然是有些动心了。但后来,已经下了决心的葛师科又有些犹豫了,这是为什么呢?稍后请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至于葛师科先生,最后有没有买下那只雍正的粉彩碗呢?我们暂且不说,我们要说什么呢,毛先生,其实我们这儿一系列节目以来呢,一直在讲,怎么来识假、破假的一些方法。

毛晓沪:对。

主持人:其实要说起来,这里面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是不是?

毛晓沪:当然了,实际上呢,就是你比如吧,中医有一个望闻问切,实际上,鉴定古陶瓷呢,也是要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感官器官,特别是传统鉴定上,来对它呢进行鉴别。

主持人:就是有一些手段,对不对。

毛晓沪:唉,你比如看,是第一重要的,比如看,看什么,过去呢我们有些教科书上呢,有些著作中主要教大家看呢,看造型,看纹饰式。

主持人:看底款。

毛晓沪:看底款。是吧,那么呢,实际上,现在呢仅仅看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说实在的,那么高仿的东西吧,造型、纹饰、包括底款,都可以仿得非常的像,实际上,还要看很多细节的地方,你比如垫烧痕迹,有时候呢,我们那个收藏者,就不太注意了,每一个窑口,每一个品种,它当时的垫烧方法是不一样的,你比如,那个元代的青花,景德镇窑的东西,它都是用垫饼垫烧的,那么呢,它有那个垫饼垫烧的痕迹,或者呢上头有一些火石红斑啊,现在呢,往往呢,它有的仿品呢,就是用煤气窑烧,煤气窑烧呢,它的棚板上呢,散一点儿石英沙,然后就把这个物件就搁上面,这样呢,它的底足上呢,就沾上了石英沙的颗粒,如果你要看到上面有沾的石英沙的颗粒,那么肯定就不是古代的了。

主持人:看过之后呢,我们再接下来还要做什么呢?

毛晓沪:有的时候呢,还要听一听,敲一下,你比如吧,那个景德镇瓷器相对声音是比较清脆的,但是古代有些老窑瓷器,声音就必须沉闷。

主持人:唉我觉得一样东西,拿在手上,是不是掂一掂也很重要。

毛晓沪:对,掂实际上,就是掂份量,就是前几天我看见那个一对那个雍正官窑,官窑款的碗,那么两只有碗是一对,而且尺都一边大,但是拿在手里一掂吧,明显不同,一个非常得沉,一个非常得轻,那就是问题了,如果是官窑器,而且是同类的碗,份量基本上应该是一致的,起码不用天平是掂不出来的。

主持人:好我们说了这些方法以后呢,我们再回到那个故事当中,看看葛师科他最后到底有没有买下那只雍正的粉彩碗。

葛师科看中了徐展堂的雍正粉彩碗,已经暗下了决心。但他还想请自己专门请来的高参给看看,这个人就是我国文物鉴定的大师级人物、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先生。

耿宝昌是我国著名的古瓷器专家,从34岁到故宫,到现在也快50年了,北京故宫收藏的30多万件珍贵瓷器,耿先生每件都过过目。从五十年代至今,作为故宫的文物专家,他为国家鉴定确认过数万件一级文物,被尊为“人间国宝”。他鉴定生涯最为人称道的一次,是1994年耿先生从香港的拍卖会上以110万元人民币拍回的一只明代成化罐,现在它的身价已经涨至两千万元人民币了。

这一次,耿宝昌恰巧路过香港,被老朋友葛师科拉来一起看徐展堂的拍卖预展。就在葛师科对那件雍正粉彩碗爱不释手的时候,站在一旁的耿宝昌轻轻地拉了他一下。这是古玩行里的规矩,预展会上人多嘴杂,有什么话也是不能在里面说的。

葛师科自然会意,两个人就继续向前走,等到全看完出来了,葛师科才连忙请教,但耿宝昌也没有多解释,只说,你们香港还有一位收藏家,也收有一件类似的雍正粉彩,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于是,葛师科又去借来了另外那位藏家的雍正粉彩碗,和拍卖图录进行对比,终于在彩绘上发现了细微的差别,展会上那只碗在用色上稍许有些简单,特别是在表现明暗交替的色彩变化时,用色略微简略了些。到此,葛师科大大松了口气,对老朋友耿宝昌更加感激和钦佩了。

后来,耿先生告诉他,这只碗本身的确是清雍正朝当年的东西,所以在器型、胎质等方面都没什么毛病,问题就出在粉彩上,那碗上的彩绘是后来的人画上去的,即所谓“后加彩”。

主持人:故事看到这儿呢,不难看出,故事里的人,个个可都是大家,你看徐展堂,前面说了,是香港的收藏大家,那么葛师科更不得了,他是明清瓷的权威,那应该是看瓷器是高手了。

毛晓沪:对。

主持人:但是没想到这回他也走眼了,可见这个造假者的手段也是相当高明的。刚才片中说的那个,他看的那个粉彩是后加彩。

毛晓沪:对。属于后加彩。就是胎是老的,应该是雍正的,但是彩呢,是民国时候重新绘上去的。

主持人:通常这种的话,它们有什么样的这个表现,我们怎么来识破它。

毛晓沪:后加彩呢,实际上,我们要仔细看,首先,就是像这只碗的话吧,它的彩跟真正的,因为那个它有那个蓝本,雍正本身它有这种碗,就画这个蝴蝶的,那么呢,我们必须就是有一点儿,就是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那么你跟老的要去对照,你看跟那真品一去对照,你就会发现它的彩呢,会有很大的差异,你比如它的深浅变化呢,老的深浅变化,是用不同的颜色的彩进行调整,那么这只呢,是用黑墨的墨边来进行调整,黑彩来进行调整,那么它的技法就不同了,再一点呢,就是其它那大量的后加彩,恐怕没有什么可对照的东西,那么呢,我们就要仔细观察了。你比如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的老胎呢,它都是使用过的,都是旧的,那么上头会出现各种划痕,像牛毛纹什么这类东西。那么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那个彩它上头本身有划痕,结果呢,那个彩又盖在划痕上面,那么肯定是先使用后补彩,那么肯定是后加彩。

主持人:耿先生真让人佩服啊,你看他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后加彩,他怎么那么厉害啊?

毛晓沪:耿先生吧,是我们当代古陶瓷界的泰斗,也是呢,中国古陶瓷界的实战派的代表人物,那个,他从很少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到北京呢,琉璃厂学徒,以后呢,又自己开店,56年的时候呢,故宫博物院的院长,那个吴仲超先生,把他请到故宫来协助其他的这些学者们,来研究古陶瓷鉴定,你像当时呢,那个故宫博物院学院派的代表,就是陈万里,像这些呢,他们都是搞考古的,跟那个耿先生的经历是完全不同的。

主持人:其实你看好像耿先生从民间再到这个学院,他一开始是在民间学徒,后来又到故宫博物院对吧,那其实他是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好的结合。

毛晓沪:相结合的,对。因此呢,耿先生写了一本著作,叫《明清瓷器鉴定》,实际上呢,这本书吧,是陶瓷界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著作,他全面总结了民国以前陶瓷造假的经验和鉴别的方法。

主持人:但是我想他能够做到这点啊,也不是一日之功,真的是他这一生的积累、经验,对吧。所以他才能可能做到,一眼就出它这个后加彩来。

毛晓沪:这个里头实际上还有其他的机缘、巧合?

主持人:机缘巧合,什么机缘巧合啊?

毛晓沪:我们知道呢,就是耿先生的老师是孙赢州先生,孙赢州呢,后来也去故宫了,那么孙赢州在那个解放以前,也是那个古玩商,所以在那个耿先生的那个《明清瓷器》这本书里特别提到,说孙赢州制作的,仿宣德青花器,当时是能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德化窑瓷器鉴定基本方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德化窑瓷器鉴定基本方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龙泉窑瓷器鉴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