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做大做强陶瓷文化产业 成为淄博新经济增长点

做大做强陶瓷文化产业 成为淄博新经济增长点

陶瓷文化 强强瓷砖 淄博瓷砖

2021-05-15

陶瓷文化。

陶瓷是文化与历史的凝结。从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的“红陶釜”到21世纪国宴用瓷“中华龙”,8000年的陶瓷发展铸就了淄博璀璨的陶瓷文化。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按照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的要求,淄博陶瓷文化要走产业化的道路,让陶瓷文化成为我市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日用陶瓷要增加科技和文化含量,增加产品的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淄博陶瓷在研制开发新材质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各陶瓷产区的前列。曾获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的合成骨瓷代表着日用陶瓷的国际先进水平。华光牌日用陶瓷和硅苑牌日用陶瓷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中华龙”国宴用瓷、礼品用瓷等许多产品进入北京中南海、北京钓

鱼台国宾馆。虽然,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档日用细瓷在陶瓷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但目前仅占11%,达到8060万件。

其次,美术陶瓷要走出“象牙之塔”,变展品为商品。在长期的发展中,工艺美术陶瓷界形成了一支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为代表的陶瓷艺术家队伍,作品创出了淄博的特色与风格。淄博刻瓷艺术独树一帜,园林陶瓷别具匠心,光璨夺目的艺术釉、栩栩如生的雕塑,五彩缤纷的彩绘,气势恢弘的壁画,发人深省的陶艺,形成了淄博陶瓷文化的洋洋大观,作品多次在全国全省艺术评比中获奖。但是,还形不成产业化规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首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机会,展示淄博陶瓷文化艺术的形象,扩大市场订货,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厚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条件,扩大工艺美术陶瓷的生产规模。实现工艺美术陶瓷产品的社会化、商品化,美化人民群众生活,扩大对外交流。

三是,开辟陶瓷文化旅游线路,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产业。我市有“寨里窑”、“磁村窑”、“西坡地窑”、“博山窑”等许多古窑遗址,有现存的50多座“馒头窑”,这些都是我国北方陶瓷古窑文化的代表。有新建的“中国陶瓷馆”、“山东陶瓷琉璃艺术博物馆”,这是一笔丰厚的旅游资源。

四是,进一步研究发掘淄博陶瓷文化。要充分发挥山东陶瓷工业协会民间陶瓷文化研究会的作用,定期确定研究课题。发动研究会会员对我市陶瓷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理清淄博陶瓷文化发展的整体脉络,探索各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代表作品,在中国陶瓷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淄博陶瓷文化发展史》。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淄博确定兴起陶瓷文化产业的经济方针


陶瓷发展铸就了淄博璀璨的陶瓷文化,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按照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的要求,淄博确定陶瓷文化要走产业化的道路,让陶瓷文化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日用陶瓷要增加科技和文化含量,增加产品的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淄博陶瓷在研制开发新材质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各陶瓷产区的前列,曾获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的合成骨瓷代表着日用陶瓷的国际先进水平。华光牌日用陶瓷和硅苑牌日用陶瓷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中华龙”国宴用瓷、礼品用瓷等许多产品进入北京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虽然,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档日用细瓷在陶瓷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但目前仅占11%。

其次,美术陶瓷要变展品为商品。在长期的发展中,工艺美术陶瓷界形成了一支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省陶瓷艺术大师为代表的陶艺家队伍,作品创出了淄博的特色与风格。淄博刻瓷艺术独树一帜,园林陶瓷别具匠心,光亮夺目的艺术釉、栩栩如生的雕塑、五彩缤纷的彩绘、气势恢弘的壁画……形成了淄博陶瓷文化的洋洋大观,作品多次在全国或全省的评比中获奖。但是,还没形成产业化规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多种推介形式,展示整体形象,扩大市场订货。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厚的资源和其他条件,扩大工艺美术陶瓷的生产规模,实现工艺美术陶瓷的商品化,扩大对外交流。

三是,开辟陶瓷文化旅游线路,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产业。淄博市有寨里窑、磁村窑、西坡地窑、博山窑等许多古窑遗址,还有现存的50多座馒头窑,都是我国北方陶瓷古窑文化的代表。还有新建的中国陶瓷馆、山东陶瓷琉璃艺术博物馆,都是丰厚的旅游资源。

四是,进一步研究发掘淄博陶瓷文化。要充分发挥山东陶瓷工业协会民间陶瓷文化研究会的作用,定期确定研究课题。发动研究会会员对淄博陶瓷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理清淄博陶瓷文化发展的整体脉络,探索各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代表作品,以及在中国陶瓷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完成较为完整的淄博陶瓷文化发展史。

淄博确定兴起陶瓷文化产业经济方针


陶瓷发展铸就了淄博璀璨的陶瓷文化,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按照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的要求,淄博确定陶瓷文化要走产业化的道路,让陶瓷文化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日用陶瓷要增加科技和文化含量,增加产品的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淄博陶瓷在研制开发新材质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各陶瓷产区的前列,曾获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的合成骨瓷代表着日用陶瓷的国际先进水平。华光牌日用陶瓷和硅苑牌日用陶瓷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中华龙”国宴用瓷、礼品用瓷等许多产品进入北京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虽然,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档日用细瓷在陶瓷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但目前仅占11%。

其次,美术陶瓷要变展品为商品。在长期的发展中,工艺美术陶瓷界形成了一支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省陶瓷艺术大师为代表的陶艺家队伍,作品创出了淄博的特色与风格。淄博刻瓷艺术独树一帜,园林陶瓷别具匠心,光亮夺目的艺术釉、栩栩如生的雕塑、五彩缤纷的彩绘、气势恢弘的壁画……形成了淄博陶瓷文化的洋洋大观,作品多次在全国或全省的评比中获奖。但是,还没形成产业化规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多种推介形式,展示整体形象,扩大市场订货。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厚的资源和其他条件,扩大工艺美术陶瓷的生产规模,实现工艺美术陶瓷的商品化,扩大对外交流。

三是,开辟陶瓷文化旅游线路,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产业。淄博市有寨里窑、磁村窑、西坡地窑、博山窑等许多古窑遗址,还有现存的50多座馒头窑,都是我国北方陶瓷古窑文化的代表。还有新建的中国陶瓷馆、山东陶瓷琉璃艺术博物馆,都是丰厚的旅游资源。

四是,进一步研究发掘淄博陶瓷文化。要充分发挥山东陶瓷工业协会民间陶瓷文化研究会的作用,定期确定研究课题。发动研究会会员对淄博陶瓷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理清淄博陶瓷文化发展的整体脉络,探索各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代表作品,以及在中国陶瓷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完成较为完整的淄博陶瓷文化发展史。

关于唐山陶瓷产业做大做强的几点思考


唐山陶瓷自明朝起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享有“北方瓷都”的美誉,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唐山陶瓷经历了粗放型、资源型、投资型、创意型不同的发展阶段,唐山陶瓷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较还存在明显差距。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唐山陶瓷产业做大做强”的要求,借鉴先进地区做法和经验,唐山陶瓷需要在品牌、人才、产业集聚程度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探索“培育+创新”方式,筑牢陶瓷产业发展品牌

品牌是产品通向市场的“通行证”,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唐山拥有超过千人的陶瓷企业十几家,但是叫得响的品牌却屈指可数,仅有的惠达、红玫瑰、隆达等品牌与景德镇、佛山等陶瓷产业发达地区在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纵观陶瓷产业发达地区,善于利用品牌战略来引导企业实现附加值的提升是一条重要途径。首先,相关单位要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引导,积极鼓励、扶持和推动全市陶瓷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出口免检产品等荣誉称号。其次,要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平台。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整合“学”、“研”的研发活动,一定要具备自己的研发中心。只有自己具有了一定的研发能力,才能真正吸纳企业外的研发资源。第三,鼓励自主品牌创新,围绕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有效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如路北区恒瑞瓷业采用新配方、新工艺首创了专利产品“乳玉瓷”,由于外观与骨质瓷接近,理化性能指标优于骨质瓷,“独树一帜”的产品迅速打开并占领的市场。

实施“培养+引进”战略,强化陶瓷产业人才支撑

人才是陶瓷产业的“助推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人才流失与匮乏是制约唐山陶瓷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问题,而归根到底是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才吸引、培养、使用机制。首先,重点培养陶瓷产业高端艺术人才,狠抓我市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并支持陶瓷人才参与市级、省级、国家级艺术大师评选;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陶瓷大师到园区兴业,招回外流人才重回本土创业,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次,利用境内院校、企业研究部门和生产单位等,培养一批陶瓷文化研究、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工程技术、陶瓷生产管理、陶瓷商业贸易等方面的人才,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和科研技术合作的新模式。第三,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定期邀请国际国内文化名家,以讲学、采风、项目策划等多种形式聚集唐山,参与陶瓷文化产业建设。第四,设立“振兴唐山陶瓷产业专项基金”,鼓励科技人才以入股等多种方式发展高技术陶瓷,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陶瓷艺术名人到唐山工作,或自带项目和创业团队到唐山工作的陶瓷产业领军人才,给予相应资金、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

打造“园区+研发”模式,引领陶瓷产业集聚升级

园区是助推产业升级发展的“引擎”,是产业做强做大的关键。一是把产业集聚作为园区的根本任务,要以市场为中心,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促进资源高效利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推进区域优势要素向园区集聚,实现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二是把技术升级作为园区的主攻方向,以艺术陶瓷、功能陶瓷和陶瓷新材料作为重点,鼓励自主研发生产应用于电子信息、能源交通、精密机械等高科技领域的高技术陶瓷品种。探索在园区建立陶瓷产业孵化基地,设立高技术陶瓷创业风险基金,加快园区中新产品开发及成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把资本运营作为园区的发展动力,组建运作陶瓷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公司,通过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和战略投资者推进园区建设和发展。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在园区内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陶瓷企业,通过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片产业。

今年以来,路北区围绕推进陶瓷产业做大做强进行了有益探索,依托缸窑路一带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创造性的将艺术文化创意与大众消费旅游体验经济相结合,建设新型城市艺术文化创意综合体——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形成了以陶瓷文化创意中心为核心,集研发、生产、集散、陶瓷艺术与现代休闲相融合和文化交流与展示于一体的特色平台。为鼓励企业和大师入驻园区发展,路北区结合实际出台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奖励办法》、《唐山陶瓷文化创意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和措施,从财政资金、人才引进、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园区先后吸引亚中陶瓷有限公司、唐山恒瑞瓷业有限公司、台湾法兰瓷等知名品牌企业的入驻,30多名国家级、省级、市级陶瓷艺术大师在园区设立了工作室,真正打造成为陶瓷艺术大师的创业家园,成为永不落幕的“陶瓷博览会”。(魏明)

(作者系路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平川区做大做强陶瓷产业 阔步“西部陶都”


近日,正在实施“西部陶都”发展战略的平川区再传佳音:在八月即将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西部(白银·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上,平川将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的称号,同时7平方公里的专业陶瓷工业园也即将开工建设。这预示着平川陶瓷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平川区将通过精心打造陶瓷产业集群,把平川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陶都”,成为特色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并最终成为甘肃省产业发展的高地。

承接转移大力发展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

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平川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平川区本身具有悠久的制陶历史,宋代这里就是西部著名的磁窑产地,建国后平川成为西北陶瓷重镇,虽然上世纪90年代大多国有陶瓷企业破产重组,但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陶瓷企业集聚,主要集中在墙地砖、卫生洁具等建筑卫生陶瓷领域,目前,平川陶瓷企业发展到15家,拥有4大门类、100多个品种,总产值近5亿元,陶瓷产品销售已覆盖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的大部分市场。

当前,随着东部沿海地区陶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容量的缩小,陶瓷产业北移与西进的转移态势十分明显。在这样的发展机遇面前,平川充分发挥自己地处兰州、银川、西宁三大城市的中心地带且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宣传自己具有的市场、资本和资源的优势集群要素,主动承接转移合作共赢,吸引东部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发展需求的陶瓷企业在平川落户,建立规模更大、竞争力更强的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集群。

依托优势全力推进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

平川各类陶土测算储量达40亿吨以上,种类齐全,质地优良,在西北具有独特的陶土资源优势。经广东佛山市陶瓷研究院综合评估认定完全能够满足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常见的各种产品类型的生产需求。同时平川煤电产业为陶瓷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加之平川陶瓷生产历史久远,培养了一批技术比较熟练的实用型人才,为平川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而且整个西北地区目前还未形成行业优势的陶瓷产区,平川的陶土、能源、人才和区位优势让平川成为西部陶瓷产业集群的首选之地。

同时,平川区具有独特的产业专业化条件、工商业传统,依靠民间微观经济主体的自发创新,并在内生性民间资本积累的推动下,和相对甘肃其他地区体制优势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发展具备西北民族文化特色的日用陶瓷、工艺美术陶瓷产业集群。

合作共赢潜心打造科技资源型产业集群

平川的陶土资源中,全国日渐稀少的紫砂土储量15亿吨以上,有“万土之王”美誉的凹凸棒土10亿吨以上,目前这些资源大多未被开发或处于低附加值开发阶段。为了高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开发适合平川资源特点的特种工业陶瓷,平川区与国内多所知名大学签订了院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产学研合作政府专项基金,利用高校、研究院所在陶瓷领域的技术和研发优势,依据平川区陶土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具有平川特色的特种陶瓷产业。同时成立了平川陶瓷研究院和陶土资源开发公司,为实现陶土资源合理规范有序开采,为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加强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各主产区陶瓷研究院所的技术信息交流,发挥陶瓷研究院研发、人才、技术支撑平台作用,为平川陶瓷企业发展服务。力争围绕这些科研资源集聚和发展一定数量的特种工业陶瓷企业,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以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特种陶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唐山各界人士热议做大做强陶瓷产业


在8月28日下午召开的唐山市陶瓷行业发展及陶博会组织情况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姜德果强调,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把唐山陶瓷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姜德果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唐山市引起了强烈反响。

加快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市发改委主任庞秋原说,发改委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职能部门,将紧紧围绕重塑唐山“北方瓷都”品牌地位,与市工信局等部门一起,抓紧编制唐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振兴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唐山市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具体工作中,将着重在四个平台建设方面下功夫。一是鼓励和支持陶瓷企业自建或共建企业研发机构,落实好鼓励企业研发的相关优惠政策,激发行业创新活力。二是按照“强化高端、淘汰低端”的思路,一手抓现有品牌企业的提档升级,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陶瓷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提升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一手抓淘汰落后陶瓷产能和节能减排,提高陶瓷产业集约节约发展水平,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三是加强陶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依托陶瓷文化打造陶瓷旅游市场,加快规划陶瓷文化展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陶瓷一条街等项目建设,做到文化与产业、产业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四是鼓励河北联合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陶瓷企业加强合作,建立院校-企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充分调动和发挥陶瓷大师的积极作用,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扩大开放实现“借梯上楼”

市招商局局长孙辉福认为,姜德果书记在陶瓷行业发展及陶博会组织情况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唐山市陶瓷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唐山市陶瓷产业不断向品牌化、规模化、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个性化发展规划了路径。在培育壮大本土陶瓷企业的同时,今年,唐山市成功引进了总投资达20亿元的广东唯美集团有限公司陶瓷生产基地,将大大促进唐山市建筑陶瓷产业的发展,实现陶瓷产品多元化和价值链提升。市招商局还积极与台湾陶瓷协会进行对接,力争促成一批台湾地区陶瓷企业和项目落户唐山市,并着重开展两地间人才、技术方面的合作交流,着力引进一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和工艺大师,对唐山市陶瓷人才进行专业化培训,切实提升唐山市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在本次陶博会期间的经贸洽谈会上,市招商局还有针对性地邀请了一批陶瓷产业的重量级客商参会,将与唐山市相关企业进行具体对接交流。孙辉福表示,市招商局在下步工作中将按照会议精神,针对陶瓷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和主动上门招商,充分宣传推介唐山市陶瓷产业的比较优势,引进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进而推动本土陶瓷产业“借梯上楼”,将其打造成为唐山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点。

发挥陶博会的“助推器”作用

市贸促会会长、市会展办公室主任于志辉说,市贸促会作为陶博会主要承办部门之一,将不断吸收借鉴国内外成功展会的经验,把陶博会的举办与推动陶瓷行业振兴紧密结合,真正发挥陶博会助推陶瓷行业发展的作用,引导唐山陶瓷行业着力建立设计、研发、创新的上游产业链。他表示,要不断提升陶博会的影响力,使国内外客商能更深入了解唐山陶瓷,提升唐山陶瓷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扩大唐山陶瓷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要深入挖掘唐山陶瓷历史文化底蕴,增加艺术设计和创新,推动陶瓷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提升陶瓷的附加值和生命力。陶博会要推动陶瓷文化创新、沿着文化路子走下去,促进陶瓷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实现艺术与实用的联姻,重振唐山陶瓷行业的雄风。于志辉建议,加快唐山陶瓷博览中心建设,使之成为唐山陶瓷实物展示、品牌宣传、陶瓷贸易、陶瓷物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加快陶博会网上交易平台的建设,加强与专业电子商务公司合作,使陶博会实现在网上的展示、宣传、交易的功能。通过加强线上、线下的建设,将每年一度的陶博会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陶博会。

陶瓷企业信心满怀

作为唐山市唯一的市属国有企业,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表示将全力做好丰南陶瓷产业园区生产基地的建设与经营,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规模实力,让“北方瓷都”这张名片更加靓丽。集团董事长李润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新园区的经营建设中,集团将依托“唐陶”“红玫瑰”等已被市场广泛认可的知名品牌,更加注重打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向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渗透和转移。目前,集团与国际知名品牌美国戈博、台湾和成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高端产品增加国际市场销售份额。新园区生产线通过采取数控、高压注浆、机械手施釉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使产品外观、排水、节水性等各方面技术参数均达到国际中高端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单件值提高了80%以上。

8月29日一大早,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就派人到唐山劳动日报社取回了《唐山劳动日报》,第一时间组织管理人员与车间职工学习。座谈会精神让每个陶瓷人感到自身责任重大。公司综合办主任单铁军说,提升整体产品质量、缔造世界知名品牌,是我们隆达人的责任与梦想。我们要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陶瓷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出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唐山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职工们表示,每个在陶瓷厂工作的人员都不希望企业在我们手中落败,姜书记的讲话激起了隆达人创世界知名品牌的热情,也唤醒了每个陶瓷人的历史使命感,我们一定要为唐山陶瓷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市民热盼陶瓷产业再创新辉煌

市民张唯说:“市委、市政府要下大力气振兴陶瓷产业,为唐山市开放创新、转型升级再添一把火,这将培育唐山市经济发展新亮点与新的增长点。”市民梁永宏对记者说:“做大做强陶瓷产业,推进陶瓷行业转型升级,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好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日用瓷进入寻常百姓家,满足我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扮靓我们的生活!”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薛强告诉记者:“我认为转型后的陶瓷行业,将继续扩大唐山市陶瓷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是唐山市陶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打好这一战役,唐山市的陶瓷行业才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市民张女士对记者说:“陶瓷产业曾是唐山人共同的骄傲,再创陶瓷产业新辉煌是我们的共同期盼。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和有效政策支撑下,陶瓷行业一定能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成为永远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

景市领导走访陶瓷企业 强调做大做强陶瓷产业


2月25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景德镇市市长李放深入该市重点陶瓷企业走访慰问并强调,搞好服务与支持,盘活存量,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着力打造产值过亿元的陶瓷企业。

副市长黄康明以及市政府秘书长张春萍等陪同调研。

李放一行先后来到环球陶瓷、华电高压、南瓷绝缘子等三家陶瓷企业,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认真了解企业生产、发展规划等情况,现场调度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困难。

环球陶瓷是近年异军突起的陶瓷企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哈哈泥与具有广泛国际市场开发潜力的陶瓷首饰是该企业的生产强项。李放要求企业立足本土,努力做大做强企业,力争今年产值过亿元。李放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支持企业发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华电高压和南瓷绝缘子是两家专业生产电瓷的陶瓷企业,两家企业各有优势,完全可以做大做强。李放就两家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融资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协调。李放说,政府要积极打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多为企业办实事,认真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今年着力打造出几户产值过亿元的陶瓷企业。

三家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开拓进取,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努力向亿元企业迈进。

把传统陶瓷做新做大 把先进陶瓷做大做强


11月21日下午,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深入该市部分青花玲珑及高技术陶瓷企业调研指导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技术,健全完善机制体制,把传统陶瓷做新做大,把先进陶瓷做大做强,全面提升陶瓷产业发展水平。市委秘书长余振泰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随同调研。

青花及青花玲珑瓷曾是该市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品种,是该市陶瓷产业辉煌历史的见证。许爱民现场考察了景德镇福万利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光明瓷厂、景德镇东泰瓷厂、景德镇顺玉瓷厂、景德镇市吕艺陶瓷有限公司等青花及青花玲珑瓷生产企业。每到一处,许爱民都深入生产一线亲切看望企业员工,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生产、销售情况,并就陶瓷生产工艺及企业发展前景和企业负责同志进行探讨、座谈。调研过程中,许爱民对窑炉的改造十分关注。他深入企业的窑炉车间详细了解了窑炉改造以及节能、节电的情况,并要求加大窑炉的改造力度,提高陶瓷企业节能降耗的水平,改善陶瓷产业的产业结构。对陶瓷企业提出的用气、融资等方面的困难,许爱民要求有关部门积极进行协调、解决。调研过程中,许爱民强调指出,各传统陶瓷生产企业一定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陶瓷,使青花、玲珑等传统陶瓷产品能不断推陈出新。要主动研究市场动向,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企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壮大企业实力,提升企业层次,实现传统陶瓷的复兴与发展。

这些年来,该市高技术陶瓷得到了长足发展,以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产品为主的陶瓷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许爱民深入景华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景光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江西景光电子有限公司等高技术陶瓷企业察看了生产、经营情况。景华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技术开发能力强,在国内电真空器件行业具有很高知名度。调研过程中,许爱民充分肯定了他们大力加强自主创新的做法,并鼓励他们把企业做大做强,为推动该市陶瓷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景光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许爱民考察了“陶瓷金属化”生产线,并和公司负责人就企业发展积极进行交流。了解到公司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时,许爱民要求他们抓住机遇,利用好专利技术,想办法把企业做大做强。在江西景光电子公司,许爱民现场察看了产品的涂膏、烧氢、制栅、检漏等工序,并希望企业能创新机制体制,壮大规模,提升实力,推动该市高技术陶瓷的发展。调研时,许爱民强调,高科技陶瓷具有能耗小、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的特点,发展高科技陶瓷是我们抢占陶瓷产业下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进一步引导高技术陶瓷产业做大做强、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率,以高技术陶瓷发展促陶瓷产业实现全面振兴。

争创名牌产品 唐山谋求做大做强陶瓷产业


9月16日,一年一度的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再次启帷。展会搭台,产业唱戏,“北方瓷都”唐山将以本届陶博会为一个新的节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力图谋变求新,把陶瓷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唐山陶瓷业历史悠久,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被称为“北方瓷都”。但近年来随着陶瓷企业的激增,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一些企业纷纷低价促销,造成陶瓷企业严重亏损。“陶瓷不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蕴涵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只要我们下大力量开发挖掘,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陶瓷产业将会成为唐山经济发展一个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唐山市委书记姜德果说。

唐山市发改委主任庞秋原介绍,该市正紧紧围绕重塑“北方瓷都”品牌地位,抓紧编制全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振兴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框架性方向是,鼓励和支持陶瓷企业自建或共建企业研发机构,落实好鼓励企业研发的相关优惠政策,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按照“强化高端、淘汰低端”的思路,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陶瓷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并加快淘汰落后陶瓷产能,提高陶瓷产业集约节约发展水平。同时,鼓励河北联合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陶瓷企业加强合作,建立院校企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产业发展中,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庞秋原说,今后唐山要进一步加强陶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依托陶瓷文化打造陶瓷旅游市场,加快规划陶瓷文化展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陶瓷一条街等项目建设,做到文化与产业、产业与市场的深度融合。此次陶博会,还首次设立了陶瓷历史文化展。唐山市民俗学会会长郁立安介绍,该展览首次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唐山陶瓷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

目前,唐山陶瓷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生产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竞争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唐山市招商局局长孙辉福提出“借梯上楼”的理念,即主动敞开大门,引进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推动本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据介绍,今年,唐山市已引进总投资达20亿元的广东唯美集团有限公司陶瓷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陶瓷产品多元化和价值链提升。此外,该市还积极与台湾陶瓷协会进行对接,力争促成一批台湾地区陶瓷企业和项目落户唐山,并着重开展两地间人才、技术方面的合作交流,着力引进一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和工艺大师,切实提升唐山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目前正全力做好丰南陶瓷产业园区生产基地的建设与经营。该集团董事长李润平介绍,他们将依托“唐陶”、“红玫瑰”等已被市场广泛认可的知名品牌,努力打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向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渗透和转移。目前,该集团已与国际知名品牌美国戈博、台湾和成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努力以高端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同时,通过采取数控、高压注浆、机械手施釉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使产品外观、排水、节水性等各方面技术参数均达到国际中高端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单件价值提高了80%以上。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做大做强陶瓷文化产业 成为淄博新经济增长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做大做强陶瓷文化产业 成为淄博新经济增长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