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 导航 >

谈哥窑瓷器及其仿品的主要特征

谈哥窑瓷器及其仿品的主要特征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高仿民国瓷器的鉴别 怎样鉴别宋代哥窑的瓷器

2020-11-03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哥窑窑址至今未发现,成为一个有趣的历史之谜,但故宫博物院存有大批宫中旧藏的哥窑瓷器收藏品,为我们研究哥窑带来诸多方便。

根据宫中旧藏的哥窑瓷器观察,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造型

哥窑瓷器造型以仿古的碗、盘、洗、瓶、炉等为主,造型均有一种端庄的古色古香气息。碗、盘、洗多有菱花形口及葵花形口等式样,此外,尚有盒、壶及文房用具等。

二、胎釉

哥窑瓷器为黑胎,因其胎中含铁量较多,故烧成后呈现黑色、紫黑色和黄棕色。

哥窑瓷器釉是代表中国传统美学内涵的一种装饰釉,其釉属于无光釉,釉层凝厚,有的甚至厚到与胎相等的程度。其颜色变化丰富,有奶白、蛋白、米白、粉 青、灰、灰绿、奶酪黄等多种。哥窑釉面均开有形态各异的纹片,按形状划分,有梅花纹、网状纹、细碎纹等多种。因胎中含大量可溶性盐类金属,烧成时渗出于底 足、口缘及裂纹的缝隙中,与釉面形成强烈的颜色对比,形成“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的特殊装饰效果。其黑色纹片按颜色划分,有黑蓝、浅黄、鳝血等各种。

哥窑的胎敲击起来,没有那种悦耳的金石声,而是近似破碎的“噗噗”声,愈是真品声音愈哑。

三、仿品

仿哥窑始于永乐末年。据《皇明纪略》记载:明仁宗当太子时,曾令人成功地仿成哥窑器,但永乐仿哥窑器,至今未能找到传世品。台湾故宫藏有“大明宣德年 制”六字楷书青花瓷款的哥窑盘和碗,但是否为明仿,尚有争议。属成化款的仿哥窑器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均有收藏,其胎质细洁、白净致密,釉色有粉青和

米黄两种,釉色滑润,光泽度很强,开片整齐。成化以后,明代仿哥窑器精品不多。清雍正唐英时,又恢复仿哥窑生产,制作精良,既有大小纹片错落有致的“金丝 铁线”,也有单纯的大纹片或小纹片,釉色以深浅灰青居多,部分有“紫口铁足”,其胎质较厚。干隆以后继续仿烧,官窑多书本朝款。

清代在仿哥窑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蓝釉哥窑、绿釉哥窑及哥釉青花和堆花铁沙青铜器纹饰的品种。民窑仿哥窑盘一种,底有七个酱色支钉,俗称“七星盘”,为雍正及干隆早期产品。

仿哥窑产品自清至今,一直未断,但其精品仍为官窑所出。

民国时仿哥窑产品也不少,但总的特点是精细程度不够,略显粗糙。真的哥窑产品釉色并不统一,而民国仿品则颜色基本以米黄色为主。造型也变得越来越离 奇,仿到后来,干脆在底款书上“成化年制”。民国时仿此品种尚情有可原,而到了80年代,竞也兴起仿古狂风,又生产了一大批仿民国所产的粗制滥造产品,且 价格比新瓷高出几倍。这完全是一种纯商业性的生产,实在没有多大价值。

当代仿哥窑产品多为浙江地区所出,世博会纪念品展出中曾见到两例,感兴趣的藏友不妨前去了解一下。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珐琅彩瓷器的主要特征和款式


珐琅彩瓷器是在景泰蓝基础上演变而来。二者不同之处景泰蓝是在铜胎上经施珐琅釉而烧成,瓷胎上施珐琅釉则叫珐琅彩。珐琅彩始于康熙后期,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乾隆时则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期间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珐琅彩的制作是由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素白瓷送进宫中再由宫中画上珐琅彩釉烘烤而成。画工技艺高,加工水平严,如有缺陷即刻打碎处理。由于珐琅彩器是专供宫延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数量少。珐琅彩的主要特征:

一、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或动物造型陈设品。

三、底釉――为纯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黄,釉面光滑洁净无疵。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现7、8种颜色,多达10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无凸感。

六、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或“万寿无疆”,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枝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枝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此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七、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不过必将原用“熙”字改写成“熙 ”字,这个“ 熙”仅出现在康熙的瓷器上。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框。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匡,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一种,乾隆有兰料也有赫色料款。

八、两大特点及鉴赏 第一,它的数量少,由于珐琅彩制作难度大,成本昂贵,往往制作一件珐琅小瓶要精描细绘三至四个月时间,传世的很少。第二,没有相同的两件珐琅彩。素胎入宫时都由宫廷画师自行选择绘画图案,因此每件珐琅器都单独绘画,珐琅彩被称为“古月轩”瓷,然而传世珐琅彩中并无一件署此款,“古月轩”也成为了珐琅彩高贵身份的代名词。

下面为我们共享下乾隆瓷五颜六色瓷器报价: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五颜六色云龙纹抱月瓶》起拍价为1,800,000元成交价为,最终成交价为3,024,000元;

《青花五颜六色龙凤大盘》起拍价为1,200,000元,成交价为1,955,000元;

《清乾隆 青花五颜六色龙凤呈祥碗 (一对)》起拍价为1,200,000元,最终成交价为2,200,000;

《清乾隆 五颜六色龙凤纹碗 (一对)》起拍价为1,200,000元,最终成交价为3,800,000元;

《清乾隆 大红缎五颜六色打籽绣绣球花八团女袍》起拍价为2,000,000元,最终成交价为3,500,000元;

《清乾隆十六年 五颜六色织锦达性安配偶满汉合璧诰命》起拍价为1,800,000元,最终成交价为4,800,000元;

《清乾隆 五颜六色忍冬纹小碗 (一套四只)》起拍价为1,200,000元,最终成交价为1,800,000元;

《清乾隆 绿花绉绣五颜六色丹蝶大袄》以1,500,000元起拍,最终成交价为3,500,000元。

元代青花瓷器仿品特征


对于鉴别高仿品确有一定难度,必要时,还要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鉴定,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练掌握古陶瓷工艺知识,就能作出明确判断。以下列举代仿品中的常见问题,凡具有下述特征之一者,就必定是现代仿品。

(一)瓷胎过白,过细或过密者:景德镇产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相似,只是氧化铝含量比后者高出约1.5%,其中含有微量铁元素,看上去白中泛灰。

元代青花瓷器原料加工过程中,除去在粗加工时使用水碓粉碎外,其余均是手工操作。它与使用球磨机和真空练沿线机加工出来的现代材料相比较,无论是细度和密度都有明显差异。一般中低档仿品为降低成本,都使用机械加工原料生产,其胎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密。[10]

(二)底足露胎部位有人工涂抹或喷洒的氧化铁锈色者:社会上曾普遍认为元代青花瓷器的露胎部位均有“火石红”现象,并将此作为鉴定标准。其实不然,“火石红”现象仅存在于部分元代青花瓷器上,有相当数量古代真品上没有“火石红”现象。

大量实验证明,“火石红”现象的出现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坯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游离铁,二是坯体在入窑时含有足够数量的水份。只有这样,在窑炉起火升温的初始阶段,随着坯体之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将游离铁带到坯体表面形成“火石红”。

一般来讲,第一个条件属于内因,是元代青花瓷器普遍具备的,而第二个条件是外因,不是元代青花瓷在烧制前的必备条件。有的器物在烧制前已经“干透”,甚至装窑时使用的“垫饼”也已不含水分。尚若如此,所烧器物的表面就很少出现“火石红”现象。由于低档仿品的坯体内不含游离铁,仿制者就用涂抹或喷洒氧化铁锈的方法来造假,实际上是欲盖弥彰,它与真正的“火石红”和“糊米底”存在明显差异。

(三)内壁光滑无纹者: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

我们仔细观察这类器物内底靠圈足部位还会发现一圈凹下去的“注浆印”。如果是带双耳的器物,其双耳也往往是空心注浆而成,在其下方隐蔽处存在有排气孔。注浆成型工艺是在民国中期以后由欧洲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普遍用于工艺瓷器的生产。

(四)内壁有修坯刀痕者:凡是了解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

“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有些仿制者不了解这点,只是根据图录进行制作,经常画蛇添足修整内壁。

(五)具有均匀细密线状刀痕者:明代以前的修坯刀是在铁匠煅打成型的基础上,再用磨刀石磨制而成。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钢锉传入我国。

景德镇的陶瓷工匠很快发现用钢锉加工出来的刀具要优于磨制刀具。钢锉加工刀具的刀口呈锯齿状。使用它修坯省工、省力又耐用。于是,这种加工刀具的方法在清代康熙年间迅速普及,并流传至今。与此同时,景德镇的陶瓷工匠还发明了各种形状的条刀。使用这种刀具修整的瓷坯,留有均匀细密的线状刀痕。

(六)釉色过白者:俗话说:“衣对骨必对”。这里的“衣”是指瓷器的釉,“骨”是指瓷器的胎。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质都白中泛青,特别是早期产品与宋代青白瓷的釉色基本一样。

这种透明釉的颜色往往与胎质有关,在烧制过程中,胎中的铁元素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向釉内扩散,加之窑炉内的还原气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现出亮丽地青白色。大部分仿品的胎都含铁量不足,其釉面看上去都青色不足。

(七)釉面光滑平整或釉质稀薄者:瓷器釉面的平整度与施釉方法有直接关系。由于元代青花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

特别是采用浇釉和刷釉工艺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现象。清代以后景德镇普遍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较前朝大有提高,现代又采用电动空气压缩机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釉面过于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现代吹釉产品。

(八)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表者:古代使用的“苏勃尼青”是一种天然矿物材料,其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铁与钴相互融合,均匀分布。

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斑点。它们一般不会浮到釉子表面上来,形成所谓的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产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也不作高温煅烧处理,所以氧化铁不可能均匀地融合在氧化钴中,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

(九)青花色泽过于灰暗或鲜艳者:国产青料与“苏勃尼青”比较,除铁含量偏低外,锰含量又明显偏高,前者是后者的60~300倍。如果不能有效祛除国产青料中的锰,只是一谓加铁,青花的色泽就会显得灰暗。如果直接将化学工业中的氧化钴用作青料(俗称“洋蓝”),其色泽就会显得过于鲜艳。

(十)所绘纹饰有破绽者:观察纹饰是鉴别的基础。一般来讲,仿品的纹饰与真品都十分接近,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仿”了,往往需要仔细观察才有可能发现破绽。

(十一)器物造型与时代或工艺特征不符者: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造假者追求新奇,好让收藏者摸不着头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万一是最近出白的“绝品”,可就捡了大“漏儿”了。另一种是仿制者的功夫不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觉不自觉地就作走了样。

(十二)器物的口沿和足圈线条生硬或过于规整者:使用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就陶瓷成型工艺而言,现代景德镇流行的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这就是说,器物的形状主要是靠修工用刀修出的。

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有人认为是技术问题,其实不然,主要是由于现代泥料的可塑性已大不如前。由于元代泥料可以拉得很薄,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修整。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十三)器物的体积与重量之比明显超常者:器物过轻或过重都说明有问题,过轻者往往是采用“注浆”成型工艺。采用手工拉坯成型工艺的器壁,是上薄下厚。

而前者是上下一样厚,如果器物口沿部位厚薄合适的话,下半部就显得薄了,一般又不易察觉,只有通过重量来体会。过重者又往往是由于泥料的可塑性差所至。可塑性差的泥料会给拉坯成型带来难度,薄了,器型不准,厚了又重量超标。就是仿品的壁厚与真品类型,它也会显得比真品重,因为仿品胎质的致密度一般都高于真品。

(十四)成型工艺与时代特征不符者:前面所说的“注浆”只是成型工艺中的一种。曾有一件青花条案,是用坯板拼粘而成,景德镇称作“镶活”。收藏者仅根据青花纹饰就说它是元代真品。事实果真如此,就是国宝级珍品。遗憾的是元代根本没有“镶活”这种成型工艺,只是到清代景德镇才采用“镶活”工艺。

(十五)垫烧工艺特征不符者:当前景德镇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窑烧制瓷器。为了防止器物与碳化硅棚板粘连,要在两者之间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铝粉。仔细观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两种材料且十分牢固,必定是现代仿品。不仅是元青花,明清瓷器亦如此。古代根本不用石英砂和氧化铝粉作垫料。

(十六)表面有明显人工作旧痕迹者:要想使仿品招摇过市,就离不开“作旧”工艺。人工作旧痕迹与古陶瓷的自然旧貌有着本质区别。

(十七)采用X荧光检测,指标元素超标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釉面的光亮度会逐渐减弱,它是由于釉质本身“脱玻化”所至。为了降低仿品釉面光亮度,向釉内添加锌、锆、钛等氧化物作消光剂,是现代仿制者的常用手段之一。采用X荧光分析可以无损地检测出各种元素在胎和釉中的含量。如果上述某元素超标,既是现代仿品。

(十八)采用波谱分析,釉质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釉质本身随时间推移会产生“脱玻化”现象,又称其为老化。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必定是现代仿品。

从现代仿品谈青花瓷器的辨析


凡仿品有两种:一种是旧仿品,另一种是新仿品。旧仿品怎么说还是一种文物,而新仿品就是新瓷器了。现在我们就从一下几点来谈一下如何排除景德镇现代仿品青花瓷。

一谈胎。分碎土、制泥、制坯、修坯和烧制5个方面。古青花瓷碎土用的是手工,然后水洗自然沉淀,胎料不粗不细。现代青花瓷多用机械碎土,胎料过细。以人工方法碎土,胎料又过粗。古代青花制坯、修坯皆用人工,是一种变速运动。现代制青花瓷用电动工具,是一种匀速运动。

二谈釉。古青花瓷的釉可概括成4个字:油、腻、肥、活。现代制旧过的青花瓷相应显示出浮、轻、薄、死。这是由于新仿青花瓷历时短而采取强烈化学反应的结果。再看釉面上的软道。由于保洁,古青花瓷均有细微的划痕,没有使用的现象。

三谈艺术。分造型艺术和纹饰艺术。古青花瓷造型美,线条曲折柔和,新仿青花瓷线条生硬,仔细去领会真品的造型神韵,就会知道仿品是形似而神不似。这是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和窑工制作熟练程度不同引起的。古青花瓷器纹饰生动美丽,运笔自然流畅,笔画浓淡、轻重自如。新仿真青花瓷纹饰多采用蒙图和照图样画的方法,线条生硬,无真品的自然美。

四谈感受。分眼瞧、手摸和听声。传统方法要用眼、手、耳去感受真品的神韵。古青花瓷给人以造型优美,纹饰生动,釉光凝重的感受,用手抚摸釉面,如抚细嫩的肌肤,以手叩之声音清脆悦耳。新仿青花瓷器给人的感觉釉光轻浮,如纸包住一团光,抚摸涩手,无使用后的光滑感。以手叩之,由于烧造时间短和材料不同,声音刚强。

五谈出土现象。为蒙骗人,新仿青花瓷往往做成出土样,因为出土瓷器只要不是有意埋藏均为真品,然而真青花瓷的出土现象与新仿青花瓷假出土不同。新仿青花瓷制出的水碱和水锈均系人为,水碱是通过冰箱和入窑回温造成,水锈为酸咬和胶水粘所致。伪制的水碱呈尖状尾巴,无自然渗透感,真正的水锈其泥土为无机物,伪制的水锈其泥土为有机物,以火燃烧无机物不变色,有机物变色。

六谈底足。任何瓷器都有一个着地点,均有修足、垫烧的工艺,然而古青花瓷修足流利自如,仿品却修足吞吞吐吐。以手摸足底,古青花瓷不粗不细,而仿品要么粗要么细,这是制胎工艺的不同引起的。

七谈烧窑。古青花瓷烧制的原料为松木,而现代仿青花瓷器绝大多数以电或液化气烧制,柴烧窑成功需要很高的经验,否则功亏一篑。窑炉的气温不均匀,或高或低,常表现为古青花瓷成品上的胎病和釉病。柴烧的釉面多有流动,釉泡活跃。而电烧、液化气烧的受热均匀、釉流动少,通过现代科学控制了胎病和釉病。因此,只要能辨出是电、液化气烧的瓷器,真假立可分明。

综上所述,现代仿青花瓷来源于古陶瓷,是对专家研究成果的复原和追仿,其目的是欺世牟利。因此,我们鉴定一件青花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复研究,一要将思维方式转移到古代窑场制作的历史风貌中,依据占代工艺的制作方法产生的特点去判断;二要了解现代仿品,排除新制品的隐患;三要治学态度严谨,忌真假不分;四要认真领会真品的神韵;五要传统方法和科学方法并用,互相检验。

浅谈哥窑瓷器的特征


[摘要]: “哥窑”器以其高贵的器类,新民的造型,变废为奇的创制,从宋代起即引起人们激赏,由此还衍生出一些神话传说。然而,哥窑烧制的确切时代、地点、哥窑的性质,它与官窑的关系等等,都成为古瓷研究中诱人的谜团。

哥窑:哥窑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特色是釉面布满碎片纹,又称“百圾碎”。

“哥窑”器以其高贵的器类,新民的造型,变废为奇的创制,从宋代起即引起人们激赏,由此还衍生出一些神话传说。然而,哥窑烧制的确切时代、地点、哥窑的性质,它与官窑的关系等等,都成为古瓷研究中诱人的谜团。至于龙泉地区哥窑瓷器的特征是:灰白色胎,胎质粗糙,胎壁较薄;施浅灰色青釉,釉层较厚,釉较透明而有玻璃光泽;釉面的开片大小相错,深浅有致,形成所谓“文武片”;又因为窑内作用加人工染色,形成“金丝铁线”,及品类繁多的名目,一般都具有“紫口铁足”。用匣钵装烧,内置垫饼或垫圈,垫烧工具的质地很细腻。传世哥窑器中,还有铁骨胎、深灰胎、土黄色胎,胎壁较厚;釉色有炒米黄色,浅炒米黄色,不透明,其光泽如人面上微汗沁出。器型有鱼耳炉、三足炉、乳丁炉、贯耳瓶、直颈瓶、穿带瓶、胆瓶、五足洗、碗、小罐、花盆、仿古觯等。南宋哥窑的灰白釉四瓣口洗,深灰色胎,施灰白釉,釉面开片,呈“金丝铁线”。花口,深腹,釉及底,底有四个小支钉。

仿伪哥瓷从明代起大量出现,以明代优秀产品以及清前三朝产品为代表,其新异、逼真程度往往使鉴定家十分为难。一般来看,仿品胎色偏白,有的釉面有贼光,有的釉层过透亮,也有的失透,缺乏生气。仿品的釉面开片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填色,易于识别。真品的开片呈现一种自右上向左下的自然走势,而仿品的开片,紊乱而无规律。仿品的足部常常上宽下狭,恰与真品相反,有的在器足上涂黑褐色釉做出假“铁足”。手感偏重或偏轻。真品多为小件器,而防伪者有大器。有的用着油污来作旧。

民国前仿烧地点以景德镇为主,据说日本也有仿烧。近年来几乎全国都有防伪,产品数量巨大,各地形成自己的一些特点,产品的优劣程度差异极大。

鉴别康熙五彩瓷真伪应掌握的主要特征


五彩瓷

五彩瓷是指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5种(种类可多可少,但红彩不可少)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的瓷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青花加五彩,另一种是纯粹的釉上五彩。青花五彩和斗彩又有区别,斗彩是以釉下青花勾线,用釉上彩填色;青花五彩则指釉下青花部分被当作蓝彩使用,与釉上彩构成画面。五彩瓷最早见于明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雍正后期至乾隆年间逐渐为粉彩所代替,直至光绪才有仿康熙五彩出现。康熙五彩烧彩的温度为800度左右,比粉彩要高,故有“硬彩”之称;又因其多作为仿古器,故又称为“古彩”。

康熙五彩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用釉上低温蓝彩和黑彩。蓝彩艳丽醒目,多绘山石,使徒壁生辉,用于替代明代的青花色调而制成纯粹的釉上五彩,色彩鲜艳夺目。黑彩色黑如漆,漆黑光亮,浓重沉着,多用于勾勒轮廓和点染局部,使之收到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大大丰富了五彩瓷的表现手法,较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康熙五彩为一代名作,从清嘉庆至民国多有仿品上市,鉴别真伪应掌握以下主要特征:

(1)康熙盘、碗、瓶、罐类陶瓷日用品的器底一般均能见到明显旋纹痕及黑疵。

(2)除少数官窑器的圈足圆浑润滑外,大多民窑器的圈足边呈尖状,而且有斑块残缺的现象。

(3)釉面微微凸起,釉料看上去有坚硬感,周围有闪烁的“蛤蜊光”,纹饰周边有光晕。尤以蓝彩为甚。

(4)由于人物模仿陈老莲画法,山水多仿王恽等,其绘画风格应大体相近。人物脸部都不端正,只勾轮廓不填色,否则为后仿。

(5)瓶、罐类器的底足往往有二层台的硬折角,其折角圆浑者为后仿。

(6)器物底足内题“大明成化年制”或画秋叶、钟鼎的,大多是康熙中、后期产品。

乾隆粉彩的特征与仿品特点


清乾隆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非常多。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也反映出皇帝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器物的款识或有或无,写什么样的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皇帝的批准。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还要赔补等情况,在档案中也有详细记载。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其次,在装饰方法上出现多种色地“开光”粉彩,如红、黄、蓝、绿、紫及多种色釉为地,可达十多种,有的在色地上彩绘带有西洋色彩的缠枝花,有的在色地上借用珐琅彩的轧道工艺用一种较锋利的金属工具划刻出精细的凤尾纹,即所谓的“锦上添花”,开光内绘花鸟图、山水人物图及墨书乾隆御题诗等。这种色地粉彩纤巧繁缛,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乾隆粉彩中数量最多的。

第三,乾隆粉彩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用粉化的各种彩料仿制各种工艺品,如漆器、铜器、珐琅、大理石,还仿制动物、植物、瓜果等。能准确的表现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质感,可谓惟妙惟肖。

第四,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非常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一特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

第五,乾隆官窑粉彩的纹饰一般是“大内”送来的图样,主题纹饰按不同时节都有严格规定。主纹是缠枝花,形象是将传统的牡丹花、宝相花或莲花的花与叶变形,仿佛西洋花卉。纹饰中也有西洋人物。同时还常以缠枝花作主体,分别加施夔龙、夔凤、蝙蝠或缨络、八吉祥等,组成各种祥瑞吉庆、美意延年内容的图案。

第六,乾隆粉彩的造型工艺更是精益求精,不论是高达一米多的大型陈设瓷,还是小至几厘米的扳指、鼻烟壶,造型都非常规整,很少出现夹扁或歪塌现象。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精巧的镂雕为乾隆时期新创,各式镂雕瓶包括转颈瓶、转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转足碗等,千姿百态,其他时代是无法比拟的。

注意事项现在社会上出现许多仿制的乾隆官窑粉彩,与传世品相比,水平相差甚远。仿制的品种多样,见到的有粉彩九桃天球瓶、粉彩鹌鹑天球瓶、黄地粉彩缠枝花卉碗,各种色地的粉彩缠枝花卉瓶、花觚以及镂空转心瓶、镂空套瓶、紫地粉彩爵杯,也有仿其他工艺品的,如仿铜器、仿唐代银壶等等。众多仿品中有粗细之分。粉彩九桃天球瓶可谓高仿品,造型、色彩、纹饰都已达到逼真的地步,非常精美,是一件可收藏的现代珍品。与传世品相比,主要缺点显得过于漂亮。其他仿品中有的显然颇费工时,如转心瓶、交泰瓶、爵杯,但与传世品相比差距很大,显得板滞粗糙。综合起来,现代仿品的缺陷有以下几点:一、造型的整体结构比例不谐调,虽然高度或口径与书本上的尺寸相同,但器物腹部的弧度不准,不是扩大就是缩小。二、胎体有的过于轻薄,也有的过于厚重。三、作旧痕迹突出,如未作旧又很光亮。还有的为了表现是旧物,在器物底或罐的口边涂抹一些灰褐色的泥巴。四、器物口部和足内的松石绿釉,有的过于浅淡,有的过于浓艳。浅淡者釉薄光亮宛如浅湖色釉,浓艳者釉厚开细小纹片,釉面呈波浪釉状。这些现象与传世品的特点相比差距较大。更别出心裁的是,一些牟利者自造出一些乾隆款的彩瓷迷惑人们。在几次鉴定会上都出现诸如银灰色地雕花开光大碗、大罐,开光内彩绘山水人物,器底雕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款,让人感觉仿佛是乾隆的银彩器,实际不然,这种器物胎体厚重,工艺粗糙,纹饰绘画水平也很低。类似低劣的仿品实在是举不胜举。

宋代哥窑瓷的工艺特点及仿品辨析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它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此外,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元、明、清的记载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人相信它就是子虚乌有……因此,哥窑的身世直到今天依然是个不解之谜。但无论如何众说纷纭,哥窑瓷器珍贵的珍贵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宋代哥窑瓷特点

哥窑以其“金丝铁线”独领风骚。所谓“金丝铁线”,主要是指器身上分布着众多纹片,俗称“文武片”、“百圾碎”,其中纹片大小结合,大片纹线呈深黑色,小片纹线呈褐黄色。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

哥窑仿品辨析

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的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鉴定哥窑瓷器除了“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之外,还有就是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但又极易被人忽视的特征——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 “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一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气泡比攒珠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攒珠聚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市场分析

哥窑的存世量很少。据统计,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器,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其中,北京故宫藏有几十件,台北故宫藏有190多件,再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全世界约计也只有300件左右,以至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无几。在拍卖市场上,只要有宋代哥窑精品出现,就一定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早在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就拍出了1000多万港元的天价。据业内人士介绍,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收藏界有人持不同看法,这件瓷器的价格还要高。这两年在内地的拍卖市场上也有标明为“宋哥窑”的瓷器露面,但由于市场对拍品的争议,成交价格总是维持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浅议钧瓷的主要特征: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瓷是瓷器的一种, 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出产的瓷器,属北方青瓷系,为高温窑变釉瓷,烧成工艺为二次烧成,第一次为素烧(参考文章: 什么是钧瓷素烧及素烧的作用 ),然后施釉,再进行第二次釉烧(参考文章: 禹州钧瓷釉烧的四个阶段 )。

(插图: 当代钧瓷精品:观音瓶 点击购买)

钧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钧瓷之美,美在窑变。钧瓷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窑变美妙,彩色缤纷”为其他窑口瓷器所无法媲美,在宋朝烧出的钧瓷釉色青中带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虽然色泽深浅不一,但多近于蓝色,是一种蓝色乳光釉,是青瓷工艺的一个创造和突破,陶瓷界称之为青瓷史上的一次革命。首创铜红釉烧制技术,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格局,不仅为中国陶瓷工艺和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钧瓷从唐代兴起,到了北宋初年已蓓蕾初放,赢得了信誉,倍受广大用户所喜爱,尤其钧瓷铜红釉的烧制成功,及其复杂的窑变机理,形成钧窑绚丽多彩,艳美绝伦,窑变奇特,红紫相映,更为其它窑口所不及。到了北宋末年曾一度被宫廷龚断为官窑。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钧瓷主要特征体现在釉的色彩多变,体现在釉面的质地和色泽上,钧瓷的釉质具有蛋白石(opal)一样的质感和光泽,并呈现出一系列由浅到深的蓝色,色泽如青玛瑙和蓝宝石般美丽。

钧窑天青葡萄紫六方折沿花盆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钧瓷釉面质地细腻,润滑如玉,可谓“似玉非玉,胜似玉” ,古人用厚若凝脂,状如蜡泪来形容钧瓷釉的质地。钧瓷釉色是自然窑变的釉色,所谓窑变是指瓷器在窑内烧成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色彩效果。具体说是同一种釉料、同一器型、同一种施釉方法在同一个窑炉内烧制而出现各不相同、千变万化的釉色或意境,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说,是人意不可为的纯天然形成,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

刚出窑的钧瓷有似琴如铃的开片(参考文章: 教你正确的看待钧瓷开片 )声,优雅骇俗,寓动于静,伴以纵横交错的冰裂纹路,使其莹润釉质更加透活欲滴,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的釉面上呈现出蚯蚓走泥纹等奇妙的艺术效果,古语曾云“官钧瓷器玉为泥”,“恰似创过冰河玉凝透,碧莹浅底网捕鱼”,形成了钧瓷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