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仿古瓷砖 > 导航 >

仿古瓷器鉴定与识别技巧

仿古瓷器鉴定与识别技巧

仿古瓷砖 出土瓷器鉴别技巧 瓷砖仿古

2020-11-28

仿古瓷砖。

在浩浩荡荡的收藏大军中,喜爱瓷器的人占了很大比例。有人把瓷器做为居室装饰品,因景德镇高仿精品瓷器美仑美奂,且价格不高,买几件摆在家中看起来赏心悦目,但更多收藏者的目标是古代瓷器。把沉淀着历史文化精华的瓷器做为古玩,古典艺术品收藏。

因为这类瓷器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于是大量仿古瓷器一批又一批涌向市场,令收藏爱好者眼花缭乱。如何鉴别古瓷器的真伪呢,本文且不从器型胎釉,绘画装饰工艺方面探讨,只给大家介绍当今市场上仿古瓷器的几种作旧手法,以便大家在购买这类瓷器时有所戒心。为了使瓷器显出老气,作旧者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 土埋法;将烧成的仿古瓷器埋入挖好的坑中,选择粘性大的土地,有的索性涂抹上粘性泥浆,在坑中埋上几周或几个月后取出,做简单处理后,拿到市场上冒充出土瓷器出售。

二, 二涂油法;一般先将新仿瓷器用砂纸打磨,去掉表面火气,俗称贼光,然后把泥土掺入废弃的机油中搅拌均匀,涂抹在器身上,有些罐类瓷器内外都涂抹,给人一种赃兮兮油乎平的感觉,抹去油污,仔细观察,会发现器身上打磨过的痕迹。

三, 酸浸法;为迅速消除新瓷上的火器,作旧者除用砂纸打磨外,还有一种就是把新瓷浸入稀释的酸液中,一般挂釉处浸泡的时间短,而器足无釉处则浸泡的时间长,或用浓度高的酸液处理,近年发现钧瓷作旧采用这种方法的较多。

四, 入水法;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我国东南沿海海域近年不断发现古代沉船,船上宝物不断被打捞上来,有些渔民在捕鱼时也偶尔捞上古代瓷器,陶瓷界称之为海捞,于是,出水瓷成了人们追逐的热门货。海捞出水瓷往往被海水浸泡较严重,有的被海蛎子等海洋生物粘附,粘在一起,许多人认为,出水瓷不会有假,其实这个认识大错特错了。作旧出水瓷己有几年历史了,方法是;将新烧好的仿古瓷装入铁笼内,用船运到有礁石的海域沉入海底,海面留有浮标,几个月后捞出,瓷器表面就会粘满海蛎子等海生物。给人感觉是海里打捞上来的,但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瓷器表面未粘上海生物的地方仍如新瓷一般。

五, 致残法;瓷器易损,如长期使用,磕边碰底是正常事,所以一般人都认为,有残的瓷器必老无疑,事实并非如此。售假者和作旧者总是在琢磨收藏爱好者的心理,你觉得有残的瓷器是老的,他们就故意在新仿瓷器上这敲一块那儿碰一块,磕边的茬口还用油污作旧。更有甚者,索性把仿官窑瓷器打破,再用锔子锔起来,把锔子做上铁锈或铜锈,以此掩人耳目,让你觉得一定是件官窑老瓷器,诱你上当。

近几年,把仿官窑瓷器故意弄残,再粘合或锔起来充当官窑残器卖的事例很多。因元,明,清珍品瓷器现在市场上已极少见。很多古瓷爱好者,包括一些研究古陶瓷的专家学者,得一块珍品瓷片标本都如获至宝。珍品瓷器即使有残,如果器型完整,目前也实属难得,如果出现一件,必是抢手货无疑,所以才导致一些人不惜花费功夫,毁新作旧,甚至把新仿官窑瓷器打碎,混在老瓷片里一起卖,稍不留神,就会上当。

六 换底法;早在清末民国时期,就有古玩商为了获利,把已残破带款识官窑瓷器底部截下,或只把带款识的瓷器底心挖下,镶在新仿瓷器上,打磨完整接口后,挂釉入炉烧一遍,然后再作旧处理。这种方法曾使不少人上当。鉴定瓷器一般都习惯看底足,有时对器身有疑惑,翻过底足一看,没问题呀,不容置疑,往往骗过不少人。

收藏市场刚刚开放兴起那几年,瓷器换底作旧的情形不多,因为毕竟用这种方法作旧,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设备条件,非一般小商小贩所能为之。但近几年在古瓷鉴定中却又发现了以这种手段作旧的瓷器,而且已不局限于用带官款的底作旧,就连明,清时期民窑带款的器底,也被换上去了。一些人在利益驱使下,绞尽脑汁仿旧,千方百计骗人。

至于那些在仿老窑瓷器上墨书款识的,墓志的,在瓷器表面做开片,火石红,蛤蜊光等,更是屡见不鲜。

尽管我们列举了几种瓷器作旧的方法,应该说很不全面,说不定过几年又有什么新的仿旧造假招数出现,收藏爱好者们多加小心就是了。

总之,要想步入收藏队伍在市场上少打眼,那就必须勤学苦练,从理论到实践,反复论证。多看实物,多看真品,多去博物馆参观学习,如有兴趣,不妨收集一些瓷片标本,普通民窑瓷片标本比较好收集,市场价位尚不高,最好底足完整。有天有地,如系存世量少的珍稀标本,即使块小,也应当收集,以作为标准物对照。对于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来说,研究瓷片标本,是提高鉴别真伪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多看古瓷标本,也是养眼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初学者提高鉴别能力,少走弯路,十分有益勤学苦练出真知,如能做到从烂熟于眼,到烂熟于心,对古陶瓷的真伪鉴别,断定年代就能心中有数。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敢于不断否定自己,敢于承认自己在收藏过程中出现过的判断错误,不断提高识别能力和鉴赏水平。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多走市场,多看多问,多比较多鉴别,就能练就一副好眼力,就能不被别人编造的故事所迷惑,就能在市场上果断地把真品从成堆的仿品中分辨出来。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识别仿古瓷器


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

识别仿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如果你能从以下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别开来。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特有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

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泽度,古瓷釉面往往湿润,无现代瓷器上的刺眼浮光,部分瓷器还有蛤蜊光。如康熙时五彩人物棒槌瓶等。

三是要分析色料,古瓷用料与现代仿瓷不同,彩瓷更为明显。如康熙青花是采用国产浙江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

四是要看画工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人物神态朴拙,带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如雍正时的鸡翅凤、壮婴图等,这是雍正瓷器独有的特色。

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其胎质坚硬;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如康熙时的"泥鳅背"和"糯米胎"尤为明显。而仿瓷底足露胎松散,无护胎釉,有人为地沾上污迹的现象,底足过于规整,大多见于平足,平足也是现代仿瓷的常见手法。

六是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如康熙和雍正时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

七是要借用于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瓷气泡一般为细密而极细小,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

仿古瓷器巧识别


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

识别仿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如果你能从以下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别开来。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特有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泽度,古瓷釉面往往湿润,无现代瓷器上的刺眼浮光,部分瓷器还有蛤蜊光。如康熙时五彩人物棒槌瓶等。三是要分析色料,古瓷用料与现代仿瓷不同,彩瓷更为明显。如康熙青花是采用国产浙江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四是要看画工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人物神态朴拙,带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如雍正时的鸡翅凤、壮婴图等,这是雍正瓷器独有的特色。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其胎质坚硬;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圈足圆滑。如康熙时的“泥鳅背”和“糯米胎”尤为明显。而仿瓷底足露胎松散,无护胎釉,有人为地沾上污迹的现象,底足过于规整,大多见于平足,平足也是现代仿瓷的常见手法。六是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如康熙和雍正时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七是要借用于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瓷气泡一般为细密而极细小,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

怎么识别仿古瓷器?


怎么识别仿古瓷器?识别仿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如果你能从以下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别开来。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特有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

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泽度,古瓷釉面往往湿润,无现代瓷器上的刺眼浮光,部分瓷器还有蛤蜊光。如康熙时五彩人物棒槌瓶等。

三是要分析色料,古瓷用料与现代仿瓷不同,彩瓷更为明显。如康熙青花是采用国产浙江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

四是要看画工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人物神态朴拙,带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如雍正时的鸡翅凤、壮婴图等,这是雍正瓷器独有的特色。

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其胎质坚硬;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圈足圆滑。如康熙时的“泥鳅背”和“糯米胎”尤为明显。而仿瓷底足露胎松散,无护胎釉,有人为地沾上污迹的现象,底足过于规整,大多见于平足,平足也是现代仿瓷的常见手法。

六是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如康熙和雍正时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

七是要借用于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瓷气泡一般为细密而极细小,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

如何识别仿古瓷器


提起瓷器收藏,就不得不谈一下仿古瓷。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古瓷有了一些认识。下面笔者就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分享。

识别仿古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你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分开来。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古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代特有的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 

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洁度。古瓷釉面往往很润泽,无现代瓷上的刺眼浮光。部分古瓷还有蛤蜊光。

三是要分析颜料。古瓷用料与仿古瓷不同。如康熙青花采用国产浙江颜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

四是要看画功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带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如雍正时代的鸡翅凤、壮婴图等。

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圈足圆滑。如康熙时代的“泥鳅背”和“糯米胎”尤为明显。而仿古瓷底足露胎松散,无护胎釉,过于规整,多为平足。

六是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如康熙和雍正时代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

七是要借助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古瓷气泡一般细密,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

瓷器鉴定技巧与要领


瓷器鉴定是一门新的学科,文物考古工作者四十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发掘了很多古遗址、古墓葬,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尤其是纪年墓出土的瓷器为我们鉴定提供了典型的标本和样板。陶瓷鉴定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器物学。国内一些大学目前教授这方面的课程,为陶瓷鉴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根据自己四十年研究陶瓷的亲身体会与经验,摸索出从以下五个方面鉴定瓷器,即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支烧方法。这五方面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鉴定便有误差。五方面联系起来看,对瓷器的年代、产地的判断,其可*系数就比较大。下面谈谈五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一 造型及纹饰

造型与纹饰二者密不可分,是鉴定瓷器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两方面鉴定的可*系数即可达85%,一般来讲,胎、釉、彩、款识、支烧方法只占很小的比重,但在某个时期有些器物则例外。

(一)魏晋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从墓葬出土情况可以看出,自汉代出现瓷器以来,发展到六朝时期,青瓷逐渐代替了青铜器、漆器。大陆很多省份的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铜器、漆器占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绝大部分是青瓷器。表明青瓷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其造型、纹饰与汉代陶瓷、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

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饰,两面帖铺首衔环,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这类青釉洗出土数量很多。青釉三足尊,也饰有印纹饰,下为三个熊足,两面贴奔兽纹,另两面贴铺首,造型、纹饰也具有汉代特征。槅,汉墓出土有青铜槅、陶槅,器形特点为平底。西晋青釉槅胎体厚重,为拿取方便,底边镂空。西晋谷仓,上部中心为主罐,周围有四个小罐,是继承东汉五联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变化,上面浮雕佛像、鸟雀、动物,下部为罐。谷仓是墓主生前庄园情况的真实写照,也表示其企望死后能过如生前一样仓满粮食的富有生活。谷仓在江南地区稍大一点是吴、西晋墓葬中都有出土,有铭文谓之“廪”者,是装稻谷的,北方装谷的叫仓;虎子,汉代多有提梁,西晋保留了这一传统,采用立烧,口向上,臂部触地。东晋虎子也采用这种立烧法。圆虎子多为正烧。虎身一般刻划飞翅纹。西晋牛头罐,肩上有两个鼠形系,是这一时期比较少见的。从以上器物可以看出西晋瓷器的器形种类及装饰特征。造型上多取自汉代铜器、陶器,壶、罐一类器物造型比较矮胖。装饰上也借鉴铜器,多于壶、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饰一条带状印纹装饰,间饰铺首衔环、兽纹等。

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相近,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形向瘦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故称桥形系。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睛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以矮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颈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则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以瘦长感觉。除青釉以外,还有黑釉鸡头壶。黑釉在汉代已经出现,东晋继续烧造,目前发现烧黑釉的仅有浙江的余杭、德清两窑,两窑同时也烧青釉。到南朝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莲瓣纹的出现与东汉佛教传入有关。这一时期其它器物如盘、碗、罐等也有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东晋除鸡头壶以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但目前出土数量逐渐增多。香薰,两晋墓出土不少,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镂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三足。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二)隋、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隋青釉印花四系壶,高35厘米,盘口、长颈、长圆腹、平底。肩部四个双条形系,颈、肩、系、腹部作四层印花装饰,印花为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和叶纹。这是隋代瓷器的装饰特点。釉施至腹部,下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一般规律。湘阴窑、淮南窑、安阳窑产品多采用印花装饰。常见的有朵花、草叶、莲瓣、几何纹等,多为独立的花、叶,连续的花纹不多见。

隋青釉高足盘,南北方瓷窑皆大量烧造,是隋代具有代表性的器形。隋青釉四系罐,施半釉,肩有四个双条形系,系高于罐口,是隋代器物的造型特点。

隋白釉龙柄双联瓶,可谓北方白瓷的代表。双瓶相联,以龙为柄,龙张口,双双衔住瓶口,造型生动。此瓶胎色较白,质地坚硬,施釉不到底,釉层薄而微微泛黄。自北朝北齐出现长颈瓶以来,至隋代瓶式更为丰富,以后历代均有烧造,造型各不相同。

唐代青釉黑斑壶,壶身画圆圈纹,系唐代特征。黑褐斑装饰西晋晚期出现,东晋盛行,唐代沿用,但数量不多。吴越王钱氏墓出土薰炉等两件大器,顶、盖镂空,周身用褐彩绘云头纹,是晚唐时出现的。浙江青釉壶,短流,平底,双带形柄。青釉玉璧底碗,碗壁45度斜出,点褐斑。窑址未发现,只能定为浙江产品,日本出光美术馆有收藏。

唐代北方盛行白瓷,白瓷器物腹部丰满,平底。平底无釉是唐代瓷器的特征,青、白、黑釉都如此。到唐代晚期,出现少量圈足器物。定窑壶,短流,双条形柄,腹部丰满,平底,河南、西安的大型墓葬出土较多,河北唐墓亦有出土。唐代定窑白釉碗,玉璧形底,有的为唇口,这种碗出土于公元763~840年间的墓葬,说明盛行于这80年间。除白釉外,还有青釉玉璧底碗。邢窑白釉盏托,五出口,卷荷叶边。五出口器物还有盘、碗等,是唐后期开始出现的,直至五代。唐中期以前碗为四出口,器里凸起四条线。北宋器物为六出口。因此,从器物口部花口四出、五出、六出就可以判断出它们是唐中期以前、晚唐、五代或宋代的器物。花口碗是在胎半干时用工具按出几条线,外为阴线,里为阳线。邢窑五出口碗是晚唐、五代之间的产品。

唐青釉凤头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纹饰受波斯文化影响,又有所区别。柄、流用中国传统的龙、凤装饰;纹饰中人物形像为西亚人,花叶与南北方青瓷亦不相同。北方青瓷中有40年代出土的凤头壶。除青釉以外,三彩凤头壶比较多,以洛阳、西安两地出土得为大宗,很多已流传到日本等国家。宋代仍有凤头壶,福州宋墓出土的白釉凤头壶,没有贴花装饰,亦无柄,只保留唐代凤头壶造型的遗风。

青釉鱼形瓶,唐代后期开始出现,越窑、广东梅县窑、湖南、长沙窑都有这种器形,三彩亦有这种器形。瓶以双鱼为身,背部有脊,并刻划鱼眼、鱼鳞,有的脊呈水槽形,可以穿带提起。到五代,定窑还烧制白釉双鱼瓶。

海棠式杯,是唐代常见的器形,口部为四瓣花口,杯外刻线,里有凸线。越窑、长沙窑、邛窑都烧制这类杯。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越窑青釉海棠式杯,口径30厘米,是国内最大的一件。传世品中小海棠式杯较多。

长沙窑贴花壶,贴棕榈树及两只飞鸟,贴花装饰最早见于唐三彩,在瓶、罐等器物上先贴花,后上釉。贴花一般采用局部帖花,内容有奔兽、狮子、团花、宝相花等,与丝绸印染有关。唐乾封三年(668年)白釉帖花钵,比长沙窑早,纹饰风格亦有西亚遗风。长沙窑的贴花有棕榈树、栏干、舞蹈俑和葡萄等纹,并有贴花的陶范出土。

长沙窑白釉绿彩器产量多,用绿彩绘花草、菱形、几何、山形纹。白釉绿彩是北方河南、河北地区经常采用的装饰,但多点彩或条彩,以绿彩画纹饰的还没发现。长沙窑釉下彩绘装饰是其首创,它的出现对以后的磁州窑、吉州窑有很大影响。长沙窑釉下彩绘以氧化铜、氧化铁做呈色剂,绿色是氧化铜,红色、褐色是氧化铁。氧化铁在釉下呈褐色,在釉上呈红色。呈红色的器物长沙窑出土有十几件,纹饰有花奔、禽鸟、动物、龙纹。长沙窑以诗词作装饰的也很多。婴戏纹注壶,绘一孩童持荷奔跑。仅发现一件,婴戏纹在唐代尚属少见。长沙窑壶,短流,流一般呈八方形。北方邢窑、定窑的壶,流为圆形。越窑壶,流有八角、圆形。长沙窑壶,壶身为六瓣瓜棱形,双带形柄,流比唐代其它瓷窑产品略长,造型上仍具唐代遗风,实际上是北宋早期的产品。

花瓷拍鼓,在河南鲁山窑发现大量腰鼓残片。除鲁山窑外,河南禹县唐代也烧拍鼓,与鲁山窑产品有共同特征,都是黑地月白色斑纹,鼓身饰有七条弦纹。此外,陕西耀州、山西交城也烧拍鼓。除以上四个窑以外,估计还有窑烧这种拍鼓。传世的陶俑中,有作拍鼓动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音乐发达,宫廷乐队多,乐器需用量大,拍鼓正是应这种需求而生产的。花瓷除拍鼓以外,还有黑地白斑罐,月白地黑斑罐,茶叶末釉地月白斑壶、罐,是利用釉中含铁量的不同,而产生出的不同的色调效果。禹县、内乡(邓窑)、鲁山都烧花瓷器物,但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还是鲁山窑。

唐代绞胎枕,是利用二三种不同颜色的泥组成花纹装饰。这类枕底部有铭文“杜家花枕”或“裴家花枕”。由此得知,这种枕唐代称之为“花枕”,杜、裴为作坊姓氏。上面的小圆圈图案是模仿金银器、漆器的。在陶瓷发展史上,瓷器受其他工艺品影响的例子是比较常见的。

仿古瓷器识别方法


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

识别仿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如果你能从以下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别开来。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特有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

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泽度,古瓷釉面往往湿润,无现代瓷器上的刺眼浮光,部分瓷器还有蛤蜊光。如康熙时五彩人物棒槌瓶等。

三是要分析色料,古瓷用料与现代仿瓷不同,彩瓷更为明显。如康熙青花是采用国产浙江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

四是要看画工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人物神态朴拙,带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雍正时的鸡翅凤、壮婴图等,这是雍正瓷器独有的特色。

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其胎质坚硬;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圈足圆滑。如康熙时的“泥鳅背”和“糯米胎”尤为明显。而仿瓷底足露胎松散,无护胎釉,有人为地沾上污迹的现象,底足过于规整,大多见于平足,平足也是现代仿瓷的常见手法。

六是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如康熙和雍正时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

七是要借用于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瓷气泡一般为细密而极细小,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

陶瓷文化:仿古瓷器巧识别


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识别仿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如果你能从以下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别开来。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特有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

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泽度,古瓷釉面往往湿润,无现代瓷器上的刺眼浮光,部分瓷器还有蛤蜊光。如康熙时五彩人物棒槌瓶等。

三是要分析色料,古瓷用料与现代仿瓷不同,彩瓷更为明显。如康熙青花是采用国产浙江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

四是要看画工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人物神态朴拙,带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如雍正时的鸡翅凤、壮婴图等,这是雍正瓷器独有的特色。

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其胎质坚硬;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圈足圆滑。如康熙时的“泥鳅背”和“糯米胎”尤为明显。而仿瓷底足露胎松散,无护胎釉,有人为地沾上污迹的现象,底足过于规整,大多见于平足,平足也是现代仿瓷的常见手法。

六是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如康熙和雍正时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

七是要借用于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瓷气泡一般为细密而极细小,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

陶瓷文化:如何识别仿古瓷器


提起瓷器收藏,就不得不谈一下仿古瓷。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古瓷有了一些认识。下面笔者就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分享。

识别仿古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你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分开来。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古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代特有的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

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洁度。古瓷釉面往往很润泽,无现代瓷上的刺眼浮光。部分古瓷还有蛤蜊光。

图:大师高仿粉彩瓷器2.5亿的花瓶

三是要分析颜料。古瓷用料与仿古瓷不同。如康熙青花采用国产浙江颜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

四是要看画功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带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如雍正时代的鸡翅凤、壮婴图等。

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圈足圆滑。如康熙时代的“泥鳅背”和“糯米胎”尤为明显。而仿古瓷底足露胎松散,无护胎釉,过于规整,多为平足。

六是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如康熙和雍正时代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

七是要借助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古瓷气泡一般细密,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仿古瓷器鉴定与识别技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仿古瓷器鉴定与识别技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仿古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