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鉴赏-馒头窑

陶瓷文化鉴赏-馒头窑

陶瓷文化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古代瓷器鉴赏

2021-07-14

陶瓷文化。

窑炉形制之一。因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称“馒头窑”。一说因外形近似馒头而得名。通常所说的馒头窑是指半倒焰、倒焰式的窑炉(参见“半倒焰窑”、“倒焰窑”)。馒头窑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约出现于西周晚期,至今仍在使用。烧制陶器的镘头窑一般在生土层掏挖而成,拱形顶,火膛呈半圆形,窑室左右两壁外弧或较直,后壁齐直或略呈弧形,一般在后部设1个竖直的烟道,也有的等距离设3个。烟道较小,平面呈圆形、长方形或方形。烧制瓷器的馒头窑以砖坯或砖砌筑,平面形制主要有3种,一是火膛为半圆形,窑室左、右、后壁齐直,后部一般设两个平面呈方形的较大的烟囱。二是火膛呈半圆形或扇形,窑室前窄后渐宽,左右壁外弧或略外弧,后壁齐直,外设两个平面呈方形或半圆形的较大的烟囱,后壁下部设排烟孔与烟道相通。这种形制的馒头窑、因平面近似马蹄形,故又名马蹄形窑(参见“马蹄形窑”)。三是火膛、窑室平面合起来为圆形,后部设一平面为横长方形的较大的烟囱,由排烟孔或平置的排烟道与其相通。烧瓷馒头窑立面为券顶或弯隆式顶,火膛一般低于窑床。北宋中期以后,北方开始以煤为烧制瓷器的燃料,火膛内增设了炉栅,炉栅下有落灰坑,并加强了通风设施。馒头窑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温性能好,适于焙烧胎体较厚、高温下釉粘度较大的瓷器。但它升温慢,降温也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并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易出次品。(见图459)

扩展阅读

漫话馒头窑


馒头窑系半倒焰式间歇窑炉,燃料使用煤炭,进行氧化焰烧成,是我国北方磁州窑等窑场具有的地方特色、最有代表性的窑炉类型。在陶瓷生产工艺中,窑炉的烧成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烧成过程中有许多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在陶瓷行业就有了“三分成形,七分烧成”、“三分人作,七分天成”“或生在成形,死在烧成”等民谚,人们往往对馒头窑有一种敬畏感。馒头窑炉的内部全由耐火砖砌成,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细若盘蛇,粗如扭龙。彭城窑工为馒头窑赋予传奇般的生命力。彭城当地陶工将经营磁业生产叫做“闹窑”,可见窑炉在陶瓷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馒头窑建造时,地基需要非常地坚固且呈马蹄形,窑顶呈半球形,外形很像我国北方人民日常食用的馒头,故称馒头窑。馒头窑不仅是高温烧成陶瓷的重要设备,其外观姿态优美,丰姿绰约,是窑场中凸现建筑物。馒头窑设窑门一个,供装开窑使用。烧成时则须将窑门封闭,留出火口供添加燃料。旁侧有深达5米的苕井,供掏煤渣及通风透火使用。后面有两个烟囱将烟排出。窑炉内部前有火膛供烧煤加热升温。用作摆放与烧成产品处叫牙台,牙台呈前高后低状。窑内后壁下部两端有两个巨大的吸焰孔。窑顶的透火孔称作天眼,窑顶底部周围有5-6个麻眼,用于烧成中调节焰气与观察火情。窑内均采用手工特制耐火砖砌筑。站在窑内观看,窑内牙台(亦称产品室)略呈方形,而窑顶浑然为圆球形,令人联想到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馒头窑的生产能量巨大,大碗窑一次可烧成6万件碗制品,大缸窑一次可烧成各类缸数百件。据史料记载,20世纪20年代,彭城曾经有多达230座碗窑,35座缸窑,由于彭城窑场具有巨大的烧造能力,故能发挥出薄利多销优势,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在彭城当地,童谣有“南边过来一个獾,尾巴拄着天,麦秸吃了两大垛,井水喝了一个干”的猜字谜语,即指“窑”的模样。人们亲切地将其比喻外形类如“獾”的模样,“尾巴”指烟筒冒烟,“吃麦秸”指烧窑,“井水干”指的是透火与掏渣的苕井。

馒头窑建筑表现出坚固耐用,便于维修与外观美的特点。其关键建筑为穴顶,盘柱,牙台等几个部位,是窑工高超技艺与智慧的结晶。

(1)穴顶:窑顶砌筑时工匠通常不用脚手架,即可将几千块耐火砖组成的窑顶单砖砌好。摆砌、抹泥、加支垫,快者一天时间即可完成。窑顶要求结构紧凑,密封好,形状美。窑顶上还需留天眼,麻眼及耳砖,供窑工上下操作;

(2)盘柱;建造炉珊亦称盘柱。炉栅呈双曲拱形状,采用耐火砖与黄泥砌筑,通常距地面高2。5-3米,炉栅以上是炉膛燃烧室,下面与苕井相连,用于透火掏灰和掏煤渣,由于属于窑内温度最高部位,必须经久耐用、不变形,技术要求很严;

(3)牙台:即火膛台壁与产品室,亦为温度最高处。此处为放置产品的场所,均需严格按斜度,高度,及规整度砌筑。

馒头窑内部为高达1250度以上的高温,外部则犹如铜墙铁壁般的坚牢,当熊熊烈火燃烧由烟囱派出时,则有“小龙当空舞,卧龙坚如铁”的景象。

随着陶瓷科技与烧成工艺的进步,馒头窑早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其蕴涵着的陶瓷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目前,彭城仍然较好保留有30多座馒头窑,以及数十条古老的窑洞。它们历经了沧桑,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每逢看到它,令人有一种中国陶瓷文化的回归感。让人感受到其洋溢着的浓厚的民窑文化的历史氛围

陶瓷文化:绝迹800年的馒头窑“复活”了?


■新闻缘起

继清代镇窑和明代葫芦窑在2009年和2010年成功复烧之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今年复烧的是元代的馒头窑。馒头窑高2.6米、宽2.8米,进深2.6米,高9.2米。此次馒头窑复烧品种包括元青花大罐、高温釉等典型元朝瓷器,经过30个小时的烧造,10月24日,开窑验证复烧成功,在保护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传承景德镇千年文明系列活动中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据新华社)

————复活馒头窑————

再现元代挛窑与烧瓷技术,重铸享誉世界的“元青花”

消失了800年的元代馒头窑窑火再度燃起,它将穿越800年历史,重现“元青花”与元釉里红瓷的惊世魅力。

馒头窑是元代景德镇烧制瓷器最主要的炉窑,以窑形近似馒头而得名,烧成温度可高达1300摄氏度。外部则犹如铜墙铁壁般的坚牢,当熊熊烈火燃烧由烟囱派出时,则有“小龙当空舞,卧龙坚如铁”的景象。

胡家旺是景德镇著名的“把桩师傅”,相当于烧窑制瓷的总指挥,他介绍:“馒头窑也称马蹄窑,是由北方工匠传至景德镇,北方烧窑用的燃料是煤,而南方用的燃料是松木,二者产生的火焰与温度都有较大差别,馒头窑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存在直焰式至半倒焰式、从柴烧到煤烧、从北方至景德镇的三大蜕变方式。”

馒头窑是中国北方流行的一种窑炉,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东汉时技术成熟,至元代兴盛于景德镇,随后因制瓷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消亡。在景德镇珠山遗址和湖田瓷窑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均发现大量馒头窑的遗存。

为复原元代挛窑与烧瓷技术,重铸享誉世界的“元青花”和元釉里红瓷,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召集多位窑炉与制瓷专家,开始重建馒头窑,以元代历史为参照,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原元代馒头窑。

————探秘馒头窑————

建造:地基非常坚固且呈马蹄形

建造馒头窑时,地基需要非常地坚固且呈马蹄形,窑顶呈半球形,外形很像我国北方人民日常食用的馒头,故称馒头窑。馒头窑不仅是高温烧成陶瓷的重要设备,其外观姿态优美,丰姿绰约,是窑场中凸显建筑物。馒头窑设窑门一个,供装开窑使用。烧成时则须将窑门封闭,留出火口供添加燃料。旁侧有深达5米的苕井,供掏煤渣及通风透火使用。后面有两个烟囱将烟排出。窑炉内部前有火膛供烧煤加热升温。用作摆放与烧成产品处叫牙台,牙台呈前高后低状。窑内后壁下部两端有两个巨大的吸焰孔。窑顶的透火孔称作天眼,窑顶底部周围有5—6个麻眼,用于烧成中调节焰气与观察火情。窑内均采用手工特制耐火砖砌筑。站在窑内观看,窑内牙台(亦称产品室)略呈方形,而窑顶浑然为圆球形,令人联想到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烧制:采用半倒焰式或者全倒焰式窑炉

馒头窑是景德镇制瓷史上不可绕过的浓重一笔,曾带领景德镇陶瓷进入第一个空前繁盛时期。这种窑炉的实质意义是属于半倒焰式或者全倒焰式窑炉。馒头窑是元代景德镇烧制瓷器最主要的窑炉,在点火后,火焰自火膛先喷至窑顶,再倒向窑底,流经坯体。因为窑墙比较厚,瓷坯不会快速受热和冷却,相应地便减低了瓷器的半透明度和白度,这也是元代景德镇瓷器的典型特征。

在陶瓷生产工艺中,窑炉的烧成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烧成过程中有许多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在陶瓷行业就有了“三分成形,七分烧成”“三分人作,七分天成”“或生在成形,死在烧成”等民谚,人们往往对馒头窑有一种敬畏感。馒头窑炉的内部全由耐火砖砌成,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细若盘蛇,粗如扭龙。彭城窑工为馒头窑赋予传奇般的生命力。彭城当地陶工将经营磁业生产叫做“闹窑”,可见窑炉在陶瓷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生产:能量巨大,大碗窑一次可烧成6万件碗制品

馒头窑的生产能量巨大,大碗窑一次可烧成6万件碗制品,大缸窑一次可烧成各类缸数百件。据史料记载,20世纪20年代,彭城曾经有多达230座碗窑,35座缸窑。在彭城当地,童谣有“南边过来一个獾,尾巴拄着天,麦秸吃了两大垛,井水喝了一个干”的猜字谜语,即指“窑”的模样。人们亲切地将其比喻外形类如“獾”的模样,“尾巴”指烟筒冒烟,“吃麦秸”指烧窑,“井水干”指的是透火与掏渣的苕井。

随着陶瓷科技与烧成工艺的进步,馒头窑早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其蕴涵着的陶瓷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目前,彭城仍然较好保留有30多座馒头窑,以及数10条古老的窑洞。它们历经了沧桑,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每逢看到它,令人有一种中国陶瓷文化的回归感。让人感受到其洋溢着的浓厚的民窑文化的历史氛围。

■延伸阅读

漫话元代馒头窑和马背上的民族

自宋朝以来,景德镇的手工制瓷工艺一直处于中国陶瓷业的巅峰,宋朝开始被古代皇室赞叹,历经元、明不衰,乃至清朝到达鼎盛。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手工制瓷业被精密的现代科技所取代,古老的制瓷工艺面临失传的境地。对此,景德镇人认为,想要保护景德镇古老的制瓷工艺,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生产中传承,复活古窑。

元代是景德镇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时期,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景德镇集全国南北制瓷工艺之大成。而景德镇瓷业从宋代开始沿用馒头窑至明代绝迹,在元代空前繁荣,烧制成功了举世闻名的景德镇青花瓷。现在,就让我们随瓷都景德镇的众位窑炉研究学者一起,穿越回到元代,解密这座瓷都馒头窑和马背上的民族之间的故事。

景德镇陶瓷名传天下,自宋朝真宗皇帝开始,一直到现代,演绎了中国制瓷工艺的传奇,这和景德镇的窑炉发展密不可分。从宋朝开始,景德镇窑炉集天下窑炉之大成,历经馒头窑、葫芦窑、镇窑等,各具特色,互为传承。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只存在了90多年,统治者又是北方游牧民族,故而先前人们对于元朝瓷器并不重视。但是随着元代瓷器在不同地域被出土发现,人们意识到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为曾为中国瓷器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当年,蒙古人一路南下行进,叹服于精美的瓷器,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官窑。元代官窑烧制的瓷器又被称之为“枢府器”,“枢府器”拉开了景德镇作为皇家官窑的序幕。元代统治者对于景德镇瓷器的重视,使得我国古代制瓷工艺突飞猛进,集中体现在景德镇制瓷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上,也就是享誉世界的青花。

对于景德镇瓷业而言,陶瓷原料加工到成型,和窑炉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元代以前,景德镇窑型变化不大,因而烧制的瓷器釉色单一。直到元代馒头窑大兴,景德镇独特的烧窑工艺和制瓷工艺衍生出了青花、釉里红和各种颜色釉。景德镇工匠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胎,又开创了烧制气势恢宏的大型器物之先河。这些都使得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和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与高温卵白釉、红釉、蓝釉并举,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银的局面,开创了景德镇乃至中国制瓷装饰工艺的新纪元。

陶瓷文化鉴赏-蛋形窑


窑炉形制之一。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窑,是由元明时期的葫芦形窑发展演变而成的。以砖等材料砌筑,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窑床前低后渐高、倾斜度3°左右。窑室前部高而宽,后渐低、窄、略呈扁长圆形,似平卧在地上的半个蛋,故名蛋形窑。蛋形窑窑身全长15~20米,最高、最宽处约5米左右,容积150~200立方米。窑壁较簿,厚度在0.2~0.25米之间。窑身左右两侧用砖围砌成一护墙,与窑壁之间留有0.2~0.3米的空隙、内填砂土,作为隔热层,以缓解窑壁与窑顶受热膨胀或遇冷收缩时引起的开裂,并有减少热量损失的作用。烟囱贴后壁而立,高度一般与窑身长度相等。平面似蛋形,壁厚仅0.1~0.12米,下粗、向上渐细,上口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形制高而大,抽力强。蛋形窑结构合理,设计科学,砌筑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装烧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一窑内装入多类瓷器品种可同时烧成。蛋形窑以柴作燃料,烧成时间短,单位耗柴量低,产品质量好。它对清代景德镇瓷器手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蛋形窑的建筑结构。对国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的纽卡斯特尔窑、德国的卡塞勒窑等,就是仿照这种设计建筑的。(见图463)

陶瓷文化鉴赏-东平窑


东平窑概况

惠州东平窑始烧于北宋年间,是北宋广东三大民窑之一。至于东平窑为何经历160余年的兴衰发展,最后熄火,专家认为有待考证。惠州东平窑始烧於北宋年间(公元960~1127年),是北宋广东四大民间窑场之一。以东平窑头村为中心,总占地面积约有四平方公里。包括有瓷土采挖区、作坊区、凉晒区、堆放区和龙窑一座。取土区位于龙船湖和新湖仔(因取土后形成的大湖泊)。龙窑、作坊、凉晒场位于外贸仓库那一片,约有六万平方米,从湖边一直延伸到山边龙窑脚下,是一大片非常平坦的地方。现在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用围墙围起的“窑址保护区”,只是原来的窑碴堆田区。窑头村因烧窑及烧窑人居住地而得名。烧窑人始祖张氏和始祖婆葬于窑头村,其后人有九大房。现居住窑头村的有三大房,迁居马安柏田有一大房。其余几大房于清中期取始祖婆遗骨迁徙到外地谋生。清道光二十五年,九大房重修始祖墓时,还将已经风化了有一米高红砂岩墓碑放入其中,此墓碑仅可辨认“张太公”三字,其余字迹已无法识别。窑头村在明清时期非常兴盛,从外地迁入有曹氏、唐氏族人。六十年代仍可见建筑遗址上有大片一、二米高的夯土墙。这种屋墙非常坚硬,居说是用砂、石灰、糯米、糖水等物,用板夹住夯成。

品种及工艺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东平窑生产的品种非常丰富,有碗、盆、杯、罐、瓶等,以实用瓷为主。其装饰手法主要是刻花和划花,刻花碗为倘口,器型较大,口沿薄,深腹,内壁无纹,外壁刻扇骨纹、花草纹。其刀法近似陕西耀州窑。因东平窑的刻花碗胎壁较薄,斜刀部位较宽、较浅、线条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圈足无釉、足墙较薄,比较高。灰白胎,胎土精细坚硬,敲之有金属声。施釉较薄,青釉清澈透亮,青翠中微显黄。花口碗的刻花十分精美。是瓷中之精品。到晚期有一种小碗,内外均施厚釉,无纹饰。圈足矮浅、足墙变厚,胎土变黄,比较粗松,胎壁也厚。东平窑的制作工艺为转轮手工拉坯成形。装烧工艺为单件匣砵叠烧。使用垫饼或垫圈。碗的匣砵为漏斗形。口大足小,平衡性较差,七、八个匣砵重叠装烧时,常有沾连和压扁。

东平窑历史

惠州东平窑始烧于北宋年间(公元960至1127年),是北宋广东三大民间窑场之一。窑址于1976年9月底被发现。东平窑以惠城区东平窑头村为中心,总占地面积约有4平方公里。包括有瓷土采挖区、作坊区、晾晒区、堆放区和龙窑一座。取土区位于龙船湖和新湖仔(因取土后形成的大湖泊)。龙窑、作坊、晾晒区位于外贸仓库一带,约有6万平方米,从湖边一直延伸到山边龙窑脚下,是一大片非常平坦的地方。现在东平窑遗址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用围墙围起的“窑址保护区”,只是原来的窑渣堆填区。

东平窑瓷器

东平窑生产的品种非常丰富,有碗、盆、杯、罐、瓶等,以实用瓷为主。其装饰手法主要是刻花和画花,刻花碗为倘口,器型较大,口沿薄,深腹,内壁无纹,外壁刻扇骨纹、花草纹。其刀法近似陕西耀州窑。因东平窑的刻花碗胎壁较薄,斜刀部位较宽、较浅、线条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圈足无釉、足墙较薄,比较高。灰白胎,胎土精细坚硬,敲之有金属声。施釉较薄,青釉清澈透亮,青翠中微显黄。花口碗的刻花十分精美,是瓷中之精品。

停窑之谜

北宋之后,东平窑已彻底停烧。一代地方民间名窑就此结束。烧窑人有的改为种田和在西枝江捕鱼为生,有的远离他乡谋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历史上给考古学家留下许多未解之谜。但据笔者多年的实地考察北宋东平窑停烧虽有多种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瓷土资源已采挖完毕所致。实际上窑头村的瓷土资源并不丰富。在取土后形成大湖泊的龙船湖底,表层仍可挖到一些粉白色的沾土,但再深一点,却是红黄色的沾土层。周边数十公里也全是耕土,砂粒多,从晚期烧造的厚釉无纹小碗可以看出,胎土已经粗松变黄,说明已经无法取得早期那种优质瓷土。

东平窑是一个就地取土的家族式窑场,由于当时自然资源的限制,当时社会生产条件的限制,制作成本的限制等原因,东平窑最终停烧。但是,她毕竟是惠州制瓷史上的一个辉煌,那青翠如玉般的釉色,精美绝伦的刻花,以及那高超的制瓷工艺,在中国民间陶瓷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资源枯竭说

张焕彩表示,经过多年对东平窑的研究和考证,认为停止烧造源于瓷土枯竭。

在专家的带动和影响下,张焕彩开始关注东平窑址的考古。为了找出停烧之谜,他学习了很多考古知识,还曾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学习。上世纪80年代,他拿着工具考察了窑头村方圆几十公里的土地,就是家乡的两个湖泊也没有放过。遇到天旱,湖里水位下降的情况,他便到湖里找线索。

经过多年的考察,张焕彩认为停烧最主要的原因是瓷土资源已采挖完毕所致。张焕彩说,窑头村瓷土资源并不丰富。在取土后形成大湖泊的龙船湖底,他发现表层仍可挖到一些粉白色的粘土,但再深一点,却是红黄色的粘土层。而周边数十公里也全是耕土,沙粒多。另外,从晚期烧造的厚釉无纹小碗可以看出,胎土粗松变黄,这说明那时已经无法取得早期那种优质瓷土。

张焕彩简介

张焕彩关注“东平窑”,曾到北京故宫学习,张焕彩,出生在惠城区东平窑头村。窑头村,因烧窑及烧窑人居住地而得名。

据张焕彩的讲述,窑头村生活的居民全部姓张,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当年烧窑人始祖张氏和始祖婆均葬于窑头村,后人共有9大房。现居住在窑头村的有3大房,张焕彩是3大房的后人。

小时候,张焕彩常和村里人一样到几十米外的窑址挖瓷器,那时候,家里用的碗都是从窑址上挖回来的,后来家里换了新碗,张焕彩还是钟爱老碗装饭,因为他更喜欢碗上漂亮的花纹和鲜艳的颜色。

1982年,张焕彩从部队转业回到惠州工作,见到这些祖先留下来的瓷器,他要决定用实际行动保护它们。从此,他爱上了收藏,特别是喜欢研究收藏家乡东平窑的瓷器。每有国家、省专家和收藏爱好者到东平窑考察,张焕彩都争当向导,向他们介绍一些相关的情况。

战乱因素说

市博物馆郑成文:东平窑停烧最大可能是战乱因素。那么东平窑又是为何停烧的呢?郑成文表示目前考古界尚无定论,具体原因已无法考证。但有几种猜测:或是因为战争、动乱等社会因素,或是烧窑人破产的经济原因。郑成文认为可能性最大的是战乱,因为当年在东平窑遗址出土了几百公斤的铜钱。经鉴定,这些铜钱均为北宋时期的钱币,几百公斤铜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根据推测,很有可能当时发生战乱,烧窑人来不及带走财富,将铜钱匆匆埋在地下。

对于张焕彩的“资源枯竭说”,郑成文说东平窑瓷器烧造原料主要采用的是一般的粘土和白色的化妆土,粘土一般从山上挖取(不排除地上取土)。对于东平窑的停烧之谜仍然有待考证。

陶瓷文化鉴赏-湖田窑


在景德镇郊湖田村,保护面积4万平方米,窑业兴起于五代,经宋、元至明中叶结束。五代遗物堆积在村东。宋、元遗物在村南,元明遗物以琵琶山为中心,窑具与碎片堆积以刘家坞、琵琶山最丰富,中心处厚达数十米,保存较好,大窑炉与作场遗迹则多聚集在天门沟两岸,五代产品以白釉为最精,其中出土的蟹壳青小碗和白釉盘,器型规整多水平,宋代产品以影青刻,印花器物为主,亦有青花生产。明代以民用青花为主,此窑址反映了景德镇近七个世纪的制瓷技术与艺术生产规模的发展过程,为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湖田窑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启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