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同治粉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同治粉彩瓷的 有眼无珠 意在何处

同治粉彩瓷的 有眼无珠 意在何处

同治粉彩瓷器鉴别 古代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鉴别

2020-11-28

同治粉彩瓷器鉴别。

清朝晚期的瓷器,从整体的面貌来看,是一个“风光不再”的存在,粉彩瓷也不例外。粉彩瓷创烧于康熙时期,雍正、乾隆时期极盛。粉彩瓷在瓷器彩绘上结合点染与套色两种技法,填色前更以含铅的玻璃白打底,营造出瓷绘柔润、粉丽的质感,画面明暗清晰,层次分明,既有工笔画的谨严又有写意画的洗练。遗憾的是,清朝后期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国力衰微,即使是御窑厂也已经负荷不起精美昂贵的瓷器制作开销,粉彩瓷的制作也不断走向下坡。一直到同治年间,由于“同光中兴”,御窑厂也有了喘气修复的机会,整个制瓷业也稍有复苏。而粉彩瓷的烧造也隐约有重回上峰的迹象,因此这个时期包括御窑厂和民间窑口,都还是有一些精致的粉彩瓷问世。

同治年间的粉彩瓷,御窑厂作品质量比民窑作品还是要胜出一大截,但在数量上没有什么优势。同治官窑粉彩的瓷胎仍然比前朝厚重,有少数胎体较薄,但是胎质均很粗松。在用釉上,同治官窑粉彩的釉层呈莹白色,比前朝稀薄,因此釉面的平整度和莹润度都不太够,一旦遇上加彩稍厚重的情况就会出现“波浪釉”现象。在瓷绘上,同治官窑粉彩仍然表现出其衰微的一面,布局章法有些凌乱,笔法不够精道舒展,画面的生气也有缺失。民窑作品的水平则高低具现,难以一概而论。

在拍卖市场上,一般还是官窑粉彩占据价值上风。2011年,北京中汉拍出了一对同治黄地粉彩寿字纹蝠式花盆,据考证是同治帝大婚庆典用瓷,获价105.8万元。2014年,北京保利国际拍出了一件高137cm的同治粉彩百蝶大地瓶,此瓶器型之硕大实为清晚期所罕见,最终拍出115万元的成交价。2018年,香港福羲国际拍出的一对同治粉彩八吉祥盖碗也是拍出330万元之高。因此同治官窑粉彩还是有不少精品,基本都在几十万上下,少数民窑器也可以达到这个价位。但是即使是官窑瓷,存世量也不如清三代时期,上百万的则要更少。

小编的朋友早年间在古玩市场也收过好几件同治时期的粉彩瓷,其中有一件人物纹粉彩瓷,小编一度觉得他买到了假货。这件人物纹粉彩是一件婴戏图盖罐,瓷画通身而绘,展现的是婴孩嬉戏的场景,但诡异的是画面上的人物竟全都“有眼无珠”。小编乍一看着实被吓了一跳,简直满满的恐怖片既视感。结果后来经过朋友科普,才明白这是同治人物纹粉彩瓷器的一个特点。朋友告诉小编,同治人物纹粉彩一般画满工,笔法比较工整,并且人物多取材历史、神话等故事,使其具有一定情节。其次,同治粉彩画人物用色比较鲜艳,红绿二色尤多,橘黄、蓝紫次之,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大多画眼睛不画眼珠,即“有眼无珠”一说。最后,同治人物纹粉彩多以矾红彩写篆书款识。这些要点对判断同治人物纹粉彩瓷有一定帮助,广大新手藏友可以多加参考。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清同治粉彩瓷器,存世量少,值得关注!


清同治一朝时间较短,瓷器制作基本沿袭前朝,制作量和传世量较少。同治期瓷器的胎体除少量官窑品外,一般均显厚重,也有的反之而显轻薄,胎质白而不精,较为粗松,大量民窑器尤甚。以指轻扣圆器的胎体,发出的声音较尖,似金属铜声,此为清末瓷器的共同点。

同治瓷因胎质不坚,施釉也就较稀薄而疏松,釉色泛粉白、莹白,少数青灰,釉面多不平感,又不是细小的皱纹,似小水波一样,俗称“波浪釉”,这也是晚清瓷器的共有特点。

同治期粉彩器较流行。纹饰上多见吉祥如意寓意的图式,画法除人物画外,风格已趋图案化,笔触显拘谨呆板。人物画的一个独特之处是,人物的眼睛常用珊瑚红勾出,眼珠墨色浅淡,常点在红色眼眶线上,粗看似有眼无珠,这是同治朝所独有的,也是鉴识人物纹同治瓷的一个简要方法。同治瓷用彩上多见用黄彩和红彩,官窑的堆彩粉彩器中多见用蓝料彩。

在款识上,同治粉彩器多见红彩楷书款。官窑器多用“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或“同治年制”四字楷书青花款,少数仿康熙的白地红彩瓷用“同治年制”四字楷书红彩款。还有少量“体和殿制”款的粉彩瓷,字体书写十分规范。另外,还见有金彩款、抹红款,在茶叶末、窑变釉瓷器上多见刻款。民窑瓷器流行红彩篆书图章款,但字体不正、书写潦草。

目前投资同治粉彩瓷器,特别是粉彩陈设瓷器具有升值潜力,收藏投资两相宜。

第一,这个时期粉彩瓷器真品相对较多。

第二,同治粉彩器比同时期民窑青花器价格高,现有“一粉彩器顶三青花”之说。特别是陈设器最具升值潜力。

第三,同治粉彩器最好能收集器型完整,造形独特,画工精细者。

珠山八友和新粉彩瓷画


世界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清末民初的中国到了一个转折点。甲午战争的硝烟漫漫散去,暂时的安定给一直在战乱中挣扎的华夏大地留出了休养生息的空隙。百业复兴了,千百年中积淀的技艺重新萌发,从翠玉、漆木到铜石、陶瓷都重新耀眼地放出光华,成为中国农业经济条件下手工工艺的最后闪光。

代表着中国文化的陶瓷,开始寻找新的拓展,清末民初异常活跃的瓷画令人惊叹地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功。

一、从传统粉彩到新粉彩瓷画

陶瓷的出现已有上万年的时间。这种以“用”为目的而生产的日用器具在自身发展中不断蜕化着。瓷匠们用自已的眼光审视着这种土与火的结晶物,用自已的悟感,用自已对美的理解来装点着作品。

中国陶瓷的装饰经历了从单色釉瓷到彩绘瓷演进的过程。最初古代瓷匠们将略含铁质的釉涂在瓷胎表面,烧成后呈各种绿色,称青瓷。这种如冰似雪的玻璃釉,深深满足着中国人的崇古心理,追求釉表的玉质感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成为唐宋瓷的终极目标。

宋元的北方磁州窑采用白地黑彩、红绿彩等工艺将民间喜闻乐见的牡丹、梅竹、凤凰、婴戏等内容装饰瓷器。到了元代,青花瓷发明了,优异的理化性能使之能精细入微地表现各种题材,自此青花成为中国瓷业的主流。

清初釉上五彩兴盛一时,到康熙后期,瓷匠们把中国画中的铅白粉打底再点色渲染的方法移植到瓷器上,诞生了粉彩。

粉彩是瓷器装饰的一个革命性的创造,不但釉彩柔和,色泽多样,而且通过渲染丰富了表现方式,能用于各种题材的内容,产生和纸帛上的工笔画相似的效果。

从康熙后期到清末的二百年中,粉彩成为景德镇瓷的主要装饰手段,不但题材广泛,而且技法多样。但是和其它的彩绘瓷相同,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作为瓷器的辅助功能而出现的,都是在实用的前题下所添加的美术要素。

清末时,景德镇的一些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画师发明了浅绛彩,很好地将元明以来的浅绛山水技法用于饰瓷,成为以欣赏为目的而创作的瓷画。但浅绛彩曲高和寡,到民国初就难以为继了。这时,瓷人们又转而用传统的粉彩工艺在瓷上作画,出现了新粉彩瓷画。

和传统粉彩有别的是,新粉彩瓷画不再作为瓷器的辅助功能而出现,而以“画”为主体,采用传统中国画形式,有题款和印章,以纯粹的“画”的面目出现。

说其“新”,还因为民国初西洋和东洋的釉彩进入中国市场,在色彩上和性能上比国产原料更优异,这样使新粉彩瓷画一出现就引起轰动,风靡一时。

二.月圆会和珠山八友

景德镇瓷业自元明以来长期的生产运作,分工日细,至清代已有采土、制胚、饰瓷等专门行业。从乾隆起,粉彩流行,专门绘瓷的“红店”迅速发展起来。

粉彩在工艺上采用两次烧成的方法——先高温烧成白瓷,再彩绘并第二次低温烧制。红店购买窑户的白瓷绘画,烧成后出售,也有些替客户订画礼品瓷。清末时,景德镇红店形成相当规模,红店中绘画的师傅称“画红”。

红店有不同档次,有些画高档日用瓷和陈设瓷,有些则画低档日用瓷。由此“画红”的水平也高下相差甚巨,有些经过专门训练的字、画俱佳,这些画师的培养使景德镇绘瓷有着非常雄厚的技术基础。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随着新粉彩瓷画的流行,涌现了一批名家,其中最著名的是“珠山八友”。

珠山是景德镇的一座小山,位于明清御窑厂的所在地,珠山上有一座建筑称环翠亭。活跃在景德镇的新粉彩高手为了切磋技艺同时为了便于接受订货、在珠山的环翠亭组织了“月圆会”,每月的月半会面一次,最初有八个人参加,因此称为珠山八友或八大名家。以后参加的画师略有调整,最后有十个人参加过月圆会。

珠山八友在民国初都堪称高手,且各擅其长,从今天来看都属大师级的画家。

王琦(1884—1937)号碧珍,别号陶迷道人。宝号陶陶斋,擅长写意人物,有任伯年风格,珠山八友领袖。

邓碧珊(1874—1930)别名小溪钓徒,所画鱼藻纹有日本画风格。

汪野亭(1884—1942)别名平,平生,所画青绿山水影响巨大。

王大凡(1888—1961)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素画工笔人物。

田鹤仙(1894—1952)别名青,作品以红梅为主。

徐仲南(1892—1952)别名竹里老人,擅长松竹山水。

程意亭(1895—1948)别名翥山樵子,斋名佩古,花鸟甜美鲜丽。

毕伯涛(1885—1961)别名黄山樵子,专画工笔翎毛花卉。

何许人(1882—1940)别名达,雪景山水最有名。

刘雨岑(1906—1969)又名雨城,擅长花鸟。

珠山八友形成的艺术团体对民国初的陶瓷业产生巨大影响,但活动仅十年左右。据记载1928年成立,到1937年即停止活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珠山八友领袖王琦这一年去世,二是抗战爆发,已很少有高档艺术瓷的订货,活动也难以为继了。

三、釉彩工艺和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画师,所取得成就令人感叹,成为二十世纪初中国瓷业的闪亮点,足以比肩明清官窑的艺术成就。民国新粉彩瓷画用釉彩在瓷面作画,其性质已不是一般的“饰瓷”,而已上升为瓷上的画,成为新的绘画品种,新粉彩瓷画正是釉彩工艺和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新粉彩瓷画要求作者熟练掌握釉彩工艺。釉彩粘稠浓厚,和普通的中国画颜料完全不同,全凭画师长期训练培养的特殊技法来掌控,或毫如纤发或苍劲粗犷,都能运用自如。且釉彩经调配组合,烧成后万紫千红,都是下苦功学到的本领。这些新粉彩画师大多祖祖辈辈以瓷为生,从小身濡目染,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书画的造诣是新粉彩画师成功的另一半。珠山八友中,邓碧珊是前清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在景德镇有大名,不少画师拜他为师学字。王琦自幼捏面人,对人物头部造型尤其熟练。这样的书画功底在珠山八友和其他有名画师中大多具备。新粉彩画师的纸帛上的普通中国画都非常出色。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有一张民国时期的润格,每尺银元三元,且瓷画,纸画同价。这张保留下来的珍贵资料说明当时他们的身价不低,而且也替人作普通的中国画。因此珠山八友这批画师实践上是以画家的身份在画瓷,他们作品的艺术含量以此能得到证明,决非普通工匠可比。

孜孜以求地提高绘画技艺是珠山八友的共同特点,邓碧珊的画中带有浓郁的日本画风格。珠山八友领袖王琦以黄慎的人物画为蓝本,吸收了海上画派任伯年、钱慧安的人物画法,人物面部用西洋画画法,分出明暗,称“西法头子”。擅长花鸟画的程意亭到上海拜海上画派名家程瑶笙为师研习花鸟,回来后作品面目一新。其他画师也有相似的经历。这样深厚的传统中国画根底,海上画派的直接传授,西洋画和日本画的营养,民间美术的技巧风格,使新粉彩瓷画能挤身于“画”而不是普通工艺品。

近年来,对珠山八友及新粉彩画师作品艺术价值的认识,民国新粉彩瓷画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热点、价格成几何级数上升,但仍一画难求。

斗彩瓷器到底贵在何处


论及清瓷,斗彩瓷器就不得不提,因为作为收藏品,其价格一直高居不下,特别是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上,一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拍出2.8亿的高价,而大部分斗彩瓷器的拍卖表现也是相当不俗的。那斗彩瓷器到死贵在何处呢?

首先,斗彩瓷器颇负盛名,与它的烧造难度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斗彩瓷器是典型的釉下彩与釉上彩结合的瓷器。众所周知,釉上彩瓷器的烧造难度极高,遑论与釉下彩结合在一起。而斗彩瓷器不仅做到了,还呈现出了极其精彩的效果。在斗彩瓷器中,青花素雅、釉面莹润,是釉下青花的风采;而彩料明丽、生动立体,非釉上彩不能不能做到。高难度的工艺、高成本的烧造,后世仿品很难达到的效果,都是斗彩瓷器“贵”的原因。

其次,从陶瓷史上来说,斗彩瓷器是以明成华年间所出为上品的。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类似于斗彩瓷器的釉上釉下结合起来的彩瓷烧制出来,但直到成化年间,这种技术才逐渐成熟,开始烧制出较为精美的斗彩。同时,这一时期的斗彩瓷器颇具成华风范,以鸡缸杯为例,画面略有稚拙之气,色泽鲜明,充满喜气,但胜在这一时期完善的技术积累,能够烧造出极薄的瓷胎,略施薄釉,通透明净,质感极佳,再配合斗彩,可谓精美绝伦。

同时,因为成华斗彩瓷器的深入人心,清朝历代均有仿成化瓷的。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颇好此道,重成化遗风。这一时期的斗彩瓷器,仍然中胎质轻薄,而施釉也重通透,少釉而重彩,所以虽为仿品,仍频出精品,特别是三朝斗彩,各具风格,或有华贵之气或具端丽风度,造型也有千姿百态,价格也一直是高居不下的。

总体而言,斗彩瓷器的“贵”是有理有据的。且不论它将釉上彩与釉下彩结合起来,烧造难度极高,但观其呈现出来的通透、富丽、精美的气度,就可知为何自成化年起斗彩瓷器便颇受赞誉了。同时明成化斗彩轻坯薄釉,独具特色,不仅当时所出为绝世珍品,其后的清朝仿成化风格烧造出来的斗彩瓷器,亦精美非常,流传至今日,价格居高不下几乎是必然的收藏趋势。

粉彩瓷


【简介】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始见于康熙晚期,后历朝流行不衰。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 “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商的艺术水平。“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像,画持精深,画风新颖,被人们称为“神技”。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艺术瓷厂生产 “福寿牌”粉彩瓷获国家金奖。 

【特色】

粉彩瓷的装饰形式多种多样。有摘枝式、图案式、开光式、通景式、单面彩式、双面彩式等。每种形式都是结合造型特点来确定的。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的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

同治年间书法刻瓷粉彩花瓶


同治年间书法刻瓷粉彩花瓶书法刻上瓷器是一种清末民初兴起的手工技艺,记者近日在省文物交流中心获悉,该中心从民间收集的一款同治年间粉彩开光人物故事大瓶刻有于右任的书法,像这样的书法刻瓷粉彩花瓶在我省还是首次发现。

省文物交流中心收藏的这款粉彩陶瓷花瓶,烧制年代为同治年间,上面刻有“胡上将祠存”,落款是“于右任”,并有“右任”刻章。专家指出,这应该是后来民国年间重新用刻瓷技艺刻上的。

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文物鉴定专家邱向军向记者介绍说,这件文物是1980年省文物交流中心工作人员从民间收购回来的,但一直到最近,才由专家考证出,这件文物原本应该藏于郑州人民公园的胡公祠,后来流落民间。“胡上将”就是民国时期曾任河南督军的著名爱国将领、早期同盟会会员胡景翼。胡景翼是陕西富平县人,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其任河南督军和河南省长时政绩显著,受到中原百姓爱戴。1925年4月10日,胡景翼在开封病逝。1932年,冯玉祥、于右任等人筹资,在郑州选址为他修建祠堂以示纪念。而这件粉彩瓶应该就是那个时候于右任送给胡公祠的。目前,人民公园仍存有胡公祠部分旧址。

专家表示,这一文物的定性,为研究我省民国时期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新粉彩瓷


新粉彩瓷,采用不含铅的釉颜料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 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用于瓷器釉面装饰,经 780℃-850℃烧成,获得制品。它以釉替代传统釉上彩的铅熔剂,消除了所有有毒物质,具有使用环保安全、色调丰富多彩的特点。适用于对艺术瓷、陈设瓷和日用瓷进行透明古彩、油彩、粉彩等多种类型的釉上装饰。

一种新粉彩瓷,包括下述两种釉颜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配方A: 氧化钙7.5%、氧化锌2.8%、氧化钡2%、氧化镁2.8%、石英 30%、氧化铝4.2%、氧化硼-硼砂50.7%; 配方B: 氧化钙4.5%、氧化锌3%、氧化钾7.5%、石英30%、氧化铝 4.2%、矿化物硼酸50.8%;先分别将配方A中的氧化硼-硼砂和配方B中的矿化物硼酸焙烧后,分别与各自配方中的其它成份混匀,经细磨制得釉颜料A 和釉颜料B;然后以上述釉颜料A或釉颜料B或者其混合物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最后在釉面上按设计图案、起稿、拍图画线或拷贝丝印釉颜料线条、平涂厚水色底洗染或先洗染再罩填平涂水色工序装饰,经780℃-850℃烧制而成。

乾隆粉彩瓷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鹿头尊是乾隆时常见品种。其口直,口以下渐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饰两个搂雕的夔凤耳、蟠螭耳或鹿头耳,因器型像倒过来的牛头或鹿头而得名。鹿头尊多在白地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头,颜色鲜亮,层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这类瓷也有叫百鹿尊的。乾隆朝的这一品种流传下来的巳经很少了,大多是光绪朝仿的,层次不清,颜色暗谈。

乾隆朝除了白地绘份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另外,乾隆朝还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内壁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乾隆朝的"绿里绿底"极浅淡,迎光侧看釉面有极细小的皱纹,像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而形成的细波。绿彩附着在白釉上非常紧密,几乎没有爆釉现象。乾隆朝粉彩的常见纹饰有山水、婴戏、九桃、瓜蝶、百鹿、花鸟、仕女、百花 (亦称 "百花不露地") 、八仙、云蝠、福寿、缠枝花、皮球花、花蝶等。除了常见的器型以外,新颖造型还有贲巴壶、交泰瓶、转颈瓶。款识有青花、红彩、金彩等种类。

粉彩瓷器


(一)粉彩的特点

1、风格突出

(1)色彩鲜丽而持重;粉润柔和而淡雅。

(2)书工细腻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

(3)立体感强,不仅手感立体,而且表现的对象也立体、逼真。

(4)分类明确,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分为四大类:

①普通粉彩:以“万寿无疆”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为主要装饰,由于纹样简单,线条也基本上可以印子来印,用色也不多,渲染也 很少。

②中级粉彩:以山水、人物、花鸟和图案为主要装饰,以手画为主,兼以印代画一部份,色彩较普通粉彩丰富而淡雅,渲染也多于普通粉彩。

③重工粉彩:画面较中级粉彩复杂,加进了走兽、瓜蝶、草虫和吊灯洋莲图案之类;构图远比中级饱满丰富。画工精细,色彩以及渲染都较多,图案致密,并加用黄金等高档颜料,技术要求高,衹有高级技工才能制作。

④特艺粉彩:即特种工艺,不仅技术要求更高,艺术修养也高,有的虽看上去寥寥数笔,其乃是绝活,非一般高级技工能达到。有的甚至是孤品。

2、形式多样

粉彩的装饰形式十分丰富多彩,是其他任何一种彩瓷无法比拟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通景装饰:如中国画的长卷形式,上下、左右均可隨意伸长,在器型上可以自由穿插转成一圈,常见的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藻和图案画等。

(2)开光装饰。在器物上用各种几何或象形形状圈出一块范围,使其装饰部位比其他中位更为突出醒目,开光内一般都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和走兽之类,而开光以外部分辅以各种图案。这种装饰任何一部位都有内容,给人感觉丰富、充实和活跃。

(3)满地装饰是传统的一种样式,它包括各种地色的万花,花朵大小穿插、布满全体。

(4)散点装饰:这种装饰在粉彩中为数不少,特别是在一些异形器皿上,它能不受器型弧度的限制,隨意点缀各个部位,散点装饰,看上去虽无一定的格式,但放中有收,散而不乱、活泼自由,却有一定的规律。

 (二)粉彩的发展梗概

我国的陶瓷装饰在元明之前,主要运用在坯体上刻、划、印花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主要为釉下装饰。釉上彩绘,据史籍记载,从元代就开始了(或更早)但以整个时代来说,瓷上彩绘作为主要装饰手法,还是明清的事,但至少可以说元代是明清陶瓷以彩绘为主的先声了,而明代白瓷胎釉质的提高,为发展彩绘装饰创造了条件,青花和青花斗彩及釉上五彩正是在以白瓷的成就上而发展起来的。

据有关文记载,粉彩始于康熙时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粉彩是古彩(即康熙彩或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 响而创作的一种釉上彩的新品种,初创时,彩绘方法与古彩很想似,多沿用古彩的彩绘方法,仅在红色的染色中运用了珐琅彩中才能见到的胭脂红,光彩较足。白花朵和枝幹有粉质感,但淡绿和翠绿色仍是采用古彩中的平填法。

至雍正时期,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发展,粉彩工艺也日趋走向工致秀丽,柔和淡雅,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装饰风格。

由于粉彩的颜料裏掺入了“粉质”产生了一种柔和感而且粉彩的烧成温度比古彩低(一般为700℃而古彩为800℃左右)画面烧出来后尤其在色彩感觉上比古彩要显得柔软,所以粉彩又有“软彩”之称。

粉彩所用的颜料种类远较古彩为多,以金为呈色剂的胭脂红,在康熙时的珐琅彩中已经出现,到雍正的粉彩中已大量使用,这种红色调也有多种变化,淡如蔷薇,深如胭脂,古彩所用红色仅限礬红一种,总共用色也不过衹六~七种,而粉彩多达数十种。

雍正粉彩瓷器上的纹样,有花鸟、人物故事和山水,但由于要充分运用胭脂红和黄色、白色、浅绿色的渲染的有利条件,故以花卉为主,特别是官窑器,在白胜霜雪的瓷面上,数朵绮丽彩花妸娜多姿,其中尤以胭脂红色的牡丹甚 为绝艳。

雍正粉彩不仅有白地彩绘,而且还有各种色地彩绘的,如有珊瑚红地、淡绿地、黄地、紫红地和黑地等。

至乾隆时期,在技术上和艺术的表现上达到了更高的成就,制作精益求精,出品极为精美,但图纹有渐趋繁縟的倾向。

综观康、雍、乾三朝的各期特点是:康熙的刚建;雍正的雅致;乾隆的华缛。但人们一提起粉彩总要以雍正和乾隆的不平作为标准。

无论是雍正粉彩不是乾隆粉彩在艺术表现风格上更多地吸收了中国画的章法、设色等传统技法,生动地体现了自然界的形象,过去(直至现在)从事粉彩瓷绘的高级艺人大都喜爱且擅长中国画,并模仿国画起稿。同时还有一些外地画家来到景德镇从事粉彩作业,他们以瓷代纸,因而出现了一批绘画艺术很高的作品。

他们有向历代画家学习代代相传的传统:例如山水远学宋代的范宽、郭熙、马远、夏圭,近及清代的四五及袁江袁耀叔侄。而人物远及吴道子、李公麟、近及黄慎、改奇、费晓楼、钱慧安,吴有如以及明清版画、年画,近代月份牌画无不涉及。然花鸟受黄筌、崔白、恽南田,尤以任伯年和宫廷画家郎世宁影响最深。初学芥子园的也不少,但隨着印刷术的发展,现行各类画谱画册五彩斑爛层出不穷。它不仅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同时还吸收了西画的优秀表现方法。陶瓷大学的创办大力提倡素描与写生,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大 大开阔了粉彩的艺术境界。为繁荣和提高粉彩的技艺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二、粉彩技法

粉彩的基本技法按传统的习惯分为二大类:即画粉彩和填粉彩,细分可分画人物、画山水、画翎毛、画走兽、画花卉和画图案,填亦如此。现扼要分述如下:

 (一)画粉彩步骤

(1)起稿:(俗称:“打图)一般起稿都是直接在瓷器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器型。先用淡墨打草稿。

(2)制图:(俗称:“做图”)将瓷上打好的淡墨稿子,用浓墨仔细勾描一遍,然后将弄潮了的毛旁纸将已勾好的墨稿从瓷面上拓印下来,这样瓷上的图样便过渡到了纸上(注意纸千万不能太湿,太湿容易使墨渗开,而使图稿纸纹样模糊不清)。第一张原图稿就这样制出来了。

(3)拍图把从瓷面上揭下来的纹样拓印在毛边上叫“图纸”凉幹后,再在图纸上按上面的纹样用浓墨重描一镒,然后再打湿,将湿漉漉的图纸用吸水纸吸出多余的水,将图纸变潮了便可扑在白瓷上用手掌轻轻拍打,揭开图纸,一个清清楚楚的纹样稿便印到了雪白的瓷面上了。上面的花纹与原图一模一样。景德镇的配对瓷的批量生产瓷之所以能画成一模一样,就是用这方法。

(4)勾线:拍好了图样的瓷器仅仅是在瓷器上有了稿子。象中国画一样,有了稿子还必须落墨,而陶瓷上不是落墨而是“画料”这种料叫珠明料(或者叫生料,所谓生料浇不熟也,即烧后,仍可擦掉,要不掉必须用粉彩颜料復盖)由于画粉彩的料用油调成的,这就要求熟悉油料性能,即料与油的配比问题,油少了太幹太涩画不出线来。油多了流得太快,画出来的线又粗极易渗开而将画面弄臓,这就要在学习实践细心体验。

画线的笔,也是陶瓷专用的,它是野兔子毛加细竹竿制成,同时,笔头和笔杆要比一般常用毛笔细长得多,其原理是笔头细长,能多贮颜料,同时还可控制颜料缓缓地、均匀地流向笔锋,以便于作画。而笔杆长,就会造成上重下轻,向下压力作用,不仅使线条画得有力,同时一旦笔锋没有颜料而画不出线的时候,就可用握笔的手指往返摆动使笔杆的下部敲打在无名指甲上,发出嗒嗒的乡声(俗称嗒笔)由于笔头受到震动,而使料缓缓流向笔锋,这样线又画出来了。

粉彩线多用中锋、工艺性强,要求线条笔笔圆润、细密、流畅均匀干净,概括起来粉彩线应具有:

①淡:是与古彩线相对而言,如古彩线要求浓黑,粉彩则是深灰色,由于古彩是单线平塗的 风格,所以不管物体的质感如何,仅在线的顿挫上变化,而料色无深浅变化,则粉彩不同,除有线条变化外,料色也有变化,如白色的花朵,浅色的服装,多用浅色的线,而绿色的葉子和深色的服装则用深色的线。

②细:粉彩多用细线,除石头树干而外,它极少用古彩,经常使用的粗黑线。

③匀:粉彩线条多以匀净取胜,形式上不象古彩线描顿性多变,但它匀而不刻板。

④柔:是指粉彩的线条柔和,不似古彩线条那样挺健遒劲。它要柔而不软、不弱、要柔中见挺、见刚。

⑤俏:意思是粉彩的线条勾的巧妙变化,在淡细匀柔之中,其笔线的起、收、顿、转都较含蓄,不锋芒外露。

(5)彩料:粉彩勾完线后,也如画中国画样。要用浓谈幹湿不同的墨染,染出不同的层次来。陶瓷上是用两支笔:一支上料笔,一支不上料,将上上去的料按阴阳向背的方向慢慢渲染开来,通常陶瓷叫这种方法是“彩”。“彩”和渲染是区别的:彩是直接在瓷面上进行的,而渲染必须是在填过颜色的上面(通常是玻璃白)进行的。彩料的工具是用软硬适中的鷄狼毫,而渲染用柔软的尖细羊毫。

 (二)填粉彩步骤

粉彩画好后,要待油料干了,才可以上色,因为,上粉彩的颜色一般都是用水调成的,油不干,线条就会浮起脱落。

(1)楷图:将画好的粉彩瓷器的线条上用洁净的棉球蘸上柴竃的锅底灰(俗称锅烟子、锅灰)其意义有两个:一是擦掉瓷上的污迹灰鹿,二是增加线条的厚度和油脂,以便水颜料容易填入线条的空档内把线条空出来。而有阴阳向背关系的彩料是不用擦锅灰的,因为它无须空出线条来,而衹要直接罩上透明色即成。这裹的难点是:一、无论是透明的粉彩颜料还是不透明的是难以区别的。二、没有烧之前的粉彩颜料的色相也是不好辨认的。务须上课时,认真听教员讲解。

(2)上色:一般程序是:先填水颜色,再用油渲染。

①作霸:将擂钵中擂好的颜料(要能成形状)装入碟中的1/3处,并用食指捺一小槽子。其余2/3处注入清水,以保持颜料湿润,便于随时使用。

②作标:将羊毫填笔蘸清水在槽中作“6”字形的转运,目的是将水与色调匀,这将是能否填好粉彩颜色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作标又称标水是指颜色和水撑觉拌的程度合适,不稀、不腻 来得心应手即为准确,才能完成粉彩填厚、填平的要求。

③填色:将做好的标水的颜色笔,按照画面的要求一笔挨着一笔压过去填 平。在画面上虚过去的部分还要用两种以上的颜色接色,象画油画水粉中的云雾一样要用白粉接过去,而不能象国画以空当白。这在操作中再详细讲解和演示。

④渲染:在填了玻璃白的底色上进行各类颜色的渲染,这将是填粉彩又一道难关,不过好在玻璃白是水质,干后再用油渲染不会将白颜色溶化开来,否则操作更不容易。渲染的目的使物象具有阴阳向背关系具有质感。

⑤结果:结果是陶瓷术语,实际上就是渲染完之后作最的收拾,比如花卉点花芯、人物服饰花纹,鸟羽的斑纹等需要进一步刻划加工。

⑥写字烧爐:将制作好的粉彩作品,根据题材内容题上相吻合的诗词和落款盖章。同时,可检验有无庇漏、色臓等毛病,这样一件粉彩半成品便可入爐烤花了。

 三、成品的检验

通过700~750℃的电烧花爐烧过后,主要看胭脂红的呈色是否鲜艳柔和,如果偏橙色说明爐温不够,俗称“嫩火”。如果偏蓝紫色说明爐温过高,俗称“老火”。还有透明色玻璃 体明亮且成色纯正说明合格。如果颜色发木(不亮)说明欠火。

四、粉彩的工具材料

粉彩的工具材料主要分为二大类:一、画和填粉彩的笔类。二、颜料类(包括调色用的油类)其性质与纸画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笔类

(1)勾线笔:为兔毛背部之硬毛制成,笔头如枣核状(技法中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分为料半:细;单料:特细;双料:粗等三种。

(2)彩笔:为鸡毛与狼毛混合,其性软硬兼之与一般中、小楷无别。

(3)填色笔:为羊毫类笔,造型与画笔相同,按粗、细、特细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

(4)洗染油笔:也为羊毫类笔,笔头特小,用于渲染只有大小二种型号。

(5)扒笔:系用竹筷和钢针制成又叫竹针笔和钢针笔用于修改画线中的错误和刮划、花卉的白茎或人物的白鬍鬚之用。

(6)擂钵:擂锤、擂颜料用。

(7)料盘:俗称料碟,装颜料用。

(二)颜色类

(1)画料:

①艳黑:画黑色的鸟和人物之髪鬚,不能用粉彩粉料復盖。

②西赤:画红色的鸟和红色的花、人物脸手、红色的衣纹、家具;也不能復盖粉彩颜料。

③珠明料:画所有线条、石、树草点等。必须复盖粉彩颜料方能固定在瓷器上。

(2)油类:

①乳油香:一种粘性树脂油,将粉状颜料调合成料,性粘。

②樟脑油:一种挥发性油,将粘性的料,稀释后便于流畅作画,性散。

③煤油:无色透明无粘性,当作水用,好处是:利用水油不相溶的特点,在水性颜色上渲染不会将下面的颜色翻(泛)起来。

(3)填色:主要分为三大类:①不透明色、②透明色、③净色。

①不透明色:为乳浊状颜色,填在线条上会给朦住。

a:玻璃白多用来打底洗染和配色;如人物服装、花卉的花朵等。

b:翡翠:一种类似国画的石青,作图案地色和双勾叶草点等填色用;

c:鬆绿:类似国画的石绿色,用途同上;

d:宫粉:为一种粉红色,用途同上;

e:锡黄(粉黄)讄一种粉黄色,用途同上

②透明色:复盖在画面上不会朦住画面,相反更透明、显亮。

a:雪白:为一种透明无色的极易与朦底的玻璃白混淆须特别注意,用途主要是配色和接色;

b:大绿:一种透骨的翠绿色或深绿色,用作单钩树葉,石头罩色;

c:苦绿:透明的草绿色或浅绿色作用同上。

d:赭石:一种透明的赭色作树干、石头(接色)兽皮等着色。

e:古紫:一种透明的紫灰色用于罩填老树干;如老梅树、老鬆树。

f:地皮绿:淡草绿色,用于草坪色,由苦绿加雪白配制。

G:水绿:用于青山绿水罩色,由大纱与雪白合成。

③净色:所谓净色比较娇嫩不便与他色混合。多用于渲染。

a:洋红:胭脂色,可有深浅不同的色阶,方法是加适量玻璃白;

b:广翠:一种蓝色,可用于象国画花青打底色,也用于洗染;

c:净大绿:半透明的淡翠绿色,用于玻璃白上洗染淡绿色;

d:净苦绿:为半透明的淡草绿色,用途同上。

e:净黄:半透明的淡黄色,用途同上。

f:茄花:一种粉紫色,由洋红与广翠合成,加进玻璃白可分为不同深浅的色阶,用于花朵和服装的渲染。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同治粉彩瓷的 有眼无珠 意在何处》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同治粉彩瓷的 有眼无珠 意在何处》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同治粉彩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