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五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清朝康熙五彩八仙小对杯

清朝康熙五彩八仙小对杯

五彩瓷器鉴别 古代五彩瓷器 宣德五彩瓷器鉴别

2020-11-28

五彩瓷器鉴别。

据清陈浏著《陶雅》书中曾有记述:“康熙官窑彩碗上画过八仙,而并无海水,面目秀异,身段灵活,乃叹康窑官窑瓷器画工非后世所及。书中述:“康彩饮中八仙酒杯。小者多系官窑。画笔特为生动。彩亦精美,极为难得。其高数寸者。皆为民窑也……”。由此可知,此类品种康熙官窑小杯已有定论,应为庆祝康熙帝六十岁圣寿时所订烧之御器。

康熙官窑瓷器造型最突出的特点,可谓制作过程极为严格、讲究。无论大器小件、规矩方圆,制作精工,旋削认真,修坯一丝不苟。瓷胎质白缜密、坚硬纯净,素有“糯米汁”之艳称。

康熙五彩延续了明嘉靖、万历五彩的特点,但是在釉色、器形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康熙五彩在绘制的过程中,注重颜色的深浅变化,使纹饰具有阴阳向背的层次感,与前朝相比,康熙五彩在艺术效果上显得更为自然真切。

此对小杯略呈马蹄形,胎质白晰,强光下胎体透亮通透,体态轻盈,以手环握,大小适中,手感妙不可言。外壁以工笔通绘群仙祝寿图。图案线条婉转流畅,毫无犹豫之笔,神情、衣着之描画皆神情具备,笔触精细,线条流畅,精美绝伦,足见宫廷画家技艺之精秒。

釉上八仙人物图案,众仙各携宝物献寿,或仰面作揖,或手捧仙桃,或手捧宝器吹舞,神态各异,谈笑风生,场面热闹非凡,气氛喜庆祥和,具有浓郁的道教色彩,深得康熙帝之龙颜。真可谓“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此五彩八仙小杯颇为罕见,再者五彩流行康熙一朝,至雍正朝逐渐为粉彩所取代,更使其稀缺性再添一成,且本杯质量精良,状态完美,堪称无上妙品。同类康熙五彩小杯于香港拍卖会以207万港币成交。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八仙图案


接下来由瓷库中国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瓷器上的八仙纹饰。八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明代之前,关于八仙有不同的说法,分别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和宋元八仙等,所列的神仙也各不相同。明代吴元泰所著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中,提到八仙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随着此书的流传,“八仙”人物也被确定下来。在不少画家的笔下,都曾经出现过八仙图,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建筑装饰吉祥纹样。

八仙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明朝时,吴元泰所著的《八仙出处东游记》流传广泛,“八仙”也随之确定下来。这里的“八仙”分别为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传说中,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人们根据八仙的故事,绘制了不少以八仙为表现内容的吉祥图案。

其寓意是神仙降临,寓意美好的祝福,同时也含有百姓们对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祈盼。

暗八仙图案


今天由瓷库中国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瓷器上的暗八仙纹饰。暗八仙纹是指传说中的道教八位神仙所持的法器,分别为鱼鼓、宝剑、花篮、荷花、葫芦、扇子、阴阳板、紫箫。暗八仙又被称为道家八宝,最初常见于道教建筑上的装饰,后被广泛用于民间建筑装饰和瓷器上。

暗八仙图案的出处是什么?“暗八仙”指道教八仙所持的器物:鱼鼓是张果老手持的宝物,传说它是占卜的仙器,能知过去未来;吕洞宾常身背宝剑,据说这把剑能驱鬼魅,斩妖魔;花篮是蓝采和的宝物,里面装的都不是凡品;荷花是何仙姑手中的宝物,能使人修身养性,不染杂念,同时荷花又是冰清玉洁的象征;铁拐李的葫芦,传说里面装着能长生不老的丹药,寓意救济天下苍生;扇子是钟离权手中的宝物,传说能让人起死回生;阴阳板是曹国舅手持的玉板,可以让人心态平和,不为外事所困扰;紫箫是韩湘子的宝物,传说中它有使万物焕发生机的本领。

暗八仙寓意长寿吉祥。

 

康熙五彩


康熙五彩

康熙时期,五彩较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表现在色彩的更加丰富,釉上蓝彩代替了嘉万五彩中的青花并发明了黑彩等。《饮流斋说瓷》认为清代的“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致”。康熙五彩不但官窑器工细,民窑器也不逊色。《陶雅》说:“康熙彩画手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最佳,其余龙风番莲之属,规矩准绳,必恭敬止,或反不如客货之奇诡者。盖客货所画多系怪兽老树,用笔散地恣肆。”(“客货”即出卖的民窑器)康熙五彩常用彩料有红、黄、绿、蓝、黑、紫等。各色均有时代特征。红彩,色调鲜亮红润,并闪现出五光十色的光晕,这种红彩,有别于明代的枣红色。黄彩,为深浅不一的蜜蜡黄。紫彩,多见葡萄紫,也见茄皮色者。绿彩,有墨绿、黑绿、苦绿、瓜绿、大绿、水绿等多种色调,其特点是色浓泛黑,有别明代绿中闪黄现象。黑彩,漆黑光亮,浓重沉着,多用于勾勒轮廓和点染局部,为新创色调。蓝彩,艳丽醒目,多绘山石,使陡壁生辉,代替明代的青花色调。总之,康熙五彩一改明代以青花相配色的青花五彩风格而改由白瓷为地直接为五彩为主的五彩风格并创造了多种品种。康熙五彩见有白地五彩、青花五彩、豆青地五彩、米地五彩、红地五彩、蓝地五彩、墨地五彩、雪花蓝地五彩、哥釉五彩等,器类十分丰富。

八仙图纹饰瓷器鉴赏


八仙图是中国瓷器中常见的纹饰,这与传统文化中追求“福寿”的思想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各朝对于八位神仙究竟是哪八位各有说法,直到明朝定下“八仙”乃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这八仙,八仙图瓷器上的人物才确定下来,所以在明以前的八仙图瓷器中对八仙的描绘是不同的,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既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则在八仙图瓷器中也可以明显看出各个人物描绘的各具特色,虽然人物众多,细节却很考究,特别是在明清八仙图瓷器中,非常注重人物须发、衣袂、手中所持宝物的细节刻画。而因为八仙的所持之物都较为夸张,所以在绘制手法上也体现着人物性格特点,如人物所持的鱼鼓、葫芦、宝剑等就表现得夸张大气,而扇子、花篮等则描绘得秀丽飘逸,非常符合八仙各自的形象。这是因为八仙图的八件宝物被民间称之为“暗八仙”,和人物是相呼应的,所以八仙图瓷器中的宝物绘制是判断其成器年代的重要依据。

而从八仙图瓷器的纹饰特点上来说,唐宋时期重线条勾勒,而在明清时期的彩绘上则更具张力,毕竟是人物纹饰,数量又较多,彩绘的八仙图瓷器画面更为明丽。但无论是哪朝的八仙图瓷器,在人物的容貌、纹饰、姿态上都很下功夫,体现出了“八仙”的性格特点,风格迥异,生动形象,并且在清代八仙图瓷器中,珐琅彩的运用为八仙图增色不少,金彩辉煌,再加之清中期纹饰繁琐,更形成了与前朝相比颇有特点的八仙图瓷器。

从寓意上来说,八仙图人物众多,但每个神仙对应的都是一种人,即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共八种,所以当八仙共同出现在瓷器上,甚至加上各种场景,如“祝寿”、“过海”等,都蕴含着民众对于吉祥、长生的美好愿望,这也决定了八仙图作为纹饰较多地被民窑所采用,绘制风格也以喜庆、饱满、华丽为主。同时在八仙图瓷器的色彩选用上,除青花外,大部分都非常明亮、丰盛,比较常见的是明清两朝都大面积使用的明黄、榴红等高饱和度的颜色,让八仙图瓷器整体呈现出富丽堂皇的效果。

康熙五彩 纹饰传神


康熙五彩是五彩中的名品,一直是收藏家与广大藏友追捧的目标。康熙五彩使用明代留下的旧彩料,色彩保持了明代特征。纹饰的造型注意准确与传神,与明代五彩只注意色彩,不讲究造型的风格有别。在施釉上大部分较明代匀薄。前期用焦墨勾勒轮廓,线条遒劲;后期用油墨勾勒轮廓,线条圆熟。早期制品人物在画面中比例较大;晚期的则人物纤小,面部仅勾勒而不填彩。其绘画风格多模仿名家笔法,如人物颇类陈老莲,山水取法王石谷,花鸟则似华秋岳。

清初康熙成功地烧成了釉上蓝彩,这种蓝彩比釉下青花更为浓艳。这样康熙五彩改变了过去釉上五彩与釉下青花相结合的方法,单纯以釉上五彩绘制画面,烧制时不但便捷而且效果更好。

我捡漏儿的这只康熙五彩大碗便是用釉上五彩绘制的画面。大碗口径19.5厘米,足径7.6厘米。这只五彩大碗无论从胎釉特征,人物绘画特征,款识特征等等,都能鉴别出康熙五彩的艺术特色。康熙五彩人物大碗的艺术特色如下:碗口有酱釉,俗称檀香口。画面上运用了康熙五彩的釉上蓝彩。五彩碗的釉彩周围有闪幻的蛤蜊光,尤以蓝彩的周围为甚。五彩碗圈足圆浑润滑,圈足内外侧可见窑黄线;民窑青花款识深入釉底,显出沉稳没有飘浮感。绘画用油墨勾勒轮廓,线条圆熟。人物面部仅勾勒而不填彩,人物绘画并有纤小的艺术特征。另外康熙五彩碗器物手感适宜,釉面零星出现民窑常见的棕眼与乔麦地。根据五彩大碗用油墨勾勒轮廓与人物绘画纤小的艺术特征来鉴别,这只康熙五彩人物大碗属于康熙中、后期的民窑产品。

康熙五彩屡有仿制,清末与民国仿品最多。因此在鉴别真假康熙五彩之时,尤其要从胎体、釉面、纹饰、彩色、器足等几个方面认真鉴别。康熙五彩真品胎体坚硬细密,器物手感适宜。清末、民国仿品胎体无坚硬感,大多都显轻或过于厚重。康熙五彩真品釉面细润纯净。釉表有含蓄的自然旧光泽。清末民国仿品釉面混浊不清,釉表有浮光。康熙五彩真品纹饰有浓淡的层次感,运笔自然流畅。清末民国仿品纹饰层次不清,线条生硬呆板无力,缺乏神韵。康熙五彩真品有大明彩的特色,彩釉有一定的硬度,给人以坚硬感,彩料周围有闪幻的“蛤蜊光”。清末民国仿品有新彩的感觉,纹饰五光十色有缭眼火气,彩料周围没有年久自然形成的“蛤蜊光”。康熙五彩真品的器足呈硬折角二层台式,很有时代特征。

青花五彩 康熙新宠


清代康熙五彩瓷器是在明万历五彩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又有不同的风格。万历朝五彩瓷器大都尚凝重,而康熙朝五彩瓷器则剔透清澈。康熙朝五彩瓷器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在彩瓷创作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装饰方式,形成了康熙釉上彩的独特风格——康熙五彩(又称“古彩”),基本色调以红、黄、蓝、绿、紫等彩料为主,或加金彩,或只用红、绿、黄三色,不一定五彩皆备,五彩瓷器可以分为青花五彩和纯釉上五彩两种。

康熙官窑五彩瓷器除少数大件器外,多为碗、盘等小件器皿,其图案花纹虽亦有少量的海屋添寿及人物故事图外,大多是龙、凤、缠枝莲、桃果等传统纹饰。

康熙民窑五彩瓷器型多样,图案花纹丰富多彩。常见的器物有碗、盘、罐、壶、瓶、杯、盂、笔筒、笔架、插屏、灯座、花盆、蟋蟀罐、挂屏等,其中观音尊、棒槌瓶等均为康熙朝特有的器物,大多是民窑所制之器。因此,代表五彩瓷器制作水平的是民窑而不是官窑。

康熙五彩瓷器纹饰主要以龙、凤、狮子绣球、百鸟朝凤、荷莲、博古图、鱼藻纹等为主,多数画面显得较满,特别以仕女图最为突出。戏曲故事尤以三国故事题材为多,历来视康熙五彩瓷器以描绘战争场面的所谓“人、马、刀”图案为名贵。

近日,笔者对济南市博物馆所珍藏的一件瓷器的器型和纹饰以及时代风格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考证该器应为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所烧制的一件青花五彩云龙纹炉。笔者又考我国自宋代至明清普遍所烧制的瓷质香炉中,其器型有双耳式、杯式、圆鼎式、方鼎式、鼓式、圆筒式、鬲式等。其纹饰有环纹、乳钉纹、弦纹、火焰纹、鼓钉纹等。器底足为三足、四足、五足和圈足。

这件清康熙青花五彩云龙纹炉,高12.7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12厘米,侈口,鼓腹,圈足。该器主题纹饰为双龙戏珠纹。器腹部绘有双龙相戏,龙头大、颈细,身肢矫健,五爪强劲,双龙腾跃于云海之中,双龙中间绘有一火珠,用笔豪放潇洒,纹饰以青花、红、绿、黄彩绘成,虽无款识,但造型、胎釉以及彩绘方法,都具有康熙朝的典型风格。此炉造型新颖,设计巧妙,色彩艳丽,图案花纹布满全器,腹部红、绿两色的双龙采用浮雕的技法,更加逼真生动,堪称康熙青花五彩中的精品,为研究康熙瓷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器为国家三级文物。

怎么鉴别康熙五彩?


怎么鉴别康熙五彩?五彩瓷是指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5种(种类可多可少,但红彩不可少)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的瓷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青花加五彩,另一种是纯粹的釉上五彩。青花五彩和斗彩又有区别,斗彩是以釉下青花勾线,用釉上彩填色;青花五彩则指釉下青花部分被当作蓝彩使用,与釉上彩构成画面。五彩瓷最早见于明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雍正后期至乾隆年间逐渐为粉彩所代替,直至光绪才有仿康熙五彩出现。康熙五彩烧彩的温度为800度左右,比粉彩要高,故有“硬彩”之称;又因其多作为仿古器,故又称为“古彩”。

康熙五彩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用釉上低温蓝彩和黑彩。蓝彩艳丽醒目,多绘山石,使徒壁生辉,用于替代明代的青花色调而制成纯粹的釉上五彩,色彩鲜艳夺目。黑彩色黑如漆,漆黑光亮,浓重沉着,多用于勾勒轮廓和点染局部,使之收到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大大丰富了五彩瓷的表现手法,较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康熙五彩为一代名作,从清嘉庆至民国多有仿品上市,鉴别真伪应掌握以下主要特征:

(1)康熙盘、碗、瓶、罐类陶瓷日用品的器底一般均能见到明显旋纹痕及黑疵。

(2)除少数官窑器的圈足圆浑润滑外,大多民窑器的圈足边呈尖状,而且有斑块残缺的现象。

(3)釉面微微凸起,釉料看上去有坚硬感,周围有闪烁的“蛤蜊光”,纹饰周边有光晕。尤以蓝彩为甚。

(4)由于人物模仿陈老莲画法,山水多仿王恽等,其绘画风格应大体相近。人物脸部都不端正,只勾轮廓不填色,否则为后仿。

(5)瓶、罐类器的底足往往有二层台的硬折角,其折角圆浑者为后仿。

(6)器物底足内题“大明成化年制”或画秋叶、钟鼎的,大多是康熙中、后期产品。

雍正粉彩八仙纹镂空笔筒


匠人之心,寄乎于手。工匠精神,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三个词,十二个字,却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起诱惑,克服得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没有尽头的事。

所以,拥有匠人精神的人终究是少数,通常被称为怪人,这可能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过于关注某一件事物就会忽略其它事情,如人情世故、物质追求……等等。

古代瓷器烧制的工匠同样执着,因为他们从最简单的工作中发现了意义,发现了美!每一件官窑瓷器都被赋予了工匠精神,从做工、胎土、器型、绘画、风格每种工艺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然而所呈现的瓷器都堪称经典,流芳百世。

此器瓷质细滑,洁白晶莹,倘口修腰,口沿及腰部作二圈如意形缕空,饰以卍字,卍字在梵语为「吉祥海云相」,寓「长久不断」之意。筒身绘八仙法器间以红蝠,胫则绘海水江崖。此纹样多用于龙袍、官服下摆,后亦移用于瓷器。

雍正 粉彩八仙纹镂空笔筒

口径:20cm

高:14cm

足径:18cm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朝康熙五彩八仙小对杯》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朝康熙五彩八仙小对杯》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五彩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