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怎样鉴别柴窑与电窑瓷器 > 导航 >

太湖流域浙江东苕溪沿途古窑址调查与思考

太湖流域浙江东苕溪沿途古窑址调查与思考

怎样鉴别柴窑与电窑瓷器 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钧窑瓷器的鉴别与欣赏

2020-09-15

怎样鉴别柴窑与电窑瓷器。

东苕溪位于杭嘉湖平原浙江省北部、太湖周围百余公里范围内,是一条由杭州方向的南面往北注入太湖的古老运河。这一带是我国南方地区良诸文化的重要分布区,也是举世闻名的陶瓷古乡。建国以来,通过多次普查,在这里发现了不同时代的古代窑址共四十余处。这些窑址主要集中在东苕溪沿途、湖州市吴兴区菁山的黄梅山以南,至德清县中部的洛舍、龙山等地区约十余公里的范围内。瓷窑址的类型主要有:原始瓷、原始瓷印纹陶兼烧、印纹陶、青瓷、黑瓷、青黑瓷兼烧等。这些古窑址历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六朝、隋唐等,最迟可延续至两宋期间,前后几千余年连绵不绝。时代最早的是地处吴兴区菁山的黄梅山窑址。这些古窑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跨度大、延缓时间长、类型丰富、地方特色明显,这在全国尚属罕见。五十年代中期,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对位于德清县城关镇的小马山等窑址进行了调查,同时被命名为“德清窑”(1)。

建国以来,根据上级的统一布置,德清县曾举行过三次规模较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普查,本人于八十年代末开始从事文物工作,故有幸参加了全省第三次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在这次普查中,由我主要负责全县古窑址分布最为密集的洛舍(龙山)、二都(三合)、城关等中部地区。在乡镇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组成普查小组,共对130余处各类文保点进行了普查。从野外到室内的资料整理,如期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次普查工作的亲身经历,使我对这些古窑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参阅了一些相关的古窑址资料的同时,笔者认为,这些古窑址已具备了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基本要素,是一处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地方特色较为明显的古瓷窑址系列。现结合前两次的普查资料,试就这些古窑址的现状、历史渊源、产品工艺与特点、特色、发展与演变、衰落等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介绍,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仅供各位专家和老师参考,并敬请各位同仁教正。

一、地理环境

德清县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浙江省的北部,杭嘉湖平原的腹地。县境北界与湖州市吴兴区埭溪接壤,其南则与杭州市的余杭县交界。东苕溪由南往北途径德清县的三合乡、二都、城关、洛舍等地,进入吴兴县的菁山、施家桥、钱山漾,流经湖州后注入太湖。这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内涵深渊,各时期历史文化丰富,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良诸文化、马桥文化、古陶瓷文化等异彩多姿、交相辉映,形成了以东苕溪水系为主轴线、地方传统特色非常明显的古文化带(区)。

德清县的地势为东低西高略呈椭圆形状,从东至西可分为三个区域,即东部水乡平原区、中部半山区和西部丘陵低山区。东部区属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蚕桑之地。中部和东部大致相同,但一些丘陵和山坡是东部区所缺少的。西部区则是以莫干山为主峰的低山区、属东天目山余脉。德清县中部地区及东苕溪沿线一带、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地理环境十分优越,成了该地区最适合于从事和发展古窑业的理想之地。

二、窑址现状

Yl黄梅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商周,地点,德清县中部洛舍镇沿东苕溪以北约十公里的菁山黄梅山之南坡,西距104国道约100米。窑址所在的黄梅山南坡,现己种植竹子,在一些断面上尚可见有原始窑床等遗迹。调查发现,黄梅山窑址是一处以烧制原始青瓷为主,同时兼烧印纹陶的窑址,器形主要有罐、豆等。罐的形状可分为若干式,器物表面饰以菱形纹并套云雷纹和纯云雷纹等最具特色。其器物豆的形状,有竹节高把形、矮圈足喇叭形等几种。根据分析,器物成型采用泥条盘筑、慢轮修正和拉坯成型等工艺手法。产品比较规整,胎质细密坚致,烧制温度较高。

Y2掘步岭原始青瓷窑址——时代西周晚至春秋,地点,德清县洛舍镇龙山施宅村火烧山。窑址面积约在40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并有少量的褐黑釉瓷器,还见有少量的印纹陶器物。产品有厚釉和薄釉二种、一些时代较早的产品发现其内外均施釉。厚釉产品呈青褐色,薄釉产品呈青和黄、淡黄等多色。时代早的产品成型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薄釉产品多见于碗类,其器形比较规整,成型已基本采用了轮制法,但一些较大的器物,应仍采用盘筑法和慢轮修正等方法来完成的。产品器形有罐、碗、盂、器盖、盘等。罐有圆腹平底、折肩弧腹、敞口圆腹、垂腹等多种,器形比较丰富。装饰采用刻划、模印、堆塑等方法。纹饰有云雷纹、勾连纹、方格纹、S形纹等,胎质坚硬。窑具主要采用粘土、小石子、垫珠等作为间隔物。该窑址由于解放后建造水库大坝而造成了一些破坏。目前在大坝的南北两侧均可见有窑址堆积,且比较丰厚。据初步分析,掘步岭窑址应是一处以烧制原始青瓷为主,同时兼烧少量印纹陶器的窑场。

Y3叉路岭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德清县洛舍镇龙山施宅村叉路岭。该窑址地处Y2的东侧山坡,根据这里的地理情况,窑址本来应在群山怀抱之中,由于近代开山修路,故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在公路的西侧尚能见到窑址堆积破面。采集的标本主要有:原始青瓷碗、器盖等,产品比较单一。一些产品器物比较规整,因此制作较多地应己采用了拉坯成型技术。器物的内外均施釉,其色呈青黄,釉层较薄,器物内壁至底部皆饰明显的弦纹,产品碗的外底往往呈凸出的一似假圈足、平底,底部有线切割痕迹。从现场发现,叉路岭窑址的规模可能要小于Y2掘步岭窑址。由于开山辟路,破坏在所难免,窑具等不多见。

Y4封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德清县二都封山西南坡。由于修公路,地面堆积已较少见,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器形有碗、盘、罐等。纹饰有螺旋纹、水波纹、S形纹等,胎质较坚硬,呈灰白色,釉色呈青或青绿色。原始瓷碗为浅折腹,平底假圈足,侈口折沿,内底至外壁均饰明显的弦纹,施青釉,胎呈灰黄,器形各异、大小不等。有部分素烧碗,其胎呈暗红色。原始青瓷罐口沿外翻,肩部有三弦纽,鼓腹,肩上饰有一条弦纹,内外通体施青釉且较薄。窑具均为垫珠,部分垫珠的一面向内有一凹穴,直经在2厘米左右。制作基本上已采用拉坯成型技术,但一些较大的器物仍采用泥条盘筑、经慢轮修正等方法。

Y5塔地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德清县洛舍镇龙山龙胜村以北约200米,塔地山的东坡。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100平方米左右,产品有原始瓷和印纹陶两种,器形有瓿、碗、杯、罐及少量仿青铜器甬钟残件。釉色呈青黄或青绿。印纹陶质地坚硬,纹饰有米字纹、方格纹等。制作手法己采用拉坯成型技术,一些较大的器物则似仍采用泥条盘筑法。Y5是一处以烧制原始青瓷为主,同时兼烧印纹陶的窑址。

Y6南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德清县洛舍镇龙山东坡牧场东南坡。调查中发现有约长5、厚0.7米的堆积层、位于地表以下,器形有碗、杯、瓿等。从采集到的标本观察,一些器物的形状较小、但非常精致,产品的内外均施青釉,胎色呈灰黄或灰白。釉色有青中泛黄,青色光亮等。纹饰有弦纹、水波纹、S形纹、C形纹、圆圈纹和堆贴铺首等装饰。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采用白色粉状物作为垫烧间隔物,在窑址中首次发现了筒形垫座窑具、烧窑技术应开始有了提高。

Y7下南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德清县洛舍镇龙山龙胜村前埠自然村南侧约300米的下南山北坡。这里新修的“洛武公路”呈东西向横穿窑址的北侧,窑址的西面距龙德公路约300米左右,其间有牛冲坞。窑址堆积约南北宽80米,东西长100米。器形主要有:碗、罐、等。Y7窑址在继续使用挚珠形窑具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喇叭形垫座窑具。器物碗的口沿处饰水波纹和粘饰s纹等,另还有一件粘饰素面钮直经为0.23米的青瓷器盖,及厚度超过1厘米的仿青铜器甬钟瓷残片,其表面施青釉并饰有较粗犷的几何形纹饰,同时还见有麻布纹印纹陶片,器形也较大。在制作工艺上已采用拉坯成型技术。

Y8南坞里印纹陶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城关镇官庄村南坞里。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100平方米左右,堆积厚度约在1.5米左右。产品胎较厚且坚硬、呈褐色,器形以罐为主,纹饰有曲折纹,回纹,方格纹等。窑具有筒形垫座、垫珠等。制作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Y8是德清县诸多窑址中唯一一座专烧印纹陶产品的窑址。

Y9冯家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洛舍镇章家桥村冯家山。窑址范围目前发现约在7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生产原始青瓷为主,器形有瓿、罐、碗、杯、盘、盅、器盖等。除此还有少量甬钟等仿青铜器礼器残件。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装饰有堆贴铺首、S形堆纹、刻划水波纹和戳印C形纹等。胎质有的较坚硬,呈灰黄色,釉色呈青黄。窑具主要采用白色粉沫物和使用筒形挚座窑具作为垫烧间隔物。

Y10亭予桥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战国,地点,洛舍镇洋口村西约500米亭子桥。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12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器形有瓿、碗、杯、盅等,另有少量仿青铜器甬钟残件。产品胎质坚硬,呈灰白色,施青黄色釉。纹饰有勾连纹、C形纹、弦纹等。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用白色粉沫物、和使用筒形垫座窑具。窑具中发现有较大的型号,所以该窑应同时生产较大的产品。

Y11泉源坞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战国,地点,洛舍镇龙山东坡牧场西北泉源坞。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30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原始瓷为主,器形有碗、杯、罐、器盖等。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胎质坚硬,呈灰白色,施青黄或青绿色釉。使用筒形垫座窑具。

Y12白洋坞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战国,地点,洛舍镇龙山东坡牧场北白洋坞。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10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器形有杯、盘、器盖等。制作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胎质坚硬,呈灰白色。器物内外施釉呈青黄或青绿,饰有弦纹。使用筒形垫座窑具。

Y13姚坞早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战国,地点,洛舍镇龙山龙胜村窑坞里。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20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器形有碗、钵、杯等。产品胎质坚硬、呈灰白或灰黄色。施青黄色釉,并采用白色粉沫物、和使用筒形垫座窑具作为垫烧间隔物。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

Y13是一处专烧原始青瓷的窑址。Y11、Y12、Y13三座窑址,由于常年受人为和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影响,破坏已比较严重。

Y14张家山青瓷窑址——时代东汉,地点,德清县城关镇大友村张家山北坡。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l50平方米左右,产品有青釉和黄褐色釉以及部分原始瓷等。青瓷器釉层均匀,光泽度较好。器形以罐为主,罐有直口、敞口不等。器物胎质较粗、其壁厚重,呈灰黄色。纹饰有弦纹、叶脉纹、斜方格纹等。窑具有三足支钉、筒形垫座、垫饼、圈足形垫座等数种。

Y15荷花塘窑址——时代东汉,地点,德清县二都村荷花塘以南约60米。在窑址现场发现约长3米,宽5米,厚0.9米的窑址堆积。产品有青瓷和部分原始青瓷。器形有罐、壶、碗等。青瓷釉色呈青黄,光泽度较好。器物胎质较坚硬,吸水性较低,其色呈灰或灰黄色。纹饰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等。窑具采用斜底筒形垫座、垫饼、圈足形垫座等。

Y16青山坞窑址——时代东汉,地点,二都联胜村青山坞。目前发现的窑址面积约东西长60米,南北长50米。采集的标本较多也比较丰富。产品有青瓷器、部分原始瓷和泥质灰陶、红陶等。器形有罐、壶、碗等。瓷器胎色呈青灰或灰白色,质地较坚硬,瓷器的吸水性很低。纹饰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纹、窗棂纹、叶脉纹等。釉色可分青、青黄、酱褐色不等。器物施釉较匀、光泽度较好。窑具有斜底筒形挚座、圈足形垫座、双足座、垫圈、垫饼和三足支钉等数种。

Y17黄角山窑址——时代东汉至三国(吴),地点,二都村黄角山东南坡。调查中在现场发现一条龙窑的遗迹,其堆积较多且厚,足有三米左右,早晚层次比较分明。窑顶距地面约四米。由于修公路,己将窑床掘断,在公路的两侧其断面清晰可见。器物主要以罐为主,均施黑釉且不及底,在部分器物上印有钱纹,器形大小不一。胎体较粗和厚重,呈赤褐色。器物的肩部有设耳和不设耳的二种。窑具均为筒形挚座,大小不等,直经为lO—16厘米,高20一25厘米左右,有些上端有指纹,有的还可见有刻划文字,如:“起”等。从散落的窑砖观察,见堆塑有时代特证明显的纹饰和文字。窑址东距村长冯彩根宅后天井约30米。

Y18上渚山窑址——时代三国(吴),地点,二都联胜村上渚山东南坡。窑址面积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层厚约1、3米。产品有青瓷和部分原始青瓷等。器形有罐、壶、钟、碗等。釉色有青釉、酱褐釉等,施釉均匀,光泽度较好。器物胎质坚硬、呈灰或灰白色。窑具有斜底筒形挚座,双足座和垫饼、圈足形垫座等。常见纹饰有:水波纹、叶脉纹、棱形纹等。

Y19峙山窑址——时代三国(吴),地点,三合张桥村峙山东坡。窑址堆积长约20米,宽约10米,厚约1.5米。产品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以罐为主。胎质较粗和厚重,釉面不够细腻。纹饰有钱纹、弦纹等。窑具仅发现筒形挚座一种。Y19窑址一些残片的厚度约在2厘米左右,故应同时生产一些较大的产品。

Y20梁家底窑址——时代三国(吴),地点,二都华兴村梁家底东山坡。调查发现,目前的窑址面积约在300平方米左右,堆积的厚度约在2米左右。产品以黑瓷为主,但也有少量青瓷器。器形有基、罐等。胎质较粗和厚重,其色呈赤褐色,施釉均匀且较有厚度、釉质很好。产品纹饰有钱纹、素面等。窑具仅发现筒形垫座一种。

Y21小马山窑址——时代东晋至南朝,地点,德清县城关镇小马山南坡。窑址堆积约在180平方米左右,产器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盘口壶、鸡首壶、罐、碗、钵、砚、灯盏、香熏等。胎质坚硬、呈灰或紫褐色。施釉匀光泽度较好,青釉器物表面稍有泛黄,黑釉则色黑如漆。窑具仅发现筒形垫座、锯齿盂形问隔垫座等两种。

Y22 城山窑址——时代东晋至南朝,地点,德清县城关镇西郊城山东坡。窑址堆积在距地表约1米深以下,长约5米、宽约8米、厚约1米。产品有青黑瓷两种,器形有盘口壶、鸡首壶、灯盏、砚、碗、罐等。器物胎质坚硬、呈灰或紫褐色。青釉产品其釉青中泛黄,黑釉产品色黑如漆。窑具发现有筒形垫座和锯齿盂形间隔垫座等两种。

Y23焦山窑址——时代东晋至南朝,地点,德清县城关镇焦山北坡。窑址面积在250平方米左右。产品有青瓷和黑釉二种。器形有香熏、盘口壶、鸡首壶、罐、砚、灯盏、唾壶、碗等。窑具发现有筒形挚座和锯齿盂形间隔垫座等两种。器物胎质坚硬,施釉较匀,青瓷釉色青中泛黄,黑釉器则色黑如漆。

Y24丁山窑址——时代东晋至南朝,地点,城关镇丁山。调查发现,目前窑址的面积约在300平方米左右,其堆积分布在山的南北两坡。产品有青瓷和黑瓷两种。器形有鸡首壶、盘口壶、罐、砚、灯盏、唾壶等。器物胎质坚硬,釉色细腻,青釉器青中稍有泛黄,黑釉器则色黑如漆。窑具发现有筒形垫座和锯齿盂形间隔垫座等两种。

Y25市元头窑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隋唐,地点,洛舍镇何家村市元头。窑址背靠丘陵,面临东苕溪,目前发现其面积约在100平方米左右。产品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鸡首壶、盘口瓶、敞口壶、砚、碗、罐等。胎质坚硬、青釉器青中略带黄,黑釉器则色黑如漆。窑具有筒形垫座、挚饼、垫珠、圈足形垫座等。

Y26王母山窑址——时代隋唐,地点,龙山乡王母山北坡。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250平方米左右,堆积较多。器物有:碗、盘、盘口壶、罐等。有黑釉器、青釉器两种,釉层较厚、光泽度较好,器物施釉一般不及底,胎较轻坚硬,呈灰褐色等。窑具有筒形垫座、垫饼、垫珠、圈足形垫座等。

Y27龙头山窑址——时代隋唐,地点,洛舍镇章家桥村龙头山。窑址堆积遍及龙头山,面积约3600平方米左右。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碗、盘、罐等。其中碗为直口平底,内外均施半截釉,木施釉处露胎,其色呈灰色,较坚硬。器物盘一般内施釉,外仅半截釉。器物施釉较匀且厚,光泽度较好。窑具有筒形垫座,盂形间隔垫座、垫饼、圈足形垫座等数种,还发现有一些窑具的中间带有小孔的形式。

Y28窑墩山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洋口村大闸西北窑墩山。调查发现,窑址堆积比较丰厚,在就近河岸地带共发现五处数量不少的堆积。该窑址已经浙江省考古所发掘,资料显示,发现有大小不一的龙窑四条相互叠压,最宽的一条达四米,不难想象当时的产量之大,烧窑历史也应比较长。产品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盘、罐、碗、壶等。器物以素面为主,部分器物的口沿饰水波纹,施釉较匀润,光泽度较好,青釉器占多数。窑具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垫饼和垫珠等。

Y29南山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东坡牧场南山西坡。调查发现,目前窑址的分布约在600平方米左右。窑址堆积相当丰厚,见有南北两处呈长圆形的原生堆积。器物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以碗盘为主,还有少量注壶类器物等。胎色呈青灰或紫褐色,器物内外均施半截釉,釉层较厚、光泽度较好。窑具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盂形间隔垫饼、垫珠等。

Y30窑墩头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施宅村窑墩头。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400平方米左右,堆积比较丰富,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盘口壶、高足盘、碗等。器物均早外施釉半截,釉层均匀、光泽度好。胎质坚致。窑具有筒形垫座(可分大、中两种),盂形间隔垫饼、垫珠等,还发现用泥条盘成环状、中间有孔的窑具。

Y3l窑田里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洋口村窑田里。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丰厚。器物有施青釉和施黑釉的两种,器形有碗、高足盘、壶、罐等。器物胎质坚致,釉层匀润、光泽度较好。器物的口沿常可见有褐色条彩,部分碗的内底有刻划花。窑具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垫珠等。

Y32东山窑址群——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洋口村东山。这旱围绕东山周围约有近十处窑址连成一片,南临小山洋,堆积比较丰富,窑址规模之大让人惊叹。产品有施青釉和施黑釉的两种,器形有碗、盘、罐等。器物胎质坚致,施釉匀润、光泽度较好。器物施釉基本上仅半截且不及底,有的在器物上装饰褐色点彩等。窑具有筒形垫座、盂形间隔垫饼、垫珠等。

Y33成年坞窑址——时代唐五代至北宋,地点,三桥镇黎明村成年坞。调查发现,窑址分布面积目前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厚度约在1米以上。器物施青黄色薄釉,器形有双系和四系罐、有带把有流壶,碗等。器物的胎较坚致,但其厚薄略有不均,大多数器物末施釉,少量罐、壶的内外施青薄釉,并在肩部饰一圈弦纹作为装饰,除此素面较多,产器的制作比较粗糙。分析和观察发现,这一时期的窑址,在风格上已有了一定的变化。

Y34郭林桥窑址——时代唐五代至北宋,地点,三桥镇郭肇村。窑址残片堆积较多,占地约400平方米左右。由于堆积多,所以当地人均将其称之为“窑墩山”。窑址的窑床可能已破坏,根据器物碎片,其器形主要有:带系罐、有流壶、灯座等,产品的胎质较坚致,呈褐色。部分产品外施黄褐色釉或青色薄釉。器物素面居多,部份罐的肩部饰有一道弦纹,或在其底的内部划几组线条。

Y35长安窑址——时代北宋,地点,洛舍镇龙山长安早西南。Y35可分为两部分,即东西两座窑墩,窑墩之间有田畔相隔,约50米,在南面的不远处便就是古河道,交通十分方便。器物主要施青黄色较薄的釉,器形有罐、壶、碗、韩瓶、瓮等。窑址堆积较大,所以其产量应不小。

Y36丁家滨窑址——时代北宋,地点,三桥镇黎明村丁家滨。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的高度约在1米左右。器物大多不施釉,少量施黄釉,釉层较薄。产品大多为素面,器形有韩瓶、碗、油灯、盖罐、注壶等,器物的胎较坚致。窑具以垫珠形和短泥条形垫具为主。

Y37窑湾早窑址——时代北宋,地点,城关镇恒星村窑湾早。Y37窑址的面积,目前发现约在4000平方米左右。器物以施青黄色薄釉为主,也有不施釉的,器形以罐为主(有系无系均有),胎质较坚致,总体上看产品比较粗糙。

Y38直街窑址——时代北宋,地点,城关镇直街德清饭店处。1986年,在工地发现了大量韩瓶及四系罐等器物碎片,器物釉层较薄、呈青绿,其胎也较薄但较坚致,由于窑址地处建筑物下面,所以具体情况有待不明。

Y39黄角山窑址——时代宋,地点,二都乡二都村黄角山东坡。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较多向东可至冯彩根宅前侧。主要生产青釉器,也有部分黑釉器,青釉器中有一些呈酱黄色。器形主要有:罐、注子、韩瓶等。器物胎质较为粗糙,釉层较薄且不匀,产品质量已有所下降。

Y40棉花墩窑址——时代南宋,地点,城关镇会星村棉花墩以西。窑址地段应在较为平坦的丘陵坡地,目前已变成农田。受近代土地整理的影响,损坏相对比较严重。从找到的一些器物碎片标本分析,有一些器物的胎呈粗褐色且较薄和坚致,碗内施满釉、碗外不及底和口沿处留白,圈足露胎。其釉呈深褐色、近似黑色,釉层中夹有稍淡略带灰白的条状纹。碗的形状和工艺和建窑产品“兔毫盏”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其碗壁则略外弧,不象建窑产品那样陡直。对采集到的少量标本分析后认为,此时的窑业瓷器产品质量应已有了一些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使我们对这一带分布的古窑址有了一些大体上的了解。通过本次普查发现,由于年代久远,一些窑址的保存情况实在令人慨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于保护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始的地形和窑址堆积将会逐步消失。

三、窑业概述

(1)、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址目前共发现13处,窑址类型主要以烧制原始瓷,原始瓷和印纹陶兼烧,专烧印纹陶等为主。早期商代时期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有罐、豆、盂等,纹饰特证主要为:云雷纹、菱形纹套云雷纹等。西周晚期窑址的产品主要有:罐、碗、盂、器盖、盘、卣等,其中筒腹类(卣)器形比较丰富。纹饰以云纹、变体云雷纹、勾连纹等较为常见。商和西周时期的器物成型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所以、一些器物尚不够规整、胎壁的厚度也显得不够均匀、胎质也较疏松、且略带有吸水性。春秋至战国时期的窑址产品,其制作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早期的传统做法,在产品器形上、除前期产品以外,还增加了罐、杯等器形。纹饰特征以曲折纹、S形堆纹、回纹、方格纹、米字纹、水波纹、螺旋纹等纹饰为主体。这一时期的工艺装饰主要采用刻划、模型、堆塑等,窑具除垫珠形以外,还发现了筒形垫座窑具。此时多数产品均已采用了拉坯成型技术,所以器物的胎壁大多较薄、规整和坚致、吸水较低,但一些大件器物仍采用盘筑成器法成型。德清出土的战国褐黑釉原始瓷罐(图二)。综合这一时期的窑址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

1、共1 3座窑址中,在Y3、Y5、Y6、Y9、Y10等五座窑址中,同时发现了一种胎较厚、类似仿青铜器的甬钟类残片。从这些残片的厚度上分析其类器物应比较大,器物的表面均施青釉、并饰较粗犷的刻划纹饰。在时代上,应从西周晚延续至战国时期末曾中断。

2、在窑具的使用上,除商代窑址的窑具没有发现以外,主要表现在共同使用一种泥质垫珠、及形状大小相同的小石子作为叠烧问隔物现象,这些窑具在这一时期的许多窑址中多少均有所发现,部分垫珠的一面向内有一凹穴,直经在2厘米左右。Y2采集品、垫珠粘在烧制的器物上(图三)。

3、西周以后的春秋、特别是战国之时,一种被后期窑址广泛使用的筒形垫座窑具开始出现。这些窑具高矮不一,在10余厘米至20余厘米不等。筒形垫座窑具的出现,应是这一地区烧窑技术上的一项创新和改革,它可以改变产品的生烧现象。研究表明,龙窑在烧制过程中其窑内的温度差别较大,而筒形垫座窑具可以将坯件装在烧成温度较为合适的地方,从而达到控制生烧之目的,使产品的合格率有所提高。

4、采用粘土和白色粉状物作为窑具的间隔垫烧物,当是这一时期窑具品种中的新发现,这在其它地区至目前尚末曾发现过,所以其特殊性和独创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特殊的窑具使用方法在Y2(仅使用粘土)、Y6、Y9、Y10、Y13等窑址中均有发现,其时代主要应流行于西周晚至春秋战国时期。

5、在Y2等窑址中发现了原始黑釉瓷器,另还有一些淡黄、黄、青褐等釉色的产品。这种釉色呈褐黑色等产品的出现,是这一时期古窑业的主要特点之一。我们除发现了一些釉层较薄的褐色产品以外,还发现了釉层较厚、呈青绿色、有些部位呈褐黑色的产品。这些现象是笔者在这些产品的底部或边缘处、或一些积釉较厚的地方发现的。虽然这种釉色变深的现象是由于受釉层厚度的变化而改变的,但是它除了可以给窑工们以更多启发以外,也说明了原始黑瓷可能已处在初始时期的萌芽状态。观察发现:这一时期的原始瓷釉色已呈现多种颜色,主要有:黄、淡黄、绿、青褐、褐黑等多种,而且在釉层的厚度上也有了明显的区分。有些厚釉产品常见有微凸的釉斑状,亦称“浮浊釉”,这些现象无疑说明了,当时的窑工已掌握了多种釉料配方技术。但笔者认为,这些釉质釉色呈多样化的现象,可能属于当时窑工对釉料特性的掌握尚不够全面所致。一些胎质较酥松、稍厚,胎色呈灰白、灰黄、且略带有吸水性的原始瓷产品,多数在器物的内外均施了釉,但也有少数是内壁不施釉的。凡这一类产品的形状均不够规整,从其内壁处可看出是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制作完成的。一些胎较坚致、稍薄,胎色呈灰、灰褐、基本不吸水的产品,大多数产品内外均施釉,但也有少数仅在外表施釉的产品。这类产品的器形均比较謦整,应已采用了拉坯成型法制作。从时代上分析,前一类产品应早于后一类产品。除此之外,一些不仅较大、而且胎较厚、超过一厘米的瓷片标本的发现,说明当时还生产器形较大的原始瓷产品。

调查发现,这一时期窑址规模较大的有:黄梅山、掘步岭、封山、塔山、下南山、南坞 里、亭子桥、南山、冯家山等,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地方原始瓷古窑业的优势。综合省内外各地古址资料分析,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古窑址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自己的产品特色,显示了原始瓷的重要产地因素,也是这一地区古窑业的第一个高潮期。

(2)汉六朝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业的年代主要可分为:东汉、三国、东晋至南朝等。目前共发现窑址11座,其中,东汉5处,三国(吴)2处,东晋至南朝4处。窑址类型主要有:青瓷和原始瓷兼烧,青黑瓷兼烧等,但多数为青黑瓷兼烧窑址其中涉及黑瓷窑址有7处之多。Y17二都黄角山窑址,这是一处专烧黑釉器的窑址,在这一时期窑址中时代为最早。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黄角山窑址产品的胎基本呈赤褐色,这可能是瓷土成分配比或瓷土本来特性所致,。瓷料显示,有一种黑瓷产品的胎料是用经过淘洗过的的粗料或 色略深的有色料来制作的。这一时期烧制黑瓷比较著名的,除Y17以外,还有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小马山、焦山等窑址,其产品以青黑釉鸡首壶比较见长并流行。调查发现,有一些鸡首壶的流是不通的,这显然缺少实用价值,应属于装饰品或明器。这一时期的窑址产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也高,其中黑釉瓷器产量较高的窑址有,Y10、Y21、Y22、Y23、Y24等。这些窑址的产品其釉色黑如漆,质量之高,产品之精美,受到了陶瓷界的广泛关注。也有一些窑址是同时兼烧青瓷的,质量较好有Y14、Y21、Y22、Y23、Y24等。这一时期的青瓷与黑瓷相比,青瓷器釉色应稍显逊色,黑釉器产品仍占据了重要地位。调查中发现,在东汉窑址中同时存在着原始瓷与青瓷兼烧的现象,但原始瓷的数量要略少,这些窑址主要有:Y14、Y15、Y16、Y18等。这种兼烧现象说明,这些窑址在东汉以前是以烧制原始瓷为主要产品的,后来随着烧制水平的提高而转为青瓷窑址。资料显示,这些情况在其它地区也同样有所发现。这一时期窑址产品的主要特点为:施釉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且釉层较厚、质量较好。窑具的品种相比于前朝也有了一些新的改进,除春秋战国时期早已出现的简形垫座窑具以外,还发现了以下一些新的窑具品类型。(1)、斜底简形垫座,(2)、足支钉,(3)、垫饼,(4)、双足垫,(5)、垫圈、(6)、圈足形垫座等。窑具种类的明显增多,说明了烧窑手法和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或产品的类型有了增多。目前发现这些窑址的产品主要有:罐、壶、碗、钟等。产品的釉色分别有:绿、黄、褐、黑等多种。观察和对比还发现,东汉时期的产品釉质和釉色与前期相比,已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高。在纹饰和器形等方面,也有了一些异同之处,但这一时期有些产品的胎仍较厚重、且粗,有些器物的形状还不够规整。其中产品釉质釉色的提高是这一时期明显的特点之一。另外,一种带足和支钉形窑具的产生,给后来两晋时期锯齿盂形窑具的出现尊定了基础。

以往的资料显示,东汉是我国青瓷器的成熟期,此一时期的德清地区古窑业和其它地区古窑业相比较虽然其规模和优势不曾明显,但是明地出现了一些瓷器产品质量较好的窑址。如:Y14城关张家山窑址,;Y15二都荷花塘窑址;Y16二都青山坞窑址,以及稍迟的Y20梁家底窑址等。这些窑址产品的胎虽然略显粗厚,但在施釉等工艺方面,则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与国内其它地区相同时期古窑址产品相比较已毫无逊色。因此,成熟和高质量青瓷器在浙北德清地区也已成功烧制了。总体上分折,东汉时期德清古窑业呈现了一种小高潮的态势,它在制瓷质量上的突破,为接下去东晋至南朝期间古窑业高潮期的到来,提供了条件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三国(吴)时期

这一时期目前共发现两处窑址,Y19地处德清县的南端三合乡,其南侧与余杭县接壤,

这是一座青黑釉兼烧的窑址。调查发现,这一窑址所出的产品形均较大,工艺也较粗糙,似和其它窑址有一种不仅相同的风格和特色。Y20是一座主要烧制黑釉器的窑址,但同时也烧制青瓷器。窑址产品的器型比较单一,胎也略显粗厚,但产品施釉均较厚,其釉质和釉色也很好。

(4)、东晋至南朝时期

这一期间的德清地区古窑业,在产品质量上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体现在城关地区的小马山、城山、焦山、丁山等窑址,其精美的产品和不同的器形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一时期的产品质量较好的有:Y21、Y22、Y23 Y24等四座窑址。城关小马山窑址,解放以后有关部门曾对其进行过调查,收获颇丰。这批窑址在器形和品种上均比前期有了增加,如鸡首壶、盘口壶、灯盏、唾壶、砚等多是一些新出现的产品。这一时期产品的胎相比于前期已明显变薄,器形的规整程度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产品在施釉上显得更加细腻,黑釉器色黑如漆,青釉器釉色青中略泛黄。窑具的品种方面,在前期出现的窑具基础上,新增加了一种名为“锯齿盂形挚座”窑具。调查发现,这一时期德清地区古窑业的分布重心,已逐步从县内的中部偏西一带略往偏东南方向的城关地区转移了、曾至还向南面的余杭方向发展。资料显示,197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余杭县大陆果园馒头山一带,发现了两处产品和类型及风格相同的同时期窑址。综上所述,东晋至南朝期间无疑是德清地区古窑业的第二个高潮期,也是德清地区古窑业的鼎盛期。德清墓葬出土两晋时期的青瓷双系盘口壶。

(5)、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址共发现16座。其类型除了几处地处中部略偏西三桥地区以烧制青釉器为主的窑址以外,其余10座窑址均为青黑釉兼烧的窑址,分别是:Y25、Y26、Y27、Y28、Y29、Y30、Y31、Y32、Y39,Y40等。按照时代划分,隋唐期间有八座均为青黑釉兼烧窑址,从窑址堆积发现,其产量应是较大的,黑釉瓷器产品仍然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通过对产品的风格、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观察分析,这一时期的窑址产品与东晋至南朝期间窑址的产品相比较,有着明显的承前继后关系和地方特点,但在产品质量上,隋唐时期的窑址已明显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隋唐时期窑址的产品均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如:盘口壶、罐等,其中产品碗等的胎呈深灰色,且非常坚致,击之能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可见其烧成温度已很高。产品中碗的器形外底凸出呈一假圈足,这很明显与前期汉六朝、及早期的原始瓷器碗有很多的相似性。这一时期产品的形主要有:鸡首壶、盘口壶、敞口壶、砚、碗、罐、盘、高足盘等。在施釉方面,这一时期的产品一般均施半载釉且不及底的为多数,有的将釉仅施在器物的内侧口沿一节,以产品碗最为明显。釉色方面,青釉器釉色呈青略带黄、黑釉器则色黑如漆且釉层较厚和光泽度较好,显示了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地方瓷器产品的移风。在青釉器产品中还出现了一种黑褐色点彩装饰。在窑具的品种方面,隋唐时期的8座窑址竟然有7座均采用了和早期Y2火烧山窑址垫珠形窑具。Y28窑墩山隋唐窑址,是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窑址,结果发现有四条窑床叠压在一起最宽的一条达4米,其续烧时间之长、产量之大应是可想而知的。在这一窑址同时发现了许多垫珠形窑具。这些久别重逢和类型相同和合用方法相同垫珠形窑具,虽然它们在时间上已相隔甚远,但不难看出之间应是一种地方传统的渊源关系。不难想象当初许多被废弃了的前期窑址,其堆积比起现在来自然会丰厚得多,这些便可以给窑工们以更多的启发,另外还可以通过世代窑工们的言传身教得于传承。其它的窑具主要发现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盂形垫座、垫饼等。这一时期的产品,如碗等的胎尚比较厚重,整体上观察其表面还不够精细,地方特色比较明显,但产品中的一些盘口壶、鸡首壶等大器,则还是显得比较精致。这一时期的窑址当以Y25省保单位洛舍市元头窑址等为代表。本时期窑业以使用垫珠窑具、以及产品碗的器型与早期原始瓷时期有相似之处等为主要特点。根据这一时期窑址的堆积均比较丰厚的现状,不难想象,当时的产量和规模应是比较大的。因此,隋唐时期是德清地区古窑业历史上的又一个高潮,即第三高潮期。

(6)、五代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址仅发现Y33、Y34两处。这两处窑址均处在县内中部略偏西的三桥镇区域内。从窑址的产品质量和制作工艺、风格等方面分析,并和前期窑址相比较,已有了一些明显的差异,而且风格上也发生了一些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器形、装饰和施釉等几个方面。产品出现了带系罐、带流壶等,这些在前期的窑址中均是较为少见的。从装饰和施釉方面观察,也有了许多不仅相同的地方,如一些器物的肩部仅饰一圈弦纹作为装饰、素面器物较多、施釉较薄呈淡黄色,胎质也不够坚致、产品的风格发生了变化等。总结发现,这一时期的古窑业,经过了隋唐等时期的辉煌以后,己风光不再、明显走向了下坡。

(7)、两宋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址共发现6处,主要分布在洛舍、三桥、城关、二都等德清县的中部地区。这一时期的窑址产品在质量上继续有所下降,产品的釉色.呈青黄、或青褐等,且釉层也较薄,器形也不如前期那样规整了,有些窑产品的胎明显变厚且粗糙。产品主要有:罐、壶、注壶、碗、瓮、韩瓶、油灯等,四系罐仍继续流行。产品的装饰极为简单,基本没有纹饰,有许多器物均为素面。在窑具的使用方面也没有大的变化,但在Y36三桥丁家滨窑址中,又发现了隋唐以前已消失;流行于商周时期的垫珠窑具。

Y40城关金星村梅花墩窑址,是德清地区目前发现时代最迟的一座窑址。调查发现,这一窑址中有一些胎呈淡褐色的薄胎、器表施于褐黑色釉的产品。观察和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产品质量总体上却有了明显的提高。考古资料显示:南宋时期褐黑胎产品是一种典型的特色产品,但由于梅花墩窑址现场破坏比较严重,所以掌握的资料可能不够全面。现根据获得的一些标本,只能作一些大致的描述,有关问题将有待进一步深入调查。总之,隋唐以后、五代开始至两宋,是德清地区古窑业经历了一个逐步走向衰退的过程,这一时期的产品质量已无法再同前期想比了。因此,虽然Y40城关金星梅花墩窑址的产品质量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己无法挽救古窑业在这一地区已开始逐步走向消亡、最后完全停烧的局面。根据目前的调查发现,德清地区的古窑业大约在南宋之际已完全停烧了。

四、结 语

根据浙江省境内的地理特征,古代的钱塘江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全省分成了南(上八府)、北(下三府)两个自然传统区域。考古资料显示,全省内的古窑址分布,也基本可按这两个区域概念来划分。这两地除区域大小有着明显的区别以外,古窑址数量的多少同样也区别较大。调查发现,钱塘江以南地区主要分布有:上虞窑、越窑、瓯窑、婺州窑、龙泉窑等窑址。时代较早的窑址主要分布在上虞、绍兴、萧山等地。钱塘江以北地区的古窑址,则主要分布在杭湖平原东苕溪沿途的吴兴与德清的交汇处,以德清县的中部地区为重要分布区。从地区观念来分析,钱塘江以北的杭嘉湖平原,地域广阔、方圆百罩,人口稠密、水陆交通极为方便。这里陶瓷器产品日常用量相对应较大,加上古代葬俗习惯,用于墓葬的冥器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两项相加其需求量就更大了。依托水上交通运输之便,这里的陶瓷器产品可以快捷地销往各地。这些有利的因素,无疑给这一带古代陶瓷产业的萌芽、创建和发展等,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考古资料显示,越国的都城绍兴周围富盛、萧山的进化区等地,也曾发现了一些东周时期的原始瓷窑址(2)。德清地区战国原始瓷窑从器物造型到胎釉特征都与绍兴、萧山的原始瓷窑产品相同,这些发现为研究越国原始瓷手工业和我国陶瓷业的早期历史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3)。调查显示,东苕溪沿途德清地区古窑业和周边钱塘江以南等国内一些地区相比较,在规模上可能不占优势,这可能和原料(燃料)短缺、社会动荡、战争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显示,国内一些早期的原始瓷窑址尚并不多见。浙北东苕溪沿途古窑址的分布,目前所知除黄梅山窑址以外,其它窑址均分布在德清县的城关、洛舍、龙山、二都等中部地区。吴兴与德清两地春秋时为吴越两国的交界地,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于战争等方面因素,春秋时期这早里两国的边界往往存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2003年4月的初春期间,德清县洛舍龙山一带出土了一件越文化青铜礼器“权杖”(图五)。权杖是古老的原始权力之象征,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越文化传统器物。研究表明,这件权杖应是当时越国一部落首领所佩带的最高级别青铜礼器。经专家鉴定后认为,权杖的时代应在春秋中期左右。这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春秋时期这一带属越国势力范围的有力证据。这一带除分布着许多古窑址以外,还蕴含着许多其它类型的史前文化遗存。沿东苕溪从南面的余杭良诸一带北上、至湖州地区著名的钱山漾良诸文化遗址,两地相距仅50余公里,途径德清县的三合、二都、城关、钟管、洛舍砂村,吴兴县埭溪的营盘山等地。这些地方分布着许多马家滨、松泽、良诸、马桥、商周等各时期的古文化遗存。这些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料,无疑为我们研究它们与这些古窑址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重要的线索。调查发现,从德清洛舍镇的砂村往西北至吴兴县的龙山、埭溪镇、菁山等湖州市境内,也发现了许多时代与风格特征相同的原始瓷和印纹陶合烧窑址、两晋等一些时期的青瓷窑址等。“湖州汉代窑址的产品又与太湖对岸江苏省宜兴丁蜀镇汉代窑址的产品更趋一致”(4) 。这些资料无疑反映了,这些地区相对时期基本相同的地方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现象。湖州青山黄梅山,是已知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原始瓷窑址之一,在该地区已发现了商周时期的原始瓷遗存(5)。笔者认为,黄梅山窑址高把竹节形制豆,从其产品的器形上分折,和良渚文化同类器型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它们之间是否有着一些遗传因子呢尚有待深入研究。资料显示,黄梅山窑址一式高把豆上的竹节把形制和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豆相似(6)。一式罐以及菱形纹套云雷纹的装饰,与上诲马桥文化遗址第四层出土器物纹饰一致(7);矮圈足喇叭形豆与江山西周早期原始瓷豆、以及湖州堂子山石室土墩墓遗存早期原始瓷豆接近(8);与德清独仓山西周早期墓葬(D3M1:7)原始瓷豆(9)也非常相似。这些出土器物产品是否出自这一带的窑址呢?从客观上分析,这种可性是存在的。“我们认为,黄梅山窑址的大致年代,其上限应早于江南石室土墩遗存时期”。(10)

1976年3月初,德清县东部地区新市镇东北约四公里的“皇玟堆”,发现了一批早期墓葬殉葬品,出土了筒形器、罐、尊、卣、鼎、碟等原始瓷器共二十七件。据资料介绍,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大多数器形较大,制作比较规整,胎土末经充分淘洗,部分器物尚能见到一些沙粒,胎色灰黄,胎壁稍厚处烧结和度不大好,有的器物局胎壁有气孔、气泡,致使器壁高低不平。大件筒形器可以明显看出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的痕迹。器表大多饰有云纹、变体云纹、水波纹问以横F纹,也有戳印圆圈纹的。另外还有用绞索状饰环形假器耳及S形、羊角形附加堆纹作装饰等(11)。经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器物的纹饰特征和我们在本地相关窑址中采集到的标本基本一致。另外,资料中描述的一种绞索状环形假器耳等器物装饰形式,在窑址采集品中也同时被发现。德清“皇坟堆”出土的这批原始青瓷从制技术上看,与绍兴地区出土的春秋时期原始青瓷器相比,无论是制作技术、器形的规整程度、釉层的均匀与否、烧成温度及胎融结合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别,相比之下,前者要显得略为落后。因此,可以将这批器物的时代确定在上限为西周、下至春秋时期(12)。综上所述,“皇坟堆”出土的这批器物应是本地窑址所产无疑。根据前几次的普查资料记录,本文在介绍和描述原始瓷窑址遗存时,将一些胎较厚且较大、表面饰有云纹等的原始瓷产品称为“甬钟类”器物可能有别,它们可能应是一种和“皇坟堆”出土器物大致相同的产品类型,或可以称作筒形器、筒腹罐等。Y2.Y4等窑址采集到的标本。 “皇坟堆”出土的原始青瓷筒腹罐。

太湖流域浙北德清地区的东苕溪沿线一带,根据目前所发现的古窑址分布情况,应以商、西周时期湖州市菁山的黄梅山、德清县洛舍(龙山)地区的掘步岭等窑址为代表。悠久的古代烧窑技术,无疑对本地区及相关地区的后期窑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观察和分析这些古窑址的分布现状、产品特点、早晚关系等,不难发现,其瓷窑业技术应是由太湖南岸湖州地区菁山一带的北面、逐步往南面的德清县、余杭县等地传播和扩散的。另外,我们从江苏省宜兴地区发现的风格相同的汉代瓷窑址资料分析,这些窑业技术应同时还向太湖的北岸传播。为此,形成了一个以东苕溪水系为发源地的、复盖了太湖附近百余公里相关区域范围以内的、产品以原始瓷、黑釉瓷器见长的德清窑系列,是我国原始青瓷的重要产区之一。

我国早期黑釉瓷器的起源,是一个以待深入研究的话题。前不久一位上海的学者曾亲自去了德清地区掘步岭窑址考察,并将亲身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当他采集到一块德清窑原始黑釉瓷器后,其兴奋程度难以言表。“我的脚踩到了一块硬物,俯身拾起,竟是一块原始瓷的大瓷片,长达19厘米,最宽处达9厘米。胎骨很厚,超过了一厘米,里外多施褐色釉,有弦纹,花纹凹处和口沿皆呈褐黑釉色。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褐黑釉瓷器”(13)。根据历年来的调查瓷料显示,我们己在这一窑址发现了许多相同类型的瓷片,Y2、Y6采集到的标本(图九)。用这两处时代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窑址中采集到的黄、淡黄、青绿、褐黑、黑等釉色的瓷片进行对比,无疑使我们更清楚地观察到,这些原始瓷产品在釉色的控制上似乎有不够稳定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应有人为和非人为的两种因素。非人为方面,应包括当时可能对釉料的特性、以及化学反应、操作方法等尚末能完全认识和掌握,以及瓷土、窑变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的。另外,我们从这一地区后期众多窑址中发现的许多青、黑釉瓷器产品的兼烧等现象分析,不会是偶然的,应是这一地区在制瓷技术上的风俗与传统习惯现象。Y14、Y21、Y30、Y40采集到的标本(图十)。我们通过用同一窑址采集到的青、黄褐、黑等不同釉色瓷片标本的比较,可以清楚地辨别出当时不同釉色瓷器的兼烧情况。有学者认为,“这些古窑址的发现,不但改变了德清窑仅在东晋至南朝时期有过陶瓷生产的看法,而且弄清了德清窑的演变,找到了它的渊源。原始褐黑瓷也许认为是当时釉料配制尚不够稳定所致,但是它为德清窑找到了“始祖”。(14)

德清县的古窑址调查资料,是通过多年的积累,是在几代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的。根据目前普查所掌握的情况,这些古窑址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所有窑址惟Y28已经过了考古发掘以外,其它窑址至今均末曾发掘过。本文的一些观点,仅是通过对这些窑址的地面调查、观察、采集标本、以及和其它地区古窑址进行对比和分析后所得出的结果,因此,在一些观点和认识上,难免会存在一些片面性和不足之处。本文在写作和资料整理过程中,得到了朱伯谦老先生的热诚指导,同时还得到了本馆俞有良、朱建明、章海初,湖州市博物馆的任大根等先生和同志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004年3月完稿

注释:

(1)、 汪济英:《德清窑调查散记》、《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0期。

(2)、 朱伯谦:《浙江瓷业的新发现与探索》、(原载《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

紫禁城出版社)、《朱伯谦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10月。

(3)、 (同上)

(4)、 陈兴吾、任大根《浙江湖州古窑址调查》、《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三辑,

1990年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5)、 (同上)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

报》,《考古》1965年第五期。 -

(7)、 黄宣佩《上海马桥文化遣址第一、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

一期。

(8)、 同(4)。

(9)、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浙江德清县独仓山及南王山

土墩墓发掘》、《考古》考古杂志出版社,2001年第十期。

(10)、 同(4)

(11)、 姚仲源《浙江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兼析原始青瓷使用中的若干

问题》、《文物》1982年第四期。

(12)、 (同上)

(13)、 钱汉民《德清古窑址的新发现》、《新民晚报》2004年1月3同(第三

十版)

(14)、 (同上)

精选阅读

窑址类遗址保护的探索与思考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瓷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爱好和性格特征,是我国的文化象征。而窑址作为古人生产和制造瓷器的工作场所,则是承载这一历史的文化载体。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窑址在遭受自然侵蚀的同时也遭到越来越多的人为破坏,它们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部分古窑遗址保护规划的研究,并参考其它相关规划,试图对窑址这一类型的遗址保护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总结、探讨和反思。

1.窑址类遗址保护的现状 截至2006年,我国共颁布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351处,其中古遗址总数约占1/5,古遗址在每批名单中所占的比例也呈现出递增的势头,这表明国家对遗址保护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加大。窑址类遗址作为大型古代手工业遗址的代表,其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目前,国保单位中的窑址类遗址共40处,占古遗址的比例约7.9%。但是,据不完全统计,在这40处中,仅有少数几个窑遗址已出台或正在制定相关的保护规划,其它遗址遭人为或自然破坏的状况仍然十分严重,如上林湖窑址、龙泉窑址、禹州窑址、汝州窑址等均数次遭人为盗挖。值得注意的是列入国保单位的窑遗址命运尚且如此,其它数量众多且尚未列入国保单位窑遗址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因此,古窑遗址的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2.窑址类遗址保护的特殊性 相对于列入国保单位中其它类型的遗址来说,窑址类遗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遗址遗存较为丰富 由于瓷器烧制的技术与火候难以掌握,因此在烧制时会产生较多的次品与废品,同时烧制时使用的匣钵也被废弃,经过日积月累这些废弃物便大量堆积在窑址的周边地区,形成堆积层。堆积层覆盖在窑址的四周,埋藏较浅,便于考古工作的探查,相对于城市遗址类埋藏一般较深、不易探查的特点,窑址类遗址的可识别程度相对较高。 其二,遗址分布相对密集 由于瓷器烧制的原料较为特殊,且烧制的环境与工艺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在某一片适合烧制的地区可能会集中分布数量较多的窑址。 其三,窑的区域类型比较复杂 城市遗址的研究对象较为单一,而窑址类遗址研究对象的类型十分复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陶瓷的时代跨度较大,差异显著。由于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各个时代审美情趣的差异使陶瓷的类型变化较大。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彩陶与黑陶,陶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占据主体地位。原始瓷器在秦汉时期开始出现,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唐宋年间白瓷和青瓷成为当时的主流,到了元明清三代青花瓷逐渐为人们所热衷。其次,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陶瓷类型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一特点在宋、辽、金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一时期有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均窑、耀州窑、吉州窑、龙泉窑、磁州窑、建窑等多种瓷器类型,其中有的同属一个谱系,有的则差异相对较大。窑遗址是瓷器的文化载体,瓷器的复杂类型也就决定了窑遗址时代差异与区域类型的复杂性。

其四,人为破坏愈演愈烈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收藏品市场也日益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了瓷器的收藏。受到利益的驱动,加上窑址堆积层丰富便于盗挖者识别的特点,窑址遭人们盗挖的现象十分突出。 新闻中也不断传出窑址遭盗挖的消息。如河南汝州张公巷窑遗址2003年遭盗挖,长沙铜官窑遗址2006年遭盗挖,福建建窑遗址2004年遭盗挖等。对于城市类遗址,由于没有利益的驱动,人为的有目的的盗挖则相对较少。窑址的盗挖不仅盗窃了重要文物,而且破坏了窑址内部的文化层,给今后窑遗址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窑址类遗址保护的探索与思考 由于窑遗址具有区别于其它类型遗址显著的特殊性,因此可以将其当作一个类型来加以研究。对于窑遗址的保护规划工作,也有很多方面值得深入探讨与反思。 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一直是保护规划的核心问题,窑遗址的保护规划也不例外。在大窑龙泉窑保护规划制定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批准范围的划定与批准 国务院2003年公布的《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全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必须完成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的“四有”工作。在制定大窑龙泉窑遗址保护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是由当地文物主管部门划定的,其中没有规划设计单位的参与,同时在划定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以后,报请浙江省政府又迟迟未能获得正式批准与公布。文物主管部门单一划定的范围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对文物本体之外环境的关注,同时在划定范围后又没有及时公布,缺少相应的法律效力。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应由文物部门牵头,协同地方的各个有关单位,在规划设计单位的参与下,最终确定窑遗址的保护范围。在范围划定之后,要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批准,使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使遗址得到有效保护。对于由文物保护部门划定、已经获得正式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要重新评估其保护范围的有效性,修订后报请上级部门批准。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窑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划定时应针对不同的对象。对于保护范围,《文物保护法》和其实施条例中已有相关明确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窑遗址中的文物本体是指窑址及其生产瓷器的场所,即窑址及手工作坊遗址等。在保护范围划定中,要使窑址、手工作坊遗址与保护范围边界间距恰当,部分重点窑址要考虑其所在的地形环境,保护范围的边界要适当外扩。窑址中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下窑址的可能分布区、遗址周围的环境风貌、当地的经济情况等。其中,还要特别注意窑址周边的现有遗存,包括交通方式、交易场所、古村落遗存等。交通方式、交易场所的遗存反映当时陶瓷的交流方式与对外关系,而古村落遗存则反映了当时窑民的生活场景,这两方面内容都是窑遗址文化遗存的有益补充。 保护范围内是否分级 一般来说,大遗址的保护范围面积都相对较大,因此多数都在保护范围内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规范(试行) 》中也明确规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较大或情况复杂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保护范围内划分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大窑龙泉窑遗址的情况相对特殊,在划定的保护范围内仅有为数不多的3处窑址经过考古发掘,其余约40处窑址仅探明了位置,其它具体情况则不太清楚。根据这种情况,在保护规划制定的初期,我们将这3处窑址划为重点保护区,其它则划为一般保护区。但是,考虑到区别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的依据之一就是是否具备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而大窑龙泉窑遗址的保护范围中尚有大量窑址的情况不明,无法判明其确切价值。因此在后期修改保护规划时,我们没有对保护范围进行分级。今后在经过具体的考古发掘,有了确切的评判依据后,可以对保护规划进行进一步修订,划分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 边界的可操作性边 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边界在图纸上很好表示,但是如何将其准确落实到实际中,这就牵扯到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在丘陵、山地地区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大窑龙泉窑地处浙西南的山区,遗址区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采用界桩的方式来划分其边界,这种方式也有其利弊。图纸上界桩相连成为一条边界,在总图上易于区分遗址区的内外。但是,图纸仅是一个二维的图形, 落实到三维的具体地形中如何操作?在三维地形中具体操作的准确度如何?多数规划中边界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如沿某某等高线南向延伸20米,这种方式在具体操作中的准确度也值得考虑,等高线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实际操作中工人如何能识别这条等高线?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能否在规划中引入相对高度的概念。在规划时,先确立易于识别的一个三维坐标原点以及几个固定的坐标点,其后以这几个点为依据,引入相对高度,确定边界的三维控制点,然后将三维控制点相连形成边界。 这样做可以较为准确的控制边界的形状,同时由于高差较小易于工人实际操作中的感知与测量,操作的准确度也能大大提高。当然,这一方法需要大量细致而有效的前期调研工作,其操作的可行性也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制定保护规划中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必须重视基础工作 窑址的特殊性和类型的复杂性决定了在规划中必须重视基础工作。基础工作包括基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遗址现场的调研评估,以及对窑址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和利用价值进行评估的工作。由于人为破坏严重以及保护不得力, 窑遗址的现场一般都较为散乱,因此,在现场调研中必须对重点窑址进行深入探查,查明现状,如窑床走势、风化损毁情况、人为盗挖情况等,对于一般窑址也要进行基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列表显示其所处位置、出土文物、考古发掘、具体损毁情况等,以供今后的不时之需。前文已提及瓷器的类型十分复杂, 因此在搜集基础资料的同时有必要研究该窑所属瓷器的类型以及该窑与其它窑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其烧制的来龙去脉、区别于其它窑的显著特点,以及对其它窑的影响等。只有踏踏实实的完成基础工作,才能对该窑的类型与特点、历史底蕴,以及遗址区内窑床的分布情况与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下一步规划的编制工作。

即将被吞噬的桂平窑址

必须重视环境的整体保护 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西安宣言》中强调环境对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重要性的贡献。“除实体和视觉方面含义外,环境还包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去的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利用或活动,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它们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以及当前的、动态的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环境对瓷器的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瓷器的烧制提供了原料、燃料以及烧制的场所,同时也为周围的窑民提供了居住的场所, 可以说环境与烧制瓷器各个环节与要素的关系都是十分密切的。大窑龙泉窑遗址四周环境良好,琉华山为瓷器的烧制提供了原料和燃料,大窑溪蜿蜒数里提供了水源,大窑村依山而建是古代窑民居住的场所,这样就构成了独特的山、水、窑、村共生的自然风貌,同时遗址区内还遗存有一条砖石小道,作为古代大窑及附近区域瓷器外运的重要通道,它见证了古代遗址区内生产与生活的场景,是环境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窑遗址周边环境整体保护的价值在于它不但可以展现给人们一个瓷器烧制的环境氛围,而且还可以将与窑遗址价值相关联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景观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其周围的历史信息达到最大程度的整合。

必须重视瓷器烧制传统工艺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窑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烧制瓷器的传统工艺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方面由于周围环境的因素使传统工艺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如窑址周围取土点的消失使原料来源匮乏,林木缺乏影响了传统燃料的来源,环境污染使水质发生变化等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传统工艺价值的认识,在保护规划中往往对有形的文物本体保护加以重视,而忽视了对无形的传统工艺的保护。因此,在保护规划中有必要将瓷器烧制的传统工艺上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将其作为窑遗址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加以保护,最大程度的提高传统工艺的历史地位,使其得到有效保护,以免陷于失传的境地。 必须确立相关管理机制 大遗址由于覆盖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往往由众多行政部门齐抓共管,窑遗址也不例外,一般会涉及到文化、林业、城建、交通、旅游等相关行政部门,部分窑遗址还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行政县、市。在这种由多个政府部门共同管理的机制下,办事效率十分低下、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经常发生,这对于窑遗址的保护与管理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成立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一方面加强对遗址区的管理与保护,另一方面负责协调各个县市、各个行政部门的工作,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以避免管理的盲区。同时管理机构的人员相对稳定,各人分工明确,业务相对独立。对于面积较广的遗址区,还可以设立分片、分区域的管理站,由遗址区管理机构统一管理,负责日常的保护、监测等工作。最终,建立明确的管理机制,使其成为窑遗址保护全过程的主持者和监督者。

保护工程的探索 由于窑址数量众多、覆盖范围广加之部分窑址情况较复杂,因此有必要将窑址的保护工程作为一个专项的系统课题来加以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及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才能使窑遗址能够得以切实保护。其保护工程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保护工程应有针对性 窑址由于数量众多,价值高低不等,因此多数窑址可采用回填的方式加以保护,对部分有突出价值的则需要重点保护。 保护时要考虑其所处的小环境,如周围的地理地质、当地的环境气候、窑址的遗存与损毁状况、匣钵的堆积情况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做好保护工程。 (2)保护工程应有合理性 由于窑址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瓷器烧制传统工艺的差异等特点,保护工程不能生搬硬套其它地方遗址的保护方式, 应具有适合当地情况的合理性。如我国传统的瓷器烧制方式分为龙窑和馒头窑两种,龙窑依据山形,产量较大,多用于民窑,而馒头窑讲究少而精,官窑多采用这种方式。因此,根据窑址的具体分布特点,采用不同的点状或条状形式来加以保护。 (3)保护工程应有有效性 窑遗址保护工程应防止人为的破坏,同时降低遗址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考虑,保护工程应具有有效性。这也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采用何种方式才能将盗掘者阻在遗址区之外?在堆积层的栈道上,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游人捡拾瓷片?采用何种方式,才能有效防止遗址表面的风化速度?处于山谷地段的窑址,如何有效的做好防水、防洪措施?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古窑遗址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古窑址的保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同时它也是一项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课题,需要多专业、多部门的人员通力合作加以探讨,并不断的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摸索出一条有效的保护方法与措施,使窑遗址的保护切实可行,给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添上浓重的一笔。

安徽省泾县琴溪古窑址概况


简介

琴溪古窑址在泾县城东北14公里处的陶窑村。村西有凤凰山,北为虎容山,南有龙山,东有白云山,东北有青龙山,西南有窑笔山,均为不太高的丘陵。村西3公里处,琴溪河由南向北流入青戈江。陶窑村及村南的径县陶瓷厂,至今还在用龙窑烧造缸瓦陶器。村内及四周到处散落着陶片,村西南200米处的龙山脚下,一大片陶器堆积尤为瞩目,面积达数百平方米,厚度达6米以上,村北的虎容山南坡山脚,也有面积很大、堆积很厚的陶窑址堆积,较村西的时代要早。从这些窑堆积往上到虎容山坡腰部,遍地分布着古代青瓷片。从虎容山向东,也有一片范围很大的青瓷窑址堆积,主要分布在青龙山的西南坡及山脚下,当地称之为碗冲。虎容山与青龙山之间的山嘴下,有一方名为长塘的古水塘,可能是当时窑工为烧窑和制瓷用水开挖的。青龙山东侧与窑笔山东南侧,有瓷土矿,至今这里的陶窑厂还在开采,可见,这里古代制瓷的原料为本地出产。

概述

虎容山坡及碗冲两处古代青瓷窑址堆积,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其窑道、届龙窑型,皆依山修造。在采集到的标本中,只见垫柱一种窑具,没有匣钵。烧造瓷器的方法是用正烧法,即将器物放置垫柱上,以潮湿的耐火泥做支钉,层层叠起,直接放人窑道中用明火烧造。产品的釉色不能完全一致,还有不少生烧品。

瓷片多素面,只有两种简单的装饰方法,一种是将器物拉坯成型后,趁湿把口沿接等分刻削成葵花式,然后沿缺口方向大器物外壁向内推一道竖印痕,以造成“出筋”的效果。另一种方法更简单,不刻削日沿,直接在器物外壁上向内按等分坚推几道印痕,使沿口内凹,造成葵瓣式及器物壁上的“出筋”效果。但不管用哪种方法,所有的葵口器物全部是五瓣形。

窑笔山西侧,有一条古河道,由南向北过虎容山侧,再向西北人青弋江。现河道已淤平,辟为农田,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的走向和宽度。在窑笔山西侧山脚下,有一地方叫河坎俗称窑货栈,1983年7月的山洪,曾在这里冲出不少青瓷片和货栈木桩等遗迹。说明当时的古瓷窑所烧制出来的窑货,可能在这里装船外运。

从虎容坡、碗冲一带的青瓷窑址堆积可看出,瓷器都不甚精细、釉层较薄、装饰单调、造型品种不多。可以推测,这是一处五代至北宋主要烧造日用品的青瓷窑址。唐及五代,泾县属宣州所辖,过去一直传闻宣州境内有“宣州窑”。泾县琴溪和窑头岭一带发现的青瓷窑址,其时代的上、下限都较繁昌柯家冲窑要稍早,并且在窑址中发现了刻有“宣”字的窑具,这就证明了传闻中的古宣州窑确实存在。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7月将琴溪古窑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